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浅谈自然环境保护与后续发展

时间:2022-07-31 04:42: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浅谈自然环境保护与后续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自然环境保护与后续发展

浅谈自然环境保护后续发展:皇藏峪风景区可持续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策略探讨

摘要:分析了皇藏峪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现状,从景区保护、环境开发、饮食文化、民俗特色、森林旅游等方面就景区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二者之间探讨了最佳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皇藏峪;可持续性;自然环境;策略

1 引言

皇藏峪自然风景区于1982年建立,总面积2 067km2,森林蓄积量1 230m3,森林覆盖率59%,系全省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成片温暖带落叶阔叶林群落,木本植物130余种,栖息58种鸟类和多种野生动物。景区内以植物景观为主要特色,以汉文化、佛教文化为载体,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为重点的多元文化组合型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为皖北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是皖北旅游中心。近年来,随着景区开发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景区保护双赢效果,防止因过度开发导致景区生态的恶化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 皇藏峪风景区自然环境现状

2.1 气候现状

皇藏峪风景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景区,面积2 067km2,最高峰平顶山海拔392m。年平均气温14.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2℃,极端最低气温-22.6℃,最热月份平均温度27℃,极端最高气温40.6℃;年降水848.1mm,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56.8%[1]。皇藏峪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变化明显,雨热同季,平均降雨量为900mm左右,无霜期210~220d。

2.2 土壤现状

皇藏峪风景区的土壤包括粗骨褐土与淋溶褐土两类。粗骨褐土由石灰岩残积坡积物发育而成,土层浅薄(土地厚度<30cm),砾石或岩屑含量高(>35%),表土层pH值7.1,有机质含量8.2g/kg,主要分布在山体中上部;淋溶褐土成土母质系第四纪黄土,土层深厚(土地厚度>30cm),表层pH值76,有机质含量17.8g/kg,集中出现在山麓地带。

2.3 植被现状

皇藏峪风景区植被区划上属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植被种类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伴有相当数量的亚热带树种,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乔木密林带、灌木带、草本植物带,林带界限分明。景区内有木本植物个54科、110个属、199种,有青檀、黄连木、大果榆、栓翅卫茅,毛,黄檀、山麻杆等,其中黄刺霉、黄栌在安徽属首次发现,此外还有虎掌、半夏、透骨草、阴行草、徐长卿、截叶铁扫帚、山前胡、荠尼、丹参、何首乌、灵芝等700余种中草药,景区内植被覆盖率98%以上。

2.4 地质构造

皇藏峪风景区内主要地质遗迹有推覆构造、寒武纪和前寒武纪典型底层剖面、榴辉岩等深源捕虏体、灵璧石、叠层石等[2]。其中推覆构造是华北板块东南缘十分引人注目的构造单元,是徐宿大型推覆构造中变形最强烈的地段,孤立的断坪岩块经风化剥蚀在本区形成了众多的飞来峰构造景观[3]。最典型的是距皇藏峪以东约3km的大山口飞来峰群,由3个飞来峰所组成,呈北东向,延展约10 km。从南到北依次为拐山飞来峰、常窝飞来峰、大山口飞来峰,表现为明显的“帽子状”山体景观特征。

3 皇藏峪风景区开发现状

3.1 已开发项目

3.1.1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淮河旅游圈。景区内主要游览处分为5部分,包括瑞云寺景区、天门寺景区、樱桃沟景区、竹林寺景区和倒流河遗址。景区以独特的森林景观和丰富的动物资源为主体,以寺院史迹等人文景观为依托,集洞、泉、山、石景为一体。

3.1.2 楚汉之争访古旅游专线

从河南芒砀山(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之地)-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汉高祖避难处)-徐州(楚汉文化名城)-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遗址)-灵璧(楚汉相争垓下古城场、虞姬墓)-宿迁(项羽和虞姬的故乡)-和县(项羽乌江自刎处)。

