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分析3篇

时间:2023-01-04 15:32: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分析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分析3篇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篇1

“土木工程施工”专业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知识框架结构复杂、应用性强等特征,是新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课程,其主要是以对各种大型建筑物及其所使用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工艺组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教育为主要目标,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该专业课程着重于培养广大学生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和实际运用能力,使其毕业后很快就能服务于一线企业。但是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并不完全适用于此课程,所以毕业生中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非常匮乏。为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改革、更新其教学制度以及其教学内容,确保当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得到全面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个亟待解决和探索的问题,所以进行课程改革很迫切,将其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课堂性的教学以及课外性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水平,真正为项目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1简述探究性教学模式

根据相关问卷调查资料可知,38%的中国大学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型已经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需对教学模型和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为目标,使所有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生(被动接受)角色与教师进行转换,实现自主、协同、研究等教学目标,即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取代“填鸭式”的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协同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对教学内容中相关的知识点与实践方法进行自主交流、协同、探究、创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依据新版课程改革标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开展小组协同交流的综合能力,将日常的学习模式转变成项目型学习模式,学生的主体性和地位也得到增强,教师由以前传统的教学活动方式中的主要主导者角色逐渐转变为了引导者,学生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互动能力也得到提升。

1.1营造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通过设置一些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击鼓传花、益智接龙、在线测试、话题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

1.2思考启迪

中国著名的教育理论研究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栩不发”,深刻地说明调节学生主动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大大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向每个学生展示一些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知识和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1.3协作探究

不同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独立性较强,自学能力也随之提高。为此学校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需彻底改变初中和高中教学阶段的新课满堂灌式和新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全体学生主动进行集体协作和自主探究,学会如何发现实际问题、提出实际疑惑、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师设置题目引导自由随机组合的小组成员共同进行合作分析

1.4合作交流

合作互动与前面所述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等过程紧密相关,甚至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深入思考后进行交流才能为其他学生提供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在观点交流碰撞过程中帮助其他学生共同进步。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合作互动环节是对前面3个环节的总结,分组讨论合作不仅有利于增强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同的能力,而且也能增强其对所学知识点理解的宽度和深入性。

1.5思维拔高

经过合作探究与合作交流后,教师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成果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仔细聆听与思考其他学生的看法与观点,帮助自身进步,对相同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同观点进行反复思考,进而深化自身观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以师为师,以伴为师,而且能以己为师,将问题的各种思考方式与见解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构建更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2“土木工程施工”探究性教学模式分析

利用探究性的综合教学模式可充分培养广大学生的综合学习思维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学习思维习惯和综合学习思维技巧,从而进一步深化他们自身的综合知识能力结构。探究性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核心工作环节是充分发挥和引导学生的集体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力,这也是探究性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所在[2]。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特色、共享、应用、创新的原则,结构内容符合学生成长,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与前沿学术发展方向更新已有知识体系,把最新最合适的技术成果带到学生面前,促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的融合,探索融合式、参与式、探究式、个性化教学等多种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引进BIM技术进行新路线、新模式、新理念教学改革,以BIM技术为依托,不仅可更好实施实践性环节,在线上线下讲授工程施工技术、工序、流程与施工组织特性,实现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教学培养模式,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为最终目标。

2.1建立教学体系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通常包括基础理论学习以及基本的课外理论教学2方面,其中基本的课外理论实践教学主要涵盖课程设计、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几项教学任务,其与基本的课内理论教学系统即专门的学科比赛、创新企业等内容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完整的“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系统。同时为培养一批具有应用性、实际操作性的高层次素质人才,教师也需及时地对施工专业教学内容进行更改,选取一些先进的前沿知识。但是由于教材存在滞后性,教师们在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时,需及时地关注当下建筑施工中的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置等,并将这些技术补充至现有的教学内容系统中。在深化学生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使其了解当下土工工程施工的最新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放置在培养学生了解、认识、熟识施工设备、施工产品的功能、结构以及生产过程,如“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关注学生对于施工项目“一图一案一表”的掌握情况,在施工过程方面着重关注设备的检测与控制,在施工仿真模拟实训中需要考察学生对主体结构工程以及装饰装修工程的了解程度。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堂革命已是新工科浪潮下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教学方法设计方面,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方法,注重体现BIM信息技术手段在提高教学内容理解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相对缩短集中授课讲解时间、课时,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应用在线教育平台、移动终端和智慧教学工具,在线课程内容建立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注重基本原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实现通俗化、趣味化、案例化、应用化,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全过程学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认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学生通过“边学边做”方式将专业基础知识与BIM先进技术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

