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10:17: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需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增强医保、医疗、医药之间的联动性、整体性。这就带动了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也是推动医院进行体制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难、就医压力大的主要方式,被寄予厚望。而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涉及到的筹资管理、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监督与控制活动,医院整体的经营活动、经营流程和所有相关部门、人员的经济活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的意义,又在一定时间之内有不同程度、不同结果上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医院能够根据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原则、初衷,分析改革内容有哪些影响,并消除负面影响,扩大积极影响,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医保支付方式与医院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我国医疗保险设立初衷是为了通过基本医疗报销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群众因为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减轻家庭、生活负担。主要形式是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两种方式,将缴费以筹资形式纳入医疗保险基金之中,已参保的人员一旦患病、就医产生相关费用,则由医疗保险机构按照补偿标准进行补偿性支付。而随着群众就医需求的不断增加,占医院收入比例本就很重的医疗保险支付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医保支付与医院的筹资管理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同时,在传统医保支付方式之中,医院需要了解的是患者医保卡的线下支付明细,医保缴费通常通过窗口排队的方式完成,这就对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核算分析、监督和控制等相关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而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的整个内容、流程、工作重点和筹资来源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原则
了解医保支付方式进行改革的基础原则,才能够更加有效分析进行不同内容改革的必要性,也能够清晰了解支付方式变革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不同影响。
(一)以人为本
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其首要目标和原则就是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维护其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可以将社会公共财产更加有效、科学地放在解决人民群众切实关心且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这也凸显了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逐年增强。
(二)适时完善
适时完善原则主要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调整医保支付方式,带动医疗卫生系统体制的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与现阶段医院医疗服务之间的矛盾,引导各地方政府带动公立、私立医院等一系列卫生制度的创新改革,不断完善医疗体系。
(三)市场导向
坚持市场为导向,主要是发挥市场的自由机制作用,使医患关系、医药关系、医政关系能够从长远、市场角度进行公平分配,也是解决就医需求矛盾问题的主要方向和原则,更是对公平与效率、公共利益、公益性和市场化理念等的落实。
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服务项目进行付费,即在患者就医的时候需要先自行全额缴纳款项,再等医疗保险机构进行标准核算,核算之后按照实际费用进行支出补偿。虽然看起来支付的标准和支付的费用非常清晰,但却无法控制医疗的过程性行为,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且该种计算方式相较繁琐和滞后,并不能够达到缓解患者经济压力的目的,所以在2017年开始对医保支付方式进行了更加多样合理的改革:
(一)按病种付费
按病种支付主要是通过科学判定和治疗经验对该类疾病的治疗诊断进行分类、定额补偿支付,医疗保险机构按照定额标准向定点医院支付医保费用,相较而言能更好地控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医保成本。
(二)按诊断分组付费
按诊断分组付费主要是将患者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复杂程度、资源的消耗程度进行组别的分类,每一组别有定价的打包支付费用,医保机构按照该费用标准向定点医院进行费用支付。此种方式也是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被公认为可以较为科学进行医疗费用控制的医保支付方式,也是更加合理合情的医保支付方式。
(三)按床日与人头付费
按床日和人头付费则主要是将患者按照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环节分段,不同的环节有固定的床日费用,出院之后按照住院的天数进行结算和支付,是对病种付费、诊断分组付费的另一种补充和完善。
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了解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原则和具体内容可以发现,其对医院财务管理会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升级
原有的医保支付方式背景下,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执行定价标准、收费标准增设或删减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成本的核算、报价。而在新医保支付方式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重点之一要放在内部预算和精打细算方面,避免超出预定总额,需要由医院自行承担超出比例的费用。如需要调整普药和辅助用药的采购数量、采购比例,调整医院的现有收支结构。要对医疗项目进行合理管理,通过一物一码进行后台管理,通过价格对比和匹配停止无效采购,规范有效采购。同时,加强对于单个病种的治疗付费管理,限定管理的最高额度,医疗人员会综合考虑最高额度之下的检验、检查、药品、耗材、护理相关方面的费用支出,进行合理调整。而内部精细化管理则带动了整个财务管理制度的走向,管理的重点变化。
(二)对精细化管理的推动
