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阳光体育下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分析

时间:2022-04-27 06:19: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阳光体育下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阳光体育下中学课间体育活动分析

1.引言

为了确保学生每天都能锻炼一小时,教育部推出了以阳光体育运动项目为代表的相关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倡导学生推行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在该项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区的学校都积极探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整体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度都提升了不少,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区学校对于大课间活动的认知存在偏差,导致实际的活动在体育锻炼中出现了弱化和泛化的问题,对于活动项目的配置以及资源的设计也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等,笔者认为只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新需求,在大课间活动取得成绩的同时,认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和研究,才可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制约,进而为实际业务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帮助。

2.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特点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大课间活动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关概念,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更好地开展该项运动。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大课间活动是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项目基础下所提出的,它脱胎于传统的课间操活动项目,完整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应该是在学校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统一配置下有序安排的,大体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安排在2-5个体育活动项目,要组织学生做大容量较长时间、较高体力强度的有效锻炼,进而满足体育部门所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有些人认为,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性质是课间休息,主要作用是为了让学生放松。但是,结合教育部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来看,其中相关的文件明确提出了大课间活动是大力推行以体育活动模式为基础,保障学生有效运动一小时的相关试验。由此可以看出,大课间的活动属性不是休息那么简单,而是结合体育锻炼来实现相关的身体素质提高目标,大课间活动确实是以体育锻炼为核心的,也是以此为主线的,对于学生的身心调整是不可争议的共识。结合实际的发展来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整体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扩容性。和传统的课间操活动模式相比,大课间活动有三个方向扩容,首先是活动项目更多,不仅仅集中于课间操这一类模式,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跳绳。球类比赛、啦啦操等组合模式都参与其中。其次是多元素的融合,可以结合不同的项目来做好相关的表达工作。另外可以拓展和精细处理,对于不断出现的新需求也会及时的考虑。第二方面是提高兴趣。大课间活动相比于课间操的不同就在于整体的开展都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开展的,进而学生很乐意参与其中,在大部分的大课间活动中基本都会融合传统。比如苏州地区很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历史要素,在闽南地区很多学校就结合传统的组拳、高甲戏来开展相关的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融合时尚元素,比如将街舞动作加入到其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要融合学科学习,比如在实际的编排中选择英文的配套音乐,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习英语,这样耳濡目染的效果也是不错的。第三个特点则体现在适配上面,大课间活动存在场地和设施受限的问题,不同学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对于不同项目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大课间活动,提供的多元模式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差异需求,相比于过去的传统模式,整体的适配性会更高。

3.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问题

3.1 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大课间活动确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普及了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了体育锻炼效果,增强了体育锻炼适应性,在这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为例,在笔者多次的探访下发现,大课间活动可以从学生的锻炼需求实际出发,积极结合各项目的编排,来提供模式丰富多样的内容、生动有趣的相关锻炼模式,学生们都很乐于参加其中,可以有效地调节身心,在大课间活动中大部分都是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也可以结合他们的喜好来提升他们单独的运动技能,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球类运动,在大课间活动中就可以多做球类运动的练习,提升自己的球技。除此之外,大课间活动的延长也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他们的学习自然是很有利的,对于他们的个人身心成长也是很好的做法。在大部分的学校中,无论是校长还是管理者、老师都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活动模式,因此可以说,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大课间活动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课间活动也确实得到了大部分学校的认可。3.2 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3.2.1 体育锻炼的弱化或者泛化。大部分中小学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中都会结合一些传统项目来开展相关的研究,比如国学操、亲子操就是很多学校易于开展的项目,这些项目本来是不错的,但如果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完全限定在这些项目中,就会导致学生对于器械使用不足,进而使得他们的动作大部分都是以四肢为主、以原地运动为主,在语言方面也显得比较生硬,过程方面显得不够放松。这方面显得过于和时代脱节,进而导致整体的运动负荷不高,学生们长此以往就会对此失去兴趣,因此如何合理的编排相关的项目,是需要从业者认真思考。3.2.2 配置的不科学、不合理。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到的那样,部分学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基本上都是由教职工作为实际的监督者来开展的,但是在运动项目的适配上存在问题。比如在笔者所在地区为例,有些项目强度的组合设置会产生叠加的问题,造成学生的运动负荷相对比较重,而有的运动项目叠加则整体强度较轻,使得学生没有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快乐,这类不合理、不科学、低效的配合都会使得学生的锻炼效率下降,不利于构建起好的运动模式。3.2.3 体现在偏重表演或者竞技上,比如在部分小学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有跳绳的专业培训,整体的水平相对较高,但跳绳却被设立为了表演或展示环节,全体学生观摩学习,以提升整体的水平,组成了大部分学生无法参与相关的比赛竞技,这就会导致整体上的表演性过高,没有起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锻炼性,对于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也是不利的做法。