3.1.3 宿州文化之旅专线

灵璧县楚汉文化公园(垓下古战场、霸王别姬、虞姬墓)-灵璧奇石文化公园(天下第一奇石)-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遗址)-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故居《大地》-“贤、孝、文、武”闵子故里和林探花府-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汉高祖避难处)-黄河故道生态之砀山梨花。

3.1.4 休闲生态体验之旅专线

龙脊山大方寺(果老升仙处)-五柳风景区-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汉高祖避难处)-省级风景区天门寺寻幽-黄河故道生态之砀山酥梨节采摘酥梨。

3.2 拟开发项目

3.2.1 皇藏峪五泉休闲度假区

总建设规模40万m2,包括:旅游接待区、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其他附属设施。

3.2.2 皇藏峪果老洞景区建设

景区占地面积66.67万m2,包括果老洞;引蓄水保持瀑布常年有水;山顶建仿古观景亭两个;门楼;步道;其它景点建设;附属设施。

3.2.3 圣人场

圣人场占地15.73万m2,拟建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圣场寺寺院、孔子晒书场、藏书洞、洗墨池、孔子讲学塑像、步道。

3.2.4 天一角乐园

占地12.17万m2,拟建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修缮大小湖7个,瀑布3个,庙宇一座,卧佛一尊,开发地下溶洞2 500m,大型综合游乐场一个。

4 皇藏峪风景区可持续性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结合对策

4.1 加强景区环境保护规划

在景区开发之前进行详细调查和规划,扩大保护范围,将周围的拟开发的景区统一起来规划,发展大皇藏峪,将天门寺、天一角统一规划进来,增强景区影响力,使景区开发在环境容量许珂范围之内,禁止无序开发和掠夺式开发,确保景区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符合国家标准并远离景区,不污染地面、河流和植被。

4.2 景区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景区已开发的项目加强环境监管和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拟开发项目严格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景区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增强景区污水、垃圾等设施的处理能力和回收利用水平,形成景区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创建一批环保模范景区加强景区场地卫生秩序的管理。

4.3 开发书香文化游

皇藏峪位于宿州市萧县境内,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尤以刘开渠、群、王肇民、萧龙士等为艺术大师为名。皇藏峪风景区可以依托萧县书画艺术盛名,在景区周边筹建书画艺术长廊或博览城,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为一体的综合商贸游览服务功能。

4.4 开发饮食文化游

皇藏峪景区内野味繁多,如皇藏峪香椿芽,味香无渣,相传南海圣人康有为在1917年游皇藏峪吃过皇藏香醇后,留下“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日香齿牙”佳句。皇藏峪林木繁茂的山峪里盛产莪子(即食用菌蘑菇),槐花等,皇藏峪蘑菇鸡更是皖北一带名菜。开发饮食文化游既宣传了皇藏峪自身,也带动了经济发展。

4.5 发展汉文化民俗风情园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微时常隐芒、砀山间,即此山有皇藏峪,汉高祖避难处”。相传在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称帝前曾因躲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故名皇藏峪。皇藏峪景区内瑞云寺西南200m处便有一处皇藏洞,刘邦在洞中避难时曾自语说:“如有巨石挡洞、吾则安也”。旋即有巨石凌空落下,果如其愿,出来后招集其士卒,战胜项羽,创下汉室400年江山。景区有着丰厚的汉文化底蕴,可以考虑同江苏徐州、河南邙山汉墓群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合理的配置、科学的组装使周边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古迹同本项目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4.6 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

皇藏峪风景区森林覆盖率59%,将森林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相结合,将宿州独特的书香文化与皇藏峪山水人文底蕴相结合,将森林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大力开发森林生态文化、汉文化以及户外运动等系列主题项目。

