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04:05: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技术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把学习信息技术同应用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不光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基础知识教育。教师应在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基础上广泛搜集信息资源,以便其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把应用信息技术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多媒体独特的画面、声音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人们的想像力方面和在知识的再现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资源在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把信息技术教学看成是一门学科,而忽视了它在带动其他学科、促进各学科教学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
三、把改革教学内容同改革教育手段结合起来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等,这是可喜的。但教学内容的改革,若仅靠传统的“一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加以贯彻,则显得力不从心。对于参与新课程实验的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教学手段就是多种教学媒体和网络。因此,现代教学手段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四、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同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语文教学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若数学教学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画手段,就很容易使学生学会思维;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应用绘画软件学习画画;等等。
五、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同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结合起来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还处于较低层次,其研究的重点往往局限于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而对教材、教学、评估考试等环节的研究尚显不足。因此,广大教师应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对教学过程诸环节的研究。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是我们每个小学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信息技术教育业务管理部门的责任。
[摘要]:随着高考由过去的纯知识的考查到如今的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在高考文综试题中“新、热、活”试题不断涌现,(即:“新”体现在设置新情境、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热”表现了时代性、思想性强,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活”指题目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贯彻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要求。)而作为文综之一的政治更需要许多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热点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有着速度快、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等优点。我校作为江西省中小学电教示范学校之一,选择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课题,《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我校的自设子的课题之一。为此,本人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结合自己的长年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对高中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作了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究,也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现代信息 技术整合 探究
当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知识经济”正在把人类社会引向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显着特征是以信息为支柱,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促进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变革,而且带来了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的优化等各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优越性
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化,具有信息量大,能运用声光电等技术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比较优势,因此,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主动性、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法手段虽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但其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对学生感官刺激比较单一,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充分发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情景设计,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感染力,提高教学实效。这对于发挥学生参与性,并最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一味依靠教师讲解而导致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并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学情绪。
如:在讲高中政治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引入时,通过国际互联网,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跨越空间,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六大的会议现场,亲眼看一看全国党代会的盛况,并通过举国上下,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新闻报导,引出关心政治是每一个人的义务。顺利引入本框课题要讲解的政治知识。这样,上课开始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促使学生进行活泼、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这正是信息技术教育所特有的色彩,逼真的画面与丰富的音响,对学生视觉、听觉作用的结果。其效果是传统教学单凭教师的一张嘴所无法达到的。
2、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性,综合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媒体作用加以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高二哲学“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时,利用FLASH动画“小鸡是怎么长大的”科普知识, 形象地说明了:“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种动感的画面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并有效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并且可以体现现代教学手段的魅力,优化教学内容。
3、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法,由于教学媒体的简单(粉笔加黑板模式),课堂教学的任务似乎仅仅是讲解或传授教学内容,这种逻辑分析讲授过程的课堂教学法,也限制大量的信息,材料进入课堂,从而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从信息材料中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极大改变政治课教学法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的特点,使教学过程真正转变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的运用,能最大限度发挥政治课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与社会实际联系密切的特点,同时对学生观念转变,素质培养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可能产生的问题和不利状况。
1、信息技术手段只能机械的计算机操作,屏幕的演示,而且其程序的事先编排性,从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造成一定的距离感,缺乏传统手段的亲切感和人情味,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充分进行,不利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绪智力。
2、由于程序的事先预设和操作的固定性,从而造成学生的个性心理活动难以捉摸,削弱教师主导地位和功能。
3、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容量的加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必将促使学生思维的高度紧张,思维活动受屏幕内容的抑制,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益。
4、信息主要是靠网络来传播,网络中有不健康的内容,同时,内容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些对我们将是机遇又是挑战。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1、优化现代教育技术,注重Cai课件的“二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制作仅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整合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它只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教材研究与电教手段相结合而成的一个“课件”,只有将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它的优势,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制作Cai课件时应重视以下两方面:
(1)、课件的灵魂----科学性
科学性是任何学科、任何领域开展科研均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标准。仅从政治学科的辅助教学软件的角度看,我认为首先是看它是否体现了政治教材的教学目的,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表现形式,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实际,内容要与教材一致,必须正确无误,无任何科学错误,这是一个成功课件的前提。其 次要看它的主题是否鲜明。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字幕、图形、声音和动画等融为一体,但这些都要围绕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既不可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可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要体现辅助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
(2)、课件的生命力----实用性
不言而喻,课件是为辅助教学而用,是教学的工具,因而实用性就成为评判课件的重要标准之一。首先要能为教学所用,除上述的科学性之外,有时甚至还可体现出教师的学术水平、教材内容发掘的深度等独到之处,成为更好地沟通师生交流的一座现代桥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是要体现出课件的易用性,因为教学过程决定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教材分析、传授和师生交流上,对于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仅是“举手之劳”,不可占用太多时间或进行太复杂的操作。第三是实际效果,当我们走出仅将多媒体作为“演示手段”的“初级阶段”后,摆在面前的就是开始从形式转向深入,注重课件在中学政治教学授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分析解决、师生交流和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甚至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也体现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说,实用性就是Cai课件的生命力所在。
2、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自觉抵御网络不良现象
由于网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除加强管理外,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优势。
