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时间:2022-12-18 17:49: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篇1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改善气候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模式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存在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随着各国对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发现,低碳经济模式能统筹能耗环保之间关系,低碳经济能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中国是巨大的污染制造国,中国农业人口占总数的50%,目前农村很多地区为传统农业模式。实施绿色经济发展策略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人类社会发展史经历原生态低碳经济,不同阶段伴随不同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客观形势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研究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要明确低碳农业经济的概念意义,研究探索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路径。低碳经济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提出,呼吁全世界重视气候变暖问题,通过更少自然资源消耗获得更多经济产出[1]。目前低碳经济尚无严格定义,普遍认为是低能耗排放的发展模式,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核心是技术创新。低碳经济是新的发展模式。联合国发表报告指出,世界需要从严重依赖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模式转化为对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模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应努力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具有持续性、系统性,低耗性等特征。低碳农业发展理念与循环农业本质要求相同。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是低能耗模式,是通过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实现降低污染气体排放模式。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必须结合低碳经济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是集约型发展,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是高能耗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八大指出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存在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随着各国对经济发展研究发现,低碳经济模式能有效统筹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达国家研究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低碳经济能有效降低能耗,降低污染气体排放。研究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促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是当前重要课题。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低碳经济结合,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经济发展维持高增速水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经营模式不合理,农业科技滞后等问题。需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对策。21世纪后全球农业转向低碳农业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营主要模式是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主要缺点是资源浪费严重,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是我行农业低碳生产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比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农民拒绝改变农业耕作方式。国家推广农业技术难度大,农民低科技水平成为农产品科技价值低。近年来我国实施系列城市反哺农村策略,但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落后,农村发展速度难以加快。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农高能耗导致节能减排任务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我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随着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较弱,环境恶化威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产生不良影响向整体蔓延,很多农村地区传统生物质能源资源作为生活染料,排放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烟气。农村地区滥用化肥农药情况普遍,农药化肥残留破坏土壤结构,使得农村有3亿人饮用水不安全。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弊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城市经济联系紧密。农村环境污染为农村农民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威胁城市居民身体健康,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转变要点

低碳经济是科技创新引领的重要内容,农业经济发展也应关注科技创新,采用新型科技引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转型。既往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国际地位偏低,多数农民未曾真正的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其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素质与技能缺乏,不具有积极的知识学习态度,有拒绝改变耕作方式的问题,导致耕作方式的创新存在较大的问题,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不具有较高的品质,无法体现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注重科学技术,合理的改造和创新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农业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的特点,能充分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说明科学技术的创新非常关键,要采用农业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比如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采用节能增效和生物技术、可再生技术等,尤其是生态多样性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与效率,使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深度改善,提高农业生态质量和水平。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高度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采用合理的科学技术使高碳农业有效转变,以形成新型低碳农业,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减小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这样能充分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政府要高度关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扶持和投资,积极配合低碳经济下我国农业的经济转型,对各项低碳环保政策严格落实,深刻理解低碳农业科技创新和国家农业、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政策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我国的低碳农业发展现状欠佳,但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注重低碳农业技术发展路线的制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力宣传,使农业科技研发的重点倾向于低碳农业,全方位扶持低碳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农业科技要不断研发和实践低碳技术,注重农业经济研发机构的指导,将相关内容和科研人员纳进低碳农业技术创新的规划中,转变农产品创收的思维,强调农产品的合理创新,并对供给和需求进行科学有效的衔接,不能使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断接。要注重加快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低碳转型进度,但注意各项工作要以低碳农业发展为核心,根据各方面需求展开技术创新,重点研发具备低碳环保特点的技术,比如节能降耗技术、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等,再加大推广和实践力度,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型技术保障,给农民提供各种实用有效的新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增效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等,采用这些新型的关键性技术,深度改善我国的农业生产问题,最大程度减小能源消耗,有效解决高碳排放的问题,从而增强生态能源的利用率。关注低碳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农户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习更多的新型低碳技术,因为低碳农业技术是为农民服务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执行各种方法,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直接的,所以农民不仅背负着农业生产职能,也要有环境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心。农民要积极的学习各种低碳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注意深刻理解低碳农业对自身农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各种创新技术及其功能,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践行低碳农业技术,有效推动农业发展。

