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0:30: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9年9月,为进一步打造长江经济带与生态联动发展的创新高地,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抚州、吉安、赣州七市国家高新区组建成立了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省迈入“十四五”新阶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创新江西和打造科技强省的重要“助推器”。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极具创新动力的企业,因其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高新技术企业是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创新发展能力较强的代表性企业,了解鄱阳湖自创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对于发现鄱阳湖自创区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鄱阳湖自创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相关理论基础
1.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推动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探索经验、先行先试的区域,在相关政策上具备先发优势,主要依托实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进行建设。自2009年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21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批复要求,鄱阳湖国家自创区要建设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区、绿色发展引领区、开放协调发展先行区、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打造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联动发展的创新高地。
1.2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提供高新技术服务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技术实体。高新技术企业按其所在的注册地不同,可分为园区内企业和园区外企业,园区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鄱阳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是指注册地在鄱阳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企业(本文简称园区内企业)。
1.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联系
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深入分析园区内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能够有效反映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发展情况。
2园区内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强调通过对高技术的研发和对研发成果的转化,拥有知识产权以获得高额利润。因此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衡量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济贡献三方面开展分析。其中,创新投入可以体现企业对待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识和力度;创新产出体现企业创新投入有效转化的能力;经济贡献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成效的重要表现。
2.1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科技部火炬中心开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调查。
2.2现状分析
自2019年成立以来,园区内企业数量从858家增长到2021年的1138家,占全省高企总数的17.06%;从区域分布来看,园区内企业主要分布在南昌市高新区,其数量占园区内企业总数的52.14%;从企业规模来看,园区内中小型规模企业居多,其中2000万元以下规模的小型企业最多,占园区内企业总数的47.77%;从技术领域来看,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与新医药企业较多,以上五类企业占园区内企业总数的88.66%。
2.2.1创新投入
创新能力是企业和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企业的持续投入。选取并分析企业科技人力资本、科技活动人员及科技活动费用支出等指标可以分析园区内企业创新投入的现状及特征。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内企业期末从业人员25.19万人,占全省高企总数的24.49%;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12.89万人,占从业人员比重的51.19%,高于全省高企平均水平13.21个百分点;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博士、硕士)、本科生、大专生占比分别为3.54%、25.77%、21.88%,分别高于全省高企平均水平1.49个百分点、9.3个百分点、2.42个百分点。可见,园区内企业人才环境较好,人才集聚效应较强。在科技活动人员方面,2021年园区内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1786人,占从业人员比重达20.56%,高于全省高企平均水平2.23个百分点;在科技活动费用方面,2021年园区内企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192.19亿元,占全省高企支出总额的30.55%;户均研究开发费用支出1715.98万元,是全省高企平均水平的1.78倍;人均科技活动费用支出37.11万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万元。总体而言,园区内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意识较强,积极性较高,投入水平较大。
2.2.2创新产出
创新成果的产出是创新投入的根本反映,较高的创新产出率能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强弱和趋势。根据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期末拥有专利量等指标可以分析园区内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内企业期末拥有有效专利30773件,占全省高企总数的26.64%,户均拥有有效专利27.48件,比全省高企平均水平多10.21件;当年专利申请数9842件,占全省高企总数的30.97%,户均专利申请数8.79件,比全省高企平均水平多4.03件;当年专利授权数6282件,占全省高企总数的27.72%,户均专利授权数5.61件,比全省高企平均水平多2.22件;当年授权发明专利数1250件,占全省高企总数的32.79%,户均授权发明专利数1.12件,比全省高企平均水平多0.63件。可见,园区内企业的专利产出水平较高,创新产出能力较强。
2.2.3经济贡献
经济贡献是企业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体现,能反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根据营业收入、净利润、出口总额、实际上缴税费总额、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指标可以分析园区内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内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64.83亿元,占全省高企总数的27.32%;净利润230.75亿元,占全省高企总数的29.68%;出口总额710.32亿元,占全省高企总数的48.18%;实际缴税费总额147.39亿元,占全省高企总数的26.85%;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21.82亿元,占全省高企总数的32.17%。由此可见,园区内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高,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3自创区建设问题分析
3.1科技创新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鄱阳湖自创区内的7个国家高新区中,南昌市高新区在数量占比、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经济贡献方面的表现显著高于其他6个高新区。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南昌市高新区内企业584家,占园区内企业的46.39%,而其他高新区占比基本在10%以下,园区内营业收入在4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有36%集中在南昌市高新区。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园区内各高新区创新发展水平差距大,进而使鄱阳湖自创区整体创新发展水平受限,不利于实现鄱阳湖自创区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3.2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不足
