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分析3篇

时间:2023-02-17 15:49: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分析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分析3篇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篇1

高校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给社会与国家输送优秀、实用型人才的重任,高校不但要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能力高的大学生,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共产党员,给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坚定的基础,在知识经济的当代环境下,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现了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为党的事业输入新活力的关键保障;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真正突破局限,解决依然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党员建设工作的焦点与热点。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互联网对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得到普及。对大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是一个独立自由的载体,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存在其中,有些不正确且不健康的理论、思想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时间缩短,空间不断缩小,处境愈加艰难,所以,怎样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使用先进的互联网教育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这是大背景环境下,各个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2.各班级内部班团组织的影响力降低,当代高校大多实行学分制,大学生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用班级作为单位的活动形式渐渐减少,取代它的是将公寓作为最基本的活动范围,公寓是相对比较固定的活动场所,是学生活动的一个关键载体,除去上课时间,公寓寝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时间最多的场所,所以,现在学生管理大多是将公寓与寝室作为单位。目前,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想要冲破专业的限制,打破院系与班级之间的界限,渐渐变成以公寓为主体,继而提高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涵盖的范围,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渗透力,那么,怎样实现转变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3.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还没有切实有效地渗入学生社团中,大学生中的学生社团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元素组建成的绚丽多彩的团体,其是自觉、自发、自主组建起来的,也是大学生乐于参与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活动内容占去了学生绝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大学生课余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交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社团组织是自主自发组成的,相对而言是独立的、松散的组织团体,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想要渗入社团组织当中去培养学生党员,一定要切实渗透到社团中,才可以指引社团组织活动的管理和发展。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构想

面对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已经是时代趋势,高校的党组织部门一定要依据学生团体活动与生活的特征,组织构建互联网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寝室、社团、学生会组织活动中去,构建全面、多元化、多视角、覆盖面积更广的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思路。拓展互联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阵地,积极在互联网上展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互联网信息化是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代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媒方式,给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展开和发展开辟出新的途径,高校党组织部门一定要很好地运用互联网教学方式,建立其网络社区,展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互联网上构建大学生党校,创建科学有效的网络党支部,自主积极地组织学生党员与其他普通学生参与到互联网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工作中来,还要依据大学生心理特点,积极充分地发挥校内网的作用,探索互联网学生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律,创新互联网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平台,建立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网站,创建相应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理论知识交流平台,上传党员建设新闻公告,进行党员建设沟通,使学生党员在党员建设网站上增加交流,而且也可以使用QQ和微信等交流的形式,增进辅导员、党支部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有效地发挥互联网党支部的作用。开拓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阵地,切实把公寓寝室作为单位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高校要打破以往陈旧地把班级作为主体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式,创建社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阵地,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渗透到公寓当中,细分到公寓寝室当中,切实有效地展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拓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涵盖面积。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针对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一定要高度关注,切实落实,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养成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钟宇红 董伟华 徐博 单位: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篇2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是推动高校党建实现全面从严,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必要举措。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新时代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1]。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

党章规定,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中央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对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进一步强化,优良作风进一步发扬,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先锋模作用进一步发挥,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位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各高校党组织要认真领会党中央、教育部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和规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贯彻延伸,在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时,时刻注意做到以下要求:首先,把控好对学生党员教育的方向,围绕高等教育的“四个服务”的方针,坚持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始终对学生党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建设;其次,注重在服务中开展党员教育,帮助学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党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再次,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教育实施以基层组织为主,规范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最后,注重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开展经常性教育。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

(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决定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必须在内容上做到去抽象化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办学方向,以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使命,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以理科、工科专业为主,文科专业相对较少。一般而言,志愿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富于动手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抽象概念和理论的接受理解掌握能力相对较弱[2]。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所面对的对象多数为理工科学生,而党章党规、党史党知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却是偏文科的知识内容,如何提高学生党员主动学习的思想认识、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一大考验。高职院校必须针对学生党员的能力特点,力争做到内容上去抽象化,使教育培训的内容生动具体易于接受。

