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0:25: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仪器设备管理维护重要性分析
1.1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之一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仪器设备则是进行实验教学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具有特殊地位[1]。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实验教学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塑造、基本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仪器设备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19年5月份召开的第二届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论坛上,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指出: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实验室达到3.7万多个,仪器设备总值高达3700亿元,实验室支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实验室建设和相关仪器设备的应用对促进高校教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2科学研究尤其科技创新离不开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有效运行关乎高校科研发展水平[2]。科学发现不仅仅需要理论创新,还需要依靠仪器设备进行实验观察、测量和验证,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也越来越依赖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仪器设备尤其是精密的仪器设备。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从理论假设到实验验证,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应运而生,比如伴随食品加工领域的射频杀菌干燥技术、高静压加工技术、脉冲电场技术、微波技术等新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空有理论假设,没有数据作证,一切仅仅是假设而已。
1.3仪器设备有序运行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维护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借助高水平的仪器设备,离不开科学的仪器设备管理维护[3]。仪器设备购置后,正确使用固然重要,运行期间的管理和定期的维护保养更为重要。管理不当,仪器没有进行建档、归档,再或者合同、使用说明等技术资料丢失,都会给后期仪器设备使用、维修带来重重困难;不注重平时维护和定期保养,同样会增加仪器设备故障的产生。例如:低温离心机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腔体内的水分,如若不然,空气中冷凝的水加上离心过程中挥发的有机酸碱等会流到中心轴,日积月累,中心轴便会被腐蚀甚至造成事故。
2仪器设备管理维护现存问题分析
2.1安全教育不深入,使用者对仪器设备安全风险认识不足
实验室仪器设备多,涉及的安全隐患也多,比如因供电线路老化、电源未及时关闭导致的火灾性事故,因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慎用于仪器设备中造成的爆炸性事故,因防护不当造成的仪器设备使用人身伤害等。虽然近年来高校愈加重视实验室安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但高校实验室实验人员结构复杂,实验室参与人员范围广、层次不同且流动性大,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会不同程度参与实验室工作[4-5],导致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和针对性不足,部分人员对仪器设备使用中的风险认识不到位,存在与己无关的思想,安全意识淡薄。
2.2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用而不管、管而不专的现象
高校对实验室设备一般实行“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类似管理体制。二级单位对本单位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验室仪器设备分别由各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团队管理维护。实验教学中心常根据实验课程配备实验辅助教师并分管配套仪器设备,但因仪器设备品种多、数量大,一个实验辅助教师常要管理数台仪器设备,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全面了解每台设备的基本原理、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仪器也很难根据自身要求给予特定的存放环境。各实验团队普遍只关注使用而忽略管理,无法保证每台设备都有专门的管理员,或由学生充当管理员角色,但学生不够专业,不可能也没条件全身心投入仪器设备管理,更易造成设备疏于管理维护。
2.3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容易引发仪器设备故障等问题
尽管学校、学院及实验室等不同层面会在学生进实验室之前强调操作仪器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但实际使用过程中仍不乏仪器设备违规使用现象,如在只能冻干水相物品的冻干机中冻干含有有机溶剂的提取物、超速使用离心机、未按要求清理显微镜镜头等。操作人员不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且对仪器设备了解不够是原因之一,由此引发的后果是设备因不当使用而故障不断,甚至提前结束其使用生涯,将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2.4管理制度不健全,仪器设备维修档案有缺失的问题
仪器设备档案包含其购置、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改造、盘点、报废等全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文字、图像、声像等载体材料[6],目前这些资料仍然以手写纸质版为主。且调查发现,维修档案最常被遗漏,以至于发现同样问题时无档案可查,或许是本来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因为缺少维修档案资料,仍要大费周折,联系工程师或仪器设备厂家,费时费力。
2.5经费保障不充裕,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维修,造成资源浪费
伴随高校仪器设备数量尤其是高端仪器设备的大量配置,仪器设备的维修养护费用也不断增加,高端设备维修上门费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更不用讲高达几万到几十万的配件更换及维修费用。维修费从哪里来成为困扰各大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学院及仪器设备实际拥有实验室的一大难题,常导致仪器设备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或干脆不修,最终仪器设备因维修不及时、放置太久而损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同时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
3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对策探究
3.1强化责任落实
对仪器设备安全教育应牢固树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不断健全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考核体系,对实验室安全基础薄弱、问题屡查屡犯、仪器设备长期保管不到位的人员,要坚决问责,及时调整,对风险零懈怠,对隐患零容忍,坚决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仪器设备安全操作。
3.2加强管理教育
针对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者结构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对有些学生严重缺乏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责任心不强的现象,导师或实验室管理者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每一台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及维护注意事项都应清楚明了地告知学生。同时,大型及特殊仪器设备旁要张贴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再次提醒学生科学使用仪器设备。
3.3加强队伍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仪器设备增加幅度,不断补齐补强设备专职管理队伍,不断提升管理维护人员业务水平,督促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详细记录仪器设备厂方工程师培训的各种纸质、影像资料,认真学习,充分掌握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做到小问题自己解决,大问题在工程师语音指导下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请工程师上门,上门后认真学习解决方法,详细做好记录,确保仪器设备再出现故障后能及时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保障其正常运行。
3.4健全维修档案
仪器设备维修要做到每次维护及维修都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归档,包括设备故障现象,维护设备时发现的问题,设备维修时的故障现象、解决思路及最后的诊断结论与处理方法等,为仪器设备以后的正常运转与日常维护提供详细的档案资料[7]。在仪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大家往往只注重使用,而忽略对档案尤其是维修档案的管理,常常给后续工作带来不便。学校或学院层面可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做好仪器设备的全流程档案管理。可探索性地尝试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这将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大趋势[8],不仅方便记录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也有利于高校管控设备,同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达到更大的利用效果。
3.5推进开放共享
高校仪器设备大部分散落在各个研究团队,分散在各研究团队所在的实验室,造成仪器设备在研究团队、学院间的条块分割,使得一些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造成国有资源浪费。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仅仅在某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一旦项目完成后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一则不利于仪器设备本身的维修保养,二则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基于以上问题,想要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开放共享是一条可行之路。学校可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由设备管理员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收费标准和收费制度,收取的费用可由学院统一管理。为了激励开放共享,学院配套资金奖励开放共享率高的仪器设备所属个人或团队,诸如提供维修费用报销等。同时,学院也应通过其他途径积极筹措资金,以保障实验室设备的维修保养。
4结束语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不仅直接影响仪器设备的生命周期,同时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高校相关领导和部门应高度重视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从仪器设备管理责任落实、管理教育、管理人员配置、技能提高、管理模式改革、管理维修基金筹措等多方面给予保障,切实做好管理维护工作,推进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均成,彭世金,肖薇.高校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研究与探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57-60.
[2]王松堂.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53-256.
[3]李慧敏.“双一流”背景下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9,22(1):204-206.
[4]张颖,赵二刚,张红宾.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5,18(3):185-188.
[5]王丹凤,焦顺山.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价值内涵与路径探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17(2):156-160.
[6]汪敬.高校设备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新丝路,2020(2):174-178.
[7]周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纤检,2015(21):62-65.
[8]张宇波,张媛.高校设备管理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4,20(1):77-79,82.
作者:王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