4.7 开发地质特色旅游

宿州市的地址遗迹集中分布于皇藏峪和灵璧渔沟两个区域,分别以推覆构造和灵璧石为主体。南京大学舒良树教授在研究皇藏峪地址构造后曾提到:“经三年多的调查,徐(徐州)宿(宿州)一带的地址构造远比预想的复杂,其变形之强烈,样式之多变,可与北美洛矶山、阿帕拉契山和我国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推覆构造相媲美”。

浅谈自然环境保护与后续发展:加强公路环境保护推进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也在快速增长。以高速公路为例,1999年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 2004年突破3万公里,2005年达到4.1万公里,2006年达到4.54万公里。从1999~2006年的7年中增加了3.54万公里。2007年交通部计划在建成高速公路5000公里以上,继续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2385公里的建设任务,还将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目前,交通部已经正式印发《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45万公里、县乡公路180万公里。具备通达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公路,95%的乡镇、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尤其对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公路污染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一系列问题。当前,对公路的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公路交通发展速度问题。只有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推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而公路的环境问题是指在公路建设和使用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期、营运期表现的更为突出。具体分析产生的原因有:道路选线不当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道路使用、防护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公路设计不当,道路在带状延伸中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营运期间,车辆行使对沿线造成的各种污染等。

要解决公路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应该进行公路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然后进行公路环境的保护工作。

一、公路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

(一)要确定评价范围

我国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要确定评价期限

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三)要确定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在对大气、噪声环境评价时,可以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在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时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四)要确定评价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五)要确定环境评价的界定尺度

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二、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1)噪声防治措施: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调,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当施工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米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2)大气污染防护措施: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米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米),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3)水污染防治措施: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4)施工防治措施: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堆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3)水污染防治措施: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措施: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在公路两侧30米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综上所述,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严格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公路各组成部分实现的环保功能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防护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公路建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改变,这种改变与大自然形成和谐的状态,就会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性能,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因此,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只有做到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最终实现公路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满足人民便捷、安全出行的要求。

浅谈自然环境保护与后续发展:我国自然环境保护系逐渐完善

摘要:从国家环保总局传来消息,全球已经建立自然保护区10.2 万个,总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我国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等九种类型。

关键词:自然环保;存在的问题;技术创新;趋势

1.自然环保产业的特点

1.1政策驱动的产业,由环保标准、法规和环保目标驱动的产业如:S02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带动了脱硫产业的发展;火电厂标准NOx,控制在100还是200,直接与催化剂产业相关。

1.2产业发展具依赖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决定着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及各类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污染防治的技术要求及污染物的控制种类和控制水平,由此决定了环保产业技术需求的方向和水平;环境执法和环保投入直接影响着环保市场的实际需求。

1.3具公益属性的产业,环保产业是以满足环境保护需求、解决环境问题的目标导向型产业,是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

1.4产业发展水平与环保目标的关联性,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环境保护目标能否实现。

2.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和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过去10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年增长速度达到15-20%,均超过同期GDP增长率。据估计,2007年我国广义环保产业产值达到了7200亿元,已经占到GDP的2.7%。现在有环保企业3.5万家,吸纳就业300多万人。已经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环保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现代化环保企业。

2.2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依靠进口。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尤为严重,污染治理重建设、轻管理,设施运行达标率较低。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较低,环境服务业比重偏低,全方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关环保产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激励力度有限,缺乏引导,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执行力,资金投入不足,企业融资难度大。

3. 环保产业发展重点

3.1污水处理,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十二五”期间拟建设500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规模;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负荷率约需增加配套管网2.5万公里,原有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需增加6万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需配套管网7.5万公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排入封闭式水域及对岸海域水质有直接影响的地区污水处理厂应选用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处理工艺。污水再生利用。缺水地区重点推行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3.2污泥处理,预计到2015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将达到1.5亿吨/日,产生污泥量约12万吨/日。污泥处理方式:焚烧,土地利用,堆肥,填埋等。

