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04:31: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美术专业毕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审美教育是一个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审美教育对于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格形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对美的创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格形成;决定着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决定着美术专业学生对美的创造。美术专业学生自觉接受审美教育,刻苦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好实现。
关键词 审美教育;审美能力;人格;创造美
审美教育亦即美育,是一个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著名的前苏联教育理论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们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审美教育对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格形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对美的创造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很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它决定着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格形成
从审美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不难看出,它的实质是使受教育者从对美的发现领悟到做人的真谛,陶冶情操。对人格,中外心理学家往往主要指人的个性,而伦理学家又往往主要指人的品行,人们通常讲人格,也往往指的是后者。我们新中国的几代领袖对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主要也是指人的品行。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灵魂、我们各级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也就是让受教育者懂得怎样做人,有一个高尚的人格。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能对这个事关立身处世的大问题能不予注意吗?
中国历来有画品即人品的说法,外国也有风格即人格之论。那些在艺术史上巍然屹立的大师们在人格上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徐悲鸿一生以“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作为座右铭。齐白石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淫威,在大门上张贴拒宫或停止卖画告白,他们彪炳千古的高尚人格令世人赞叹和仰慕。在从历史上看,一个人虽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但人格卑劣,其专长也为人所不齿。宋代的秦桧,是杀害爱国抗敌将领岳飞的元凶,其生前为相,权势威赫,死后世人唾骂,遗臭万年。但这个奸相的书法还是有点造诣的,但因其人格卑劣,残害忠良,他的书法作品已为人所遗弃,流传下来的不多。而岳飞,人格高尚,书法作品大气典雅,因此人与字均受世人推崇,百世流芳。从大师们的人格,从历史正反两方面的昭示,不能不令人深思。
审美教育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识别美与丑。美,存在于大自然、艺术和人们的关系之中与美并存的还有丑。作为美术专业的学生,需要特别意识到的是,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其范围之广,涵盖着整个客观世界和人类生活诸领域。因此,绝不能只注意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赏识,还需要有开阔的眼界,通过对大自然界、艺术美、社会美之所在,悟出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识别卑劣、丑恶、虚伪,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此基础上来确立自己的道德理想,确立和铸造自身的美。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审美教育是从客观现象的感知、领悟出发,落实到人格的形成上。美育与德育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在本质上和终极目的上是一致的。美育长期包括在德育里边是有其原因的,大文豪高尔基甚至预言美学是未来社会的伦理学。
在对美术专业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需要指出的事,这些学生,与所有年轻人一样,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定型,但可塑性依然很强。审美观是上述三关的集中体现,自然也属如此。他们向正在校的同龄学生一样,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年代,现在又正处于我国社会具体制度大变革的转轨时期,社会在迅猛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反感的污浊和丑恶问题,这对于与改革开放同时成长而又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来说,难免费解与迷惘,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不利,对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进而形成高尚的人格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是美术专业学生和他们的教师需要共同起注意并认真对待的问题。
二、它决定着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提高受教育者辨别美与丑、优与劣的审美能力。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识别能力,从一定意义说,它对人的素质的形成与提高起着关键作用。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们也通常认为,作为一个人,应该是“德识才学,德居其首”;但当代著名的大史学家蔡尚思以其饱学明察的眼光认为“识”应居首。审美能力是由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力和审美领悟能力组成的一种能力。所谓审美观念就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个人懂得什么叫美,对这一问题在思想上有总的看法、总的概念。它是连结美与美感的中介,是美感赖以发生的思想认识基础,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的感知接受能力,亦即美感能力,它具有主观的感情因素,表现为喜欢或反感。审美领悟力,是主体对客体美的认识、理解能力,它是在感知基础上的分析判断能力,它与审美感受力相比,带有更多的理智因素。这三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一脉相承,融为一体,成为我们所说的审美能力。从中外古今的历史看,凡是有大作为、对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无一不是有独到见识的人。从中外美术史的发展看,凡是有影响的画家也无一不是有独到见识、取创新的人。因循守旧,无独见无独创,带来的必然是平庸无奇。我国清代初期,不少画家抄袭古人作品,不敢有所创新,结果作品平平,成为我国美术史上失败的例证。而同是清代画家石涛,就不入俗流,主张画中有我、自成一家,因此,做起画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具有同样艺术境界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石涛有很中肯的评价,他说:“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石涛以及郑板桥等人之所以能在中国画史上有所建树、名垂千古,首先取决于他们审美能力即见识不凡。试想,一个在美丑面前若是不变的人,将会成为怎样的人?他将以怎样的标准立身处世?他会为社会增添什么,是财富还是亏损,是美还是丑?这对包括美术专业的学生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当然,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像任何人一样,不是先天而来的,也不因其学了美术专业就会自然提高,它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培养、陶冶。尽管这可以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但直到他步入高校之后,面对美丑并存、善恶难辨的客观世界,面对外部扑进、内部滋生的歪风邪气,面对流派纷繁、良莠混杂的艺术界,依然需要教育者的精心浇灌,重要学生个人的潜心努力,需要对审美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专门或非专门、系统或非系统的学习,以期在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和审美领悟力上均有所提高。
三、它决定着美术专业学生对美的创造
审美教育对任何一个受教育者来说,都是为了美的创造。因为如前所述,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不外两条,一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发现美,二是使其学会创造美。在这两个任务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条件,后者则是前者的结果、目的。一个人,一旦来到世界上,他就开始享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客观存在的美,这种美,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有自然形成的、更有别人创造的。这种享受是毕其一生的事情。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绝不仅是为了享受美,更主要的是为了客观世界增添美、创造美,这才是他人生价值的实现。这应该与他的享受美同在,从他稍懂人意开始,也是毕其一生的事情。特别是当他基本完成学校教育进入职业岗位之后,更需要自觉地担当起创造美的任务。这种美,有精神的、内在的,有物质的、外在的。他的创造,犹如大厦添砖、为巨轮加固、为花园添色,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美术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目标是它通过对美术专业的学习,学会发现艺术作品中的美,进而学会自己通过创造艺术作品来创造美。优美的作品是作者心血的流淌、记忆的外化,是审美教育的结晶。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在为社会创造的美中将体现他的人格和审美能力。
从中外美术发展是看,凡是大师以至所有有作为的美术家,无不以其内涵深厚、形式优美的作品奉献给他生活的时代,然后千古流传。从新中国50多年的美术发展史看,有影响的美术家和他们奉献给我们时代的作品也无不如此。从这里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悟出一个道理来,这就是我们既然在学生时期有兴趣于这个专业,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又有志于这个专业,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美术史上的大师们为最高的典范,创作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作品,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
从对上述三方面的阐述,不难看出,审美教育对美术专业学生是何等的重要;同时,也不难看出,人格即为德,审美能力即为识,而创造美则为才。德、识、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则又是学,德、识、才、学缺一不可、熔铸一体,成为美术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美术专业学生应该意识到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学习,以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好实现。
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具体到我校)美术专业学生存在着两个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进校前专业基础很差,学习目的不明确;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贫困,无法交纳学费及相关费用,学习中担负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如何对他们进行培养,如何使他们成才是每个民族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本文拟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对民族地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专业学生的认同感
美术专业的学生,由于受专业特点的限制,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显得比较“自由”、“散漫”,加上服装穿着及日常行为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不少人,甚至部分领导老师对他们都有一种看法,认为他们“自由”、“散漫”,没有集体观,没有荣誉感;对政治漠不关心,对前途不感兴趣;是一群难以“管教”的不可救药的学生。于是,看到他们出了“错”,不想管。平日里学校有什么“光荣”的任务也不交给他们去做,老师们赞美与鼓励的话语更是让他们沾不上边。
其实,这是对专业学生的不了解,或是一种偏见,更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美术专业的学生,不关心政治,不热心集体,不好“管教”,除了受专业特点的影响外,更多的还是我们的教育工作没做到位,思想工作没做到家。根据我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品质是好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只是没有被我们发现,或是被我们看偏罢了。
在我院多起的大型活动中,尤其是在向四川汶川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没有太多的宣传,没有谁的监督,同学们三五成群,默默地走向捐款箱,3元、5元、10元、20元――,甚至200、300元,纷纷投入装满爱心的箱子,投向四川灾区人民。(这次捐款活动,美术系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捐款总额却是我院最高的。)他们中有不少是靠国家高额贷款或国家助学金和社会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的同学,有不少是平日里“吊儿郎当”不太听话的学生;有的连一件象样的衣服都没有,有的长期吃着与之身体需要不相匹配的饭菜。但是,当看到灾区人民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所表现出的这份爱心,这份真诚,是值得我们感动的,也是需要我们去宣传、鼓舞的,更是值得我们去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尤其是对他们有偏见的老师。
他们的爱心,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关心和参与意识,参与行为,不仅仅表现在一些重大活动中,平日里,小事中,同样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歌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看,没有用心去听罢了。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给学生“定位”、“把脉”的各级领导和老师,一定要在思想观念、思想意识上摆正对他们的看法,端正对他们的态度,多参与他们的活动,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看到他们的长处;把他们看成学院的一份子,把他们看成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么一切工作就好做了,一切工作也愿意做了。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责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是解决好“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基于民族地区高校的特殊情况,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目前我院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贵州省情》、《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主要是从宏观理论上对学生进行目标的培养和方向的把握。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促进学生健康、良性地发展
1、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调查活动,包括家庭经济状况、专业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日常行为方式等,使思想工作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
2、把思想工作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思想动态、行为方式,及时有效地进行总结,使思想工作在有形的活动中,在欢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3、降低老师“身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在学生面前是有一定“身份”的,学生与你交往,肯定心存顾虑,不会坦诚相见。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平时工作中板着一副面孔,在对待学生出现的差错时,不问缘由,就是责骂,就更会增加学生畏惧、害怕心理,从此有什么话也不跟你说了,有什么心思也不跟你谈了,你就无法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无法预知将会出现和未出现的事情。如果老师降下了自己的“身份”,走进学生,去关心、了解、帮助他们,与之交起了朋友,那么还有什么工作做不了,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呢?