3、对政治课教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为政治课教学带来全新的机遇,使政治课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也对政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要求政治教师要转变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纠正教学目标单一的传统思想,把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准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有较广阔的知识面。政治多媒体课件应能迅速准确地反映目前国际时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最新动态,能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充分体现教学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再次要求教师能熟练地驾驭多媒体硬软件系统,尤其是对软件的应用,应能充分利用软件本身所包含的各种功能,注意课件的背景颜色与布局,文字的字体,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录像的质量,使多媒体课件具有更高的欣赏价值,既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坚持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现代教学手段只不过是辅助工具,不应喧宾夺主,使整堂课演变为工具的展示和手段的演示,坚持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运用的适度性和简洁性原则。牢记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而不应让机器唱主角。
总之,新时代,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都将赋予高中政治课教学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为政治教师才能的展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让高中政治教师看到了新的希望。
本文试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实际应用入手,分析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信息、信息技术不仅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而且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服务人们。
社会需要信息技术,教育也需要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需要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而且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服务教育、提高教育水平。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相应的信息技术课程,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称之为信息技术教育。
各地学校对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执行情况不一,很多学校将其理解为新添的一门独立学科,更多的学校由于经费短缺、没有电脑室等硬件和资金的问题,甚至是没有专业电脑教师的原因,而将信息技术教育落了下来,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起步非常艰难。有人问: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怎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一些分析。
二、 我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硬件配置不足
据统计:全国80万所中小学,近3万所配置了计算机系统,并开设了信息学教学的必修课和选修。其中大部分是中心城市学校。从2001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中获知:“我国平均每121名中小学生中拥有一台计算机,在2亿中小学生中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不足3000万人。”而其中小学的资源要比中学差得多,而且大部分电脑已坏得不能再修理;还有大多学校还没有教学用的计算机。在不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是难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二)课程设置不当
在课程设置方面,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一般被简单理解为上机操作,学中英文打字,用简单语言编程,用WINDOWS学画画等。而学生通过这样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并不能具有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不能提高创新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信息技术教育目的不相吻合的。
(三)师资力量奇缺
缺乏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令小学出现“有机没人用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全国小学范围内非常普遍,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另一重要课题。为提高该课程教师的人数和质量,各地教育局所属的教师进修学校纷纷举办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但信息技术教育人才仍旧非常缺乏,满足不了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需要的教师需求。另外,负责培训工作的教师进修学校一般不鼓励教师到外面的正规学院进修,而教育局也不愿意接受非教育专业的和非应届毕业的人才,某些有能力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也不愿局限于教育部门,这使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继续贫瘠。
三、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1.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应更加侧重于高级认知能力培养。
在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信息社会,单纯外在的行为训练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更加重视和强调人们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秩序的维护。因此,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在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我意识为中心,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内在的归属和认同。我们不能单纯的训练学生的对现有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更不能靠培训他们记几个基本概念、几个按钮的名字,以应付某种考试和证书。而应该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深刻理解,培养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以侧重隐性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协作学习等;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交互性;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验(CAA)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的主体。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来安排,课程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充实和完善,最后才形成一体化的内容。不能把这类课程仅仅作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训,而应当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的、动态的课程,是学生能够终生受益的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引进国际优秀教材。在教学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教学中产生的案例和资源也可以放到网络上,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4.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衔接。
从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看,大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所打下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首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并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尽量避免教育的重复、资源的浪费,使那些在中小学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同学,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
除了信息技术教育外,小学的另一个相关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堂教学和社会问题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这三个方面的整
合是与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教育应用相类似的。事实上,信息技术教育是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需要师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同感、一定的技能和素养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四、 结语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领域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整体教育的大事,它需要每一个人去关心和支持,仅寄此文能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出点微薄之力,也希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将来阳光普照。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传授型 启发性
论文摘要: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改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只有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与所培养的人才特点紧密联系、和谐统一?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知识广博、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在职业大学课堂上?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缺乏实质性的突破。如何改革这种“顽固”的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传授型’夕课堂教学结构存在的弊端
我们不能否认传授型的教学模式曾培养过出类拔萃的学生曾造就过德高望重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它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但传授型课堂教学结构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它对于职业大学的消极影响史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起着突出的、绝对的主J作用。教师在氏期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自成系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但正是如此才容易犯程式化的毛病。虽然教者“轻车熟路”却容易走陈规老路没有创新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至今为止我们的教学重视演译、推理对归纳、分析与渗透、综合重视不够表现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教学中过分强调系统、完整很少能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思维空间和余地。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注重调动教师因素的一而而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的发挥助氏了学生过多依赖教师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最近对某校数学、中文、历史二个系的25门主干课所采用教学方法作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除了一门课采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外其余课程百分之百地使用了讲授法。据说这是因为课程学时少而内容多只有教师一讲到底才能把课程讲完。这样木应山师生共同参与变成了教师“自弹自唱”教师成为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消极的知识的“接收器”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讲授过多违背了职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正趋成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正确的教学方法必须与这一心理年龄特征相适应。