3.3工业水污染防治,预计通过工业企业提高排放标准及结构调整,通过监管提高稳定达标排放水平,削减COD和氨氮排放量。

3.4非点源水污染控制,包括农村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3.5脱硫脱硝,电力行业烟气脱硫。目前电力行业脱硫市场不规范、设施不过关,仍需政策加以规范。“十二五”期间新建的约1.7-2.3亿千瓦机组将全部脱硫。电力行业烟气脱硝。尚处于起步阶段,运行情况不好,催化剂需要进口,技术、设备国产化率低。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十二五”应加大烧结烟气脱硫力度,对新建烧结(球团)设施必须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现有企业中,使用高硫原料的烧结机,位于两控区及重点城市的90平方以上烧结机应限期安装烟气脱硫设施。水泥行业与工业锅炉脱硝示范。

3.6布袋除尘,“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开展新一轮的除尘技术改造,除尘设备由经典除尘向袋式除尘或者电袋复合除尘方向转变,其排放控制在30mg/Nm3以内。为此,新建机组推广使用高效的除尘器;钢铁、有色等行业布袋除尘需求也较大。

3.7城市垃圾处理,“十二五”期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预计达到35万吨/日,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70%,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无害化处置率应达到75%以上;实现全国90%以上的县城建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完成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渗滤液处理设施改造任务;增大人口密集区垃圾焚烧处理率应不低于50%,中西部地区垃圾焚烧处理率不低于25%。同时加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示范工程建设。

3.8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十二五”期间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领域主要任务为继续开展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能力预计达到417万吨/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能力需达到2072吨/日。

3.9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土壤修复主要包括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生态敏感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热点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

4.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1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环境经济政策

(1)近年来,我部陆续修订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配合有关部门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完善了污水收费制度,实施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度。

(2)不断完善相关环境经济政策,包括高污染产品、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实施绿色税收政策,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保险政策,绿色证券政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等。

4.2不断完善并加严环境污染排放标准体系

(1)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但是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也是影响产业技术市场发展,提升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的标杆。

(2)近年来,为控制一些重点行业污染问题,外部陆续制修订了一系列污染排放标准。目前,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通过部常务会审议,新标准重点加大了对火电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控制力度,加严了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限值,增设了汞及其化合物控制指标。新标准实施后,火电行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可实现较大幅削减,对推动我国“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3)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强弱不一,我部正积极引导,指导和支持地方制修订地方环保标准,推动污染防治工作。

5.加强环保技术创新

5.1大力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环保企业与科研院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5.2积极鼓励和引导龙头骨干企业组建创新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一批环保科技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建设一批环保产业孵化器,提高其培育和扶植科技型中小环保企业的能力。

5.3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装备、产品、材料和药剂。

5.4将产业化作为环保科技的重要考核指标,大力推进水专项等各项科研成果产业化,实施重大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6总结

以环境服务业为抓手和突破口,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带动环境装备和环境技术的协同发展,从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要大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营运、以发展环境咨询服务和综合环境服务为重点,全面提高产业化水平,促进环保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浅谈自然环境保护与后续发展: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看我国自然环境保护

摘 要:人民银行国库作为自然环境相关收支费用缴入的机构,对自然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与监督作用。本文将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我国自然环境的资金投向,以促进自然环境发展。

关键词:国库;自然环境;保护

人民银行国库业务是围绕税收与财政支出等一系列收支活动而开展的业务,有其独特的特质,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历史进入20世纪,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自然环境污染不断,以此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从而直接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将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我国自然环境的资金投向,促进自然环境发展。

一、人民银行国库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民银行国库业务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人民银行国库是反映财政的预算收支状况的,也就反映了国民经济的预算收支的方向。因此国库业务中显示自然环境的预算科目,反映和监督了预算收支的方向,具有可用性与可分析性,对自然资源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提供分析与建议。同时在自然环境保护里有的项目而在人民银行国库业务里没有的科目也可以随着国家对自然环境的重视,随着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的不断地发展得到充实。

