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分析

时间:2023-03-07 15:11: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分析

国有资产是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和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遵循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有效管理并充分利用国有资产,成为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江苏省于2019年全面展开高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本文着重对高职院校的资产清查工作进行深入探析,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一、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对全周期管理成本理念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实施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调研、论证、预算、采购、入账、日常管理、维修、处置到回收等生命周期阶段对资产进行全面管理,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基本前提下,努力追求资产生命周期的成本最低化、投资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资产系统管理最优化的一种科学的资产管理方法[1]。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引入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决策部门合理分配资金流向,解决资产管理中的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通过部门之间信息联动,可以避免资产过度采购及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最终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高职院校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资产的使用人、使用地、使用状态等进行跟踪管理,能真实反映出一段时间内资产的占有及利用情况,可以全面摸清“家底”,及时掌握全校资产的动态数据,了解资产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及时完善高职院校国有资产信息数据库,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2]。对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整改,优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并逐步完善业务模块,最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益。

二、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重视,管理意识薄弱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往往不受重视。不少高职院校的“重投入、轻管理,重购置、轻使用”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没有进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注重资产的保养、维护及规范处置,导致实物与账面价值不符,资产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加强国有资产清查管理对提高高职院校治理能力与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二级院(系)的资产管理员大多为兼职,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再加上本职工作繁忙,因而不重视资产清查工作,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另外,高职院校对无形资产管理不严格,对无形资产的成果转化意识淡薄,而且对土地和对外投资等资产的管理意识欠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清查工作不够及时、彻底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制订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是不够完善,存在责任不明确、多头管理、缺乏激励与制约机制、内容陈旧未及时进行修订等问题,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无据可依。一些高职院校没有详细、合理的资产清查计划,也没有相应的资产清查管理制度,无法及时掌握一段时间内的资产使用人、存放地及使用状态,更不能进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另外,资产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而资产清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很难及时、彻底查清楚全校的资产状况。

(三)历史遗留问题多,未及时解决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都建设了新校区,在搬迁过程中就会出现大批国有资产的损坏、丢失等现象,等到资产清查时才能发现。另外,考虑到搬迁成本,对一些破旧、无法搬迁的资产就地处理,但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导致部分资产出现账实不符。尤其是每隔几年进行一轮机构调整和岗位变动时,相关人员没有及时做好资产交接工作,导致资产管理混乱。还有一些资产在办理验收入库后没有被及时贴上标签,时间一长,无法准确“对号入座”,也容易造成账实不符,成为遗留问题,增加资产盘点和清查工作难度。

(四)资产闲置及资源浪费,利用率低

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高职院校没有将预算计划与购置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缺乏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和严格的购置论证程序,尤其是一些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随意性大,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加上缺乏共享机制或共享平台不完善等,很多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较低。重复购置导致闲置资产越来越多,既不能产生使用效益,也很难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增加了资产清查工作的任务量。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专业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经常会进行机构调整、人员变动,却没有及时调拨资产,导致原机构和调走人员名下的资产完全闲置、公物私用滥用、零部件被拆或遗失等,资产损失严重。

(五)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资产内控不到位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国有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的绩效考核要求,近年才逐渐重视起来,但是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对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值增值的目标尚未制订科学、严谨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也缺乏监管。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不能充分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内控预算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预算管理与资产配置并未有效结合,不注重成本核算与效益评估,资产内控不到位,最终导致盲目购置,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闲置与浪费现象严重。

三、做好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学校领导应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国有资产,人人有责”的思想;应将资产管理放在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校教职工的产权意识和责任意识;应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责任感强、业务熟练、素质良好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保障高职院校资产清查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二)健全管理制度,发挥监督部门作用

