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9 09:20: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浅谈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在目前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在索洛-斯旺模型的框架下,将自然灾害分为“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和“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并分别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要使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小化,需采取各种经济手段和工具,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参与。
【关键词】自然灾害 索洛-斯旺模型 经济增长 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 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国内外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013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灾害为主,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5247.4万人次受灾,7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730.2亿元[1]。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问题提出
在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方面,有些人认为自然灾害会抑制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自然灾害会促进经济增长,原因是:灾害虽然破坏了有形的国民物质财富,但是人们必须重新投入必要的生产性资本用于灾后重建。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在索洛—斯旺模型的框架下,探讨灾害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以及政府应该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使灾害损失最小化并加快经济恢复速度。
二、自然灾害分类
本文根据灾害的受灾体不同,将自然灾害分为“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和“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其中:
k=K/N
K为总资本量,N为总人口数量。人均资本k增加,则称为“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人均资本k减少,则称为“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
三、索洛-斯旺模型分析
(一)资本积累方程
在一个单一产品的封闭经济中,总储蓄等于总产出的一个固定比例s,即S=sY。假定现有资本的折旧率为δ,假定劳动L和技术水平A分别以不变的速度n和g增长,则资本存量的变化为:
k=sf(k)-(n+g+δ)k……{1}
(二)“黄金律”
“黄金律资本存量”是在稳态下,若使消费达到最大化所选择的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平均资本数量。即:
MPK=(n+g+δ)k
四、基于索洛-斯旺模型分析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一般分析
1.“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会使得资本存量下降,但对人员没有造成较大的伤害,这时人均资本将下降。
如图1如果经济处于稳态的A点,灾害造成人均资本由k*下降到kd,稳态的国民收入受到灾害的影响由y*下降到yd,稳态失衡。从图1看出,当人均资本下降到kd后,资本积累加速形成,人均资本将不断增加,于是经济向右移动,逐渐靠近稳态均衡点A点。在灾害恢复的过程中,如果储蓄率由灾前的s上升到恢复重建过程的Sr,且Sr>S,这将有利于加速恢复重建的过程。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重建投资将逐渐减小,恢复重建过程中的储蓄率sr将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水平s,人均资本恢复到灾前水平k*。
2.“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力的损失,但是不会造成太大的资本损失。从而,人均资本存量k会上升,如图2所示,人均资本存量从k*上升到ki稳态失衡。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资本存量从k*上升到ki之后,资本广化SF(K)小于资本深化。二者之差为DB两点之间的距离。此时资本消耗加速,人均资本逐渐减少,会达到稳态A点。但此时如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资本投入,调高储蓄率则会出现三种情况:
(1)如果储蓄率大幅度提高到S1,则人均资本存量会继续增加,直到kii,由C点达到F点的稳态水平。
(2)如果储蓄率恰好提高到S2(S1>S2),此时达到了稳态水平,即D点。
(3)如果储蓄率提高到S3,人均资本存量减少,由KI减少为K*。经济回到A点实现均衡。
综上可以看出,在“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中,根据财政投入的程度,资本储蓄率的不同会出现三种不同情况的稳态,但是都有助于迅速恢复到稳态水平,若投入足够大则会增加人均资本存量水平。
(二)存在技术进步的经济恢复过程(以“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为例)
现在引入技术进步A,即ΔA/A>0。假定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变量,用A(t)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假定技术进步按照一个固定速度g增长,当灾害发生后,技术进步以一个更快的速度gr 增长,但是这种增长率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恢复重建活动不能促进技术本身的进步。这一过程用图3表示。
在人均生产函数中,当考虑技术进步时,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
Y=F(K,NA(t))
式中:NA(t)为包含技术进步的有效劳动,于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方程变为如下形式:
Δk=sf(k)-(g+n+δ)
当存在技术进步时,人均资本增长率可以表示为
γ^=sf(k)/k-(g+n+δ)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人均资本增长率等于0,满足稳态的条件如下:
sf(k)=(n+g+δ)k
在“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灾害的假定下,说明在具有重建投资,具有技术进步下人均资本的增长情况。
图3 灾害发生后新技术应用
图4 恢复重建的动态过程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如果采用新技术,会导致人均资本k增长率下降一些,为图4中D点和E点的距离,而不是原来的D 点与C点之间的距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的恢复速度取决于重建投资的资源配置情况,重建投资越多,经济的恢复速度越快;新、旧资本存量的混合程度同样影响恢复速度,旧资本存量越多,则在恢复重建的过程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可能提高整个经济体的技术水平[2]。