二、人民银行国库业务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分析

人民银行国库业务涉及的面较广,既涉及微观面,也涉及宏观面。以下我们以人民银行的预算收支特点来分析自然环境保护,也可以了解到人民银行国库业务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特点。

(一)预算收入

在预算收入中,自然环境科目没有被单独列示,而是在资源税科目与非税收入中的各别科目列示,因此分布的较为分散。

1.中央级预算收入。中央级预算收入关于自然环境的科目有海洋石油资源税、中央森林植被恢复费等。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并且自然环境科目多以费形式缴纳,而费多为地方征收项目。因此,关于自然环境的中央级预算收入较少。

2.地方级预算收入。地方级预算收入关于自然环境的科目有其他资源税、地方森林植被恢复费、水资源补偿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等。地方预算收入多以费为主,税收项目很少。

3.中央与地方共享预算收入。包括资源税税款滞纳金、排污费收入、油污水化验费、林地补偿费、水土流失费等。由于中央与地方共享预算收入结合了中央与地方两级的优势,所以是三级预算收入中所含的科目最多的,但由于在兼顾中央与地方时,分成比例较难确定。

(二)预算支出

在人民银行国库预算支出中,自然环境科目被作为一个大类科目单独列示出来,从这一点来说明了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宏观治理的重视程度。自然环境预算支出科目共包括环境保护管理事务、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其他环境保护支出等15个大类。

三、存在的问题

1.相对国际上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研究较早、法制健全,我国在对自然环境的研究上的起步较晚,自然环境法很不健全。我国目前处在经济发展期,出现过以自然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事例,所以就谈不上研究企业的自然环境,更别提对国库业务关于自然环境这个宏观层面上的研究。目前人民银行国库业中关于自然环境的收入在非税收入领域中占比很小,近几年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加大了非税收入的重视,但是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在非税收入上的计算口径不一致,导致人民银行国库对非税收入很难跟踪与管理,关于人民银行国库业务的自然环境预算收入的跟踪与管理也就会出现一个瓶颈。所以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加快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与规范同时,要加大财政与人民银行国库在非税收入的沟通与合作力度。

2.人民银行国库业务中关于自然环境的预算收入没有对自然环境单独分类,支出科目不够细化,过于简单,没有自然环境保护的特色,这就使自然环境概念模糊,不利于相关数据分类与监督。

3.人民银行国库业务中关于自然环境的信息披露尚难真正实施。目前,我国企业在自然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上正进行艰苦的探索,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许多企业对自然环境信息披露是零散的和不系统的,自然环境信息在可靠性上不符合要求等。国库业务中得到的企业自然环境的信息披露几乎为零。

四、对策

1.完善相关的环境法规制度。细化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制度,提高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国库业务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国库业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

2.利用现在与国际差距不大的机会,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环境科目并运用于国库业务中。首先,相应增加国库业务中自然环境收支科目。其次,国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税)的形式。再次,应形成合理的自然资原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国库的监督与协调作用。

3.进一步细化各预算收入与支出科目,加深人民银行国库与财政、税务、自然环境保护机构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对关于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进行沟通协调,对人民银行国库业务进行补充、改进。

4.在加大自然环境预算收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环境预算支出。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具有长远的重要的基础,一个国家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体现了对经济的驾驭能力。而对自然环境预算收支的控制是尤为关键。因此,不能使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过多,出现供大于求的方面,也不能使预算支出过大,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要使自然环境预算收支达到平衡。

5.将自然环境保护缴纳的款项由费改税。目前国库收取的环境保护缴纳的多为税,而费多在商业银行缴纳,造成自然保护收支数据分层,查询困难,导致需要数据的部门了解与分析的迟滞,给监督造成困难。因此,将费改税并全部缴入国库,将更有利于清晰预算资金的流向,促进自然环境保护建设与发展。