4、少用“权力”,多做工作。对于“不听话”“不服管教”的学生,不能总是用成绩,用考核等老师的“权力”威胁学生,这样做只会增加学生对你的反感与不满,使事情走向另一端。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换种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开展工作,如态度更和蔼些,语言更巧妙些,或许能“化干戈为玉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在学校,老师就是学生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其一言一行总是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我们的老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从严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这样做比讲什么道理都管用。
6、换位思考,替学生着想。对于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一些违反常规的想法、做法,老师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时代不同了,生活环境改变了,所反映出的思想状况及行为方式自然就不一样了。我们认为是非常合理,非常正确的,在他们眼里不定如此。所以,当我们在工作中有看不惯的情况出现时,最好变个角色,换个位置去思考问题,才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7、处理问题人性化。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成熟得早,在对待他们所犯错误时,应尽量人性化。比如,同样是迟到,旷课,对于贫困生来说,可能是因为外出打工而来不及到校上课,我们的老师除了向其讲明打工与学习之间的得失,可能还要“网开一面”;对于逃课的学生,老师除了进行严厉的批评之外,也还要对其进行利弊分析,讲明要害,使之知晓明理;对于贪睡、懒散而迟到、旷课的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批评之外,老师最好给其一个好的建议方法,使其以后少犯同样的错误。
8、涉及学生利益要公平。在评定学生最敏感的奖学金、助学金、社会资助等有关学生利益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尤其是在涉及到班干部时,更应谨慎,不要让同学心存疑虑和不满,更不要因此造成学生思想的波动。多进行调查研究,多征求同学意见。让得到资助的同学高高兴兴,得不到资助的同学心服口服。
9、预防在先,惩治在后。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般都是平时不管不问,等问题变成了“问题”时,就按章办事,结果,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前几届,我系有几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就因旷课太多而被劝其退学,真是令人可惜,令人遗憾。为了减少这种损失,为了给学生多一个机会,针对大学生最易犯错的旷课等违规违纪现象,我院前任党委书记曾推行过“预警制”,即“用建立预警制的方式提醒大家约束自己的行为”,……凡学生的行为已有触犯校规校纪倾向并有可能向被处分的方向发展,应进行预先警示,……某一类型的违纪违规行为在达到每一级的处分之前,在程度还比较轻的阶段进行预先警示。(吴军《 注重大学生不良行为的预警和矫正》,贵州日报,2007年6月14日。)
此管理办法的实施,在对学生违纪现象的管理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果我们面对每一个问题,做每一项工作都能预先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必然会给我们的思想工作打开一个新局面。
10、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家庭普遍比较困难的情况,我院除按国家政策进行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助学金奖励外,还广泛利用社会资助扩大对学生的资助面,尽量避免因贫困而失学的现象出现。但是,国家和社会的奖励资助毕竟有限,更重要的还是要帮助其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心,培养其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把教育工作做到位,把思想工作做到家,加上他们自身的努力,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的可靠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 本文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08年度院级一般课题。立项编号:2008y24 )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美术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当前学生色彩写生基础的现状,提出强调科学训练的重要性,注重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科学的知识作引导,加强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色彩观察能力的训练,重视教学的示范性和直观性,重视教学的程序与方法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美术专业 色彩写生 教学方法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美术院校招生比例逐年扩大,学生色彩基础差且程度参差不齐的现象正不断困扰着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色彩写生是美术专业的重要课程,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学生在入学前很少受过色彩写生的专业训练,加上艺术鉴赏能力不高,色彩知识欠缺,观察方法不正确,因此,在色彩写生教学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一、通过美术鉴赏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
美术鉴赏具有艺术再创造的性质,作为艺术鉴赏对象的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成果,也是鉴赏者再认识的对象。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地反复观赏、品味,有的作品细节生动,有的作品整体和谐,有的作品技艺精湛,因此,要通过鉴赏别人的表现手法,汲取画面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对作品线条、色彩、形体、构成的琢磨,体验和谐、平衡、对称带给我们的美感因素,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鉴赏过程要有针对性,例如:针对学生写生时出现的色彩单一、色彩冷暖意识模糊、片面强调固有色的通病,可以着重欣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印象派在观察方法和表现技巧上的大胆创新,在画面光与色上的大胆突破,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色彩写生时他们不再只盯着对象的固有色,而是在光线、环境和固有色中去寻找色彩变化。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地掌握色彩规律
自然界的色彩虽然变幻莫测,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就能正确地掌握色彩规律。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没有光就看不到色彩,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同是阳光,在不同的时辰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面对同一景物,每隔一段时间画一张画,生动地表现了不同时辰、不同光线下同一景物所产生的微妙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印证了一般情况下,早晨和傍晚的阳光、火光为暖光;中午的阳光、天光、月光为冷光;光源的冷暖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同为暖光,傍晚的阳光就比早晨的阳光要暖;同为冷光,月光就比天光要冷。理解了光与色的关系,学生们也就能更好地理解环境色与固有色的相互关系,画色彩时不再一味从固有色出发,而是充分考虑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例如:画绿树不再只用纯绿色去表现,而是用不同的颜料调和成不同冷暖、深浅的绿色,使它跟特定的光线、环境相协调。
其次,色彩的三要素也是理论学习的重点,它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写生中学生们对原色、间色、复色的相貌较容易识别,而对混合次数增多产生的色相就难以识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去加以识别。色彩往往由于其明度和纯度的变化产生了无穷的魅力。教师在上理论课时,要特意布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用画色表的方法掌握色彩的明度、纯度变化规律。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在写生中,学生们大都能用单纯的颜色,经过调配、组合,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色彩写生中的一些难题在理论学习中得到了化解。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能力
人的眼睛都能观察物体,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画好色彩的重要前提。在训练色彩的观察能力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先天条件、接受能力各异,所以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生对色彩感受较敏锐,一旦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有的学生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较弱,又没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尽管付出很大的努力,仍然进步不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统一的要求,也要考虑个体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要让学生明白,在对色彩的辨别上,既有先天性,也有后天性,先天不足的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获得较好的色彩辨别力。有的人虽然对色彩的感觉更具有天赋,但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只会局部地辨别色彩,一旦从整体的角度来辨别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色彩的微妙差别时就感到束手无策了。
四、熟练掌握色彩写生技能
色彩写生技巧的训练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全面熟悉这门课的教学,掌握该课程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只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作画步骤图展示给学生,而应该在课堂上加以演示,从构图、落幅,到铺大色块,深入刻画,调整完成,都要边示范,边讲解,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些常见的技法,如干画法、湿画法、干湿画法、刀画法,以及如何用笔、如何用色,也应该进行示范。教师的直接演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学生通过观看教师作画,对写生的方法步骤和表现技法一目了然,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具体示范时,范围要大,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到,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反复强调。当写生过程遇到障碍时,要及时演示。
通过技能训练的诸因素,使用写生手段再现对象,从而使画者懂得在绘画实践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表现特定审美感受的需要。使其发挥最大潜能,向着艺术的凌空不断前进。
摘 要:职高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其教育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职高美术教育改革的步伐,面对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今天,职高美术专业培养学生的质量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显得尤为紧迫。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参考相关职高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美术专业学生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了如何对职高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进行改革,对现今的职高美术教育有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职高美术;质量;专业
新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代的主旋律。特别是现在的艺术美术类专业,高层次、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成为教育培养的目标,然而学生质量保证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任何结果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只有保证过程质量才能保证最终质量。因此,职高美术教师要突破旧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制订符合客观实际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科学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职高美术专业学生质量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培养优秀和高质量的美术专业人才是职高美术教育的根本。人才来源于教育,美术专业人才只能通过专业教育的途径培养。然而现今职高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一直是该专业发展进程的“瓶颈”。
(一)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和误区
职高美术专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而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职高美术专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甚至部分专业老师对其教育本质理解狭隘化。因此,影响职高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专业学科的建设等一系列环节,阻碍了教育质量提高的步伐。特别是在现今综合性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美术专业教育领域的运用,职高美术教学工作强调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一些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贯穿教学过程,从而使得培养的学生质量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只是静止储存形态的知识体系,教师教和学生学固然有知识的成分,但不是全部,还须有技能、能力训练和品德的培养等内容,这些是教材内容所不能直接体现的。因此,教学内容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传递的信息的总合,教学内容的丰富,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由于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不能灵活运用现代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与预期相差甚远。
(三)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教学方法的设计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一定程度上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现今职高美术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注重实际能力的操作性,大部分美术专业教师主要还是采用讲授法,以课本的理论知识为重点,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兴趣不高,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一些需要探究性问题上,不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此,笔者做了个试验,在两个班级分别上同一节基础色彩原理课,前一个班级采用的是讲授色彩理论知识和观看色彩原理图片的方式进行,学生得云里雾里,渐渐地没了兴趣。而后一个班级采用教师和学生互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当堂示范并个别指导,并且现场展示作品,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教学氛围良好。所以,如果教学方法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偏低。
总之,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职高美术专业课教学质量在逐步提高,但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实践中存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评价不科学等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也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二、职高美术专业学生质量培养的可行性途径
职高美术专业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职高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突破陈旧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制订符合客观实际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因此,以培养适应社会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确保学生质量。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形式,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以高质量和高素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职高美术专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同时是加强职高美术专业教育特色的关键所在。因此,职高美术教育者要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形式,革新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强化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使专业学生具有从事多种技能的专项能力和通用能力、一个职业群或相关职业群的转型能力、继续学习的深造能力等。
(二)树立市场经济观点,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