五、政策建议
(一)对灾区加大资金投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模型分析可得,不论是“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还是“人力相对损失型灾害”,灾区经济的恢复速度取决于重建投资的资源配置情况,重建投资越多,经济的恢复速度越快。
(二)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创新,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在灾害发生后采用新技术、新设施,并投入重建资本可以加速灾后恢复的速度。同时,在“资本相对损失型灾害”中,大量的陈旧设施遭到损坏,淘汰了大量的落后产能,此时为新技术新设施提供了需求。
(三)发动社会力量,鼓励群众捐款捐物
发动社会力量捐款不仅可以缓解财政的压力,而且可以在社会培养起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
(四)增加对教育和医疗的转移支付
提升入学率和医疗水平水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
摘要:突发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生活和生产资料损失,通过物质效应、心理效应和破窗效应等渠道作用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从而影响到经济结构;以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为例,说明自然灾害对湖南省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同时印证所提出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突发性自然灾害 经济结构 作用机理 湖南省
一、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据统计,在2010年全世界导致死亡和失踪人数最多的十大自然灾害中,有三起发生在中国,其中两起为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物质损失,还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突发性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以提高应对能力,已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突发性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什么关系,经济学家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多数观点认为灾害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钟宏和刘国宁提出,2008年雪灾对经济的影响短暂有限,经济在灾后将迅速回到正常轨道,并且极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出现报复性增长。由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难以得到关于突发性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的一般结论,更需要进行案例式研究。综上,现有文献多数集中探讨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微观损失和宏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较少基于中观的视角展开论述。本文基于灾害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突发性自然灾害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二、突发性自然灾害影响经济结构的作用机理
突发性自然灾害由于事前难以及时预测,因此一旦发生,社会往往会因为猝不及防而遭受重大损失,并通过一体化网络对全局带来影响。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生活和生产资料损失两种,这些损失通过物质效应、心理效应和破窗效应等渠道作用于消费、投资、进出口和政府支出,从而影响到经济结构(图1)。
物质效应是指突发性自然灾害给经济主体带来直接物质损失,从而影响到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心理效应说的是突发性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物质损失,通过影响到经济主体的心理状态而作用于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破窗效应则指经济主体面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资产更新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促进经济发展。下文分别具体论述突发性自然灾害如何通过上述效应影响经济结构。
(一)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消费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是通过影响居民的财富变化来影响消费。对居民来说,发生自然灾害意味着生活条件遭到破坏,甚至是人员伤亡。这些都会减少居民财富,进而导致消费水平下降。另外,自然灾害会导致灾区物价上涨,使居民因实际财富减少而降低消费水平。总之,自然灾害在短期内会使居民的消费量下降。然而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居民的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财富状况,更取决于其持久收入。因此,居民的消费水平在灾害初期下降之后,如果灾民得到及时救助,人们预计持久收入不会剧烈减少,加上灾后刚性需求,消费水平将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
(二)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投资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投资的影响包括两个层次:首先,自然灾害会造成生产设备毁损,打乱原有的投资计划,使投资不能顺利进行。同时由于预计到居民的需求短期内会下降,企业也会放缓投资步伐。因此,企业的投资规模在短期内必定会减少。其次,灾害发生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企业会进行灾后重建,增加投资,进而通过产业链的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的投资。
(三)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政府支出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政府支出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灾害造成政府自身的损失,为了正常履行政府职能,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以弥补自身损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灾后重建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道路等基础设施毁损,而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投资建设。加上部分群众灾后可能无法达到基本生活标准,财政支出也得涵盖此类社会保障。综上所述,突发性自然灾害将大量增加财政支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增加不可能没有限度,会受到财政收入的制约,且突发性自然灾害还会减少税收。当财政支出接近上限时,总量将基本保持稳定,主要进行结构调整。
