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10:49: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3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的控制及对策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但无论在规模还是效益上,我国农业都与世界现代农业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还非常落后,尤其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生产中,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有效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促进我国农业的创新发展。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融合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了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传感检测技术、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伺服传动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生产中,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攻破农业难题,实现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
1.2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特征
1.2.1功能强悍。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综合运用机械、电子学、机械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形成的一个强大的功能体,将其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中,可以使机械装备具备自动化、多功能、高稳定性、低能耗的基本特征,可以有效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1.2.2实现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了微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中,可使机械设备实现无线监测、信息数据处理、数据自动记录、系统自动调节与控制、自我检修和诊断故障等。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赋予了机械设备多种功能,而且有效取代了传统人工操作的机械装备,体现出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人性化。1.2.3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都具备自动监控功能、自动报警功能、自动诊断维修功能、自动保护等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身伤害和降低设备事故率,全面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2.4具有高性能。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使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带有数字显示界面,成功实现人工与机械的结合,改善了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降低了操作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监控功能
在农业机械生产中,工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掌握机械的运行状况,这通常是由机械设备的仪表系统来完成的。而农业机械设备多种多样,不同的机械设备配备的仪表也不尽相同,有的仅仅使用简单的机械仪表进行监控,有的则使用液晶仪表进行监控。操作人员通过观察仪表,可以准确查看和分析农业机械的各项参数,适时有效地对机械状态进行调整,并且能够根据数据反馈快速地找到设备故障或问题所在,以保持机械的正常运行和状态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可以实现将摄像头安装在农业机械上,实时监控机械工作状态和实时采集机械的工作画面,使得操作人员根据画面做出准确指令,使得执行操作便利,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1]。
2.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据资料显示,农业机械的机械设计十分复杂,因为机械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传统的机械设计完全依靠手工计算及纯手工制图的方法,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低效、低质,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的基本需求。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AutoCAD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用三维图形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绘制机械设计图,有效提高农业机械设计的工作效率,帮助农业机械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技术革新[2]。
2.3高精度GPS导航系统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高精度GPS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GPS差分技术、传感器技术及超声波技术,通过计算机信息软件可以在农业机械的虚拟仪表中显示农业生产现场的三维立体图、机器的三维坐标等详细信息。高精度GPS导航一般应用在大型农场,尤其是在农场进行多种农业机械混合作业时,能体现出高精度GPS系统的重要地位,可以有效地对农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全面提高农场的作业效率。
2.4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农业机械工程的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机械工程中。有效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方便工作人员查看资料,从技术层面剖析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构成,从而熟练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农业机械工程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3]。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有利于农场操作人员掌握最新的农业机械技术知识,规范操作农业机械设备,而且可以及时进行数据记录并关注机械设备维修记录,有效提高生产效益。
3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趋势
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首先,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提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其次,农业机械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够保障农产品的生产水平。最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可降低能源消耗,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在进行环境保护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但是,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循序渐进,深入未来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应用方向。
3.1光机电一体化
光机电一体化是现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将光学技术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中的感应系统、动力系统和数据处理等系统的功能进行改进和增强,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精度和生产效率[4]。
3.2人工智能化
实现人工智能化是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因此人工智能化将成为农业机械的主要研发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在农业机械生产中实现机械自动识别功能和智能诊断故障、自动调整和优化工作数据信息,甚至可能实现无人操作的自动运行,将一切可能变为现实。
3.3环保绿色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一直提倡环境保护理念。而社会的进步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将绿色环保理念应用到在农业机械生产中,实现农业机械生产低能耗、低耗材、低污染、高标准排放,生产出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产品[5]。
4结语
机电一体化是多学科综合性技术,将机电一体化与农业机械相互融合,是提高国家农业生产力及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增强我国农业机械生产水平,增强我国农业机械的世界竞争力,务必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和技术的改革创新。而在农业机械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有效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机械的生产形式,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的健康发展。
作者:冯林霄 胡竣乔 钟鸣瑶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系统篇2
