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11:45: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研究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平面设计课程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获取到当下设计行业的发展并进行调整,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互联网时代的大发展给高职平面教育课程带来极大的转变,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和进行开展。我国平面设计课程发展较晚,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高职平面教育必须要能够与时俱进,重视互联网资源,不仅要能够对课本的基础内容要熟练和掌握,更要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应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平面教育与效率。
一、“互联网+教学”的特点
“互联网+”作为目前最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最新变化。通过将教育行业与互联网思维进行融合,可以推动知识形态的深度演变,进而大幅度地提高学院的教学实力。但是在很多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将“互联网+教学”认为是互联网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单纯叠加,难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使互联网和教育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改革。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平面设计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不能一味追求高技术,否则互联网教学就会沦为一种形式,而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互联网教学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能够通过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而完成教学体系的升级[1]。目前很多平面设计的学生,虽然对于基础知识掌握非常牢固,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难以开展,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将学习的价值定义为考试,因此在考试完之后学过的知识很快就会遗忘,不仅令我们深思教育,到底能给学生留下什么东西呢?互联网教学模式能够很大程度改变这种现象,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一)课本内容落后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平面设计发展越来越快,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流行趋势。而目前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中用的教材大多都是很多年之前的,与目前日益增长的知识发展并不符合。特别是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经验,更是少之又少,平面设计课程教材难以发挥出学科的发展趋势,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知识形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对于平面设计专业内涵的了解不深,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罐汤似的教学方法,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造思维被理论知识束缚,不但难以自主进行设计活动,更使得学生创新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平面设计教学活动的内容过于滞后,无法与时代的步伐共同进步[2]。因此,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并不能及时掌握对方的需求,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设计之中,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与实际社会脱轨,不但无法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使得平面设计教学的效率和意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质疑,对于学科长远发展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二)教学模式不完善
平面设计课程需要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目前所采用的讲授式教学,使得整个学习过程非常枯燥,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课程,仅仅针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对于设计学科的整体内容并不能产生清晰的了解。部分教师为了把握教课进度,很少采用项目合作等教学手段,不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大打折扣,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教学大纲要求能够进行相应的实习活动,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平面设计专业的理解,但是由于种种外在客观原因,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并不能很好得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另一方面,涉及公司出于对自身的保护,在实践活动中,只会采用少量的实例演示,并不会真正给学生参与设计的机会,这就使得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
三、加强“互联网+”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内容
互联网使得知识之间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使学生从有效的课本知识中跳脱出来,利用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首先,学校要能够为学生建立有技术含量和层次感的资源库,通过对相应网络资源的筛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和训练。其次,教师也要能够通过互联网建立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于平面设计方面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模拟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相应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弱项,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学校可以与优秀的企业建立人才培育计划,这样,企业可以在院校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开展相应的实际工作,参与企业的项目之中,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完善教学模式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师已经选择课件进行教学,良好充实的课件,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能够通过在课堂上的互动讲解,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但是仅采用这种方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系统,全面得为学生讲解基础设计知识,而且要能够结合互联网交流的便捷性,锻炼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领悟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代表设计方和甲方进行交流,通过开展项目合作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设计风格,通过对流行艺术风格的掌控,更好的适应社会多种多样的需求。另外,教师也要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对各种设计风格进行剖析,结合各种优秀教育资源,将最好的教学成果应用到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的讲课教师大多都是在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活动,其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虽然他们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但是并没有相关的实践教学经验,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受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就不经意的会将自身所经受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课程之中。而且他们并没有经过充分的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实践课程,在指导的时候难免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开展相应的专业素养提升对讲师的各项能力进行锻炼;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聘请社会具有高知名度的平面设计人才,让他们到课堂给学生讲课,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在开展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互联网的联系,通过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运用大胆创新的教学方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调整,培育出更加适应社会的应用型平面设计人才。
作者:吴加华 单位: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篇2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将互联网与其他各行各业进行融合的全新业态。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开始积极借助互联网进行发展形态的创新,由此开辟出了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发展阵地。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以平面视觉为主,平面设计专业在互联网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传统平面设计在设计方向、理念、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1“互联网+”对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
1.1“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方向与内容发生了变化
传统平面设计方向更多追求视觉艺术效果,较少重视视觉语言的传播力,对平面设计是否能够有效传递各种信息缺少足够重视。这就导致平面设计虽然拥有较强的视觉审美效果,却不具有广泛传播的能力。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不仅要重视视觉艺术效果,还要对产品信息表达方面进行设计。随着多元文化发展以及网络经济的繁荣,平面设计拥有了更多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的,在各种视觉语言符号与文化元素的应用上也更加多元化,平面设计内容也开始伴随时代发展产生较大变化。
1.2“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理念发生了变化
平面设计理念是建立在设计者对各种文化的吸收、理解与运用基础之上的。在传统平面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桎梏于已有的文化之中,在较长时间内难有理念上的创新突破。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使文化的传播与嬗变速度进一步加快,各种文化开始相互融合,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网络文化。在此背景下,平面设计的理念受“互联网+”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影响,也开始日渐丰富起来。此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还必须结合互联网时代文化进行思考。
