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3 09:35: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大学生与新时代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面,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他们独特的特点,在形式、内容、目的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l~-关系特点引导他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广泛、合作和竞争的社会。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社会的压力,而当代的大学生又以独生子居多,个性张扬,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问题成为大学生最大的一个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带来很多的问题,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必修的课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现状
(1)大学生人际关系注重平等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更注重自我,张扬个性,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更强调平等交往的意识和积极参与意识,更加注重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们更注重在人际关系中要求交往双方地位的平等和彼此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由于大学生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并且他们具有共同的学习任务和较一致的学习目标,加上老师和学校对他们提出的要求、给予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是比较稳定的,友谊比较长久,这也使得他们能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格独立性和平等性。
(2)大学生人际关系形式多样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时代,科技、信息、网络快捷发展。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新形势下,当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式不断丰富且越来越多样化。与传统的人际关系相比,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仅是在宿舍、本班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在QQ、微信、微博上交朋友,没有手机,没有微信似乎就不是现代大学生的生活,网上交友已经成为他们的新模式。
(3)大学生人际关系内容丰富
由于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加之现代的时代特色的影响,他们的兴趣广泛,情感丰富,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他们对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现象都很关注,希望自己见多识广,其结果使他们交往的内容比较丰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多样化爆炸化的发展,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改变了传统传媒对生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会在微信平台上寻找自己喜欢的群体,加入其中或关注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在微信社群中定期参加活动,交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并且在网上他们更能敞开心扉,无所顾忌的进行情感的交流与宣泄,发生思想的碰撞和融汇。
(4)大学生人际关系目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经济利益已经成为社会价值的中心,大学生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他们的人际交往目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的人际关系是以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而有的则是以家庭的社会背景而建立的起来的,“二代们”可能更倾向于在一起玩儿;还有的则是以金钱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有钱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主动、更奢侈,有调查显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谨小慎微,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更被动、更内向;还有的大学生交往目的比较功利,在大学人际交往就是是为今后就业做准备的,反是对他就业有利的他都会主动去交往,反之,则不去交往。总之,新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目的性已经不再单纯,而是呈现出多样化和功利化。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是从交往开始的,人际交往过程是彼此交流信息、知识、经验、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以各种方式快速的获取各种信息,有利于大学生认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世界环境。同时,在一个人际关系和谐、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群体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大学生还能通过同学对他的评价改正缺点、积极提高自我,同时,也能以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学习他人良好的为人处世方式、积极的态度、正向的价值观等,形成良好的品质。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加积极丰富,能使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2)不良的人际关系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爱与归属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但是愿望和现实的差距会使人的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和冲突。如果在一个集体中,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或者是因为性格问题导致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那么归属和爱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就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容易形成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引发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情感上的孤寂、惆怅、空虚就会经常出现,从而导致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处理,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人际关系模式
(1)正确的认识自己
在人际关系建立之前,大学生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东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只有深刻而正确的了解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才能去体谅别人,有些事情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在有冲突的时候理性的处理冲突,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才能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2)把握交往的尺度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交往的尺度,说话办事都要有分寸,都要经过大脑思考,在交往中掌握“求同存异”的原则,允许别人犯错误,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同时,要做到不滥交,多交积极向上有益的朋友,交往不过密,保持适当分寸,给别人留有隐私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
(3)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要学会并良好的交往技巧,首先,要学会恰当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会让对方感到你的真诚和信任,有助于人际关系的稳定。其次,要学会积极的倾听,理解别人的感情,倾听的时候要做到全神贯注,并能够做到积极地思考和回应,同时,要理解别人表达的情感,通过言语和表情等告诉对方你能够理解他的感受,有效的倾听会让对方感到被尊重,促进更深层次交流。最后,学会表达对对方的支持,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在人际交往的时候要要真诚的对待别人,在对方需要支持的时候要积极的给予支持,而不是敷衍过去,真正的朋友就是遇到困难时,能支持你的那个人!因此,大学生在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要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同时,要付出真心,这样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能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摘 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介绍了传统阅读环境与网络阅读环境特点,结合两种不同阅读环境各自的特点,分别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倾向、阅读指导和阅读能力六大方面总结了“90后”大学生在两种不同的阅读环境下生活特点的异同,这对研究“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特点以及制定合理的对策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传统阅读环境;网络阅读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学生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不仅可以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而且还可以选择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等网络阅读。由于阅读环境的差异,大学生的阅读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传统阅读环境与网络阅读环境的特点
在传统阅读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介质主要是传统的纸质读物,阅读地点也主要是教室、寝室、图书馆等有形场所。总的说来,其包含封闭化、单一化和规范化的三大特点。
在网络环境下,可供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交流更加便利、环境更加开放。总的说来网络阅读环境包含开放化、多元化、快餐化、方便化、虚拟化的五大特点。
二、 “90后”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保留传统
1.阅读内容
专业阅读仍是大学生投入时间最多的类别。因为他们认为专业书籍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业前沿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知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对课堂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推动作用。名人传记、励志类书籍也仍颇受大学生们的青睐。因为这类书籍可以帮助大学生汲取精神营养,在他们遇到挫折或困惑的时候可以帮助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可以寻找一些成功的因素,这有助于大学生寻找成功的动力。
