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功能语言学下生态话语研究

时间:2022-03-18 11:31: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功能语言学下生态话语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功能语言学下生态话语研究

1.引言

生态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与生态的关系及人类对待自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并试图唤醒类的生态意识,最终达到缓解并消除生态危机。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环保意识是一项重要议题。《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对人们的价值理念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中的“不能纵容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新闻为例,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该文本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讨新闻文本是如何传播生态环保理念,积极引导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的。本文有助于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为语言学理论拓宽适用范围。

2.生态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和生态学相互结合形成的交叉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语言与生态的关系,并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语言学家Haugen于1970年首次提出了“语言生态”的概念,他的“语言生态学”(ecologyoflanguage),即“豪根模式”,运用隐喻类比,将语言环境和生态生物环境联系起来,并研究了影响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系统功能学家韩礼德Halliday的“环境的语言学”(environmentallinguistics),即“韩礼德模式”则将语言和语言研究视为生态和生态问题的组成部分,探讨语言对生态的作用,批判与生态不和谐的话语和行为。“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是生态语言学的两种主要研究途径,两者互相补充。Stibbe,A认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应该对生态语篇的语法结构、词汇特征、体裁和修辞等进行分析。黄国文分析了生态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内在关联。他认为生态语言学的工作是处理好语言和环境的关系,让语言使用、语言状态和语言体系更加适用于表征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何伟和张瑞杰在“场所观”研究基础上,将其融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语篇生态性的分析和揭示提供可依靠的理论基础。

3.生态话语的意识形态特征

意识形态特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和概念的总和,也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反映该社会的思想特征。因此,研究生态话语隐含的意识形态能够体现语言的社会本质属性和语言的社会功能。本文主要分析新闻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和创新发展观。

3.1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诠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因此必须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合理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过程。例(1):(1)一些企业和地方的经济数据亮眼,但其排放的污染物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留下生态环境烂摊子,将来整治和恢复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一算总账,其实是寅吃卯粮、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从例(1)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界的生产实践和改造。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的,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必将导致社会矛盾。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中国政府实行铁腕治污政策,坚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符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的要求。

3.2创新发展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必须把创新放在整个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地位。它反映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政治建和生态建设等各领域中。例(2):(2)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案例不断涌现……低端产业退出以后,当地腾笼换鸟、挑商选资,引进了富士康等一批优质项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持续淘汰“低小散”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由原先高耗能、高排放的重点监控对象,转变为如今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例(2)说明生态环境破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产业发展模式粗放,创新水平低下。中国政府认识到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技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

4.生态话语的语境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在Firth的语境理论上提出任何情境语境中都有3个影响语言使用的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从文化语境来说,由于读者具有大致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故新闻所传达的内容能被听众理解并接受。下文从情境语境中的三个变量依次分析。语场方面,新闻强烈谴责和批判某些地方和企业以“发展”的借口违法排污,强调生态环保对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地方和企业坚持和贯彻正确生态发展理念。该新闻的语言简洁精炼,易于理解,所用词汇十分契合新闻语场,如“不再以GDP增长论英雄”等。语旨方面,交际双方由媒体和公众构成,他们分别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接受者。新闻媒体报道了某些地方和企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暂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强烈批评了这种错误的行为和意识,表明媒体的态度和立场,并呼吁公众树立生态发展理念。新闻报道运用熟语,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共情能力,能够说服公众,引导舆论。如“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等。运用词隐喻,有助于服务交际功能,如“甩锅”、“加倍偿还”、“挂空挡”等,“甩锅”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过程,但在句中隐喻到参加者,即违法排污的地方和企。此外,该新闻涉及的情态动词仅两处,“必须”和“决不能”,遵守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直接引用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为话语过程提供了信息来源,真实可靠,符合语旨的需要。语式方面,该报道运用相当数量的同位语和并列谓语,节奏感强,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包含较多信息量,符合新闻体裁的要求。文体以叙述为主,书面语较多,如“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等动宾词语,前一个音节限制后一个音节,限定内容以缩小外延,生动形象地体现新闻媒体对新发展理念和环保生态的肯定态度。

5.生态话语的语篇功能分析

语篇功能也是表达语式的重要手段,并有效把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组织起来。分析主位结构发现,该报道的绝大部分无标记主位运用都与环境成分有关,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等,使用无标记主位符合媒体向公众提供信息的需要,突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报道的主位推进模式多样,如在第六段,第一句话的主位是“强调”,述位是“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第一句的述位成为第二句话的主位,由代词“这样的”代替,是一个典型的阶梯型模式。报道还运用两种基本模式或以上的复合模式混合推进,如第四段中第以第一句话的部分主位“发展历程”,与第二句话的部分述位“生动案例”相一致;第三句话和第五句话的主位分别以“比如”、“再比如”代替第一句话的部分主位和第二句话的部分述位,述位则分别为“新塘镇76家企业一年之内被关闭”;“持续淘汰低小散企业”。使用阶梯型和放射型的复合模式,使话题从“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案例不断涌现”,再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进信息顺利流动,实现语篇的内在连贯。

6.结语

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对《人民日报》中的新闻“不能纵容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进行多层次生态话语分析。研究表明,该新闻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创新发展观理念意识形态特征与生态语言学的理念相一致;用词经济,并运用熟语、隐喻、直接引语等增强感染力,符合新闻体裁的要求,有利于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生态理念;采用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以及阶梯型和放射型的复合模式实现语篇连贯。

参考文献:

3.常军芳、丛迎旭,2018,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以中国环保部长报告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4.黄国文、陈旸,2016,生态哲学与话语的生态分析[J],《外国语文》(6):56-61。

5.刘毅,2018,不能纵容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生态论苑)[J],《人民日报》。

6.何小敏、王晓燕,2018,评价视角下新闻报道的生态话语分析—以《卫报》美国空袭叙利亚专题为例[J],《牡丹大学学报》。

7.肖显宝,2009,新闻英语的文体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8.袁颖,2018,媒体报道的生态取向:BBC中国雾霾新闻标题的生态话语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陈雨涵 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