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家校协同式教学

时间:2022-11-23 14:51: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家校协同式教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家校协同式教学

青春期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生长发育知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杜绝危害健康行为,预防传染性疾病,为学生未来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随着2021年11月《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关于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上升到了全新高度[1]。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中学阶段生物学教学是加强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此要利用“双减”政策、《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指南》这三大文件相继颁布的契机,贯彻中央的相关指示精神,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利用生物学课程协作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发挥生物学育人功能,加强青春期健康观念,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中学青春期健康家校协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政策法律:落实多项重大政策与法律的必然要求

“双减”政策要求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减轻课后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而“减量提质”的背后需要拓宽教育资源渠道,学校与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协同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2]。家庭教育促进法从多个角度要求家长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教授安全知识,履行“第一任教师”职责,同时在重要时段进入中小学校进行针对性学习,强化自身家庭教育能力[3]。《指南》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教育,要求中学阶段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青春期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掌握一定的疾病防控知识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1]。以上文件的颁布为家校协同加强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家校协同对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现实要求:应对现实问题的必然之举

第一,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下成长,其中,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合作是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将教师的系统教学与家长的点滴渗透相结合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氛围。第二,青春期健康教育涉及较多的学生隐私,同时集体授课制下教师也难以针对性了解每名学生的身心状况和自身特点,而家长是学生最为亲密的朋友,是最了解其身心状况和自身特点的教育参与者,利用家校协同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和因材施教,适应每名学生的现实学习需求,突出家庭教育的主体性地位。第三,据吕香莲等的个案统计数据,35.53%的中学生知晓健康知识,53.17%的中学生养成了健康行为,79.52%的中学生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父母越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则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越高,这一方面说明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现状并不容乐观,较多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青春期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青春期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学生对于青春期健康较为重视,家长是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关键一环,为此学校与家长必须共同合作,通过生物学课程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4]。

(三)教材分析:青春期健康知识的教材体现

中学阶段生物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青春期健康知识,利用好文本知识、活动设计和拓展阅读等教材内容,有利于更好地与家长共同开展学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初中阶段的四本人教版教材通过展示生命现象和提出具体保健措施让学生感受生命世界的伟大,树立珍惜生命和爱护身体的观念,学习青春期健康的相关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高中阶段的五本人教版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则侧重于揭示生命本质和现象共性,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人体运作机制的过程中学会保持身心健康成长,既有间接性的青春期健康引导,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一节中探讨青少年矮小问题,也有直接性的措施提出,如“免疫失调”一节中提出艾滋病的预防途径。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将教材中青春期保健措施的相关内容汇总整理见表1。

二、中学青春期健康家校协同式教学的开展策略

集体授课下的课堂教学具有效率高和系统性的优势,有利于完整全面地向学生传授青春期健康的相关知识,但也有灵活性不足、场所固定和难以因材施教等局限性,部分学生不愿意透露身体隐私和畅谈性知识等“尴尬”话题;而家庭教育的时空范围较为灵活,教育途径更加多样,学生更敢于向家长畅谈隐私话题,但家长的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存在不足。为此要将课堂教学的系统讲授与家庭教育的灵活轻松相结合,克服家校双方的不足,以此共同加强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

(一)家长培训:让家长成为教师最得力的合作者

家长的青春期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存在迷信和愚昧的观念,如“萝卜青菜保平安”轻视蛋白质摄入、回避性健康教育等;而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寓教于日常生活,加强针对性学习,同时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工作计划[3]。为此,一方面应利用家长学校、网络沟通和家长会等途径传达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精神,帮助家长学习正确的青春期健康知识,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摒弃错误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与教师合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家长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优化家庭教育方式,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状况、具体情境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一套最适合孩子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方法。

(二)三方互动:适当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

作为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家长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应利用活动单、网络消息通知等手段提前告知家长并适当让家长自愿参与互动(如图1所示),通过家长、学生和教师三者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于青春期健康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切勿让互动成为家长的任务负担。第一,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精心选择并布置问题,让学生提前向家长询问调查或在家长的协助下查阅相关资料,如学习“人的生殖”前向母亲询问分娩感受,学习“免疫学的应用”前向家长询问自己出生后接种了哪些疫苗,初步了解新课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自身承担的生命责任。第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用提问法和讨论法,适当让学生分享家长的回答内容或结合家长回答讨论正确措施,同时优化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系统学习相关健康知识与措施。第三,课后阶段教师应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让家长成为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监督者”;在自愿原则下学生向家长分享心得体会,讲解课堂所学,家长根据孩子的日常行为表现评估打分并向教师沟通反馈孩子自身的落实情况。

