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职服装专业建设模式设计与创新浅析

时间:2022-11-14 14:23: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高职服装专业建设模式设计与创新浅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服装专业建设模式设计与创新浅析

我国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开办二十多年来,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与艺术人才。在办学的过程中,服装专业建设的走向和如何培养人才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面对当前弘扬的工匠精神,以及快速更迭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技术,高职服装专业的建设定位不得不重新思考。

1高职服装专业建设现状

可以说,服装专业的学生最终大多都是为服装行业服务的。在市场化发展的浪潮中,服装行业对于人才类型及其能力的需求已在结构上发生变化,高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社会就业需要和服装行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进行调整。众所周知,服装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无论设计还是生产,抑或是销售,各个环节无不是围绕市场展开的。而且,服装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繁荣产销、实现收益。因此,服装行业对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渴求,为高职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和服装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契机。近年来,受国内轻重工业升级换代浪潮的推动,服装产业也逐步在转型升级,很多服装企业由之前的重生产、重订单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向重工艺、重品牌的发展模式,这一方面得益于服装企业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装工艺质量;另一方面体现了在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发展压力下,更多的服装企业开始重视对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当然,服装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对服装专业人才需求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也作出了很多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探索。不过,面对日新月异的服装生产技术和当前趋于复杂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为推进服装专业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还相对滞后,致使服装专业的建设理念和人才培养落后于市场需求。具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建设状况可以表述为:专业建设具备宏观体系基础,包括建设目标、课程支撑、平台搭建等等模块应有尽有,但是具体到中观、微观层面,便会呈现为具体模块内容零散、定位偏离等。可以将这一状况简述为专业建设理论饱满、实践支撑缺乏。

2高职服装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服装专业招生与就业陷入窘境

目前设有服饰专业的大专院校不计其数,服饰专业在纺织服饰专业和综合专业中遍地开花。据了解,高职院校很多服装专业在招生过程中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服装专业的第一志愿填报比例远低于环境艺术设计以及视觉传达等专业,造成这样结果是由于大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服装专业持有偏见,固执地认为服装专业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缝纫,并且未来的就业是机械加班的服装工厂。因此,多数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将服装专业作为保底选择,致使服装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且70%左右来自职业高中。当然,出身职业高中的学生也有着自身的群体化特点,表现为:一方面,出身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艺术基础与文化基础并不平衡,多数学生存在文化基础弱于艺术基础的状况,而且在职高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足以支撑服装专业学习的抽象思维和相应的艺术逻辑思维,因为一半以上报考服装专业的学生为“半路出家”,缺少对服装专业全面的认识,加之之前对时尚环境的熏陶不足,相对而言,学生整体缺乏契合当代和未来阶段内服装发展所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自身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使在入学之后,很多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这类学生尽管基础较差,思维和职业能力较弱,但是也存在相应的优点,即思维活跃,充满个性元素,动手实践能力较强,而且能够快速的适应环境,接受并克服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困难。另外,服装专业是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胜任相应的技术和设计岗位。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更加突出,尤其是需要服装专业知识的电商,有的企业需要服装面板厂助理等技术人员,耐心从事服装行业的学生很快就能成为企业的设计总监,经过个人努力和企业培养,还有可能走上技术总监、市场营销总监和面料采购总监岗位。但如果学校在培养过程中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就会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优势。

2.2专业课程与专业师资支撑力量不足

主要是目前高职课程侧重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将实际项目和实际环境引入企业,而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强调服装设计和设计模式,很大程度上存在一些套用传统软件的个别课程教学现象;立体裁剪服装CAD始终关注如何创建和推动面板穿透样式。这是目前毕业生应该拥有经验的一部分,但相对于整体的模块组合,企业的实际环境大多还尚显不足。高职教育在设计和生产之间设置了一条架空的通道,但作为企业,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及时为企业服务,服装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是服装企业必备人才改革的客观要求,是互联网+时代服装专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基本上是在普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原有基础上,经过教学改制形成的。受近年来教育循环式发展的影响,选择到高职院校担任教师的,大多是刚毕业于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生等,或者是从其他院校引进的人才。这类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所需的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很容易忽视服装专业更需实际操作这一关键点,但在一些被企业聘用的有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中,缺乏理论基础的也不乏其人。这样的教学,以实践为导向,学生不懂操作,不熟悉所学技能,不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实现创新。上述两类教师均会影响服装专业的教学质量,如果将以上两类教师通过课程的组合实现相互补充,促进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统一,便会改变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中缺乏课堂特色的状况。

