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7:15: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思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以及推动核心素养发展为根本,推进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拓展延伸了现行语文教学内容模式设置下的学科内涵层次和文化思想深度,在开展语文的实践课程教学指导工作研究中还将更积极地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性的人文自主创新学习培养方式。语文教学是构成人类文化知识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学科固有的精神内涵,现代人类社会学科所独特存在的社会性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将这种充满人文性思想的教学方式渗透应用到语文课堂中能有效调动起学生对于日常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文情怀,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分数
在高考中语文所占的分值比例较高,这就致使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教育。学生通常会加强对语文高考知识点的整理以及总结复习,购买大量的辅导练习册,或者是直接由教师去对部分练习内容进行较为合理化的分析和撰写。但是长久以来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在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方式当中也同样无法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为了在作文上获取高分,部分教师会鼓励学生背诵作文模板,背诵数个名家或者感人事例,学生在写作文时直接使用固定句式,用华丽的辞藻进行堆砌,这样的作文看似语言华丽,实则没有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写作时思考的不是如何体现自身想表达的思想,而是哪篇素材可以引用到这篇作文中。此种写作方式存在有很大的弊端,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没有得以培养。现在我国教育弊端的根本症结就在于这种应试性教育,而语文成绩也体现出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人文属性间有差距
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渐落实,我国高中以往所使用的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得以优化,改善其所存在的枯燥、单方面传授等问题,然而仍有小部分的教师不愿主动接受新思想,研讨更新、更科学、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仍抱有陈旧的思想观念。也存在着部分学生以单单追求更高的分数而努力,在学习新知识点时,缺乏自己的思想,关注于如何答题才能获取高分,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进行学习。此种行为势必会致使学生过分注重得分技巧,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内涵,也难以产生自身的深度思想,无法将知识点转化成自身的储备。同时也考虑到高中语文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所包含的知识点繁多,也间接致使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人文属性,长期接受此种教学,显而易见的会使得学生对于人文精神逐渐模糊,长此以往,学生所具有的语文综合知识素养在提升过程中会遭遇瓶颈,无疑造成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限制的不良局面。
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注重人文的重要性
(一)提高人文知识教学质量
当前一些高中学校的高三课程大都被强行安排了极其繁重紧张的学习任务,教师过于注重通过何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成绩,而学生在该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具有帮助性的内容并不多。正是这种不具有长远性的眼光,导致了教师在语文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单一化的局面,学生所需要接收的内容相对冗多复杂。而在语文的教学体系中教师理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才能更加符合我国社会对学生成才的客观要求,不仅要提倡学校以人为本,并且还要尊重个体本身的独立尊严感和个人自由,更能有利于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发散创新思维力和科技创新实践精神。所以想要完全改变高中语文教学枯燥的现状,就意味着必须一定要高度地重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尝试在其中融入人文性教学,在重点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科学修养和人文精神。
(二)体现人文素养的现实意义
随着当前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高中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接收多种多样的信息,难免会引起学生们极大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其信息辨别和接受能力仍然较低,并不成熟,学生自身还没有形成较强的防范意识,因此往往都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的积极或消极影响。高中时代的学生正处于要培养具有健康生活态度、高尚文明品质的重要时期,而高中语文教育则应该注重洗涤学生心灵,引领着学生自觉树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若想达到此目的,就必然需要更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培养。
在语文教材的内容结构设定与体系构成中,时时处处生动地显示出语文本身丰富与多元的人文特性。在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表现出过人的思想语言智慧之美与无穷的个性魅力。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所要体现出的内容丰富,富有强烈的民族情感色彩以及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孔雀东南飞》中所要体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间爱情故事等,这些都是体现历史人文特性十分鲜明、深刻的典型,闪耀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人文主义智慧的光辉。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及时系统地将语文课文中有关人文精神的内容重新加工和整理,以更加合理并且科学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使得所有学生共同体会来自于现代文字、语言背后的人文之美、智慧与力量。教师们可以进一步主动为班上学生推荐国学优秀经典书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立足于课本,又要能够跳出课本,将优秀文本中最为丰富厚重的学术思想、人文性等进行生动全面立体的展示。
(四)正视加强人文性知识教学建设的重大意义
为彻底改善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现状,提高学校人文素养教学水平,必须全面转变语文的教学设计整体思路,重新系统规划好教学的目标导向与基本教学指导重点,注重学校人文性课程教学设计中有关内容的整合与渗透。首先,学校应要明确将人文素养教学内容作为高中语文特色教学的具体任务,提高广大教师主动设计人文针对性课程教学内容与特色教学活动环节衔接的创新意识。其次,可以让教师积极学习人文相关专业,以及应用心理学、现代美学、社会学知识等,引进先进教育的人文教学评价方式标准与教育管理创新模式,再去把握人文教育在“育人,树人”这个本质特征的大前提指导下,才能实现自身人文课程教学管理的专业实力与方法技巧方面的整体提升。
