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09:28: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畜牧养殖环境问题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畜牧养殖也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主要来自兽药残留、粪便和动物的尸体,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面对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和养殖户应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通过采取先进的养殖技术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此外,地方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对养殖过程的监督管理,减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1主要类型
1.1臭味和臭气污染
动物饲料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经过机体的新陈代谢后会形成臭气或氮气,直接造成空气污染。另外,在养殖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空气中长期聚集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会危害身体健康。
1.2药物残留污染
有些养殖户为了防控疫病采取抗生素和激素类的药物治疗,虽然对治疗和防护疫病起到很好的效果,保证了动物的生长,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会造成畜牧产品的兽药残留。此外,在养殖过程中采取的消毒处理措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生态环境,有些有害化合物经过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后成为有害物质,直接造成周边的空气和水资源污染。
1.3粪便和排泄物的污染
在动物生长过程中会排泄大量粪便,如果不能有效及时处理粪便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一些养殖户的生态环保意识比较淡薄,不重视粪便处理工作,随意堆放排泄物,导致周围的水源和土地资源受到污染。此外,在一些中小型养殖场,没有购买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将排泄的粪尿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粪尿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进入外部环境会导致水资源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1.4动物尸体污染
养殖数量大幅提高,提高了畜禽传染病的发生概率,死亡率大大提高,有些养殖户没有采取科学的病死动物处理措施,造成疫病的扩散和蔓延,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病,一旦扩散和蔓延不仅会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还会威胁人体健康,此外,没有经过处理的尸体腐烂后会产生臭气,污染周围的水资源和空气资源,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2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危害
2.1水污染
小规模养殖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用于灌溉农田,会破坏当地的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在土壤被污染后,改变了原有功能,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情况。
2.2生物污染
粪便中还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处理不及时会滋生蚊蝇,导致病菌数量的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2.3空气污染
在畜牧养殖发展过程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和氮气等物质,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果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提高空气污染浓度。此外,一些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会引发人体咳嗽和支气管炎,不仅影响养殖场的健康发展,还会危及人类健康。
3畜牧养殖中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3.1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没有认识到畜牧业发展和养殖环境之间的关系。甚至在利益驱使下忽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缺乏应有的环境保护机制,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频繁出现。此外,一些养殖户不重视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没有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2污染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我国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许多养殖户不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养殖过程中轻视污染治理,或者在污染治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重视污染技术的创新,没有购买粪污治理设施设备。
3.3养殖方式相对落后
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大规模养殖方式相比,我国畜牧业养殖技术和方式比较粗放,不重视技术的更新,尤其是一些地区没有实现养殖的科学化和产业化,养殖规模比较小,养殖中的设施比较简单,没有配备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型养殖场,设施设备比较简陋,粪便没有经过处理后到处排放,给当地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3.4不重视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一些养殖户的生态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如对病死动物尸体不能有效处理,经常出现随意丢弃的现象,造成当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污染。相关研究显示,一些养殖户不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且不具备法律观念和常识,不能清楚认识到病死动物的处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购买无害化处理设施,加之一些养殖户的经济条件有限,影响了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4畜牧养殖中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提高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
减少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养殖户应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坚持生态化和绿色化的养殖模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相关工作部门应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引导养殖户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手段。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养殖户了解实际情况,传授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引导养殖户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中,在推动畜牧业养殖发展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4.2完善和健全养殖法律法规
为了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和产业化水平,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不断提高管理的广度和深度。(1)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和药品添加剂的控制,减少药物残留,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安全和生态发展,减少对畜牧产品的污染,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畜牧产品。(2)应结合当前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养殖情况完善法律法规,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