第四氏期以来即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存在重视课堂知识传授学生主要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忽视实践环节的弊端已经成为学生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羁绊。据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出八个方而的不适应①社会实践能力②与人合作精神③抗挫折的心理准备④组织管理能力③自我认识能力⑥选择与批判能力⑦中文写作与外语口语能力。其中社会实践能力排在首位。不少毕业生虽然在学校学了专业知识但山于缺乏实践锻炼而对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筹莫展。
既然传授型教学结构有它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既然我们职业大学强调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动于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为培养目标因而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l.课程目标的能动性
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来实现的教师是主泞教师应考虑学生学于卜么学到于卜么水平怎么学‘学生是主体即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形式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兴趣、个性选择学习的方法调节达到目标的速度课堂教学应突破“填鸭子’,的模式实现能力目标模式即用明确的目标吸引学生一让学生自己运用方法去实现目标一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实际操作一学生具有自我生存、发展和超越的能力。
2.课程体系的能动性
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可变的组合不同职业岗位需要设置多种课程少I=有机组合某一课程一也需要形成理论、知识、能力的有机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二类体系结构可设置成集群式的四类课程体系即“文化知识类”、“专门知识类”、“基木技能类”、“实践操作类”实践操作类又可以按岗位能力目标分解成几个专门化模块。
3.指泞‘学生独立学习
一个德国学者说今人一个科学家即使夜以继日地学习也只能阅览他自己专业的全部出版物的5 `%。因此课堂教学就不能只传授知识而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善于搜集、提取和加工与木课程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不断去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再者在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独立工作以后继续学习主要靠自己所以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
4.要逐渐减少讲授时数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应把传授、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变为引路、泞学的教学方法。过去教师讲授占了教学时数的绝大部分现在应增加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坚持精讲。教师可以只讲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科}5已经写清楚的许多内容可以让学生预习或自学不必一一复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基础课微积分学l32个学时课堂讨论高达60学时约占45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标准应从每门课的实际出发。需要强调的是讲授时数减少后非讲授的课时仍然必须在教师的主泞作用卜合理使用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5.必须增强讲授的启发性
启发性教学是一个普遍的教学原则。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实际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引泞学生积极发展思维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的目的变信息传递的申一向模式为双向交流从而使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课程。
6.重视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把师生活动融为一体。可以整堂课进行课堂讨论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系统研究增强教学的科研性一也可作为一个环节对个别重点、难点作短时间的讨论使讲授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在课堂讨论中还可以采用类币罗‘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7.把自学引进课堂
自学时间的增多是职业大学的一大特点。每人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学生自学。这种教学结构教师采取“退居一线”的办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钻研、处理教材到质疑问难从学习方法的运用到学习习惯的培养基木上山学生自己掌握教师只在关键之处起指泞点拨作用。
8.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的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也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主要是进行专业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教学对职业技术教育尤其重要它是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主要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木途径。要办出专业的特色必须紧紧把握培养目标在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方而要切实压缩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时使实践教学无论在要求上还是在学时上都应该高一些而}}‘内容应该丰富、具体充分体现钊一对性和实用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升华到新的境界使其思路宽、办法多、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基木理论、培养学生动于、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等多种能力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9.教学效果评价以过程与结果少I=重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卜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往往以一张试卷定论只看得分结果。现在评价工作质量特别要注重教学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于卜么样的目标于卜么样的方法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否充分发挥同时也要注重教学结果当然这种结果绝不仅仅是考分应该是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具备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山此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改变以往的“传授型”模式以适应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课堂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仟务的基木途径能否在教学方法上革旧鼎新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内容摘要]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实用性、扩展性和自主性四个方面来体现素质教育。在基础性方面: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同样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实用性方面:尽可能的让学生学到一些实际的技能,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为他们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扩展性方面: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还要注意知识的扩展性,虽然主体是基础教育,但是计算机也是一门活动课程。而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世界奥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的电脑兴趣小组,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根据自愿的原则,吸收部分对电脑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进行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自主性方面: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计算机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而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发挥计算机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扩展性、自主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21世纪培养出实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基础 实用 扩展 自主
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这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计算机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基础性,实用性、扩展性和自主性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体现创新精神;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一)课堂教学的基础性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目前计算机在城市里有了一定范围的普及,但是小学生真正有接触过的,毕竟还是少数,所以不能一上来就让学生看那些生硬的名词术语,这会让学生敬而远之,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如在学习运用"画图"程序绘画时,需要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这两个词学生不容易听懂,我是这样来说的:"我们画图时要用到笔和纸,用电脑画图时也一样,要选好笔(前景)和纸(背景)的颜色……。"又如在介绍文件名时,学生经常分不清什么是基本名什么是扩展名,我用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就可以解决了,"文件的名字就像我们的人名,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的,文件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扩展名就像人的姓,用以区分各类的文件。"这样,适当地应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兴趣,而且能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目的,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认识电脑时,我让学生学会辨别计算机的四大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并学会开启和关闭电脑的步骤,随后让学生进入Windows,让学生操作鼠标,让他们打开画图工具,写字板工具,甚至进入电脑自带的游戏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要建立在安全的系统保护下),通过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对于画图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在教授完"画图"的基本操作后,为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里和想象力,我并不是让学生按照书上的图片进行绘画,而是给学生一个题目或是一样事物让学生自己创作、发挥。比如,我让学生在"画图"程序中画上自己的姓名。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每个文字的组成都有一定的含义,每个文字都可以完成一幅漂亮的图画。例如:"林"字,是由两个木字组成的,有的学生把一竖画成树干,一横画做弯弯树枝,然后在下面加上两片树叶,就成了一个"木"字,复制一下就成了一个"林"字。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中也包含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这要求任课教师除了掌握本科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深奥的计算机知识转化为小学生所能接受的内容。
(二)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大家知道计算机更新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我校的设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最初的中华学习机到现在的Pentium3处理器;从无盘工作站到现在的可以单机运行Windows软件。芯片技术是按每18个月就进步一倍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因此,学校要每三四年更新一次机器。然而并不是每所学校都可以承受如此重负。即使可以,教学内容要保证学生进入社会后仍适应社会需要,也是极其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学到一些实际的技能,为他们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