2.阅读指导
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差别在于是否采用或仅仅采用“书单”、“书单+点评”的形式。网络阅读指导与传统阅读指导之间的差异不大。因为就阅读指导而言,不论其在传统环境下还是网络环境下,都只具有唯一的理解方式,即对人们的阅读加以指导,以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一目标。在这两种阅读环境下阅读指导的实质并没有变化。
3.阅读能力
不论是在传统环境下还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都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高效阅读训练。由于常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大多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课外知识的阅读则较少。很多学生根本不具有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限制了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无论对其知识结构的建立,还是社会化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很大的限制。
三、 “90后”大学生网络生活新特点
1.阅读内容
第一,读图类书籍成为大学生们的新宠。虽没有高深的内涵,但幽默风趣,篇幅较为短小易读,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因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反映。而这种作为视觉传达信息的图片,可以作为一种通用语言,比较容易传达作者的思想,不会受到民族、语言的限制,从而突破了在文字传播上遇到的各种障碍。
第二,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人数越来越少,且阅读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发现:一方面,大学生由于课程紧张没有更多的时间能够静静地坐下来重点阅读一些文学经典著作, 同时也受到了这个功利化社会的影响,文学经典著作不能迅速地成为自己升学和就业的筹码,故学生们大都避而远之;另一方面,目前图书市场上出版的文学作品虽已汗牛充栋,但大多数形式呆板、雷同,真正能够迎合大学生口味的名著并不多。
第三,时尚生活类读物较传统环境要更丰富,而大学生对这些读物格外关注。现在的高校学生大都是 “90后”,他们标新立异,喜欢过不平凡的生活,渴求紧贴时代脉搏。他们热衷于追求、引领时尚,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有新的思想,喜欢体验新的生活。时尚生活类读物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阅读需求,因此此类读物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格外关注。
2.阅读方式
第一,从精读、深度阅读走向了泛读、跳跃式阅读。由于阅读内容的多样化、复杂化,且大学生背负繁重的学业、就业负担,他们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充足的信息。而在传统阅读时代,阅读内容相对有限,阅读成本相对高昂,买一本书通常要阅读好几遍。这种精读、深度阅读的方式在网络阅读环境下的大学生读者群体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罕见。
第二,从朗读走向了默读。在网络阅读环境下,依赖于网络而产生和传播的网络文学作品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这类文学作品的作者大多都是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的青年人,作品中所描写的内容也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因此,大学生们都乐于尝试这种新鲜的文学样式。而这种文学样式易于理解只需默读浏览即可。另外,大学生们上网阅读的内容还有新闻信息、社区论坛、电子邮件等这些内容。因为网络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碎片式阅读,面对这些海量的网络内容,大学生读者更多的是选择对阅读内容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很难像传统图书那样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在浅显的阅读内容上只要浏览即可,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所以在网络阅读环境下无声阅读越来越多。
3.阅读习惯
第一,不规范语言成为“流行语”。在进行QQ聊天、论坛交流等网上沟通时,人们的思维往往是片断的和“闪烁”的。深有体会的是QQ聊天中,完整的一句话通常只用简单的半句话来表达,而且习惯用一些符号表示意思,如“9494”、“LZ”等网络用语随处可见,而且错别字的运用成为了一种时尚,如“同学”非要表达成“童鞋”等。这样一来就养成了一种不良的表达习惯乃至思维习惯。
第二,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浅显化、功利化,对一些严肃、有深度的书籍越来越淡漠,越来越远离。譬如,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习惯晚上不睡觉,在网络上游逛到很晚,聊QQ,根本无心去学习。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结果导致他们很难进行较强的逻辑思维。
4.阅读倾向
第一,大学生阅读倾向于网络化。由于网络文化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匿名性、自主性、多元性等特点,可以同时集多种传播介质于一体,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所以网络阅读深受大学生读者们的喜爱。另外,由于大学生身处好奇与时尚的年龄段,更加喜欢接收新鲜、时髦的事物,所以网络阅读对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学习内容的丰富乃至思想观念的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实用性阅读。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诱惑和越来越丰富的休闲娱乐方式使得他们缺少时间来仔细规划阅读。另一方面,他们面对严峻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在校期间不仅要花很多的时间阅读教科书,以便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为就业加分,而且还要阅读一些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直接相关的实用性书籍。因此他们重视阅读一些实用性书籍也就不难理解。
5.阅读指导
传统阅读环境和网络阅读环境下阅读指导的差异是由其作用的环境、技术、方式和对象的不同所引起的。虽然阅读指导的实质没有变化,但形式已经发生改变。网络超文本、信息量大、传播更加广泛等特点使网络阅读指导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网络阅读指导形式更加短小。因为网络链接功能使网络信息量更加丰富,影响了读者在网络上注意力的集中。读者不习惯长时间地关注同一屏幕上的内容,而转移成本却很低,只需轻点一下鼠标。因此,相对传统阅读环境下的阅读指导方式来说,网络阅读环境下的阅读指导更加短小、精悍。
第二,网络阅读指导要求实时性。传统阅读指导只提供书名,并不提供图书,一般也不会指明如何去获得这些图书。指导与阅读行为在时空上是分离的。而一份网络阅读指导一般都会提供相关链接,或指明途径,以便读者可以进行实时阅读。网络阅读指导的实时性,使得网络阅读更加便利。
第三,网络阅读指导内容复合性。传统的阅读指导大多是在专门领域进行的,而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转换注意力,获取更加复合的信息。
第四,网络阅读指导推出的快捷性。一份传统的推荐书目可能会成为经典,而网络阅读指导讲究的是新、奇,较少有精雕细琢之作,更新频率快,会较快地相互取代。
6.阅读能力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使得阅读的广度无限扩大,网络信息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统一的目录和一些其他的检索工具,制作标准也各不统一,大量实用信息分散在巨大而又无序的“信息海洋”中。而大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相比传统环境下更加重视对阅读能力中选择能力的要求。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信息资源质量堪忧,色情、暴力、欺诈以及种种低级趣味的东西比比皆是。大学生读者好奇心强,判断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更要加强对其选择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摘 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而移动互联网创业,是指利用这种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提供增值服务从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创业者涌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创业大潮中。然而根据今年的行业观察,移动互联网创业充满威胁和挑战。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他们年轻有理想但同时缺乏相关经验,因而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成功的并不多。本文立足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现状,通过对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方面的SWOT分析,从而为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创业
1 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现状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约从2009年左右开始,那时候3G正式在中国启动,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悄然流行,中国一夜之间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移动开发者,再加上资本向这一领域持续投入,中国移动互联网迎来了黄金的5年爆发期。随后,智能手机的价格一路下跌,使其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机终端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此打响。以往在电脑客户端的各大门户网站、购物网站、服务网站纷纷开始构建各自的手机网站,互联网2.0时代正式开启了。
青年大学生们纷纷摩拳擦掌,想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之中大显身手。然而据统计,目前移动互联网创业成功率不足10%,不少大学生提出项目时踌躇满志,真正实施起来才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机智能化升级,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大学生们移动互联网创业呈现多元化趋势,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基础需求类。娱乐社交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传统互联网的主要服务内容,他们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很自然地提供了这类服务。娱乐除了游戏,其他主要包括视频、音乐等产品。例如虾米音乐、优酷等是行业的佼佼者。另一大基础需求就是社交,但社交平台已经被大公司垄断,大学生创业项目在此无发展空间。(2)记录信息类。上班族每天忙于工作,学生每天忙于学习,根本无暇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信息,由此痛点产生除了另一类创业的大项――信息记录。有帮助学生顺利找到教室和老师的“课程表”有管理信用卡的“51信用卡管家”还有记录每日消耗卡路里帮助减肥的“咕咚运动”等等,帮助人们更方便快捷地记录信息。(3)找商家类。买家和卖家永远是共生存的,这类APP就是帮助有各种需求的顾客,快速精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或者服务。例如,校园里点外卖,可以上手机上找;校园里想理发,也可以去手机上搜索;走出校园,想出去逛街,当然也可以在手机上搜索。(4)直接购买类。这个项目是大学生们最熟悉也是最容易上手的类别,从最初的网页淘宝开店,到现在淘宝APP,微店,美团等等 ,用户只要找到相应的平台,就可以直接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并且物美价廉。
