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15:2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和分析,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生命观念等,同时对其进行爱国教育、环保教育等,从而促进高中生德育素养的全面提升。从现状来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不尽如人意,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势
德育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还能促使其形成有益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为其日后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具有一定优势的。首先,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正确价值观念等德育内容,这就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开展德育渗透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生物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凝结了无数生物学家的智慧与汗水,生物教材中也有一些著名生物学家的事迹介绍,这些生物学家是值得学生尊敬和学习的榜样人物,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其次,生物知识本身就蕴含着一些与德育相关的价值理念。例如,在讲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种细胞团结协作共同支持生命活动的开展”这一知识点,表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是极为必要的。而从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来看,德育渗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德育渗透的关注度不高
生物这一科目在高中的课时占比本就不高,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认为这是一门副科,因此在教学时认为只要做好相关的知识传授工作即可,很少会将德育渗透纳入教学目标,对德育渗透的关注度也相对较低。这一点必然导致教师在生物教学时不会刻意挖掘教材中的一些德育素材,也难以及时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德育渗透契机,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德育渗透效果。此外,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将生物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考试成绩上。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如果对德育渗透的关注度不高,不能将德育渗透明确列入教学目标中,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德育渗透方法,而仅仅是在课堂教学时用一带而过的方式来实施德育渗透,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渗透方式相对单一
德育渗透方式相对单一,这也是影响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部分教师对德育渗透的关注度不高,因此有关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课题研究、实践探讨等也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德育渗透方法的创新、优化等都比较少。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通过说教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这种方式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会影响到德育渗透的最终效果。此外,部分高中生物教师本身就缺乏德育经验,导致他们虽然认识到了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但是找不到恰当的方法,只能沿用传统的说教式方法,进而影响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效果。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提高对德育渗透的关注度
学校应当加强在德育方面的宣传,让教师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德育并非一人之责、一科之能,各科目教师都应当参与其中,并将其与自身的科目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将德育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寻找德育渗透的切入点,让德育渗透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常规项目,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德育渗透的效果。此外,学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其认识到要想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少年,单纯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是不够的,而是要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教师帮助高中生形成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其对生物学习中德育元素的关注度,从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二)丰富德育渗透的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方式、方法应当得到持续创新和改进,德育渗透方式也应如此,这样才能保证德育渗透效果。除了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方式外,教师还应当设计一些更加新颖有趣的德育渗透方式。当然,德育渗透方式的丰富和创新需要教师不懈地探索和研究,除了组织相关的课题研究、教学讨论等活动外,学校也应当为高中生物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学校领导可以组织生物教师去其他学校交流学习,或者为高中生物教师寻找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当然也可以邀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等来校指导。
(三)多角度实施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开展德育渗透。也就是说,教师要结合具体的生物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养成正向的精神品质,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1.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培养高中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促使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从而使其发现问题的本质,顺利解决问题。培养高中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德育素材,教师只要对其进行深入发掘和合理利用,就能借助高中生物教学之机,有效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蛋白质的合成”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DNA、mRNA、蛋白质这三者的关系,以及细胞内各种各样的细胞器、细胞结构等存在着相互配合的关系;在教学“内环境稳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内外环境、细胞及丰富多样的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普遍联系,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又如,在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豌豆杂交之后发生了性状变化,导致其变化的外因是杂交,内因却是遗传基因的改变,而遗传基因的改变才是真正造成其性状变化的根本原因。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对“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观点有更清晰的理解,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
2.培养学生尊重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虚拟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互联网上不仅有一些积极向上的正面消息,也充斥着很多负面消息,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造成影响。例如,对于网络上报道的一些校园暴力、自杀等新闻事件,如果学生缺乏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就有可能受其影响做出一些错误行为。因此,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之一。高中生物是一门与自然和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珍爱和尊重生命的意识,而这恰好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2]。例如,在教学“受精作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受精卵的形成过程。数以亿计的精子中,成功与卵细胞结合的往往只有一个,而卵细胞如果在24小时内未能遇到与之结合的精子就会死亡,可见受精卵的形成不易,新生命的诞生更是如此。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又如,在教学“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毒品或心理药物如何对人体造成影响,以及对人体会造成哪些伤害,并借机呼吁学生“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培养其尊重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绍了很多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及其相关事迹,以及他们在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一些贡献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3]。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互联网上搜索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代表人物、所获成绩等,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生物科技进展”这部分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该部分内容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我国的克隆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前沿水平。