2.2创新教学模式

2.2.1采取启发式的提问方法

启发性的问题既有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又有助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正面思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引入阶段,是否有针对性地设置具有启发意义的高品位问题非常重要[3]。为此,教师们需在开始提问环节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通过调查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深入钻研相关的专业知识等,从而改善提问的质量。比如在“模板工程”的学习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何使模板变形最小”这样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2.2.2现场仿真和训练

与传统的单纯理论学习不同,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模拟—现场实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第一时间进入公司培训基地的紧张情绪。由于课程的专业性水平和程度以及其实际应用的难度较高,为此在学习土木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借助于计算机、软件等各种辅助手段,将复杂的建筑施工技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更好地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使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建筑书本内容变为直观的图片、数据等[4]。同时模拟软件具有交互、沉浸、安全等特征,可降低学生们对于实践场所相关信息的依赖。例如在进行“一图一案一表”的优化环境设计时,首先,教师们可以考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仿真和虚拟现实的场景设计;其次,进行环境优化,通过采用工程项目沙盘模拟等手段增强学生对这个环节的情绪和感性认知;最后,教师根据需求及时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督促,例如可以通过每天签到或者打卡等手段,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和行为动向,对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和模拟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要及时进行解答。

2.2.3增加视频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紧密、实践性远远大于基础理论性的综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现场施工过程、施工时的工艺及方法。对于从未接触过现场施工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空洞的,只能通过教师讲授来了解,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因此学生很容易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所以结合此类实际状况,培训课程中以专业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授课来直接进行讲授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手机播放工程相关培训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视频,通过手机播放现场施工作业时的实际情况,让广大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学习到现场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时所需要运用的各种工艺以及管理方法,无论从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程方面还是从教师们授课讲解方面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4将BIM技术引入到课题当中

当下社会已经步入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的技术加以革新,并催生出大量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新型施工技术,众多学者对土木工程信息化施工的基础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相应与之匹配的教育教学也应当紧扣当下最新的前沿技术,为避免教育与应用脱节,助力产学研相结合。基于长远发展规划,将BIM技术引进课堂,将数字化与课堂教学相融相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把BIM软件的部分功能(网络计划、BIM5D、场布、高危专项部位的筛查及VR方案交底等)引入课程,打造适合学生特点和培养需要的混合式课程[5],借助线上线下混合、融合、配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对数字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能在社会中用得上、用得好,才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使命和初衷。

2.2.5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是学习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衡量一个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其所在阶段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将考核结果作为一种直观的数据,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模式,利于教师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方法。而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为主要核心的科研性教育活动,其考核方式也区别于传统考核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理论考核当中,更应该将学生现场操作情况、课外学习情况、讨论发言等情况纳入到考核范围当中。例如在现场的实习答辩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现场的答辩环节,突破传统的以实习日志、实践报告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场答辩考核模式,将学生的能力更加全面地挖掘出来。把不同的环节按照不同的比例分别纳入考核制度当中,使教师充分地掌握和了解到学生实际。既全面地考核和掌握了探究性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际情况,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了教师的正向引领作用,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性与自主创造等综合能力,是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作为各类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主体,更加迫切地需要及时地更新和完善其教学内容、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估与审核办法以及把课堂教学制度摆在第一位。教师们作为重要的指南和引领者更加迫切地需要把自己的重心投入到教育课堂的改革与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激发起广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采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现代化的实验装备、现代化的实验材料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相关的教育机构和部门也因此需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当中,通过校企合作来增强“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研究的深度,提升教学效果,为培养出高素质的施工技术专业人才而努力。

作者:王建虎 秦拥军 谢良甫 单位:新疆大学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篇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对象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组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决策方法,了解施工工艺技术、发展动态以及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掌握拟定施工方案的基本方法,具有解决施工技术和组织设计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社会发展和施工工艺以及管理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在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背景下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给土木工程施工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机遇。目前,已有相关教学和研究人员从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讨论。

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

1.1综合性强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涉及结构力学、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还涉及力学、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学科,因此内容广,各章节彼此跨度大。

1.2实践性强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主要是研究工程施工工艺、操作过程及施工设备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规律,这方面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抓住这一特性,以此为突破口寻找符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1.3应用性强

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70%~80%左右就业于建筑施工企业一线,因此,学生学有所用,尤其是土方工程、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流水作业原理、网络计划技术等相关知识应用频率很高。

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讲述,学生课后复习。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课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对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或技术,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远远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以讲述多媒体为教学手段不如在施工现场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中国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本科院校的学生不能像高职高专学生一样通过顶岗实习等手段获取施工过程的感性认识。因此,此问题亟待解决。