文字编辑软件的应用在小学教学中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例如汉字的录入,汉字不像西方文字,不能直接的用键盘输入,而是把汉字转换成字母或者数字表示的代码,在将代码送入计算机识别,是一种间接输入的方法。现在要求小学生背诵某种与小学语文教学规范相悖的汉字编码规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小学进行汉字输入的教学,其目的不在学习某种汉字编码方案,而是学习打字技能,辅助和促进语文教学。所以"智能ABC输入法"和"全拼输入法"应是小学生首选的基本输入法,它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率。由于拼音输入法存在不认识的字就无法输入这一缺陷,所以应该辅助以其他的输入方法,例如"微软拼音输入法"中就带有手写输入的功能,可以帮助小学生对不认识的字进行输入。而其他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可能产生误导的编码都应该坚决屏弃。
鼓舞、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运用工具体现自我价值,我还结合一些节日进行电脑贺卡的设计。在图文混合排版技术、丰富多彩的电脑绘图、强大的功能和简单的操作下,优秀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层出不穷。把优秀的作品打印给学生本人,还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有的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小报,更多的同学则学会了运用电脑作为写作、阅读、认识世界的工具,为自己快速、高效的学习增添一个新的途径。
在Windows环境下大多数软件的界面和使用方法都相近,例如"记事本"和"画图"程序的区别在于"画图"程序多一个工具箱和一个颜料盒,当把这工具箱和颜料盒隐藏起来后,就和"记事本"一模一样了。当学生看到这样的演示后,不但可以容易地掌握"画图",还可以举一反三,达到知识的迁移,为以后学习其他软件打下基础,提高学习的能力,这也正是信息技术教育追求的目标。
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因此实用性应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三)课堂教学的扩展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还要注意知识的扩展性,虽然主体是基础教育,但是计算机也是一门活动课程。一些对计算机知识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非常渴望真正的去控制电脑。而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小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世界奥秘的重要途径。
Logo语言的设计者之一的基尔代尔教授,在开发程序的想法是:希望Logo语言能带给小朋友们严密的计算思维和有趣的学习体验。Logo语言既是一种程序,也是一种玩具,它能用直观的运动来体现编程的结果,让我们在游戏中进行思考,在趣味中学习。在欧美等国家Logo语言在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因为,Logo语言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这对于一些喜欢数学的同学来说,Logo语言对其综合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从程序设计的角度看,学习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高级程序铺设道路。因此,我们在教学Logo语言时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学习一种"玩具"为出发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我校的电脑兴趣小组,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前提下,根据自愿的原则,吸收部分对电脑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进行Logo语言教学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课堂教学的自主性
小学信息技术课50%以上的时间是上机操作,而在操作过程中,几乎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哪样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刚开始上机操作的时候,几乎人人都喊老师我的计算机怎么怎么了,教师根本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能辅导到的学生的积极性。个别同学对计算机的掌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有的同学都会用Photoshop处理图片;制作Flash动画设计;甚至可以制作个人网页,难道我们还要让他们来学习"画图"程序吗?而个别同学碰到问题都不敢问老师,结果让也时间白白浪费了。
因此,我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示范操作后,一边巡视辅导,一边注意观察哪些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然后先展示他们的成绩,予以表扬,并宣布由他们作为老师的助手,一人或两人负责辅导一组同学。这样做,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而且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使得人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指导的效果还要好,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小助手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内容也得到了强化,使小助手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而那些不好意思问老师的学生,可以问同学,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计算机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而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发挥计算机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扩展性、自主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21世纪培养出实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六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 改革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只有半个多世纪,然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学校和家庭。由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技术基础和保证。从掌握计算机这个"人类通用智力工具"的必要性来看,同学习语言、文字一样必须从娃娃抓起。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而有关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也显得势在必行。
一. 信息技术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
计算机普及教育推动着教学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大量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内外结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要达到基础知识普及、科技素质训练、培养计算技术后备人才的多重任务,因此要课内、课外并举构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
⑴.课内教学要完成对青少年的计算机知识普及。首先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及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增长对计算机的基本了解和爱好,能适应学校教学中逐步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要求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本人担任高一年段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所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正是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技术(五笔字型)、Word2000文字处理系统,VB程序设计基础等。
计算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要重视理论知识与上机相结合。
⑵.校内、外的课外科技活动要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提高的条件。更好作到计算机理论与上机相结合。我校一直重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且取得好成绩: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全国、省、市竞赛中获奖的。电脑兴趣小组才刚刚起步,就有喜人的好开端。晋江季延中学在近四年"中国电信杯"信息学竞赛中三次取得了初中组团体第一、两次取得了高中组团体第一、个人奖第一的好成绩。而且信息技术会考也大面积的丰收,今年高一所有学生将参加福建省信息技术(二级VB)会考。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我们的努力,以后定能硕果累累。我曾设想,中学也象大学一样,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将机房向有志学习计算机的老师与学生开放。当然这样可能产生人多、设备不够的矛盾,不过凭"机票"上机能解决此问题,我校目前每天中午与周末免费开放电脑室让学生上网进行"研究性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知识,也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学习。目前中学有繁重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可能会对其他学科在时间上有小的影响,但若真正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加强计算机教学正是其有效途径。而且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素质,从而给其他学科带来好的影响。
二.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六点建议
现在教育体制改革正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
1.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地位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一个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计算机把人从重复性的或有固定程式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智能获得空前发展。科学家们曾预言:计算机科学将是继自然语言、数学后的第三位的,对人的一生都是大有用途的"通用智力工具"。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大趋势。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提高人才科学素养的需要。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恐怕不行了。社会向前发展了,跨世纪人才的科学素质应有五大支柱: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近年来国家教委提出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的规划,强调了计算机在中小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重要和正确的,也真正体现了小平同志曾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⑴.计算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知道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教学。我们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⑵.对已有的计算机房加强管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提高学校名气的单纯的"摆设"。
⑶.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计算机教学效果,干出成绩,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得见"有投入必有收成"。
⑷.保护和调动计算机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晋升、进修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等同对待,甚至优先考虑。
2.关于课程结构与课时调整
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比较重视分数。时常用考试来刺激学习,"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仍在一定程度上起很大的作用。计算机课决不能再循老路。计算机应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学不会,不实践学了也没有用。针对这一特点,计算机课程应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让练的比重大于讲。
一个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物理仪器或化学试验装置,而是他可以用来进行学习、动手实践和进行构思与创造的环境。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有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借助于这个环境来实现。
鉴于目前中学生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不可能拨出很多计算机课时,因此必须通过教学改革通盘考虑。比如有的课的部分内容可以利用计算机上,计算机课的作业也可以用于解数学题或物理题。总之,在中学开设计算机课,决不是仅仅多了一门课,给一些课时的单一问题。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应做好课时的适当调整。中学计算机教学每周至少应安排2课时,才能满足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的需要。
3. 师资培训:
面对计算机普及的大潮,师资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计算机课的教师紧缺,真正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太愿意到计算机教育第一线。大部分中学计算机教师是从数学和物理课转过来的,多数人边教边学,非常辛苦。加之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极快,更加使这些老师难以胜任。为此,师资培训工作很有必要开展起来。我们从事计算机教育的老师,特别是中小学老师深感计算机文化交流的范围太小,须知搞计算机工作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所以迫切希望教委能多给我们一些培训的机会。
师资培训还包括对其他非计算机行业老师的培训。我校就经常利用假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学校规定每周六下午为学习电脑日,早在1997年就对全校教师大规模进行电脑培训,部分老师不只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一、二级考试,掌握了计算机入门知识,以及一般教学软件的使用知识,如:Windows98、Word(wps2000)、Excel、Powerpoint、IE5网络浏览器、E-mail电子邮件等。现在几乎所有老师可以通过电脑编辑打印试卷,为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而精选试题,精讲精练,所有教师都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辅助日常教学,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的应用。这样既提高了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又让更多青年教师能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从而更好推动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
4.要把计算机做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学校。
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沿续了几百年,这中间有过改革,但从总的投入产出的教学系统效益看,其能力接近饱和,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作为新体系的物质方面的支柱,历史地落到了信息科学的头上,这里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也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趋势。科教兴国,重点首先是教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支持环境要定位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当然,限于国力,我们不能想像全国80万所中小学全面铺开,但我们又不能不开始试点。先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始试点工作,不然,我们还会贻误时机。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算走在前列,为了推行"素质教育",我校花了大笔的资金添购新的电脑设备,还搞起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我校真正成为"窗口学校"、省重点侨校。
5.加强学生信息化教育,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加强学生的信息化教育,还必须更好使用校园网络系统。只有学生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才能主动接收并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相反,只有加强信息化教育,才能更加有效使用校园网络系统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服务。当今发达国家都把信息化教育摆在首位,我国信息化教育也必须加强,我们学校在信息课教学中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操作",还把"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所提供的强大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重要内容,让他们能主动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学习更多的新的知识。早在几年前我校就将计算机列为了必修课,学校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和网络兴趣小组,在福建省中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竞赛方面成绩十分喜人。我们还建立了一支学生计算机管理员队伍,他们不仅能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承担管理计算机的工作,而且能指导其他学生学好计算机。同时他们也能很好使用和管理教室里的终端设备。
6.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从而开展"自主性学习"。
在校园网络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同时,我们以国际互联网为拓展,建立学校网页、班级主页、师生个人主页。学校网络系统对外通过高速光纤(10M)宽带网专线24小时全天联接Internet网,季延中学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全面介绍了学校各方面情况,开设了领导机构、光辉历程等栏目;有的教师从互联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为做课件服务,也制作教师主页,把所教学科的一些具体内容送到互联网上,给同学们开辟了一个永不落幕的第二课堂。学校每天晚上对教师开放网络教室,中午对学生开放,让他们能上网主动参与网上文化建设。还专门组织成立了网页制作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班级主页(比如《演义二班》)和一些优秀的个人主页。同学们从国际互联网中学习到了更多新的知识,开展"自主性学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使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愿全社会多关心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改革,为"科教兴国"献上一份厚礼。
以上仅仅是本人在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建议,希各位领导与同仁们指教。
摘要: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技术教育是其它各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同时它又影响着其它各育的发展。就目前状况而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家庭,望子成龙,只求其学,不求其做的情况十分严重。致使许多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一旦离开家庭,步出校门就无所适从,成了被现代社会和时代生活淘汰的人,有的甚至无法面对现实,丧失生存的意志,走上绝路。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一大失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悲哀。为此,我们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
关键词:玩中学 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
一、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社会。
1、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2、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缝纫、烹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2、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社会。
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最好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借用食堂,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挖泥,摔泥,揉泥,捏泥,"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下海捡贝,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按周编制,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动用游戏的技能训练设计方法,就是在强制与基本强制性的训练中引入儿童在游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轻松活泼、自由选择的情感,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师生、学生间的全面合作。我们可将劳动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例如"猜一猜,我在干什么?"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一名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学生或梳头,或系鞋带……个个兴致盎然。
比赛法: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低段安排刷牙、穿衣、洗手、洗手帕等比赛,高段可进行钉钮扣、做垫子、做蝇拍等比赛。由于比赛时学生十分投入,因此收效甚高。
表演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曾讲到表演教学的好处:一是由孩子自己进行,有直接生活感受,二是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因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事先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然后按根据特长选定内容。由于内容形式不受限制,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表演时学生总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这样,准备、表演多次练习,学生的技能自然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模拟法: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
实践法:劳动教育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课内课外都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开辟劳动场所,如工艺室、实验室、植物园等等,或者带学生参加革命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劳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总之,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对培养能适应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应予以重视,有待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一些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2001年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2002年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定位;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计算机科学,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把信息技术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对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三个阶段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一些质疑,以供读者思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的含义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网络部主任)在中国计算机50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计算机科学。然而,没有人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回答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当初这个定义是否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清楚计算机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它绝不像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 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增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
按照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素养,其核心是计算机应用能力。
3.信息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分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也正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的出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也就是信息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概念过于宽泛,难于把握,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且许多专家、学者强调信息技术要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还提出不少整合的模式和方法。但笔者看来“整合”这个概念就有点不伦不类,如果其他学科中用点信息技术就是整合,那么物理课、化学课中用到数学,是不是就叫数学与物理整合,或数学与化学整合呢?我们现在很重视教育信息化,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将多媒体配置到班级,欠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重视“农远工程”。但教学包含两个方面:教和学,我们现在的信息化主要是为“教”信息化,为教师信息化,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却没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课余时间使用计算机,又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过了20多年,一开始我们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本身;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强调一线教师难于把握的信息素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值得我们深思。