4.3加大畜牧养殖的污染治理力度
为了有效解决畜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购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和设备,可建立畜牧养殖无害化处理中心,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2)应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可以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利用生物净化方法加强对畜禽粪便和废水的处理,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4采取生态化的绿色养殖方式
畜牧养殖中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其中就包括环境保护,通过采取绿色和生态化的新型养殖模式可以提高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水平。为此,应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在养殖过程中积极推广和使用绿色兽药和绿色饲料可降低兽药残留产生的不利影响,推动西部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4.5改变原有生产模式
中小型养殖户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应进行产业升级,或者引导小型养殖户与大型企业合作,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可采用公司、合作社及农户相结合的畜牧业发展形势,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6保证养殖场的干净和卫生
为减少疫病发生概率,减少药物的使用,应做好疫病防护工作,加强对圈舍和运动场地的清扫,为动物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此外,定期对粪便和污染物进行全面清理,做好养殖场通风管理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可采取粪水分离技术,避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危害地下水资源。
4.7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为了降低疫病的发生,可以在日粮中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包括一些天然的除臭剂。此外,也可以添加一些酶制剂,能提高氨基酸利用率,增强饲料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动物的健康。
4.8做好粪污的循环利用
工作畜牧养殖过程中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既要做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也要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可以加强对畜牧粪便的加工处理工作,利用沼气池和种养的方式做好粪便处理,让每天产生的粪便统一收集到沼气池中,不仅可以提高粪便利用率,将其作为发电和生火做饭的重要能源,也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粪便经过堆积发酵处理后可作为植物肥料,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4.9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科技投入
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现代化的畜牧养殖体系,提高粪便处理能力。国家应为购买粪污处理设备的养殖户适当的补贴,引导养殖户做好粪便处理工作,针对有粪污处理的养殖户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从整体上提高粪污治理能力,推动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畜牧业养殖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危害比较大,不仅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应明确分析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源,找到污染的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此外,还应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养殖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国养殖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提高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能力,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嫄玲 单位:肃南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畜牧养殖环境篇2
规模化的养殖成为了当前社会下畜牧养殖行业的主流模式,为了能够确保畜牧养殖经济的持续化发展,需要对畜牧养殖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措施来为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供保障,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切实改善规模化养殖的模式,制定出有关管理的规章制度,来使国内畜牧养殖也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1有关畜牧养殖工作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内容分析
1.1畜牧养殖地点朝着城镇郊区转变
伴随着时代的持续化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绿化水平的提升,也使大量的养殖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地方来展开耕种养殖工作,因此,为了能够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经营工作人员也需要将畜牧养殖业搬往距离城区相对较远的郊区位置[1]。但是大量集中的粪便残留物以及生活垃圾等,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特别是所在地的空气、水源以及土壤等,都会造成较大程度上的破坏。因此,诸多养殖工作人员为了更加方便自身工作的开展,也将大量牧场安置在了城市郊区中,诸多粪便垃圾又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进而严重的影响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该种现象带来的问题相对严重,需要引起有关人员足够的重视。
1.2饲养的模式与经营模式产生了明显转变
由于国内传统畜牧行业的规模相对较小,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元来展开管理,因此,实际的污染程度相对较小。然而伴随着现有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往以分散经营以及家庭经营的畜牧养殖规模渐渐减少,逐渐转变成为了以机械化饲养管理为主的模式。机械规模化的畜牧养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养殖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导致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出现,尤其是依靠科学技术力量,来展开种植所残留的杂物相对较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2]。
1.3化肥饲料明显取代了有机饲料
某些畜牧养殖人员为了能够在根本上维护好现有成本期间开始弃用之前的有机化肥,而是在选择价格便宜、使用简便的化肥饲料。有机肥的减少,将会逐渐增大对粪便肥料的需求量,需要明确了解的是,将动物粪便或是普通的化肥直接散播到土壤之中,不仅不能利于农作物的稳定生长,并且还会在根本上加速土壤结构的硬化,这样一来会导致土壤的透气性受到影响,进而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成分,降低土壤肥力,这就会导致不利用农作物的生长。
1.4明显引发化学污染
在畜牧养殖行业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对动物实施疾病预防与防治。但是养殖人员要想为了满足自身经济需求,而采用化学药物预防以及治疗,这些化学物质将会残留在动物体内,同时从动物的排泄物中进入到土壤当中,土壤当中的化学物质又会对植被产生作用,所以形成的威胁具有循环性特点。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导致植被不能健康生长,破坏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妥善处理好化学污染的问题,力求提升处理的安全性水平。