树立职高美术教育正确的指导思想,面向市场,就要熟悉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有经营意识、广告意识、公关意识与公益意识,掌握最新的发展动向,学习先进知识。因而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必须筛选、增添新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安排了图案基础、图案形式美、图案构成和应用、美术字、版面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包装装潢等内容。为此,首先精选典型的范画、作品广告创意、商品造型设计等优秀作品,供学生鉴赏,增加他们的“阅读量”,积累形象信息,增强审美能力。在赏析这些作品时,教师力求言简意赅,生动有趣,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好表现等心理,使他们对实用美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兴趣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形象信息的积累,对学生而言,是他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提高的生动表征。对于单位课时增效,提高职业高中美术课质量,是极为有利的,也为将来他们服务市场经济,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革新教学方法
职高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技能的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此,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观,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更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诸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使之在提高职高美术整体教学水平方面发挥作用。比如在计算机多媒体方面,用在素描和水粉的专业教学中,可以借用网络多媒体播放一些名家作画的现场视频,让学生们更能直观的看到一张好的素描或水粉作品是怎样从头至尾地完成的。因此,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职高美术教育是艺术天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毋庸置疑的。如何在美术专业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有个步骤需要构建: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其次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适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感既是创造性想象的动力,又是创造性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思维的独创性与新颖性是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重组头脑中的信息,产生与众不同的新设想、新发现的思维特征,它是创造成功的基础与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提出大胆的设想,表达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还可通过主体的创造性组合,产生富有新意的作品这种探求具有创造意义且又简捷妙法,培养了主体思维的独创性与新颖性,并成为主体在未来创业过程中摆脱常规,同中求异,善于看到别人未注意的可能性,勇于尝试,努力实现,从而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职高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学习主体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主体创新能力得到自我实现,为实施创业教育提供了基础,为形成主体创业素质提供了保障。
2.重视美术常识,适当开设欣赏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职业高中美术专业课特点,课堂中教师讲得较少,在教学中和欣赏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常识与欣赏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要对美术常识的了解和作品欣赏,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赏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提高职高美术专业教师素质,构建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
提高职高美术专业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美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前提,美术教师只有在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提高自身学养,不断更新观念,创新课堂教学,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和发现,从中体验成功的喜。其次,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在内容上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审美趣味;新课程的内容强调了知识、社会、科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和与其他更多学科的融合;新课程更加具有课程的选择性,让学生能更多样化的发展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和掌握与美术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新型理念和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艺术人才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数字化科技知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己经不是从前的只看专业技能表现了,己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会专业知识和操作的是工匠型人才,只会抱着书本做学问的是学究型人才,这样的学生步入社会是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当今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全面的素质,并具有很强的自我再学习能力,有创造性精神的开拓型进取型等全面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
总之,职高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它是一项艰巨而需要宏观意识的、与整体教学计划一并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广大美术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职高美术专业教学不仅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创造性地教学,在不断的探索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培养高质量的美术专业人才。
摘 要: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人才的摇篮,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根据地。在进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其结合教学目的,对其教学措施予以深入研究,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高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程教学
美术教学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以夯实,能够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认识世界。而素描作为美术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更加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基础课程的高效开展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而这也是学生学习实用知识的重要路径。
1 高职高专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现状分析
素描是高职高专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在学生的美术学习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依照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其在教学中的重视程度还没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之这门学科教学时间比较长,知识内容比较多,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腻烦情绪,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由此可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高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相关人员探索更好地教学方式来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促使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使学生真正重视起素描这门课程的学习来。
2 高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策略
2.1 学会整体观察
在高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观察方法的教授。对于物像的观察,要从整体入手,先对其主体面貌进行观察,然后,再观察其主要的部分,最后再对部分的细节内容进行观察。整体观察就是从事物的整体形态开始,对形体形状有个系统的了解。整体观察的过程中,要从整体上都去观察,不能只观察某一具体部分,细节观察在这里是可以忽视的。包括在构图过程中的明暗中强弱的比较,布局的上下左右结构,通过整体的观察,将繁琐的内容变成一个有机体,通过画面体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程序,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化。前期的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了解写实的基本规律,利用一些静止的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开始绘画之前,一定对物体的形象特征进行仔细观察,这样才能了然于心,通过多观察、分析,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加深自己的理解深度。
2.2 培养整体美感
培养学生的整体美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素描教学更注重的是艺术思维和观察方法的培养。整体感是针对画面的整体效果而言的,绘画过程中,要依据轮廓与形体结构、大体明暗、深度刻画、进行调整这四个阶段依次进行。素描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只有不断的比较,才能反映出客观对象的真实。在绘画的过程中,一定把握好规律与顺序,抓住其众多特征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否则,就是使其整体感受到破坏,影响整体美感。针对绘画过程中的细部刻画,只有经过不断的观察与对比,才能刻画好每一个细节,使作品整体更加形象、具体。由此可见,素描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感的塑造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塑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整体思维方式和整体意识的培养与强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素描水平得到提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对美术专业的学习。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注重对自己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多样化、合理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比如,在素描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物体的摆放位置、写实的角度以及光源的方向等进行变化,使学生打破原来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对物体全方位的观察与理解能力。素描教学方法新的突破,就是组合教学法和物体移位的教学法的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物体进行变换,这个过程是对自己兴趣和思想的传达,代表着个人的情感,极具个人色彩,通过这种艺术情趣极为丰富的体验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构建学生逻辑性
利用对设计素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组织形体的归纳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在写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对素描基本技能的学习,又要提高他们对视觉造型精神内涵的领悟能力,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他们视觉语言的理解以及表现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促进他们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创新,将创意的培养与素描的构建结合到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绘画的思维习惯,传统的思维习惯是单一的模式,一定要打破这种思维习惯,注重新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l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也加强对逆向性思维的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素描这门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美术专业有个大致、系统的认识,在学习到相关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将自己观点用视觉形象表达出来。
3 结语
高职院校要注重做好素描课程教学的开展,让学生通过素描基础课程的学习达到基础知识的夯实,让学生能够通过最基本的绘画手法的应用奠定未来重要知识学习的基础,为学生更好地运用美术知识做好铺垫。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美术专业的素描专业也得到了了很大的发展,素描是中职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专业的表达能力,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素描学习的专业性,而在当前的素描课程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能力,本文围绕“中职美术专业素描实践性教学探究”为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职美术专业 素描教学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美术专业的素描学科的教学方式依旧比较落后,教学手法太过单一,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在素描教学中虽然进行了不少的教学改革,但是效果依旧不理想,所以为了有效的提高素描课程的教育质量,提升艺术类专业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必须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素描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道路上有方法,有目的,有效率。
1 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确立系统完整的教学目标对于提高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非常关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现代教学中,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为教师们所追求的目标,而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如果教师不能够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课堂教学就会陷入混沌的状态,学生得不到明确的教学信息,自然对于课堂也就会失去兴趣。教师要从自身的观念开始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究,在定制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社会的广泛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首先,可以通过风景写生或者短期的静物素描训练学生的再现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的对视觉信息进行表达,逐步提高学生再现物象以及在写生过程中抓形的能力,形成对于事物特征的认识与理解,再者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默写生活中一些较为常见的物象来训练学生的表现能力,在提高学生观察力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记忆力有所帮助,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创作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养成扩展思维的习惯,为后续的课程学习的时间奠定基础,而不是一味的照抄前人的作品,而是能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表达。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且运用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2 丰富课堂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一定的模式进行实现,新型的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专业所需要的个性化教育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让素描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是提高素描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首先,教师在展示一些任务或者进行一些提问时,要在言语中给出一些信息,并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进行回答,那么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那么教师就要找寻学生答案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在进行思考时,为了避免重复就会另辟蹊径,这能够在另一个方面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启发之后学生的思路就会变得更开阔,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以培养,让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在提出具体的问题后,要调动大家发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一个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自信,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探讨。课上的教育固然重要,学生在课下的知识吸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告诉学生在课下应注意哪些方便的知识,与所学习的内容有关的直接的、间接的知识都应有所了解,增强学生课后学习的主动性。