作者简介:丁雪晖(1979-),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现工作于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

浅谈自然环境保护与后续发展:生态补偿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2006年2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了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相关要求,这就要求在生产生活中加强农村、城乡边缘地带的自然资源的重视和保护。

生态补偿(EcologicalCompensation)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实际上,我国早在1992年就开始探索生态补偿的办法,只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补偿关注的焦点是对生态环境加害者索取赔偿;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态补偿的对象才更多转向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建设者。在实施方法上我国采取了许多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手段主要局限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河流等上下游、矿区植被恢复等政策,按照国家确定的统一补偿标准,主要是以资金形式的补偿制度,用于补偿、恢复、综合治理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是易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较为敏感的区域,是城乡互为渗透、城市化迅速发展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快速转变的地区。在该地区进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可以防止城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区之间连成一片,并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游憩场所,最终为城乡生存环境维护和保护创造条件,也是切实落实建设新农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

由于近年来城乡边缘区已成为生态环境受影响最大的地区,这就要求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格外注意保护更容易受经济发展影响的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而同时在这些地区我国目前的自然生态保护手段较局限,且多已落后于时展要求,远远不能达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针对当前城乡边缘地带自然环境整体状况日趋恶化现象,我国对该区域的保护措施也主要只停留在各种行政、法律、技术、政策等政府宏观层面上,所采用的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也仅局限于流域之间、区际之间横向转移支付。因此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强调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当今,思考如何完善生态补偿理论并详细研究其在城市边缘区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生态补偿理论及内涵特点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及内涵

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有不少定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21世纪议程》中表述为“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生态补偿意为对环境损失中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所考察区域的环境要素数量变动、生态系统失衡与物种种类和数量减少而进行的对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生态补偿现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相关项目支持及征收有关税收等方式。

(二)生态补偿操作的原则

1.协调及公平原则。人们的环境权及生存发展权应是平等的。但由于具体的环境问题会不可避免造成不同区域受到环境问题的不同影响,例如地处河流等不同流域以及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的人民不得不在产业发展时受到许多限制和遭遇不公平待遇,所以就需要依据协调和公平的原则采取具体方法来处理相关问题。

2.谁污染谁赔偿、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环境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自然资源环境状况也有产权应非“公共品”,污染者应有责任和义务对自己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失作出赔偿;同样,环境受益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为此付出努力的地区提供适当的补偿。这一经济补偿费主要用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恢复、更新,以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

3.可操作性强原则。由于难以对环境状况及有关价值等缺乏定量,操作成本过高,现实操作性及实施持久性差,因此,生态补偿机制要将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结合起来,改革具体实施方法,保证生态补偿措施的有效性。

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等自然资源低效利用、生态失衡难以逆转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的发展基本属粗放外延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此影响最大的便是城乡边缘带。边缘带的土地资源在城市的急剧扩张压力下实现农地发展权的转移。同时农地闲置的现象在城乡边缘带也不鲜见,这些都使得原本可以发挥更大生态和环境效益的自然资源的低效利用,土地资源耕作效用的严重浪费,最终使得该区域环境恶化变快,过于相信自然的恢复能力也使得区域环境的生态失衡最终难以恢复逆转。

(二)工农业生产污染、居民点分布不规范

由于当前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以粗放模式增长为主,酸性物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质等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残留物进入土壤渗到地下水中,引起水质、土质下降,当前许多相关工农业企业都建设在城市郊区,这些有毒物质污染的区域扩散,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居民点布局分散混乱,严重破坏丘陵岗地生态景观的和谐,引发了资源和环境危机。

(三)城市发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染通过大气、水体、噪音等向外扩散。某些污染物质在城乡边缘区扩散和迁移,以至于达到地下水、大气层的污染。同时,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不仅占大量土地,而且也对该区域的土壤与水源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害,这些都破坏了城乡边缘地带的景观及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理论对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把该区域看作一个生态保持和发展的整体,并且从更长远的时间区间来看待和评估某种资源的“价值”。多数情况下将表现为城市范围内对欠发达郊区进行“补偿”,以便换取城乡结合部等城市郊区停止严重破坏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获得城市及周边整体生态状况的优化。