随着当今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农民劳动强度的有效降低,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经济效益。尤其是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农业机械更是在技术水平上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在农业机械工程的应用与发展中,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研究,以此来发挥其充分优势,促进农业机械工程的良好发展。
1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当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功能以及可控性驱动元件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现代自动化与智能化机械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主要的组成要素包括结构组成要素、运动组成要素、动力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以及感知组成要素[1]。在这些组成要素的内部以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都借助于接口耦合、物质流动、动作传递、能量转换以及信息控制等方式集合成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图1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示意图。图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示意图
2农业机械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分析
就当今的农业机械工程领域来看,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高精度GPS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虚拟技术都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将这些机电一体化技术合理应用到农业机械工程中,不仅会对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开发提供足具科学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以为农业机械的良好应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以下是几种主要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在农业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2.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一种,在这种技术中,计算机制图、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的各种功能实现了有效集成,并发挥出了良好的综合型技术效果。将该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设备的设计中,可以让设计变得更加直观,并通过计算机对农业机械设计内容进行优化,然后直接将最优的设计结果输出。具体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将常用的农业机械结构作为依据,结合空间作用力、动力学以及运动学等的分析,对农业机械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农业机械三维立体模型的构建,再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对其中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以此来实现农业机械工程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农业机械设计效率的显著提升,还可以使其设计和研发周期进一步缩短。
2.2高精度GPS技术的应用
在农业机械工程中,高精度GPS系统主要是借助于传感技术、超声波技术以及GPS拆分技术,精准地将农业机械设计参数、三维坐标、仪表显示参数等各种详细信息反馈给计算机,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形式。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技术形式的应用范围比较有限,仅在一些大型农场中用来进行农业机械的混合作业控制[2]。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农业机械运行中存在的异常,并对可能会发生的故障做出科学判断,以便及时处理相应的异常,避免农业机械故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农业机械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并进一步提升其运行质量与效率,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
2.3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就当今的农业机械工程发展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在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机械工程也开始朝着节能化、高效化、集约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与我国当今社会的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十分相符。同时,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农业机械工程的发展与创新创造了更多的契机,通过此项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农业机械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以及通信等的各项功能,让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得以良好控制,确保农业机械按照既定的标准来进行各项操作,在实现人力资源节约的同时提升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在传统形式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其监控主要为人工方式,这种监控方式不仅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监控效率也非常低,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风险与故障检查中存在较大漏洞,一般情况下,故障只有在出现之后才可以被发现和处理,进而很容易对设备造成伤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损坏设备。而在现代化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中,借助于机电一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协同发展下,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在机械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农业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系统更是发挥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通过该系统的应用,不仅让农业机械实现了运行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也使其更具稳定性,让农业机械操作故障率得以显著降低。基于此,本文就对农业机械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为该系统的应用与农业机械工程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体化监控技术,便可在设备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并将监控信息实时传输给机电一体化系统终端,让操作者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做到实时了解,并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总控制台来实农业机械的远程操作与控制。
2.4虚拟技术的应用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虚拟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制图技术、图片模式识别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的支持,将用户的实际设计要求作为基础来进行一个三维立体场景的构建。将该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工程中,可实现农业机械的动态建模,以此来实现整个农业机械三维立体模型的全方位构建,并通过这个模型来全面展示农业机械的外形及其所有的实体结构[3]。就本质而言,虚拟技术也属于集成技术的一种,将该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工程中,可按照农业机械设备的实际运动过程和农业生产的具体特征来进行相应的几何模型、运动模型以及物理模型等的构建,这样便可在最初的设计环节对农业机械做到最佳优化。同时,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将农业机械结构更加直观地展示给用户,以便用户对农业机械做到全面了解,且能够将农业机械的运行场景展示给用户,向其传输一些极端状况的应急技巧,这样便可有效降低农业机械运行故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其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保障。
3农业机械工程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前景分析
3.1实现农业机械的轻量型发展
随着当今微电子技术以及集成电路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农业机械在体积和质量方面得以良好优化,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机械体积大、重量大、移动不便等的各种弊端,实现农业机械的轻量型发展。将这样的轻量型农业机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为操作者提供足够的便利,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的运行效率,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让先进的农业机械带动农业经济发展[4]。