3 运用教学评价,提高学习主动性
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提供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让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课程的特点,进行多方面的考核,使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首先,以学生的课业为主,不能够只看结果的好坏,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学生所获取的能力,对其能力进行综合性考量。其次,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让每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带到讲台上进行讲评,让学生在讲评中得到锻炼,了解自身和别人的差距,最后,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身的意见和建议,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出题,遵循分数决定一切的原则,但是忽视了W生的意见,而只是由教师的评判为主,这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打击,所以教师应该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有利于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
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也十分重要,能够帮助教师及时的更正自己教学中的错误,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4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在素描学习中有更大的长进,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教学变得有目的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额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也让教师能够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用更正确的方式教导学生。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美术教育与管理经验,调研美术专业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建立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完善、规范相关体系发挥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学;监控;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高校艺术类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美术专业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在2011年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更是对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在美术专业领域显现,折射出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差距,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美术专业教育质量成为高校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关注的热点。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于保障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已经是共识。艺术教育本身具有特殊性,教育双方主体即教师与学生都具有明显个性,美术专业教学具有不固定性、动态性等特征。建立适合艺术教育特性的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突出问题
1、教学缺乏规范化意识,随意性较强
实践性强、注重W生个人培养是美术专业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师按照学校教学要求,制定与课程有关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和教学教案,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授课中却没有严格按照教学文件要求,更多是根据教师的喜好,随意变更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这种不规范、随意的教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本身对教学的理解程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得到实施。
2、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不明确,个人意识较强
大部分美术院校专业课程成绩评定基本是由任课教师设定评定标准,实行小组评分方式,这种方法已经受到不少师生的质疑。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通过课程学习,课程作品是学生本人倾尽全力而为之,学生会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优秀的,并且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如果教师的评价与学生期望距离过大,会让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或对教师评价标准和教学水平质疑,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等。从教师的角度,除授课教师外,其余评分小组成员,仅仅是对学生最后作品进行评价,对作品创作过程缺乏掌握和了解,成绩更多体现的是教师对作品的个人感知,这不免存在个人色彩,教师之间对成绩评定必然存在差异化。所以,最后成绩难免不够客观、全面,让学生难以信服。
二、对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设想
解决目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建立适合美术专业特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显然是重要手段,为此,有以下几点设想:
1、以制度为基础,开展师德教育与教学能力培养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关系到高校整体教育质量。所以,高等美术院校应高度重视教师师德教育与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建立完善的美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帮助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高教学的严肃性,真正意义上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以评估为手段,开展多维度教学监控
美术院校应按照学院领导、专业、教研室、督导组、学生信息员等人员特点分别建立多梯队教学监控组织,开展多维度教学监控。其中,尤其应发挥专业、教研室以及学生信息员的力量。因为,学院领导或督导组采取自上而下的监控方式,对专业授课情况并不十分了解,监控结果或许过于片面,但是专业、教研室则不然,他们负责专业教学的组织工作,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另外,学生信息员直接面对授课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感受更加直观,他们所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可信度高。为此,应将专业、教研室以及学生信息员作为教学监控工作中的核心,充分发挥作用。
3、以成绩为核心,完善课程评分方式方法
美术专业课程成绩基本是以出勤成绩、平时表现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期末作品成绩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期末作品成绩是最核心的。为了保证期末作品成绩的公平性。专业应建立至少3人的命题小组,命题小组负责对该课程期末作品成绩的整体把握。此外,作品评选工作中应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模式。最后由教师评分小组根据学生自评和互评情况,进行评价并给出意见,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方面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作品分数。这样的课程评价方式将更符合美术专业的教学特点。
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这就要求美术专业教学管理者,要从多方位、多角度思考,从而建立符合美术专业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摘 要:工艺美术已经融入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艺美术门类广泛、历史永久,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的价值与内涵,以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工艺美术; 当代内涵;教学创新
在我国,工艺美术从其专业内涵上讲,完全可以概括成一个大的专业门类,从其承载的实际内容上看,定位为一个专业也并不是十分的贴切,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知识涵盖面和专业属性是非常丰富和繁杂的,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轨迹,它强调材料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体现造型特点的同时还要有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独特的艺术趣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地域特色、时代演进和技术更新,散落于民间的各项传统技艺不断的发展传承着,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工艺流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已经流传久远的各项传统手工艺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渐渐开始褪去往日的光彩,有些手工技艺甚至开始逐步走向衰亡。在当下文化状态里,传统文化遗产被“快餐文化、实用主义”包围其中,随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演进与通用,逐渐替代和弱化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工艺美术领域面临着传统工艺的断代、失传的严峻现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本着挽救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宗旨,整合工艺美术门类的专业内涵,于2013年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成立工艺美术专业。旨在通过高校教育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处于濒危境况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一方面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达到工艺美术专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基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属性,为了避免空洞的、陈旧的、缺乏指向性的教学计划,高校在开设工艺美术专业时,专业对位性的思考和课程设置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也变成了各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兴衰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体现工艺美术专业的内涵能力培养和创新发展,对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就变得尤为重要,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新更加势在必行。
首先,国内多数新近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院校中,其开设的课程与工艺美术专业应具备的内涵与定位相去甚远,亦或可说现有的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不具有承载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要求的条件积累,如果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条件,完成教学,则需对现行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与实践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造。首先应该依据原有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的调研、开发利用民间、地域的资源特点,深化有价值的工艺品种类资源及民间艺人、传统技艺、工艺材料资源等,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逐步完成真正意义的工艺美术教学。
其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调整,需要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原材料特点等,以及现有的优势条件和专业历史积累,改革内容的制定要与学校现有资源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和现有资源。优化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式,明确对位性的分类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在夯实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和能力架构体系进行重点建设。具体应该将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能力模块、材料技法模块和创意制作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明确的方向和开展思路,模块内的课程设置紧贴对应能力培养要求。基础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工艺美术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本阶段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能力,为材料技法、创意制作环节提供了根基;材料技法课程模块强化学生的材料应用能力和形式表现的有机结合,强调“因材施艺”的教学宗旨。
再次,有了较为完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的推进方式同样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对位性的分类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民间的工艺美术专家和学者进入课堂,为专业学生进行直观的、对位的、专业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专业感受,带来“原滋原味”的地道专业印象;与此同时,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在可以利用的地域资源条件里,积极拓展专业外延和技术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走出去,到第一线去实践和感受专业的内涵,在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切身感受,学生们将获得第一手的认知经验,为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自选与集中、引进与外放相结合的多元教学形式,教学改革制定的整体思路和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总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教学形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地域优势服务于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是解决当前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与专业内涵不对位问题的两大重点内容。我们的创新尝试只有紧密依托地域资源的优势存在,专业分类妥当,合理利用我校现有办学条件,高效、环保地开展和实施改革计划,将创新过程做扎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学方式的创新。
[摘 要]:高中美术专业的教学不同于普通的美术课程教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美术兴趣班教学。美术专业教学是应用型的专业课程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上都要有独立的体系,才能保证专业教学的独特性和专门性,培养专业人才。本着这一目标,在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对美术专业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一体化的、科学化的建设。
[关键词]:高中美术专业 教学体系 构建分析
高中美术专业的教学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独立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特色教学。所以对美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认清美术专业教学的定位与教学的目标。在学社的课程设计中既要体现出其基础性和整体性,还要适应美术专业的独特性、超前性和适应性。美术专业教学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美术专业是一个感性的专业,教学活动室感性教育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程式化的教学和最终的教学评价方式,而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最大程度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教学活动,并能再此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
一、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的指导思想
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的重点在于其“专业”二字,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向在于专业水平的提高。美术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受到这一阶段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其对美术专业的知识结构的掌握,艺术规律的探索与驾驭,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深度等都要在高中美术专业教学打下基础。
