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3篇

时间:2022-12-21 18:27: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研究3篇

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篇1

阅读能力是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国际阅读学会在其章程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多少公民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就决定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世界级工作者的质量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则关乎着语文课程教学的进程,也影响着对语文教学的整体评价。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不仅是为了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是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目前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已有很多的研究,但前人在研究中主要是单纯地提出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而文章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进行研究论证。写作、阅读、口语交际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阅读兴趣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阅读兴趣关系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文章主要从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注重运用阅读方法、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部提出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是想要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以兴趣为基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只有对某件事充满兴趣,才能潜心去了解它,钻研它。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如果在课堂中能把一切看得见的东西或者是听得见的声音尽可能地呈现出来,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并且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和谐,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更加有效地进行。但实际上,目前的语文课堂为了提高成绩,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致使课堂逐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无法达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联系客观生活,要具有真实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感染性的导语,如运用语言、实体展示、多媒体放映、角色扮演等方法,先将学生带入整节课的氛围中。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开场,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例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故事,表达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真挚情谊。因为这篇课文记述的内容距离当今比较遥远,学生们可能无法深切地体会到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浓烈、深沉的感情,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们带入到离别的氛围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抗美援朝时期的资料、图片以及当时发生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温暖感人的事迹。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们分享他们搜集的感人故事从而调动整个课堂的阅读氛围,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开场:师:“大家搜集的故事都很感人,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再见了,亲人》,亲人一般是指那些彼此之间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大家搜集到的小故事里主人公之间是亲人关系吗?在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亲人’指的又是谁呢?‘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给谁听的呢?”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让同学们顺利地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然后,可以借助音乐来烘托气氛,教师可以播放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把学生们带入到志愿军的行列中,跟随着音乐想象自己此时此刻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正要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志愿军的情感和他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再见了,亲人》主要运用音乐来烘托氛围,创造情境,而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播放录像的形式来创设课堂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例如《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对于从未去过黄山的学生是很陌生的,因此也就很难想象黄山石头的千姿百态和理解其“奇”的特点,运用一般的导入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黄山的兴趣,所以就要借助图片和相关的录像片段来帮助学生们去了解黄山奇石究竟“奇”在哪里。可以这样设计:师:“在中国无数的名山大川中,黄山以“奇”赢得了人们的赞美,尤其是黄山的奇石更是让游客们印象深刻,那么黄山奇石究竟“奇”在哪里呢?它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能让人们如此喜爱呢?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一组关于黄山奇石的图片。”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播放关于介绍黄山的相关视频,充分地将学生带入黄山的景色中,也让整个课堂的气氛充分地活跃起来。

(二)丰富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实际上也是一种氛围,阅读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教师,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位学生。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阅读环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阅读应当是一种自主行为,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阅读,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可以在教室设置阅读区域,摆放书架,每周定期放置一些不同类别的书籍,也可以将这些书悬挂在教室墙壁的四周,让学生们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学生们在课间可以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让学生在这浓浓的氛围中体会阅读的快乐,感受阅读的魅力。其次,充分利用班级中的事物来创设阅读环境。例如墙壁、活动区域等,教师可适当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倾听、学习的名著片段,利用大课间的时间通过班级的多媒体仪器播放。这样当学生对播放的片段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想继续了解的想法,激发学生阅读相关书籍的欲望,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之,阅读环境对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要注重阅读环境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在今后阅读环境的创设过程中,除了重视在班级中创设阅读环境,更要呼吁家庭、社会参与进来,争取将班级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阅读环境。

二、注重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除了要创设合适的阅读情境、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外,还需要教授给学生们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开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文章学生们还可以走马观花式地读一读,而那些枯燥难懂的文章就丝毫没有阅读的欲望,而且就算是读到一些精雕细琢、用词仔细斟酌的文章片段,学生们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其中的技巧,积累其中的知识,因此就需要教师有技巧性地引导学生们,不仅要使他们喜欢阅读,还要让他们能读、会读、读好。此时,良好的阅读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标阅读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所谓目标阅读法,就是阅读的时候要带着一定的目的。在阅读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大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小到文章的段落层次、遣词造句等。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画出表述优美的句子,或是找出课文中不能理解的地方,或是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捕捉与阅读目标有关的内容,要尽量避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从而找到切中目标的内容。运用目标阅读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集中精神,也可以锻炼学生在阅读时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后,自然就能在阅读时快速有效地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进而也能增加阅读的自信心,增强其对阅读的兴趣。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课文,在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出现了几次?在哪里出现?提出这样的问题就等于给学生们设置了一定的阅读目标,使阅读有了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没有目标而在通读全文后没有获取到任何信息的弊端。

