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7:34: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改革实践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素描起源于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步兴盛,中国的素描教育是在20世纪初由日本美术教育者盐见竟教师首先带入中国的,最初用于师范学堂的教学工作。自1912年起中国人在自己创立的美术专科学校中设置素描课程,开启了中国人自己的素描教育历程,在随后的近20年中先后有约五万名中国人出国学习了相关课程,其中的大部学成归国成为了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模仿国外教学的方式由于其自身的不完善性不能适应中国素描教育的需要,中国的留学艺术家门开始尝试将素描与中国美术的现实相结合,其中徐悲鸿提出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在众多艺术家的共同影响下中国素描成为写实主义教学中的基础课程。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素描已经与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交融,汲取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逐步发展成了系统、专业具有自身理论的艺术形式,在教学风格上也形成了“南柔北刚”的地域特色。其中南派将中国画的构图技法应用在素描教学中,强调个性;而北派在造型方面强调严谨性,注重基本功的锻炼,两者共同组成了中国的现代素描体系。
一、素描作为美术基本功的作用
1.素描是色彩的先决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以实用美术的教育为主,素描作为其中的基础课程之一与色彩共同组成专业课的基石,两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相互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强调色彩作为感官存在需要经由表现精神的素描带入才能完成协调统一的作品。由此可见,素描是一切绘画功底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应当对素描教育基于充分的重视。
2.素描对形体的感知力的促进作用
具有造型语言、生动概括是一副优秀素描作品所必备的特质,这需要舍弃无谓的细节而专注于整体的真实感,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绘画作品的真实情感,也就是对我们常说的形体感知力的体现。在教育实践中,素描的造型问题始终是美术教育的重点,学生在写生对象的观察与感受中逐步积累经验,同时也促进了自我表现方式与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对个人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院校素描教学的矛盾与问题
1.生源质量与教学方式的矛盾
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高职院校在优秀生源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生源的美术素养有限,这是素描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质量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培养美术基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面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盲目的教学与统一的课程进度会使学生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降低教学效果。面对生源美术功底不足的情况,在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往往将专业课程与素描课程按照对等的比例设置,在这种短期内间断性的素描课程教学中学生很难具备应有的基础,其结果是在基础素养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开展专业课程导致专业能力的不足,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师资力量与教学特色的矛盾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时间普遍不长,相当一部分院校是由原有的中等教育学校通过合并、扩充等方式升为高等教育院校的,这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与需求不服的现实。尤其是在美术领域,师资力量的专业程度与院校自身的文化底蕴与特色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素描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应当根据专业特色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在特点不明、目标不清的情况下素描课程的基础性作用会受到较大的削弱。即便是在专业美术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中自身的专业特色也需要在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中逐步积累、完善。高职院校在表现手法的教学中依然采取传统模式,将全因素作为教学重点进行长期的作业练习,学生在被动的习作中呈现出封闭性的思维形态。盲目借鉴办学时间较长的专业美术院校教学课程与方式,在自身尚不具备足够硬件及软件支持的情况下开设过多的专业课程而忽视素描教学的作用,使教学方向被分散,最终无法形成突出的专业能力,造成了丧失特色的恶性循环。
3.就业压力与缺乏创造力的矛盾
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合适的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目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数据指标。根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显示,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70%左右在毕业后进入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就业,这意味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应当具备适应社会生产的技能。但是,在素描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仅是以知识灌输的教学观念忽视学生的个性与感受,形成了概念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作品的趋同性非常严重,这与当前社会强调创造与差异的理念背道而驰。
三、高等职业院校素描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科学灵活的教学模式
素描教学是专业基础课程中如构图、质感、空间感、单色调光色等基础训练的主要承担者,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与薄弱决定了素描教学不可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而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个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同时,可以将素描教学的工具进一步扩大化,水彩、墨汁、毛笔甚至剃须刀片都可作为工具去使用,辅助以多媒介、不同载体的方式加以研究,形成灵活多变但又不失科学性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在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上,不应以学院主义作为标准将既定的模式设定为评判的唯一准则,同时降低客观标准在写实性训练的比重,应当强调典型感受力的作用突出学生自身视觉感受与精神感知对素描作品的影响。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维,通过对这种思维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期间的观察与造型能力。在教学的中后期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培养自身的艺术个性,在素描技巧的个性化之外更应当将自身所想与自己的心灵融入到素描表现对象的过程中去。最后要加强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感受能力,带领学生赏析与临摹不同类别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加强外部的合作交流