在职业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美术教育方向,选择这个方向的学生在教学中的首要目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个美术方向,这个方向的学生是将美术作为一种未来的职业技能,会应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这样的学生教育的重点则在于专业技能的提升。
一般,美术专业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开始接收美术绘画方面的训练和教学,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学习多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关,那么,高中阶段美术专业的教学则是对美术精神如理解和美术专业技法的提高。
所以,高中阶段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方向应该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长。
二、高中美术专业教学的课程设计和专业技能培养
(一)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体系,首先要明确美术教育教学循序发展的过程。
在美术专业教学中,素描是基础;色彩的应用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关键;艺术综合素养的提高是目标。
素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美术相关基本理论,还能在学习中获得基本的美术构图与造型能力。因为学生在素描学习中,能对物体、光线的构图绘画工程中培养观察能力,还能在不断的描摹与实践过程中对影响绘图整体性与画面协调性的因素得到有效的认识。通常认为,素描是最能体现绘画水平的画种,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保持好心态,踏实练习。
色彩的应用是教学的关键主要体现在色彩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画作表现力的提升。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习作习惯。对于美术基础不太扎实或者初学的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重点在于色彩绘画的一般程序的讲授,更重要的是画作示范与临摹的体验性教学过程,多帮学生修改画作,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与绘画的个性。
提升艺术综合素养的总目标表现在美术专业的感性认识过程中。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与鉴赏都是对作品的感性体会。要对不同层次的作品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画作的意境与深刻的情感内涵。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与结构中蕴含的不同意义。所以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画、多改,教师对学生的画作多看、多评,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开动思维,投入感情。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提高综合艺术素养的目标实现还可以借助其他艺术形式的表达来完成,如音乐、书法艺术等的介入,让学生在音乐中理解情感的变化,在画作中进行表达。
(二)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美术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总结,可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素描》和《色彩》两门课程就是教学的基础,要打好基础,同时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工艺美术》课程的设置就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要构建以专业发展为重点的必修课与以提高艺术感悟能力的选修实习课程、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要做到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多组织一些专家名人的教学讲座,或者多举办一些美术作品的展览,提高学校的艺术氛围;另一方面,可以多收集学生中的优秀画作进行展示盒点评,让学生提高竞争意识,既能不定期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改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学校应对其美术专业的水平进行整体的评估,以便于学习课程的安排和学习进度的合理设置。课程开展之后,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局限于最终的考试成绩或者一些硬性的评价指标。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对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过程性评价。给学生设置合理的目标,多肯定学生画作中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小结
美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学生的发展目标为中心,以学生的美术功底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建立合适的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因材施教。打好理论基础,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综合艺术素养。
【摘 要】当今社会创新成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要为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当前设计色彩在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此,本文就提出了五点设计色彩在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中的创新改革策略,希望能够使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设计色彩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关键词】设计色彩;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创新改革
前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当前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设计色彩教学还相对落后,学生无法及时掌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计色彩标准,由于设计色彩是美术艺术中最基础的语言,学生只有掌握色彩才能在美术专业中创造更大的成就,因此在当前设计色彩教学状态下,高校美术专业教师就应该积极进行创新,实现有效的教学改革。
一、设计色彩在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中的教学现状
美术不仅是一门讲求个性的艺术,而且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鉴别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由此可见,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做好设计色彩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只有做好色彩这一基础课教学,学生才能更好的感受到美术专业的艺术语言。然而当前在高校美术专业的设计色彩教学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淡薄[1]。同时也缺少对该课的理解重视,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性学习该方面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二是设计色彩教学脱离学生生活。设计色彩教学也应该以生活为基础,在该种状态下,学生无法以生活为基础展开美术创作。
二、设计色彩在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中的创新改革策略
在上文的分析后,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到设计色彩在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此,高校美术教师就应该积极实现设计色彩基础课教学的创新改革。
(一)改进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虽然在传统高校美术课程中设计色彩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色彩的客观能力,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使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到设计色彩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该色彩学习中发挥出自身主体作用,教师在实践该课程创新改革时,就应该改进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以引导学生实现举一反三为教学目的,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2]。同时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班级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的有效学习手段,寻找到更多与设计色彩有关的美术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自主的投入到设计色彩学习中。
(二)更新美术专业教学理念,创新设计色彩教学思路
造成当前高校美术专业设计色彩基础课程教学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基于此,在新改革设计色彩教学时,就应该全面分析当前教学不足、社会发展对美术专业学生的要求,从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支持设计色彩教学工作,让美术专业学生能够真正在设计色彩学习中培养出良好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主要环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美术教师就应该积极让学生融入到设计色彩学习中,这就要求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并合理将色彩运用于创作中,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色彩教学课堂活跃程度,让学生产生形成的创新思维。
(三)重视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创新
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对色彩的分析、理解以及运用也是不同的。高校美术专业教师在进行设计色彩教学时,就应该重视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创新[3]。这就要求高校美术教师应该改变自己长期以来固定的教学思维模式,并引导学生突破自己对色彩的认识,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发挥自身对色彩的想象能力,从而思考色彩在自己思想中的真正内涵,鼓励学生实现对色彩理解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美术风格。
(四)创新设计色彩教学内容,实现色彩教学生活化
虽然美术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色彩本身就源于生活,因此要想实现设计色彩在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中的创新,美术教师就应该积极创新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使设计色彩能够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让学生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了解色彩的美感,使学生不仅能够从教材中学习到有关于色彩的知识,也能够从生活中获取到更多生动、灵活、真实的色彩知识,通过实现色彩教学的生活化,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色彩,而且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美术教学效果[4]。
(五)采用创作加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创作中学习
通过对高校美术专业的分析发现,美术教学会先为学生讲授设计色彩知识、基础素描知识,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虽然该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打好基础,但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为了使学生更灵活的运用设计色彩知识,在创新高校美术专业基础课教学时,美术教师就应该积极采用创作加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创作中进行设计色彩知识的学习[5]。
三、总结
总而言之,设计色彩是高校美术教学专业中基础知识,在美术专业基础课进行创新改革时,教师就应该积极改进单一的设计色彩教学方法、更新美术专业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将美术贴近生活、完善教学模式,使每一名美术专业学生都能够将自己的精力更好地投放于设计色彩学习中,在学习到基础色彩知识后,为后期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 要]素描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作为中职学校美术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美术专业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和想象思维的发散。因此,中职美术专业教师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素描教学,要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素描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教师要根据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应用信息、引导、项目教学法,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理解、创造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专业;素描教学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职学校美术专业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素描训练是美术专业学生必不可缺的学习环节,美术教师要积极完善素描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的掌握,不断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中职美术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拓宽教学思路,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课堂中,从而构建出现代化的素描教学模式。
一、应用信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中职学校美术素描教师要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素描学习中,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资源。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事先在网络平台上下载好优秀作品,然后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交流和讨论,分析各幅作品中的巧妙之处,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思考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自身角度去把握和理解素描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利用点化教具,比如常用的录像、幻灯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作品的实际笔触、色调等效果。在教师有趣的讲解下,让学生融入自身情感,去体验和领悟不同作品的精髓之处。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素描教学视频,能够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及技能,为自身描绘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类型提供借鉴依据。
二、应用引导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理解能力
构图是美术专业静物素描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静物素描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选择静物,其直接关系到课堂主题,同时教师要关注到静物的实际摆放形式。静物的构图原则和方法是较为抽象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全面控制好整个素描作品的描绘过程,避免依葫芦画瓢现象的发生,教师必须有效发挥出引导教学方法的作用,帮助学生清晰认识静物的构图基础原则。例如,在静物素描教学课堂上,教可以组织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动手摆放静物,然后结合学生之间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不同方式,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中,让静态教学转为动态教学,由抽象变为具象。引导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素描教学课堂的游戏趣味性,也符合现代个性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理解消化。引导教学能够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框架中,学生不再进行机械化的模仿练习,能够自主体验感悟整个学习过程,从而保障了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开拓学生创造能力
在传统素描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运用固定的基础素描教学模式,过于看重学生写实技能的强化训练,一味督促学生去“依样画葫芦”,学生缺乏一定的艺术创造能力,自身感情无法有效融入作品创作当中,学生所创作的素描作品更像复制品。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将项目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发展情况合理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并一一制定出对应的素描项目,让学生按照一副素描作品的完成步骤,科学地进行作品构思、构图、起稿以及刻画。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素描的造型能力,不断提高对素描作品的创造能力。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向学生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要科学指导学生融入自身的生活情感,将各种想法与素描表现方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素描作品,学生在这种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体验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素描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美术专业教师要全面认识素描教学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合理使用素描教学方法,将素描教学目标建立在为专业设计服务之上,这样才能够提高素描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美术人才。