2.3服装产业升级背景下专业教学存在不足

根据当前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态势,其中之一便是信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服装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技术在服装设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高职服装专业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学管理者对信息技术重视不够,或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满足于“照本宣科”的内容,没有将传播技术充分融入服装专业的教学中[1]。其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有限。由于涉及的软件操作复杂,课堂时间有限,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生对软件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有限,需要在实践中多练习,不断深化和理解,提高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高职服装专业的教学方向和目标不明确,现有的教学体和课程内容与新形势下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普通本科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偏重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以抽象概念、原理和间接实验为主。这与职业教育课程所要求的灵活运用相差甚远,无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高职服装专业创新建设的建议

3.1依托行业背景,突出专业特色

针对服装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深入思考时装专业的改革策略。离开学校,进入工商业,作为以技术安身立命的专业人士,如何找到自己的市场,是时尚专业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传统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服装多元化的需求必将与时俱进,服装专业必须针对这一需求对服装人才进行培养。由于目前国内服装消费仍以大众品牌为主,因此还有很多的服装企业为迎合传统消费者以大批量订单为主进行生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服装企业开始探索采用国内与国外两种不同的生产销售模式,从而建立起自身服装的品牌效应。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服装专业的教学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一是综合培养学生在服装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题组或者服装实验室的方式,组建自己的服装设计团队,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从而有效发挥专业的影响力。当然,在进行实践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个或若干方向进行重点教学,如男士服装方向、女士服装方向、西式礼服或中式正装等。

3.2明确专业建设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

高职服装专业建设的先导是建设目标的确立和定位,建设的基础是课程体系的完善优化与课程内容的动态整合。首先,高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必须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人才培养规格,遵照职业岗位标准和规范,落实国家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对接服装行业各工作岗位要求,以满足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因此,需要深入研读国家关于高职专业教育的最新政策和文件,同时对纺织行业、服装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研,把握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要通过调研,了解服装产业升级后企业岗位的变化及其对人才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的新需求,并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可以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增加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占比,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进行优化整合,以突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对服装产业升级的适应能力,提高服装专业教育质量[3]。与此同时,还需根据服装产业岗位升级的新要求,特别是针对服装企业在新技术的应用、新设备的操作和新工艺的要求等方面的新变化,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善,围绕教材建设对服装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强调教材内容的实用性、系统性与新颖性,从根本上改变服装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现象。一方面,要组织编写本地教材,删除不必要和重复的内容;另一方面,应将能够服务当前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补充到教材内容中去,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操作技能[2]。有必要对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实践环节进行调整,强调实践教学在服装专业的核心作用,强化服装专业课程间实践内容的衔接,注重学生产品设计、实践与企业相连互动的新型实践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职业能力。

3.3强化校企创新合作,夯实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要主动向行业内经营良好的企业靠拢,利用企业核心技术人才的优势,创办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如2007年,武汉软件工程学院服装专业与湖北凯瑞服装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设订单班;2016年发布了进一步推进以学习为基础的服装专业教育改革的三年行动计划。其他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可借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积极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向企业派出培训生,学习行业最新技术设备、你可以学习了解智能生产线的设备和操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打造远程智慧教师,跨区域与企业交流,为促进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随时与千里之外的教师交流。作为学校,AI时代不可能覆盖所有的技术设备,也不可能模拟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但应该善用校企合作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优势,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服装行业的现状。此外,专业建设要有竞争力,师资队伍实力是重要保证。高职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服装专业教师首先应该是企业的设计师和招牌的制造者,脱离了企业的实际环境,教学总是停留在纸上。只有融入服装企业打拼,教师才能深刻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以,高职服装专业师资力量的提高可以采取“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方式,定期轮流派遣学校教师前往企业参加实训,在行业一线了解动向,掌握实践技能,并建立相应的教师培养和管理方法,以打造双师型教师,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夯实基础。

4结语

服装产业有着“永不衰落的产业”之称,与国民的生活起居紧密相关,也因此被很多综合类院校、高职院校作为重点专业进行建设。但是受我国服装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市场用人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服装专业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梳理问题的基础上,笔者从突出专业特色、明确建设目标、强化校企合作等层面提出进一步推进服装专业建设的建议,以顺应时代发展,提升高职服装专业培育实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

作者:陈正英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