传统医院财务管理重点是收支管理,整个管理体系稍显粗放,而新医保改革则会推动医院进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第一,体现在对于病种等具体医疗业务的精细划分方面,对应按分组治疗的医保支付内容精细化管理病情,管理病种下的付费单元,如需要加强对药品、耗材等的精细化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检查次数。第二,体现在对于医院科室现有耗材等的精细化管理方面,通过对超过常规使用量药物、耗材等的科学跟进和及时反馈,使得各科室了解到费用总额之下的药物、耗材流动情况,会督促科室医生减少如高价药品的使用,带动了医生的精细化医疗服务。第三,体现在财务的全员精细化参与方面,医务科长、医生全被纳入进行财务管理的体系中,需要总结自己在控制医保支出费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实现以科室为单位的汇总分享,将财务管理精细化落实到人头上。
(三)对预算管理作用的落实
有了更科学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则会在编制预算时直接考虑医保支付方式对自身财务管理的体系、结果等的影响,积极应用多元素预算模型建立方式增强对于医保收支、结算、资金的科学预判。在编制预算时更会细化到不同的临床科室、病种,并把指标层层分解,会有效避免医保坏账等的出现。而在对预算进行执行和管理时有了医保支付方式的影响,也会带动各科室尽量克服除不可抗力之外的不同因素,完成全成本预算执行和控制,使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四)对财务人员全面素质的提升
新医保支付方式需要医院财务人员监督和管理医保卡的线上线下同步支出、付费情况,也需要应用更能够体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平台,这会推动医院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让其具备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进行医保支付、结算等管理的准确性、高效性。同时,更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从单一的收支单项核算管理意识逐步向综合成本效益核算意识进行转变,岗位人员要兼备财务专业知识和医疗运营知识。
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
医保支付改革除对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带来积极影响之外,在短时间内势必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与不同的医院财务体系、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相关,不可否认该部分影响,而应当正视影响,解决问题。
(一)医院资金流转压力增大
新医保支付体系之内增加了更多的药品和耗材报销类别、报销项目,面向特定群体的报销比例也在增加,相对而言患者向医院直接进行资金支付或结算的费用变少,医院可获得的现金流减少。同时,医院在接收门诊患者时通过即时结算的方式消耗掉了患者医保账户中的虚拟资金,患者获得了方便,但医保系统向医院进行资金结算是有一定周期的,不能够及时到账的资金又加重了医院自身的财务承担压力。此外,为了加强对医院财务费用等的管理,医疗保险单位通常会扣留某一时期之内一定比例的医保支付资金,不会进行一次性清偿,再加上诸如跨省结算、异地结算等平台上政策不统一、结算周期不一致的影响,使得医院的资金流动效率变低,流动压力更大。
(二)医院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投入增加
在新医保支付方式背景之下,一方面需要医院具备跨省、异地的结算系统,要有较为自动的财务数据分析平台,要有对接端口,要不断完善诸如微信、支付宝等财务对接体系。这就对医院原有的财务信息化平台和系统提出了升级要求,需要医院增加内外部财务管理网络,如HIS系统,医院在升级系统方面需要投入较大的建设成本,也给医院的财务网络、财务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让其能够快速上岗应用该部分系统,增加了医院的人资培训、人资管理成本。
(三)增加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新医保支付方式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了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监督与管理,但同样也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繁琐复杂,如需要按病种确定具体的手术、护理、检查等费用。同一病种不同患者的疾病程度还需要再进行划分,基本是实现了一个数字单位之下的多层级剥离。如需要医院对传统医保支付方式之下的耗材管理内容、标准进行新标准、新要求下的调整,而医院医疗服务工作又涉及到成千上万的医疗类目、耗材形式,精细化管理要求势必会使工作更加复杂。同时,不同的医保支付方式还可能存在内容或项目的叠加情况,需要根据该类支付方式的既有原则进行调整和区分,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体量被放大。
六、基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基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所带来的积极和负面影响,首先需要考虑到完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需要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效率工作方式、工作手段使精细化、繁琐化的工作不再需要人工处理。在系统建设时为减少由成本增加而带来的财务管理压力,应当实现新系统与旧系统、旧平台的对接,在完善和升级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而非全面替代和更换。更需要突出支付方式的特点和医院财务管理的特点,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快适应、更快上手,减少由培训周期、培训量增加而带来的人资管理成本的增加。为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请专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机构、管理团队对医院现有的财务系统进行分析,找到漏洞,从弥补漏洞出发解决问题,并借助该部分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医院在岗财务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和提升。
(二)优化财务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医院财务管理想要发挥积极作用,还需要有完善的监管和风险管控机制,一方面需要对应新医保支付方式调整如应收账目款的控制方式、控制质量,将监管与激励制度融合在一起,要有目的地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让其积极学习新医保改革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则需要按照一定的监管制度、监管要求对药品、器材等的定价工作进行管理。针对风险管控问题,需要建立如风险管控机制和标准,根据现金流动情况和医保资金支付情况进行预警;还应当积极开展催收工作,并开辟医院的多样筹资、收入渠道,增加现金流,减少由医保支付周期和金额限制所带来的资金压力。
(三)管理与考核机制调整
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目标之一是要缓解医患关系,调整合理的支付比例,改变医院的收入结构。而想要落实这一目标,则需要在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之下调整医院的绩效考核方式,将医疗服务水平、经济收益关系进行调整,需要以科室为单位定期开展如医疗技术、工作能力、医患关系等相关考核,从以收入和效益为中心的困局之中脱离出来。同时需要践行新医保支付方式,站在患者角度对避免非必要医疗支出的行为进行嘉奖,树立医院的管理典型,形成医院内部良好合理的财务管理氛围,预防骗保情况的出现。在医院管理机制方面则应当形成完善的新医保改革财务系统,实现预算决算管理、监督考核管理为一体,有效控制成本的产生,以节约和合理使用为前提定期管理成本核算数据,并规范具体的核算或支付流程。医院还应当积极与医保机构进行的协商或协同合作,避免不符合医保规定的一系列行为的产生影响医保支付的时效性。
