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

时间:2022-07-23 08:53: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工业技术创新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新阶段的特征有:一是产业发展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投资、出口对产业拉动作用日益减弱,技术“瓶颈”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使我国企业、产业面临更加不利的竞争局面。知识经济的兴起导致国际竞争的优势向拥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家和地区倾斜。可见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区域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的重要对策。

钢铁工业是支撑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经济起飞时期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世界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曾经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大量投资发展这一产业,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钢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现代钢铁工业的飞速进步更是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河北省钢铁工业近几年产量高、经济效益较好也是不断技术创新的结果。河北省钢铁工业连续几年产量居全国首位稳固了河北省钢铁大省的地位,不过河北省并不是钢铁强省,其原因在于河北省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因此,本文以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投入力度、创新扩散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方面具体分析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创新技术基础

1.科技机构存量

2003年河北省大中型钢铁工业拥有科技机构14个,与辽山东并列于全国第3位。科技机构中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890人,居全国第4位。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1255人,居全国第7位。科技机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为19948万元,居全国第7位。科研用仪器设备为24734万元,居全国第7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场所、科技活动场所中的科技活动人力资源较丰富,但其中的高素质专业人员相对不足;而且研究经费投入相对短缺,研究手段也有些落后。这些对科技机构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

2.科技活动人力基础

2003年河北省全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人员为10988人,居全国第3位。全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工程师人数为8053人,居全国第2位。说明在河北省钢铁工业整个行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较丰富,高素质的科学家工程师人员也充足,这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展开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3.科技活动资金保证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01431万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所占比重分别为0%、99.98%和0.02%,分别居全国第7位、15位和23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不足,且经费来源主要是企业自筹,政府和金融部门对企业创新在经费方面非常微弱。

二、创新投入力度

1.R&D活动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3484人年,居全国第2位。R&D经费内部支出为62716万元,居全国第3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对R&D活动的重视程度很高,这对于稳定钢铁大省地位,提升竞争力会产生积极作用。

2.新产品开发投入力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项目数为422项,居全国第5位。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18755万元,居全国第6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科技项目较多,对新产品开发经费支持力度也较大。

3.固定资产投入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为5368210万元,居全国第4位。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为666122万元,居全国第2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拥有先进的设备,为未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技术保证。

三、创新扩散能力

1.技术更新速度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380588万元,居全国第5位。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并不突出。

2.引进技术的扩散能力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为35654万元,居全国第5位。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为98万元,居全国第7位。可见河北省钢铁工业技术引进规模较大但吸收能力较弱,还没有形成引进―消化―创新这样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创新产出能力

1.专利产出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专利申请数为83项,居全国第4位。拥有发明专利数为12项,居全国第5位。这说明河北省钢铁工业拥有较强的自主科研能力,但与发达省份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2.新产品产出

2003年河北省钢铁工业新产品产值为486237万元,居全国第8位。新产品销售收入为512100万元,居全国第8位。新产品销售利润为61151万元居全国第7位。很明显,河北省钢铁工业的新产品生产、销售和赢利能力都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河北省钢铁工业创新各项指标居全国的位次都介于2~8位。优势主要表现在:创新机构多,创新人力资源丰富,对R&D活动重视,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不足之处在于:科技活动经费不足且经费来源单一,研究机构的设备仪器短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新产品的产出能力低下。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分析

摘要:随着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的扩大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技术创新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有效推动力。文章对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技术创新途径加以探讨,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关键词:技术创新;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提升

一、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与原因

(一)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要研究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首先要弄清楚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第一,协调性和适用性。协调性要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适用技术采用过程,在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之间相互协调,关系融洽,对外表现一致;在作为技术创新客体的物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投入比例关系,否则会出现产出与投入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的难题;但作为技术创新环境的提供自然物质的生态环境本身应该有一个承受的底线,这一底线是不能够突破的,否则,在人类一味向环境索取过程中生态状况恶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还强调技术创新主体、客体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实现良好的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使有创新性的技术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关心人的尊严、自由和长远进步,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要。实用性指的是农产品加工业所需要的技术并非越先进越好,有些高、精、尖的技术由于开发成本过高,或者由此类技术所生产的产品适用程度较差,无法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均衡,所以,衡量适用性的标准最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的技术才是最合适的。