(四)突发性自然灾害对进出口的影响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不尽相同:第一,灾害导致交通不畅,从而造成物流受阻,进出口无法顺利开展。第二,自然灾害会破坏企业的生产要素,造成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从而减少出口额。未受灾害影响的企业此时为弥补国内空缺,将优先满足国内需求,这也会减少出口。第三,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灾区生产能力下降,导致一些商品供应不足。为了满足需求,将会增加进口。总之,突发性自然灾害将减少出口,对进口的影响则表现为先减后增。
三、突发性自然灾害影响经济结构的案例分析
洪灾的数量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我国各种自然灾害的1/3左右,造成的人员伤亡更超过一半,同时我国爆发的洪灾都为区域性的。本文选取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为例,论述其对该省经济结构的具体影响。
(一)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概况
受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影响,8月19日至24日,湖南省普降暴雨和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永兴县鲤鱼塘镇70小时降雨863.3毫米,比湖南省有历史纪录以来最大3天降雨量671.9毫米多191.4毫米,暴雨频率达千年一遇①。截至23日8时,湖南共有5市440个乡镇、336.78万人受灾。
(二)洪灾对湖南省消费的影响
洪灾给湖南省带来巨大的直接物质损失,因灾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总计达46.92亿元。损失直接导致居民财富减少,部分商品尤其是蔬菜的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这些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预期,迫使消费减少,2007年8月湖南省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降到264.7亿元。由于洪灾持续时间很短,加上灾后政府积极组织重建和平抑物价,居民的消费信心和实际购买力得以维持。同时由于刚性需求,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在9月份出现大幅上涨,恢复到灾前的消费水平,且此后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准。
(三)洪灾对湖南省投资的影响
洪灾打断了灾区企业正常的投资活动,导致1548个工矿企业停产,仅工业交通运输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2.55亿元。在2007年8月,湖南省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307.6亿元,创下了5月份以来的新低。洪灾过后,湖南省企业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增加新投资以恢复生产能力。在2007年9月,湖南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加到389.9亿元,比8月份增长了26.8%。
(四)洪灾对湖南省政府支出的影响
洪灾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冲击。为了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湖南省民政厅灾后向株洲、郴州和衡阳等3个受灾最严重的市分别下发200万救灾资金、1000床棉被和100顶帐篷。更重要的是,灾区的基础设施在洪灾中受损严重。如全省损坏提防3230处,损坏输电线路1050.4千米。要修复这些设施需要大量的政府投资。在2007年9月,湖南省财政支出比8月增加了42.8%。洪灾给湖南省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湖南当年财政支出的3.7%,根据相关标准,灾害对财政的影响较大。
(五)洪灾对湖南省进出口的影响
洪灾严重损坏道路交通这一经济动脉,导致湖南省进出口物流受阻。截止8月22日11时,造成湖南省2条国道、6条省道和42条县乡公路交通中断。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也是这次洪灾的重灾区之一,境内106国道、5条干线公路、23条县乡公路中断交通②。洪灾还导致部分出口企业停工,其他企业的部分生产能力转为满足国内市场。2007年8月湖南省出口额只有52941万美元,在9月份进一步下滑到51506万美元。灾后重建大大提升了湖南省的进口额,2007年8月和9月,湖南省进口值连续两个月超过3.2万亿美元,这也是从5月到11月湖南省进口额超过3万亿美元仅有的两个月。
四、结论和启示
本文以2007年8月湖南省突发性洪灾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洪灾首先抑制了湖南省的消费和投资水平。但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消费和投资迅速恢复并增长。洪灾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湖南当年财政支出的3.7%,对财政影响较大。灾害对湖南省进口和出口的影响不尽相同,8月份和9月份湖南省的出口额连创新低,但进口强劲。此次洪灾对湖南省经济结构实际造成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所提出作用机理的合理性。上述结论对救灾有诸多启示:
第一,救灾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分析表明: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突发性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巨大物质损失固然十分重要,但对灾后重建工作影响更深远的却是心理预期。政府如能在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展现强有力的灾害管理能力,有利于人民群众塑造对未来良好的预期,将通过心理效应促使消费和投资尽快恢复以步入自我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发性自然灾害往往直接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破坏基础设施,从而抑制进出口和导致财政被动支出。虽然我国政府早已提出要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但直到现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仍然偏低。鉴于此,政府应切实增加上述支出,以增强抗灾能力。当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时,更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来满足救灾需要。