七、结束语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对以人为本医疗保险建设初衷的直接展现,也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性落实。需要医院正视现阶段医保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短暂负面影响,推动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升级、精细化管理,落实预算管理作用,全面提升财务系统、财务人员的使用、管理水平,发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积极作用。
作者:杨思松 单位:上海市市东医院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保在参保人数、筹资规模、覆盖范围等方面屡创新高,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医保时代。当前,新的药品、耗材、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加入医保目录,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享受到医保带来的便利。但是,医保费用的不断增长,屡屡出现的过度医疗现象,使医保基金承受着空前的压力,这表明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亟待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势在必行。而新的支付方式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会带来哪些影响,医院财务部门又需要作出哪些改变来适应形势的变化,这将是本文要重点分析的问题。
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具有种种问题,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新常态也倒逼着医保要进行支付方式的改革。
(一)传统医保支付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以按项目付费为主,医院按月或季度将数据汇总后报给医保部门,医保部门按照项目的定价和医院收治的人次来支付资金。这种支付模式流程较为烦琐,垫付款的准确性受一些客观因素如跨月冲销的影响较大。资金的支付较为滞后,往往要3~6个月才能到账,这就增加了医院的财务成本和资金压力。此外,医保部门为防止过度医疗现象的出现,还会对医院的次均费用、三费涨幅等指标进行限制,超出指标规定的医院将面临医保垫付款被核减的处罚。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就导致了有些医院为防止垫付款被核减,而采取分解住院、外转大费用病人等方式降低次均费用,而这些措施又影响了病人的权益和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已经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难以适应当前的环境。
(二)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影响
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医保的筹资能力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而老年人又是医保费用支出的主要群体,这意味着我国医保资金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医保支付方式再不改变,收不抵支的现象可能会在未来出现。此外,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进入新常态,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再加上受到全球范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GDP增速放缓,这也意味着从前粗放式的发展将会停止,今后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因此,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促使着粗放式管理的医保传统支付方式要进行变革。
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的医保支付方式要求不断完善医保基金的总额预算办法,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推行建立多元复合式的医保支付方式,这将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现金流、财务管理系统以及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医院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发生变化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医保基金由医院先行垫付转为总额预付,支付方式也从按项目付费为主调整为按病种付费为主,这就意味着医院既要加强对单个病种的成本核算,又要为每个临床科室制定医保预算。因此,医院原有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财务管理制度都要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医院只有通过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医保资金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能力,适应新的医保支付环境。
(二)医院的现金流减少,资金压力增大
新的医保支付方式下,患者的报销方式由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变为多种支付方式并行,根据病种以及治疗方式的不同,患者可享受按床日付费、按人次定额补助、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报销方式,尤其是随着DRG付费在全国范围开展,患者的报销比例有了显著提高,这也意味着患者直接向医院支付的费用越来越少,医院对医保资金的依赖越来越大,现金流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资金上的压力。
(三)对医院的财务系统的要求提高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多元复合式的医保支付方式对医院财务系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医院原先的财务系统虽然对药品、耗材以及供应商的信息进行了信息化管理,但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很多医院的财务系统无法适应新的医保支付方式,有些甚至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对结算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这就要求医院对现有的财务系统进行整合升级,使其能够适应新的运营模式。
(四)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