摘 要:随着高校美术专业的创设,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美术专业,这对美术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会和动力,同时也对美术专业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美术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色,在提高美术专业教学质量时,应该遵循美术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有利与提高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一、引言
中传统教育在于教书育人,其重点就是育人。传统的艺术教育对比文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只有培育了学生的德育,才能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让高校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内容得到优化,我们应该将传统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理念相互结合对美术教学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完善美术教学。
二、开展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一)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不足,提高教师水平
开展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是直接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方式。对美术教师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技能考察,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能力分化。通过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让教师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内容的缺陷,有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高校美术教师大多会过多注重实践,而忘了理论知识的结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做出完善,继而更好的提高学生教学水平。
(二)有助于诊断美术专业学生培养现状,为社会提供人才
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和评判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的重要途径。因此,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能够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还能够有助于了解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情况,包括美术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绘画功底等,而这些内容的了解,也是评价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大要素。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对其教学做出总结,为今后的美术教学做出参考经验。[1]另一方面,还能够清楚的指出目前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的误区,有助于教学问题的改善,并为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提供了保障。
三、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评价的实施
(一)多样化的美术教学评价
由于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及重要性,对美术专业教学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学生的教学中,也要善于运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也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艺术教学的评价,应该从生活中的评价进行开始,最后在进行总结评价,这样才能够使评价对于学生更具有可信度。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所谓静态评价就是指评价学生目前现实的动态,而动态评价则指的是评价学生过于和现在的情况进行比较。教师灵活的运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对高校美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中,也可以采取动静结合的评价方法,既可以很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教师的主动性。除此之外,对于教学评价中还可以灵活的运用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的评价方法,这可以很好的体现新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根据美术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如今的美术教育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进行教学,并且教学中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这些都是美术教育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2]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全面以美术教学内容环节为重点, 对教师教学的每一方面都要进行评价,然后将其总结。同时,还应该注重教师对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为了使教学质量能够提高,还应该对美术教学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环节不进行调整,完善,让其属于评判合理的状态。同时,在评价后,还应该时刻关注,让教师和学生关注自己存在的问题,做到评价一目了然。
(三)及时深入分析评价结果
美术教学结果的及时和深入评价的程度会直接影响评价功能的发挥。多数学校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中,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也不例外。由于评价时间之间都隔得比较长,这就造成了分析结果不够深入,容易遗忘。因此,在美术教学评价中,高校美术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评价的监管。并对教学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让教师清楚的了解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刻的分析问题的存在。学校还可以定期对教师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讲座,让教师能够更高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总之,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美术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工作是否进行到位。这关系到了美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美术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因此,应该多进行美术教育质量评价,并多完善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美术教学质量评价的最大用处。
摘 要:根据教育部《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要求,项目组对西藏的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开办该专业院校数量、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西藏的地域和资源特色,要促进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应积极兴办工艺美术专业,挖掘利用民间资源充实师资力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共建共享核心课程,深化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现状
一、研究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建设,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开发100个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这一工程要求每个项目须建立一套普遍适应全国各地的标准。这对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工艺美术》(项目编号:VTNE088)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国工艺美术类目繁多,分十几大类,数百小类,品种数以万计。各地的工艺产品又各具地域特色,形成丰富类别。国内东部和南部主要为丝织纤维类、漆艺、陶瓷工艺类,西部多为石雕泥塑类,金属类,北部多为金属类、漆艺类。同一工艺美术品类在不同地域也各有不同。如北京雕漆和雕填漆器为主,江苏扬州以螺钿漆器和百宝嵌漆器称著,四川漆器以雕填和研磨彩绘见长,而江西、福建主要以脱胎漆器为主。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特殊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出唐卡、藏毯、藏香、珠宝首饰等独特的工艺美术品类。但西藏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外界对西藏的工艺美术职教情况知之甚少。为了使《工艺美术》项目建立的专业培养标准、制定的培养方案、设置的核心课程及开发的特色教材也能满足培养西藏工艺美术专业中等职教师资的需要,避免出现“水土不服”问题。本项目组对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教育现状做了实地调研。
二、调查对象、方法与结果
(一)调查对象
调查范围涉及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林芝市3个地级市和阿里地区的13所职业院校。调查对象主要为开设工艺美术类专业的职业院校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 450 份(含网络问卷),回收 431 份,回收率 95.7%,有效问卷407份,有效率 90.4 %。调研以拉萨市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拉萨中等职业学校(217人,占调研对象的48.2%)和林芝地区职业技术学校(131人,占调研对象的29.1%)为主;兼有其他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102人,占调研对象的22.6%)。调研虽没覆盖全区,但仍可“管窥一斑”。
(二)调查方法
课题组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研,对管理人员以访谈为主。编写《西藏工艺美术专业职业院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调研内容。根据地域特点设置了相关问题,旨在对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师资情况、课程设置安排、人才培养过程、学生就业情况有所了解。
三、调研结果
(一)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职业院校数量少
近年来,西藏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不断增强。目前,全区中职在校生数达2.2万多人,高职高专在校生数近1.2万人。全区共有高职高专院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86所。开设工艺美术类专业(方向)的高职高专院校有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和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下设“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3+2学制),每年招收专科层次学生30人,且定向招收山南职校生源。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办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非师范专业)专业。开办工艺美术专业的中职学校有7所(如表1所示)。
另外,西藏还有部分学校开设了与工艺美术专业相关的课程。如西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开设了手工制作课程,在达孜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藏族绘画班,山南扎囊县中学开设了绘画、卡垫、缝纫班等,昌都地区的部分学校也开设了一些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班。总体而言,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省市相比,西藏工美术类职业院校不仅数量少,而且专业方向也较单一。
(二)专业方向设置上偏重传统工艺
工艺美术发展到当代,其内涵与范畴都有极大拓展,目前工艺美术专业主要包括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动漫动画设计)两部分内容。由表1调研数据可看出,仅拉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室内装潢与设计”、“服装设计与生产管理”专业。其他地区职业院校工艺美术类专业办学方向还是以传统工艺为主,涉及现代设计的内容很少。如,林芝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的设置有三个方向,分别是传统绘画专业、藏饰家具制作和旅游产品设计。(1)传统绘画专业主要内容为唐卡与藏饰图案设计制作。在西藏,唐卡绘画是佛教传统,绝大部分民众又都信奉佛教,因此开设的专业课程均与传统工艺相关。(2)藏饰家具制作专业主要是木器打造,课程多为木雕、木刻等。(3)旅游产品设计专业主要利用绿松石、乌木、香樟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原材料进行牧饰与绿松石饰件设计制作。另外,西藏的编织、藏毯、花边、花饰的制作也独具特色,少数职业学校也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程。
(三)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在师资方面,调研发现:全区中职学校艺术类的教师比重偏低,工艺美术专业(方向)的教师则少之又少。2010年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师生比为1∶26,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比为 1∶20。2015年西藏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师生比为1∶22,高等职业院校师生比为1∶18。五年来,师资数量提升不多,中职学校还未达到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师生比1∶20。
目前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师资主要来自西藏大学。一方面,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美术创作与研究人才和普教师资,而不是职教师资。另一方面,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也非常有限。
西藏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除数量较少外,教师还缺乏相应的专业教育背景。据了解,林芝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只有2个专业对口的教师,其他均是“转型教师”。西藏林芝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管理者在访谈中表示:“唐卡、藏饰均需要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艺术修养的教师教学,转型教师在专业上大多很难精通”。缺乏工艺美术专业教育背景意味着教师实践能力欠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不容乐观。
目前我们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存在一些误区,一些学校把持有“双证”教师定位为“双师型教师”。我们认为持有职业资格证且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能力的老师才属于“双师型”教师,或称为“双师”素质教师。在调研中,我们把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持有职业教师资格、有研究成果被社会应用三项指标纳入调研,发现工艺美术职教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并不高,三项合计比例仅达到40.25%。而同期山东、黑龙江省“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67.3%和67.1%。
“双师”素质教师缺乏,专业教师缺少行业从业经验,对前沿技术与市场需求、企业实际了解不够,对实践教学的影响巨大,导致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跟不上行业发展步伐,影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严重地影响到教学质量。
目前,在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下,有一小部分技术过硬、艺术表现能力强的工艺美术技师走上教师岗位。但由于大多数行业企业工艺美术人才学历较低,教师的学历门槛、准入制和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阻碍了民间手工艺人转化为专业师资。如表2所示,西藏地区工艺美术大师平均从业时间长,但绝大多数没有学历,很难转化为职业院校的师资。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实践部分比例低
西藏的职业院校工艺美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仍以校内学习为主,实行的是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半的专业学习与半年的专业实习。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设计系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有“民族工艺品设与制作”方向,该专业方向目前的学制是三年,第1、2学期主修设计基础课程,第3、4、5学期主修专题设计课程,第6学期实习。
西藏工艺品开发与设计课程讲授和实训课程均为108课时,西藏民族图案设计课程讲授课程和实训课程分别为28课时和6课时,设计实训课程则以实训为主,课程设置为100学时,讲授课程为26学时。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专业课实践教学比例一般为50%,我们可以看出西藏的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实践比例明显不足(除专门实训课程外)。
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职业院校也开展了相关改革。访谈了解到,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已邀请了深圳大学的数字媒体专家进行指导规划;学校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交流,开设了一些地方性特色的专业课程。