(二)写写画画法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措施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阿德勒主张阅读和思考时要在书中写写画画,要在书中做各种各样的标记,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想,他认为这样才是书籍的主人,才是真正的阅读。大学生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写写画画的习惯,培养学生多读多思,勤画勤写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书本的主人,才能真正地积累到知识。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授不同的阅读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喜欢阅读且学会阅读。

三、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适当组织阅读活动,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也乐于交流,因此可以适当为他们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会”“辩论赛”“阅读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以“辩论赛”为例,教师可以从某一部书籍中选出一个辩论点,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资料为辩论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阅读形式,还能有效调动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扩充其知识储备。

(二)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智力发展取决于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要使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资源,让学生接触不同的书籍,如可以创办读书角、书籍展览会等,教师可以每周给学生们布置一定的阅读书目,然后定期举办课外读物的读后感分享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阅读兴趣,使他们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三)组织交流反思,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除了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书籍,也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因为只读书不反思的话,既不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思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交流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选择他们更喜欢的方式,使学生们可以完全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找出不足并及时弥补,从而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总之,阅读会伴随我们的一生,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更要从小开始培养阅读兴趣。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大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为任何知识和理论最终都是为实践服务的。但是也要认识到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例外,这是一个漫长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切勿心急,要依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地进行,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武振国 张怀彬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篇2

大学是人生学习的一个黄金阶段,而阅读在大学学习中却是很重要的,因此大学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面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来获取知识,这种电子快餐的方式导致学生的浅阅读。同时,碎片化的阅读资料和信息给大学生的阅读也带来了不少的干扰与误导,因此大学生应该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加大课外阅读量,真正理解书中的内涵,多和别人交流,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入手,分析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以及提高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通过对我校10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在阅读方式方面,有51%的同学选择读纸质读物,24%的同学选择网上阅读,还有25%的同学使用电子书进行阅读。[数据表明,如今的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阅读兴趣匮乏,导致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这与应试教育模式的约束有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目标是考试考好,升入高校。其二,由于新媒体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电视剧、上网,花费了学生大量时间,导致阅读的时间被占用。除此之外,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不合理,很盲目地去阅读。一些大学生会选择在短期内能见成效的书籍来读,一些学生则是盲目跟风,不论书籍的质量好坏,随意阅读。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读而读,并不会思考读到了什么也不会做笔记,更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读书心得,因此没有找到真正的读书乐趣。

二、提高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从思想上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阅读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它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促进思想进步,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通过举办阅读知识讲座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使同学们明确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积极主动地阅读,读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等。只有目的明确,才会有不竭的动力。[2]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因此,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应该结合两种阅读方式的优点,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从而进行高效阅读。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热情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比如老师在推荐《红楼梦》时,可以先谈谈作者曹雪芹的人生境遇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丰富,因此教师不应对其阅读范围进行限制,而应该给他们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从一些简单的文章引入到比较深层次的经典名著,通过这样的积累与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同时也增加了不少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不应忽略学校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是大学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加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增加图书馆的书籍,确保图书报刊品种丰富;还应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增添图书馆桌凳等设施,多设置一些座位,使更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严格设定一系列的规则制度,引导大学生文明阅读。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有所获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能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有效的方法来慢慢提高。把精读、泛读、浏览这几种阅读方式相结合,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同时也要学会根据不同种类的文物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经典名著时,学生可采用精读的方式,名著必定有它独有的精华之所在,用心体会其精神内涵才不失其价值所在;针对一些流行小说,则提倡学生进行泛读;浏览是说学生可以择其喜好进行选择式的阅读。只有专心致志读书,才能提高阅读效率,领悟书本的奥妙。在集中精力的前提下还应有意识的采取速读的方法,学会一目十行,锻炼和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这样的浏览方式可以帮助读者判断作品是否值得细读,如果发现是经典名作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则可以采取精读的方式。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阅读速度在不断加快,理解也不断加深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经典佳作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多读经典著作会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阅读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所谓的读书笔记其实是提高我们阅读能力的好帮手,当读到一些经典的语句或是对自己感悟比较深的内容或是难以理解的知识时,都可以随时记下来,有利于后期的复习与问题的解决。读完一章的内容或是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也应该有自己的感悟总结,便于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与理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代大学生是幸福的,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途径去读书,去努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文化素养。结束语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人生成功的基础,更是人类知识创新的源泉。阅读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毋庸置疑,读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对大学生而言,更应将课外阅读作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培养综合能力的同时更应该以书为友,与书同行!

