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对策3篇

时间:2023-03-08 09:46: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对策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对策3篇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篇1

养老金是国家保障全民“老有所养”的重要手段。我国提出了要实现城乡统筹、全民覆盖、实行统筹、实行科学的养老金制度,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目前,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国内仅颁布了《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制度》《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而与其有关的财政管理制度则相对缺乏。要确保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合理运用,必须从风险角度出发,通过制订一套完善的财政制度来确保其基金的安全和合理运用,从而有效改善我国的财政状况。

一、养老保险基金的特点

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转是其中的关键。以确保基本生活为目的和基础的养老保险基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政府部门主导,居民积极参与养老基金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进行筹集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是社保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不仅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受到政府部门、社会的监督。第二,对于尚未年老居民所缴纳的养老金,只要在缴费完毕并达到规定的年龄后,可以享有相应的权益,这是养老保险基金作为预筹性支付的主要体现。第三,养老金是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生活的重要手段,其专项性决定了其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持续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工作。

二、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特性

健全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正常运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即以劳动法、社会保险法为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财务账户管理等。随着我国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居民对养老保险的缴费额度、待遇标准等的需求越来越高。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机制,以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增强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能力,可使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发挥维稳、服务的作用。在实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依法征收,根据居民的待遇标准进行发放。不仅要对预算收支进行严密控制,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计划,确保按规定进行,实行动态监督。还要按照现行财务管理规定,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强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增强其服务能力。

三、养老保险基金实行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养老保险基金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财务管理,就需要对其财务管理有一定的认识。财务管理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财政管理是对资金的使用、流入、流出、分配成本和开支的管理与控制。财务管理将会深入到基金的各个方面,对基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财务管理的状况与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收益有很大的关系。要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科学的管理,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其投资行为与运作的质量与效益。第三,善于对资金的投入与运用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深刻剖析资金运作中的薄弱环节,并能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经济效益。如此,才能在最小的投入下,实现最大的收益。第四,养老保险基金的最大价值在于对资金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只有合理、科学地配置资金,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达到财务管理目的。

(二)养老保险基金实行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的

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首要目的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吸收和管理投资基金,建立和完善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划、核算、分析、评价工作,如实向政府部门报告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的收支情况,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的纪律和要求。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保证其安全、健康的运作。基金管理是指合理、科学、安全、健康地使用资金,使其能从事多种投资、业务活动。为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四、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财务管理风险概率大

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财务管理中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中,缺乏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造成了基金财务管理中风险防控的片面性,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从而产生不必要的风险。第二,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目前,虽然部分单位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财务风险管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且采取的风险管理手段较为单一,难以适应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风险防控需求。第三,由于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而导致各类风险的产生。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有:个人缴费、社会补助、国家补助和其它补助,养老保险基金本身的管理工作规模更大、更复杂,涉及的参保人员较多,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我国的养老基金管理工作缺少专职的管理人员,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不能对资金账户进行精确的核对,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部门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框架,甚至有许多工作上的漏洞,给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管理及使用带来了不必要的影响。

(二)养老保险监督管理不严

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要担负起监管的职责,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管部门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明确、表面化现象,缺乏协同配合,致使一些单位管理者利用职权挪用资金,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风险。目前,基金的保值和升值仍局限于购买银行的常规基金,缺少专业化的管理策略,导致了通胀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养老保险资金运营使用效率。

五、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政、人社、税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的信息互通传递、实时共享,从内部到外部全面地解决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风险防控,从而提高对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和监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已参保人员的欠缴费问题,国税部门可以设立信息查询系统,定期向参保人员的缴费状况进行检查。另外,在该信息系统中,还提供了基于用户缴费状况的预警功能,对已经达到欠缴费上限的用户,将会发出预警信息,并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处理,让整个收缴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养老保险财务风险管理