2有关畜牧养殖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影响因素研究
根据有关人员的研究发现,畜牧养殖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较大,而形成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保意识相对较差
目前,畜牧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养殖技术人员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环保意识明显不足,没有办法更好认识到养殖产业对环境的影响,经常只是重视经济效益的实现。与此同时,当下在畜牧养殖产业当中,对于养殖环境管理力度还不够充足,对于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大,随意堆放及处理不当,都会直接加重环境破坏的问题。因此,环保意识相对较差的因素,有关人员需要对此予以高度化的重视[3]。
2.2选择畜牧养殖地址还不够合理
诸多国内的养殖场地选择建设在住宅周边地区,距离居民区相对较近,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对居住环境的空气情况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样直接污染了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有某些养殖场在选择交通干道,或者水源附近建设,导致了细菌出现了明显的传播,影响了生活用水的质量,这对于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非常明显,因此,需要对畜牧养殖地址选择需要得到科学化的把握。
2.3有关无害化处理设施还不够充足
在进行畜牧养殖的时候,对污染物做好处理,尤其是实现无害化的处理,已经成为环保视角下的重点工作,这也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在养殖中,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做好处置,能够切实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扩散,起到环境净化的科学作用。另外,在实际的畜牧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在规划化养殖中的技术设备明显存在不足的地方,所以,工作处理程序还不够规范,没有办法很好地处理废弃物,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非常显著,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些要点,最终造成的危害将会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受到直接损害[4]。
2.4现有畜牧养殖管理水平较低
伴随着规模化的养殖行业发展,养殖场中的动物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多,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弃物数量也在渐渐增多,假如养殖场的管理水平还不够充足,那么必当会导致废弃物处理不够及时,滋生出大量的细菌,增大动物患病的具体概率,形成明显的安全隐患问题。与此同时,还缺乏明显科学的管理,这样将会引发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直接污染现有生态环境。因此,现有畜牧养殖管理水平低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才能处理好相应的养殖工作。
3针对当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
畜牧养殖会带来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行,需要立足于环保的视角下,来对畜牧养殖进行优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这就需要采取可行措施,将其运用到畜牧养殖中,切实减少污染。
3.1注重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要点
畜牧养殖场中的牲畜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根据长时间的数据研究发现,始终都是造成畜牧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来源。从养殖的角度来说,粪便的量是比较大的,尤其是针对一些大体型的禽畜养殖,这就更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比如,进行肉牛的养殖,根据相关研究,成年肉牛每年的粪便量,约为自身体重的5%左右。假设一头肉牛体重500kg,那么意味着其每天要产生25kg左右的粪便。假设一个养殖场有500头肉牛,那么一天的粪便量就达到了12500kg左右,由此可见,畜牧养殖的粪便量很大,处理难度自然也大。因此,可以采取资源化利用策略,比如沼气技术。与此同时,还应当利用动物粪便干湿分离机械,来有效的处理粪便的堆积、挤压等问题。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粪便通过了干湿分离机的固液分离之后,粪水中的污染物质还会大幅度的降低,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排水指标展开排放。分离出来的粪水能够直接排到沼气池中展开二次有机发酵,在发酵工作之后的粪便,就能够当作有机肥料运用到土壤当中,进而起到环保的明显效果。目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期背景下,大量的畜牧养殖管理人员,都开始采用此种环保高效经营模式,来充分的利用粪便中的化学物质,进而最为有效增强土壤的抗压性与透气性力度[5]。
3.2科学合理规范畜牧养殖功能分区
在畜牧场范围之内,需要对各类建筑物展开功能组团与和合理分区,这是畜牧场规范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饲养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的政策,畜牧养殖场常常都会被分为生产区、管理区以及生活区。生产区始终都是畜牧场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些大型牲畜的圈舍与放牧材料的重要存续地,其中饲料的加工、贮存与产品贮存等较为繁琐的程序,都会在此得到更好的开展。管理区始终都是畜牧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所在地区,生活区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居住区,除了生产区之外,后者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影响最小,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安排生产区,也需要加强对生产区的重点防治与管理。为了能够确保畜牧群体的健康与病情防治水平,那么也需要设立出科学防护隔离区以及单独的治疗区域,以此来对生病的牲畜展开及时的隔离,与有效针对的处理。除此之外,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展开有效的管理,使各个功能区之间维持在一定的间距,也给予核心区展开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保护。还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科学合理规划以及制定科学有效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发挥保护生产安全的作用。有关人员需要对此要点予以高度重视,力求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3.3注重农牧结合的要点
农牧结合的模式主要是在农业产业区展开牧业活动,再次由牧业返投农业,做到一个有机大的循环整体。具体情况来讲比如秸秆养殖,养殖需要根据地势条件以及土壤条件展开科学合理的划分,来选定畜牧场的养殖位置,尽可能做好捕鱼以及污染环境制度较小的其他畜牧养殖场,集中到城郊中,与农业展开最为亲密的合作。因此,需要切实减少牲畜粪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就是在这个农牧作业循环过程中,使动物粪便能够还田,动物排泄物换田能够切实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进而减少对环境污染。还需要注意的是,养殖人员需要学会运用科技手段,使得粪便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这样必定能够使得现有的环境保护效果得到实现。从这些方面展开分析,注重农牧结合的要点,需要得到人们的深层次重视。
3.4提升养殖环境的保护意识
落实到具体操作中,需要提升规模化畜牧养殖中额外环境保护意识,有效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开展环境保护环境,对养殖企业展开环保教育,提升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更为理想化的开展。针对于某些规模化较大的养殖企业,则需要切实的展开养殖实际考察工作,结合环境保护的情况,来展开环保整治与教育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给予更为全面的指导,监督养殖企业的环保工作落实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注意的是,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养殖人员综合素质的教育工作,提升养殖工作中的有关环保情况,减少生产过程中发生环境破坏的有关问题。从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可知,提升养殖环境的保护意识,必定能够得到人们的重视。