4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我国发展低碳农业起步较早。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重道远[3]。明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建立低碳经济生产结构,要树立低碳发展理念。生产结构取决于资源结构,形成在一定时期具有稳定性。生产结构影响资源的配置利用,我国不同时期多次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要从低碳视角重新审视农业生产结构战略调整。要科学核定单位面积草场载畜量,统筹规划农村工业布局。豆科作物对培肥地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缩小,进口大豆数量逐年增加,需要不断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国内大豆品质。国家要建立国内大豆价格支持保护政策,鼓励大豆加工企业利用国产大豆加工;我国单位草场载畜量过大,造成草原荒漠化加剧[4]。牛羊马等大牲畜是碳排放量高的动物,要科学核定草场载畜量,推行围栏放牧,建设草库伦等方法,增强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要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南方地区要利用水力进行发电,可适当开发利用核能,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混合燃料汽车的发展。目前东北一些地区农村农民生活采用燃烧农作物秸秆方式,造成农村能源巨大浪费。要引导农民改变落后能源利用方式。辽宁农村能源开发中实施土地实现产气种植结合的新能源使用方式,平均每栋沼气工程年产沼气3000m3,年产栏生猪5~15头。年户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5]。目前辽宁省已有上百家农家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烧水做饭,项目将保护山林植被81.2万hm2,新能源使用每年可增加农民纯收入20亿元[6]。低碳消费是按低碳要求选择生存所需资源,低碳消费模式回答消费者如何拥有消费手段问题。关注维护个人基本需求获得基本权利,低碳消费是均衡物质消费与生态消费[7]。要求树立低碳消费理念,改变不良消费习惯,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大力推行低碳消费服务。中国农民形成节日集中消费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要提倡全年均衡消费;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民消费水平提高,人们优质蛋白摄入较少,膳食结构为人们健康带来很多隐患[8]。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倡导电动汽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等低碳排放交通工具。

5结语

低碳经济是低能耗经济发展模式,是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9]。产业结构是产业转型的发展目标,农业经济发展是低碳经济研究重要领域,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是高碳产值低的传统农业模式,本文结合低碳经济发展内涵要求,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探讨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策。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研究需要详细分析各地农村低碳经济发展情况,总结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特殊性。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调查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探讨农业结构存在的维特及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作者:刘敬琳 刘雪英 单位:费县探沂镇人民政府费县胡阳镇人民政府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篇2

中国是农业大国,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粗放,实现了农业经济增收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低碳经济理论传入中国,很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产业转型与低碳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农业产业持续性发展,对此需要转换发展思路。建议将低碳思维植入农业生产活动中,均衡农业经济收益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让农业经济朝低碳方向发展。

1概念分析

理论研究中低碳经济比较常见的两种解释:其一,低碳经济是指从产业生产到产业交换、产业分配以及产业消费过程中低碳化程度,降低或零排放温室气体。其二,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全部活动期间的能源消耗低碳化,降低能耗,尽量多使用清洁能源。综上分析可看出:低碳产业促进经济新类型产生,低碳经济是高质量的经济类型,从另一个角度也可间接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尤其是第一二传统产业,可以让其思考如何实现经济增收和环境保护的均衡,实现零排放。优化生产流程,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由此影响其他产业经济的转型发展[2]。

2传统农业经济转型低碳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2.1实现低碳农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战场

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显示,我国农村人口5.1×108人,农业经济关系国民生计发展,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农业生产排放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农户粗放传统的种植作业也会带来相应污染,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包装处理不到位等,都会影响环境安全。保障生产环境安全,必须建设低碳农业。

2.2实现低碳农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主策略

通过转型、升级发展更多的低碳农业经营组织,也可借助转型机会淘汰部分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的农业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建设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实现生产与保护的同步进行,形成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的运营管理模式。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开发更多可再生资源,如:引入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进一步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2.3实现低碳农业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动力

结合中国农业实际情况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设计低碳农业规划方案,国内耕地面积大,分布比较分散,导致国内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需要科学配置土地资源,分区开发,结合地方资源特征和运营模式促进农业转型。

2.4实现低碳农业是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引擎

低碳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力量不断提升。考虑到国内农业历史、地理以及社会人口等因素影响,要规避不利条件,利用优势资源、人才以及技术等,促进产业发展。深入开发和设计,植入科技手段,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引擎动力。同时,农业经营者提升自身素质,会运用新技术,培育更多新型农民,为低碳农业发展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3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3.1农业经济发展牺牲生态环境

国内土地资源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环境复杂,西部地区耕地较少,东部地区耕地比较集中。资源消耗大,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不到位,污染环境。如: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后,随着雨水冲刷到河流中,导致水源污染;林业滥砍滥伐;焚烧秸秆导致空气污染等。低碳农业发展迫在眉睫,它是基于生态保护基础上发展农业经济[4]。