(五)专业教学条件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工艺美术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教学条件与设备的投入不同于普通专业。由于工艺美术类教学条件弹性较大,项目组在调研时主要采取被调研对象中认为当地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感受为数据进行分析,各学校教学条件满足教学需要程度并不高,仅占35%,认为将就凑合及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比例达28%,另有37%的被调研对象未置可否。可见目前西藏工艺美术职教类专业的教学条件及设备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地方经济落后地区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令人担忧,无论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本科办学经验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设备损坏不能及时维修,现代技术软件无法升级换代,专任教师队伍缺乏高层次人才和学科技术骨干。
(六)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
目前西藏工艺美术专业职教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了工艺美术类企业(工艺美术技工、装饰公司、唐卡画师、彩画工)、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升学(中职毕业生)等,还有一些毕业生选择了和本专业不相关的其他领域(如图1所示)。
西藏本地学生、家长受传统偏见影响,对从事手工艺职业并不认可,许多学生都热衷于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部分中职学生选择升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取文凭,以便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毕业改行的占了大部分。对口就业率低的另外两个原因:一是生源基础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差等原因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低差,用人单位宁愿选择社会人员再培训。二是西藏社会经济欠发达,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不高造成的就业环境不成熟。
三、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积极开展工艺美术专业职业教育
教育事业中以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符合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对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五”时期西藏就确定了大力发展旅游、藏医药、高原特色生物、绿色食品、农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业、矿业、建筑建材业等6大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民族手工业重要内容的工艺美术人才,将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对传承西藏文化,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旧西藏,工艺美术艺人无偿为“三大领主”服务,工艺美术职业没有社会地位。西藏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的普查和整理工作,工艺美术艺人也可凭借自己的手艺发家致富,工艺美术行业和教育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落后观念的影响,西藏工艺美术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相比较仍较落后。
西藏各级地方政府应从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角度看待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发展。要把推动全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与传承西藏的民族宗教文化结合起来;要把发展工艺美术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工艺美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关键,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适应市场、打造特色、创造精品为目标,要把职业教育发展与促进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引导职业院校积极兴办工艺美术专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西藏。
(二)充分挖掘利用民g资源,充实专业师资力量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教师资特色,也是职教师资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如何有效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是提高职教师资水平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求学校完善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制度,形成专业教学与产品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或到企业顶岗实习,到生产第一线提高专业技能,接受必要的培训,增强实践教育能力。探索建立将行业、企业和一线岗位专门技术人才引进职业学校的人才输入渠道;定期选派教师到师资水平较高的院校学习,提高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利用民间资源,充实师资力量。在西藏,民间艺人在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支潜在师资来源。西藏民间艺人精湛的技艺是一般职业学校教师所不能比及的,充分利用民间师资,把民间艺人引进学校,使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与职业教育理论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将有利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但编制问题容易限制学校引进民间艺人作为实践专业教师,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参考贵州省做法:贵州省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进行试点,对黔东南州502名民间艺人进行评审,给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具有了职称之后极大地方便了民间艺人到职业院校进行兼职教学。当地政府下发的《贵州省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实施办法》鼓励绣娘、银匠、木匠等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聘请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担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顾问。从普通的民间艺人到拥有证书的传承人,这对提升工艺美术地位,加快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发展,促进民间资源为职业院校所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访谈了解,目前西藏有部分职校曾自行筹措经费,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昌都地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保障民间技艺后继有人,采取以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传承方式。这种做法充分考虑到西藏工艺美术现状,结合西藏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及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民间资源,提升师资水平,进而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艺美术专业教师不仅要了解工艺美术发展相关的时代特征、民族风俗等知识,也要了解工艺美术与生产的关系,工艺美术品与市场营销对接的关系,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将专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联系,丰富教学内容,建立形成“市场需求――产品生产――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品生产――市场需求”循环产学体系。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突出技术、技能培养。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体系要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要不断加大实践训练,因为实践才是获得技能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一体化是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产学研一体化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技艺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大力鼓励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合创建一批工艺美术实训基地,支持与企业建立教学和实习的场所,企业将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鼓励企业与院校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研发工艺美术新品,开展工艺美术研究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技巧和工艺,也要结合当地的市场情况和导向,在学生进入市场前就应设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市场实践活动。
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积极推进“双元制”和“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改革,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关于课程设置,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是国内开展得较为成功的案例,其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值得参考借鉴。我们可以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如开设《唐卡》课程,由于唐卡使用矿物质颜料制作,不宜长时间接受阳光照射,且该唐卡的“程式化”特色决定了学习周期应较短,可设为36学时;林芝地区水源、植被充足。木雕艺术成为林芝地区的一项独具魅力的民间工艺,所以可以开设木雕课程。
(四)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实现共建共享核心课程
工艺美术专业除需具有一般专业所需的设备设施外,特别需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室、工艺室和项目教学工作室。另外,配备网络远程同步教学设施设备也是信息化社会的必须,它将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保证。
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西藏职业院校工艺美术师资力量普遍薄弱、教学经费和资源有限,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质量不高,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建议围绕本地工艺美术发展目标确定的四门共同必修课程(即《工艺美术导论》、《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法》、《工艺绘画》、《工艺雕塑》),在教育部门的统筹下,学习和借鉴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建设的理念和方式,探索共建共享机制。西藏地区的专业基础较好、资源较为丰富、师资力量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职业院校也可以承担相应任务。
(五)深化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整体而言,西藏的工艺美术专业是有特色的,但西藏职业院校教育起步晚,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专业设置单调、重复、不灵活,对于立足当代社会需要,打造优势专业、深化特色专业认识不清。西藏的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要根据现有条件确定专业发展的方向,形成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特色。例如,近年来西藏旅游市场日趋火爆,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它为当地旅游工艺品市场带来契机。它要求教育部门及时回应市场需求,开设工艺美术专业尽快培养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人才。避免了与其他普通高校工艺美术教育趋同问题,也进一步深化西藏的职教工艺美术专业特色。
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国内大多职业院校都开设的专业,其毕业生供大于求。而少数社会有需求的人才,却未纳入职业院校教育。如在西藏山南地区盛产的羊毛和天然植物染料。羊毛色泽好、拉力强,植物染料种类多、分布广,以这些原料编制的藏毯、藏被,既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又有不可仿制的独特性。把这些地域资源建构到工艺美术专业教育教学中,将及时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而推动当地民族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最终实现工艺美术专业的良性发展。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西藏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工艺美术职业院校在传承发展上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家对西藏建设大力扶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以现代职业教育为主的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将成为藏区新常态。科学地开展工艺美术专业建设,将对培养西藏地区工艺美术人才、繁荣工艺美术市场,促进西藏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以ESP大学英语教材《新世纪美术英语阅读教程》为例,结合美术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运用文本编辑软件word的可读性分析功能和词汇分析软件Range的词表对比功能从词汇角度对教材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今后美术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材评估;EsP教学;美术专业;词汇
一、引言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输入手段和课堂教学的工具,对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98%的课堂指导来自教材而非教师,90%的学生课后作业也是由教材来指导的(Suarz,2001)。Tomlinson(1998)也指出,教师通过教材评价,可以增加对使用教材的认识,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可以得到提高。
词汇是外语学习、大纲和教材编写等的重要内容。Michael Lewis(1993)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对于任何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大纲而言,词汇必须是其中心组织原则之一。我国曾于1982~1983年和1996~1997年先后两次对全国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量进行了大规模调查。1995年和1999年的《大学英语词汇要求》就是以此为依据出版的。而《大学英语词汇要求》是“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黄建滨等,2004)。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材的需求不尽相同。针对不同专业,一些高校选择了适合其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的教材。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些学校使用了专门针σ帐趵嘌生的教材,如:《艺术设计专业英语》(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多媒体及艺术设计和专业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大学艺术英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艺术设计专业英语》(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美术英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等。然而,绝大部分高校的艺术专业学生并未使用专门的英语教材,而是和其他非艺术专业学生使用同样的教材,如:江西地区的艺术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上海音乐学院使用的是《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美院使用的是《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等。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佳,其中词汇量少是重要原因。词汇量不够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英语阅读,使其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合适的词汇量和词汇难度在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十分重要。
本文将以《新世纪美术英语阅读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为例,结合美术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运用文本编辑软件Word的可读性分析功能和词汇分析软件Range的词表对比功能对教材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等问题,就今后美术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二、当前教材分析与评估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外语教材的分析和评估有较长的历史。Franzen和Knight早在1922年就提出教材分析五大要素,包括兴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学习方法、内容的价值和结构。