摘要:自然灾害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自然灾害损失与国民经济损失的变化成正比例关系。自然灾害损失高的年份,国民经济损失也相对较高,自然灾害损失低的年份,国民经济损失也相对较低。自然灾害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不利于整个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若能够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总损失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吉林省的经济也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自然灾害;灾害损失;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模型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最近几年,地震、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不仅限于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间接损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分析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计量方法的研究也不多见。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测算,可以避免和减少因人为的主观臆断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为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一、吉林省主要自然灾害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征决定了吉林省自然灾害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每年干旱、洪涝、地震、风雹、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旱灾、水灾、风雹灾和霜冻灾是吉林省的主要自然灾害。
吉林是干旱发生较多的地区,也常是重旱区,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季节,以春旱居多。春旱影响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夏旱则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减产。水灾主要发生在每年夏季主汛期,吉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暴雨和冰雹天气时有发生,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因为排泄不畅,容易产生渍涝,辽河下游和松嫩平原是受涝次数较多的地区。“西旱东涝”是吉林省的旱涝分布特点。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大陆季风气候明显,各年的天气气候情况变化较大。有些年份作物生育期内会遇到低温冷害天气,热量不足。作物不能正常成熟,造成减产,最容易遭受低温冷害的作物是水稻和高梁,其次为玉米和大豆。霜冻主要是秋季的早霜冻危害大,这期间作物尚未成熟、收割,容易受冻而减产。春末至初秋期间的降雹也可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在春小麦成熟期及玉米、高梁等作物抽穗开花期如降较大冰雹对作物危害较重。
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是指自然灾害直接造成的物质形态的破坏,不含任何中间环节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一般可以用市场价格来计算。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灾害发生时或发生之后除可直接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之外所造成的损失,如因自然灾害使企业停减产造成的损失,或者因暴雨洪水导致农作物减产欠收而引发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引起消费支出增加造成的损失。间接损失主要包括间接停产损失、中间投入积压层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间接停产损失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关联性,生产单位、行业和部门有着紧密的投入产出连锁关系,一个企业的停产会间接地影响有投入产出关系的其他企业的产出,即使后者的生产功能并未受到灾害的直接破坏;中间投入积压层损失是指由于生产的停滞,造成材料和半成品的积压增加,这种积压的增加造成资金占用增加的机会损失;投资溢价损失是指灾后的恢复过程中需要动用没有灾害时可用于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加以弥补,这种由于财产补偿引起生产性投资减少所产生的机会损失称为投资溢价损失。[。’
民政部曾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地震局、气象局和海洋局等部门对2009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了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2005年,吉林省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水旱两灾,大暴雨引发的洪水使河堤决口、损坏铁路、公路、输电线路,损坏房屋12.5万间,绝收面积达到66万公顷,转移安置人口9.7万人。2009年,吉林省遭遇了较为严重的旱灾,受灾面积244万公顷,粮食产量同比下降13%以上,部分地区减产三至四成,粮食质量也有所下降。
三.自然灾害损失的评估
自然灾害损失的评估主要是对间接损失的评估,本文使用投入一产出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计算。
1.农业损失的评估
投入产出模型是根据投入一产出原理建立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投入是指从事一项经济活动的消耗,产出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结果。对于自然灾害损失而言,主要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损失,本文运用产品均衡投入一产出模型评估总产出的损失,在利用投入一产出表进行实际分析时,考虑的问题要更复杂。由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大,且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数据相对于其他产业损失较为容易搜集和计算。因此,我们借鉴相关研究,以农业为例,建立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分析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假设灾害发生之前的经济系统是一个运行良好的系统,并假设系统的结构比例关系在灾害发生之后没有发生变化,本文按照这种结构比例关系来分析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以吉林省统计局2007年编制的42部门的投入一产出表来计算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的总损失。农业损失既包括了最终产品的损失,又包括了间接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农业损失看成农业部门的总产品的损失,并假设其他部门的最终产品不变,根据2005年至2010年吉林省农业统计年鉴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的数据,利用投入一产出模型计算出吉林省2004—2009年农业间接经济损失和农业总损失,计算结果见表1。
2.受农业损失影响的各部门总产出损失的评估