第一,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基金财务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风险防控管理观念和丰富的管理理念,能够从根本上对各类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在实际管理中,有的管理者把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看成是对财务数据信息的综合整理,而忽略了其真实的价值,并没有认识到对其进行防范与控制的必要性。为此,事业单位要经常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其对财务风险防控的认识。另外,各单位要定期进行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培训,培训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并依据培训的内容进行评估考核,从而提供可行的方案。同时,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实行岗位职责分工,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进行控制。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都要互相配合并进行监督。比如,会计与出纳的工作要充分分离,不能混为一谈;文件的管理与会计记账也要彻底分离。实行分工制度后,要将工作责任与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有机结合起来,使工作责任更明确地划分到各个岗位。如此,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工作才能得到保障。第二,要构建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各级管理工作人员要强化基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专业化的风险控制体系,对未知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通过综合、系统地处理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能够及时地发现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将养老保险基金的资料输入到预警系统中,对其进行风险的自动化分析,从而减少风险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带来的影响。第三,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的控制,防范各类风险。在风险防范的过程中,既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又要建立一套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处理、统计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中的数据进行细化研究,发现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将养老保险基金纳入预警体系之前,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处理,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适时调整,以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次数。

(三)做好养老保险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各部门需做好统一协调工作。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协调力度,对现行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尤其要加大对其管理环境的扶持力度,从而提高居民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信任程度,扩大融资来源。国税部门主要负责社保基金的征缴,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社保基金具体的运营,人社部门主要负责社保基金具体参保发放业务,能够与人民群众进行直接的沟通,因此,其应用价值很高。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要实行“业务”“财务”的统一,由国税、财政、人社、银行等部门对账,做到“日清月结”,并与真实的账目相符。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中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式控制,加强对基金的管理权限的合理设置,防止产生现金流。若发生账目出错,国税部门应按缴费的申报记录,进行档案核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第二,强化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在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中,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并与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要求相结合,完善政策的顶层设计,形成一套健全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在对会计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时,要明确分工,根据监管体制的要求,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以规避有关的财务风险。在基金的保值及增值的过程中,要建立专门的运行管理机制,强化基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的随意化挪用,从而维持其有效运作效益。

(四)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法规及收支体系

宏观上,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整合。对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的整理,从而形成一套全新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会计体系。因此,要加强我国法制建设,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加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法制建设。微观上,针对我国养老保险的类型,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使地方政府在进行养老保险的登记过程中,能够更好从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在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中,必须对其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以实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职能分工。同时,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流程,简化手续、统一管理。

(五)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平衡

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保障基金运行稳定、防范风险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财政预算不足、预算结构不清晰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中,要注重完善其编制方式与手段。在此过程中,要把养老保险资金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把所有保险资金的统筹安排作为主要内容。从财政制度上讲,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应该逐渐和国家财政预算分开。另外,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在编制预算时,还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撑,一旦发生数据变动,将会对预算的编制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应从各自的财政制度视角出发,明确并加强各渠道数据的一致性,并在对比分析中加强数据的精确性与连贯性,从而改善预算编制的质量。

(六)强化养老保险基金财务信息披露与内外监管

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行为是由基金的特定价值变化引起的,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能使各项财务信息更加透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的信息披露制度也符合其产生的条件。在基金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等各个方面,建立一个透明、完备的信息披露体系,可以极大地提高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效率,使居民对基金运作的认识更加精确。

六、结束语

总之,在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运作中,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要根据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对策。养老金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群众晚年生活的保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审计,查找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其正常运行。

作者:张慧 单位:六安市裕安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篇2

我国现有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在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剧、统筹层次偏低、投资效率低下、基金投资管理不善引起的风险,这些风险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事业的发展,对这些问题要认真梳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概述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依据国家现有政策制度,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的,为指定就业范围内的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其时间跨度大、基金总额也十分庞大,是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基本保障性、特定对象性、统筹互济性、储存性与增值性。其本质为国民收入的首次分配与再分配,表现形式为社会成员的互助共济,具体的资金来源方式为劳动者收入、企业缴费,以及国家财政补贴。

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的风险

1.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风险

按照国际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与总人口相比比例大于10%和7%,就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国家。200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已经达到了11%,2020年这一比重直接上升到了16.6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已达到较高老龄化程度的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存在明显的未富先老现象。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降低,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退休人员与劳动者相比得出的赡养率不断增加,养老负担越来越重,表现为养老金增长的速度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养老保险基金面临严重的缺口风险,基金支付压力增大,并且随着我国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基金缺口将会越来越大,相应的基金支付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2.统筹层次偏低带来的风险