在旧的医保支付方式下,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主要是汇总和整理医保结算数据,工作内容较为简单,重复性大,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较低。而在新的医保支付模式下,财务人员除了要完成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还要积极参与到医院的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中去。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医保政策,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而传统的财务人员很难满足这些要求,这就意味着医院对高水平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三、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医保支付方式的变化,医院的财务部门要积极调整,采取成本控制、建立财务分析机制、规范结算标准、完善财务监督、加强财务人才培养等措施进行应对。
(一)控制医疗成本,实行精细化管理
在新的医保支付方式下,尤其是DRG付费已经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这就要求医院要转变思维,放弃以收入为中心的思想,在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医院结余机制,加强成本的管控,实现精细化管理,确立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思想,保证账面收入的实现。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对每个病种的成本进行核算,从而在医院执行DRG付费或者按病种付费时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对于有结余的科室,要多总结经验,找出科室能够实现结余的原因,并在全院进行推广。对于出现亏损的科室,要进一步分析其亏损的原因,控制医疗成本,减少治疗中不必要的支出,从而实现“患者受益,医院结余,医保基金节省”的三赢局面。
(二)结合实际,建立财务分析机制
医院对医保结算数据收集和整理后,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财务分析机制。医院的财务部门可以按月或者按季度组织人员利用大数据对医院的医保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排查是否存在多收费、乱收费等违规情况,及时加以改正,从而降低医保拒付风险,保证医保收入能够顺利实现。对于医保超额较多的病种和科室还要建立预警机制,做到提前防控。
(三)制定规范化结算标准,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制定出规范化的结算标准和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让患者能够了解自己报销情况,医保部门也能对医院的结算情况进行时时监督。同时医院内部也应当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对于异常的结算数据,财务部门要深入进行了解,核实每一笔费用是否真实发生,防止出现临床科室为了防止超支或增加病种结余,而故意少收、漏收费用情况的出现。
(四)注意人才培养,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应当注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因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医院财务工作的水平。而新的形势又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医院在招聘财务人员时,要重点考查其综合能力能否适应新医保支付方式下的财务工作。此外,对于现有的财务人员,医院要定期组织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重点培养出高水平的信息化财务管理人员。
结语
综上所述,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医院应当提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重视对财务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财务部门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强的工作效率来适应形势的变化,防止医院出现财务管理问题。使医院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沈昊楠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篇3
医院利用DRG/DIP支付管理工具,能够通过管理、治疗、服务和运营模式的转变,规范医疗病案管理方式,理顺医院成本核算行为,降低患者费用,实现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改善患者疗效和医疗体验。因此,研究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医院的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促进医疗机构的转型升级。
1 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的必要性
1.1传统医保支付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医保支付方式经历了不同时期,最初医院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自行摸索本院的医保结算模式,医保支付方式按照项目进行付费,药品耗材等项目都可以利用加成获取利益,医院医保支付处于粗放管理状态。随着2015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医保支付方式结合临床进行改革,核算成本要按照项目、按病种分类核算。医改深化过程中,取消了药品、耗材加成,但是医保支付方式未实质性改变,仍延续以项目计费的旧模式,仍存在过度治疗现象。
1.2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
国家医保局在2019年发布《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和2020年发布《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两项政策。因此,医疗机构有必要重新审视自身经营运行情况,着手进行病案管理培训工作,重视成本核算管理等,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2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推行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2.1对财务管理认识的影响
DRG/DIP支付方式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必须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有效地管理DRG支付过程,确保DRG支付改革在医院之间的某些关系中发挥效力。DRG付费制度改革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医保支付趋势,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必走之路。DRG/DIP支付方式改变导致医院的财务管理方式更难改变,也增加了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医院对症下药,根据具体特点进行精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水平要经得起考验。