3.2实现高智能化的发展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智能性很强,将其中高度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工程领域中,便可实现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发展,使其紧随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以此来提升农业机械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更是可以让农业机械对运行环境进行智能识别,根据实际的环境条件、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来进行各项运行参数的合理调整,以此来满足农业机械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升其环境适应性。同时,借助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对农业机械运行中的相应故障进行智能化的识别与处理,以此来确保农业机械的良好运行,为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农业生产质量的良好保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3.3实现绿色环保型的发展
就目前来看,虽然农业机械的应用为农业生产与农业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当今的很多农业机械都属于燃油型机械,如果运行质量不佳,燃油便会出现燃烧不充分的情况,排放物中所含的污染物也会增多,这与我国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严重不符[5]。而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借助于其中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便可对农业机械运行中的各项参数做到合理调整,以此来确保燃油的充分燃烧,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这对农业机械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节能环保效果的保障以及运行成本的节约都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伴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更多的清洁能源也将会逐渐被引入到农业机械工程领域中,以此来促进农业机械工程领域的绿色环保型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协同发展中,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与发展也十分可观。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到农业机械工程领域中,通过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便可让农业机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得以科学优化。因此,在农业机械工程领域,生产企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者一定要加强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了解,并将其在农业机械工程中加以合理应用,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优势,促进农业机械工程的良好发展,为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
作者:牛璐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农业机械机电一体化系统篇3
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科的分支,其将电工电子、微电子、传感器、信号变换、伺服系统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是计算机技术高度成熟下机械电子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最早于1971年,在日本《机械设计》杂志上首次出现。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机电一体化的研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虽然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仍面临着微电子技术改造量过大、市场占有率压力大等问题。同时由于研究时间有限,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多个领域都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就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而言,由于机电一体化本身就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使其能将信息转换、软件编程等技术充分应用于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从而在根源上解决能源消耗等农业机械的痼疾。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微电子控制上有着突出的优势,有助于将微电子控制技术推广到各行各业,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机械设备,能够通过自我检修机制来调整自身的机械故障,不仅为维修人员提供了便利,也让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农业机械维护成本大幅下降。此外,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带来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手段应用到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将会明显减少因磨损等问题而造成的系统损伤,并有效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2.1安全性
安全生产是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首要原则。在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机故障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效率,还会对农机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其能利用自动诊断和警报系统对农机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在使用过程中突发故障,农机会通过自动警报的方式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关闭农机并进行检修,不仅能有效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而且能有效避免因机械故障而出现的安全事故,从而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农业机械[1-3],能利用其联网系统和数据分析能力,将可能出现的农机故障进行数据汇总,从而找出故障风险最高的环节,并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的防护系统,在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农机的安全性,以落实农业机械化生产、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2.2可操作性
传统农业机械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很多部件系统并没有得出最优化的设计结果,给农机操作者的操作实践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利用机电一体化进行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可以精简很多不必要的内部结构设计,最大限度地简化农业机械内部结构,能够满足农机操作者精准、简练的操作需求,改善操作者的工作环境。同时,数控、远程控制等技术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应用,使得农业机械具备了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而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机械不再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农机的操作技巧,只需要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就能完成原本的精细操作,能大幅降低农业机械的操作难度,进而降低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人力成本。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依托于机电一体化的农业数据链使农业机械化生产具备了更强的适应性[4-5],农业机械能通过在不同环境下所作出的反应和调整,来增强自身的操作灵活度,不仅有助于农业机械化的生产管理,还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产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机械缺乏信息采集能力、机械控制精度低等问题,使操作者能用更科学、更精细、更高效的模式开展农业作业,从而在提升农业机械应用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农业产能。农业产业的信息化发展高度依赖生产过程中收集的有关信息,而利用电子信息采集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让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采集农业生产的数据信息,从而为提高农业作业的精确度和机械系统的灵活性提供数据参考。同时,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和制造出的农业机械,能够克服传统农业机械在精确性上存在的弊端,使操作者能用更精细的方式完成农业生产工作,避免因经验、技术等不足导致的人工失误,从而在控制人为因素的前提下保持最高效的农业生产[6-7],有效提高农业产能。
3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类型
3.1交流传动技术
交流传动技术要求通过交流器供电的传动电机为农业机械提供电力,其优势在于:首先,拥有良好的牵引性能,能合理利用系统的调压和调频特性,实现宽范围的平滑调速,让农业机械在启动时能拥有较大的启动力矩;其次,交流传动技术所使用的脉冲整流器能通过PWM控制技术调节电网输入电流的相位,让农业机械的功率因数接近1,且电流接近正弦波形,拥有较小的谐波干扰;再次,由于其异步电动机无换向器,使用交流传动技术的农业机械往往拥有更大的单位质量体积的牵引功率,机械运行的可靠性更强;最后,交流异步电机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其防空转的性能较强,尤其是牵引控制采用矢量控制或直接力矩控制策略时,能有效保障农业机械系统拥有更高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让农业机械更能满足重载牵引的需求。
