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探析

时间:2022-04-10 09:09: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探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探析

引言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信用管理风险意识淡薄,信用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企业信用风险加大。因此,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应不断进行内部完善,降低信用风险;相关法律部门应针对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企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1.信用管理风险意识淡薄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用管理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因过于重视发展速度与效益,而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体系的建立没有太多的重视,对企业信用管理风险防范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企业内部欠缺完善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缺少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致使企业无法对经营、合作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提前规避,在遇到信用问题时难以做出及时且专业的应对,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一般中小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遭遇风险,往往带来的是致命打击。

2.资信评级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大部分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并不健全,由于信息流动不对等、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等原因,在进行资信调查时,往往依靠交易对象提供自身的信用信息,其信息的可信性无法得到保证。而由于我国当前市场监管的力度较为薄弱,有关信用违约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违约行为欠缺相应的惩罚力度,对于一些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来说,信用违约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较低,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获得信贷资质,通过对财务报告、数据进行粉饰,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隐瞒,为资信评级工作带来难度。

3.信用管理仍处于事后监督阶段

由于缺少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部分企业往往欠缺提前发现风险、防范风险的能力,面对信用风险的应对措施和处理经验不够,事中控制、反馈的管控机制较弱,往往在交易对象出现违约行为后,才采取行动进行维权和追讨。加之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对相关合同、交易有关的材料缺少妥善的保管,加大了企业自身维权的难度。而最重要的是,事后监督这一措施存在很强的滞后性,一旦违约问题出现,企业的损失往往已经形成,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无法及时挽回损失。

二、“互联网+”时代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优化对策

1.提升企业信用管理风险意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进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对企业潜藏的风险控制进行控制,使二者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确保最终利润。在信用管理风险机制建立初期,暂时没有专业的风险管控人员的情况下,可以赋予财务管理、销售、办公室等部门信用管理的职能,对企业交易项目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决策和管理。与此同时,企业在经营管理、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管理层、普通员工对信用管理风险的重视,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对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进行高薪聘用或内部培养。通过公司领导人、中层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共同构建出一支适合公司发展的信用管理队伍,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信用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2.加强资信调查管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交易来获取资源、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增长,但同时由于企业内控机制的不完善,获取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有限,如果遇到对方刻意隐瞒经营状况、粉饰财务数据的情况,对合作对象更加难有全面的判断,无疑会使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加大。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性,对消息渠道进行拓展,对合作、交易对象公司的经营情况、企业信誉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分析。并根据合作对象的信用状况如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等信息来建立档案,根据合作的期限,有必要针对银行记录、商业记录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对其履约能力进行判断。在本企业调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方资信机构收集信息,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对所在区域内工商局的信息、政策做到实时了解,对有价值的信息加以利用。例如,2018年,淄博市工商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措施,对全市金融、医疗美容、教育培训、知识产权、环保等领域140户企业展开定向抽查,联合质监局、食药监局等相关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商场、餐饮企业等商户开展检查,并将调查监管的结果进行公示。企业或市民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该企业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是否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从而获取权威信息。

3.进行信用管理事前、事中的控制

企业在进行信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合同签订的这一节点进行重视,以执行中的合同为管控对象,从合同签订开始前就进行风险的评估与管控,避免在资金实际收付时才发现风险,为企业带来损失。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所得的信息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分级管理,对其信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资金流动往来的动态,对比合同,针对执行出现偏差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及预警措施;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要做到实时了解,一旦对方出现无法偿还的迹象,应采取措施对账款进行催收。除此之外,企业可以对合作和交易中的企业进行信用信息分级管理,通过对合作过程中对方的表现和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后续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存在经营困难、有过违约行为的交易对象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防范管理。

4.信息化技术管理

“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信用管理进行实时的管控,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对合同信息加以记录和显示,同时对每一笔合同的执行进展进行跟踪。系统可通过预设的标准对整个流程进行分析,识别项目的风险点。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交易流程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可视化管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以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为例,京东集团副总裁郑宇教授阐述了智能城市的理念。其中,城市信用智能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归集、信用监测、信用评分等操作,提供全市企业信用的总体展示、信用预测、风险监控等功能。突破传统仅针对个体的独立信用模式,为个人、企业、城市管理部门这三大城市信用主体提供智能信用解决方案。

5.提高法律意识

从法律层面来讲,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法律维权意识。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或专业的法律相关工作从事者,在企业内部针对员工展开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乃至管理层的法律与维权意识,提升其风险预防、预警能力。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多家企业共享信息,对有违规行为、信用不良的客户进行联合抵制,有效降低信用风险为企业带来的损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中,需要共同维护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拓宽信息获取渠道,进行信用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交易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中的风险进行管控,提升法律维权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绍娟,梅静,刘伟.“互联网+”时代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23):126-127.

[2]吴晶晶.浅谈中小贸易企业信用管理研究[J].纳税,2018(36):269-270.

[3]陈争,陈秉正.试论国有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8(15):41.

作者:乔璐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