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18 10:22: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美术教育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途径

把音乐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当中主要是当前学科综合背景下所进行的美术有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探索方式,其核心内容主要还是以美术学科作为中心来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探索。美术教育和音乐的结合,必须要将美术教育教学作为其主要基础,不可将音乐直接渗入道教育的主体当中,以此来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从而直接偏离了美术教育综合学科的教学目标。文章主要是将音乐智能作为其美术能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期望能够以此来促使美术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保证学生们能够通过音乐而直接享受到更加深入、广泛的美术教育教学的体验。这种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性的尝试,所以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来完善,这样才能对其不断的完善,最终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1、音乐与美术学科间的联系

1.1、音乐和美术间存在本质的同构性

音乐和美术两者在本质上都受到生理以及感情的影响,因此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内在联系,而且其本身最大的不同也表现在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音乐主要表现在其节奏、音色、旋律以及音调等多个方面,而美术不同,美术主要是以构图、线条以及色彩的形势来直接塑造出其所具有的艺术形象,并以此来渲染出艺术感染力。两者虽然在表现形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都是以人的情感、价值观念来作为其主要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以此来实现其审美意境的有效传达,促使其精神世界真正获得升华。而且在西方的家庭式教育过程当中,就主要包含了最为基础的音乐和美术学科的教育。特别是在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形势之下,美术教育开始寻求更多的发展,所以将音乐融入道美术教育当中直接和艺术的形势追求产生了共鸣,而这本身也是拓展学科教育综合发展的必然性要求。

1.2、音乐和美术情感属性

情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音乐和美术两者都是通过情感来传达人类内在的精神感受,像贝多芬的《命运》、《第五交响曲》等都直接向人们展示出了悲壮的情景。在音乐当中主人公和命运间的挣扎和搏斗都是以一种激烈的节奏和强劲的旋律来直接展现。而在素描绘画作品《血衣》当中所传达出得情感就和音乐这种情感的表现不谋而合,所以正是因为两者在情感上所存在的同构性特点,促使美术教育才能真正建立起对于音乐运用的可行性及主动性,所以音乐对于欣赏着情绪的改良也会直接对欣赏着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音乐本身所产生的情绪模式可直接通过音乐来建立起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从而帮助学生们从情感的角度来建立和影响学生们的情感态度,从而以此来帮助学生们从情感的层面来深入理解美术作品当中的深刻涵义,最终促使音乐能够有效的运用在美术的启蒙及创作教学当中。

1.3、学科教育理念的同源性

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来说,音乐和美术两者本身是开展综合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因为其在教育的理念上存在着相应的方法和观念,都可以结合自由、综合性探索、以及合作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林来进行。在美国的艺术教育标准当中就曾明确的指出建立门类艺术必须要和其他类型的学科产生一定的联系。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直接指出艺术教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习领域之一,主要强调学生们应当在音乐、艺术、舞蹈以及戏剧、媒体等几个方面的艺术形态进行综合,以此来获得其中的学习经验。而且英国教育部也直接公布了美术课程的重要标准,主要要求其必须采用分科的形式直接加入道跨学科内容的课程类型当中,以此来开展综合性的教学。如今综合式教学的形势在我国纷纷涌现,必然会成为往后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潮流。

2、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2.1、通过节奏和构图的形式实现

节奏在音乐理论当中主要是通过各种长短相同或者迥异的时间单位来进行有组织的序列,主要包含了一种强弱的因素在其中。同时音乐当中的节奏也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大多数情况都是通过声部织体的疏密、和声以及配音色的迅速变化,及其调性布局和曲体结构等进行有节奏的表现,因此其对于音乐的形势美以及情感表现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可以直接通过音乐节奏的概念来直接获取到旋律及情感的运动变化。而美术的构图概念则同样反映出了一种运动化发展的趋势,同时相应的艺术作品也可以直接通过形象的组织以及空间的布局,还有其具体的位置关系来展现。因此在美术教育当中,教育者可以直接通过音乐的节奏和美术的详细构图来促使两者的运动特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以此来帮助学生们真正理解美术的概念和意境。

2.2、旋律和形式语言来实现

旋律主要指其单音方面的连续进行,主要和节奏、和声两者统称为音乐方面的三大主要要素,其中音高就是构成旋律的主要因素。不过,实际中的旋律通常都是伴随着节奏而产生的,因此其本身根本离不开速度、音色及音量等多种因素的有效配合。而在美术教育当中,不论是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还是结合主题来直接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其对于作品的画面旋律感以及节奏旋律间的层次关系等都提出了非常高得要求。所以以往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虽然能够促使学生通过画面来直观的观察道作品的节奏及旋律,但却直接失去了从其他角度理解和感受艺术的机会,所以,如果学生能够从听觉上来享受到感官愉悦,那么学生将更加深入及全面的接受艺术综合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真正通过美的角度来看待并理解艺术。这种旋律和形式的表现方式主要包括了旋律的图式表达、线条感及其形式美等多种方式,而这种形式美,则通常采取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均衡以及重复与旋转的方式来加以体现。

2.3、音响和张力来实现

以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为例,书中对于视觉艺术张力产生的真正原因作出了相应的诠释,而在艺术作品当中的张力主要也是通过形体本身的方向、形状以及所具备的亮度值来直接改变其所产生的效力来直接体现。不过在美术的教育教学当中,通常美术课程的设计工作主要是考虑如何促使学生们能够更加容易方便的解决并理解这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并促使其直接成为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一视觉艺术作品张力的关键所在。而且阿恩海姆直接认为这本身是一种张力倾向,促使其通过某种知觉来直接感受艺术作品在运动之后而直接产生的张力,其本身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产生相应的运动幻觉;二是运动倾向直接引发人们的运动经验。不过,在引导学生们产生视觉联想,从而直接感受造型艺术张力的教学过程当中,美术教育通常都可不借助音响的效果来引发学生们对于视听的感受,而直接启发学生们对于视觉艺术张力的注意。而音响却可直接通过所创造的音域空间来帮助美术教学中学生们对于空间和张力的充分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和美术两者本身存在多个方面的联系,因此将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当中,可通过节奏和构图的形式、旋律和形式语言以及音响和张力多个方面来实现,因此这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教育教学尝试,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型的探索,以此来促使其变得更加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

作者:彭思帆 单位:长沙市华夏实验学校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加强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一、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科学设计可行教学方案

美术教育家常锐伦教授说:“美术学科的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插上艺术的翅膀,成为具有从艺术学习中获得诸多未来人所必备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格特质。美术学科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以保证美术进行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文化素质,让学生理解美术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美术学科教育独具的教育价值。”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山区县城的重点初中,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课学习。我校美术课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课,学生起点低,学习时间少,教学难度大。针对美术教学客观实际情况,笔者在每次备课时,坚持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注意分析每一届学生的特点,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断更改和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补充新的内容,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了总体教学目标。由于我校的艺术类课本(信息技术、音乐和体育课本)是循环使用的,学生手中并没有课本,根据教学进程,教师把课本发放给学生,上完课后再把课本重新收回以便下一个班级使用。笔者首先把收集好的三个年级六册课本集中起来,立足于教学大纲,根据实际教学,把课本中四种不同教学领域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难易程度和教学课程安排的先后进行重新组合。例如,笔者将七年级课本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作了调整,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为重点,这让学习基础存在很大差异的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处于同一学习起点,让全体学生都处于和谐的学环境中,形成了一个积极学习的教学整体。