2 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SWOT分析
2.1 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优势
2.1.1 作为主流网络消费群体的大学生更易掌握消费心理把握商机
知识青年成为网络购物的主流群体,在校大学生在年龄和知识层次以及消费观、审美观等方面与消费者相仿。所以,在选择售卖的商品时有针对性,更容易符合买方的需求。而且买卖双方也较容易沟通和交流,使彼此都充分理解对方的意思,建立更大的信任,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的成交。选择对的商品在网上售卖是成功的关键,只有迎合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成功,而大学生恰恰充分掌握了这一优势,所以很适合在网上创业。
2.1.2 丰富的专业知识为电商经营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国高校广泛设置了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这些专业课程可以和学生创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课堂上学习相关理论,马上应用到实践中,而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相关问题,也可以马上回到课堂进行学习研究并可以马上请相关专业课程的老师给予现场指导。
2.1.3 移动互联网创业与当代大学生个性契合
90后的大学生是张扬个性的一代,这种个性与网络的精神是十分契合的,再加之移动互联网也是伴随着当代大学生的成熟而成长起来的,他们见证了移动互联网的萌发与兴起。作为新生代的90后,他们乐于接受新兴事物,把握时展的脉络,因而更容易在网络空间上有所作为。总之,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可以激发学子开拓创新、自立自强的精神,并帮助更多优秀学子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
2.2 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中的劣势
2.2.1 启动资金不够,风险投资情况不乐观
移动互联网创业初期需要大量的投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烧钱”,这也就意味着公司在一两年内很有可能无法盈利,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有风险投资或是天使投资的支持,而当前全球大部分的风险投资基金都处于一个相对紧缩的状态,对于我国来说,投资者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投资相对谨慎。再加上大学生自身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缺乏资金更是天然的劣势。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创业者们怀揣着激情与梦想以及理想中的创业计划开始大刀阔斧地进入移动互联网行业进行创业,僧多粥少的局面短期内很难缓解。
2.2.2 商业化道路通行不畅
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成熟的商业模式极其稀少,即使是当前规模最大的BAT大佬公司也难以做到快速盈利。植入硬广、付费经营等都是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传统盈利模式,但绝大多数国内用户早已习惯免费服务,一旦收费,用户活跃度必然大幅下降。因此,对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更有效的商业模式,迅速走上盈利的道路。
2.2.3 移动互联网方面知识经验不足
虽然大学生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有高学历和优秀的文化素养,但是对于能够真正运用到实践中的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欠缺,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这一块的知识特别注重实践性,很多技术难题都是在实际操作中解决的。另外由于大学生第一任务是完成学业,在社会上的实践最多也只是暑期兼职,打打杂工,难以学到货真价实的经验。
2.3 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机遇
2.3.1 政府大力支持,推行创业新政策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对创业项目的大力扶持,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指导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举办创业成功经验分享会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各级政府不断开发与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并相继出台了税收减免、提高担保贷款的额度等优惠政策推进大学生创业,有力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蓬勃发展。
2.3.2 高校大力加强创业教育
自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以来,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文件从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九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2.4 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威胁
2.4.1 巨大的家庭压力
很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许多家庭并不支持,主要理由是担心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碰到挫折和打击。据统计80%以上的大学生父母,都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获得稳定的工资。
2.4.2 大学生经验不足,对新兴市场认识浅薄
面对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大学生们往往是空有一腔热血,但缺乏脚踏实地的市场调研,还没有对市场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就开始进入市场。这样直接导致公司成立后难以盈利,人员流失严重,技术难关难以突破等问题。
2.4.3 国家出台政策,真正落地实施有一定困难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虽然有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但是对于资金和设备场地等资源是否能真正到达每一个创业学子的手中,具体流程应该如何办理,办理完毕是否能够真正起作用,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再加上学生人际交往单一,仅有教师和同学,得不到社会上有经验的人士扶持,单单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可能也是远远不够的。
3 对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建议
(1)在正式投入创业项目之前,可以去相关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实习,在实践中摸索工作方法,探索企业管理的门道,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同时也加深对市场的了解,找到自己创业的方向。(2)寻找在你想要创业的行业当中的优秀人物,阅读他们的成功事迹,学习他们身上的良好品质,分析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扬长避短,最好还能和他们取得联系。(3)利用现有的开放平台,寻求商业巨头合作。移动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BAT三个大佬公司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流量,比如微信、新浪微博等,与行业巨头寻求在现有开放合作的基础上的合作,实质上是利用渠道资源,为自主创业求发展。
大学生创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学生们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深入分析,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笔者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的加大,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共同扶持,大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战场中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摘 要:当今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切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所需。创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对于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新时代条件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新时代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创业服务机制构建的视角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当今时代,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内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能力、创业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今时代,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等各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创业教育是学生进行学习、提升自我的良好机会,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加强锻炼的良好机会。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通过创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加,大学生既可以培养自身创业意识、获得创业思想,又可以结合实际进行创业实战磨炼。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将理论加以应用,同时获得创业相关知识,夯实自身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增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自己创业就业的能力。在创业学习和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能得到提升,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大学生增强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平台。
