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低碳理念的乡村水环境景观优化

时间:2022-11-22 10:41: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低碳理念的乡村水环境景观优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低碳理念的乡村水环境景观优化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旅游得到蓬勃发展,水环境景观作为乡村重要的景观要素,其建设的力度也随之加大。然而社会对乡村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尚不充分,在乡村生态和低碳化建设上的投入较少[2]。多数乡村采用粗放化的建设模式,乡村水环境建设“高碳化”现象层出不穷。当前乡村水环境建设通常采用将河流“裁弯取直”的方法,硬质驳岸覆盖了河岸植被,河流绿色生境的“碳汇”功能不断降低[3],造成了运输、建设过程中的高碳排放[4],与原本追求“低碳化”的自然乡村生境建设背道而驰。本文立足于低碳理念,以漳州市霞郭村水环境景观为例,挖掘其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从水环境生态修复、滨水景观提升两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1基于低碳理念的乡村水环境相关概念解析

1.1低碳景观

低碳指减少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4]。运用于风景园林学科中,指在规划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与日常管理以及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形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景观[5]。低碳景观比普通景观更环保,是一种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1.2乡村水环境景观

水环境指以水为生命循环过程所产生的聚落及环境范围[6]。乡村水环境包括乡村内部及毗邻的河流、江湖、池塘以及沟渠。乡村水环境对村落景观在生产、生活、娱乐、精神、审美5个方面产生作用[7],影响着村落的选址、形态、产业、经济,也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习俗文化息息相关。

2低碳理念下的乡村水环境景观设计策略

2.1构建河流生态廊道,提升乡村碳汇能力

乡村拥有的丰富的绿色自然资源,能发挥很好的碳汇作用,因此乡村景观设计应侧重自然调节,尽量降低人工干预,尊重当地原有的山水格局,重塑人类活动导致的破碎化的生态环境。首先要保障河道、河岸缓冲带等自然生态廊道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河流自净能力的强弱是由河流沿岸植被带的宽度和长度共同决定的,河岸带在规模上要能为两岸生物种群提供足够的生境和通道以及不间断的河岸植被廊道[8]。河岸带最适宽度没有固定的数值,可以视功能需要、场地条件而定(见表1)。其次,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并在植物结构上形成乔—灌—草多物种组成的复层群落,将植物的固碳及产氧能力发挥至最大程度[14]。落叶植物的碳汇能力较常绿植物更强;乔木冠幅较大,与灌木相比碳汇能力更胜[15],因此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上需更多考虑乔木和落叶植物。

2.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建设管理成本

要提高乡村用地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避免耕地和养殖用地等人工空间无序蔓延,否则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空间不断退缩,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留原有农田、养殖塘、果园等肌理,在此基础上整合布局不合理和闲置的用地空间[16],从而有效提高乡村用地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碳排放,实现低碳环境建设。保持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科学引导乡村产业使用环保材料以低造价、高效率的方式去进行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17]。滨河空间建设应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获取途径便捷的乡土材料,如青石板,或选择透水铺装、植草砖这类环保材料,增加滨水道路的透水性。尽量保留原有植被,植物配置可根据功能需求,采用适地适树原则,尽可能选择乡土树种,或者选择适应粗放管理的植物物种,以降低乡村水环境的建设管理成本。

2.3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增强地域认同感

乡村一般保留了当地传统文化风貌,充满了独特的地域性。充分挖掘并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景观建设中能使之与村民产生共鸣,唤起其对村庄的感情,从而自发地去维护乃至参与到乡村景观建设中来。收集村庄中的地砖、瓦片、石磨、石板等废弃材料再利用,将这些材料创造性地重构成景观,不但能降低运输成本和工程造价,也能最直观地体现当地乡土风情,更好地与当地乡村风貌相融合。在借鉴当地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精炼创新,紧跟时代审美,体现当代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让乡村文化展现最持久的生命力。

3霞郭村概况及水环境现状问题

霞郭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地处入海口平原,拥有肥沃的土壤,为村庄内小西红柿、水稻、西蓝花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地基础。村庄四周河道纵横,数条河流穿村、穿田而过,村民的日常生活、农田收成等都与河水密不可分。村庄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大量保存较完整的闽南传统建筑,许多游客慕名而来。霞郭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条件,地域特色浓厚,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来打造低碳水环境景观。但其水环境问题也相当突出,具体有以下几点:种植养殖活动破坏水质,田、塘空间无序扩张。霞郭村有大片农田及虾塘,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大量投入化肥、饵料粪便沉淀导致村落整体水环境水质恶化,对种植业、养殖业均造成负面影响。由于缺乏合理管理,当农田、虾塘不能再支持耕作、养殖后,这些田、塘便被废弃、闲置,人们继续开垦新的田、塘,如此恶性循环,占用了大面积的绿色生态空间。河道空间不断被挤压,滨水景观较差。村庄疏于对河道的管理,村民建设用地通过填埋、拦截、围堵不断侵占河道自然环境。河道亲水性差,大片硬质垂直驳岸拉大了人与水面的距离,割裂了村民与水的联系。村庄内河道建设以快速排污行洪作为主要功能,并不重视滨水景观的营造。植被覆盖率低,植物杂乱无章。河道旁缺乏绿地空间,自然驳岸杂草丛生。没有乔木提供荫蔽,夏季阳光直接照射河流及驳岸,炎热难耐。且高温导致水藻繁殖旺盛,消耗水中氧气,造成鱼虾死亡,加剧了水质的富营养化。而河岸的植被结构单一,部分河段为人工硬质驳岸,河流净化、拦截污染物的生态服务功能相当有限。