(一)保护土地资源,扭转生态环境失衡

实行生态补偿可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善农地环境,提高农地生态价值,保护珍贵的农地资源,维护农地环境。可以主要通过以政府财政投入等生态补偿手段给城郊区域居民补贴,用以补偿由于受到环境恶化而损失的利益,惩罚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损失,扭转由于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边缘区生态环境失衡现象,从而维护整体生态环境。

(二)改造居民点,激励工农业企业实现可持续生产

针对该区域不同环境状况采取各种奖惩措施,会对有关生产企业产生警示作用,刺激相关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生产方式,把保护环境和促进生产摆在同等地位,减少向环境排放的污染,同时能规范居民点分布,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最大程度上维护城乡边缘地带脆弱的生态环境状况。

(三)增强相关农户财力,协调整体利益分配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有效调节利益分配格局。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一个地区相对欠发达地方牺牲、发达富裕地方受益,农村区域付出、城市地区受益等不合理现象。因此,急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破坏者与城乡边缘区受害者之间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该地区整体自然环境状况。

生态补偿理论在城乡边缘带自然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一)科学确定生态补偿主体、补偿程度、补偿客体

确定城乡边缘区内受到自然环境污染破坏影响的区域,依据环境资源生态补偿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对当地森林水源等为核心的环境进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考虑边缘区“当前”和“未来”的价值,运用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评价等技术手段分析环境影响状况并确定有关污染标准,得出较小地区的不同范围、不同时间的生态价值状况。针对各地不同的地理及自然环境状况,最终确立城市边缘区生态补偿受益者受益范围、时间、行业、领域和特定人群。

(二)改革补偿方式及途径

现有生态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资补偿机制。应明确划分城乡边缘区生态受益区和生态系统保护的提供地域,而资金渠道应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同时也应以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地方与相关部门补充为主要形式;探索排污权等环境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发挥我国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边缘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时也可以尝试采取异地教育培训等其他形式来进行生态补偿。

(三)确定环境产权观并改革新的税费制度

强化自然资源是天然生成的,并非公共产品的的产权意识,尤其是城乡边缘区,建立在城市政府的领导下,政府与民众共同负责的边缘带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支持机制;防止滥用资源造成环境恶化,建立一支由多学科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社会化的生态补偿政策监管和评估机构队伍;采取相关生态税收等形式使得边缘区企业在生产时把自然环境的损耗纳入成本核算。建立区域生态补偿资金专用账户并实现专款专用,协调各部门与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贴补,增强区域相关单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的监控及有关措施执行力度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基础性支撑制度。考虑逐步建立起各级政府的综合保障体系。通过引入法律手段加强边缘区生态保护立法。以立法形式确立完善的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特定地区的专项生态保护实施条例,在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中,对政策实施在各户或各业的真实效果进行监控,以尽可能做到按质按量资金补偿到位。同时,将补偿资金如何直接发给参加建设的农户和企业,而不能分地区进行补偿。

(五)实现城乡边缘区自然资源及保护状况的信息化管理

充分应用数字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城乡边缘区有关区域相关生态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动态管理,尝试将污染破坏重点区域以及生态补偿程度现状图实现数字叠加并使之系列化,保证能动态监控边缘区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投入状况。同时借鉴国外社区参与生态补偿的实践及经验将城乡边缘区的环境保护目标与该区域农民现有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增强该区域社区生态补偿组织能力,保证各种补偿措施有效落实,实现明显的边缘区自然资源保护效果。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成因,从城乡整体角度上解决环境保护的协同性问题,解决边缘带与城乡之间的各种矛盾,促进城乡和边缘带的可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