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11:21: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企业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采购合同又常被人们称为销售合同与购销合同,属于《合同法》中的买卖合同,企业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该合同需要承担很多法律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合同纠纷,给企业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想要保证企业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得到全面控制与防范,有关人员要具备良好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能力,在提高企业采购合同履行效果的同时,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合法权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企业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与防治措施。
1分析企业采购合同履行法律风险的重要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主要以合同为纽带与市场主体发生经济法律关系,由于采购合同需要履行一定的法律风险,企业与另一方签订并履行合同时,如果采用的防范措施与控制方法不规范,很容易引发特别严重的合同纠纷,不但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企业今后稳定发展产生抑制作用。通过分析企业采购合同履行法律风险控制与防范要点,能够帮助有关负责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采购合同实施情况,保证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得到高效、合理的控制[1]。对于企业负责人员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并给予有关部门良好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单独设置合同组织管理部门,将企业中的采购合同进行综合审核与管理,形成良好的分块管理模式。企业采购合同管理部门需要各项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进行监督管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各项采购合同进行分级分段管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法律顾问进行汇报。
2企业采购合同法律风险影响因素
2.1外界因素
在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各个企业的发展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受外界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不断增多[2]。所谓市场因素,主要决定企业采购方在与相对方谈判中所占的地位,由于市场当中的统一类型卖方与供货方规模比较小,部分产品特别单一,使得采购方的采购压力不断增大,伴随采购量的不断增多,采购方需要进行多次采购,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所以,企业采购方在采购的过程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的保障自身利益,减少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相反地,卖方与供货方企业中的合同需要履行较多的法律风险,长期处于被动状态。
2.2内部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采购方的风险防控能力,由于采购方的风险防控能力有限,降低了各项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对采购合同法律风险控制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对于经营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来讲,通过对企业内部的采购管理制度、招投标方案与其他管理措施进行改进,能够保证企业采购合同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因为这些制度与措施中包括大量的风险控制方法。因此,企业要想持续有序的发展,需要认真执行各项制度,不断提高企业采购合同法律风险管控水平[3]。
3企业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控制与防范要点
3.1在签订合同之前,向对方主体资格进行全面审查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采购合同履行法律风险控制与防范效果,企业采购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在签订合同之前,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全面审查,准确判断相对方是否具备良好的民事行为能力,一旦发现相对方不具备这方面能力,则需要及时与上级领导商议,更换采购方。从企业法人角度来分析,要对供货商的营业执照与有关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授权证明进行合理控制,如果发现伪造的证明与资质证书,要向工商部门汇报,或者到当地的工商局中直接查询供货商企业的基本信息。另外,企业采购合同管理部门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对相对方的资质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准确判断堆放的履约能力,根据该企业在这一行业中的地位与信誉,结合对方企业之前受到的行政处罚,了解该企业的商业信誉,为防止采购合同风险的发生提供有效保障。针对金额特别大的采购合同,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要求对方共同担保[4]。想要更好的体现公正原则,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大部分企业均采用招投标方式来控制采购合同履行法律风险的发生,但是,因为企业采购合同管理人员掌握的市场信息较少,自身企业内部信息很容易出现泄漏,带来较大的市场价格变动与信息泄露法律风险。因此,企业采购合同管理人员要真正了解自身的承接能力,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尽量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也可以采用邀请招投标与分阶段招投标采购等方式。
3.2对采购合同进行综合管理,有效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从企业角度来分析,要对采购合同进行全面管理,在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对采购合同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并对原有的采购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科学建立企业采购合同计划、合同登记与汇报检查等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不断提高企业采购合同履行法律风险的控制水平。例如,在某大型企业当中,采购合同管理人员通过运用EPR管理软件对合同进行管理,一旦发现企业采购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并提出合理的索赔,保障企业采购合同引发的纠纷得到有效处理。除此之外,针对采购合同量比较大企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采购合同管理方法,会影响合同履行效果,因此,企业采购合同管理部门要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采购合同实施动态管理,并制定有效的预警管理制度,一旦发现企业采购履行法律风险的发生,该预警系统会主动报警,管理人员通过分析有关信息,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企业采购合同法律风险得到更好的预防与控制。例如,在某大型企业当中,通过对采购合同进行全面管理,企业的整体效益与信誉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见表1。
3.3做好采购合同核对工作,提高合同履约台账管理效率
企业采购合同签订完毕后,有关管理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其进行严格审核,主要审核合同文本在法律上有没有存在较大的疏漏,如果发现合同文本存在较大疏漏,需要及时通知上层领导,不断减小因采购合同管理不规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采购合同管理人员还要重点检查文本合同中的文字错误,一旦发现合同文本出现严重的文字错误,要主动告知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需要与相对方进行商议,可以采取重新签订方式,保证合同文本中的文字错误得到有效消除。另外,企业采购合同管理人员还要建立相应的合同履约管理台账,详细记录下双方的履约情况,并做好书面登记工作,定期进行更新,为企业采购合同履约提供良好的凭证。加大对外签署合同审核力度,减少合同签署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法律部门要结合《法律意见书》中的内容,为企业采购合同管理部门提供可行性意见。由于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想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采购合同法律风险控制水平与效率,企业负责人员可以大力推行项目法律顾问参与模式,各个项目的采购合同签订,均需要法律顾问的参与,法律顾问要运用专业知识,主动配合项目业务实施,为企业采购合同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持。对于法律顾问来讲,要对项目的谈判、合同法律审查与合同履行等进行全过程跟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保证项目进度不断加快,减少采购合同履行法律风险的发生。