2.2对医院病案管理制度的影响
目前在全院推行的过程中,对医院病案管理影响较大。病例审查人员的专业性与临床医生相比,因为不在一线工作,更容易出现DRG编码错误问题。由于医院聘用专业人才方面预算不足,现审核病案人员素质较低,目前出现编码错误现象。医院在DRG编码的实践标准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病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对DRG付费方式的病案监管审查工作短时间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即使是消耗足够多的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成本,与实施DRG付费防止医保基金损失额度不对等。推行DRG/DIP支付方式,要求对医院病案管理制度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这将与病案管理程序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往往具有滞后性,有些跟不上DRG分组的发展速度,病案管理的审核工作存在延迟。
2.3对医院收入确认的影响
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医疗服务活动。当下受疫情持续性影响,国家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稳疫情,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影响,医疗机构获得的财政补偿的规模与增长速度也会不断放缓。在重重压力之下,公立医院要正视本院收入情况,关注医院业务数量和质量,重视医院收入的增加值。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变影响医院的收入方式、现金明细和收益情况,也会影响医院收入的确认方式。
2.4对医院成本核算精细化的影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了医院支付标准,在此标准下,如果医院经营不善,亏损会变得日益严重,逐渐退出市场环境,因此医院要重视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来增加本院收入。在疫情流行前,医疗支出总额保持稳定,其主要因素如地区的发病率、地区的人口和医疗费都是稳定因素。DRG/DIP医保支付方式的内容是指病人入院后接受治疗,特定的病种有固定的医保收入,医院若要获得超额收入,必须重视精细化成本管理。随着DRG支付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目前为止大多数医院的收入计算模式都在信息部门的协助下转换为DRG付费模式。成本计算口径要全院统一,对临床医师、各部门及各项目成本管理控制要求较高。DRG付费方式推广运行阶段热度和难度持续上升,首先,划分疾病组需要大量临床经验,对组内成本进行计算和定价时,缺乏科学性,制定医保报销标准时对不同医院的收费和运营成本的差异考虑不全面。第二,医院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保持运作低水平,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高于医保报销标准水平,也存在医疗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成本管理。
2.5对医院的信息系统的新要求
推行DRG/DIP支付方式,某种程度上是简化付款方式,减少病人的额外负担。传统的医院服务支付方式已经改变,杜绝医院卫生服务的统一支付,推行改革与卫生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实际执行过程中,本着有效的医院管理角度来看,适当地实施支付改革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医院的信息系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有效的信息系统控制着DRG支付程序的内容和特点,必须要与会计程序相兼容,保障这些信息系统程序不会对现有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和程序造成实质性的干扰。DRG支付系统的改革将要求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和医院会计人员有效地改造利用会计系统,以适应DRG支付的系统变化。DRG支付方式改革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合理化,并有效利用指定账户。
2.6对医院财务人员素质的影响
医保支付方式变革对医院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财务人员要了解医保业务,但是医保业务需要经济、治疗、药品、用品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医院财务人员在开展改革工作时,难度加大。除此之外,财务人员还要熟悉信息化管理工作,目前从事财务的人员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得较少,对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操作不是很熟练,对财务信息管理的工作缺乏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务管理的效率降低。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不仅缺乏信息管理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层面,难以实时更新,无法灵活运用信息管理,对于推广支付方式改革有不利影响。医疗机构有大量医保专业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但医院财务人员对医保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的匮乏对推行DRG/DIP支付方式有一定制约。
3 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3.1完善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需要继续改善预算管理,建立适应DRG支付的预算管理结构,促进医院预算管理从部门到DRG病房的转变。实施具有DRG支付模式的医疗保险计划,建立保收保支、超支担责的激励机制,从传统的按量付费向按质付费转变,可以调动预算管理的生机和活力,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范围的预算管理模式。因此,医院应该积极开展预算工作,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目标和战略制定,作出年度收入预测和支出计划。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医院需要全面考虑本院所有医疗业务并制定详细的业务成本管理计划,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积极落实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预算管理所涉及内容全面,控制医院各项收入和各项相关支出。为保障预算管理制度顺利有效实施,必须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对预算流程进行控制并持续优化,构建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运营机制。制定本院预算管理相关制度规定,保障预算编制有规可依,有据可查,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完成。完善预算管理监督制度,加强过程监督力度,为预算措施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完善预算管理评价机制,评估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过程依规有序进行,获得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与医院信息技术科沟通,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全方位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稳定推行。
