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15:19: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医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在护理学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妇产科护理学知识内容日益复杂,但教学方法仍较陈旧[1]。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了解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妇产科护理学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实用性。
1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单向灌输,学生只是被动跟随,缺乏主动性,理实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2]。目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理论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实训资源短缺、实训教学模式僵化、学生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理念等,这些都影响了妇产科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针对妇产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基于“互联网+学习通”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2.1“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的含义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也就是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对传统的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最终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各领域和国家进步的各方面,“互联网+”都在蓬勃发展,这给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2.2“互联网+教育”
2015年6月14日,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在“2015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上阐述了有关“互联网+教育”的观点,认为传统教育不会被“互联网+”取代,而是会让传统教育焕发新的活力。“互联网+教育”将会使得未来一切教与学的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随着我国将“互联网+”列为国家战略以来,互联网与教育和教学相结合所产生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都已成为新时代教育诉求,高校教育模式必然也会更加开放[2]。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京文也表示,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的时代。
2.3“互联网+学习通”教学模式设计
学习通是超星公司基于微服务架构打造的一种课程学习、知识传播和管理分享的平台。它集知识管理、专题创作、课程学习和办公应用为一体,主要利用超星公司20余年来所积累的海量的资源,如期刊、图书、报纸、视频、原创等,可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该平台用户可分为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教师可进行教学课程管理、资源上传、发布各种教学活动、布置作业及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等。该平台推动混合式教学,可进行灵活的课前学习、在线随堂练习、智能导入试题、作业互评、主题讨论等,真正让教师体会到什么是智慧教学。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变革势在必行,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新型的网络教育结合起来[3],将是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使得新型教育环境下的受教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本研究将“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设计思路见图1。
3“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3.1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护理学171~174班187名学生、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护理学181~186班244名学生,共计实施两个学期。在学期初第一节课向学生说明实施本教学方法的目的,并说明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包括本研究采用各环节学习活动评价所得成绩,所有线上学习活动均通过超星手机学习通App学习软件或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按照课程授课计划,本课程每周为2学时,共计32学时。
3.2教学过程
3.2.1课程准备
首先在学习通建课,在第一章绪论单元上传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理论及实践)、学习指南、考核内容与方法、学习方法、课程目录、学习任务导航等栏目,让学生对课程学习有整体认识。同时,为实现混合式教学,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同步建立SPOC。
3.2.2课前
通过学习通“通知”给学生提前发布预习任务和内容,要求学生按照课程授课计划和预习任务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预习。
3.2.3课中
首先通过学习通进行课前诊断,对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测试,然后结合相配套的课前诊断课件,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讲解题目,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巩固知识。课前测试的题目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题目代表一种重要知识点,教师可扩展相关知识点,以点带面,以树枝状形式展开知识点,让学生学会思考。课前测试题目一般以10个为宜(可根据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难度适中,测试时间10分钟(一般一道题目1分钟)。课前诊断题目设计主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学习通“随堂练习”完成,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好题目,根据课程内容、学时和具体情况决定题目发布时间,可以在课前10分钟发布,也可以在课中首先进行,以检测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为教师课中精讲提供参考和依据。课前诊断结束后,再将整个章节内容进行串讲,课中发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注意力,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3.2.4课后
课后可通过课后拓展、课后诊断、思维导图进一步强化知识点。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按照课程章节顺序进行重点章节的测试,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学习效果好。
3.2.5创新创业思维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程还将创新创业训练作为教学特色,由学生完成孕产操、月子餐和创新创业作品。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由于疫情影响,学生不能返校,考虑到家庭环境可以为本作业完成提供条件和时间,在开学初第一次线上课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以个人为单位每人完成一份孕产操或月子餐设计,将作业以视频和文档形式上传学习通,要求在复学前完成,学生互评,成绩自动按课程设置比例计入学生个人平时成绩,既可培养其创新思维,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生活技能。5月份复学后又给学生布置了创新创业作品,要求学生以不同形式,如书画、诗歌、音乐、舞蹈、说唱、情景剧、辩论等,将所学妇产科知识通过作品展示,自愿参加,但教师需向学生说明参加的学生进行评奖,4个班共评2个特等奖,即作品获得满分者,不但奖励50元红包,课程积分再加50分,其他奖项者按作品质量加10~50分不等。学生参与率很高(60%),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在2020—2021第二学期,为方便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在假期提前布置作业,学生可利用假期完成,这样既参加了家务劳动,又可以和家人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完成了作业。
3.3课程考核与评价
3.3.1课程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成绩(30%)+期中考核(20%)+期末考核(50%)。
3.3.2课程平时成绩评价
本课程平时成绩评价采用混合式学习评价(见图2),主要包括课堂评价(25%)、在线活动(35%)、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20%)、学习成果评价(20%)。具体有以下几点。
(1)课堂评价:包括学生考勤、课堂回答问题次数以及质量、课堂互动个人表现情况,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做好记录,以供后续评定。
(2)在线评价:包括学习通教学平台上学生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学平台上发帖的次数与质量、参与的投票活动情况、参与的调查问卷完成情况以及在线测试成绩等方面。
(3)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评价:包括组间评价、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3个部分。这部分主要用来评价学生或者小组在给定作业或者任务中完成成果的情况。
(4)学习成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学习档案、论坛发帖收集等,教师不定期抽查,课程结束后进行评阅。
3.3.3测试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以上评价记录,综合期末考核成绩,按照评价设计中每部分的权重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分,作为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通过学习评价结果、分析进行反馈,了解课程教学效果,并进行反思和改正。
3.4总结
3.4.1教学内容
方面由于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学时有限,教材内容量大,打破教材固有的顺序,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用最能让学生理解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
3.4.2教学方法与策略
方面针对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特点,构建了以“满足学生生活和临床实际需求”为本位的理实一体、多途径、多方法“互联网+学习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3.4.3教学评价方面
本课程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评价标准与设计的学习目标相对应,过程可回溯,为教师跟踪学生学习进展提供支持。同时真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保证成绩的合理性。
3.4.4其他方面
(1)创新建立学习成果文件档案袋,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记录整理的习惯。
(2)创新建立“天使卓越班”:学期初第一节课向学生说明创建目的、要求,学生自愿报名,要求制作桌签,前排就座,教师通过“天使卓越班”微信群发布除和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外,还不定期发布考研、文献和其他课外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取得的教学效果