2.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对于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大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中,方式也比较传统,教育水平不高,培养效果不佳。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创新实践型人才,需要高校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改进高校培养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通过各种项目实践教学方式的实施,都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创业教育的过程,也是高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改进和提升,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促进作用,对于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3.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创业教育实践,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发挥理论知识优势,在创业过程中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大学生也通过创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就业岗位,从而缓解就业问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人数多,就业率在降低,当今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学历人才在急剧增加,而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同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用人追求的是实用,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一时代特征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创新型实践人才。高校通过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应时展需要的大学生,为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
1.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的培养是首要前提
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观念的培养,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首要前提。意识是先导,观念很重要。要进行创业,首先只有具备了创业的自觉性自主性,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创业工作,才能正确地对待创业,积极勇敢地去创业。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首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观念,引导学生端正创业价值取向,自觉做出创业选择。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业观,明确创业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特点,焕发大学生的创业自觉性和创业潜能,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创业主体意识,提高创业认识。
2.创业知识和创业政策的掌握是重要方面
作为创业者,创业知识的积累是开展创业的重要方面,没有丰富的创业相关知识的积累,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创业过程中需要丰富的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各个方面,比如工商管理、企业文化、法律、经济学、市场调查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相关创业知识的了解是创业者所必须首先掌握的。大学生创业要有丰富的创业知识积累。
同时,对于创业政策的掌握也是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涉及的重要内容。创业政策包括国家与地方政府颁发的相关创业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规定等。大学生要进行创业,必须对相关创业法律法规条文掌握好,在创业过程中才能做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大学生要了解创办企业过程中的相关规定、程序,一方面,结合对相关创业法律法规的了解,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提供的条件,积极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对自身创业的有利作用;另一方面,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也要遵纪守法,按章办事。
3.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是关键部分
大学生进行创业,除了具备正确的创业意识、具备相关的创业知识、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之外,创业素质和能力也尤其重要,这是影响创业的关键部分。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以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能力为目标,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创业实践教育形式,全方位提高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和创业技巧,培养学生在创业方面所需具备的各方面能力,这才能切实促进大学生实际创业的成功。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机制构建
1.加强重视,转变观念
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就业机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更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观念。尽管创业教育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已经全面铺开,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未得到各高等学校的足够重视。目前一些高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把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的现象,没有全面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质内涵。加大高校创业教育重视程度,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树立起既要就业也要创业的理念,从教学理念上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2.营造氛围,增强意识
在校大学生创业圈规模小、氛围不佳,不仅受传统观念影响,比如考研、直接就业等观念的影响,多数人缺乏开创拼搏的精神。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氛围,要树立尊重创业、勇于创业的精神,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创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合理利用各种载体来营造大学生创业氛围,培养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3.完善制度,加强保障
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完善科学的制度是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才是开展好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高校要重视创业教育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重视创业相关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提高创业教育开展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各方面工作开展的制度保障,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4.夯实队伍,设置课程
创业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创业课程的设置都对于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高校要结合时代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高校要加强对创业教师的专业培训,并将创业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时代特点,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设置来传播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有效开展创业教育教学。
5.创新形式,提高成效
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意避免流于形式,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创业教育要注意结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充分运用课堂、校园、校内外实践平台、网络媒体等载体,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形式,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当前的大学生影响更甚,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文化消费的主力军。网络文化的盛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也有消极的作用,对大学的思想教育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文化,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教育
1.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视野广阔性、内容多元化、情景虚拟性和文化功能渗透性。视野广阔性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不仅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都纳入到网络之中,还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天文地理以及突发的各种信息都包括在内,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
内容多元化指的是网络文化没有中心性,除了包含多种文化内容之外,还有信息传播的多样性,通过文字、图像、视频传播,方便受众从多方面了解信息。
情景虚拟性指的是每个网民在网络上表现出来的自己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并非一致,网络上表达的可以是虚拟的,是现实生活在网络上的反映,但不是真实的存在。
文化功能渗透性是指网络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来选择对信息的获取,但同时网络文化也能间接地影响网络主体。这种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经过长时间渗透慢慢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
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以丰富大学的生活,方便大学生获取多方面知识,缓解心理压力,开阔视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各种思想观念充斥,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而言,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一些思想观念正确与否没有判断能力,早已沉淀的文化和观念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产生动摇,造成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混乱,有的失去了自我,而有的又存在着自我观念膨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一些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出现了一批“宅男”“宅女”,这类人心理成熟比正常人要晚,缺乏生活中的独立性,容易出现心理疾患。还有些青少年过度迷恋网络游戏,有的为了上网打游戏出现辍学甚至抢劫杀人的恶性行为,这都是网络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3.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网络具有多功能性,并且内容广泛,深受大学生喜爱,在今天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努力克服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因为网络文化具有渗透性,因此在利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进行。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自己先掌握网络知识,然后指导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让孩子利用网络文化来拓展知识面,不能因为出现了有网络问题的孩子就粗暴地杜绝孩子上网,这样常常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使后果更严重。家长在指导孩子上网时,要帮助孩子选择他们喜爱的内容,对一些低俗的、带有暴力并容易上瘾的游戏要进行约束。对孩子的上网时间也要规定,不能让他们将所有课余时间用在网上,鼓励孩子进行现实中的交流。
