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研究

时间:2023-03-08 10:27: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培养能在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进出口公司、外向型生产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等单位就业,在外贸和跨境电商岗位群从事跨境物流、跨境店铺运营、客户服务、外贸跟单、报关报检等工作的人才,其实践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近年来,随着电商渗透率提升和传统外贸转型加速,跨境电子商务出现爆发性增长,尤其是疫情暴发后,跨境电商飞速发展,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当前,跨境电商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企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出现较大偏差。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要重视理论基础教育与实践操作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轮训,把企业运营融入课程改革中,可结合不断涌现的新的跨境电商平台和新的跨境营销模式,对跨境电商课程教学不断创新,凸显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1研究意义

目前研究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课题较多,学者多集中在跨境电商课程体系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部分研究则集中于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的改革研究,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研究则很少。人才是行业腾飞的重要支撑,伴随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人才的供求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实训室,并采购了模拟操作软件,可供上机模拟整个交易流程。但软件的虚拟性和封闭性导致实训流程所依托的交易情境过于简化,模拟软件的呆板性使实训的过程类似游戏,学生按软件设定的程序即可走完业务流程。而且在封闭的软件环境中由参与课程的学生人数来模拟市场规模,无法与现实市场条件下复杂、多变的商业世界发生真实互动,学生无法产生真实的交易体验,因而无法学到真正的操作技能。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多样性和规则的复杂性,一款软件只能模拟一个跨境电商平台,局限性较强。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脱节,因此无法达到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缩短了专业技能培养与岗位技能需求的距离,探析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对未来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2.1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紧缺

据调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最急缺的岗位是运营推广,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站内推广与站外推广技巧,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站内和站外推广获得流量,提高转化率。但是运营推广类岗位所需的推广技能具有难学更难测的特点。要训练推广技能,首先要解决推广资金的来源问题,其次要对推广结果有一个直观的效果展示。同时,该技能难测的特点给企业招聘带来巨大的困难,企业无法判断应聘人员是否真正掌握推广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

2.2人才培养高度依赖社会教育力量

由于跨境电商是新兴学科,变化快,技能考核标准、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毕业就能上岗,而学校偏重理论的教育方式在实践教育方面达不到市场要求。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社会力量,如阿里里巴巴集团的“百城千校”培训、1+X证书培训及eBay的“E青春计划”等。由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巨大,特别是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跨境电商发展后,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机构以及企业大学等培训机构不断涌现,高校由于没有真实公司,无法运用真实账号进行跨境电商运营实践,使得高校教学在跨境电商技能教学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主阵地作用。

2.3没有真实跨境电商操作平台,教师教学受限

高校限于场地、管理等要求,对校企合作要求较高,企业很难进驻学校。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高校教学,很少有跨境电商实践机会。由于缺少实践工作经验,没有跨境电商实操平台账号,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多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只能停留于模拟软件操作层面。没有真实平台供操作,教师的实践教学缺乏载体,很难教授学生实际平台操作技能。

2.4跨境电商实践教材缺乏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和新开课程,2020年才被教育部列为高职新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高等职业院校相匹配的教材仍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训教材缺乏,有些实训教材及模拟软件仅是针对单一跨境电商平台(如速卖通)的讲解,教材的实用性、广泛性不足,不能全面讲解多平台实战操作,这和当前跨境电商的真实市场环境不相匹配。

2.5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学生实践环节欠缺

随着主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入驻门槛提高,院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大量账号进行平台训练。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合适的产品,没有店铺,无法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流程与规则。流量获取成本逐渐增高,院校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推广资金,也无法对推广结果进行量化考核。部分有社会资源的教师采用友好企业账号进行示范讲解,没有资源的教师只能用模拟软件让学生掌握跨境电商大概的业务流程。在此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道操作的模块,纸上谈兵,连某些平台规则和基本运营都未掌握,缺乏实践能力。

3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理论依据

3.1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具体的课程模式。姜大源[1]认为:工作过程系统化是以过程性知识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参照系,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设计的参照系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跨境电子商务课程为例,课程涉及店铺注册与选品、上架商品、运费和物流设置、营销、客户服务等,而这些都是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课程每个章节的内容好比一颗颗散乱的珍珠,只有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才能把这些珍珠串成项链放入场景应用,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

3.2课程改革优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某专业所具备而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综合知识构建的实现专业教学目标的系统,是一种知识的堆积。姜大源[2]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结构逻辑之一是:应用性诉求强调“课程不再是搭建一个存储知识的仓库,而是构建一种应用知识的过程”。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取得模块化、项目化改革和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等成绩,特别是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解决了从经验层面的技能上升到策略层面的技能培养问题,凸显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的个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取向。因此,课程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和硬件建设等也要围绕课程,课程改革要优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4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措施

4.1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进行跨境电商校内实训的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双导师制”对学生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授课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提供真实工作岗位,打造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课程,可实现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就业。教学模式采用公司制,引入企业真实环境,学生3~5人为一个商业团队,每个团队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进行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学生在校期间拥有自己的跨境电商实战中心,拥有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账号,打造上课即上班、上班即上课的教学模式。以全方位的企业跨境电商项目实战体验、全流程的公司化运作、规范的实战操作引领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改革。

4.2把企业真实运营融入课程实训,实现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邀请校企合作企业在校内创办真实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开设跨境电商平台业务,让学生做真实业务,把企业运营融入课程改革中。在学生开课之初进行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1/3,剩余2/3的时间由教师或学长带领学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每一届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可随着上一届学生进行真实业务操作,采用以老带新、届届更新的形式进行业务跟进。在跨境电子商务理论教学时可进行多个平台综合讲解,在实践教学中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参与不同平台业务,以轮训的形式在不同平台上做业务,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3把碎片化的课程知识融入岗位轮训中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涉及跨境平台选择、选品、平台规则解读、商品上架、运费和物流设置、营销促销、客服沟通等知识点,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可把学生按这些知识点对应的岗位进行轮训。即让学生在不同的职业岗位轮训,如跨境电商选品专员、跨境电商运营专员、跨境电商视觉营销、跨境电商物流管理、跨境电商客服等,对学生进行相对应能力的培养。重点把国际物流海外仓、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商务英语沟通等核心课程融入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操作,以促进跨境电商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

4.4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通过课程改革,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阿里巴巴直播大赛”等实战比赛,创办公司做真实业务,以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业就业,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切实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提高跨境电商专业学生就业率及满意率。因此,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的跨境电商课程改革可以较全面地训练学生的跨境电商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可以紧跟企业需求与发展,并随着跨境电商平台规则的更新和跨境电商营销科技手段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同步和更新。如将最近新兴的直播课程加入工作过程中,与时俱进地培养高质量、符合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5-12.

作者:卢秋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