4结语
综上,通过在签订合同之前、对采购合同进行综合管理,有效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做好采购合同核对工作等等,能够向对方主体资格进行全面,有效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审查,提高合同履约台账管理效率。对于企业采购合同管理部门而言,要对供货商的资质进行全面审核,并明确合同签订流程,针对企业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科学、高效的解决对策,真正实现提升企业采购合同法律风险控制水平的目标,推动企业今后能够更加稳定的发展。
作者:彭文高 单位: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〇三大队
企业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篇2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采购领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完善,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化、法制化,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采购合同管理体系,采购合同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和显著成效,合同管理的地位及作用日益突出和重要。
采购合同的构建依据
1.完善与合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出台了《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合同法》、《建筑法》等法律,《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合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2.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结合工程、货物和服务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情况,借鉴和参考国际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惯例,逐步完善了招标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资质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等,为合同管理提供了制度环境。
3.建立完善、规范的标准合同文本体系。结合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实际情况,借鉴和参考合同管理的国际经验和惯例,出台颁布了招标、施工、工程总承包等工程、货物和服务方面的系列标准文本和合同示范文本,为合同管理实际操作提供了基础。
4.创新采购模式。在原有物资采购模式的基础上,在工程领域创新了设计—建造、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采购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创新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采购模式,在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上创新了电子招标投标模式。
5.重视合同主体及大型采购项目的合同管理。例如,大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项目、总承包企业等对合同管理愈来愈重视,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开发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设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水平和能力显著提高。合同管理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违约和争议处理等进行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针对合同进行的规划、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等管理工作,其中采购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均为采购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而采购合同的规划、审查、监督和控制等是采购合同管理的主要手段,采购合同管理有利于维护合同主体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合同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现代合同管理的角度看,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培养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的合同管理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完善的合同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全程、动态的合同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对合同形成、签订和履行的全过程和动态化监管和控制,实现项目总体目标和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合同管理组织体系
合同管理涉及法律、管理、技术、经济等多学科知识,专业性强,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合同管理可以按照纵、横两个方向设立合同管理机构,在纵向关系按照集团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分级设立合同管理部门;在横向关系按照合同管理机构再细分为合同管理小组,按合同的性质、类别和区域进行合同管理,从而使合同管理机构覆盖到企业的每个层次、每个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对合同的立项、谈判、起草、签订、履行、变更、纠纷处理等行使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在企业内部形成由各层次的合同管理机构组成的全方位合同管理体系。2.完善合同管理人才体系通过采取内部选拔、对外公开招聘等方式,培养一支懂法律、懂经营、会管理的合同管理队伍。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法律、管理、技术、经济等业务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合同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合同管理人员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合同管理激励机制,对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重大损失或是给企业争取额外经济效益的人员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和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建立标准合同文本体系
由于采购合同特别是工程采购合同种类多、数量大,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合同主体应依照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借鉴国际合同管理的经验和惯例,参照已经颁布的标准示范合同文本,结合自身经营范围及采购项目的类型和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标准合同文本体系,这对于规范合同行为,完善合同制度和合同内容,提高合同履约水平和效果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4.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合同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仅靠合同管理机构难以完成管理职能,应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合同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制度来规范、协调各方的工作,使合同的签订、履行和争议处理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如建立合同联席会议制度,对于金额较大的项目,召开相关部门参加联席会议,共同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和把关,形成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方法。
5.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对企业合同管理水平、合同履约能力、合同履约状况和企业合同信誉度等方面进行量化、细化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多与那些信用好、履约率高的企业签订合同协议,对那些信用较差的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防范,加入防范信用风险的特别条款。