在学校里,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空洞地进行道德说教,应该利用网络文化,以现实生活的事例进行道德教育。学校应该要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利用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以网络为平台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丰富网络上的学习教育资源,建立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的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要尽量利用网络的积极优势。
在社会方面,要做到净化网络运行环境,一是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这样便于学校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二是要建立一批适合学生使用的网站,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作为网络源泉,将中国传统特色文化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加强他们的个人修养,也可以让他们远离低俗文化,提高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网络文化还要增加一些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网络文化,让学生的心理压力能得到正确缓解。对于一些品味不高的网站,国家应该要定时清理,净化网络环境,这样不仅对学生有利,也对所有网民有利。
(作者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摘 要: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具有时代的特点,也表现出一些需要关注的地方。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教育,这对培养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特征 引导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这极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建设,提出了文化强国大战略。而处于文化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们,我们面对着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学生,他们的未来就是我们国家的未来。面对尚处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们,我们作为一名师长,必须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思想成熟、行为正直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一、新时代的特征
1.网络信息的大爆炸时代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通过网络铺天盖地的迎面扑来,虽然从一方面来看,这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了大学生视野,为大学生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便利。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的宣传暴力、迷信、色情的因素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部分大学生还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从而耽误学业,更是影响了自身的职业发展。
2.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
新时代的经济方面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极大的丰富了每个人的生活,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极度自由富裕的环境下,或许会受到国外电影、动漫、韩剧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对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小部分同学会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不坚定的疑虑,甚至产生怀疑,向往国外的所谓“民主自由”,这些都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3.以人为本的时代
这是一个讲究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幸福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大学生足够的自由。然而这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并不是好事,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影响是好是坏也需要辩证考察。
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1.心里变化复杂,健康状态令人堪忧
我们的大学生多是处于从少年时代步入青年阶段的重要发展时期,这段时期大学生心里敏感而复杂多变,难免发生一些内心的矛盾进而导致心里问题。据山西新闻网调查统计报告,目前基本上大学生人手一部电脑,网络虽然赋予了大学生一定的便利,但部分大学生不能辨别网络信息的垃圾信息,自控能力差,也有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近来,新闻里报道有不少大学女生由于会见网友而造成失联的悲剧,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2.个性突出,集体意识淡薄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时代赋予的自由的影响,导致其思维较为活跃,也不愿意被传统习俗观念约束,注重个人感受,较少的换位思考。表现出来就是自我为中心、爱出风头,集体意识淡薄。这是相当危险的信号,我们必须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不然也会酿成惨重的后果,对大学生的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政治观念基本正确,容易受到误导
绝大部分大学生是爱国的,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相当有限,再加入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不断对我们的文化入侵,一些大学生很容易被误导。比如前段时间香港发生的事情,由于缺少认识,对时局缺乏正确的判断,一些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误导。我们必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并培养其具有一定的分析辨别能力,对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要高度认同,对提出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与美好的憧憬。
三、新时代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1.提升自身素养,正确引导大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鉴于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这决定着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既要有着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又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教育理念。
2.加强师生交流,发展多种渠道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从业者必须积极及时的与大学生交流心得、体会。首先,可以从教学课程方面创新,与大学生开座谈会,面对面的交流,尽早发现问题,提前解决隐患。其次,可以在生活中以微信群、QQ群等科技手段关爱大学生生活中的情况,对一些难点问题有所把握。最后,可以积极举办一些班级的比赛,比如篮球赛、歌唱比赛班级小游戏等,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避免大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习惯。
3.建立反馈制度,让大学生自主成长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还是要依靠大学生自己。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做工作了,而是要求我们要让大学生自主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被强迫的接受。首先,我们可以给与大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鼓励大学生讲述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认识与小故事,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可以建立大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小组,让大学生互相关心其他人的思想政治情况,做到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优秀参与者,要积极给与奖励,从实际方面起到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四、结束语
新时代里,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这既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挑战与责任。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认识与素养,直面挑战,无私的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奉献精神,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 要:新时代网络文化随时随地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生活。而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新事物,尤其是网络有着较强的接受力,在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些影响,高校要做到因势利导,充分探索运用网络文化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创性结合。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是现代社会标志性的革命成果,是通过当下的科技手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不仅创造了现代化的教育方式,更创造了现代化的教育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内容正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创新,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文化凭借着丰富而又全面快速的文化信息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网络文化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衍生并传播着一些负面的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诱导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网络文化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也有着很高的覆盖面,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了解最新的时事新闻,最前卫的文化思想,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进行改良变迁,从而使大学生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的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转变为互补与补充的作用。