3.5运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以及提升养殖技术
首先,分析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依据实际生产中环境破坏的问题总结与分析,需要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工作,运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展开解决问题。对于养殖场而言,需要立足环保视角下,建立起污染防治制度,针对养殖场内的污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细致规划处理流程和技术方法。比如,对于粪便的处理,就需要制定起相应的制度,确保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其次,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在现代化的规模化畜牧养殖,应当比传统养殖拥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在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更加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来增强处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还需要明确的是,运用全新的养殖技术,持续不断改善现有的现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养殖污染物的产生。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场地的人需要对养殖工作人员,展开养殖技术培训,定时定期的展开教育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掌握力度,进而真正有效的控制养殖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6推进循环模式的运用
国内养殖场需要建设有关的分流排污设施,将雨水同污水科学化的排放,鼓励应用全新的整改技术,在养殖场内构建起节约用水的模式,同时要对一些废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比如,减少冲水式清理排污,设置暗沟,实现分流排污等。另外,将沼气工程科学的运用到养殖中,构建与之相应的配套设施,完善工程验收的环节,确保更为正常的运行。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好储存,设置防水、防漏等措施,确保处于封闭状态,避免泄露污染环境。
4结束语
根据具体内容的分析可知,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研究,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与研究,需要得到有关人员的持续重视,进而才能使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得到实现。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相信随着有关人员的持续不断的研究与把握,最终畜牧养殖的根本目标,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因此,在研究这些内容的时候应当注重加以把握,力求工作开展的每一个环节科学性与规范性得到实现。
作者:索昂才培 单位:青海省玉树州高原牦牛良种繁育推广中心
畜牧养殖环境篇3
近年来,为了促进基层地区群众发家致富,脱贫致富,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带动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扶持畜牧养殖产业。当前,畜牧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村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对保障消费者菜篮子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也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产业正处于从小群体向着大规模标准化养殖方向转变,在这个时期经常存在养殖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养殖总量超过环境承载容量的情况,再加上很多养殖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置不到位,畜禽粪便污水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对土壤水源、空气构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目前,畜牧养殖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1苏巷镇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置现状
近年来,苏港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毗邻县城和农民畜禽养殖积极性高的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推进“五配套”模式化养殖,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带动了原来一家一户庭院式分散饲养逐步向专业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22年以来,该镇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开展相关工作。截止到2020年年底,苏港镇共存在各种形式的养殖场和养殖者238家,主要以猪养殖产业为主,现存栏各种形式的猪群3896头,很多养殖者通过发展畜禽养殖产业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但由于该乡镇畜牧养殖规划缺乏科学性,在发展养殖产业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建造很多养殖场,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动物的养殖数量已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再加上没有配置完善的污染物处置设施,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对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苏港镇要求各村(社区)、单位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关于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常态化管理,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抓紧抓细抓实。
要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集中精力全面开展督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场(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增强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确保畜禽养殖业无污染物直排和偷排现象。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畜禽养殖业主和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明确畜禽养殖业主为环保第一责任人,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畜禽养殖者的违规违法行为,形成群众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截止到2020年,苏港镇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达到了87%。但该乡镇的规模化养殖产业在整个养殖比重当中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小,主要以饲料养殖中小规模养殖为主,很多中小规模养殖者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并没有配置完善的污染物处置设施,养殖场产生的废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直接向外排放,污染点多面广,防治难度相对较大。
2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
2.1养殖方式比较传统