4.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模式

在实际的阳光体育运动指引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可以结合以下的推广策略来开展相关的模式探究工作。4.1 准确把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体育属性。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主要的模式应当以锻炼为主,特别是对于中学生而言身体正在成长之中,虽然还不如成人,但整体的身体素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如果还像小学生那样采取娱乐或表演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于他们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不正确的做法,所以体育锻炼必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身体活动为根本手段,以提升体质为根本目标,以促进健康为核心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应当以普及运动的基础技能为主,主要面对中学学生也应当注意是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在普及性的要求之下,满足学生们轻松完成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他们的相关身体素质,满足锻炼需求。除此之外应当也由老师来统一指导,安排各类任务内容和时间,这对于整体的效率以及管理的水平提升而言也是重要的保障,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言也是重要的促进。4.2 注意要摒弃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几个错误认识。对于中学阳光体育运动而言,在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应当避免将大课间活动,作为体育教学或竞技运动来开展,虽然在实际的项目开展中,体育老师确实要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不可以将体育大课间活动变为体育课,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变成体育教学,那么整体的内容会太多也会太难,追求竞技水平就会使得学生的娱乐性极度下降,学生们没有办法在学习的课余时间内做好锻炼的工作,没有时间做到足够的放松,对于下一门科目的学习也是很大的影响,没有办法起到调节身心的目的。其次,避免大课间活动的表演性。虽然该活动应当具有一定的表演属性,但是不可以表演属性为根本的目标。如果以表演的属性为根本的目标,整体的体育锻炼价值将没有办法做到。比如在足球训练中,对于中学男生应当结合足球的基本功训练,比如传递、射门、技战术讲解等来开展相关的锻炼,而不是做足球操,否则那只是表演,没有办法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再次,避免将大课间活动作为学科来学习,虽然大课间活动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下确实具有很高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提升到学科的高度来,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放松,也没有办法提升学生的参与性,进而会对整体的发展带来实际的影响。4.3 要注意正确处理大课间活动中的关系。首先是要做好体育教学关系的处理工作,体育课学习确实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所以在大课间活动中要兼顾体育课的功能,做好体育课的延伸,也要做好调节学生身心疲劳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职能。因此,处理好体育教学的关系很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应当讲解过难、过多、劳动力过大的项目,但又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当在体育老师、班主任和教学老师充分的商议一下,合理设计相关的项目,在满足学生基础需求的前提下,提升大课间活动的效率。其次要做好课外体育和大课间活动锻炼的关系处理工作。大课间活动是具有规定性的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不同,大部分的课外体育锻炼都是自由的,学生们可以自主地作出选择,但是却没有教育元素,所以大课间活动既要重视教育元素,又要重视锻炼元素,满足学生的相关需求,但又不能过度地放任他们自己去处理,因此必须在老师的指引下开展各类活动的指导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实际的效率。5.结语整体来看,在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对于他们身心放松和各学科效率的提升而言都是有利的做法,因此相关的指导者应该在科学、有效、合理的安排下努力引入这项运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 鹏.河南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大课间推进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2]张晓强,邱 芬.影响初中大课间团体操实施效果的因素及对策分析———以郑州市金水区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2):105-106.

[3]孙亚菲.阳光体育背景下南昌市初级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4]姜治锋.成都市六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作者:宋海洋 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