2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是高等教育院校中开设较多的一门专业,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平面设计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1教学方式过于呆板、被动,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讲解、演示是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处于教学主导位置,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任务进行知识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主观能动性被忽略,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很少,平面设计能力与创新创造力也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2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长期以教材中的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缺少平面设计领域最新成果的渗透,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往往与平面设计岗位上的实际要求不符。例如,现代平面设计还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对市场需求、对客户心理进行有效把握,而这些内容却并未出现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最终导致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2]。
2.3教学技术发展过于滞后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平面设计的设计平台也开始向数字化方向转化。部分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所采取的教学技术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并不多,这就造成教学技术过于滞后,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要求。
3“互联网+”时代对平面设计教学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对平面设计产生巨大影响,相应的,平面设计专业领域的教学工作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变革。“互联网+”的发展在给平面设计教学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学工作带来诸多机遇。
3.1“互联网+”对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撑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在于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融合,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在“互联网+”时代,平面设计专业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改革,开辟出基于互联网的第二课堂。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演示方法、实践教学方法等创新,丰富平面设计教学的技术手段。由此可见,“互联网+”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2“互联网+”拓宽了平面设计专业的应用范畴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平面视觉范畴的设计学科,应用范围相对有限,平面广告、产品平面视觉效果设计等是平面设计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这种应用范畴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领域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不仅在广告传播与产品平面视觉效果程序上需要应用到平面设计,且互联网中的网站设计、企业的网络VI设计、商品的信息界面设计、互联网新闻内容的编辑等都需要运用到平面设计专业知识理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平面设计专业的应用范围,进而推动平面设计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创新。
3.3“互联网+”为平面设计专业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平面设计专业的实践应用性较强,尤其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各业中对平面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设计效率、设计能力及创新创造能力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但传统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却缺少对人才进行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渠道,学生很难在学校教育阶段完成能力的全面跃升,达到企业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教学利用互联网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也可以独自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探究与创新,为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4“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4.1转变思想,树立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思维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是全面性、综合性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必须围绕互联网思考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变动,以及如何能够完成互联网时代的人才专业素质培养目标。在以往的教学中,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视觉语言运用方法具备良好的视觉艺术素养即可;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教学观念已经无法培养出符合市场、时代要求的平面设计人才。因此,要实现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思想,树立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思维。一方面,教师必须意识到互联网对平面设计专业带来的变革,在教学组织设计方面将互联网作为出发点,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市场上的平面设计人才需求情况,围绕互联网下的平面设计工作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使互联网思维成为实际教学的重要指引。另一方面,教师要意识到“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专业所肩负的社会发展任务,动态调整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与社会现实需求的平面设计人才。
4.2结合平面设计应用领域的拓展重新设置课程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阵地,而网络的发展拓展了平面设计的应用领域。因此,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必须结合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应用方向进行课程调整,使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职业指向性,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工作。例如,现代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已经成为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大各种图像设计软件的教学占比,减少手绘设计教学占比。随着三维设计在市场中需求的提升,平面设计专业中也应增加三维设计教学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先进的设计技术。此外,“互联网+”下的平面设计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以及跨学科思考的相关能力。例如,设计中要思考视觉语言的传播效果、市场中消费者与信息受众的心理、网络时代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问题,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也要相应地增加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以及人文类学科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更多当前市场所需的专业素质。
4.3立足“互联网+”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思维的转变以及课程的调整最终都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来付诸实施。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也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应积极加强对互联网时代各种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丰富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开辟线上教学渠道,使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例如,利用线上微课、慕课等为学生提供各种线上教学资源,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布置各种学习任务,由学生运用线下所学知识完成各种探索性任务;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如微信、钉钉等建立线上辅导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线上指导。其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上的探究性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5结束语
“互联网+”对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但同时也给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带来了诸多机遇。对此,平面设计教师需积极转变思想,树立互联网思维,结合应用拓展进行课程调整,并立足“互联网+”加强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使平面设计教学更适应新时期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作者:王天培 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篇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产方式、学习形式、交流形式、思维方式以及工作形势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互联网+”为教育行业的平面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与机会,促使平面设计教学形式、人才培养措施都要做出适当的改革与调整。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立足于市场需求,做好每一项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的实际需求,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工作,由此培养出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且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设计人才,进而为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今的平面设计专业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调整和革新。将互联网技术合理应用于教学领域,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更为多样的教学素材和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理念的创新和优化。平面设计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互联网+”背景下,这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新课改的需求。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现况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需要适应的教学环境都愈加复杂。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不断发展的综合能力。其次,市场中平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体系的改变。平面设计市场调查表明,相关从业者在灵活掌握实践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由此才可以胜任平面设计师这一角色。然而,就各大高校平面设计人才教育培养成效而言,平面设计这一专业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二、“互联网+”的阐述和“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的主要特性