在学期末课程结束后,笔者针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学习效果进行了后测,以了解在“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实施后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4.1“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提高了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见表1)现在的大学生有独特的思维模式,他们对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强烈,“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再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结合了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优势。课堂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者既相互帮助,又相互竞争,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并增进了师生感情。在线学习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以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92.34%),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通平台上,笔者根据课程内容上传学习资源、课外拓展资源和音视频资料,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有机结合多种教学媒体,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选择不同的媒体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符合新生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在学习通随堂练习课前诊断题目设计阶段,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所授教学内容,吃透每个知识点,并精心设计每一道题目,题目应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由前一个问题引出后一个问题,教师精心设计的题目必须囊括本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探索思考,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2“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丰硕的学习成果“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课前诊断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进行自我学习,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教材,深入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并独立完成学习通随堂练习发布的课前诊断题目,在教师授课前,学生已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深入了解,为后续课中精讲做了铺垫。“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中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学习环节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我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对课程内容进行独立思考,深化和拓展教师授课内容,并能提出疑问和个人独到的见解,认真并独立完成作业,并将小组观点发布于学习通主题讨论区,供大家参考学习。如表1调查显示,84.45%的学生认为本教学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82.6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完成学习通教师发布的学习活动任务,提高了自学能力。学习成果作为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化吸收环节,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非常感兴趣,因为在小组自评、成员互评环节学生可以独立去发现自己或他人存在的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他(她)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思维导图能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并且形成个人很好的学习成果。创新创业作业可以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能将学生除专业以外的特长和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挖掘了他(她)们潜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4.3“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有利于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在“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使用超星学习通手机App进行,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手机端学习通App或电脑端的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教师可将教学课件或其他辅助教学的资源上传到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及实际情况进行下载学习,教师还利用学习通强大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与学习相关的拓展资料。同时,学习通提供的交流平台如班级群消息、主题讨论区等可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便利的沟通条件,学生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或其他通信工具,如QQ、微信等向学习伙伴或教师求助,教师也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
4.4“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学习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分工完成个人任务,并提交作业至学习通“分组任务”,教师可将作业成绩计入学生课程综合考核成绩之一,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体现了过程性评价。在分组讨论和成果汇报环节要求组内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讨论问题的看法和疑问,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做到知识共享,同时将自己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的成果进行汇报,由选定的小组长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对组内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打分,促进了学生积极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由组长代表本组成员汇报讨论结果和学习成果,这些都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在讨论和汇报中所提出的问题等及时反馈,进一步总结课程内容。基于任务的小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5“互联网+学习通”混合式教学模式
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索,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内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化就是人们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的知识为个体所用,也就是将外在个体的知识转化为自我内在知识体系的过程[4]。在课前诊断完成后,教师按照随堂练习题目进行知识讲解,根据学生完成题目的正确率,讲解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并对知识进行拓展,由一道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引出下一道题目,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前预习、课中诊断和讲解后,学生已经历了“被动学习者”到“主动探知者”的转变[5],最后通过课后拓展进一步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对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发布主题讨论,进一步深入探究和思考,学生可互相回答,有利于知识转化、理解和内化。学生通过学习通课前预习、课中诊断、课后拓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对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分析,找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内化吸收知识点,提高自学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5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5.1存在的不足
(1)学生方面。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对知识重、难点把握不准确,缺乏系统性,个别学生仍然不够重视课前预习,课中诊断题目存在抄袭其他学生答案的现象,使课前学习活动流于形式。线上通过学习通发布的任务点不能按照授课计划提前完成,有些学生甚至到期末考试前突击完成,不能配合教学活动完成知识衔接,少部分学生在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学习环节,不积极主动承担小组任务,有时甚至什么都不做,全部依赖组内其他学习主动性好的学生,只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去对待,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思考与探索,总结发言时总是平时胆子大的学生,其他学生机会较少。
(2)教师方面。首次在学习通建课任务多,工作量太大,增加了教师额外工作负担,由于平行班级数量多,教学任务本身过于繁重,再加上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的学习活动,如主题讨论、作业等都需要教师批阅,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管理和监控受到影响。
5.2改进的措施
(1)学生方面。首先本课程教学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学期初第一节课向学生详细说明课程成绩所占比例,并将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作为平时成绩纳入学生课程考核成绩之一。在学习通成绩管理中设置好每一个学习活动比例,并告诉学生获取相应成绩的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另外,对学习通任务点完成不及时的学生及时进行学习预警,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将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展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2)教师方面。学院安排教学任务时尽可能考虑教师工作量,将平行班较多的课程分配给多个教师完成,这样在学习通建课时或教学中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管理和作业批阅时都可以分工协作完成。建设好教学团队,有利于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通过传帮带也可以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体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王吉利.雨课堂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8):54-55,58.
[2]吉秀家,王艳波,崔宇红.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2):56-57.
[3]郭树荣.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39-41.
[4]王晶晶,刘桂萍,刘娜娜,等.反思日记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16):66-67.
[5]郑海燕,史小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助产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14):1823-1826.
作者:郑海燕 单位:河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