3.2农业资源分散,不利集中规模发展

我国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资源分布不集中,生产资料无法实现共享,集约化发展受到很多客观条件影响。加上配套的基础设施、基础技术不足,影响了低碳农业经济。诸多现实条件对农业转型并不利好。

3.3政府支持有限且配套设施不完善

地方政府本身财政压力大,低碳农业的发展缺乏财力上的支持。很多西部偏远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度较低,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转型,而东部地区农村虽然有规模的基础设施,但是设备功能老化,应用价值普遍不高[3]。为此,政府需要强化扶持,开设专门财政账户,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持。

4低碳农业经济升级发展建议

4.1转换发展思维,开拓低碳发展路径

首先,政府要明确低碳农业发展规划,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宣传低碳农业,让更多农户理解和认同低碳农业生产。定期开展低碳农业技术、理论培训活动,提高农业经营者的低碳实践能力。同时,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也需要提高低碳农业的理论素养,精准解读各种低碳农业发展政策,及时传播给农民群众,要从思维深处让群众形成低碳发展的思维。其次,认清传统农业发展的不足,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虽然有一定成果,从环境角度出发,却严重危害了自然生态,甚至牺牲了后代的生态资源,维持当代的需求。要将低碳思维与传统农业结合,创新生产流程和运营管理方式。最后,政府管控思维也需要改变,不能只关注短期绩效,要从长远考虑,在地方经济考核指标中增加生态类、环境类指标,不仅要考核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还要考核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情况。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低碳农业运行模式。

4.2创新农业旅游产业,创建赋能增效路径

传统农业转型发展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宏观经济水平提升,人们不需要再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当物质生活满足之后,他们的享受、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又会增加,对外出旅游需求提高。为此农村地区可结合地方特色农业开发旅游产业,如:农家乐、乡村游等项目,一方面可以促进地方经济收入,也可实现产业延伸,促进环保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进行[6]。

4.3宣传低碳消费理念,践行低碳消费行为

要将低碳理念、思想穿插到消费群体中,让其形成新消费观。为此,政府要强化低碳消费的宣传、引导活动,打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社会媒体要及时公开污染经营主体的行为,赞扬低碳经营主体,从而引导低碳消费的风气;消费者也要形成低碳绿色消费习惯,减少资源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的提高农业低碳消费力度,促进农业产业转型低碳产业[7]。

5结论

社会经济、文化进步发展,低碳思想已经成为主流。低碳将会成为产业转型的新方向。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传统农业经营和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外部需求,需要将低碳理念植入农业经营者的脑海中,让其积极参与农业转型活动,建设真正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

作者:包亚婷 刘晶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篇3

1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优化生产结构、使用创新技术等办法,使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保护。低碳经济中的“经济”包含环境效益,经济收益不能仅看账面数字,同时要考虑对环境的治理成本,低碳经济要求形成经济与环境可循环发展的模式。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存在着农业科技落后、产能低、碳排放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在问题的背后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比如农业生产生活污染、农业机械碳排放量较高、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足够的低碳意识等。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经济有着较大的差异,是以破坏环境为条件而带来的经济增长,而环境的恶化又导致农业经济的下滑,并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环境整治,从整体上来看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低碳农业势必得到良性发展,而且我国提出了的乡村振兴战略,其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农业不谋而合,实现低碳农业的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2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生活污染较重