高职院校应及时修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配套制订各项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内容应包括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全生命周期阶段的监管。一定要明确对国有资产有意损害、丢失、遗失的赔偿责任机制,细化机构调整、人员变动时资产交接的具体事项,使资产管理的每项内容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施定期清查和内部监控制度,使高职院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动态掌握学校的资产状况,全面彻底做好资产清查工作。另外,还应充分发挥学校的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将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巡查、审计等范畴,避免违规行为。

(三)定期清查,及时解决问题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处于动态变化中,学校应在每年年底或每季度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及时掌握全校资产的动态数据,及时更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资产数据,保证资产数目和账目能够一一对应。对于账实不符的情况要严格查处,查清具体责任,并按照相应规章制度进行处理。资产管理部门还应不定期对各部门、院(系)进行抽查,尤其要对那些人员多、资产多、资产种类复杂、大型仪器设备多、资产可移动性强的使用单位进行清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类汇总,提出解决方案,督促相关部门或院(系)做好资产清查的后续整改工作。

(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制订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资产申购制度,优化预算和资产申购的审批、执行和监管流程。规范、合理地调配国有资产,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首先,高职院校各部门、院(系)要根据实际需要,认真细致地调研后再制订资产购置计划。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各部门、院(系)上报的资产购置计划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评估。其次,对利用率不高但性能尚好的闲置资产,及时发布调剂信息,鼓励并协调各部门、院(系)间进行调剂使用或者通过捐赠的形式给其他机构或企业,充分发挥资产的效能。再次,应完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应建立资产使用效率的评价与奖惩体系,一旦发现有部门、院(系)盲目购置或资产闲置浪费等情况,可限制其下一年度的资产购置计划审批、财务预算额度,督促各部门、院(系)科学预算、申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合理使用资产。

(五)科学制订清查方案,跟进整改

第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召集各部门、院(系)分管资产的负责人、资产管理员召开专门的清查培训会议。第二,明确清查目的,内容应涵盖理清账户、责任到人、明确地点等内容。第三,确定清查方式,对教学设备、科研设备、行政办公设备、两用仪器设备等采取分类清查办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第四,明确清查手段,可以由资产管理部门统筹,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按照资产系统里的个人资产明细分别到各部门、院(系)进行实物核对,还可以由各部门、院(系)成立清查小组进行自查,逐条核实资产状态是否与实际相符,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清查,资产管理部门都要牵头进行抽查,进一步核实清查结果的准确性。第五,及时做好清查后续工作,撰写清查报告,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

(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资产核算办法

首先,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资产配置标准,确定“定额配置、超额收费”的方法,认真核算资产成本。其次,将预算管理与购置计划有效结合,实现资产增量与存量的有效互补,从源头上做好资源有效整合,避免资源浪费与资产闲置并存。最后,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资产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保障事业发展与提高资产效益相结合[3]。考核指标体系应包括三个一级指标:一是基础管理指标,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监督检查、过程管理、管理绩效等二级指标;二是过程管理指标,包括资产配置预算、资产采购、资产入账、资产自用、对外使用、出租出借、对外投资、资产清查核实、资产废损、资产让渡、资产报告、企业报表、采购信息、绩效报表等二级指标;三是管理绩效指标,包括国有资产保障办学条件、优化配置、财力提升、配置效率、使用效率、资金节约、使用收益、处置收益、内部控制、报批报审、企业资产、配置和处置服务满意度等二级指标。要配以科学、有效的资产激励与约束机制,对责任心强、资产使用效率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而对管理失职、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并在今后的资产购置中严格控制,待有明显改观后再列入正常审批范围,从而促进全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各类资产的使用效益。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资产清查,不仅可以摸清“家底”,及时发现资产购置、使用、维修、处置等全生命周期阶段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及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资源的浪费和资产的闲置现象,从而实现各类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效益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瑞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研究———基于资产生命周期视角[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5):1-3.

[2]赵善庆.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清查有效性提升研究[J].财会通讯,2015(10):58-61.

[3]宁春.提升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对策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8):24-26.

作者:陈秀晨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有资产管理处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