1.“互联网+”的阐述
“互联网+”作为互联网思维的升华与实践的最终成果,能够体现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互联网+”借助先进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有机结合,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如线上房产、影视广告等。
2.“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的主要特性
首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网络企业的销售量都有所增加,出现了一系列的网络产品,其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量随之提升。其次,“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平面设计领域。最后,在互联网持续发展、设计需求量不断提升的现况下,人们对平面设计的综合品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三、“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平面设计行业提出的要求
1.经济要求
基于市场经济的现况,平面设计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要求,要合理地调整发展方向。平面设计要吸收、参考国内外的时尚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风格,促使设计理念、设计形式以及产品功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并着重突出多元化的特性。因此,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工作中,必须全面分析我国当前的平面设计理论,提升业务创新力度,及时了解平面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2.文化要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况下,各国的文化传播和交流速度逐渐加快,加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对平面设计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推广,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人们必须对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规划,以此保证平面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四、“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高校在开展平面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形式,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会对信息化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负面影响。如: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学设施缺乏前沿性与健全性,会让学生的设计作品难以达到市场预期;教学内容未及时更新和调整,专业教师难以切实体现互联网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质效用与优势;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数据信息的助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大数据,针对平面设计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是课程的核心任务。然而,现阶段部分高校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由于数据库的架构十分滞后,导致一些专业教师仅仅能够依托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活动,难以将大数据与平面设计教学充分结合。同时,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依旧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多种问题。因此,各大高校与专业教师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进行妥善处理。此外,与其他课程相比,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并未体现足够的交叉性。由于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其与设计软件、色彩等有所关联。一些教师仅仅针对平面设计范畴之内的内容开展教学,未教授学生平面设计的相关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未能了解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理论知识,也未能掌握更具特色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提升较慢。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反映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成效,学生难以切实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质与内涵,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五、“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思路
1.调整教学理念,积极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予以指导
了解是实践的首要前提。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的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人才教育培养的新需求。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需要从“互联网+”层面着手,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对学生予以合理的指导。首先,专业教师必须清楚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课程教学改革过程的促进作用;学校要投入足够的资金,健全教学设施,以此不断提升平面设计教学品质。其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立足于职业培养的层面,推动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想品质的协调发展。
2.按照市场发展方向,优化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结构
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况下,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提升。由于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且与市场的关联十分密切,因此,基于“互联网+”背景,高校和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满足时代发展与进步要求的平面设计学习内容。首先,高校与平面设计专业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构建现阶段市场发展对于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体系,同时将此作为开展教学的首要前提,及时调整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其次,专业教师需要立足于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层面,在教学实践中导入新教学案例,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学实践的综合性。
3.确定人才教育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实践活动
人才教育培养目标不仅是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指导方针,而且是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向。基于“互联网+”背景,平面设计专业需要积极树立全新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把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指导理念。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借助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措施,提供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需要借助学科具有的交叉性,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辅修专业机会,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4.优化信息系统,加大对专业课程教学的数据支持力度
在“互联网+”背景下,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育需要改变以往依托教学经验的教学形式,把大数据与教学活动合理融合,以此为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合理的指导。由于获取大数据必须依托于信息系统,因此,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需要积极加大对专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需求,同时确定学生的专业评价和职业规划,由此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做好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5.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定位自己
过去,专业教师是平面设计教学工作改革创新的核心领导者;现在,受“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影响,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思想意识,确定自己的引导者地位,并且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合理应用一系列教学措施与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性以及积极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此外,专业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自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要学会合理借助创新型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以此不断提升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行业活动,还是社交行为等,均会与互联网产生较为密切的关联,教育行业的改革同样如此。因此,高校和教师都需要充分了解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与制约性因素,适时地改革,并将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当下的教学活动,由此才可以在提升平面设计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专业人才,进而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赵丽丽,赵惠仙,王秋晨.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新思路探析.才智,2019(16).
[2]廖颖苏,彭政,何登科.“互联网+”背景下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新思路.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9).
作者:黄升峰 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