(三)因材施教:让青春期保健教育契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每名学生在身体发育、理解能力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个性化差异,而班级授课制下固定化同步教学并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进而结合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呆板统一的要求与措施也不利于学生真正自觉遵守,为此应在家长的协作下让青春期健康教育契合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既要讲授科学严谨的生物学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的运作原理,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和生活环境,利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和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展示提出相应要求与措施;同时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学习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深入思考并探寻真正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健康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青春期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关注孩子身心变化并加强青春期健康引导;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协商制定家庭健康行为规定,细化行为要求,如将加强锻炼细化为若干条具体措施;同时家长也需要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营造远离烟酒毒品的家庭环境。

(四)生活运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青春期健康

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高度联系的学科,青春期健康知识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亲历知识的发现与产生过程,将概括抽象的教材知识实际运用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将课堂所学的健康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强化学生生命责任感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健康知识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激活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如学习“被动运输”一节时举例吃大量咸菜或带盐瓜子口腔会干涩,进而讲解高钠饮食的危害并要求学生控制钠盐摄入;学习“特异性免疫”一节时让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列举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进而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应对传染性疾病。另一方面,高中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多主体多方法地评价个体,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并布置课后探究性活动和课后实践作业,学生自制评价表并让家长成为评价者,考察学生将青春期健康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情况[5]。

三、中学青春期健康家校协同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性健康与性保护教育是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重图1教师、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学生健康发展调查报告要内容,针对当前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和中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对“人的生殖”一节展开教学,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三个环节进行“教师设疑—家长答疑—学生激趣—教师讲授—学生反思—家长升华”家校协同式教学,切实提高青春期性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如考虑留守儿童、父母去世和家长抵触等个例情况。

(一)课前预习:激发兴趣,直面性话题

让家长参与预习环节有利于学生大致了解即将所学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助推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提前布置访谈任务,让学生向父母询问三个问题———“妈妈怀孕时心里在想什么”“妈妈生我时是什么感受”“爸爸妈妈对家庭的看法”,学生认真倾听,自由交谈并及时整理记录。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浏览教材,了解主要内容尤其是两性生殖系统示意图,圈点勾画知识要点,遇到不甚了解的专业术语时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家长,在家长的配合下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学生隔阂与害羞心理。

(二)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系统讲授

课堂教学是最为普遍的教学形式,上课是教学中心环节,要结合学生的预习成果系统讲授相关内容。第一,教师要设置分享环节,让学生以举手回答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访谈结果,在此过程中体会父母的伟大与生命的来之不易,进而消除长期施加于“性”本身的神秘色彩,减少性与色情挂钩等粗俗低劣性知识的不利影响,缓解学生害羞尴尬心理,为进一步系统讲授性知识创设轻松愉快且生活化的课堂情境。第二,既要保证语言的严谨科学,通过直观的模型、视频、图像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两性生殖系统构成和生殖过程,树立健康的性保护观念,又要紧贴学生的家庭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性知识,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做好自我保护,理解性、爱情与婚姻三者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问题。第三,利用生物学课程开展性健康教育不可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为此教师要及时布置课后探究性活动或课后实践作业,如讨论同性恋话题、调查生活中存在的错误性观念、向父母分享所学习的内容、制作家长评价量表等,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运用所学,为家长进一步升华课堂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三)课后延伸:家校协同,巩固教学成果

课后巩固延伸是强化学生性健康观念、巩固课堂所学和迁移运用养成习惯的重要一环,评价学生落实情况和拓展学生性知识视野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一方面,教学结束后教师应通过网络消息通知、倡议书等途径鼓励并指导家长正确处理青春期性教育问题,留意家长的反馈信息,回答家长咨询。另一方面,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生活监督者”,考察孩子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性观念、养成卫生的生活习惯,发现不良倾向及时通过评价量表向教师反映;同时要成为“行为引导者”,履行父母教育职责,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青春期性萌动,把握尺度正面回答孩子疑问的同时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如孩子询问性行为等问题时家长要肯定性的必要性,劝诫孩子避免未成年发生性行为,同时保持与异性的正常交往,拒绝他人的不当要求,树立对身体和自我行为负责的观念。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EB/OL].(2021-11-16)[2022-2-21].

[2]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3-11].

[3]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EB/OL].(2021-10-23)[2022-3-24].

[4]吕香莲,孙慧彦,等.三亚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20(03):427-43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

作者:刘云峰 肖黎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