二、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充分体现美术教育功能

美术教育需要教师通过每堂课的精心设计,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多元化的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出美术课堂教学的五个功能,即文化功能、创造功能、生活功能、美感功能与能力功能、人格成长功能。在美术课教学中,笔者改变了以往只重介绍文学情节、艺术趣闻、画家轶事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例,在课堂上多发表自己的直观视觉感受,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更直观的艺术形象观察,对艺术作品的形体、空间、色彩、布局等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敏锐感觉,引导学生去探究艺术家如何运用艺术手段去创造艺术形象,学习蕴涵在艺术作品中的各种有益的思想精神。例如,在写生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对象安排室内静物写生,一般要在教室里摆放静物,教学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限制。由于教室比较拥挤,笔者就运用学生拥有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具进行教学。比如画器皿时,笔者让学生将盛早餐的珍珠奶茶杯子、各种小零食的器皿,以及内宿同学的饭碗等作为创作对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符合本节课写生的物体,又能近距离地观察,甚至触摸写生对象的材质,学生能够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物体。又如画圆柱体和方体、圆锥体单个基本形体的教学时,笔者也运用这一方法,让学生以铅笔和钢笔作为圆柱体绘画对象,将书本和笔盒作为方体绘画对象,用卷笔刀削好的铅笔头作为圆锥体绘画对象等。

例如,在静物素描明暗表现教学中,由于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受到教学条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农村学生对物体的造型能力比较差,对物体的明暗变化难以理解,对此,笔者在第一节静物明暗表现教学中尝试了“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把学生带到美术教室,把各种静物摆成三到四组,让学生不带任何作业本、绘画工具,只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同静物在静物写生灯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立体效果,获得第一印象的感知,然后让学生回到本班教室,用十分钟时间把自己初步感知到的其中一到两个静物的形状以及明暗迅速地记录下来。第二步:展示学生不同的记忆形象,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比较,找出大多数同学认可的正确明暗形象。教师在第二课时带着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而且在比例、造型上相对正确的学生作品重新回到美术教室,结合实物进行明暗教学。第三步:让学生把教师讲解的明暗变化规律和表现方法进行结合,画出正确的明暗变化。这样既实现了学生感知、记忆和思维,以及绘画能力的有效结合,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了素描当中最基本的明暗认识和表现方法。而室外的写生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对此,笔者往往提前给学生布置室外写生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内寻找自己将要写生的目标和角度,并安排几个小组长负责督促贪玩的同学进行写生并完成其他学习任务。待到写生课时,大部分学生都有了目标欣然出发,其他极少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学生的写生效果有了很大的保证,教学井然有序。这样教学,每个学生深刻地理解基本描绘对象的特点,又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绘画节奏。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初中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观察能力敏锐、想象力丰富、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质疑精神,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未泯的童趣、童心、童真予以保护,令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得以充分地挖掘。笔者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持与学生相近的心态,和学生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学习方体时,笔者利用石膏方体和各种实际方体引导学生理解方体的形体特点和透视关系,这并不是让学生呆板重复进行绘画练习,而是通过制作方体和设计楼房等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方体的透视关系。

由于学生在数学课中学习过与方体知识相近的学习内容,比如方体的正视图、俯视图、左侧面图、右侧面图,还有对称图形等,笔者紧紧抓住美术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真地去完成制作和设计,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更有个性的方体,设计出更有特色的楼房。特别是在楼房的设计教学中,笔者提出了设计要求:“每位同学要设计的是三十年后自己居住的房子,要有创意,生活中没有见过的设计作品将得分最高。至于如何建造,相信三十年后自己会有相当的能力。”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情况下,纷纷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方体、球体、柱体、锥体等组合设计出了很多房子的造型,比如蘑菇型的房子,架设在空中的现代楼房,可以移动的汽车房子和带轮子的房子等。这样教学,全体学生在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活动的广阔空间里,让思维“活”起来,让双手“动”起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个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创新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主动思考和探索,使之成为一种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作者:韦荷莲 单位:百色市乐业县第二初级中学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发展前景

一、研究对象

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是以普通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行为为对象,研究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表象及其发展规律。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包括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和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在学习技能和理论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等,从而找出教育者在美术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个性、智力发展等方面的心理规律,用以指导教学活动,以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变化。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既是教育心理科学的一门独立分支,也是美术心理科学的独立分支。因此,对于美术教育心理的研究,有人认为它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对象更加具体化。我们认为,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既不是简单地应用心理科学理论知识来解释说明美术教育教学现象,也并非把美术教育教学过程当作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而是要揭示在美术教育教学情境中,美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美术教育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一方面与儿童教育心理学、发展教育心理学、生理教育心理学、社会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交叉,另一方面也与美术教育心理学、美学、教学论、美术教材教法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主要是在美术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综合这些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体现了美术教育科目与心理学科目的交叉,体现了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结合。

二、研究任务

研究特别对学生美学创作和鉴赏中感知力和观察力的培养作了探讨。简要介绍了有关感知与观察的定义及其与思维的关系,并提出了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感知与观察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在分析一般美术活动中的感知与观察的心理过程及美术活动过程中感知与观察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分析了学生美术学习中的感知与观察的过程及特点,提出了在美术学习中,学生感知与判断力的发展所遇到的困难,从学生美术创作活动探讨中学生感知力与观察力的培养,从学生美术欣赏方面探讨中学生审美感知力与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探索创建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理论概念,促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在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譬如从时间链上看有幼儿美术心理、小学生美术心理、中学生美术心理的研究等,从空间链上看有美术教育教学目标论、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论、美术欣赏教育教学心理、美术创作教育教学心理、美术表现教育教学心理等。这些方面研究的成果,势必为构建我国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其次,指导美术教学的过程实践,为美术教学的过程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及方法、技术,为美术教师科学地、有效地解决美术教学过程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和参照。

三、研究方法

1.方法论原则

(1)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必然存在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可以认识、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而认识必然以实践为基础,在历史地展开实践活动中认识、预测、控制对象。(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逻辑可以避免概念的杂乱堆砌,它要求有序地揭示概念、范畴的内在必然联系,历史的东西是在已往时期发生的发展历程。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不可逆的,所以具备历时性发展过程的对象都有它的历史。历史不仅是指已经发生了的事实,还包括活动着的正在展开的过程以及未来进行的可能性事实。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是历史自然过程具体事实的描述,而是从宏观的历史结果上判断事物的发展规律,消除了偶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客观历史发展的影响,抛开了历史的具体细节描述,摆脱了偶然性和历史的外在形式。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对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有完整的认识,使对它的预测、控制成为可能。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的宏观研究是在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它的具体研究方法则是多层面、多视角的,既包括学科的方法,又包括经验的描述和理性的概括。