针对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师资力量有限的现实情况,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加强与同类院校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及时学习借鉴同行业的优秀经验,为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方向及思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合作办学之外也可以通过人才交流的方式使教师能在知名院校参与培训学习,回到本校后将先进的理念与教育方式分享。在此基础上应当与社会企业相合作,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情况与就业岗位所需的素质和技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素描课程。定期邀约专业对口的社会企业工作人员对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提出指教意见,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邀请其参与授课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为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素描是绘画课程的入门课也是美术专业的必修课,在培养绘画功底、提升美术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美术人才重要的第一步。只有通过灵活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逐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教育的初衷。
作者:夏秀丽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改革篇2
一、高职院校素描教学的现状
素描是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中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后续的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来看,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仍然处于一种传统和落后的状态中,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缺失和教学辅助不足等多个方面,既不利于学生素描学习,又对后续的专业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唯有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使素描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培养出的美术人才真正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改革的宏观思考
1.树立正确观念
长期以来,受到前苏联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的影响,素描技术性的一面被无限放大。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时这也是一个观念的误区,其只认识到了素描技术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素描艺术性的一面,即素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真正的素描其实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这一点在古今中外多位大师的创作中都有着明确的体现。如欧洲的达芬奇、安格尔、米勒和中国的靳尚谊、杨飞云等,他们的素描作品中,各种技术表现十分扎实和精湛,并且给人以极大的艺术美感。而对应到当下的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来说,就是教师仅仅将素描看成了一项基础练习,没有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创作,这种在教学理念上的片面性,直接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枯燥和乏味,自然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要想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真正将素描视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将技术训练和艺术创作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鉴赏方面。前文中提到,很多名家的素描作品都具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原因就在于教师仅仅是从技术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作品。所以,应该将这些名作视为真正独立的作品。比如,达芬奇的素描手稿,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涂抹,其实都包含了作者深入的思考和真挚的情感,作品中的每一根线条和每一块颜色,都是经过认真推敲的,所以其作品才能给以健康、美好的感受。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时,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作品的内容方面,而不是以形式为主,从而转变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其次,创作方面。要改变那种过去在画室里画静物、画石膏像的旧模式,而是真正将创作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将目光投向生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用素描的形式表现出来,将技术练习建立在这种自主创作的基础上。长此以往,素描就真正成为了学生观察、感悟和记录的最佳帮手,技术的提高和丰富也自然水到渠成。
2.革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不是符合课程的特点,对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接受程度有着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仍然延续了“满堂灌”或“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当做了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性。所以,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结合素描教学的实际,对一些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予以积极的运用。如对话式教学法,这是一种尤其适用于艺术创作学科的教学方法,主张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热烈而坦诚的讨论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表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并得到了众多的关注,由此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释放和快乐;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聆听别人想法和意见的过程,也就是丰富自己知识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则可以通过众多学生的发言,对当下的教学状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对梵高的风景素描进行鉴赏时,有的学生认为梵高的素描功底十分扎实,且有着多元化的表现技法;有的同学则认为所谓的技法其实是内心炽热情感的具体表现。这些由讨论所引发的学习热情,一改往日素描课堂中那种呆板和枯燥的氛围,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又如,帮教式教学法。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素描基础水平都是不尽相同的,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使用帮教式教学法。首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将步骤和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委派一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帮助那些水平较差的学生。这样一来,就将一位教师变成了多位教师,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而且教师作为总指导,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保证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和方向发展。无论是“小老师”,还是被帮助的学生,都十分喜欢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全新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素描学习。