(一)网络文化为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素养提供了动力。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快速更新与发展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其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单纯的图片、声音完美的结合,构造出一幅幅形象的画面,让高校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精彩而完美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大学生群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主体。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凭借着多种多样的传播渠道引导着高校学生,这让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无可比拟。
(二)网络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它不但为高校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带来了沟通上的方便,由此出发,介于网络文化的交互性、隐蔽性和开放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利于高校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网络文化的隐蔽性和开放性往往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坦率的去吐露真心,将自己的见解、情感以及诉求真实而有力的吐槽出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及了解学生的这些诉求,借助网络工具进行交流引导,在沟通中鼓励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有针对性的对那些消极而悲观的思想状况进行疏导,及时了解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关心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联系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对高校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网络文化的发展丰富了高校学生与外界联系沟通的路径,是校园文化变得更加有趣充实,而网络世界的绚烂多彩极大地诱惑着高校学子的好奇心,这种无拘无束的网络文化满足着高校学子的各种兴趣和爱好。从而导致传统校园主流文化的内容和传承的载体受到极大地冲击,加之西方文化思想的大量掺合,使得东西方文化进一步融合,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受到从未有过的威胁。因此,高校学子对网络文化的支持与参与同网络文化对高校学子思想政治状况形成冲突,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观念、行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挑战。网络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概念,让传统意义中空间和时间所涵盖的文化、经济、政治概念发生转变与偏移。西方意识形态与西方社会价值观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极大地冲击,同时也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德育观念产生极大地影响。导致高校学子在思想观念上有所懈怠,以及在道德观念上和行为规范上产生懈怠。同时,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差别,让高校学子沉溺于网络文化,而网络文化中不健康思想的趁机而入,让缺乏自律性的学子对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冲击,从而导致高校学子的社会意识、集体意识下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极大的挑战。
三、加强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
(一)从思想上疏导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认识。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思想活跃,有着较强接受力的群体,对社会新事物、新思想充满着好奇心。随着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凭借着各种媒介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要从根源上认识到新时代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信息化与现代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让高校学子从思想上去认识区分网络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学会如何汲取网络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来武装自己,也要学会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二)借助网络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同网络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探索发现适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授课方式方法,让高校学子在不排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汲取现代网络文化,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把新时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网络文化推广到高校学生群体中去,从而有效的减少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被网络文化阵地侵占或者取代的危险。
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网络文化的丰富性与实时性对于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网络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加强对大学生正面思想的引导与构建新时代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既有着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的同时也要加强学习,主动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展富有成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各种文化的涌入以及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当前,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及结构
大学生价值观是在大学生自我和外界事物及外界环境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对客观事物、现象和对自我行为效果、自身价值进行认识、判断的评价体系。大学生价值观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三部分组成。
价值目标始终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是他们行为活动的动力源泉及最终目标。大学生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是一个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并通过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而最终达到总体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评价主要由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三部分组成。大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客观事物、自身行为以及事物满足自己需要的情况,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即为价值评价。大学生只有掌握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面对和处理各种事物、矛盾、关系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和行为选择。它具有决定、支配主体价值选择的作用,具有具体性和不稳定性,常与价值观发生矛盾。因此单从价值取向来看,很难判断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状态。
总之,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大学生价值观结构体系。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一)强调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当前,大学生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逐渐转向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关心。他们了解社会、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更多的是为自己将来如何尽快的适应社会而做准备,并注重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大学生既不以绝对的社会奉献程度来考虑自我价值的取向,也不完全以自我索取程度来确定自我价值,而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倾向于奉献和索取并重,并寻求兼顾二者的价值选择,强调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多样化。当代大学生已不再完全坚持一个真理、固守一种价值观,而是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选择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形成多样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在价值目标的追求上,多数学生能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多样性。在价值取向的选择上,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国家安定、又要个体幸福的并存选择,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三)价值评价标准多样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对过去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提出了挑战,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所进行的价值评价活动,往往以个人利益为主,从他们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绝对,而是表现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和宽容,他们理解和接受任何现存的事物,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逐渐多样化。