根据整理后的投入一产出模型,我们计算出受农业损失影响的各部门总产出损失,计算结果见表2。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农业总损失对其他各部门总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以2008年为例,农业总损失对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的影响最大为7.6亿元,占除农业以外其他产业部门总损失的24.2%;其次是化学工业的损失为6.7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损失为3.2亿元,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损失为2.2亿元、分别占其他产业部门总损失的21.4%、10.3%和7%。这主要是因为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粮食、水果蔬菜和烟叶等产品产出下降,进而使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受到一定程度损失。因农作物产量的减少,以农产品作为原料、燃料的产业也受到间接影响,如石油加工业、炼焦业及核燃料加工业等。通过上表也可以看出,农业灾害损失对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3.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
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最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也最为严重,但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它的地位决定了农业对其他产业的相关影响非常大。严重的自然灾害可以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或绝收,进而会对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工业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波及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与质量,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在本文中假定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为农业总损失与受农业损失影响的其他部门产出损失之和,计算结果见表3。
四、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自然灾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原材料、中间品、生产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有形资本的损毁,还通过推迟当期消费,增加强迫性储蓄,从而降低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产出水平等方式来抑制经济增长。在分析自然灾害损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本文主要应用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进行分析。
为了分析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将灾害损失分为需要重置的损失和不需要重置的损失两类。需要重置的损失是在受灾后需要恢复重建部分的损失,不需要重置的损失则是在受灾后不需要恢复重建部分的损失。需要重置的损失将使本来可用于投资其他项目的资金用在灾后恢复重建上,对经济增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不需要重置的损失则没有。本文假设所有的灾害损失都是需要重置的,即总损失就是重置损失,全部积累均转化为投资。
设第t年灾害经济损失中需要重置的部分为Lt,若没有灾害发生,假设恢复重建的资金Lt可以全部用于其他项目投资,则经济增长率将变为式(1):
用资本形成总额代表第t年总投资,即第t年的新增资本存量,所需数据来源于2010年吉林省统计年鉴,自然灾害损失数据来源于表3。为了使计算口径一致,在计算实际经济增长率时要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将2003—2009年各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资本形成总额和自然灾害损失额全部转化成以2000年的不变价所表示的换算值,以便于在计算国民经济损失时进行横向比较。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2004—2009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吉林省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减少0.4%,和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14.1%相比,还比较少,但是如果这种减少持续若干年,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将不容小视。
通过表5可以看出,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2004~2009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平均损失达到了21.43亿元,最高年份2009年达到了39.9亿元。自然灾害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低为0.13%,最高达到了4.53%,平均比重为2.02%。吉林省国民经济损失与实际自然灾害损失变化中两个明显偏高的年份是2005年和2009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自然灾害损失与国民经济损失的变化成正比例关系,变化幅度也大致相同。自然灾害损失高的年份,国民经济损失也相对较高,自然灾害损失低的年份,国民经济损失也相对较低。自然灾害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不利于整个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若能够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总损失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吉林省的经济也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
摘要:我国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对自然灾害损失的科学评估是防灾减灾领域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多为技术性问题,然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过程中不仅存在技术性问题,更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将在介绍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内涵以及构成的基础上,介绍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体系,分析现有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的缺陷,并进行初步改进。
关键词:自然灾害 间接经济损失 损失评估
一、引言
2013年4月27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于雅安地理位置靠近汶川,有人开始猜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延续,即雅安地震是汶川地震的间接影响,这就反映出灾害的间接影响具有后向延时效应。