2.学科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方法心理学其实与科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在美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主要是测定美术教育的效果,总结美术教育的经验教训,寻找达到美术教育目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实验方法较侧重生理的层次,不能说明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对于这种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前人曾经说过,任何人都无法从光波和声波的物理测量中准确地推断出它们可能产生的和谐的或冲突的效果。实际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它所涉及的心理因素实在太多了,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以物理学为基础判断颜色或音调的和谐效果的严重障碍。因此,实验心理学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要把它和其他的方法对比结合使用。(2)社会学方法社会的文明状况决定着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的规模、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对美术教育心理提出目的、任务和方向性的要求,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要致力于这些任务和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美术教育教学心理促进个体审美能力和知识经验的培养,使人建立理想的、科学的、自我实现的人生,这有助于个体融入群体,使人际关系走向和谐,最终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3)美术学方法美术作品是以意象形式存在的,它通过感染接受者而不是理性地说教来发挥作用,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必须以自己的情感经验模式去解释、体验、玩味,不能有标准化的答案。因而,美术教育教学心理学在重视教育的形式、方法的同时,还必须通过交流、平等和富有感情,从而使广大的学生不仅可以在技能水平上得到提高,还可以在思想水平和心理素质方面得到发展。(4)教育学方法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形势还会受到当时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影响,尤其是对教育思想的改变。在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下,念圣贤之书、培养符合封建伦理的顺民,是国家的教育导向,因而,美术教育是封建正统教育的附庸和点缀。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人们的认知要求已经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这就为美术教学教学心理学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所以,研究施教者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受教者所应具备的素质,教育媒介所应具备的特殊形式,其运作的过程、推动、调控等,都是教育学方法要探讨研究的。

作者:郑璐 单位: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美术教育教学创新型探索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性

美术教育需要有创造性,与时展接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任务,但是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仍然受到应试体制的束缚,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的进行学习,从而抑制了个人主动性的发挥,造成创新性不足的弊端,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不仅如此,教学活动的单一性也阻碍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由于受到美术教育强调“技法”的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美术教育往往过于着重学生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忽略了艺术鉴赏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对于艺术的深刻的感知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导致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转化为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技能的训练上,教师将大部分课堂时间以及课后安排都用在学生作品的练习与临摹上,对于艺术理论和美术史则涉及较少,片面的强调技能训练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对传统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美术内涵相对来说较为欠缺。

2.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评价机制僵化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者”,其教学思想是否先进,教学模式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完成,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学习的精髓,从而在课堂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自己的内容。特别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教育更是具有不可比拟的灵活性、独特性以及创造性,传统教育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美术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对高校美术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而不能以统一的所谓“好学生”的标准要求学生做到标准化、一致性,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学评价机制僵化也是目前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其创新能力、对艺术的表现力。衡量学生作品的标准应多元化,而不应仅停留在“像”或者“不像”上,也不应以一两个老师的好恶和审美习惯作为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盲目按照个别老师的绘画模式进行创作,以期得到较好的分数,最终使得美术教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探索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师人格

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美术教育领域的变革,首先都是由其思想领域的变革所引发的。高校美术教师应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紧跟时展步伐,顺应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让自己始终走在教学理念的前沿。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将美术教育仅仅作为传授技能与知识的狭隘思想,改变以教师作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单边教育观念,真正做到自主教学、探究教学,与学生增加交流的同时,强化其对美的欣赏能力和把握能力,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发挥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从而改变传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高临下”的地位,真正实现与学生平等交流与沟通,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常常用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教师,形容教师的无私奉献。高等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书”与“育人”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就美术教学来说,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胸襟以及良好的审美趣味,都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以及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只有养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懂得鉴赏美,欣赏美,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好的表现美,真正赋予作品以灵魂,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高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2.创新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传统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往往忽略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枯燥、死板的教学模式下,组织学生进行美术活动的学习与探索,这势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起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良好的审美情趣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和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美术教育改革应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与氛围作为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独立进行创作。美术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作品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可谓是一举两得。情境创设可以通过展示名人名家的作品,向学生传递美,也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优秀的动画作品,创设生动的画境,营造高度审美价值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其中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从而在美的熏陶中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心灵得到净化,并在此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审美情趣带入未来的作品创作和日常生活中,使之得到升华。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高校美术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课程设置上改变过去传统的单纯注重技能培训的教学模式,贴近实际市场需求,建立新型交叉美术教育体系。美术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改变过去无重点、一刀切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学生实际专业技能为课程设置依据,安排教学。此外,美术课程设置中,除了基础的课程设置与实践课,还应紧跟时代步伐,增加美术软件学习课程,为学生未来就业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应从“以教为本”过渡为“以人为本”,这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精心选择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精品内容,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则注重以实践教学为主,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和前沿信息,更新教学内容,更应加强学生对基础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以及技法、空间、色彩等方面的认识,使学生能触类旁通,更好的了解美术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真正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全面型、创新型美术人才。

作者:顾佐佐 单位: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以赛促训,提升实践能力

“以赛促训”是与“以展促学”同时进行的,两者相辅相成。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竟赛活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实践”向“主动实践”转变,注重提升实践能力。如,以“海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导向,课程设置着重以技能训练为主。其中,教育教学技能中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评价技能的训练同样要目标明确,训练得法。这类训练采用以“技能测试”为中心、设计和制作并重的考核模式。考核形式是对学生课内实训项目和课程设计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两个项目成绩各占50%。采用此种考核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在相关课程范围内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时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的能力。

二、以训促技,提升专业能力

“以训促技”就是通过“以展促学、以赛促训”的模式,打破单一的室内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形式多样、灵活生动、直观易懂、实践实验性强、富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搬到户外、展览馆、研讨会场、交流中心、实验实训基地等地方,高效完成相关课程的技能训练。把学生的技能训练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极大地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完成了由“以赛促训”向“以训促技”的转变,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型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技促教,提升教育能力

“以技促教”就是通过强化美术技能学习,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样就可以一改以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而轻视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弊端,重视对学生的绘画技能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向职业技能转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运用专业实践、对外交流、项目导向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教学技能训练。而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美术展赛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技能也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还能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感受到教育教学的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通过强化“儿童手工制作和儿童美术”“简笔画”“汉字书写”和“教师口语”等教师技能训练,能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课和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的教学职业技能训练模式。此外,基于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实训,丰富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四、以技促业,提升服务能力

“以技促业”就是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就业服务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技能竟赛,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技能竟赛和艺术创作大赛中有出色的表现。此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行业服务活动。学生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种层次的比赛活动和社会文艺交流活动,在竟赛比拼中进步,在行业服务中成长。这也能促进美术教育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美术教育专业的独特优势。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通过对美术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让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师职业素养方面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者:符祥康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美术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