2.2教学内容偏多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大块。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体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等。但是,目前该课程总课时只有42学时,相对于有限的课时,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内容显得偏多。在有限的课时之内,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实践训练无法兼顾,同时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如果面面俱到,则无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2.3教师的工程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于教师岗位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博士学位。首先大多数新进教师均为从学校到学校,普遍缺乏工程一线的工作经验。再者,担任教师之后,处于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压力,很难再有机会到工程一线进行长时间的学习锻炼,导致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过于薄弱[5]。另外,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如果长时间不接触实际工程,对施工学科的新工艺、新技术的把握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新进教师应该加强工程实践的学习和锻炼,有经验的教师也应不断更新完善土木工程施工原有的技术、工艺,不断提高自身工程素养。

3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改革学时分配,丰富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学时一再压缩的不利情况下,改变原来的“粉笔+黑板”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借鉴浙江大学的做法变为周学时3-1的方式[6],其中3学时是教师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建筑产品为中心,所有的技术、材料或者工艺,都是以满足建筑产品的功能和提高质量为主要目标,因此注重原理的讲授,突出重点内容,讲清难点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课后学习,并将对课程的思考融入日常生活和后继的课程学习中。1课时安排专题、讲座、观看图片和录像资料等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紧扣大纲、教材突出重点完成基本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使教学内容和实际工程紧密结合,使教学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强化授课教师的实践能力

作为专业课程教师除了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有一定的施工实践经验,这样才能讲好这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因此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必须去工地实习锻炼,了解新的施工技术。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定期脱岗学习深造,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及时掌握前沿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3.3辅助教学的采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虚拟仿真教学和施工组织沙盘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放到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仿真动画的观看,或者是仿真平台的操作,对施工工艺进行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施工教学模型与传统的动画、视频相比更为具体和直观,比去工地现场观摩安全、节约成本、更全面,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4结语

目前,高校土建类毕业生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为国家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做好的工作。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组织知识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篇3

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土木工程施工》是其专业重要的教学课程,此课程主要包括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等两部分内容,但是其涉及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且实践性也比较强,同时此课程中思政教学至关重要,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重点内容。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实现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做好教学改革和实践。

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激发他们职业情感。通过将土木工程的行业发展历程和最新科技发展以及工程实例的教学,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其专业的内涵,来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以及民族的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为社会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与信念。

2)需要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将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周期进行教学,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原则,这样来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进而通过对一些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来促进学生工程智慧的启发,提高学生工程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职业责任和敬业奉献的精神。通过对工程施工和管理中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分析,来强化学生的工程施工责任性以及职业道德意识,从而使学生从其内心深处树立社会责任的意识以及对职业具有敬畏感,这对促进他们热爱本职工作和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

2.1引进案例教学

在土木施工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引进案例进行教学,来促进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对土木工程发展和特征进行讲述,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深厚的历史,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本学科的魅力和内涵;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比较优秀的工程案例,如以上海的中心大厦、都江堰和港珠澳的跨海大桥等当作载体,来对其进行科学原理和技术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工程具有的智慧和情怀,进而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专业的自豪感进行激发;另外还可以将一些工程灾害以及事故案例等进行剖析,来将其产生的危害向学生进行阐述,并且从课堂和课后,不断引导学生对事故案例进行了解,分析事故带来的惨痛教训和影响,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以及职业道德。

2.2借助人物故事教学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政学习,加深学生的思政感悟,教师可以借助人物故事来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引入詹天佑人物故事,将其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壮举进行呈现,对此工程修建过程中的不易以及技术难题等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对大师不畏艰辛的职业精神以及追求卓越工匠精神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影响学生能够对土木工程施工具有正确和客观的认识,能够促进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对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对自己身边从事土木工程行业工作的人员和职业发展等进行观察,并将他们故事让学生进行相互的分享,对比不同职业素养人员具有的职业差别,从而来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观念进行引导,促进他们对自身发展的不断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意识,这对他们后期的成长以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2]。

2.3强化职业规范教学

在土木工程施工专业,学生需要进行注册土木工程师的考取,而其职业和人民与国家的生命财产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担负着重大的责任,需要他们在遵纪守法基础上,对自己严格要求,且严格遵守其职业道德规范,对社会和国家公共利益进行自觉的维护[3-4]。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注册土木工程师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来对他们的职业观念和思想意识进行不断的引导,促进他们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效统一。3结语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施工和社会以及国家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土木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做好其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实践措施来加强思政教学的开展,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亚萍,胡大柱,苟小泉,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128-129+132.

[2]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1):119-122.

[3]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13):226-227.

[4]龚昕,王玉娥,杜晟连.“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探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5):149-150+153.

作者:杨瑞英 齐琼 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建工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