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资源要素,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依然严重不足。统计数据显示,园区内企业大专和本科学历从业人员约为研究生(博士、硕士)从业人员的13倍,说明鄱阳湖自创区高层次人才数量较少,企业中博士、硕士占比不高,企业难以具备研发水平,技术创新受到制约,即使引进技术和项目,也难以达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目的。
3.3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不高
园区内一些中小企业在当年存在无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缺少创造科学研究成果意识,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内有38.66%的企业当年无新增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一类新药品种等形式的自主知识产权。此外,在专利方面,园区内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居多,而更具有竞争力的发明专利占比为19.93%,远低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说明企业的创新产出意识薄弱,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
3.4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力度不强
企业是我省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财政资金作为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重要驱动力,对企业的引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内企业自筹科技活动资金170.24亿元,占比88.58%,而政府资金19.64亿元,占比10.22%,自创区财政科技经费对企业的投入有待提升。此外,园区内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多为自主研发、企业受益形式。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园区内企业开展项目6976项,与高校等机构开展合作的项目仅为512项,占比7.34%,可见,园区内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还未形成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形式。
3.5科技金融环境有待提升
融资难一直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二是融资渠道单一;三是金融担保机构数量少、成本高。当前我省针对科技型企业相继推出了“科贷通”“科创通宝”等融资贷款渠道,有效地帮助一些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但是,由于资金有限、贷款名额不多、覆盖范围等因素,还是无法满足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统计数据显示,园区内企业2021年获得风险投资的仅为62家,占比5.45%。
4推动自创区创新发展对策
4.1优化区域功能布局,强化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从省级层面加强各高新区之间的统筹协调,“一区多园”是目前大多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共同选择。鄱阳湖自创区需要依托七个国家高新区作为总体发展空间,统筹谋划各高新区产业功能布局。而发展基础较好的南昌高新区,应该继续发挥其核心承载地的定位,发挥技术创新领跑和技术产业升级的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其他高新区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构建功能错位发展有序的新格局,实现体制机制、管理服务、政策信息、资源要素的互通互利,实现自创区科技创新的区域协同发展。
4.2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充分挖掘更多人才资源
鄱阳湖自创区要以各高新区产业发展需要为基础,探索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完善政策制度,对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分类细化,充分引入和培育不同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来园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积极拓宽各高新区人才合作空间,打破人才流动壁垒,推动七个高新区人才政策的互通互用,实现自创区人才市场的整合与统一,构建深度融合的鄱阳湖自创区人才资源体系。
4.3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园区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出水平,首先需要引导企业树立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抓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使企业重视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同时,加快形成鄱阳湖自创区品牌效应,增添企业之间的协同力和凝聚力,不断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的聚集,使企业之间形成“你争我赶”的创新浓厚氛围。
4.4统筹科技资源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园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上向自创区内企业倾斜,进一步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带动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具体来看,鄱阳湖自创区应当设立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承担国家、省市各类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对承担单位给予一定配套财政资金;同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协同创新载体,开展联合“揭榜挂帅”等项目,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4.5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加速聚集金融服务资源
鄱阳湖自创区需进一步提高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完善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对接机制;通过整合各类金融服务资源,形成投资、担保、贷款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建立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担保公司、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满足企业的不同层次需求。同时,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机制,推广新型融资担保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亚文.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情况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8+10.
[2]刘文,杨馥萍.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0):99-106.
[3]张辉,马宗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基于研究联合体视角[J].宏观经济研究,2020(06):89-101.
[4]魏丽,卜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8):48-56.
[5]李冬梅.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对比研究[J].创新科技,2017(12):16-18.
[6]滕堂伟,陈佳怡,司月芳.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发展效应再认识——来自张江示范区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3):31-38.
[7]陆红娟,丁宏,朱军,何程,黄倧睿.城市群型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路径研究——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1):131-139.
[8]中共福州市委党校课题组,林善炜,何舜辉.福州市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析[J].福州党校学报,2021(06):64-70.
作者:卢婷 单位:江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