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是由美术学科本体与教育功能构成的。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结合美术类专业与小学教育类专业的特点,既要重视素描、国画、书法、油画等美术学科,又要重视教育类课程,尤其要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以满足当今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教学技能的培养依赖于学科专业能力的提高

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技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尽可能多的美术史知识、美学原理,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专业课,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让自己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在上课前找到更多有意思的相关知识,才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敬意,自己指导学生时也会轻松自如。

大多数师范类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设置都会借鉴非师范美术类专业的课程安排,与非师范类美术专业相差不大,缺少美术专业与教学法的融合,缺少针对性。因此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基本功,如简笔画、美术字、黑板报、教学挂图制作等方面相对较弱,上学时学到的技能与实际教学能够结合的比较少。同时,美术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存在见习、实习时间短的问题,尤其是实习,基本上都是校内实习,校外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由学生自己安排,很多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或者不想去实习,最后只是找个单位盖个章来应付。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美教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特征,在美术专业基础课中,加入更多的适合小学生教育的如美化校园、装饰教室、橱窗海报之类的内容,加入教师的指导,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另外,学校应该对实习作统一的安排,对实习做出更加细致的要求,安排人员监管。

二、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对于师范类美术专业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锻炼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既要使用专业的概念与术语,又要使这些术语简单易懂,与实际操作相联系,尽量不用过于死板的概念解释美术类的专业术语,而应该用通俗的、便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每节课尽量能够教授学生一个专业术语,例如素描、线描、速写、油画、国画等。小学生课堂有其特殊性,教师的语言表达更加需要技巧,要控制自己的语调高低、语速快慢,合理控制讲课时间与实践时间、教师示范时间与学生制作时间的分配。

一般师范类院校会为教育类学生举办说课比赛、演讲比赛等,但美教专业的学生很少参加,原因有两个,第一,认为自己是技能类学生,本专业的教师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课能力;第二,就算参加,也很少能比得上中文类或者其他教育类专业的学生。针对这个现象,美术教育系应该组织学生观摩学校优秀说课选手的比赛,并且组织小范围的说课,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与展示的机会。

三、提高编写教案与课件的能力

组织教学需要很多课前的准备,编写教案与课件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查阅很多资料,了解小学教育学科发展的动态。编写教案与课件是师范生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是培养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缺少了这一部分的学习,对编写教案与课件不够重视。提高学生编写教案的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教师要求学生写详案,让学生选择小学教材的某一课,根据课程标准和小学生的情况编写教案;第二,教师参照网上优秀教案,对学生做完的教案进行评选,旨在指导学生如何编写条理性强、科学有序的教案;第三,是学校邀请当地优秀的小学教师亲临指导,以便学生吸取一线教师的经验。四、注重创新性教学思想布卢姆将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共分为七级,最高级就是创新。美术教育通过对学生创造性的鼓励、培养,必然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创造意识,一旦这种创造意识形成,就会成为心理定势,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具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和思维。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需要富有创造力,要能对学生有所启发,有时甚至要做得有一点“出位”。例如,在宁德师院附小一堂美术课中,罗曦老师主讲《生命的甘露》,上课前,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根据几米漫画改编的《向左走向右走》的画面,画面中下着小雨,人们带着雨具穿梭在城市中。接着,教师穿着雨衣、雨靴,打着雨伞出场,以此来引出“生命的甘露”的主题,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场,是一位美术教师用心经营的教学技巧,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更多的是按照成年人的特点来进行的。大学生毕业后成为小学美术教师,要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另一种教学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大学中,国画课要上工笔、写意、花鸟、山水临摹与写生,特别是临摹课耗时很久,学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心学习,像罗曦老师这样绘声绘色的课前导入在大学教育中显然不适合。而小学教育则非常需要这种创造性教学。首先,课堂45分钟的时间不适合长时间作业,枯燥的临摹课也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其次,小学生文化课课业压力比较重,因此美术课堂需要活跃的气氛。所以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有更多创造性的课前导入和课程安排。如何提高教学技能是美术教师应该终身学习和研究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跟上小学美术教育学科发展的步伐。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社会群体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格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一直在不断寻求发展与突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不管是教育主体还是教学组织形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观。但是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的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新旧观念的交织,也使得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大大的制约了高校美术教育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为高等教育教学的宗旨。为了满足快速的经济发展,给社会提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我国高校近年来一直在扩招,从原来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人才的不断增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不断加深的文化知识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美术专业,这也促使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影视动漫以及平面艺术出现,使得美术专业学生就业面越来越宽广,就业率也在逐年升高,这也近一步推动了高校美术教育前进的步伐。高校美术教育为这些热爱美术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为社会提供着大量的美术专业人才,同时高校美术教育还肩负着提升美术专业人才艺术修养的重任。但是与高速发展的美术教育与逐渐扩大的美术专业人才队伍相比,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却没有及时跟上教育发展与人才扩建队伍的步伐。另外社会上的浮躁风气也一直影响着当前的高校美术学生与美术教育,为了使高校美术教育能够稳定发展,就需要对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艺术修养得到提升。

一、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缺乏德育的渗透。对专门培养美术学生的高校而言,强化学生美术技能必不可少,然而却不能由于一味注重培养学生美术技巧,将文化课教育抛之脑后。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过于注重专业课程,不注重文化课的局面。形成该种局面的根源在于各大高校在考核教师绩效时以教学技能为主,对各大高校而言,教学老师的技能评估比素质评估更容易。另外,由于各大高校对专门学习美术的学生而言,以专业课为主,以文化课为辅。为此,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严厉对待专业课程,不注重文化课程教学。此外,美术专业学生进行升学考试时,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模式都不同于其他专业考试。相对而言,美术专业学生的升学机率更大,且艺术专业学生文化成绩不好已成为社会不争事实,导致高校和学生均不重视文化课。虽然文化课成绩是反映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表现,但是在显示生活中,美术专业文化课普遍没有受到高校重视。众所周知,唯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才能真正体现出美术内涵,可见,文化和美术二者之间息息相关。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不能一味关注美术专业教育,还有文化教育与时俱进。唯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教学方法上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则重视较少,尤其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较少。此外,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后,要求要将学生培养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实际中,更多的高校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单一交给学生理论知识,致使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再加上我国的教育方式一般比较传统,会规定统一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普遍不注重文化课程,普遍缺乏学习意识,且高校间的生源竞争也成为他们缺乏学习的重要因素。