与直接经济损失相比,自然灾害对经济系统间接影响的深度和时间更加深远。由于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差异特性的存在,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尤为重要,对间接经济损失的科学度量可以为灾后恢复重建决策和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效地决策工具,意义重大,本文将对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进行介绍,希望探索出更加科学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目前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有两大方法系统,即存量-流量方法系统和投入-产出方法体系,除了这两大方法系统,还有调查分析法。这两大方法系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灾害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现阶段的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存在弊端,对间接损失的评估有较大的波动性。
本文在深入介绍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创新,对现有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做出完善。
三、现有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
3.1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内涵
不同的统计学家对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划分与定义不同,现在对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定义主要是从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核算角度;二是从灾害损失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的角度进行界定。
3.1.1基于社会经济核算的角度
(1)存量-流量损失
Parker等基于经济学中“存量”和“流量”的差异对灾害的损失做了清晰定义:存量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某一变量的量值(如同图1中水槽中盛的水),属静态概念,对应于灾害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流量是指在一个时段上所累积变动的量 (如同图1中通过水槽的水流量变化),流量对应于间接经济损失,其大小有时间维度。间接经济损失又分为初始间接损失和次生间接损失。对产业来说,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与地产、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家庭资产和库存相关的价值损失;初始间接损失是指经济生产中断引起的流量损失;而次生间接损失是经济系统产业链的关联效应损失。
图1. 存量与流量的关系
(2)产业关联损失
Cochrane认为间接损失是由于灾害引起经济部门前向产出(依赖于区域市场产出) 和后向供给(依赖于区域资源) 错位,引起的生产运转中断导致的损失。若产业部门 B 因灾害遭到破坏,则可能引起部门 A 的后向关联损失、部门 C 的前向关联损失,并影响最终需求和消费,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引起物价、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国民收入、储蓄和投资水平等的变化,进而影响国民经济总值和经济增长速度。
图2. 产业关联损失示意图
3.1.2基于灾害损失的时间和空间传播的角度
由于存在经济系统产出落后于投入的延迟过程,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时间维度,即间接经济损失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灾害发生时的初始损失为直接损失,是静态的。因此,直接经济损失是因灾害发生所造成的可统计的人、财、物的损失,它的度量单位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减少。间接经济损失是灾害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中直接经济损失以外的经济损失,是灾害引起的间接的对经济的影响,是一种深层次的经济损失。包括间接停减产损失、中间投入积压增加的经济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
3.2 现有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3.2.1存量-流量方法体系
存量-流量方法体系包括比例系数法、马尔科夫模拟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由于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间接经济损失伴随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直接经济损失越严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越大,影响越持久。由此假定,间接经济损失与直接经济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记为:IEL=λ・DEL,考虑到不同产业时,比例系数还可按部门分类计算,然后将各部门分类统计的间接经济损失相加,得出总的间接经济损失,表示为:IEL=Σλi・DELi,式中:IEL表示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λ表示比例系数;DEL表示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存量损失对应于直接经济损失,流量损失对应于间接经济损失,因此,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比例系数就是存量和流量关系的反映;
第二,马尔科夫模拟方法反应出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之间的非简单线性关系;
第三,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建立用于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下限预评估及灾后最优恢复重建策略的最优控制模型。
3.2.2投入-产出方法体系
投入-产出方法体系包括经济增长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首先,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基于生产函数理论由参数估计方法得到的,它是从生产要素损失的角度来进行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其生产要素损失可以看作是经济系统的投入损失,经济增长损失就是产出损失,所以,其实质就是投入产出分析,是将单一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分析拓展到宏观经济层面。
其次,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方法(CGE)不仅反映了经济因素和活动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且克服了投入-产出模型线性、缺乏行为响应、市场价格缺失等缺点。它的数据基础是投入产出表,它是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相结合的优化模型方法,所以可将其归为投入-产出的衍生方法。
3.2.3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法是在灾情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生产、交通、生命线、农田等五个主要影响方面对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析。由于承灾对象复杂,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灾害影响还波及周边许多地区,可用修正系数的方式对损失结果适当放大,修正系数的取值视具体情况或实际经验而定。