第二,互动性。互动性要求创新主体、客体以及环境两两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这种良好关系的实现与主体的认识和创新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密不可分,主体的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应该与生态环境实现友好互动,同时,客体在对主体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应该减至最小。这种良性的互动过程是技术创新系统保持稳定与持续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严格遵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对社会带来的和谐效果。

第三,人本性。人本性强调以人为本,但并非简单地一味追求物对人的有用性,决不能只以人的各种需要满足为追求的唯一目的,而要在尊重人类理性选择的前提下,最终使得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者均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以人为本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是技术的发明者也是技术的使用者,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出新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手段和方法,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必须在这一大背景下,实现人类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四,生态性。技术创新过程所体现的生态性是指其能够服从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并发挥出正效应的过程。

第五,发展性。技术创新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特征。不同的社会形态对人类所需技术会提出不同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创新主体的意识、创新过程所使用的材料受环境限制也会发生变化。

(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企业走技术创新的道路来实现战略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实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源动力在于市场竞争的发展过程中竞争强度的高低,市场开放度越高,竞争强度越大,对技术创新的要求越高。技术创新的实质在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其主要因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市场经济是竞争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过程,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条件下参与市场、满足其竞争要求的必然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直接结果是优胜劣汰,在市场中,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和所拥有的竞争力的高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就必须使自身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增强竞争力是关系农场品加工业兴衰的根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创新伴随着市场竞争而产生,有市场竞争就有技术创新,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不能只依靠自身的创新,以增强竞争力去战胜对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原有体制下,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市场竞争的程度不够,也不必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去进行技术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被推向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也提到议事日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事实足以证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另外,我国企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有所增强,企业利用国际、国内技术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将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二,从竞争本身的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虽然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进入世界市场是可能的,但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和保持领先地位是异常困难的,具体的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竞争的形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使企业很难适应这种新局面的出现;市场竞争虽然具有公开性、公正性和平等性的特点,但由于垄断、国家干预或贸易壁垒的加强,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巨变,使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增加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随着全球资本滚动的加速,新的跨国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必须应对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这时,企业唯一的办法是靠技术创新装备自身,来提高其竞争力。市场竞争的发展,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说明了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现象。

第三,从市场竞争的方式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武器。企业竞争力是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要靠市场特别是消费者来检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竞争的实质就是消费力对生产力的关系”一样,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比模仿更受企业界青睐,其原因是消费者对创新性技术所带来的价值追求的驱动。总之,由于一个能驾驭技术创新的企业可获得比技术创新本身付出的代价大的多的价值,并能获得竞争优势,在农产品加工业国际化演进过程中竞争强度提高,所以人们更加强调技术创新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性并热衷于技术创新。

二、农产品加工业在技术创新过程所遇到的难题

(一)企业员工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对技术创新缺乏应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主动去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企业薪酬设计上对员工激励程度不够,也使得员工积极性不高。一些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规模小、现代的标准化的管理程度较低,领导者思想保守,凭经验和主观想象办事,没有革新精神,不具备现代经济技术知识的装备,在企业技术创新中不能起到很好的领导和决策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过程中对人员的管理,对企业整体知识层次的提升不够,项目投资也容易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中。据资料介绍,目前美国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再教育的约占其总数的15%,技术人员人均教育经费每年超过3000美元,我国提出“科教兴国”,企业则应以“科教兴企”为立业之本。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研究的投入力度,以弥补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规模小、企业文化不成熟所造成的缺陷。