3.教师的自身素质有所欠缺。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一直在不断加快,全球人的思想也愈加交融,我国传统的思想一直在受着外界思想的冲击,有积极的同时也有消极的。在社会体制与经济变革的交织下,社会的风气一直处于被腐朽思想侵蚀的状态。功利性越来越明显,社会环境与氛围也比较浮躁,这些不但体现在当前人的思想当中,同时也体现在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当中。并且在现代的高校美术教育中,有些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所欠缺,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品德文化素质两方面。一方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专注与学生绘画技巧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的考评也放在了学生的技巧上,而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与艺术修养的培养,致使教学的内容比较空洞。再加上,有的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不能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有的高校教学者不能够把心思沉淀下来,无法把身心都放在教学工作与艺术研究上,而是放在了追求社会名利与金钱上。教学者是学生榜样,他们不但指导着高校学生的技艺,他们还是高校学生艺术修养与思想道德培养的领路人。艺术一直注重与思想的碰撞,所以高校美术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往往大于其他专业的教师。高校美术教师的思想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也就使得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思想浮躁,综合素质无法提升。而美术事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全面发展的学生来支撑。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要想得到提升首先需要从教师本身着手,因此,学校应当重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健全我国高校美术教育教学的策略

1.提高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加需要人才,再加上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更加重视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化素质相对较差。高校在进行美术课堂教育时,更加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较少。此外,虽然我国已经是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但是有的学校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致使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此外,高校在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合理,专业课较多,而对于文化素质相关内容的课程较少,致使学生的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各个高校在美术教学中需要不断扩宽其他专业课程,不断提升学生文化修养,使学生个人素养得到提升。由于美术专业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避免美术学生无法融入社会中,需要在美术教学课程中将增加社会和学生的内在联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美术文化内涵,便于他们解脱思想束缚,学会主动探索世界。另外,高校美术教育中需要根据自身教学特点,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开设专门提升美术素质的相关课程。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通过多种渠道感受到艺术气息,艺术不再高不可攀。目前,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作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无法通过网络课程取而代之。为此,高校针对美术教育改革中,需要将美术教育和实践活动进行巧妙衔接,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悄无声息的将实践意识引入课堂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意识,此外,在教学课程中应注重观察学生的特征,针对不同学生事实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习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并将社会实践能力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方式,并通过该种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实践。创新意识作为美术生学习美术的关键,更是美术生学习美术的核心。学生为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可利用假期或节假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这样便于将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真正提升美术教育改革渠道。使学生个人素养真正得到提升,为社会更好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学校应当重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学校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在跟随时展的潮流下,转变教师以往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使美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学校应重视对教师文化修养的培养,教师本身也应当提高自主意识,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总结

伴随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美术教育教学也和其他专业一样,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各种阻碍。严重制约美术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当今社会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可见,美术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高校美术教师需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以高校自身发展需求为基础,使其形成良好的美术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以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紧随社会发展共同进步。

作者:张昉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论如何开展美术教育教学

一、美术教育教学的原则

美术教学原则是一般教学原则在美术过程中的运用。它与一般教学原则的产生有着共同的规律,那就是美术教育家在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1.加强双基教学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双基教育与审美能力、智力、创造力培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和谐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因此,双基教学既是培养人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的,既是审美的教育基础,也是培养和发展美术能力的契机。

2.运用直观教学与启发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直观教学就是以鲜明的视觉形象反映造型特点,去认识和掌握艺术的规律,通过直观教学和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形象思维,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这项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主导,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教学目的的实现都是空话。然而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仍然无法实现上述教学目的。

二、美术教育教学的方法

美术教学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不同,分为语言传递、直接感知、技能训练等三大类基础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以语言传递知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讲评等。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直观性是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通过作品、教具等形象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感知认识。这类方法包括观赏法、演示法、参观法等。

3.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中很多课时是花在技能训练方法上的,通过技能训练,加强眼、脑、手的配合,从而形成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教学的艺术性以它的手段功能来说,是保障教育思想的落实,是加深对教育思想的理解。所以,要提高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就要不断推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思想。

作者:李颖单位:河北省定兴县天宫寺中学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及措施

一、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1.小学美术课开课情况

据统计,我国目前县级以上小学教育中美术课开课率可以达到100%,而在一些乡镇地区,美术课开课率则为73%,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则仅仅不到70%。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的艺术课程的开课率还不能满足国家的规定。目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县城,艺术课程的开课率要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学校的开课率,而小学的艺术课程很大程度上开课率也要大大高于其他年级的艺术课程开课率。根据调查,可以了解在我国的初中一般是每周一课时,而在小学安排的艺术课程的学时则为每周两课时,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往往都是一课时。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发现,在某些小学和中学都会出现课表上安排的课程和实际上的课程不一样,课表上的美术课往往都是被其他主课占用,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2.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在小学生对于美术普遍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很多的小学生对于学习美术都是十分积极的,但是在农村地区,很多的小学生没有学习美术的条件,美术课程十分有限,在课堂之外几乎没有时间学习美术。在城市,由于其发展水平较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比较大,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有很多机会接触到美术教学,在课下也会由学校组织很多兴趣班帮助学习美术,课后美术活动很丰富。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现在很多的家长以及老师都是希望搞好主课的学习,往往都会忽略其在美术上的学习,因此学生往往会在文化课程上花费很多的时间,美术爱好等由于长时间的不接触会慢慢退步,最后甚至对美术失去了热情。

二、改善小学美术教育的措施和策略

1.重视美术教育,转变教育观念

我国的高考制度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单纯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成绩,忽略包括美术在内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希望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家长改变这种单纯关注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的观念,重视美术课程的教学与学习。

2.优化教育效果,提高教师素质

对于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师人数不够,以及职称和学历偏低的问题一定要解决,教师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决定了美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对小学美术教师,学校一定要重视培养,积极组织美术教师参加培训活动以及教科研活动。

3.整合教育资源,创造教育条件

小学的美术教育要开展必须有相应的活动场地,为创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学校一定要积极将社会中的美术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并通过访问和参观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美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培养创新精神、提倡学用结合

美术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门比较高雅的艺术形式,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将其改变为一门兼顾生活实用性的学科,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美术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利用。加强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有利的条件,小学美术教育就一定能够稳步、有序、健康发展下去。

作者:林子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龙林中心小学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论培养美术教育教学对学生想象力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更广泛应用。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等多种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小学生由于阅历少,理解力不足,想象力丰富,把他们的思维局限在课堂上实在残忍。众所周知,美术课堂需要许多感性的素材来支撑,看得见的图像、颜色、物体、形状,听得见的声音可以帮助他们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传统小学美术教育单纯依靠老师讲解,每个孩子的理解力不同,注意力不同,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有人说多媒体教学就像是一扇窗,让井里的孩子看到了井外独特广阔的风景,许许多多的感性素材铺天盖地的袭来,老师有选择性的给他们演示,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呼吸到教室外的花香,听到山里杜鹃的歌声,最大化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感受身边的生活

