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04:53: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内科护理工作中分层管理的应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几种护理不良行为进行统计,对比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采用分层护理后在护理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骨科患者感染的预防应针对疾病本身的特点给予护理干预,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科;护理;分层管理;创造性;护理质量
1 资料
以内科护理工作中常出现护理不良行为,护理专业技能不熟练,护患交流沟通欠缺,护理记录缺陷,护士法制观念淡薄、忽视病人权益,护士综合素质较低为观察指标,采用医院监察人员随机双盲的方法,选取100例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实行分层管理前、后一年内出现的上述问题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
2 方法
2.1 各病区建立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
各病区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为框架的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
2.2 制订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
1)责任组长任职资格。大专以上学历、护师职称或中专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本专科工作2年以上;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有较高的沟通技巧,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责任组长的主要岗位职责:全面掌握病区患者的情况,熟悉并能回答患者“十知道”;每日查房2次并下护嘱,检查护理措施及护嘱落实情况;负责病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检查,评价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并签名;对疑难危重症患者及时观察、随时记录,检查、督促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做好下级护理人员及护生的带教工作。
2)责任护士任职资格。大专以上学历或护师以上职称2年,本院连续工作4年以上;掌握护理学理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本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责任护士的主要岗位职责:根据医嘱完成本组患者的各种治疗及临床护理级别,及时巡视病房,满足患者所需,随时评价护理措施并修订护理计划;对所管患者做到“十知道”;负责出科患者的终末处理。
3)辅助护士任职资格。国家注册护士;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学理论,初步掌握护理程序理论和应用原理;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3 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按岗定系数与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方法,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
2.4 责任组长的上岗机制
责任组长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按组织运行体系只可顺行上岗,即责任护士可上辅助护士的岗,但辅助护士不能上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岗,责任护士亦不可上责任组长的岗。必须明确按职上岗。
3 结果
经分析显示,采用分层护理后不管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还是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
表1 实行分层管理前后常见问题出现率比较(次)
主要问题 分层管理前 分层管理后
护理不良行为 18 16
护理专业技能不熟练 28 10
护患交流沟通欠缺 15 7
护理记录缺陷 9 7
护士法制观念淡薄、 忽视病人权益 11 9
护士综合素质较低 16 14
4 讨论
4.1 分层管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中,护士长除了管理日常行政事务外,还参与了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护士各自完成了分派的护理工作任务便认为是做好了本职工作,其他事情与自己无关,遇到问题过分依赖护士长。采用分层管理方法,组长能及时全面评估危重患者情况,掌握患者病情及治疗。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全过程的治疗护理,组长把关,护士长督促检查,使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分层管理方法不仅发挥了下属的管理才能,也使护士长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管理工作更有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管理和学科建设之中,使护理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4.2 分层管理显示了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
护士长授权组长,组长对护士长负责,层层落实,层层质量控制。组长对责任护士进行临床技能和业务水平指导,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优势,并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管理,从而使护理管理工作更系统和深入,更具有连续性。特别是对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落实、诊疗监护仪器的保养维修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层汇报,使各层次护士在责任感增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的工作绩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部组织的每季度护理质量考评中,各项质控指标都有明显提高,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教学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等都显著提高。
4.3 分层管理激发了各层次护士的创造性
分层管理拓展了护士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为今后专业护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科室分层管理模式为护士长全面负责护理人员的教学及护理质量监控,组长配合护士长负责本组护理人员的专科技能培训及考核工作,重点突出临床技能、专科护理、教学、沟通、协调,同时承担护理业务,临床指导监督和护理管理工作。临床技术技能是护理管理者取得下
属信任的基础,是衡量护理管理者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组长的临床技术技能、协调能力、操作能力、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4.4 结语
实践证明,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在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分层管理模式是一种较好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作者单位:222023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消化内分泌科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比较分层管理前后的护理不良行为,阐明分层管理对改善内科护理质量的作用。结论:对内科护理进行分层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层管理;内科护理;临床应用
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1]。在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分层管理模式是一种较好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2]。本文通过对内科护理进行分层管理,提高了内科护理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1年9月来我院内科工作的护理人员30名,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5岁。工作年限为1-20年,平均工作年限8年,文化程度:本科学历有8名,大专学历有10例,中专学历有12名。