(二)体制没理顺

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而我国现在处于转型期,技术组织构建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长、技术创新过程时效长,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融投资机制的建立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从基础设施改善等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支持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应该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投资,或者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当然,需要做好的工作是应该有资金投放的长效风险预测与调控机制的良好运行。由于农产品的季节性、分散性特征,企业应该紧跟市场步伐,研究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适用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是目前的核心问题。另外,综合营销手段需要加强,尤其是分销能力需要强化,农产品加工业促销意识淡薄,在产品和价格竞争力较低的情况下,原来的分销体系基本中断,新的分销体系还很不健全,许多企业目前仍依靠分散的、独立作业的一批营销业务人员支撑产出规模,因此,即便是较具适应性的产品,其整体营销效果也不很理想。

(三)产、学、研结合不紧密

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削弱了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效率,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存在经费、利益分配等许多问题。企业迫切需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帮助进行技术创新,但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却束之高阁,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仍然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另外,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相互联系又交错的阶段,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多少有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科研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9%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的发展,切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扭转产后技术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十一五期间的各项技术计划中重点予以支持,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实现重大突破。

三、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途径

(一)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素质,增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

企业领导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其自身素质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否有取得突破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不仅自身要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而且必须注意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参与和领导,企业领导应当鼓励职工群众创新,加大智力资本投资。企业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企业应当支持、组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掌握市场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造就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发展机制,实施专门人才吸引战略,采用物质或非物质待遇等激励措施以吸引有成果、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二)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技术持续性创新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开发新技术,并搞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要依托科研力量较强的企业或科研单位形成一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为目标,具有市场竞争的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科研单位、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要密切配合,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在企业内部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对于优秀人才,在科研资金、工资、住房等方面给予照顾,要能够使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先富起来”。同时,形成一种便于人才流动的机制,吸纳内外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创新中心,也可以与科研院所共同选题,搞联合攻关。要协调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资比例。注重研究该行业的适用技术,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开发,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工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及韩国经验借鉴

[摘要]对若干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创新的重点将从对技术的应用转向对技术的改进和技术创造。在这个新阶段中,工业的不同行业只有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作为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一个成功案例,韩国制造业在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所借鉴。

[关键词]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韩国经验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主要立足于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但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上述优势正逐渐减弱。要在变化了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实现中国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强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而在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所借鉴。

一、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

(一)纵向地看,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效果的多样性,直接度量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考虑到指标的重要性和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下主要采用研究与发展经费作为投入指标,专利作为产出指标来分析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状况。

研究与发展经费是指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部分。2005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为1250.3亿元,比1995年增长7.8倍,年平均增长24.3%;从反映投入强度的相对指标看,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6%,比1995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专利是指专利机构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实施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权。作为研究与发展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专利代表了发明或设计的潜在商业化机会,是不同国家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一种同质测度。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受理数达到55271件,比1996年增长10.1倍:在相对指标方面,专利申请受理数占全部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4.83%提高到2005年的11.61%。以上分析显示,不论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还是产出看,它们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指标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但另一方面,如果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又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果按现价PPP美元计算,2002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额仅为283.5亿美元,只有美国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的24.1%,高于英国和法国,但低于德国;而从制造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指标看,2002年,美国为7.8%、英国为6.9%、德国为7.7%、法国为7.4%,都远远高于我国2.7%的水平。再比较专利指标的情况。由于诸多国际科技统计资料中均缺乏按工业(制造业)部门分类的专利数据,所以我们只能就每个国家的全部专利数据进行国际比较。虽然用全部专利数据的比较来说明工业技术创新的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一国的专利,不论其出自何处,真正实施起来最终还需要通过产业部门。也即由产业部门将知识形态或样本实物形态的专利技术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最终产品或中间投入产品,所以一国的专利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是该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后备资源或支撑条件之一。从各国在美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数看,2001-2005年,我国共获得1587件,虽然比1996-2000年的389件增长了3倍多,但远远低于同期美国的421372件,日本的169285件,德国的53774件,英国的18039件,韩国的20048件。这组数据表明,如果以国际标准衡量。尽管我国的发明专利增长很快,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十分明显的差距。