现在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给孩子减负,但是学校不得不考虑升学率的问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很迫切,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孩子们很早就开始被教识字,画画,弹琴,他们爱玩的天性被忽略了,因此,现在的孩子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他们有大量的家庭作业要做,有各种补习班培训班要上,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让他们几乎没有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间,更别说走入大自然,聆听自然了。孩子的天性就是游戏,玩耍让他们在游戏中释放自己,捕捉生活的美。因此,老师要适时带孩子们出去郊游,给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美的机会。岭南的雨水充沛,河流很多,大多孩子都很喜欢嬉水,可以适时的带他们出去玩水,不过要注意安全;带孩子们果去农场采摘果实,感受丰收的喜悦;带他们在校园的草地上做游戏,让他们想象关于大自然的歌,然后大家一起放声歌唱;大家一起做给树叶找妈妈的游戏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美的根源,一朵花,一片树叶,一只蝴蝶,潺潺的溪水,放声歌唱的麻雀都美得让人心醉。

三、把作品引入欣赏课,让孩子在美的事物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美术课是小学生很容易入门的课程之一,在美术课上,学生学到的不光是美术知识,更多的是对于美的感受当中所获得的满足感,儿童的思维是相当敏锐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最大限度的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审美眼光。几乎没有人会拒绝一切美的事物,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在美术课中,老师可以将美术作品带入课堂。老师可以播放一段蓝天白云,成群结队的野鸭子在碧波荡漾的芦苇荡里捉鱼的视频。让孩子们欣赏60、70年代江南农村的画面。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如果你们现在可以去江南的芦苇荡,你们最想做什么呢?这时候,学生按耐不住了,肯定会积极发言,我要划船,我要逮野鸭子,我要拾野鸭蛋,我要游泳,我要戏水,我要用芦苇编成草帽戴在头上拍照留念等等。学生回答完之后,老师就可以问他们,如果去了江南农村的芦苇荡做了刚才你们最想做的事情,会发生什么美好的故事呢?这样每个孩子心中都会有一个故事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感受美好的事物的同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想象力。老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为他们的图画配上一首动听的背景音乐或者为他们喜欢的音乐配上一副自己创作的画。或者他们会把奔跑中的马画成小汽车的形状,或许他们会把西瓜画成粉红色,毕竟孩子的思维是活跃新奇的,老师在这时候,切记不可指责孩子,要给他们及时的鼓励和夸奖,充分尊重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或许下一个齐白石就在他们中间呢。学生的创作也许会比较简单,没有什么深意可言,或许还会有许多夸张怪异的想法,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爱上美术课,爱上思考,养成从生活中捕捉美的习惯。当然有条件的地区老师还可以带孩子们去历史博物馆和文化馆,让他们学习历史文化、了解名师作品、感受大师风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敢于跳出传统思维的怪圈,运用新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积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学习美术的潜能。

作者:王维单位: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小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教学效果思考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应运而生,在增加了教学途径和方式方法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强调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实践基础。笔者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教师,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的美术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深有体会,并且对现代教育技术给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带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原有的教育理论发生了突破性的转变,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实现和传播,对教学过程和教学途径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应用,以实现现代化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我国,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阶段、电化教育的全面发展阶段、网络化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的电子教学设备被大量地开发和应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情景的创立。目前,在我国有很多学校的教育技术硬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在运用和发挥这些技术的方法和认识上,较之国外还存在一些差距,还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教学作用,有的甚至把现代的教育技术当作摆设,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资源的收集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也可以称做视觉艺术,也就是建构主义理论里提到的情境性。在美术的教育教学中,总是离不开具体的或者可视的情境教学。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利用光盘或者网络,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美术信息,也可以用电脑将精美的美术和艺术作品进行存储和打印,以便用在课堂教学和欣赏上。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实地考察时,也可以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进行资料的收集和记录,然后存入电脑,在配上合适的音乐背景和解说词,制作成课件,可以长期地用于美术教学。这样既丰富了教师的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和灵活。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的主动性,用辩证的思想来看,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自身主动学习的过程,现代教育所提倡的生态式教育,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了一种配合式与对话式的关系。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以及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就容易妨碍学生的发展。另外,教师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知识老化问题,所以师生间的互补式教学在使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如今,学生对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将新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先布置给学生去准备,学生可以在电脑和网络的帮助下,广泛地查找资料来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去研究和讨论。这种开放式的互补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备课和教课、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方式,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使得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管理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模式逐步向着一种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美术教育管理模式转变。这是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美术的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教师的备课和辅导、对学生的考核、课堂教学、专业实践等,其中还包括对教学设置和教学环境的改善和管理。目前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以上这些教学管理的内容。在美术教学管理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学校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一套合理且系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学校可以及时地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并能够使教师及时地改正错误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材配套资料库和教师个人资料库,能够使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更加方便,也能够使教师轻松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安全的知识产权保障。

4.数字美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美术理论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也有着许多精辟之处,但是未来的艺术工作者所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美术的理论,更需要把握社会发展的大众文化、主流文化和一切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对现代美术的创作原理和思想需要深入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才能使作品表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在传统的艺术设计中,美术和设计学习主要是在一定的绘画基础和绘画技能训练下进行。比如,在设计时,学生需要准备纸、笔、水粉和喷枪等各种绘画工具,绘画和设计过程复杂烦琐。而随着电脑和绘图软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难度。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些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在接触美术和艺术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其他的数字技术。

三、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待现代教育技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是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完美诠释。

1.现代教育技术激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随着现代社会人类学习和认知规律的不断发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使得学生学习与认识的过程更加充满主动性。现代学生受现代教育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影响,思维都非常丰富。丰富的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更加感兴趣。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的互动,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呆板的教材和知识内容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全新的演绎。现代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大提升。

2.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社会性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使这个时期的人文理念和传统价值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在教育领域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使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需要社会对每个人提供学习和创造的机会。对学生来说,就要充分开发出自身学习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社会的教育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学生在学校可以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播,在社会可以接受计算机、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的知识传播。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加广泛,接受的知识面也更加丰富。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可以通过学校来学习一些美术的理念知识,也可以从其他社会教育媒介上学习到美术的文化,所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

3.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了教学的情境性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美术教学中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完全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美感效应,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也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情境性完全体现出来。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音乐的美妙和美术的内在美感形成天然的和谐统一。音乐除了能够激发人的灵感,还包含了重要的情感特征。有了情感就有了感染力,音乐与美术作品的结合更能够感染人和打动人,使作品与人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让学生欣赏一幅山水画时,用符合意境的音乐作为背景,很容易就能使学生体会到画作所表现的思想内涵,并且在这种情境之下,使学生思想得到高度放松,在不同程度上也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4.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美术教学中对于美术教学,其任务之一就是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专业化倾向较为严重,从而造成了美术教育只注重技能培养、轻视思想品德教育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因其科学、有效的载体为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学生在欣赏着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生动、鲜明的教学作品时,也在享受美的熏陶。在这种纯洁、高尚熏陶的感召之下,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品德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一些具有高尚情怀的作品,通过最佳的形式演绎出来,使那些能够表达出优秀品质和思想道德的作品,很容易地触动学生的思想深处,让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得到提升。