1.2方法:对内科护理进行改革,由传统的轮班制改为分层管理制。护士长直接对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进行任务的分配,然后每位责任护士下属几位基础护理人员和助理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制度,并制定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岗位的职责。其中,责任组长任职资格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能够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有较高的沟通技巧,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带教能力。主要职责为全面掌握内科病区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能熟练回答患者的问题,每日查房2次,检查护理措施及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能够对疑难危重症患者及时观察、随时记录,检查、督促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做好下级护理人员及护生的带教工作。责任护士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护师以上职称2年,能够数量掌握护理学的理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本科护理的技术操作,具有沟通的技巧,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可根据医嘱完成患者的各种治疗及临床护理,能够及时查房。制定护理措施及护理计划,及时对出科患者进行处理。辅助护士需具备注册护士资格,掌握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一定的文字能力和沟通技巧,协助责任护士完成各项护理任务。
1.3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和阶段性考核: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按岗定系数与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方法,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阶段性考核课时率、学分达标率。每月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每季度进行技能考核,每年理论考核2次。考核结果纳入星级护士评选内容。每人每年有1次考核记录即可。
2结果
通过实施分层管理,护理人员的课时满意率由70%提高至85%,学分达标率由65%提高至81%,专科考核优秀率从70%提升至90%以上,实施分层管理前后课时满意率、学分达标率和专科考试优秀率明显提高。
3实施分层管理的意义
3.1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中,护士长及责任护士除了日常管理外,还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治疗工作。其他护士在完成自己的护理任务认为是做好了本职的工作,不再积极护理工作中,并出现工作过分依赖护士长的现象。采用分层管理的模式,明确了各层护理人员的职责,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患者的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分层管理后能够层层把关,使护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3]。有助于发挥各位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护理工作管理有序,护理管理效率提高。
3.2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由于分层管理分工较为明确,每层均由相关负责的护理人员来完成,通过护士长考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对辅助护士负责,责任层层落实,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层层质量控制[4]。尤其是对对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落实、诊疗监护仪器的保养维修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层汇报,使各层次护士在责任感增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绩效。实施分层管理使各项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3激发了各层次护士的创造性:分层管理为每位护理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护理人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论是从理论水平还是业务技能,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积极发挥了各个层次的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位护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为提高护理质量出主意想办法[5]。通过沟通和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临床技术技能、协调能力、操作能办、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摘要:目的:对内科护理上分层管理所带的明显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以表格形式对护理满意程度和质量分别对病患进行问卷调查,在与往年的报表进行对照析。结果:最后发现实行了分层管理所点来的护理效果在满意程度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内科护理 护理管理 分层管理
前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各种条件都产生了高的要求,尤其在病患护理的质量上。为了与社会进行接轨,一种新型的分层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我院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从2008年6月开始,将护理岗位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管理有机结合,按职上岗,合理排班,经过一年的运行,在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能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及减少医患矛盾,优化医疗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改善。
一、对象与方法
以我院5个病区为研究对象,共涉及护理人员182人,年龄19-54岁。女性179例,占98.4%。中专学历62例,占34.1%;大专学历81例,占44.5%;本科学历39例,占21.4%。初级职称106例,占58.2%;中级职称75例,占41.2%;高级职称2例,占1.1%。
对内科护理进行改革,由传统的轮班制改为分层管理制。先进行统计划分,将这些护理人员分别按照学历、工作能力、毕业时间等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对她们实现高级、中级和初级3个层面上的划分,她们的划分标准分别是护士职业证书、职位不低于主管护师,至少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护士助理资格证、工作时间至少是6年和护士助理、工作经历至少1年以上。护士长直接对资历较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进行任务的分配,然后每位责任护士下属几位基础护理人员和助理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制度,并制定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岗位的职责。其中,责任组长任职资格需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能够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有较高的沟通技巧,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带教能力。主要职责为全面掌握内科病区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能熟练回答患者的问题,每日查房2次,检查护理措施及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能够对疑难危重症患者及时观察、随时记录,检查、督促下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做好下级护理人员及护生的带教工作。责任护士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护师以上职称2年,能够数量掌握护理学的理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本科护理的技术操作,具有沟通的技巧,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带教能力。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护理质量评估表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两个部分。护理质量评估表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3部分,共15个条目。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共有入院介绍、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巡视病房、健康指导、生活护理情况6个条目。条目的设置都采用Liker 10级评分法,护理质量评估表总分为150分,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总分为60分。以上两个评估问卷经小规模预调查均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结果