(二)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

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各自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机构和大学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侧重于产品和工艺的技术开发。根据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一个有效率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大部分研发资源相对集中于产业部门的企业中;而科研机构和大学所占的比例较小。应该说,这样的R&D结构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按照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规律,企业理所当然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10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重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从1995年的40.6%提高到2005年的51.3%,已经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两者之和,表明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从各国制造业企业R&D经费占全部R&D经费的比重看,2003年,我国为46.8%,接近美国47.4%的水平,但仍明显低于日本71.1%、德国68%、英国58%和韩国68.3%的水平。虽然我国的数字没有反映全部工业的情况,但一方面我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绝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采掘业和电力行业的数字,因此其与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数字比较所反映出来的差距是可信的。这就表明,在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

技术创新是一项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很高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影响。而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也是世界各国包括工业发达国家在内的通例。从我国的情况看,虽然政府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政府资金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是反映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的这一指标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到2004年,政府资金占企业R&D经费的比重只有4.8%,比2000年的6.8%下降了2个百分点。如果作国际比较,我国则明显低于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水平,2003年这三个国家的同一指标值均超过10%。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当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大

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按不同引进方式划分的技术引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化通常起源于引进、吸收和改进国外技术。但随着技术能力的不断积累。其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会逐渐下降并开始自主创新的历程。技术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的指标,可以用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之比来衡量。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技术依存度较高,表明该国技术创新对技术引进的依赖程度较强;反之,则表明该国技术创新中的自主创新成分较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之比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199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依存度为2.55,2000年下降到0.69,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0.24。技术依存度的持续下降,表明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一个国家进行技术引进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本国的技术能力,然后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生产产品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二是为了增强本国的生产能力,以便直接用这种生产能力生产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技术引进的目的不同。引进技术的种类和结构也会有所不同。以提高技术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通常以引进软技术为主,也即着重引进专利、专有技术和工业设计等,即使是引进硬技术也是为了当作技术学习的样品,而主要不是为了当作生产能力使用;而以增加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则主要引进硬技术,也即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和生产线。统计数据表明,近10年来我国技术引进的结构也经历了由以硬技术引进为主向以软技术引进为主的转变。在1995年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金额中。软技术(包括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引进合同金额只有17.8亿美元,仅占引进项目总额的13.7%;而硬技术(包括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等)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2.5亿美元,占引进项目总额的86.3%;到2005年,软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达到118.1亿美元,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到62%,显著超过硬技术引进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后者下降为28%。

(四)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十分显著,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根据国外通行标准,所谓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是指那些R&D强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这些一行业一般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8个行业。2005年,我国上述8个行业的R&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的比重高达66.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总量的比重就达到36%。从专利申请数指标看,8个行业合计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8.7%,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电气机械及器材两个行业合计占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达到57.3%。工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高度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居于前两位的行业,表明这些行业在工业技术创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技术创新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状况。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本世纪初期,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与此相适应,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产出也构成整个工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外资企业的R&D经费支出占整个工业相应指标值的比重已超过1/4,其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接近1/2,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1/3,专利申请数的比重接近1/3。这组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整个工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更进一步看。外资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所占比重明显高于R&D经费支出比重,又显示出外资企业技术创新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基本特征;而在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所占比重高于专利申请数所占比重,则反映了外资企业更加重视对技术创新直接效益的追求。

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根据以上基本特征并结合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创新的重点也将从对技术的应用转向对技术的改进和技术创造。另一方面,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以及技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又将在推动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带来变革的压力。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如何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特点,选择更加有效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我们在讨论工业技术创新问题时必须关注的一个主题。