当前,苏港镇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数量逐渐增大,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养殖者仍然坚持小规模养殖或者分散养殖为主,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先进养殖管理技术并没有在散养养殖群体当中得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另外,很多养殖管理人员看到生猪养殖业有利可图便一股脑地进入,在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之前,尤其是在养殖场规划建造养殖管理方案制定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养殖经验比较欠缺,动物养殖期间各种污染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直接对外排放,形成了多种污染源[1]。而对于某些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来说,即便能够配置完善的污染物处置设施,养殖标准相对较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直接阻碍了畜牧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进程。一些养殖者在开展生猪养殖产业时,并没有采用专门化的污染物处置设施,造成了粪便污染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2.2养殖规划不到位
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当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没有超过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时,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自然环境能够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置,同时也能够发挥各种污染物的利用价值。但很多养殖者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在发展之前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没有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划定养殖区域限养区域和禁养区域,养殖场建设十分随意,并且分布较为广泛,形成了点多面广的污染情况。很多养殖者在养殖场规划建造之前,没有将养殖行为上报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养殖场场址选择不当,规划建造不合理。场址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容易加重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蔓延。另外,内部环境在规划建造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当之处,净道和污道没有分开设置,生产区域、生活区域之间的距离较近,没有配置完善的消毒通道,进出入口没有设置消毒池,生产区域当中也没有设置消毒室和兽医室[2]。在养殖场的下风向处也没有建设污染物处置设施,产生的污染不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
2.3养殖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当前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很多养殖者在发展动物养殖产业之前,并没有学习畜牧养殖相关知识,也没有了解国家动物防疫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只注重经济效益和扩大养殖规模,养殖管理不规范,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另外,很多养殖者在动物日常管理过程中,也没有构建完善的养殖管理方案。各种污染物得不到妥善有效的清理,环境恶化较为严重。当前,有很多养殖者将圈舍建设在江河湖泊的两岸或者建设在生态脆弱地带,养殖场内部没有配置完善的污染物处置设施,每天产生的粪便污染直接向着周边的河道、土壤排放,从而造成了水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3]。
3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3.1加强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监督
今后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养殖者养殖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实施粪便综合处理,防止粪便过量排放所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提高养殖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做到养殖环节规避污染物排放,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还应该加大畜牧养殖环境的保护监督力度。在牲畜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规范养殖者的行为,从源头上加大污染物的有效控制。对于改建或者扩建养殖场,一定要由当地的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价,要确保布局合理,选址恰当,按照相应的法律规范科学建造,科学实施,并且应该严肃办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养殖场养殖规模扩大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也需要进行影响因素评价,并结合保护部门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审批制度。还应该加强对辖区范围内中小规模养殖者的针对性管理,引导养殖者联合起来发展养殖小区,实现对动物的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免疫接种、污染物统一处理,有效解决传统养殖模式之下点多面广的污染情况。各项养殖行为都需要在相关部门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养殖。
3.2科学规划
在发展动物养殖产业之前,应该对养殖场所在区域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水源和各种风景名胜区造成的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估。规划建造期间,需要根据当地土地资源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进行,全面满足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养殖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一般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位置,同时还应该远离河流、水源保护区、水库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以及居民居住区域的位置。
3.3加强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对于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或者正在修建的养殖场,要按照养殖规模设立污染物处置设备。根据具体的规模确定相应的大小,养殖场还需要设立一个能够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粪便储存场所,并对养殖场的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置,将厌氧发酵技术耗氧发酵技术充分应用其中。通过将产生的粪便和污染物经过过滤处理之后,引入在沼气池当中进行沼气发酵,生产出来的沼液用于能源照明,沼液、沼渣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施入农田。也可以将养殖场的粪便污染物经过堆积发酵之后,形成优质的有机肥施入农田,真正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养殖较为分散的区域,可以在养殖集中位置建设一个有机肥加工厂,并以有机肥加工厂为出发点,辐射四周的养殖场,收集养殖场所产生的废物制作商品有机肥,增加经济收入。
4结语
当前畜牧养殖产业发展进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整个养殖产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污染物处理和污染问题解决过程中,应该从引起问题的原因角度入手,不断优化畜牧养殖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化的养殖产业,并且在养殖场内部配置完善的污染物处置设施,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形成完善且合理的污染物处理方案,最终助推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素红.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对策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9):133
[2]李建华.关于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对策[J].畜牧业环境,2020(12):21.
[3]赵瑞,梁茂文,王呈,等.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有效对策[J].畜禽业,2020,31(5):40.
作者:李华彬 单位:安徽省明光市苏巷镇兽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