3.2集成制造技术
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计算机辅助系统高度发展下的产物,其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艺规划、辅助测试、辅助质量控制等系统,使系统的集成化全局效应更加明显,能有效降低产品设计时间和成本,通过提高设计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提高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先进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和并行工程等集成制造技术,能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性能优势转变传统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和生产模式,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3.3现场总控技术
现场总控系统由控制系统、测量系统、计算机服务模块和数据库等多个系统构成,是一种基于智能现场仪表而产生的开放型数字通信技术,其本质上就是将控制系统中最基础的现场设备通过网络节点相互连接,从而构建自上而下的全数字化通信体系。现场总控系统采用了开放式、标准化的通信技术,突破了传统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局限,通过全分布式系统架构将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了作业现场,实现了数据信息覆盖范围的延伸。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现场总控技术,能有效强化对生产一线的控制力度,保障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从而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4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4.1卫星导航技术
卫星导航技术是基于传感器、超声波等技术,利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大气等进行导航定位的综合性技术。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地域辽阔,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农业机械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农业机械通常需要进行集群化作业。但受工作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农业机械的现场调度常会面临诸多问题,导致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降低。而利用机电一体化所提供的卫星导航技术[8],可以通过三维坐标和建模还原农业生产的活动现场,从而让工作人员用三维图形掌握现场情况,并做到实时的调动与分配,避免在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路线错误、系统不适配等问题,从而确保农业机械高效生产。尤其是在开展农业机械集群化作业的过程中,利用卫星导航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充分发挥出集群化作业的高效率、高质量优势,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发展。
4.2计算机辅助技术
机电一体化是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计算机辅助技术则是从根源上提升机械工作效率的关键。计算机辅助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三维建模辅助完成特定领域工作的方法和技术。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服装、建筑等多个领域,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支持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农业实际生产活动中所采集的数据,掌握农业机械数据和生产的其他需求,建立三维虚拟模型,并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网络通信等技术,对原有的工作和生产模式进行整改和优化。相比传统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模式,依托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极大地缩短和简化计算与设计过程[9],并且能够让设计人员在更大的发挥空间下进行创新设计,缩短农业机械设计理念的更新周期。此外,通过三维图形系统进行建模来模拟实际的使用过程,能从设计阶段规避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农业机械化提供更精准、便捷的工具。
4.3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三维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伺服技术等,构造逼真的三维视觉、触觉等多感官虚拟世界的技术类型。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机械系统的研发环节,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建模,能让农业机械在生产出来之前就在拟真的环境中进行模拟,确保获取较为可信的性能、操作等方面的数据。同时,还能做好农业机械应用过程中如极端天气等突发状况的模拟工作,在检验农业机械的抗干扰和承压能力的同时,帮助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提高实践水平,锻炼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从而为后续安全生产起到保障作用。
4.4监控技术
监控技术要求通过技术和安全层面的监督和检查,提升整个农业机械生产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在传统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操作人员必须通过检查机械的各项设备,确保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能达到各项数据标准。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极大地简化原先人工检查的操作流程,操作人员可以利用监控系统进行自动监控,一旦出现偏差会通过警报的方式通知操作人员,降低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对人工检查的依赖性,同时还能让操作人员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农业机械的工作过程,对农业现代化生产具有重要价值[10]。
4.5电子信息技术
基于机电一体化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将会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的技术应用类型,以实现农业机械制造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不仅是上述几类技术发挥作用的基础,还会对农业机械的功能设计、监听诊断、实时反馈、信息管理、系统调配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见,积极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的性能水平,还能对农业机械未来的智能化设计生产起到直接的作用,是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必然发展趋势。
5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而言,以交流传动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现场总控技术等为代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安全性、可操作性和高产能的技术优势,能突破传统农业机械设计制造面临的瓶颈。因此,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应充分利用卫星导航、计算机辅助、虚拟现实、系统监控和电子信息技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升我国农业机械产品的工作效率,推动农业机械化、集群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会.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浅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6):69-70.
[2]杨晓晖.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上的应用[J].农业工程与装备,2021,48(6):40-42.
[3]许东生.农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核心思路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3):212-213.
[4]刘博.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上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1,52(6):37-38.
[5]梅荣娣.现代化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2):85-86.
[6]牟晋芳.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6):247-250.
[7]冯振华.探究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发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9):16-17.
[8]宫琛.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2,53(15):65-67.
[9]孙波,王晓艳.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及其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8,8(10):35-37.
[10]张晓鸥.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2,16(8):182-184.
作者:马子奕 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