5.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单纯的教授与单纯的学习并不能使学生固化所学到的知识,牢牢地掌握和理解知识。在艺术氛围中,每个人对作品的体会和认知都有所不同,理解不同就会产生分歧。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够为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网络平台。教师之间可以就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探讨,学生之间可以就学习体会和知识难点进行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可以就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对美术作品的观感进行探讨。总之,现代化的网络交流平台可以在美术院系中甚至是整个校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这种网络平台,及时对教学管理进行监督和调整,也可以通过这种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解和处理。这种现代化的网络交流平台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使教育变得更加人性化。

四、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育质量效益的总结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先进的技术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教育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来讲,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提供了良好的展示空间,是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进的重要标志,对美术教育来说也是一场全新的改革。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形式的美术教育,也正式走进了各大艺术院校的殿堂。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美术教育更加形象、生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使教育教学质量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成人美术教育教学评价

一、色彩教学中的个性化培养

个性差异体现着人类多样因素与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又与美术的丰富多样性所一致。也正是学员审美个性上的差异,为我们开展美术教学提供了基础。

论文百事通与此相反,划一的教育却导致美术丰富多样性的缺失,也就失去了美术的真正魅力。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差异必须被重视和尊重,尤其是在富有情感的色彩表现上。尊重个性差异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要求教师无论在备课、上课、指导、评价等环节中,都要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影响甚至干涉学员独特的审美习惯,确保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被尊重,使学员自觉地保持和发展这种审美的独特性,而不是趋同于同学和老师的审美感受,最终丧失他们宝贵的人格魅力。例如,讲课时要对色彩作品客观分析,理解不同色彩情感的表现抒发:莫奈《睡莲》《教堂》系列中光影色感的扑朔迷离、欢快丰富的色彩世界;凡?高的《向日葵》《自画像》充满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心理因素,以狂热的色彩语言描绘了痛苦焦灼的心灵,那奔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整个画面的律动感令每个观者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的绘画激情;蒙克的《呐喊》《生命之舞》中色彩传达的苦难、恐怖等等。

指导写生训练实践时,不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按老师本人的方法和色彩感受去完成作品,应该允许学生在表现手法和工具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应鼓励学员勇于用个体独特的色彩风格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审美感受。在色彩表现过程中要调动学员表现对象的激情,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营造强烈的情感氖围,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写实、夸张、变色、反色、变调、抽象、象征等手法,强调笔势的动力感,如用平涂无痕的色块、长笔触的强烈扭曲的拖摆、细笔触的轻微的颤动、旋涡笔触的绵转,弯曲笔触的起伏等,突现色彩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当学员处于兴奋的状态中,活生生的对象就会融化为生动的线条,鲜活的色彩,写生就不会是冷漠的复制,而是炽热情感生动的表现。教师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发现、显示、爱惜、培养每个学员的独特的个人才能,便意味着把个性提高到人的尊严充分发展的高度。

在色彩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审美个性,要求我们从客观心理结构出发,充分意识到教育和环境对审美活动产生的影响,并避免影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培养、发展学员独特的审美个性。

最大限度体现差异,编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成人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成人学员是具有极大差异性的群体,整齐划一的要求和内容对他们肯定是不合适的,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各种层次的学员的身心特点。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成人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出一种弹性,这种弹性体现在对于表现方式的宽容、工具材料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难易方面。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适应不同基础学员的审美喜好,在准备要欣赏的艺术作品材料时,应尽量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但又风格迥异的作品,以体现出教材内容对不同审美个性的宽容度。从学员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员感受各类作品的不同审美形态,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样,学员对美术的体验、感受和表现才会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工具,利用各种色彩作品资源开发色彩课程,培养学员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精神,建构个体对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人文关怀,从而形成独特的富有民族特点的审美个性。

二、各种绘画材料技法在色彩中的运用

不同绘画材料的运用会形成画面不同的肌理表层,肌理是经过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法不断尝试探索创造出来的。这种效果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并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语言被采用。画面中所出现的肌理,使艺术手段更趋丰富,从而可以充分体现作者的创造性。

同样,在色彩训练之中,也可以运用各种绘画材料产生不同的色彩肌理效果,来拓展学员色彩的表现力。过去的色彩教学中,只是运用水粉、水彩、油画等常用材料,对材料与技法触发的色彩肌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不了解画面肌理的功能及其所生发的效应,如可以表现丰富的质感和光感,或传达精致、和谐、微妙、柔和、厚重、粗犷等感觉。重视媒介和手段的研究、增加各种特殊材质的必要的感性认识,即不同材料、技法形成的不同肌理表层,其本身就体现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心理、情感动向及其精神价值取向。色彩肌理本身就会使观者引发不同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反应和变化。同样的肌理表层又会因不同的材料选择,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信息。

不同材料和技法的选择运用,引发不同的色彩肌理表层效果,同时也会导致不同的审美趋向差异。收集、保护和学习前人优秀的传统技艺,是我们创新的根本和基础。我们在色彩训练中学习传统技法的同时,鼓励学员大胆尝试多种绘画材料技法,如水彩、水粉、丙烯、国画色的综合运用,油画和金属、木、陶、蜡、纤维等各种材料的混合交替使用,还有刀刮、平刷、罩染、浸染、滴洒、划痕、厚堆等方法的运用,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极为丰富的肌理效果,从而启发学员的创造灵感。经过深思熟虑并富有想象地利用工具和技法,以不同媒介来创作美术作品,在表现技法的探索、研究和体验中,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的审美个性,同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同绘画材料技法运用可产生不同的肌理,而对肌理的研究与综合运用模糊了画种的界限。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跨画种的技法被广泛运用和借鉴,不同画种材料的综合应用已成趋势,因此,我们尝试在色彩教学中,充分而综合地运用不同画种的材料和技法,从而真正实现色彩教学的五彩缤纷,使学员感受色彩的独特魅力。

三、引入丰富的色彩评价体系

对于成人美术教育学员的色彩作品评价,相对较为理性和成熟,应尊重其自身的思想和体验,在具体的色彩训练中拓宽自己色彩的经验和感觉,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系,形成丰富多样的评价体系。

在成人美术教育中将评价作为色彩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目的是为培养学员色彩评价能力,促进色彩创作和审美能力。美术教育加强学员的色彩评价能力培养,能提高学员的色彩意识,还能培养学员的色彩审美敏感性,发展其感受力和思维力。在色彩作品评价中,可采用学员自评、互评、讨论、阶段性的色彩作品汇报展览等形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也就是说,现代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断自我完善的组织系统。传统的评价都简单地以学员最终的作品来给他们的能力进行定位,可是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专业基础、工作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着差异。因此,学员努力的过程就是学员素质能力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学员参与学习活动和表现作品的过程中,去发现学员学习表现色彩的热情,从他们的作品中发现学员本质的有个性的东西,培养学员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色彩创造力,保护学员的个性特点。新晨