6.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合同的分类查询、统计,以及有效的统一管理,实现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到终止等全过程合同管理环节的跟踪管理和闭环管理,并与项目的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相互集成,实现合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作者:张红启 单位:抚顺石化公司招标中心
企业采购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篇3
1加强物资供应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坏境更加复杂多变,其风险也是与日俱增。众所周知,物资供应离不开合同,合同则是企业与社会物资企业沟通的桥梁,是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法律文本。合同体现权利义务关系最直接,与合同相关的法律风险也最普遍,管好合同就可以防范住绝大部分的法律风险,着力抓好合同管理,能够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在物资供应部门加强合同管理尤为重要。
因此,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是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通过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有效防控法律风险,保证经营安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要想提升竞争的核心力,就要改进和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培养合同管理高手,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能手,培养掌控合同履行的舵手,获取合同利益的强手,同时要追究合同违约责任。
现阶段由于市场竞争日益白炽化,部分供货商为了能拿到订货单,他们在商务谈判和投标过程中,经常故意压低价格,以换取订货单位的订单,实质上这样做会大大损害订货单位的利益。因为供货商拿到订单后,为了能保待自己的利润,往往会大大降低供货质量,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要求在合同形成时,必须对原始的供应商资质、物资需求计划、招标和比价、物资询价与报价、合同条款起草等整个过程,以及各个细节进行详细的审计监督,杜绝合同形成过程中的漏洞,避免因合同漏洞而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物资采购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双方一致同意、依法签订并且受到法律保护。合同签订后就不得单方面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内容的变更必须是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只有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享有合同解除权时,方可解除合同。
因此,要签好合同,规范文本使用,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强化合同的履约监督管理。同时要强化权利意识,积极主张企业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保障企业物资采购供应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和最快的发展。
2目前企业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员数量和工作动力不够
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合同管理以及法律人员的服务和管理,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岗位专职率不高,岗位待遇与之担当的责任和风险不相适应,影响了专业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
2.2人员本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管理能力不强
专业能力和学识水平不高,人才层次不高,满足国际化要求的合同管理人员不多,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熟悉精通业务的基层合同管理人员不多等,这些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业务中的法律风险,合同管理不能很好地与实际业务活动相融合,工作质量难以提升,事前事中控制监督就难以到位。
2.3缺乏合同管理机制
合同管理体系建立后,没有负责执行的机构有效监督其管理效能,没有强有力的机制来保证合同管理体系发挥其作用。总部和企业两级合同管理机构的联系不紧密,企业内部合同管理部门与合同主办部门也没有定期的合同管理工作例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某些合同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一种法律上的担当精神,工作有标准没有约束,得过且过心存侥幸。企业层面的学习交流不够频繁,人才得不到锻炼和成长。
2.4合同问责制未建立
合同出现纠纷企业受损,相关人员得不到处理和责任追究,广大职工群众受不到教育,法制教育仅仅停留在普法上。对出现的法律事故没有考核的机制,更缺少常态化项目、案例总结分析;对合同签订后履行与约定是否相符没有监管,对可能导致的企业利益受损没有控制措施。《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
2.5企业合同法治文化有待建立
企业法治文化还需进一步构筑,企业法律顾问、合同管理员职权需要强化。一些来自业务部门和相关领导的干扰、阻力和训斥时有发生,合同管理在一些领导眼里处于“出问题时重要,不出问题不要”的状态。阻碍了法律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的职能作用的发挥。
3改进企业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对策
3.1充实企业合同管理人员
充实企业法律人才力量,在企业内部形成以法律事务部门为中心,各部门骨干合同管理人才为基础的合同工作网。提高法律人员的专职率,建立与之责权利相适应的待遇机制。
3.2打造一支敬业专业、严谨务实的高素质的合同管理员队伍
加强专(兼)职合同管理员和承办员培训,坚持持续提升专(兼)职合同管理员和承办员素质,掌握参与合同谈判、文本起草、法律审查、监控合同履行的必备知识和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具备坚实的基本功,确保在合同订立阶段拥有主动权,履行阶段掌握主动权,救济时行使主动权。
3.3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的管理职能
全面贯彻落实“管理第一位”,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指导思想,强化责任意识、精细严谨、务实创新,做到以事前法律防范、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的原则,认真履行合同管理职责。合同管理人员要熟悉业务,将合同管理渗透到业务中,全程监控、全程管理、整体把握,帮助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当好企业的卫士。实现法律风险全面、规范、动态管理,对风险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开展合同管理学习交流。举办合同管理信息简报,案例分析等,共享知识和经验。
3.4强化合同的履行监管,堵塞管理漏洞
首先,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履行职责,避免因失职、渎职而承担管理上的责任;第二,如发现订单价格与框架协议价格约定不符,保留向供应商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第三、完善制订违约合同索赔管理制度,严格索赔的审核、审批权限,规范索赔流程操作,禁止擅自放弃追索权。
3.4全力培育企业法治文化
树立企业员工对法治文化的信仰,尊重和敬畏法律,大力宣传“法律是经营管理人员高压线”、“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等法治观念,让法治理念内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意识和思维模式,外化为个人和集体的自觉行动,夯实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治企、合规经营的思想基础。
3.5要加强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法律事务管理作为不可逾越的节点,嵌入业务流程并保障法律资源共享。通过CMIS系统实现合同的闭环管理;通过“驾驶仓”实现业务和管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通过CMIS的二期开发,实现现场使用用户对合同条款的查询,相关索赔信息维护。
4结束语
物资采购合同是联系企业和市场的重要纽带,企业要发展壮大,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只有将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纳入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的轨道,才能有效降低物资采购风险,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鲍金瓶企业应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现代企业》2010第1期
[2]孟波尹继伟浅议石油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监督的作用及途径《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第3期
作者:王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