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成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在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影响下,人们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激励人们前进。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价交换原则、主体意识、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等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新的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同时,网络也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并不断冲击着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因此网络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三)多种文化的影响。首先,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上世纪90年代,传统文化热这一现象普遍出现在大学校园,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全面,“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认同实际上是出于社会文化惯性力量的推动,而并非是由于对传统道德理论的深刻理解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其次,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及休闲娱乐的需求,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同时,它的商业性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对物欲和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冲击社会主流文化,甚至使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重构。再次,西方文化的影响。丰富的西方文化,既包含人类先进的文化思想,如自由、平等的价值信仰;又包含由资产阶级局限性而带来的糟粕,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为他们审视人生和社会提供了新的参照标准。
(四)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上,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但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认知上的矛盾,使一部分大学生容易被一些貌似新颖的文化思潮所吸引,并接受其中的某些观点,从而导致其价值观发生改变。在情感上,大学生的情感具有鲜明、激烈、丰富等特点。大学生不断接受先进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但是面对社会所产生的问题时,他们还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这一切会造成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中的波动。在意志上,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有较强的自信心。然而,由于他们缺乏自律意识,使他们的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能力没有与其较强的自信心获得同步的发展。因此,对自我价值的高标准追求,与相对缺乏的意志力之间产生了矛盾,导致他们理想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使一些学生出现消极情绪,影响他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的状态。在社会文化新浪潮的交叉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积极认真地探索当地大学生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意义。结合探讨得出的价值观分类,加以客观谨慎的数据分析,对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合理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价值观;大学生;思想观念;新时代
价值观是指主体对自身及外界事物的价值定位,它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话题,是人们乃至国家的精神支柱,起着行为导向、评价标准的作用。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发生了改变,呈现出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的现象。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发展的接班人,也是极其敏感的一类群体,其价值观关系到祖国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但是,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也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客观审慎地分析其原因,积极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是新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极大的社会和教育意义。
一、对价值观的研究
1.价值观的概念
在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学者交流研究过程中,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其中,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1951)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形或隐形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这是一个比较准确并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义。罗基奇(Rokeach,1968)于1973年提出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Rokeach Values Survey),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价值观问卷。他的价值系统理论认为,各种价值观是按一定的逻辑意义联结在一起的,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层次或价值系统而存在,价值系统是沿着价值观的重要性程度的连续体而形成的层次序列。而在1960年以后国内对价值观探讨过程中,由于刚起步,不可避免地借鉴了国外的理念和方法,但是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各个方面都不断突破。1990年以来,国内关于价值观的讨论和研究趋向于热烈,这和国际形势演变、中国改革开放顺利开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者代表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1994)曾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理由。
2.价值观的分类
追溯对价值观的分类研究,佩里(Perry,1926)最先提出将价值观分为认知的、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审美的和宗教的六类;罗基奇(Rokeach,1968)认为价值观应分为工具价值观和终极价值观两类;而帕森斯(Parsons,1937)等人则把价值观分为个人取向价值观、集体取向价值观和社会取向价值观。
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黄希庭(1994)在《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中把价值观分为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宗教价值观、自我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十类。
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在不同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以及不同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分类和定义,对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不仅要在多个层次和维度上进行,同时也要考虑特定人群的特殊性。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1.环境因素
本文以新时代下大学生为研究主体,而由于中国包括恢复高考以及改革开放初等特殊时期并不能客观地评判和研究,所以这里将新时期定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在社会环境方面,在这段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已经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大学生价值观也趋向丰富化和多元化,大学校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渐渐凸显出大众化的、朴实化等特点。
在家庭环境方面,当代大学生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年代,安逸富足的生活让他们从小就很少经历苦难,但是也更为依赖父母和家庭,同时这一代的大学生几乎是独生子女,这也导致了他们心理较为脆弱,在利益面前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进而大大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环境方面,教育制度以及学校办学制度、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人才等方面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也提高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就业压力。据教育局统计,在2013年699万的创纪录毕业生人数之后,2014年毕业人数突破700万,其就业难度可见一斑。在就业这个问题上,大部分毕业生希望留在沿海发达地区,忽略了真正需要人才的西部地区,问题的滋长也引发了现在学生心态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冲击和西方资本主义以及网络文化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互联网以及科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网络的便捷与自由以及高科技产品的日渐更新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交流方式的改变和变化万千的网络游戏以及各类娱乐综艺节目的出现不仅“造就”了社会上一大批不愿与人际交流的“宅男宅女”,也一定程度上将大众的审美观由积极、正态的改为消极、负面的,甚至是病态的,导致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
2.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为了更加合理、深入、实际地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笔者对家乡约15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来自山东、安徽、江苏三个省份10座城市约20所高校;年级分布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比例约为1:1:1:1;文理专业比例约为1:1.3;男女比例为1:1,基本符合分层抽样客观性、随机性的原则。
问卷共包含20余个主客观问题,参考国内外价值观分类将问题合并分为5类,分别是人生、自我与幸福感,宗教,政治与道德价值观,人际关系与职业价值观,审美与婚恋价值观。
(每一列以当列类型为单位1)