在实施分层护理的2008-2011年抽查5个病区共计150次,资料完整的评估共141次。在未实施分层护理的2004-2006年历史对照阶段,抽查5个病区共计136次,资料完整的评估共112次。经t检验分析显示,采用分层护理后不管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还是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在实施分层护理的2008-2011年断面调查患者261人,2002-2004年历史对照阶段断面调查患者196人。所有患者均完成问卷,并且问卷资料保存完整。经t检验分析显示,采用分层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讨论
当今社会医院的护理管理是个需要改进的模块,实现患者舒心、放心的基本要求,我院跟进时代步伐,在借鉴各医院的管理模式同时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开始实现了分层护理管理。这种管理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效果得到巨大的表现,不管从各个评估项目上都有理明显的提升。
经过我院的实践总结,实施分层管理的意义主要由以下几点:
分层管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中,护士长除了管理日常行政事务外,还参与了大量的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护士各自完成了分派的护理工作任务便认为是做好了本职工作,其他事情与自己无关,遇到问题过分依赖护士长。采用分层管理的模式,明确了各层护理人员的职责,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患者的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分层管理后能够层层把关,使护理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有助于发挥各位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护理工作管理有序,护理管理效率提高。
分层管理显示了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由于分层管理分工较为明确,每层均由相关负责的护理人员来完成,通过护士长考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对辅助护士负责,责任层层落实,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有利于层层质量控制。尤其是对对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落实、诊疗监护仪器的保养维修管理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层汇报,使各层次护士在责任感增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绩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部组织的每季度护理质量考评中,各项质控指标都有明显提高,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教学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等都显著提高。
结语:医院为了实现分层管理的工作顺利开展,建立了相应的措施和实现评分标准制度。它们分别从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的考核评分、档次的工资分配来实现管理的推进,经过4年的发展改善,医院取得了较好的内科护理效果。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分层管理模式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分配。
【摘 要】目的:分析分层次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12月住院患者中选择368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12月住院患者中选择368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实行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的合格率。结果: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的总合格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分层次管理模式能促进内科基础护理的合格化,使整体护理质量更得以提升。
【关键词】分层次管理;内科;护理管理
2005-2010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各级卫生机构要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随着医疗纠纷发生率的不断增加,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现代护理模式的重点内容也从“病情”变为“患者”,而管理水平是该转变时期的重要因素[1]。我院从2012年开始,本着“分级管理、按级上岗、按岗施奖”的管理办法,建立“能者上、庸者下”机制,在神经内科试行人员分层次、分责任管理,现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12月的36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12月的36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中男性215例,女性153例;年龄18-63岁,平均(45.8±5.2)岁。对照组中男性214例,女性154例;年龄18-65岁,平均(45.6±5.5)岁。所有患者都由相同的16位护理人员行护理服务。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即采用三班倒制,进行白班、小夜班、大夜班轮值。研究组按患者入院时间平均分配给相应的小组,实行分层次管理模式:科室护士长根据科内护理人员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将科室护理组分成由1名护理组长+3名责任护士+1名助理护士组成的3个护理小组, 护理组长由在本科室工作5年以上,具备护师职称以上人员中竞争产生,在指导、监督责任护士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危重患者的有创治疗、高技术性护理,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制定护嘱,督导医嘱、护嘱的落实, 参加疑难病例的讨论,组织护理查房,申请护理会诊[2],同时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的检查、督导、持续改进工作;责任护士进行各护理操作、观察病情变化,书写记录等;助理护士主要执行非侵袭性操作和患者的生活护理工作。各班的主要护理工作内容和常规模式一样。排班实行APN排班模式,即:责任班8点-16点,小夜班16点-23点,大夜班为23点-8点,助夜班为16点-21点、早上6点-8点。排班时注意各小组成员中相互搭班,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遇突发事件使及时调动、灵活调整。对比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合格率。
1.3 评价标准
1.3.1患者满意度 采用自制的问卷从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护理态度、住院环境四反方面进行操作。结果以满意、一般、不满意区分。本次研究以满意为记录标准。
1.3.2护理质量合格率 采取科室自查、护理部不定期专项抽查和季度综合检查等方式,科室自查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和三位护理小组长组成。检查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落实情况、护理文书及时性及内涵、护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专科护理执行情况等,本次研究以每单项都合格为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 SPSS13.0 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 ±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研究组中满意366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护理质量合格362例;对照组中满意357例、一般8例、不满意3例,护理质量合格350例。