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有关克隆猴的新闻报道,特别是能够重现当时场景的现场报道视频,以此营造更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科研人员在获得这一成功时的激动之情,以及他们为我国生物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自豪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4.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无论是在学习和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学生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永不言弃。因此,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有关生物科学研究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不能说明坚持不懈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精神。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物科研案例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仍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为例,家境贫寒的孟德尔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中栽种了多种植物来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多年才选择豌豆继续做杂交实验,最终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生物遗传规律。孟德尔的研究过程是孤独的、艰苦的,但他从未想过放弃,而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教师可以用孟德尔的科研故事来激励学生,培养其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5.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想要获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也就成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与自然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是可行且必要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一个章节,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章节的教学来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例如,在进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削弱这些影响?”等问题。在进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后调研,然后根据调研材料思考“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什么?针对这些问题你能否提出一些建议?”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结语
总之,如何将德育有效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高中生物教师除了要提升自己对德育渗透的关注度外,还应丰富德育渗透方式,并从多角度开展德育工作,如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爱国精神、坚持不懈的精神、环保思想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作者:宋科
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篇2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任务。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把高中生物教学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高中生物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高效地完成德育渗透工作。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德育的重要性
(一)有效推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新课改着重强调了道德素质培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确立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教学目标,可以促进生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有效改变生物教师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思想,推动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改革。另外,高中生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加以培养,可以将生物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朝着综合型教育模式发展,因此,在生物教学活动中适当地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在校园教育中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进步。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较大,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如果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得到有效提升,则可以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意志力,使高中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德育意识有待提升
不少高中生物教师觉得对学生进行德育是班主任的责任,德育不属于自己的教学范畴;还有的高中生物教师认为德育和知识传授之间不相容,是相互独立的。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知识是渗透学科德育的载体,教师将知识和德育内容一起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个人素质与知识储备同时都能得到提高。知识教学与德育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统一需要教师的有效落实。
(二)教师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部分生物教师没有了解过科学的德育理念,这就导致他们的德育渗透方法单一,往往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将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的思想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得到培养,但这种教学形式简单、载体不足,长此以往会让学生感到麻木,无法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经常是通过简单的制度约束和奖惩。例如,当学生违纪时,部分教师会直接给予他们否定评价或惩罚,不花时间和这些学生讲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应该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内容,凸显德育功能
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德育研究道德素养、生态观、伦理观等方面的内容,隐含大量德育元素。在备课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和挖掘教材里隐含的德育内容,让德育寓于智育中。教师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也能使其对生物学习充满兴趣。
(二)创新课堂模式,有效注入德育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科学的教育目标,深入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用具有德育特点的现代生物科学建设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加有效地将德育与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开创了新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和健康成长[3]。
(三)开展自主探究实验,提高德育水平
高中生物中包含大量的实验,学生如果想要彻底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知识,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达到良好的实验学习效果,而实践探究活动也是教师有效渗透德育的途径。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的减数分裂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配备相同的实验材料——红色橡皮泥、蓝色橡皮泥、一张白纸、四根铁丝。之后教师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染色体减数分裂的模型。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快速地掌握染色体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还能使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这也是德育的体现。
(四)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德育情感
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如今,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努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达到这一点,仅靠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这节课中,在学生学习了细胞衰老的特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衰老的到来”为主题,以散文诗的形式写人一生的经历,或者写自己对身边的人逐渐衰老的感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演讲比赛,可采用每人读一句或者齐读的方式表达对衰老和死亡的感悟。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积极分工,合作完成任务,有的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有的学生组织语言进行创作,各组学生都在演讲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语言水平。这样的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使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感。