3.3现有的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不足
首先,比例系数的确定含有经验性,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具有较大的任意性,对其进行准确评估有较大的难度。
其次,现阶段对自然灾害的计量较粗略,没有考虑到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内在差别,特别是没有考虑不同发展程度下经济的脆弱性差别。
四、对现有间接损失评估方法的改进
4.1对比例系数法的改进
在比例系数法中,将间接经济损失看做直接经济损失的线性函数,即有IEL=λ?DEL,这种方法精度较差,而且由于确定λ的主观性,导致通过比例系数法确定的间接经济损失有很大的波动性。往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产生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系数可以较好的反应出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状态,因此我们通过计算最近一次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比例系数,来预测这一期自然灾害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
往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用公式表达为:IEL=∫∞t1[f1(t) f2(t)]dt,其中 f1(t)为发生前GDP预计发展曲线; f2(t)为自然灾害发生后实际GDP曲线; t1地震发生时刻。直接经济损失DEL可以直接计算出来,表示为自然灾害发生的t1期的预期GDP的百分比x?GDPt1,IEL与x?GDPt1的比值即为比例系数。
4.2浅析经济系统内部和外部弹性与间接经济损失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系统中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越高,经济系统的脆弱性越大,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越严重。Kellenberg and Mobarak的研究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灾害的影响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如图3)。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图3. 经济系统脆弱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示意图
因此,在计量自然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时,根据经济发达程度对受灾地区赋值,最发达地区为5,最不发达地区为1。除了这种直接赋值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经济系统脆弱性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数量关系,考量产业关联度对间接经济损失的扩大效应。
为了确定灾害的经济效应,StéphaneHallegattea和PatriceDumasa[5]详细探讨了灾害对生产力的影响。考虑到如果一个灾难迫使必须重置一部分资本,那么新的平均生产率将会比以前高;最乐观的情况是所有的资本置换均体现最新的技术。现实情况是,首先,当灾难发生时,生产者必须尽快恢复生产,不能承受长时间生产中断的小企业尤其如此。在贫穷国家,人们需要尽快维持生计,采取最新的技术意味着调整适应企业的组织和培训工人,这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时间。因此,生产商有强烈的动机尽快恢复生产,而不考虑是否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其次,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资产仍然可以使用,或以低于重置成本的价格维修。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可以节省部分资金。第三,假定一个最新的技术生产力在不断发展,灾后的重建可能会使研发中断或者挤占研发资金,从而减缓技术进步。因此,为了更加贴近现实经济运行情况,应在实证模型中增加技术革新和追加投资的因素。通过建模和实证分析,StéphaneHallegattea和PatriceDumasa的结论是,短期重建的种种约束从深度和广度上对灾难的消极后果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从长期来看,这些制约因素不发挥任何作用,灾害不影响长期增长速度;而当社会提供重建资金的能力较低时,灾害与长期增长速度是负相关的。在后一种情况下,短期约束将会创造“贫困陷阱”,进而影响到长期,从而阻止了经济的发展。因此,不管有没有生产力效应的影响,整个社会的风险抵御水平是首要的。当社会有较高的生产水平和风险抵御水平时,可以避免灾害发生后的“贫困陷阱”,并避免对长期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灾害并不能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因为后者只取决于外生的技术革新。
发展中国家的情形与发达国家不同,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不同的特点。IlanNoy和TamBangVu[6]利用越南各省面板数据,用Blundell–Bond广义距估计的方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自然灾害对越南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灾害变量对GDP增长率在灾难等级的测度上没有显示出格兰杰因果关系,严重的灾害会导致经济增长率降低,但是有时却会促进短期经济的繁荣。总的来说,灾害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差异,而这些差异是与中央政府的支持显著相关造成的,即那些有更多机会获得重建资金的地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MarkSkidmore[7]认为,自然灾害风险将会增加家庭储蓄的预防性动机,从而抑制消费。上述研究认为自然灾害既能造成损失也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经济效应,如强制性的新资本替代、新的需求和经济机会等;但总的来看,灾害的危害程度高低依赖于社会生产水平和风险抵御水平。对于不发达经济而言,长期负面影响会导致“贫困陷阱”。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可获得的数据,研究1995~2011年17年间自然灾害与中国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一、计量模型与数据
1.计量模型选择