3.重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引导、诊断、反馈等多种独特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没有认识到其在教学中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殊不知及时、有效、客观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有着直接影响的,理应得到及时的变革与完善。首先,变革传统的评价标准。传统的素描评价中,教师所关注的多是学生在技术层面的表现,比如结构是不是合理、阴暗是不是真实、造型是不是准确等。这种只关注技术层面的认识,使学生将素描视为了一种机械的复制,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既没有情感投入,也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激发,长期如此自然会感到疲惫和厌倦。所以,教师应该适当、暂时地放松学生在技术层面的表现,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构思,并将情感充分融入到作品中,以此来体现出素描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变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量化评价为主,其全面性和客观性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对此教师应该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档案袋评价法,其主张为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一份学习档案,并定期进行填充和完善,包括学生该时期的理论学习情况、创作情况等,并形成阶段性评价,包括在哪些方面获得了进步、哪些方面存有不足等。这样,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进。最后,评价主体的变革。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因此难免会有不及时、不公正之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自信心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引入更多的评价主体。如学生互评,让学生评价学生的作品,为素描评价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能够给创作者和教师以多方面的启发和借鉴。又如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也能够让教师对学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说,应该改变过去那种轻视的错误认识,要重视教学评价,并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完善教学辅助
所谓教学辅助,是指能够对教学产生间接影响的各种元素的集合。传统的教学中,各种改革和创新都局限于教学本体的各个环节中,而整个教学过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整个社会、学生的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则势必会陷入闭门造车的误区,将素描和学生人为地疏远。所以,要想充分提升素描教学质量,除了对教学中诸环节的更新,也应该对教学辅助环节有充分的重视。其就像是一座座桥梁,连接着学生和素描,引领着学生通向成功的彼岸。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举办一些素描大赛,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然后效仿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模式,设置月冠军、季冠军和年冠军等,在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评比后选出获奖者。除了给获奖者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外,还可以举办一些颁奖仪式,让学生发表获奖感言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对各种新鲜实物都充满了热情,通过这种灵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乐趣,继而进行主动的学习。又如,在具体创作中,传统的素描创作都是以炭笔和白纸为主要的创作手段,不但没有体现出素描和时代的接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在多媒体时代的今天,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各种电脑手段进行创作,给他们以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引导他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素描的巨大魅力。所以说,要用一种更为广博的视角来看待素描,从多个角度和渠道入手,激发起学生的间接兴趣。这与教学本体方面的变革可谓是殊途同归的。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职院校素描教学获得了长足发展,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美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作为美术教育基础课程的素描来说,绝不能安于现状,而是要以正确的方向为引导,进行主动的变革和完善,使整个教学始终处于一个常变常新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本文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就高职院校素描教学多个方面的变革进行了宏观思考,相信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进步,学生也会迎来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就业和今后的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戴迪 单位:成都艺术职业学院视觉传达学院
高职院校素描教学改革篇3
一、高职院校素描课程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艺术类专业也逐渐增多。除传统的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外,当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等也应运而生。这些专业中大多会选择将素描相关课程作为一门或多门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开设。素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石膏几何体训练、静物组合训练、头部骨骼肌及肉解剖、石膏头像训练、结构素描、主题性创意素描、建筑物速写等教学内容。各高职院校各专业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内容的增减。通过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对设计素描理论与实践的认知,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造型规律,把握速写方法和技巧,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通常上述专业在招生时都会限定对象为艺术类考生,这样学生会有一定的素描基础。但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差别,部分专业招生时未限定艺术生报考,学生在素描等方面则是零基础入学。部分专业是高招、自主招生、混合,有的还包括对口升学、3+2对接等,有时会造成艺术生与非艺术生同班授课的情况。教学中既怕无基础学生听不懂、跟不上,又怕艺术生觉得重复学习,失去学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教师在教学进度、难度方面很难把握。
(二)与专业结合性差
很多院校都会开设多个艺术类专业,将素描课程开设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统一授课。这样就导致教学中各专业学生所学内容相同,无针对性,与专业结合性差。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后续课程起到积极的基础作用。
(三)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活跃度低
很多院校的素描课程教学还沿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讲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听,没有主动的思考空间。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四)忽略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素描课教学当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整体素描技能全面提升,上手就通过画笔进行测量比例,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划,只是偏向对形的准确性的强调。教师会发现很多学生绘画时没有一种享受或深入思考的状态,只是按照学习的方面与技巧对物象进行表面的描绘,对于物象的比例以及结构并不能从内在去体会和理解,更不用说去享受绘画的过程。这种素描课程只是教会了学生一些“花拳绣腿”,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内涵与兴趣,不但不能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反而是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存在一种通病,即学生在静物素描时表现良好,但一旦脱离了物体本身,就变得无从下手,作品质量大幅下降,学生的设计能力低下。这是一种忽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方式,不适合艺术创作人员的培养。