三、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推行人文性教学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情境模拟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指导学生参与作文、阅读教学活动环节中,教师们还可以积极尝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带有真情实感进行写作,而不是通过背模板的形式开展写作,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注意力进行自主作文阅读探究。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时,教师首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为学生们播放一首轻柔、舒缓的音乐,营造荷塘般的静谧、甜美与清新并存的意境氛围,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该文描写的情境中,然后老师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荷塘美景,帮助学生能尽快打开其思维,能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重视语文教师工作,在学校推广实践
首先,教师们要切实突破普通高考命题的模式局限,以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设计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助力人文教学新课程的落实。其次,学校教师要始终关注教学能力的提升,定期举办人文实践教学知识讲座报告会,为师生提供分享经验交流的机会,为教师提供全面增长所学知识与自身工作能力素养的机会,为切实帮助高中语文教师更好地推广实用人文知识教学,奠定更为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充分利用当代语文优质的教学资源
让学生们更充分感受语文中所带有的人文美。注重通过素质培养活动,使学生们初步能养成科学的读书习惯,使学生们能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并特别注意到在教育实践过程活动内容中,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避免限制学生思维,让每个学生们能自由发散思维,打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与高效互动的人文课堂,在创设的人文教学实践情境中学生真正可以收获语文学习的乐趣。在建立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新体系框架中,也必须强调注意通过相应教育手段以改变我国当前课程教学内容的方向,改变常规语文教学体系的思维方式,发挥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的重要人文性价值。教师工作要进一步重视,并以教学内容改革为教育之根基,增强当代学生发展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方法、独立思维和探索能力。比如,文言文知识整合教学研究历来是教育部门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研究重点之一,若是老师仍然是继续坚持采取传统作文教学的评价考核方式,必将极大可能导致适得其反,阻碍了学生整体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
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如果所面对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的话,那么这部分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当中,就会更加积极以及主动,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会呈现出踊跃回答的状态,这就会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所受到的压力有所减缓,同时还使得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势必要注重学生所发表的意见,不要因为耽误时间等因素而忽略学生的发言。在上课开始之前,教师在安排学生预习时,可先向学生抛出问题,使得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浏览时能够带入自己的思考。同时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能够使得学生改变对语文课堂较为枯燥的刻板印象,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深入体会到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快乐,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学习能力也得以培养。教师也应该关注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程度,例如在学生听写读写的过程当中,虽然其从表面看上去难度系数并不大,但是教师仍不可对其降低关注,学生在读书时会带入自身的思考,发表自身的见解,教师在安排学生开展写作练习时,也要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使用真情实感,而不单单只是背模板,套用常见的事例,以上这些虽然从表面看上去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项都要具有自身的思考,通过这些日常的练习,才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最终才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也使得教师的人文性教学目标得以达成。
(五)开展生活化教学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单单以能够使得学生接受课本知识为最终目的,还要注重在课本之外的,在生活中所用到的具有实用性的知识,因为只有学生完全真实地去参与融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学习到了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才能够完全起到真正的作用,教师最终的知识教学目标才会实现。显而易见,学生知识是整个课堂教学体系当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使所有学生全面掌握课堂知识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目的。生活化的教学本身就是为了要提高学生自身对所学习知识的探索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能够真正把学生带入到教学环节当中,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加轻松,自在愉悦地进行学习。生活化的教学还能够有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对于知识产生较为深入的思考,将课本上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强化课本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中的内在联系,是一种科学并且合理的教学模式,通过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最终达到人文性教学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语文学科也不单单只是普通高考当中的必修科目,也逐步意识到了人文性课程教学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学生自小学开始学习语文,一直能伴随到高中,包含了文化、语言学习等多个方面。因而,教师一定要清楚认识到人文性教育本身所能够对学生带来的益处,不能忽视对语文课程本身进行教育改革的真正职能,从而平衡与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培养出来更多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郁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8):33-34.
[2]宋浩.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57.
[3]王瑞雪.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18(22):173.
作者:苏喜珍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陇西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