统筹层次是养老保险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一般来说,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偏低,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水平就会不平衡。只有参保人员的数量实现极大化,养老保险的收支才有可能达到平衡的大数法则也表明,较低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参保人员数量较少,会削弱养老金风险共担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但还有一小部分地区仍然是市县级统筹,统筹层次偏低,抗风险能力弱,基金保值增值能力较差。另外,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工资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各地养老金提取的比例、提取基数也会有所不同,在发放时依据多筹多得原则就会造成这样一种现象,存在基金缺口的地区所得到的调剂金比原本有结余的地区所得到的要少很多,长期下来,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得养老负担重的地方基金支付能力越来越弱,而负担较轻的地方基金支付能力越来越强。

3.投资效率低下带来的风险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规模逐渐扩大,但基金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投资范围也相对比较狭窄,主要以国债与银行存款为主,股票投资占比较低,银行存款利率低下,国债利率虽说会高于同期银行利率,但其资金调节机制仍缺乏灵活性与流动性,且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收益均比较低,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我国各地社会保险局每年收缴的养老基金管理费约为4%,盈利额较低,鉴于此,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养老保险基金股票投资比例逐年增加,基金收益也逐渐增长,但股票市场投资风险大,如果不能理性投资,养老保险基金也会遭受损失。20062008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从27%上升到30.25%,养老基金的收益更是从4.16%飙升至43.19%,但这种上升是暂时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养老基金收益率直接从2007年的37.69%暴跌至6.47%。

4.基金投资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部门是专门负责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日常管理与监督的部门,并且我国也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其在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与增值保值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任何投资运营都会遇到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通常具有潜伏期,不易觉察,但危机一旦爆发,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2008年8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成立,负责监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但由于其独立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能,助长了各地方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挪用养老保险基金的作风,导致养老基金大量流失。从实质上看,参保人员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者是一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也可以直接理解为雇佣关系。这种关系导致了参保人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参保人员既没有基金投资的选择权也没有基金投资的知情权,他们就很难判断出各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水平,导致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上的分配问题。因此社会保障部门应建立一套操作性强、适用性强的信息化服务系统。

三、规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的对策

1.延迟退休年龄

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负担加重的现状,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延长退休是应对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必然选择,是减轻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有力措施,也是优化我国人力资本配置的关键举措。但延迟退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措施,做好宣传工作,并配合立法保障政策顺利实施。首先,应细化延迟退休政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老龄化程度,来制定标准不同的延迟退休政策。其次应科学有序地推进政策实施,国家可以在保证现有退休政策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先行延迟退休制度的试点工作,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才能确保制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科学有序地推进下去。然后,实行灵活具有弹性的退休制度与补偿机制。面对我国社会人口与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实施延迟退休制度时必须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退休补偿等方面留足可调整的空间,从而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

2.提高统筹层次

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是防范与化解职工养老风险的必要举措,其核心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制度,以及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与管理,从而改善地区养老负担差异较大与基金投资效率低下的现状。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首先,要加大养老保险资金的投入,提升养老保险的转移支付力度,在财政兜底方面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与权利,以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为原则。其次,实行参加养老保险者权益记账制度,参保者在跨省或跨地区流动时,应保持参保者账户转移办法不变,而基础养老保险基金部分则实行权益记账制度,即通过对参保者缴费年限、缴费记录的记账作为支付其养老保险金的依据,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并不随着参保者的流动而转移,需要转移的只是权益记账记录,参保者最终可在退休地直接领取养老保险基金。最后,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结算中心,将流动的参保人员在不同地区缴纳的养老金集聚合,将其转移到参保者退休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为了保障这一过程信息的公开透明,还需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这样一来,参保者只需携带个人身份证就可以随时随地查取自己账户的动态信息了。

3.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

要想提升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养老保险金参与保障房建设,房地产类投资是养老金除股票、债券外的又一重要投资途径,其投资收入主要分为两种,租金收入与房地产升值收益,其收入水平与投资的稳定性符合了养老金投资的各种要求。其次,通过境外养老金的入市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境外养老金的注入是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结果,可以给国内养老金市场注入充足的运转资金,也可以推动市场的公开化与透明化。再次,建立社会保险专业性银行,社会保险银行是执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非营利性继金融机构,专门负责社会保险的筹集、给付和投资使用,承担着部分社会保障职能。它的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社会保险税、单位补充保险费、个人储蓄保险费、银行利润构成,可将这些资金存入商业银行获取利息,也可拿去进行证券投资或实体投资,从而获取较高的投资效益,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