(二)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决定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在形式上需要采取灵活的开展方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专业均实行三年学制,并且普遍实行“2.5+0.5”或“2+1”的教育模式,即前4个或5个学期在校学习,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或最后一个学年离校顶岗实习。而学生党员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相关规定,一名学生即便在入学之初递交入党申请书,经过党员发展各项程序,最快也要到大二上学期的期末才能入党,而大多数学生党员的入党时间是在大二的下学期或大三的上学期,这就意味着在校的学生党员数量很少,在校的正式党员更加稀有。一般情况下,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都会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学生党员长期处于分散状态,“聚为一团火”的机会少,“散为满天星”的时候多,同时因为实习单位的更换或实习岗位的调整,学生党员的流动性也较大,加大了沟通联系的难度。另外,这批学生党员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也很难按要求返校参加组织生活。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很难召集全体学生党员开展集中的教育培训。因此,在教育培训的形式上,高校应尽量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做到“有一说一”“化整为零”。

(三)高职院校的师资状况,决定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在保障上要加强统筹部署

高职院校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及本科院校,总体师资规模相对较小,在工作人员紧缺的大环境下,党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从事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的人员更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关于“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的规定,要求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由辅导员承担。但普遍的情况是,高职院校负责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的辅导员教师都是身兼多职、事务繁杂。因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辅导员教师难以集中精力去思考、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他们自身能得到系统的培训和提升的机会也不多,基层党组织的首创精神更难以发挥。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也很少涉及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协同力也相对较弱。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本校学生党员的基本情况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全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统筹部署,职能部门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指导,由上带下地推动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抓手,通过实践活动强化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建立能激活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机制,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督促学生党支部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学生党员的考核和监督。高校要促进学生党支部推进制度创新,坚持对学生党员开展全程化教育培训,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党员自始至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立其“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思想认识。高校还要建立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中心工作的开展,针对学生党员的个性差异和才艺特点,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清晰明确的、可衡量评价的“小目标”。同时,针对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党员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发挥作用。学校通过持续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帮扶结对、科技下乡、慰问演出、公益劳动等系列志愿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学生党员加深对党情和国情的认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解,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身份意识。

(二)以尊重学生党员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构建分层分类的全程化教育培训体系

很多高职院校都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了分层分类教学,既保证了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教育,又做到了对重点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可以借鉴专业课教学的经验,引入分层分类教学的教育方式。在党员发展之前,根据学生在党员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次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在党员发展之后,考虑到学生党员所学专业、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党员的认知水平,按初阶、中阶、高阶等划分,分层次地进行教育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针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制订顶岗实习党员进步计划,要求学生党员根据其自身特点制定努力目标,引导其在学习和实践中增强自身服务社会的本领。针对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期间流动性大、联系困难等问题,教师要善于利用博客、QQ群、E-mail等途径,定期布置学习任务,发送学习资料,开展个别教育,引导学生党员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打造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三)以提升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为目的,加速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载体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是爆炸式的,每个人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受益者[3]。高校院校要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开设专题网站,建设学生党员的网上学校,开通在线学习功能,这要求学生党员每年在线学习达到规定的时间,并进行在线考勤、考核。通过设计微党课,建设学生党员的网络课堂,将党章党规、党史党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和国家的最新大事等内容,经过精心制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传送给学生党员,让学生党员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增强党课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学校、基层各层“官微”、微信公众号和QQ公众号等新媒体,开辟学生党员网上生活空间,构建多级联动、纵深推进的立体发声网络,建设“一呼百应”“互唱互随”的正能量舆论场。通过指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学生网络集聚地的舆情引导和网络评论工作,培养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同时锻炼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

四、结语

加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既是党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

作者:张玉英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篇3

1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日常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

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始终同广大青年紧密联系,他们对无产阶级政党的认同感和追随尤为重要。大学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校期间,学生党员的言行风貌对普通学生具有榜样示范效应,对学生党员进行有效教育,能使学生党员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力量,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程度和水平也是高校党风建设的一个缩影。

2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日常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入党标准制定不严谨,缺乏考核入党动机的有效手段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通常参考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奖学金获得情况等,过分强

调学习成绩,忽略了对考核对象的奉献、友爱、互助精神的考量。缺乏量化和定性的综合评判标准,片面重视文化学习,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党章规定,发展党员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思想入党,这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应当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在培养教育过程中,要教育引导学生党员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入党的基本要求,而当前缺乏考核入党动机的有效手段。