三、改革策略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改革
1.与专业结合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素描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以往各专业通用教学目标等资料,课程在各专业中以相同模式进行开展,但实践中后续专业课教师会提出某部分知识应该加强的需求。这其实是在基础课教学中忽略了与专业相结合的结果。建议素描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首先要针对不同专业进行教学目标的再调整,充分调研专业发展需求,与专业课教师沟通,设置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更贴近专业学习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2.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当前设计的发展需要更多、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完成,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方式并没有适应当前艺术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当代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对一个物象描摹的能力,其重点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兴趣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突显学生的创造能力。转变传统的素描认识观,在对事物客观观察的同时去寻找物象造型的基本规律,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同时重视培养学生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是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讲授法,教师掌握整个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被动地听,不能主动地思考,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是教学效率高,适用于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但在全日制授课的高职院校里,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多不够强烈,如果还以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同时,素描课程是需要在实践中提升技能的课程,一切理论最终都是通过绘画过程来吸收表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的过程应该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针对石膏几何单体写生、石膏几何组合形体写生、静物组合形体写生、结构素描写生、创意素描表现等几大模块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资料、PPT课件、小组讨论、实践练习等教学方式,对学生素描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与辅导,最终实现设计素描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首先,以结构素描内容的教学为例。结构素描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技法要素的教学,通常围绕物象外在形状、不同形体位置的透视规律等,对物象或几何体的各部位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物象组成结构之间的关联。在素描物象的结构赏析教学中,教师安排以下几方面教学内容:一是根据教学大纲给出静物组合,或者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物象。二是对几何体物象的内部、外部结构进行观察,掌握不同结构的关联性。三是理解物象组合的透视规则、结构关系。四是运用中轴线、水平线、切线等进行结构搭建,包括物象内部结构、外部结构重合部位的设计,强化物象结构的协调性。其次,以创意素描内容的教学为例。创意素描是指具有情感要素、创意性的素描设计,其不追求物象结构的规整性,而是运用发散性思维创造,对自然界存在的事物进行解构与重组。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创意素描的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教学步骤:一是选择自然界存在的物象或人工物象,对其不同部分进行解析、分割。二是将分割后的物象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使其形成具有联结性的主体。三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组合物象进行精细刻画,最终表现出来。四是思考不同物象组合的视觉形态与意趣。
(三)考核模式改革
传统的素描课考核模式是以学生在某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要求的某静物的绘画,部分教师在命题中还要求考生进行少许理论知识作答。总之,考核是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的,不能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尤其是对于艺术生与非艺术生混合授课的班级来说,这种考核也是有失公平的,毕竟他们的基础差别很大。考核本身是个风向标,是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将考核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学习的手段,让有基础的艺术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让无基础的学生也积极学习,则是对学生学习的反向促进。实践中,可以考虑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即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分多阶段进行考核,即考核伴随学习过程进行。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学生在完成该模块学习后即进行考试,获得成绩。最终成绩按权重比,进行汇总。如第一阶段学习石膏几何单体写生,则进行本阶段内容考核,总分为20分,其中8分为学习状态得分,12分为作品成绩得分(即学习状态占总分的40%,作品成绩占总分的60%)。第五阶段学习创意素描表现,对应进行该阶段内容考核,总分为30分,其中12分为学习状态得分,18分为作品成绩得分。同时考核过程中也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学习状态得分中会将学生日常表现中的出勤、平时作品提交的质量、小组合作参与度、小组互助中表现情况、回答问题参与情况等作为考核内容,由小组内成员和教师共同打分。作品成绩得分中以教师打分为主,同时参考学生打分。让学生们重视起日常学习的过程,让整个学习过程都在考核范围内,学生才会从开学到期末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不放松。
四、实践效果
高职院校素描课程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关注自己日常的学习状态,从学期初到学期末进行的五次阶段性考试,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动力。其次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改革的最大成效就在于将传统的技能论进行调整,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不仅仅是掌握方法,而是激发起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主动探索和研究艺术的内涵,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黎炳锋.基于行动导向的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8(10).
[2]苏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
[3]万青.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思考[J].美术大观,2013(9).
[4]原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改革的研究[J].艺术教育,2017(21).
[5]杨晓晶.“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专业课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20).
[6]陈丽.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
[7]许红艳,袁耀东.行动导向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5(6).
作者:于才晟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