论文摘要:阐述了普通高校市级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市级重点学科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市级重点学科管理的建设策略,即增强管理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明晰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责任,完善管理机制。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处于龙头地位,在高校的各项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本文结合天津市普通高校的重点学科管理,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为例,分析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与现状,就重点学科的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责任、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
1.1国家关于重点学科建设的提出
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最早提出了建设重点学科的问题,198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概念,1996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211工程”办公室关于下发“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论纲的通知》将国家第一批高校重点学科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通知》仍然沿用“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称谓,直到2006年10月,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为标志,正式更名为“国家重点学科”。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和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也在随之转变,虽然历经几次改革,但基本上保持了连续性和一贯性,并体现了适应、发展和提升的特点,是使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体制逐步趋于完善的过程。据此,各省市和普通高校也相继设立了省市级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
1.2重点学科管理的内涵
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的通知》指出:重点学科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财力可能,在高等教育学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据此,可以理解为,所谓重点学科,就是重点建设的学科或发展的学科,是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来说,重点学科的管理应当包括学校内重点学科的管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评审和配套措施与政策。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重点学科的管理应该实施项目管理,那么,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重点学科建设一般要经历学科可行性论证、规划与计划、实施与控制、收尾与验收等几个阶段,所涉及的管理技术包括学科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师资队伍管理、设备采购管理、沟通管理与学科整体管理等。重点学科管理必须要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科交叉与整合,注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需求,制定出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的学科发展战略与对策。
2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的现状
经过“八五”、“九五”、“十五”期间持续不断的努力,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工作已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责任、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各个重点学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学科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重点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2.1管理意识不够浓厚
管理意识是影响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理意识不同于管理计划,计划是提前做好的方案,可以随着情况变化而相应调整, 管理的意识是随时可以产生的,是对管理的思考,涉及到战略、文化、制度、模式、性质等等。虽然教育部在普通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方面要求实施项目管理,但部分地方与高校并没有完全领会这点,对于重点学科的管理没有从学科本身的内在规律出发,管理意识不足,缺少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配置效率较低;对重点学科带头人以及学术骨干等人员的整合不够,人员难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资金管理模式不合理,导致学科建设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等诸多方面。目前,就天津市重点学科管理来说,是缺少主动思考的意识与探索发展的意识。
2.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管理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有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经济的竞争,不是商品的竞争,不是技术的竞争,甚至不是人才的竞争,只要有好的制度,就会有好的人才、好的技术与好的商品,就会有好的经济建设,就能营造好的学科环境,快出成果,创建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当前存在于学科管理制度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而且不同的制度之间也相互矛盾、冲突,致使很多制度无法操作,形同虚设。
教育部针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在不断的更新与调整,部分省市也先后据此调整和颁布了较新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条例,高校也相继制订了系列的重点学科遴选与建设条例,但仍有部分省市与高校至今没有重点学科管理条例,其重点学科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的不到位可略见一斑,这也使得重点学科内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如学科内部人员不能自由流动;实验室缺少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较低或者不恰当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缺少科研合作与交流的机会;重点学科建设缺少动态跟踪等等。总之,由于制度的缺失导致重点学科建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3管理主体不够明晰
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出发者、执行者,在这里指管理者。管理客体是指管理活动所作用的对象,即指被管理者。但是根据现有情况,大部分重点学科管理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责权利的不对等以及对于管理的客体一一人、财、物配置的不合理问题。
在重点学科管理过程中,重点学科的管理主体是主导的因素,在整个重点学科的管理活动中起着积极的、能动的作用。重点学科管理的主体无疑是人,是管理者,但是,重点学科宏观管理的专职人才却相对缺乏,重点学科的管理主体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客体的重要性,不能恰当地配置重点学科建设的人、财、物等。另外,学科建设的宏观管理存在多个部门进行多头管理的现象;而对于重点学科的微观管理而言,业务繁忙而又不善管理的学科带头人却被推到了技术管理和学科组织实施的前台。如此一来,便单纯地把学科带头人作为学科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事实上,根据现有的管理模式,学科带头人是无法调动更多所需用的学科建设资源的,也就无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信息沟通也不够畅通。
2.4管理责任不够明确
彼得·德鲁克在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写出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管理者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一一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由此可见,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核心就是“责任”。企业是这样,高等教育也同样适用,就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责任而言,处于重点学科管理各个层面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都不够明确。首先,重点学科管理的上级行政部门的配套措施与政策不完善;部分高校并没有营造出适合重点学科发展的校园环境;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定向、管理与整合学科队伍方面的作用有待加强。其次,重点学科管理一般涉及学科办、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等多个职能管理部门。职能部门的繁多使得此项管理工作变得繁杂,各主体之间存在责、权、利不对等的情况,不利于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不得不再次思索处于学科建设各个层面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责任。
2.5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重点学科管理机制是重点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重点学科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重点学科建设实施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学校综合实力的发挥。尽管教育部提出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为项目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做的不到位,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学科办和系部负责人与项目负责人之间职权责利的关系不够明确,项目负责人不能根据项目建设需要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对于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不能确保重点学科建设工作高效运作。另外,各高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一些机制,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不能根据需要对既定的项目范围进行适当的调整,项目管理的立项建设缺乏有效的责任制、监控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等。
3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管理的对策
天津市学科发展虽然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主要表现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多;缺乏顶尖的学术大师;知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等,尤其是对重点学科的管理还有待加强。为使天津市学科发展紧跟国际国内学术前沿,项目组从学科管理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3.1加强制度管理,促进重点学科的规范性
学科制度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为保障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规则、规定成为当务之急。如重点学科遴选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例,学院为确保市级和院级重点学科建设,2006年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上制定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科建设暂行条例》、《院级重点学科遴选暂行办法》、《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暂行条例》等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确立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并就重点学科设置、申请与评定、建设与管理、学科带头人职责、学科经费管理及学科检查与评估等方面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确保了重点学科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促进了学科的协调发展。
3.2实施项目管理,强化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性