(一)影响工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与美、欧、日、韩等取得良好创新绩效的国家相比,我国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条件和技术创新环境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决定了我国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规律也必然不同于这些国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模式,首先要对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综合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影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业差异和产业发展阶段。行业是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许多针对我国工业行业的研究都表明,不论是研发强度、创新类型还是创新频率等,都表现出明显的行业间差异。之所以这样,是由于行业的差异往往意味技术机会和市场特征上的差异,而行业间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知识等要素禀赋的不同也会促使企业的研发行为呈现出内生化的行业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技术创新也会呈现出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产业快速发展阶段较之产业成熟阶段,在创新类型上,前者通常集中于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后者则往往侧重于产品创新;从技术来源看,前者从外部引进的比重较大,而后者则会对自主研发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二,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市场需求规模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分摊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赢利的预期水平。技术创新通常具有很高的失败率和巨大的固定成本投入,较大的市场需求规模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分摊研发成本,为预期技术创新赢利提供可靠的保证。二是影响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动态看,如果市场需求规模足够大,由技术障碍造成的供给面垄断市场结构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垄断利润将激励更多的厂商增加研发投入,从而打破技术障碍,进入市场,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又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而需求结构的多层次性,又为技术积累和技术能力各异的厂商提供了多种技术机会。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迅速扩张的市场需

求规模和多层次的需求结构,十分有利于促进各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实践。

第三,国外研发资源的流入。国外研发资源流入对于经济全球化下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国外研发资源流入的路径主要有FDI和进口贸易。就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看,虽然存在“抑制论”、“促进论”和“双刃剑论”等不同观点,但有许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包括技术扩散效应、技术示范效应和技术配套效应等。除FDI外,进口贸易也是促进进口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品贸易给输入国带来了模仿生产的动机;二是输入商品的竞争力会影响到当地厂商的市场份额,进而间接地刺激当地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期达到抗衡的目的。我国作为一个引进FDI最多和进口贸易不断扩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强调增加国内研发资源投入的同时,尤其需要发挥国外研发资源在促进工业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模块化日益成为以IT产业为代表的许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模块化的好处主要是:借助于模块化结构,通过良好的分工,可以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处理和协调复杂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和风险。较高的产品模块化程度和生产环节的可分性,为我国的IT、汽车等加工组装型企业提供了基于低劳动力成本和当地市场知识及分销网络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大量独立技术供应商的出现,又会降低国外总装产品供应商的垄断程度,并提高当地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进入可能性。

(二)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经过长期努力,国外关于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Abernathy和Utterback最早研究了产业创新的模式,提出了主要针对发达国家的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1978);韩国学者Kim L.基于对韩国汽车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上有别于发达国家,需要通过技术学习实现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引进创新模式(1995、1997)。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也对产业创新模式问题作了探索性的研究。例如,谢伟对中国彩电工业技术学习的机制进行了讨论(2001);路风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积累基本模式的归纳(2004);吴晓波提出了基于全球化制造的二次创新动态模型(2006),等等。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归纳分析可以看到,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工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模仿创新模式、嵌入式创新模式和自主创新模式。我国工业的不同行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各自具体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期望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

模仿创新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条重要路径。所谓模仿创新,是指在原始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下,通过进口设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等合法方式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需要指出的是,模仿创新并不是原样仿造,而是有所改进和有所发展,其核心是通过在规模经济、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标准化生产和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环节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赢得市场优势。模仿创新模式的成功与否。与特定的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和生产范式有关。对于产业起点低、技术周期长、规模经济显著的传统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追赶方式:但对于技术发展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难以预期、技术变化呈现非连续特征、反向工程困难、规模经济不显著的产业和生产范式,模仿创新模式的效果是有限的。实施模仿创新战略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与模仿创新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包括快速反应能力、学习吸收能力、技术改进能力、大批量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在内的模仿创新能力。

嵌入式创新模式主要是通过参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与跨国公司价值创造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合作,在跨国公司的某些生产环节和阶段上实现专业化,并抓住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所提供的发展机会,不断吸取跨国公司的创新信息,进而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新加坡和台湾就通过成功地实行这种技术模式,建立起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嵌入式创新模式的核心是:在与跨国公司的相互作用中,根据基于本土市场需求特点的产品创新以及企业在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努力形成的动态比较优势,不断地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分工层次。实施嵌入式创新模式的重点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和技术开发体系: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吸引跨国公司的R&D投资,并在国内建立起跨国公司的R&D分支机构。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不依赖国外的技术引进,而是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新技术并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模式的基本特征不仅体现在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也体现在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通过成功的自主技术创新,可以在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最终建立起新产品的市场优势并获取丰厚的创新收益。正是基于这些优点,作为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大国,在我国的某些产业特别是那些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中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到,由于自主技术创新的技术突破是内生的,而且创新的后续过程也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推进,既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面临很高的失败风险,因此,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产业而言,现阶段还不宜过分强调从事自主创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点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注意利用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不断根据市场反馈完善创新产品。