4基于低碳理念的乡村水环境设计策略

4.1水环境生态修复

4.1.1退塘还林还湿

将虾塘进行统一整合,拆除废弃虾塘,沿河部分改造为湿地,栽种水生乔木(如水杉),丰富乔灌地被层次,营造林地、湿地、河流等多样化生态栖息地。通过退塘还林还湿,增加乔木覆盖度、水体面积和绿化面积,不仅能达到降温增湿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局部小气候,缓解当地夏季高温难耐的情况,还能通过增加绿地及绿化面积提升对碳的吸收。

4.1.2构建生态灌溉体系

依托场地中大量搭建于虾塘之上的大棚,将其改造为虾菜共生大棚(见图1、图2)。养殖用水直接与灌溉用水连接,抽取养殖塘内的养殖用水流入两侧蔬菜栽培管道,经由栽培基质及植物根系过滤后,返回养殖水体,形成“灌溉———净化———养殖”的水循环体系。虾塘用水中的营养物质起到肥料的作用,而蔬菜的植物根系又能帮助净化虾赖以生存的水体。该措施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不仅能增加蔬菜产量,还能减少化肥及水塘消毒药品的投放量,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的效果。

4.1.3丰富和完善植物群落

在河岸形成“沉水—挺水—湿生—陆生”的滨水植物层次。根据漳州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的植物:沉水植物选择金鱼藻、苦草,适应能力较强;挺水植物选择紫芋、慈姑、黄菖蒲等;湿生植物要兼具美观和适应力,如风车草、美人蕉、花叶芦竹、芦苇等;陆生植物选择凤凰木、香樟、三角梅、红花檵木、柳树等。有研究表明,春夏秋三季乔—灌—草组合的降温增湿效果最强[18],因此还要注意构建乔—灌—草的复层结构。考虑到霞郭村水质主要受农作物肥料等化学物质影响,在由农田流至河道的水渠与河道相交处增设人工微型湿地,种植根系发达又兼具良好净化效果的水生植物,如蒲草、芦苇、慈姑等,利用植物根系拦截污染物。

4.2滨水景观提升

4.2.1河道改造

将原河道进行整合,截流村民自行开挖以及不必要的小型河道,形成“主河道—次河道—支流”的模式,集中汇水,减少水量流失。清淤疏浚,拆除沿河违章拦截物,保证河道畅通、水流通畅。重塑河道形态,将硬化的驳岸重新软化,还原河流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完善河流生态链,提升河流的自净能力。

4.2.2驳岸改造

针对现状场地中存在的4种类型驳岸,分别提出改造方案如下(见图3):自然驳岸。自然驳岸具有天然的生态优势,缺点是坡岸结构稳定性较差,易受洪水侵蚀。设计采取较少人工干预,后退滨河游憩道路,尽可能降低人类游憩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在岸坡种植深根性植物,既可丰富河岸植被群落,又能利用植物根系抓土达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同时,在岸坡注桩可以进一步加固河岸。古厝群旁驳岸。该区域河道毗邻古厝群,游客聚集量较大,滨河游憩空间景观可以作为村庄对外展现当地文化特色的重要平台。设计提取了闽南古厝传统元素红砖及青石板作为景观设计元素,回收村庄中废弃的建设材料作为滨河道路铺装材料,使滨河空间与古朴的建筑群相互呼应,同时节省了材料的运输成本。陡崖式硬质驳岸。将原硬质垂直驳岸后退,为自然生境留出空间,打造人工湿地。人工湿地自然弯曲的边缘缓和了直线型岸线的僵硬性,也起到减缓水流速和净化污染物质的作用。同时拓宽的河道能提升行洪排涝能力,加强了强降雨及台风天气时村落的水环境安全性。临建筑式硬质驳岸。河道紧邻建筑,驳岸改造空间受到限制。将原本的垂直硬质驳岸改为自然砌石驳岸,砌石间的缝隙可为微生物及鱼类提供栖息地,有利于维持河流生态平衡,巩固水生态系统化学循环的基础结构。同时增设生态浮岛,加大对水中污染物的过滤力度。

5结语

营造低碳环境是当前城乡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趋势。打造宜居、美观、可持续的乡村水环境景观,需要综合考虑水与农田、产业、林地、居民日常生活的联系,从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角度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恢复和营造自然生境和植物群落,提升碳汇能力;提倡使用环保材料,降低建设中的碳排放量;挖掘地域文化属性,展现乡村特色风貌。贯彻落实低碳乡村景观建设,还需加大乡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科学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才能让乡村景观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王梓帆 高晓镕  魏一 倪梦静 谢祥财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