在重点学科管理中,应落实项目管理,优化重点学科建设的资源配置。完善重点学科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各重点学科的设置与资源分配,并配备德才兼备的懂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专职人员。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培养和造就一支精干的学科团队对学校科技发展及职业教育现代化日标的实现具有战性意义,培养一批重点学科建设的专职管理人才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重点学科建设才可以根据本学科建设需要统一调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使重点学科建设得到组织的保障,并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建设的动态,避免信息沟通不灵带来的损失,保证学科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在采用立项建设管理模式进行重点学科管理时,努力做到在学科建设成效上,建立岗位责任制;在项目负责人的选聘上,引人竞争机制;在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上,实行淘汰机制和监控机制;在终期验收结果的处理上,落实奖惩机制J。坚持“人才、项目、学科”三位一体理念,倡导大科学理念,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问的界限,鼓励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共建。大力推动人文学科建设,实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
3.3实施过程管理。提高重点学科的科学性
将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纳入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与方向,高校应该成立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实施的过程中协调与整合重点学科管理者与学科带头人的力量,克服管理与执行的背离现象。在建设过程中体现现实性、逻辑性和创造性相统一,南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全权领导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实行动态管理与过程管理,对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保持现有重点学科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科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坚持“规模发展”、“质量提高”、“重点突破”的原则,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学科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学科问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在掌握重点学科进展动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重点学科的科类、结构,把重点学科建设的过程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目标管理为主,提高重点学科建设的科学性。
3.4突出结果管理,注重重点学科的有效性
重点学科管理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评价要力争做到科学、公正、客观、全面,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科发展,有利于体现优胜劣汰的原则,便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对建设及教学、科研工作进展良好的重点学科,应给予表彰,并继续给予优先支持,对工作效果比较差的,应促其限期改进后作必要调整。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充分征求专家以及一线管理工作者的意见,应便于操作。学科建设工作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问题的复杂系统,要想用有限的指标来评估一个复杂系统,各指标的设定则应以精确的指标内涵与外延相结合,做到科学合理、界定准确。由于学科专业性质不同会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指标设计的内容上应尽可能剔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把不可比因素设法转化为可比因素,对评估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定量分析。指标设计应围绕各学科发展的共性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数据制定,能客观地反映学科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全面了解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提供依据,并为其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论文摘要]在促进巴西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当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被认为是对其经济腾飞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以经济为导向,紧跟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发展成为校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与校内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近年来,巴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巴西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其校内外相辅相成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思路、校区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及紧贴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做法,都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巴西 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 参考
与中国同为“金砖”国家的南美大国巴西,近年来经济增长保持了良好的态势,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在促进巴西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当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被认为对其经济腾飞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随着工业的现代化,巴西逐步形成了学校教育体系与校外教育体系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的教育体系。那么,巴西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如何发展的?其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何启示?这是本文力图探究的问题。
一、巴西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沿革
巴西作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南美大国,其经济成就与其普职一体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是分不开的,根据巴西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19世纪中期~20世纪40年代:发展萌芽期。1822年巴西独立以后进入帝国时期(1822~1889年),文化教育开始有所发展。1816年创立了第一所学校——皇家科学艺术学院,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巴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工业企业的兴起对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892年巴西颁布了第一部《教育法》。随后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私人集团都纷纷增设小学、创建了中学,并建成一些农业和职业技术学校。
在随后的共和国时期(1889~1930年),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形式是以职业化的分科学校为主。1930年,瓦加斯政府(1930~1946年)设立了第一个主管教育的职能机构——教育卫生部。代表巴西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瓦加斯上台后,为了适应新兴工业生产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比较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1931年,联邦政府签署了巴西高等和中等教育组织法,强调发展工程技术专业、发展自然科学和综合大学。20世纪30年代,巴西建立了一批综合大学和技术专科学校。瓦加斯政府在1937年的宪法中规定:普通劳动者在就业前应该接受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训练。总之,这一时期,巴西的职业技术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职业技术教育零星地分布于技术专科学校和工程技术院校中,尚未形成体系。
2.20世纪40~60年代:发展初期。20世纪40年代初期,巴西工业发展较快,生产体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规模的集约生产对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私营工商业主的倡议下,政府分别于1942年和1946年创立了专门为工商业界培训合格技术工人的国家工业培训服务中心和国家贸易培训服务中心。由于这些培训机构系正统学校教育体系外机构,故被称为非正规或校外技术教育培训体系。这一时期,校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开始形成。至此,巴西教育体系得以完善,并开始培训两种不同的劳动者: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截至2007年,国家工业培训中心已经拥有600个独立的教育中心和260多个与企业合办的教育中心。作为技术员学校的补充,工业培训服务中心还开展技术员教育。而国家贸易服务中心则有598个独立的教育中心、75个教学企业和25个移动学习机构,其学习期限从6个月到18个月不等,并在交通工具(如火车车厢、大型集装箱、在这汽车和轮船)上开设流动学习机构,为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提供流动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此外,在正规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内,1942年巴西当时已有的中学组成了联邦技术学校,中学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发展。
3.20世纪60~80年代末:蓬勃发展期。从1964年开始,巴西开始了长达21年之久的军人统治,军政府采取强硬政策稳定政治,经济上实行“专家治国”政策,巴西逐渐由进口替代经济战略转向进口替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巴西经济逐渐复苏,为实现民族经济独立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政府把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把人才培养作为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措施之一。因此,这一时期巴西教育发展很快。由于当时大中型企业大规模生产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1971年,巴西政府颁布《初、中等教育改革法》(LDB 5.692/71),明确规定中等教育(14岁之后)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既要给学生讲授科学基础知识和进行基础理论训练,为他们进入高等院校深造打基础;同时,也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根据这一法律规定,巴西中等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中,都加入了技术教育课程,使进入中等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与此同时,还大量增设职业技术学校,正规学校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这一时期成为政府优先发展的教育目标。据统计,1970年巴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为68万人,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17%,到1978年职业技术学校和实现职业化改革的学校已有学生150多万人,占中学生总数的59.2%,换而言之,半数以上的中学毕业生具备了服务于社会的条件。截至1981年,巴西全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共有7140所,其中私立学校占50%。
此外,这一时期,巴西校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1972年成立巴西支持小微企业培训中心,推动巴西小微企业的发展。1987年,巴西制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政策》,涉及改善职业准备和职业咨询、建立国家“职业证书”制度、购置代表最新技术的教学设备、强化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开展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等内容。
4.20世纪90年代至今:调整完善期。这一时期重点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职业技术教育,校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趋势加强,产品必须达到国际标准才能保持其国际竞争力,这就对技术工人的资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设方面,1992年巴西成立了国家农业培训服务中心,1993年成立了国家交通培训服务中心,1998年成立国家合作培训服务中心。这些校外职业培训机构为巴西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由于这个体系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巴西文都以S开头,因此也称为“S”培训系统。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提供一些灵活多样的培训课程,与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相辅相成。目前,巴西校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无处不在,逐渐发展成一个体制外的终身学习体系。