4.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可以成立个人账户委员会,积极投资管理个人账户,委员会的成员可以从政府管理部门、各单位工会和养老保险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抽调,只对个人账户负责。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实行4E管理模式,即经济(Economic)、公平(Equit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具体可以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独立的专业绩效评估机构和社会参保人员,以此更好地履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的反应、监控、评价、调整等功能。另外,还要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信息披露制度,受委托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公司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是养老保险基金出现风险的重要因素,应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提升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避免基金被挪用、私吞等问题的出现。要想规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不同地区经济、人口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着手,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制度,从而真正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水平,推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何晓静 单位:中卫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篇3

在现代文明社会背景下,各国针对社会养老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其中养老保险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养老保障方面形成了以社会基金养老金系统、企业员工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储蓄养老金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作为与企业和员工利益直接相关的部分,其管理思路和具体方法,将直接对员工乃至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产生影响。所以合理的管理养老保险基金,对于社会的意义重大,对于自身利益的意义也至关重要。所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的财务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概述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兼顾福利性和理财性质的基金类型,其主要是在社会保险制度的框架下,由企业代表员工,通过和员工分别缴纳一定比例资金的形式,为员工购买的保险所涉及到的基金产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管理主体主要为相关基金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行政管理部门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部门,主要是基于国家保险法规、制度和标准,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行政监督和管理。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基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目标,保障员工和企业权益,降低基金运行风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现代保险体系逐步完善和优化过程中的创新机制,尤其是在经历试点、调整和改革之后,其管理机制由混账管理改为分账管理,同时财政也给予了支持。基于此,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同时具有了商业经营性质和社会保障性质,如果能够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基金运行效果,将有效发挥该保险机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补贴需求大,财政压力较大

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执行及改革的过程中,养老保险改为分账管理,同时个人账户方面实行了实账运行。基于此,国家财政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角色有所改变。尤其是在传统混账管理模式下,财政是在基金收支出现问题之后才介入进行干涉和支持。而在分账管理和实账运行模式下,为了有效维持企业缴费水平,统筹基金账户缴纳的费用将较难满足当年养老基金发放需求,因此财政需要及时补足差额。简单来讲,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基金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和依赖性大,意味着国家财政将面临较大压力。

(二)基金运作费用高,投资收益较低

基金管理公司每年都会从基金资产中提取管理费,用来支付公司的运营成本,为了防止投资者中途停止投资,往往会从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以现金资产的形式存放,管理费率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不等。除此之外,部分部门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将养老保险基金当作投资费用,投资在其他领域中,在资金监管、使用和投资等方面存在不清晰,甚至出现了挪用养老保险基金、违规使用养老保险基金等恶性事件。此外,投资到其他领域之后,投资回报率会提升到百分之十左右,扣除运作成本之后,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就会降到百分之六左右,这将导致基金运作费用高,从而对基金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还存在不少资金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刻警醒。

(三)缺乏承担责任与风险管理的经营主体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采取行政监管为主,审计与社会监管为辅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行政管理机构很难承担起养老保险的责任,缺乏风险管理的经营主体,导致管理责任不明确,在日常管理中容易出现懈怠和推诿,甚至出现无人监管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专业的基金管理方面的人才,加之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导致基金管理工作的效果不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同时,由于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大众也难以对养者保险基金运作的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缺少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除此之外,由于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缺乏风险管理的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协作机制和监督机制,造成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不能得到承担,致使资金得不到保障。

(四)参保地政策不同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差异,各省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各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是按照城镇职工进行计算,有的是按照事业单位进行计算的,其养老保险基金待遇不同,不同职位、不同时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给基金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虽然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都是按照城镇职工计算,但由于参保地的不同,养老保险基金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缴费标准的不同,退休后的退休金也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保险管理人员变得较大,新投入该岗位的人员对工作流程与参保人员情况并不熟悉,工作人员的专业政策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都有所欠缺,就会造成退休职工对制度并不熟悉,形成盲目攀比的现象。