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根据《新帕特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增长定义为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8]凯恩斯认为,社会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进出口需求构成,有效需求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影响社会总产出和经济增长。由于凯恩斯理论建立在人口数量、资本数量和技术进步不变的前提下,因而只适用于从流量的角度分析短期经济波动问题。索洛认为,经济增长率等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与其产出弹性的乘积,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而技术进步是经济理论所不能预见的外生变量。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突破了索洛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即劳动投入中包括教育、培训等形成的人力资本的提高,而物质资本的积累也包括研发、创新等活动形成的技术进步。[9]自然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10]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和破坏会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对于某个地区来说,自然灾害通常是偶发的,而对于我国全国范围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必然为常态。如干旱灾害,对于某个城市、村庄干旱灾害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周期性,而对于全国范围内来说,干旱灾害基本上每年都发生。其他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也有这一特征。自然灾害对国民财富造成损失,给社会生产带来损害和浪费,但同时又增加了新的需求,迫使人们重置资本,会产生一些技术创新和改良,如地震灾害过后人们会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对此可能展开研发、使用新技术等。因而从宏观经济层面考虑,本文认为可以把自然灾害损失内生化,和资本存量、劳动存量放在一起,以度量其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以上考虑,本文对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拓展,把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内生化引入模型。由于自然灾害不仅对当期经济产生影响,而且对后期经济也会有波及影响,灾后重建项目往往会持续2~3年,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期更长,故而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后续影响往往持续更长时间。本文取自然灾害影响的持续期为5年,而把灾害损失的1期滞后到4期引入模型。
2.指标说明和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1995~2011年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指标的代表能力,产出Y用GDP表示;劳动力投入N用每年的劳动力就业人数表示;由于不存在资本存量数据,用历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代表资本投入K;自然灾害损失S用历年自然灾害直接损失总额表示。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2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1995~2012年)、《中国劳动与就业统计年鉴》(2012年)。为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95年价格为不变价格,产出Y、资本投入K、自然灾害直接损失S采用GDP平减指数进行价格缩减。
二、实证分析
使用eviews6.0软件,方程(2)的最小二乘法(OLS)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估计结果表明,直接损失除了一期滞后之外,t值均不显著,而且p值很大,不具备解释能力。考虑到时间序列滞后变量之间可能会存在多重共线性以及自相关,对模型进行修正。首先消除自相关,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引入AR(1)过程,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的计量结果表明,模型F值和变量t值均显著,只有LNS(3)项的p值略大,为11.51%,其余均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可决系数和调整后的可决系数均达到0.99以上,劳动、资本变量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意义,且检验结果没有显示出存在有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可见调整后的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三、结论
我国自然灾害的“生产力效应”和资金约束带来的“贫困陷阱”是有可能同时存在的。尽管Albala-Bertrand关于自然灾害积极意义的观点受到很多批评和质疑,但在我国还是有现实意义的。首先,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比较大,尤其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各种救济能够及时到位;其次,我国的经济增长多年来一直呈现出投资拉动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再次,政府购买和投资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当某个地区的灾害情况迫使必须重置资本时,我们就有可能以一个更高的生产率的经济来补偿灾害的损失。因此,自然灾害的“生产力”效应是可能存在的。StéphaneHallegattea和PatriceDumasa完全基于西方经济体制,采用“理性经济人”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分析问题,忽略政府和社会救济机构的重要作用,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他们所提出的短期约束将会导致“贫困陷阱”,进而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速度这一观点对我国有一定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现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灾害风险抵御水平还不高,对于大的自然灾害,政府投入救灾力度大,经济恢复速度非常快;而对于一些常发的、规模范围较小的自然灾害,政府投入力度和社会关注程度较小,则会造成区域性贫困。例如我国的某些贫困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正是导致其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改变现有的救济模式,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的投保力度和范围,从而把灾害风险适当地转移到全社会共同承担,是我国减灾防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自然灾害产生的过程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来看,正是经济的粗放发展导致了环境恶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于存在相对过剩经济的社会中,内需相对不足,自然灾害在损失社会财富的同时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资本充足时则会在短期内刺激经济繁荣;反过来说,如果存在短期的自然灾害激励下的经济繁荣,正说明了当期的社会经济存在相对过剩。总的来说,自然灾害以损失现有财富为代价的拉动需求,无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激励作用还是阻碍作用,都实质上是经济的非健康发展。
作者:贾美芹单位:中州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