3.现状分析
由以上归纳数据看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人有着主流正确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念,并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在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对于马克思主义普遍认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持有肯定态度。同时,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肯定、积极的态度,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进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当代大学生的突出表现之一。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普遍都拥有着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对于宗教观念不强烈,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意识和爱国热情,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敢于担当国之重任的勇气和决心。
在人生、自我与幸福感这一方面可以发现,男生中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态度的人数较多,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能够认识自我的优、缺点的人数也逐渐增加,但是对幸福感,却没有明显的轨迹可循。不难发现,大四即将毕业和大一初入高校这两种人群占据了最高点和最低点,这表明在面临择业压力、考研压力或生存压力的人群面前,幸福感并不高,甚至很低,但对于大部分刚入校园的人来说,新鲜感和解除高三束缚让他们的幸福感大大提高。结合前面,当对自我认识并不完全清晰、人生规划并不完整的一类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高度的幸福感,我们可以猜测这和学生长年在“象牙塔”中学习生活,在良好的家庭保护和学校教育下,与外界复杂多变的社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调查显示,即使随着年级的增长,大部分的大学生也无法正确对待不同职业。大部分人都向往找到高薪体面的工作,不愿意接受一些低调朴实的工作,真正愿意前往乡村偏远贫瘠地区支教的学生人数不多。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职业无贵贱”这一意识,不能正确坦然地选择职业,不愿艰苦奋斗,也不愿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也与大学生面临的对于未来迷茫无措的困境有关。
在人际关系选择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虽然并不强烈,但是仍然有部分存在,不愿意或者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况依旧存在。同时,在婚恋观上,由于认知不清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的流行,一部分女生代表不能正确看待婚姻,将婚姻和金钱紧紧相连,同时男生把恋爱当儿戏、过场、不负责的现象也有部分存在,经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与复杂肤浅的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对策
1.在思想上加强正面引导
外界环境的客观影响固然不可忽视,但是主观思想才是造成价值观出现问题的根本,从源头解决问题也是改变现状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高等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通过讲座或者辩论比赛等形式将正确的理念灌输到学生群体中,并且鼓励他们以校园文化周等形式来提升校园整体氛围,增强大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积极弘扬爱国主义、八荣八耻等正面思想。
同时,高等院校也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在不侵犯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学校网络进行净化,将不良思想最大可能地排除校园群体,通过校内报纸杂志等读物积极宣扬正面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人生价值实现的意义以及及时做好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2.实践检验真理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丰富,甚至是匮乏,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或者说校内团队竞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有助于学生走出校园体悟社会人情冷暖,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在潜移默化之间传授他们的生活技巧和生活常识。不仅如此,家长们更应以身作则,创造和谐美观、尊老爱幼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未来的人生选择做出正确引导但不过分干涉,不强求,不给大学生制造过多的压力,经常与子女谈心,了解子女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无故横加指责也不过分溺爱。
【摘要】自我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方法。理论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自身。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法,希望能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方法,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自我教育法的发展
(一)古代的自我教育法
我国古代的德育思想理论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儒家德育思想是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主流。而儒家的自我教育思想是儒家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先贤以自己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对道德自我教育进行了阐发,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的自我教育方法。儒家自我教育思想发端于儒家的心性之学。从孔子开始儒家就主张德性发乎人的内心、基于人的本性。
从孔子到宋明理学,儒家心性之学关注的核心是人自身内心的教化,反映了儒家对主体自我的肯定,体现了儒家对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这意味着儒家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强调自我内心的一种“定力”,主张在人的内心中寻找善恶美丑的标准,诉求的首先是人的“自律”而不是“他律”。这就为儒家道德自我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新时期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法
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自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以及新时期大学生的新变化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法的运用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当今的教育研究只是注意探讨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方法,往往不去研究如何使学生掌握自我激发的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大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要求,即有了充分的自觉性时才是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因素有二:一是外界影响,即是社会和家庭、学校的要求。二是内在要求,是指大学生自身对物质和精神的要求。因此,教师运用这个方法时,要激越大学生的进取心,要提出对其品行的具体要求,要指出大学生的缺点和弱点,使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自我教育的倡导和研究确立了教育史上又一里程碑,他的“表先个性、培养个性、反对从上而下的灌输“成为合理的自我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和自我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两种途径与手段。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现,因此对自我教育的研究与剖析将有助于高校对教育的重新思考。
二、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涵
汤秀云认为,“自我教育是人们为了自己的思想进步而进行的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兰刚认为,“自我教育,就是以自我价值判断为标准,在原有观念和价值图式的基础上,对外来信息进行反应所形成的品质的过程。”。
顾名思义,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法是大学生按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是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开展的,也是大学生自觉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品德向良好的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方法。
(二)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进入大学的青少年年龄基本上在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身体发育已经成熟,机能基本成人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发达,越来越富于独立性、批判性;情感丰厚奔放,文饰性与开放性并存;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向显著;富有远大理想,注重面对实际;世界观趋于成熟,可塑性依然存在。大学生的这些身心上的变化,为其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三、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第一,自我修养。所谓自我修养,就是大学生在其思想、道德、政治以及知识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而达到的一定程度和水平。大学生可以通过反省、反思来提高自我修养水平。
第二,自我总结。大学生在学校里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大学生要善于每天进行总结,在总结中发现自己近期在思想、道德、政治和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通过自我总结,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反思能力。
第三,自我改造。所谓自我改造,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批评,提高自己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自我改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四,自我鉴定。自我鉴定即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思想、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评价。大学生要养成在每一学年,每一个月甚至每一礼拜进行自我鉴定的良好习惯。自我鉴定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及时纠正自己在思想、政治、道德上的偏差,更深入地进行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