传统的教学评价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以学员画的色彩关系对不对,把眼光总放在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等来评价,忽视了学员在其他方面所呈现的闪光点,忽略了学员在色彩表现过程中的自我情感抒发、审美情趣、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因此,评价不仅要关注学员的学习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员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员发展的要求。在学业评价的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审美情趣、构思创意、综合能力、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评价。只有综合全面的评价才能使学员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提升色彩创作能力。

其实,学员的色彩作品,原本就浸透了个人的各种情感,有些想象的、抽象的作品可能画面效果不是最好,也可能是学员造型能力、构图能力的局限,甚至是因为某些个性的因素使然。所以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以异于他人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教师必须站在每个学员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的内容,做到理解和尊重学员。在色彩呈现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作品时应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平等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学员的期望,可以起到鼓励学员创造能力和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评价的核心是促进个体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通过培养学员色彩表现的个性化和多种绘画材料技法的尝试,引入丰富的评价体系,改进色彩教学方法,使学员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与开发潜能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相适应,探索以自我指导为导向,以个性化学习为中心的新学习模式,形成符合成人学员可持续发展的认知规律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方式,培养建立学员色彩创作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高校城规专业美术教育教学设计分析

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中独立出来,被评定为一级学科。然而,由于城乡规划学开展时间比较晚,作为新兴学科,其知识框架体系相较于建筑学而言有了大幅度的改变,需要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例如与艺术学与美学的接触面比以往更广,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进行适应学科体系的改革。

在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中,美术课程贯穿大一整个阶段,共计128课时,是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基础课程,需要美术类教师进行辅导。然而,城乡规划学科培养目标与美术类学科培养目标完全不同,导致很多美术类教师在给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上课的时候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教什么内容,怎么教。我本人就有这样的经历:我从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刚给城规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们的专业目标和我自己所学专业目标是不同的,学生美术基础也参差不齐,若按照美术学科的教学方式授课,学生也能有一定进步,但学习所得知识不能良好运用于自己的专业。而且教师的授课基本都按照美术类学生进行培养的,在第一学期开设的美术(一)课程中教授素描,在第二学期开设的美术(二)课程中教授水粉,环境艺术专业的老师讲室内设计图和马克笔。学期末时,每个班学生的绘图方向以及掌握的绘图技法都不一样,无法与后期课程良好接轨。城乡规划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学生在毕业时要掌握城乡规划、城乡设计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这需要美术课程给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思考,能否根据城乡规划这个专业的学科目标和培养计划,制定适合其发展方向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在授课时进行了实践,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模式,在设计教学项目时,第一个环节是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美术教师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学习需要的满足除了需要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外,手绘水平和技能也影响和制约着学习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因而对学生的分析也成为学习需要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三是内外结合学习需要分析法。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我认为,使用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更为恰当。“内部参照分析法是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以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或工作要求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比较大范围的,教师就必须先收集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将美术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具体化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作为收集目前学生学习状态的依据。结合城乡规划的学生的现实情况,开设美术课的是大一的新生,本科招收的学生是文理兼招的,这些学生文化课成绩较高,但大部分没有进行过美术方面的专业训练,不像艺术类的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已经对美术方面有深刻了解。在如果教师还按照艺术类学生的标准去对待,这些新生会跟不上进度,他们本来对美术课就有恐惧感,在压力之下,有些学生甚至可能会生出讨厌这门课的心理。针对这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大一新生,我认为需要设计与他们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而在城规专业来说,美术课程的目标是要锻炼学生的手绘能力,使其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设计图纸;对渴望深造的学生而言,考研需要考快题这一科目,他们也有掌握手绘技法的必要。我认为,美术课结课时,城规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绘图时,造型准确,有较强的表现和塑造能力(包括比例、结构透视、特征、空间关系等);正确理解对象结构及体面关系,并能完整地表现;还要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以便适应专业需要。那么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手绘能力和学生目前零基础手绘能力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明确了,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明确了。

并且在学习需要分析时,我发现要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方向问题并不存在教学资源上的约束。第一,现有的教学设备是画板和画架,学生们在手绘中需要的工具是已经准备好的;第二,以往的教学资料往往是《素描教程》、《水粉》等等,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更换教材,如《钢笔建筑手绘》、《建筑风景速写》等;第三,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新的教学系统设计;第四,学校和教研室非常支持教改项目,这就促进教师改革创新,这为教学设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创建了良好的条件。于是,对我校城乡规划专业2015级学生授课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上课之前根据以上指标体系进行测验,测出学生真实的美术水平;同时结合调查问卷和观察表,直接从学生处获得信息。我发现,在一个30人的班级中,上课前66%的学生对美术课有畏惧,认为自己没有基础,无法学好这门课;50%的学生不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期中10%的学生有怠惰思想,觉得没有必要学习美术课;96%的学生是完全没有美术基础的;100%的学生都认为上课可能会学习如何画石膏像、静物等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授课时把城乡规划这门专业的培养计划跟他们讲清楚,让学生理解本专业的美术课与美术专业的美术课有区别,美术专业要练习石膏静物,但城乡规划的美术课是不一样的,单纯练明暗、光影这么细化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偏离学习方向的,应在掌握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多练习建筑风景类绘画。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发生改变,教学手段上也要改进:把学生按照美术基础高低分成三个部分,美术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教授内容以写生为主,让他们能用流畅的线条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作业要求能画出想法新颖、结构准确的建筑物和绿化环境;有一些美术基础,但不够扎实的学生,以临摹课本和好的作品为主,让他们多看优秀手绘图,了解自己的不足,打好基础后,再慢慢进入手绘阶段;对于大部分零基础的同学,要从头开始教,先掌握透视法则,初期可以借助直尺来辅助绘图,再到阴影的表现、树木的表现等等。通过分类教学,学生们可以相互借鉴,相互督促,进步就比较快速。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课堂上我增加了美术鉴赏模块,教师挑选出国内外优秀的手绘作品,指出其优秀之处,供学生参考。每节课的最后要对班中所有学生的作业评讲,大学生思维新颖,乐于表现自己,且接受能力高,评画环节能让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更高昂。

运用以上教学方法,期中时,根据指标体系,经过问卷、观察和分析,2015届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绘画水平有较大提升,与目标水平进行比对,80%的学生已经达到上一届学生期末的手绘水平。期末结课时,83%的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建筑物手绘写生,面对美术课程,100%的学生都不再有恐惧感。通过学习需要分析,城规专业美术教学中面临的任务及其性质已经很明确,通过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是可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当然,要适应城规学科要求,美术课程还要做出很多调整: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媒体、学习环境以及结果评价等都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极大的改变。前端分析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让整个教学活动明朗化,后续的工作量还很庞大,需要教师、学生、学科专家、教学设计专家等多学科领域共同合作。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城乡规划中还有很多课程亟待建设和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学科要求。一线教师应随时注意教学中存在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细致研究,尤其是与城规专业有交叉的其他专业的教师,更要通过论文、项目、成果等方式做研究推广,这对其他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孙征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