一是农业投入品污染较重。这里农业投入品主要指农药、化肥、农膜,目前我国农业地区已经逐步减少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但不可避免的是因为长期性使用及施用量大的情况,使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高碳化,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二氧化碳增加、土壤酸化等问题,另外农药的使用,也使得农作物残留部分农药,形成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困扰。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跟农作物转化率有关,因为农作物吸收农药及化肥约为10%~20%,所以80%~90%的农药及化肥实际上是被土地所吸收了,不仅破坏了土地的营养,同时造成土地污染及水质污染。而农膜使用后的残留物,破坏了土地养分,阻碍农作物吸收土地中的营养成分,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而为了增加产量,又再次使用更大剂量的农药及化肥,导致恶性循环,破坏土地及地下水的同时,土地越来越贫瘠。我国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量是国际标准的五倍以上,为了短时间内的农作物增产,而放弃长期的环境养护,最终随着土地的贫瘠,农作物将大量减产,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二是秸秆利率较差。我国全年的秸秆总量大约有10亿t,而其中部分秸秆的处理就是焚烧或直接还田,我国直接焚烧秸秆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的污染时间长、范围广,焚烧后土地表面的有益菌由于高温被部分杀死,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减产。在抢农时节,直接还田的秸秆由于时间短,还没有完全腐烂形成土地养料,就已经开始再次播种,秸秆的利用率较差,也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直接焚烧秸秆,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也是对农业资源的浪费。三是农业废料缺乏管理,我国农村缺乏对农业废料的统一处理方式,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或者将农业废料肆意乱放,不仅造成了水源污染,同时容易滋生有害有毒物质。农业环境被不断破坏,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困扰,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2.2农业机械碳排放量较高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机械在农业的使用中越来越普遍,其中包含大中型农业拖拉机、拖拉机配套用具、农用水泵、灌溉类农业机械等,而这些农业机械大量使用汽油、柴油等,不可避免的排放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不仅污染了大气,同时造成了土地酸化、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我国重视农业,政府帮扶农业生产,在购买农业机械时,政府会给予一定量的补贴,使得农业机械数量快速增加,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但是老旧的农机数量也随之增多,而老旧农机耗油量大、污染性高,与当下“碳中和”“碳达标”的目标严重不符,需要有计划的对排放量超标的农机进行统一有序的处理,维护我国节能减排的方针,促进低碳农业经济的有效发展。

2.3农业基础设施较差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我国逐年提高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但农业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强。比如部分农业地区灌溉设施不完全,造成农作物干旱,而部分雨水较大的地区,由于排水设施老旧,无法及时进行排水,形成了洪涝。二是节水灌溉设施落后,影响了农业发展的进程,另外水资源的使用性较差,国外先进国家水资源的使用率平均系数能够达到0.8以上,而我国的使用率平均系数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部分节水灌溉设施老化严重、管道规划不合理、管道建设不足等情况,也影响了农田灌溉的效果,使得土地干旱严重,导致农作物减产。

2.4低碳农业缺乏有效的集中度

我国低碳农业刚刚起步,发展模式及运营规则还在摸索当中,低碳农业多处于试点阶段,没有进行合理的集中,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长期来看,这种分散式的单户式经营不能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会消耗更多的生产资料,使得成本上升,而且农药、化肥等也会更多的使用,这反而不利于低碳农业的模式。一个完善的低碳农业模式不仅是需要技术、人员、管理,更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这都需要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的培训跟指导,但由于低碳农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保障及人员配套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及发展,实现规模效应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5缺乏足够的低碳意识

低碳农业的关键是人,只有高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有效的执行,而由于我国农村的客观因素,大量中青年人员从农村走向城市,使农村留守人员受教育程度及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低碳农业意识,不利于低碳农业的推广,也就无法形成低碳农业经济,比如一些新型技术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防腐等,由于当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快速及有效的推广,也无法及时的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仅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同时影响低碳农业的发展。

3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建设是实现低碳农业的基础之一,也确保了农作物的增产,如果基础设施不完备,将提升碳排放,并增加农业成本,不利于低碳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一是针对不同农业区域的经济情况及环境情况,详细分析已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根据大多数农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急切与重要的基础设施最快速度的建设完毕。二是通过政府进行筹融资,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拓宽筹融资渠道,利用政府优惠政策,比如补贴、贴息等方式,将社会上的资金进行筹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量。三是构建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体系,政府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避免管理混乱的情况,杜绝多头管理现象的发生。政府部门积极响应低碳农业的号召,加快发展节能减排、维护生态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的不断深化,起到了节省土地、维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绿色农业、旅游农业等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项目中,积极发挥实际作用。另外,小城镇的建设能够优化土地资源,完善农田灌溉,并逐步减轻农村生产生活垃圾,降低环境污染及碳排放,实现低碳农业的稳步发展。