3.2健全财务分析机制
实施DRG/DIP付费方式,给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必须健全财务分析机制。在绩效考核方面,医院应全局筹划,在原有绩效考核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根据DRG支付特点改革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鼓励科室收治疑难病例和开展疑难手术,并将DRG相关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进一步提高疑难病症比例,同时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3.3实行医疗成本精细化管理
医院全面推行DRG付费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盈利能力,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注重精细化管理。一是制定规范化结算标准,不仅促进新型医保支付模式推广实施,还有利于促进整合总体结算收入。为保证结算标准规范化制定,医院要根据各部门上报的本部盈利能力计划,统筹制定全院调整计划。制定规范化结算标准,首先进行成本管理培训,让从事结算工作的人员了解成本管理,明白结算标准的意义所在,能够更好地执行结算标准。二是杜绝资源浪费,做好节约资源宣传工作,引导全院人员减少资源的浪费。管理成本方式倾向于固定成本法。三是完善成本管理机制。医院在实施DRG/DIP付费方式过程中,收入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医院要控制医疗成本,成本核算工作更精细化,针对特定疾病成本单独核算,在管控成本的基础上,调整收入结构,减弱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收入的影响。制定医院业务计划。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上交长期业务计划,医院汇总整理后调整医院战略发展布局,以改善医院的整体运作。医院根据历年来药品消耗汇总数据,核算出合理用药消耗量,划出消耗红线,控制药品消耗比例,完善本院成本管理机制,确保合理高效使用医疗资源。
3.4加强病案管理制度建设
医院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监督组,病案管理涉及领域较多,所在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临床知识要掌握,另外组内还要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医保基金学者和病例编码领域专家等,为监督小组提供技术支持。专业性极高的监督组,优势在于围绕医保支付、病案管理问题,组内人员都有绝对发言权,确保监管过程高效专业,具有科学性。监督组定期审查本院DRG病例,发现编码使用不当等问题并核查致错原因,对此提出改进建议,后期还有对改进结果实施复核。等到相关处理完毕后,还应该将有关问题的处理过程整理成学习案例,供各医疗机构学习。
3.5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
信息化建设工作应围绕基于DRG付费方式,利用人工审计,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综合审计软件等智能信息技术。对信息化升级维护工作必须定期进行,以确保DRG支付系统长期高质量稳定运行。信息化升级过程中要重视监管,借鉴国外经验技术,像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都十分重视内部审计,对于DRG/DIP支付方式中使用的DRG编码,技术规范包括使用综合验证软件系统和医疗标准代码,都需要定期审计。务必保证减少编码案例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同时注重外部审查,学习德国、波兰经验,主要是通过相关学者、专家组织的定期审查来验证案件编码中的问题,再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进行解决。另外,根据国家诊断目录和操作分类编码,改进编码规则,帮助病案审核人员提高病例描述的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或程序,识别并提取DRG编码出错频率高的常见疾病或疾病组,在院内专家组进行讨论分析。对接国家大数据平台,畅通病案管理沟通渠道。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提高DRG编码正确率和病案质量。
3.6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在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队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院要定期组织财务知识学习,时刻提醒财务人员重视预防财务风险,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工作,增强防范意识。支付方式改革影响医院盈利能力,财务人员更应妥善管理货币资金,杜绝出现财务部门坏账现象。考虑医院运营中现金流使用情况,结合医保基金打款时间,利用应收应付时间上的错位,灵活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医院预算管理方案,严控预算支出。结合财务分析,对工作中发现的财务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领导,扎实推进支付方式改革进程。
总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医院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直接影响医院整体运营和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DRG/DIP付费对医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医院要严格控制医疗费用,规范医疗手段,结合临床管理,完善核算机制,优化成本核算过程,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确保实现医院管理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亦冬,孙志楠,陈颖.典型国家DRG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21,40(06):91-96.
[2] 王翠红.DRG支付方式下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故事,2021(20):109-110.
[3] 黄曼.医院推行DRG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1(9):90–91.
[4] 曹坤,蔡双宁,陈维敏.基于DRG的医院运营精细化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5):179-181.
[5] 何宗亮,王迅.基于临床路径管理框架下的DRG精细化管理[J].经济师,2021(8):250-252.
作者:亓文超 单位: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