20世纪80年代,英语教材的评估就引起了国外许多学者的关注。1982年,Seaton列出了一份教材评估清单,包括:页数、编排方式、内容的页数、词表、有关其他书籍、材料和磁带的出版情况、课文和对话的语言是否地道、练习、话题和故事是否有趣、插图情况、录音磁带等共20项。1984年,Cunning.sworth提出了教材评估的一些重要准则,如教材的语言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者的需求等,但他的评估标准主要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无法适应不同专业的学习环境。Hutchinson & Waters(1987)提出了一个英语教材评估的模型,该模型的提出与当时流行的情景教学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实质就是教材评估与需求分析相匹配的过程,这里的需求包括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Breen和Candlin(1987)对教材的评估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教材的用途,第二阶段更为细致和具体,主要集中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学习方法、课堂教学等方面,但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可能会偏离教材评估的初衷。Mc.Donough和Shaw(1993)的教材评估也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阶段,强调教材的交际性,却忽视了学习者对教材评估的作用。
相对于国外来说,目前国内对英语教材评价的理论体系较少,大多是介绍、引用或评价国外学者的观点(王蔷,2000;徐锦芬、肖蝉,2001;黄雪英,2002;夏纪梅,2003)。国内也有个别专家提出了相对适合国内情况的有效评估标准,如周雪林(1996)提出了一套英语教材评估标准,包括教材与语言教学理论的关系、教材与教学大纲的关系、教材与学习者的关系、教材的选材、教材练习的设计及配套材料这六个方面。高凌飙(2002)认为教材评价至少应该包括教材和编制的分析和评价、教师使用教材的分析和评价、学生行为模式和学业成绩的分析和评价等三个方面,这一关于教材评价的论述对各学科具有普遍适用性。
尽管对大学英语教材的分析和评估研究层出不穷,但对美术专业学生这一群体所使用教材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英语学习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是个较为单调的过程,该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配套教材建设相对落后是主要原因之一。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美术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应本着外语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不仅要突出语言内在的知识性,更要结合美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使得美术英语教材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美术专业的英语教学。
三、《新世纪美术英语阅读教程》的分析与评估
(一)简介
《新世纪美术英语阅读教程》是根据新世纪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度身编写的大学英语提高阶段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它由全国11所美术学院熟悉美术知识的资深英语教师通力合作编写完成,适用于已完成基础阶段学习的相关专业学生。《教程》分上、下两册,每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四个部分:阅读技巧指导与训练、阅读实践、实用阅读和专业术语拓展。
国外的教材评估体系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基于评估对照表或问卷进行的教材评估信度和效度不高;标准太过繁琐复杂,无法真正得以实施;外部评估者无法做出完全客观的评价。国内的评估体系也大多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性无法得到完全保证。定量研究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提供了新的视角。笔者利用文本编辑软件Word的可读性分析功能以及词汇分析软件RANGE的词表对比功能对《教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词汇的一些具体量化性数据,以期增加评估的客观性。
(二)基于词汇的教材分析与评估
文本编辑软件Word功能强大,界面直观,容易操作。笔者运用其可读性分析功能对教材课文组成的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具体数据包括:单词数、语句平均长度和单词平均长度三项统计信息。然而,Word软件只能提供单词数量方面的信息,并不能完整测试到词汇难度。词汇分析软件Range是由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教授Paul Nation和AverilCoxhead于2002年研发的软件。其基本原理为:将某一个文本中的词汇与某一个词汇表相比较,通过观察哪些词出现或没有出现在该词表中以及出现在该词表中词汇的比率,来判断该文本的用词情况。笔者利用Range软件对单词难度进行测试,对词汇分析进行补充。
Range内置了三个基础词表:第一个词表包含英语中最常用的1000个词族(词族是指单词的不同语法形式的集合);第二个词汇表包含1000个次常用词族。这两个词表来自West(1953)制定的“英语词汇通用词表”,所列词汇是英语中的核心词汇。第三个词表为Coxhead(2000)制定的“学术词汇表”,其中包括除上述两个词表外最常用的学术词汇,有570个词族。笔者将教材课文与三个词表进行比较,查看教材用词难易度。此外,Range还可以将研究文本与自建的词汇表进行比较。
本文将教材课后的单词表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表(2013年版)进行比较,查看教材要求掌握单词难度与四级词汇要求的差别。
针对美术专业学生的《教程》是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专业英语系列教材之一,与面向非艺术专业的《全新版大学英语》(以下简称《全新版》)都出自同一家出版社。而美术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一般需要达到大学英语三级水平,相当于学完《全新版》三册书。因此,《教程》的上下两册应该与《全新版》四五两册的难度相一致,笔者利用Word软件和Range软件对这四册书中共56篇课文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单词数量信息
课文的长度以800-1200个单词为宜,应该随着学习开展的阶段而相应增加。表1是对《教程》上下两册与《全新版》四五两册中单词数量的统计:
从统计结果来看,与《全新版》相比,《教程》上下册的课文篇幅虽然略短,但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的需求来说,文章短小精练反而是其长处之一。相反,冗长的《全新版》课文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减弱了学生的兴趣。相同地,两套教材的平均长度从前到后呈现递增的趋势,符合教材编写中循序渐进的原则。两套教材在句子和单词长度上是基本一致的,每个句子大约20个单词,每个单词平均3-5个字母。这说明两套教材在设计上是符合语言记忆的规律的,有利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2.词汇难度
将《教程》上下两册与《全新版》四五两册课文与Range内置的三个词表进行对比。表2是四册教材与三个词表比较得出的类符(Type,类符是指不重复计算的形符数。换言之,在一个文本中,重复出现的形符只能算作一个类符)及比例的统计结果。此外,将《教程》上下两册与《全新版》四五两册课后单词表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表进行比较,得出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以上统计信息来看,《教程》与《全新版》词汇难度都是从前至后呈递增趋势。但是,相比《全新版》课文,《教程》有较多学术词汇(即词表3的词汇),体现了其专业性。此外,《教程》不在三个词表的词汇也较多,难度较《全新版》偏大。
从表3来看,《教程》与《全新版》课后词汇表的词汇与四级重合率不相上下,都有37%左右的词汇是四级词汇表中的单词。然而,从词族的角度来看,《教程》所涵盖的词族比《全新版》更为广泛。词族越多,词汇越丰富。可见《教程》用词较为丰富多样,同时难度也较《全新版》更大一些。
四、总结
美术英语教材建设应遵循通用英语为专业服务的原则,使学生在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用英语对专业话题进行交流和阅读的能力。在教材使用与课堂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把语言知识和美术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这些知识通过教材完好地体现出来。此外,教师要善于挖掘专业词汇和专业词汇模式(1exical patterns),帮助学生扫除常见专业~汇这一主要学习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优势,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中,词汇搭配的典型性和课文新词密度的合理性应给予更多关注。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其中高校美术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绘画基础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美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绘画基础教学在现行的美术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美术;绘画基础;教学
1 绘画基础教学的涵义
画家创作时表现出来的细腻的技法,深入的画面效果以及无微不至的描画能力,这是谈论绘画基础给人们脑海中留下的首要印象。也就是因为这种意识不容易被发现和察觉,给人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控制着学习绘画基础这门功课人们的思维与学习动力。更有甚者,它导致很多人的绘画基础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不清楚为什么学习,也不知道学习的是什么。绘画基础,其实并不能仅仅定义成为一种特定的绘画表现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它就是绘画的一部分,和绘画融合在一起,不是作品外观效果的表现,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简单。绘画基础是创作作品的保障和前提,厚重的绘画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制约着绘画本身的艺术生命力,所有未来的绘画规模都来自于绘画基础。详细地来说,长时间的学习绘画理论,并且结合理论不断实践,转换为艺术尝试,这种属于自己的主观认识和艺术手法称之为绘画基础。人们脑海中认为的细腻的艺术手法,只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没有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它。另外,因为作品创作的是否理性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表现有关,所以绘画基础在美术领域,我们也不能忽视画家本身所拥有的独特个性、个人修养以及文化素质。
素描和色彩是我国高校绘画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绘画基础是美术专业教育要求必须重复学习的课程,尽管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接受过相关的绘画能力、绘画基础的培养,但是在进入高校之后还要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大多数高校对美术专业的学生要求重新认识素描和色彩,以培养他们的绘画基础。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强他们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在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S去认识和感知周围世界,并将之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传递出去。
2 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美术专业相关教育也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是不断的开拓创新。大部分高校在美术专业教学上针对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以及现有条件设施,来进行相关的调整。在这一背景下,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被革新,教学结构、教学体系也逐渐优化。绘画基础教学在过去的时间里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1 高校扩招,生源素质不高
随着高校扩招,有一部分并不具备绘画基础的美术专业学生进入高校,但是一些高校录取学生的时候往往是按照分数的高低,对学生的绘画基础能力并不是十分的了解。由于文化课考试的压力非常大,很多文化课基础好,但是美术基础不好的学生,为了确保能进入大学,家长会让孩子报考美术专业,通过艺考来上大学。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绘画基础薄弱,高校对生源质量不够重视,忽视了学生绘画基础的重要性,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学生为了快速提高美术专业课成绩,放松了对绘画基础的学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2.2 教学理念没有创新,不能和时展同步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美术专业的过程中,不但要有良好的绘画基础,而且还要有创新精神。目前,我国高校的绘画基础教学理念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还比较落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不太强烈。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这远远达不到培养美术人才的要求,学生对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没有深刻的认识,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就能在以后的创作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殊不知,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道路是极其不利的,限制了学生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2.3 理论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需求不符
一些高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美术专业基础绘画教学中只重视绘画的技术,不能对绘画基础教学有系统、清晰的认识。虽然学生在学习绘画技术的同时,绘画基础能力也能得到锻炼,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进步来说相对缓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围绕绘画技术,开展相关教学。,而不是原有技术和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影响了美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基础理论欠缺。学校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了解,绘画基础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没有和学生需求同步,致使绘画基础教学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
2.4 教学过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无论从事哪一项工作或者是学习哪一样事物,都必须要培养他的兴趣,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只有对美术有着无比的热爱,才能持久的坚持下去,才能在美术领域和以后的事业中有所成就。可是现实情况并不如此,一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当初是为了进入高校才选择美术专业,他们自身从心底来说对美术专业没有太多的热爱,只把它当成进入高校学习机会的工具,当然美术方面基础能力也不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填鸭式”教学,学生感觉比较枯燥,在学习中没有动力和创新精神。
3 美术专业基础绘画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3.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虽然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来说还处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普及阶段。美术专业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思维还比较缺乏,这样就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为了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在讲解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还可以安排学生到现实环境中绘画,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启发,利用环境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3.2 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美术专业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整体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绘画基础的重复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风格,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创作个性。
3.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美术专业的人才,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专业基础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在平常的学习中开设相应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学校也可以采用宣传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人文素养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成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专业绘画基础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绘画技术练习。不仅要练习绘画技术,也要练习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技术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在绘画基础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形成自己独特地绘画技巧,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4 结语
新时代给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高校美术教育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基于此,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和优化高校美术专业绘画基础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良好兴趣,通过进一步优化美术教育资源配置更好的促进美术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使我国的美术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