3.2鼓励低碳农业集中式经营

个体低碳农业成本高、资源耗费大,难以将成果转化为优势,不能发挥低碳农业的核心价值,需要将个体经营进行整合,逐步转变为专业化、规模化的集中式经营,这样才能发挥出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效能,确保低碳农业提质增效。低碳农业集中式经营可以使用下面几种方式: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村生产团队等方式,在这当中农业合作社是主要经营模式,而企业是带头先锋。通过政府的支持及鼓励,在低碳农业企业中选取龙头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及扶持,转变个体经营者的固有思想,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标,逐步转变为低碳农业集中式经营。而农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组织,在当下低碳农业中起到关键作用,肩负农产品经营、农业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任务,逐步建立低碳农业合作社,将中小型农业企业、个体用户等有效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明确产权及收益,科学合理的体现集中经营的优势。另外,在低碳农产品经营中,要逐步树立品牌,利用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加农产品收益,提升低碳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收益是对经营方最有效的鼓励,使更多的农户从被动服从到主动接受,提升农户的主观能动性,良性推动低碳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3.3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一是降低碳排放量,首先减少秸秆、薪柴等农作物焚烧的现象,避免大气污染及碳排放;而后降低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二次循环利用;最后使用低碳农业机械,对高能耗低效能的农机进行淘汰,使用清洁能源作为农业机械主要能源。二是降低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使用有机肥料作为替代,并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提高使用效能减少用量,利用秸秆还田改善土地质量,进一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破坏。使用生物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或者利用诱蛾灯、防虫网等方式,减少农药喷洒,不仅降低了农业成本,同时产出了绿色食品,避免农药残留带来的隐患。使用可降解的农膜,降低农膜对环境的污染及土地的破坏,政府建立农膜回收机制,将不可降解农膜进行统一回收,消除农膜使用的污染。另外,使用低残留、高效能的农药,杜绝高毒农药的使用,积极推广新型高效的施药技术及设备,进一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三是开发绿色能源,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比如秸秆发酵可实现沼气的生产,而沼气可替代天然气使用,而沼渣能够替代化肥,避免了土地酸化,而牲畜、禽类的粪便能够制作有机肥料,绿色能源的开发不仅降低了农业废弃物,同时实现了能源的低碳化,实现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提升低碳农业意识及专业技能

低碳农业发展的根本离不开农户,意识是发展基础,而专业技术能发展动力。农户对低碳意识的认知程度及重视程度,决定了低碳农业的直接发展,而当下农户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生产经营环境等问题,对低碳农业还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所以必须强化对低碳农业的宣传及培训,将固有的传统农业生产理念加以转变,在提升农户综合素质的同时,完善对低碳农业的教育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从思想教育角度及生产经营获利两个方面,从思想及收益上,使农户认识到低碳农业的优越性。提升农户低碳农业意识及专业技能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首先,利用媒体对低碳农业进行宣传,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有效推广,并对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或企业进行奖励及表扬,通过正向激励来引导农户,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其次,推进节能减排政策落地,进行责任划分,明确节能减排任务量,从制度上推进低碳农业发展;再次,将低碳农业与教育结合,为低碳农业培养专业人才,作为低碳农业提供人才保障。最后,在政府帮扶下,结合社会资源,设立免费的低碳农业培训机构,使农户能够在种植过程中得到足够的理论指导,并不断完善低碳农业技术,从实践中摸索更好的技术模式,并在理论与实践中,潜移默化将低碳农业深入人心。

3.5发展绿色农业及旅游农业

绿色农业主旨是生态循环,这种循环是正向良性循环,能够将现有资源及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是低碳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绿色农业发展,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碳排放量、减少洪涝灾害等,并逐渐改善土地质量,提升农作物产量及质量,优化资源使用率。绿色农业的另一大优势是能够变废为宝,做到循环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使用及节约,比如有机肥料,利用牲畜的粪便经过加工而形成,使用有机肥料就能够减低化肥的使用数量,并能够给土地滋养,提升农作物的产量,通过绿色农业使经济与自然环境良性循环,实现低碳农业的稳步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生活压力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的自然景色,旅游农业应运而生,农家乐及农业景区逐步增多,通过吃、住、玩、购、采摘等方式进行压力排解,而农户得到经济收益。旅游农业最重要的就是自然环境,一旦自然环境被破坏农户的经济收益也就消失了,所以农户从主观上会积极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对农村经济增长及低碳农业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能盲目的进行开发,部分地区出现重复建设情况,违背了旅游农业的初衷,也不利于低碳农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及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及规划来规范旅游农业的发展,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低碳农业夯实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强化了低碳农业的综合能力,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并向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更近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晋伟.低碳经济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8,(1):17-18.

[2]郑聪颖.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7.

[3]迟兴雁.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探析[J].现代商业,2017,(1):252-253.

[4]张瑞琴.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考[J].中国市场,2018,(29):72,83.

[5]刘华.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究[J].经贸实践,2018,(16):79.

作者:李春丽 单位:济宁市嘉祥县马村镇人民政府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