作者:王杰颖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篇3

阅读是人类一个文明的行为,人类文明是和阅读密不可分的。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群体,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火炬的神圣职责,承载着“为往圣继绝学”的艰巨使命,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的兴趣,从书中不断汲取养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读书终身,受益终身。在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兴趣焦点,这是一个随着学生自身阅历增长、自身需求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研宄这个过程必须要动态地剖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阅读兴趣焦点,掌握其在不同阶段的阅读目的,从而准确地归纳学生的阅读动机,全面总结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养成原因。并根据这些研宄结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将直接与间接、主导和辅导结合起来,科学高效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仅可以使其开阔眼界、获取知识,更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不仅能提升其阅读与写作能力,更能从思想上、灵魂上提升自身素质,使学生一生受益。

一、做好阅读宣传,激发阅读兴趣

图书馆是公共知识汇聚的宝库,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背景下,面对种类繁多的出版物,图书馆即应做到大而全,提供各类图书以繪各类兴趣爱好者阅读,又应去芜存菁,优选馆藏图书、期刊,用内容简介、读书体会等宣传方式,给读者提供选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可定期开展讲座、讲坛等活动,讲授读书方法、读书心得,不拘于内容形式,兼收并蓄,以多元性、趣味性吸引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阅读兴趣。对于新到图书,应以简介、新书通告等方式,配合插图插画展示,力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吸引学生好奇心,使其产生阅读兴趣。另外,在新生入学时,可以统一组织其到图书馆参观浏览,使之了解图书馆规模以及借阅规定,更可以穿插讲解图书馆的藏书精华、历史、传说等内容,使学生身处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对阅读产生一种崇敬感,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提供对应学习资料,补充相关课程知识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从素质教育出发,在课堂上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应让学生了解与课程相关的学科知识,两者灵活穿插引用,既能增添课上的学习乐趣,也能增加课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新的课程结构、新的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学习资料,按教学内容和要求,添置各类课外学习资料供学生阅读。学生在借阅学习资料过程中搜寻不到的书目应记录备忘,以备在购置图书时添取。这样,建立丰富的学习资料课外阅读库,提供与教学内容配套的课外阅读资料,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更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系统性地理解知识,构建相关学科的知识框架,丰富知识层面,进而扩展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三、开设课外阅读选修课,弓丨导学生阅读兴趣

大学时期是人生里程的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学生的学识、阅历、思想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改变。一名学生健康地成长不仅需要其学好课堂上的专业课内容,还需要其通过课外阅读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应该是古今经典、中外名著等作品,但在当今社会,各类信息纷繁而来,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充斥着大量不适合在校大学生阅读的出版物,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读物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可适当开设学生课外阅读选修课,可以是诸子百家的经典,也可以是当代名人的小说传记,只要是健康又符合时代的作品,就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学习、探宄、讨论。或者根据同学们的推荐,选择一些具有艺术性、知识性、科学性的小众书籍,扩展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辟专门的阅读室,分不同时段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自由的讨论平台,使兴趣的嫩芽在思考中萌发。

四、介绍阅读方法,有效提高阅读质量

兴趣都是在经过实际的不断接触、尝试中产生的。一本好书能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身心愉悦,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好书,并掌握一个高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当,就会越读越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读书方法,并加以实例说明。方法一,精读法。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例如《人间词话》《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种语言优美、意境深长的书,是可以反复琢磨、反复精读的,边阅读边分析,精心研宄、细细咀嚼,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方法二,略读法。例如在阅读《国家地理》《品三国》时,只需要选择略观大意,抓住关键性句子或内容,弄清主要观点、事实及典型案例即可。在信息时代,略读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多读书。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书法比赛”“读书笔记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职业生涯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校论坛上,可以展示各种读书活动照片,公布各类比赛成绩,广而告之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上进行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学生通过看报纸、听新闻、阅读学校提供的资料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今文化知识。针对学生中不爱护书籍,随便折叠、涂改的不良习惯,可以开展书签制作与展评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养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勤奋好学、勇于进取。

结束语大学阶段是人生里程中的关键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定型的阶段,是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大学生们即将从教室里的“小课堂”,进入社会这个复杂多变而又充满挑战的“大课堂”中,环境在变,学习内容在变,但阅读给人带来的益处不会变。培养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容应是多方面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一使之养成阅读习惯,因为这种习惯,不仅是其在校期间成长的利器,更是其受用一生的法宝。

参考文献:

[1]刘丽湘,刘力全.读书,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09).

[2]陈英姬.图书馆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指导方法的探析[J].黑龙江史志,2012,(17).

[3]曾菊香.浅谈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J].课程教育研宄(新教师教学),2013,(32).

作者:包兰 吴萧彤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