三、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

韩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个成功案例。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韩国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花费100年左右的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迈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并于1996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一步看,韩国经济的腾飞又是与其在产业技术创新上的卓越表现紧密联系的。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工业的技术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许多产业的起步甚至比我国还晚,但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韩国在IT、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等众多产业领域都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中一

些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

概括起来。韩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选择并推行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对一个后发国家而言,技术创新模式或者说技术创新的路径往往有多种选择,而不同的路径又会导致不同的创新绩效。韩国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通过技术的引进一模仿一改进一创新,迅速完成技术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韩国的产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引进起步的,经过“干中学”和“用中学”。在掌握生产技术并形成生产能力后,再对引进技术进行模仿。模仿创新给韩国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技术学习机会。而技术学习能力的积累,又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改进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技术跨越,参与更高层次的技术竞争,韩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开始转向并日益注重自主创新。总体上看,韩国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是适合其国情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第二,着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韩国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韩国,企业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主体,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活动由企业自主决定并承担风险,但政府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的指导、监督和控制。这种机制既保证了技术发展的计划性。又保证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韩国企业内部看,也有一些有利于技术创新取得成效的因素。例如,韩国企业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个人和企业的有效技术学习,而且有利于将这种学习能力转化为企业能力。再如,韩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既是企业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技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韩国产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意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韩国政府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立法为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从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先后颁布了《科学技术振兴法》(1967年)、《工业技术开发促进法》(1972年)、《特定研究机构扶持法》(1973年)、《技术评估法》(1973年)和《科学技术基本法》(2001年)等一系列法律,并以此为准绳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对技术引进进行控制和考核。韩国政府只允许引进关键技术,并对每一项引进技术都提出相应的消化吸收目标,还利用技术引进的审批和评价系统对重大引进项目进行跟踪考核,以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三是实行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韩国政府的研发资源投入长期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政府的R&D预算比上年增长14.2%,2007年的R&D预算达到8.9万亿韩元。在税收政策上。推行了包括鼓励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化和国外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韩国经验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一,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规范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韩国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表明,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模仿创新是缩小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一条捷径。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技术基础看,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仍然应该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即模仿创新为主。随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不断积累,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后,再逐步增加自主创新的比重。要强调引进技术的重要性。不但需要继续通过吸引外资的方式获得先进技术,而且也要增加通过技术贸易、逆向国际直接投资和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获得先进技术的比重。为了防止重复技术引进,提高产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国家应建立技术引进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进行统筹协调。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评审和条件管理,技术引进企业必须具有与引进技术相关的研发能力和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详细计划安排。

第二,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激励力度,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活动和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一是要在财政资金和优惠政策的配合下,调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开发和管理优势,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占领市场,形成竞争开发机制。二是鼓励企业建立和强化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转制院所建设技术开发平台。三是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学的科研优势,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大学建立各种技术创新组织,形成互补的技术开发协调分工体系。

第三,政府在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方面要积极有为。韩国经验表明,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一方面,政府需要为产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加大政府研发投入,投资建设技术基础设施,建立能带来有效研发竞争的法律制度框架等。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干预,在产业技术发展上体现国家意志。纵观韩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实践。许多国家能够抓住机遇发展成为创新型大国,若干资源禀赋较差或工业化起点较低的国家也走出了成功的技术创新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承担起了关键的改革、创造要素禀赋优势和初始竞争条件的责任。在现代国家竞争条件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偶然的,而往往是一种主动的战略性选择。是政府意志的必然结果。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