(五)科学合理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高中生的思想较为成熟,也具备了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通过科学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高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难免会对其情绪产生不好的影响。为了防止学生走向极端,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帮助学生建造心中的不倒城墙[4]。比如在教学“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课时,这个理论的研究发展经历了很多个阶段,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才完成了《物种起源》这一科学著作。达尔文在完成这一科学著作的过程中遇到了数不胜数的困难,他的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但是达尔文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思想。达尔文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而且这样的精神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值得推崇,因为高中生物学习同样需要探索与发现精神,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实现人生理想。
(六)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高中生物学习涉及许多与生命健康有关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这一德育内容的导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比如用社会热点引入。例如,笔者在教学蛋白质鉴定方法时,就从三鹿奶粉事件入手,向学生提出问题:案发前为什么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由此引出蛋白质的鉴定方法。这样的教学既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告诫学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底线,不能危害他人的身体健康,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人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会经历一些疾病或者传染病。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疾病的危害可以警示学生洁身自好,爱护自己,爱护他人。比如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的社会背景,告诫学生要积极防疫,不可以放松警惕。除了新冠肺炎,还有艾滋病的防范,高中生物教师要将艾滋病的症状、危害以及传播途径等告知学生,让他们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自己负责。
(七)利用引言部分,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有的教师不够重视生物教材中章节前的引言部分,甚至有的教师会直接略过引言部分,直接从章节正文内容讲起,这对教学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学生的兴趣引导方面。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引言部分讲起,把学生引入更加有趣的生物世界,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的本质意义,在兴趣的引导下对生物学展开研究,这样的教学才可以更好地达成目标。比如,“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要学习的第一节生物课,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引言中的知识,可以讲解SARS的由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当年SARS在我国传播的视频,以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SARS病毒带来的影响。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教师也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立足于生命体征的差异性展开对相关问题的讨论,通过引用实际案例来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此外,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我国医护人员、其他基层工作者在救助群众生命时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鼓舞,让学生在以后遇到困难时,也能积极思考问题解决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八)结合热点新闻,加强德育渗透
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热点新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分析现阶段的热点新闻,并且从新闻中找到相关的德育元素,拓展教学。比如,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提高环保意识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高中生物教学应重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比如在学习“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查阅相关材料,然后在正式教学中进行探讨。从而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地球上生存的其他生物甚至会面临灭绝的危机,自然环境失衡,人类也无法幸免于难,所以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结语
将德育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可以丰富生物学科的教学内涵,在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和优化生物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深度分析高中生物教学,明确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德育有关的元素并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
作者:唐灵雪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
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篇3
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时期,而生物则是高中教学中关键的学科。学习生物知识可以让学生对生命观念、自然观念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高中生物教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与德育相关,而新时期的教育更是强调德育。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科特征,灵活地将德育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以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价值
生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自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对社会上的真善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且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对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很有利,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其次,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契合新时代对高中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能够推动教学改革[3]。最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还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通过新的方式来讲解知识、融入德育,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总体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丰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生物课堂中。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灵活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影响。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逐步解决。第一,在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受高考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学中依旧存在教师单方面讲解知识的情况,学生依赖教师的教导,主动性不强。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理论灌输,德育缺失,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态度消极,这会进一步削弱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且要关注德育,以此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第二,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平常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很少与学生开展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大多是教师一个人讲解知识,这会给学生造成很强的压迫感。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获取情况,无法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必然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生物课堂上还存在学生之间交流不够,或者无效交流的现象,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削弱了生物课程的教育价值。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看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很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索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更不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高中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平台。所以在高中教育中,教师不能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切实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当前高中教育中依旧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情况,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全面开展德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作用,更要意识到德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坚持“先做人,后教育”的思想观念,将学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德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改变学生的观念