这一时期,巴西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和资金的投入。1995~2002年,巴西劳工部推行“全国工人职业培训计划”,联邦政府对全国职业培训计划投资30亿雷亚尔(约合10亿美元)。1996年,总统卡多佐宣布1996年为“巴西教育年”,并要求政府和全社会把教育放在首要地位。2002年,巴西总统卡多佐签署《中学普及电脑及网络教育计划》,政府投资5亿美元,为全国所有公立中学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配置上网电脑等。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政府1996年颁布了第LDB 9.394号法律,即《国民教育方针与基础法》,并首次对高等教育多样化进行创新改革,规定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职业技术教育,即继续教育课程。
巴西的高职教育为两种类型:一是为个体或团体提供的补充教育;二是只面向团体提供的职业技术教育。其中,补充教育高职课程的对象是已经大学本科在读、希望补充所学专业知识或增加具体工作技能和资质的个人或团体。而职业技术教育类高职课程是专门针对那些未接受过任何高等教育、需要接受某种特定工作技能教育和训练的学生开设的。该类高职专业的总课时不得少于1600小时,且授课时间不得少于400天。
在高等教育机构开设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定受到了巴西传统大学的抵制,但近年来巴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1996年高职教育改革实施以后,据教育部数据显示,1999年巴西全国有178门继续课程,2002年年底增至612门,仅圣保罗州的一所大学就开设了60门继续课程。2000~2002年,选择技术课程的大学生数量增加了29%,完成技术课程的学生增加了18.7%。1996年新教育法还推出“技术教育改革”方针,加强职业培训与正规基础教育的联系,允许受训者经常返回培训机构进行技术教育,以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
二、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特征
1.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在巴西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971年巴西颁布的《初、中等教育改革法》,为巴西中等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技术教育普通化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巴西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良好结合。经过改革,目前的巴西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及成人教育除外)分为三级:初等教育(6~13岁),中等教育与技术教育(14~17岁),及高等教育(18岁之后),其中初等教育8年,包括小学4年和初中4年,为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即高中,学制3年,高中又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技术高中;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级。初中课程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两类。在初中阶段的最初两年,只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后两年,开始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但是普通教育课程仍占主要地位。在职业技术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占主要地位,课程分为非技术员课程和技术员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始接触生产劳动。在职业技术高中,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培养中级技术人才。
经过改革,巴西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逐渐实现了一体化,使得第一级和第二级教育都具有终结性教育的性质,两级学校的毕业生都受过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具有就业的准备训练或就业的资格。此外,巴西教育法还规定,职业高中毕业生可以报考高等院校,与普通中学学生一样有升入大学深造的权利。这一规定有利于职业高中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
2.校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与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相辅相成。目前,巴西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两个体系: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也称正规职业技术教育)、校外职业技术教育(也称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级别,由公立或私立的技术学校或大学开设。如前文所析,校外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工业培训服务中心、国家贸易培训服务中心、国家农业培训服务中心、巴西支持小微企业培训服务中心、国家交通培训服务中心等。此外,校外非正规技术教育体系还包括非政府组织、工会、企业基金会及宗教团体提供的相关培训。
巴西的校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系统与学校教育系统相并列,又与之相连接,成为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校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机构除提供职前教育之外,还提供多形式、多规格的职后教育。近年来,这些教育机构为巴西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劳动者。这一贴近职业实践、符合经济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获得了国际上广泛的认可,德国、瑞士、法国等多个发达国家与其开展了职业技术教育合作。
3.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适应其工业化发展的需求。纵观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巴西工业化发展进程紧密相关,是适应其工业化发展需求的结果。20世纪40年代,巴西经历国家重组和工业化起步,巴西职业技术教育也因此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巴西进入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巅峰时期,巴西职业技术教育也随之作出重要改革,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壮大,巴西职业技术教育达到发展的高潮期;20世纪9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巩固,为适应工业与经济发展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阶段开始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总之,巴西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振兴民族经济为目的的,以经济和就业为导向的。此外,巴西职业技术教育注意与企业密切合作,巴西强大的校外培训机制本身也是在企业家倡议下建立的,是企业支持和控制的。这使得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特点。
三、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加强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开始,但是至今为止,中学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处于隔裂状态。而巴西积极推动中学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巴西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紧密结合,第一级教育与第二级教育都具有终结性教育的性质,两级学校的毕业生都受过专门的职业技术训练,具有就业的准备训练或就业资格。这种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的做法顺应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缓解中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减轻高等教育压力,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等。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我们应该转变重学历教育的思想,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更好地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良好结合,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并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
2.政府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巴西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但相比之下,巴西政府更加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巴西政府通过立法,向企业收取工资税(占企业工资总额的1%~2%)并向农民收取农产品销售税,国家将这笔税款作为办学经费拨给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专门用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此外,根据巴西有关法律,学生在与职业技术教育服务机构签订教育合同后可获得生活津贴。青少年就读职业培训学校基本是免费的。
近年来,为了加速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巴西政府已经与世界银行和美洲发展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帮助改善校舍条件和提高职业技术学科教师的培训质量。教育部门要求企业界更多地参与教育事务,帮助学校制定职业技术教育规划。同时,组织力量翻译了大量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和其他资料。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很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方针,增加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但职业学校目前基本上只能保证正常经费,基建费、设备费等专项经费还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学校的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现代”两字赋予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的内涵。未来政府只有继续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才可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这一新的目标。
3.密切校企合作,科学追踪分析,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培养合格技术人才。我国目前提倡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相结合,但企业没有提供实训的法定义务。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而职业技术教育缺少企业的参与,其培训的“产品”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学校还停留在学历教育的层次上,严重地脱离市场。大学确定的科研项目缺乏对其应用价值的调研,投资回报率不高,成果得不到社会认可,也就很少得到企业的经费资助;职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教育中,由于课程设置的控制权在学校,而学校深入企业程度不够,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作者建议应该借鉴巴西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校外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的经验,让政府、企业参与到职业培训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模式等内容的制定中去,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使培养的人才真正掌握有用技能。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作用,如巴西相关法律规定:每一个雇用20个工人以上的企业要安排一个学徒工实习,在企实习期间,企业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底薪和交通伙食费。此外,巴西学校系统注重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分析,估计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决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在巴西,学校、州、教育部门和国家中小学教育办公室联合建立职业技术教育数据系统,负责收集、处理和分析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数据。并建立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质量追踪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估,为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政策和规划提供基本的数据,从而建立了贴近职业实践、符合经济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巴西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只有真正做到校企结合,科学追踪分析,才能真正建立贴近职业实践,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