(五)人事档案基础管理薄弱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退休人员提供了稳定的物质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但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管理问题,造成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应引起广泛关注并加以解决和纠正,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部分地区在审核职工退休时间时发现,档案与企业内部所记载的退休时间不一致,因此,就造成了审核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争议,这对基金管理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除此之外,档案中的基础资料、图文资料的保存和归档有不细致、不及时的现象,甚至存在许多漏存漏收的现象,这对审核职工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构建我国养者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原则

(一)基金管理的自主性与相对独立性

保险的管理职能不同于国家对社会的直接管理,它是通过保险自身的特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社会各领域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保险基金与企业退休职工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明确要求,严格规范养老保险的管理内容、标准和范围,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规定的程序执行,不得随意挪用养老保险基金。此外,企业还应该为养老保险基金专门开通账户,负责管理职工的养老保险资金,以及资金的去向,并由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形成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

(二)基金管理的安全性与效益性原则

社保基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实现。首先,基金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保本或保收益的承诺与监管政策相抵触。因此,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中,确保基金安全完整,是社会保障体系与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对于保护广大社会保障对象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养老保险进行基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基金管理的安全性与效益性,通过建立各种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基金回报率,降低基金投资风险,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三)预测原则分析以及科学决策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通常会对市场的基本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在对保险基金预测时,除了对基本面进行动态估值外,还应该将预测建立在短期与长期之间,进行逻辑分析,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和机会的大小,从而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此外,要根据预测目标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如考虑统计预测的显著性和特征的可解释性,因此在预测方法的选择上要慎重。除此之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品种与比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要对投资品种的风险和收益特征有充分认识,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进行科学决策。

四、企业职工养者保险基金管理中财务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养老保险体系全方位化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补充养老保险相结合的三大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首先,就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来说,有关部门要积极拓展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除了直接补贴外,对养者机构的贷款和税收也给予相应的优惠,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能够到位。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成立专项小组,加强与企业、管理机构和退休职工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创新相关的财务管理政策,减轻国家的养老负担,并加大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为人们的养老权益提供更多的保障,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这有助于构建养老保险体系全方位化,同时还能解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财务问题,减少养老保险资金风险。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多元化

我国养老保障基金投资渠道狭窄,投资品种单一,过于强调资金的安全性而忽视了其收益性,因此,如何有效地构建养老保险投资多元化,以分散风险,使风险与收益达到平衡,就成了目前企业与管理机构十分关心的问题。多元化的养老保险投资能够满足我国对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的要求,减缓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同时也对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我国各企业可以借鉴国际经验,鼓励职工本人参与投资,让职工自主选择投资风格,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比如丹麦的“社会保障基金”、日本的“政府养老金投资基金”、美国的“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加拿大养者基金”等。从企业层面来看,应明确投资动机,充分了解养老保险投资的制度风险,减少投资盲目性,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实现投资主体和投资分布的多元化。

(三)养者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规范化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促进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营规范化,逐步形成一套管理规范、内容完备的制度合理体系。我国可以参考国际上养者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营的成功经营,并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制度进行创新,不断完善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与运营工作。就全国养老保险基金而言,应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盟,提高基金投资的专业性和投资回报率。在推进改革方面,应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使投资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促进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规范化,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提高养者保险基金的使用安全性

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各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企业职工养者保险基金管理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资产安全至上的管理原则,确保基金资产的保值增值,为养老保险基金的运作提供高效的管理服务。首先,管理人员应增强风险意识,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还应该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以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其次,在养老保险基金财务风险管理中,应注重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其他非定量因素,如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养老保险的使用上,应该严格遵从国家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按照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同时,要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工作公开、透明地进行,确保基金安全。

(五)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力度

为杜绝可能出现的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问题的发生,维护基金安全和广大参保人的利益,必须加强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措施。首先,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有关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适用的规则,并根据行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进步改革和创新监管理念,不断完善和扩充现有的监管法规体系。其次,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要秉持透明化的原则,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透明化,让企业与退休职工及时掌握运营的情况,降低基金投资风险,确保基金的运营和监督等全过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同时,要加强对资金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积极引进资金管理方面的人才,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资金管理工作队伍中来,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维护基金安全、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使得如今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保险基金该如何管理成了老年人关注的问题,投资不安全,代管收益小等都是导致管理不善的原因,这些问题都促使国家管理机制的逐渐完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一定要科学,安全,让老年人可以放心,这才可以解决目前面临的难题。所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的财务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周祝银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处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