3 讨论
通过在神经内科实行分层次管理,科室低年资护士明确了个人发展的方向,激发了努力工作的热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理质量合格率及病人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表1结果显示:实行分层次管理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9.46%,护理质量合格率为98.37%;明显高于实行常规管理对照组的97.01%和95.11%。;由在本科室工作5年以上具备护师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竞争产生的护理组长,充分发挥了其临床经验丰富、护理专业知识全面、人际沟通能力成熟、解决问题能力强等优势,使其在对工作充满成就感的同时,为低年资护士创造了更加安全规范和轻松的工作环境[3],确保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讨论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层管理前后出现的护理不良行为情况,阐述分层管理在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结果:分层护理在内科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护理不良行为和护患交流欠缺现象大大降低.结论:把分层管理应用到内科护理中,可以保证内科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作用重大?
【关键字】分层管理;内科护理;应用
0 引言
分层管理可以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可以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目前,护理行业缺乏专业高素质护理人才,人力资源相对吃紧,由此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内科护理的效果,充分发挥护理人力的作用,保证护理服务充分得到认可?本文基于分层管理模式的讨论,分析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护理的效度水平,以期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思路?
1 资料
以内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不良行为?护理专业技能不高?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欠缺?护理记录缺陷?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作为观察指标,随机选取我院10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比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状况差异?
2 方法
2.1 在各病区建立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
在各个病区建立以“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为基本框架的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从而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保证分层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
2.2 制定各级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护士长要对资历较深的责任组长进行任务的分配和下达,之后责任组长对任务进行细分,分配给下属责任护士以及基础护理人员,由此可以实现层级管理,并且要制定规范的各层级人员任职资格以及岗位责任?
(1)责任组长的任职要求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持有护师职称或中专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要熟悉专业护理理论,掌握专业技术操作方法,要具备熟练的沟通和交流技巧,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责任组长要全面掌握病区患者的情况,要及时检查护理实践的效果同时要负责病区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检查工作,除此之外,要及时观察和记录下属的工作,保证下级护理人员工作的有效性?
(2)责任护士任职资格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护师以上职称,并在本院连续工作4年以上,要掌握护理学相关理论,具有专业的理论背景支撑,要熟练基础护理操作,具备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包括及时巡视病房,对患者的需求予以满足,按照医嘱完成患者的各种治疗和护理?
(3)辅助护士任职资格要求其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学相关理论,对护理程序和操作具备基本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2.3 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对护理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按岗定系数与工作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分配方法,做到责权利明确和统一?
3 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可以看到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应用中的显著效果,无论从护理质量和护理记录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其中护理不良行为大大降低,护患交流欠缺现象减少一半左右,其他参考指标值均有所下降,表明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上升情况?
4 讨论
4.1 分层管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护士长要承担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参与大量临床护理工作,而护士只要完成各自的护理认为就无需对其他工作过于重视,这就会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情况较为严重?而采用分层管理之后,责任护士要负责患者的全程治疗护理,组长要进行监督和指导,护士长起到了督促和检查的作用,由此可以加强三者的沟通,提高护理问题的解决效率,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下属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护士长权责分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管理过程中,使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有序进行?
4.2 分层管理可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连贯性
在分层管理过程中,护士长?组长以及基础护理人员之间存在着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护理工作可以层层落实,由此可以充分保证工作的连贯性,可以发挥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优势,保证护理工作有效深入的进行?在具体问题发生后,可以通过逐层汇报,使各层护理人员参与到工作中,充分发挥责任感,并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给与处理意见保证问题处理的效率,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 结语
实践证明,以往的护理工作管理模式是不合时宜的,引入分层管理可以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当前护理人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层级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保证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分层管理可以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潜力,保证护理工作专业水平的发挥?由此要在护理方面逐步践行分层管理的应用,保证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