对高中生来说,生物仅仅是高考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学习生物就是为了应对高考,对生物缺乏深层次的认知,没有认识到生物课程的德育价值,认为学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不必在生物课程中抽出时间学习德育知识,这对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形成不利。当一个人的态度改变后,其行为也会出现变化。为了更好地将德育知识融入生物课堂教学环节,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先改变学生的观念[7]。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而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的自然科学课程,对高中生生理、心理成长都有很大帮助。德育强调连贯性、一致性,教师要在实践中尽可能地利用各项影响学生正确学习观念形成的因素,引导学生开展有目标、有规划的学习,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保障。教师不仅要承担传授知识的重任,更要尽到育人的职责。生物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德育元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在生物学科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二)确定教学目标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对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对立德树人教育观念有全面感知,充分了解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德育资源。高中生物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做好知识、技能的传授工作,另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具备生物素养,能灵活地应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8]。同时,新课标中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组织课堂活动时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生态观、发展观。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学生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德育元素,实现对学生的德育。如讲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把握氨基酸的概念,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蛋白质进行深层研究,了解蛋白质与生命活动的关联,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三)立足教材,结合生活渗透德育
在高中教育中,德育是很关键的内容。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从教材入手,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渗透德育。如在教学“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学生所处地区的各种生物,并为学生介绍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在“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中,本节内容强调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明确、紧密联系,从而保证生命体的正常运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引入德育内容:与生命活动相同,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需要各民族团结合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是很关键的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还应该让学生树立爱护实验器材、帮助同学的意识。
(四)突出学生主体,强化学生自主意识
过去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主动思考,教师是课堂的核心,师生之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造成课堂氛围紧张。加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知识讲解、训练,很少开展德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削弱了课程教育价值,不利于学生发展。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转变过去的应试教育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指导学生开展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活动,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9],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锻炼自身的各项能力,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细胞的分化”这一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微课教学,在课前通过微信将微课视频发给学生,便于学生自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收集关于细胞研究的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正式教学时,生物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根据视频提出具体的问题:“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细胞是怎样分化的?细胞分化的具体意义是什么?”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分化与生命体的关系,让学生对生命进程的影响因素进行思考,进而引出当前社会上关注的健康问题,让学生树立敬畏、尊重生命的意识,强化学生热爱生命的观念,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
(五)融合多种教育方式
在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以自身为核心,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传授知识,通过各种方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很少为学生讲解知识技能之外的内容,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心理,难以保障德育渗透效果。对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从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养提升的角度入手,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开展德育。如教师可以运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对生物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培养学生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关注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运用“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在无形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运用“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直接获取经验,对学生进行直接刺激,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实现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物教师要意识到,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时,单一的方式是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的。为了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结合课程特征,构建大循环课堂,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德育素材的挖掘、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学生的感官,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图片、声音延伸出不同的德育内容,如通过对比环境被破坏的图片及环境良好的图片,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渗透德育,还需要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教师要在传统奖惩、制度约束等的基础上利用榜样法、修养法、锻炼法开展德育,如选出道德榜样,号召学生向其学习,自觉提高自身修养。同时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成德育目标。结语将德育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念、道德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渗透德育,实现德育、智育的良好结合,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晓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20(06):22-23.
[2]余景耀.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物学教学德育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12):18-19.
[3]刘美玲.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08):37.
[4]赵晓丽.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03):102.
[5]黄云玲.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06):240.
[6]蒋春晓,刘卡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9):179.
[7]胡飞.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探析[J].新智慧,2020(01):44.
[8]马成涛,胡青.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关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生物教学,2020(12):57-59.
[9]欧金凤.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探讨[J].文渊(小学版),2019(11):43.
作者:张彪 单位:安徽省颍上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