2.2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

无论在哪个阶段,对学生党员的培训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党员教育学习应发自个人内心的需要,要“引导”不要“压迫”。党员教育工作必须联系实际,尽量做到高效高能[2]。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发展周期长,普遍存在培育工作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层面、创新性教育方式少等问题。受发展学生党员数量的限制,在校的学生党员和实习期校外学生党员并存,对校外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教育缺乏有效的措施,大多以网络自学为主,校内的学生党员大部分是新发展的党员,党性修养、政治素养以及理论素养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没有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培养和教育工作,党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缺少体系化设计,学生党员被动参与多于主动学习,导致示范引领作用明显不足。

2.3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相对不足,科学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党员是经过党组织严格考察培养的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党员发展的制度与体系相对完善,但是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明显不足[3],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基层学生党组织采取“三会一课”、集中学习或支部小组讨论为主的形式开展教育,有一定局限性;其二,对学生党员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对于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有效体现党员先进性的学生党员,处理无章可循,往往采用简单的思想教育方式解决;其三,对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的考评以个人小结、思想汇报为依据,缺乏对日常实际表现和各项具体工作完成情况的细节考评,学生党员民主评议缺乏党外群众的监督,对党员的后续评价缺乏系统性,缺乏外在监督的措施;其四,学生支部书记主要由学生辅导员担任,处理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普遍年轻的辅导员缺少对党建工作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控,思想引领能力不足。

3提升高职学生党员日常教育水平的启示

高等职业院校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高职学生党员有其自身特点,同样的培养周期,受限于既定的学制,如何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既有理想信念、又能实干的大国工匠,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红色文化教育贯穿始终,强化价值引领,牢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强调,不同领域党支部结合实际,分别承担各自不同的重点任务。理想信念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在情感、意识等方面有所体现,它是人类的理论认知与自身思想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将理想学习与思想引导相结合,应该从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社会适应、学业发展、职业发展多方面着手,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始终,做好价值引领,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既有理想信念、又能实干的大国工匠。

3.2创新思维打造立体教育模式,明确学习内容,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党的教育工作要创新主题教育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党员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制度上,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坚持。二者双管齐下,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和工作积极性,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3.2.1将“互联网+”思维引入网络学习载体,实现线上线下共同育人

在学习形式上,线上学习可以把“学习强国”的学习情况纳入对党员的考核,这样更能激发党员自学的自觉性;线下学习可以通过理论宣讲团的专题讲座、道德模范的专题报告、实地参观考察等活动实现。学习内容包括时代楷模学习、职业素养培育、健康身心塑造,实现学生党员教育的实用高效和培育时代新人、拓宽成才视野的目标。

3.2.2践行宗旨、落实服务,深入一线帮扶朋辈成长

第一,落实党员值班岗制度。党员查课查寝,抓学风、促文明,发挥学生党员在党建进宿舍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巡楼值班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困难,关注是否有突发事件发生等,将学生反映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上报。让学生党员贴近普通学生,用实际行动服务普通同学,让党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体现出来,让普通学生增强对党组织的向往。第二,建立“四困生”帮扶制度。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渐渐凸显。对经济贫困、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的“四困生”进行有效的帮扶。实践表明,经常性的谈心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由于家庭变故、情感问题、学习压力等方面导致的心理波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党员通过谈心谈话、疏导朋辈困惑适时宣贯党的方针政策,帮助朋辈成长。

3.2.3贯彻职业导向思维,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群体。通过将党建工作与校企合作业务结合,以学生党员为“圆心”,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对于行业、企业和就业的认知。学生党员是校企最好的宣传窗口,导向示范作用明显。

3.3制定任务清单和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党员培养的可持续性

学生党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时代特点,制定“3+2”形式的任务清单。“3+2”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三方面,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战斗堡垒作用两个作用。评价体系遵循三原则:(1)常规工作评价与重点任务督查相结合;(2)常态合格评价与阶段总结评优相结合;(3)内部多方评价与外部专项评价相结合。

3.4党建课题项目化,提升学生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领头人,负责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支部书记履职能力的高低对支部的发展和支部成员的培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基层学生支部书记一般是由辅导员担任,他们普遍年轻,具备学历高、学习能力强的特点。但本职工作的繁琐往往让他们无法静心研究党建的深刻内涵,高校可以通过党建课题立项的形式,促进他们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研究现象寻找事物内在的规律,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甜甜,张照辉.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7(4).

[2]陈瑜.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68-169.

[3]陈丽.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2(3):98-101.

作者:姜玲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