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3 04:19: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初中德育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初中政治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必须要学习的科目,它连贯着初中教育的全部。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中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政治是文化知识还有语言交流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的能力,这些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是比较关键的,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写作能力;培养
前言
初中生虽然涉世不深,但对生活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教学中,老师在加强理论灌输的同时要通过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把问题看的更简约化,更透彻化。要求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独立写作意识。在政治教学中情景教学很重要,因为政治课哲理概念比较多,所以课程比较单子枯燥,只有把社会生活中的充满乐趣并伴有一定政治性的重要性加入到教学中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生活生活中的政治教学的不同魅力。
一、以初中政治作能力来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培养初中生写作的潜能。孩子从家庭中走到学校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我,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初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情感的培养,还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创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第一,要真心的爱护自己的学生,跟学生之间以友谊的关系相处,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都要平等对待,真正的做到不偏不倚,有耐心的帮助每个学生改正错误,鼓励学生勇敢的战胜困难,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感和压迫感,给学生以自信心。比如说在写作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写作,作品精彩的予以表扬和鼓舞,让学生保持住这方面的优势:对于作品欠佳的学生,老师要细心的教导,指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再接再厉。这样每个学生对写作都会产生积极性, 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第二,老师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师的熏陶,在写作中去感悟道德修养。
加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效率。在写作教学当中可以引入游戏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利用文字游戏,老师在给学生们讲课之前可以用文字游戏做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接句子游戏”,例如,开头是“彩”,接下来是精彩,精彩的,精彩的世界,精彩的世界杯,精彩的世界杯开幕。就这样,开头随便说一个字,然后一个字到多个字链接,一直到学生能够说出一句话。这样有趣的游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融入到学习当中,一堂课下来,让学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积累了很多的字词和语句,有利于学生写作。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从而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性,还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培养。并且对他们进行心里品质、道德情操的教育,从而磨练他们的意志和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德育教育
政治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一些哲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作用一切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举一些生活中趣味比较强的例子,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也要重新的审视自己、调整自己,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阐述者和领导者。在政治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老师要发挥民主意识,重新调整师生间的关系,以平常心态和学生以朋友模式相处,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以及感情上的沟通。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丰富教学内容,扩宽学生视野
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水平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生活化思维教学打破了传统模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真正的主观性。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政治领悟的探究。可开展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趣味性和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用心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初中政治的灵魂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又是课堂教学,但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是所有政治老师最关注的问题。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有效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标志性的建筑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避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矛盾。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有趣味的政治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的趣味性,激发他们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同事应该让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脑主动提出问题,对知识有着质疑的态度,让学生有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在疑问中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的完善和透彻。
只有让学生敢于大胆的在学习中提出疑问,才能让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老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的环节,抓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关性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通过这种学习模式,变得善于思考了和探究了。
结束语
由于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比较综合的一个板块,应该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运用,解决了一些传统模式中的问题,增加一定的趣味性。
摘要:现代家庭都很注重学生们的学习,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因为一个人要想做大事就必须学会为人,记得在笔者念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强调过要先学会做人,你才能学会做事。所以在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道德败坏的人,这就提醒了我们老师要在学生的时候就要注重德育教育。
关键词:现代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教学
其实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是初中语文的教学,但是我们又要说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就是教师要注重,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现代的德育教育也很重要,不管是在哪个地方哪个国家或者哪个地区?一个人的品德和品行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我们国家语文作为使用最多的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是最必要的,所以也在教师的初中语文的教学里,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们说话的艺术,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因为在交流的时候你要对别人做到最起码的尊重。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的现代教学中为什么要注重德育教育呢!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仅地形复杂多样,人口和民族也是有很多很多的,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省份有些文化都不尽一样,在中国教育里有个词语叫做入乡随俗,那么这跟德育教育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初中语文的德育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去尊重他人的文化尊重他人的一些传承的东西的一种意识,一个有品德和思想的人,不管处在什么地位,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学会去尊重别人,别人对于你近几分你要对别人尽几分,那么语文作为交流中使用的语言,他的说法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如果现代的学生不做好语文的教学,那么很可能有无意识的说不正确的话,其实这也是要告诉教师初中语文的重要性告诉现代的学生初中语文的学习是有多重要?因为想要走向世界走向国际,我们就必须学会怎样去做人,这样也会让现代和汉族人民更加和谐,一起携手为中华人民未来创造更多美好的东西。德育教育不应可以培养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啊,而且可以培养现代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了解地大物博的中国,让语文走向全世界,让中国人为中国而感到骄傲,为自己的语言语文而感到骄傲。
二、现代初中语文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些重要条件
要学好知识首先要学会做人。人们常说现在需要的人是德才兼备的。可见“德”在首位,其次才是对才能的要求。孩子是未来,是家庭、民族、国家的希望所在。所以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是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课。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感化人、教化人,使之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初中阶段的孩子正是态度、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甚至他的一生。关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三、现代中不实行德育教育,会造成什么后果?
初中生处于生理发育变化快的阶段,同时心理变化也较复杂。如果忽视了某一方面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不正常发展。2009年新疆发生的“七・五”暴力恐怖事件中有很多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些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人,受到三股势力的蛊惑走上了一条反民族、反人民的不归路。为什么在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后他们还会有如此愚昧无知的想法和行为?一个连自己家乡、民族、国家都不爱的人何谈有德?社会有责任,家庭有责任,教师也有责任: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他们在这之前就像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苗需要植树人的不断关注和呵护一样需要给他人生道路的正确指引,即德的教育。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2010年8月,一名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参加军训时由于和同宿舍的同学言语不和一时想不开竟直接跳楼自杀了。也许孩子跳楼只是一时冲动,但是什么原因导致十五六岁的孩子就这么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也许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心理失衡,是德育教育的缺失导致的。如果人们能多给予这些人关注和开导,也许这些惨剧就不会发生了。那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做呢?
四、在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怎么来进行德育教育
1.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课本教材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富含人性美的文章。我们除了给学生教知识、教方法外,还应结合教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更能感受到真善美,识别假恶丑,明辨是非,懂得感恩,懂得谦让,懂得包容,懂得爱可以跨越民族、跨越国界。让学生的心里拥有超越民族、超越自我的大爱意识。借助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向上的道路。
2.以教师独有的人格魅力感染、感化学生 借助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重要,也比较实用。但我认为教师还应当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首先,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积极、热情和认真 。其次,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要让学生对我们产生信赖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认可你,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认同感。这样作为教师就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有时候在教室的一个正确引导下,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学生会觉得这个语文课堂不仅是有魅力的,教师展现的那些,风采也是有魅力的,展现的那些语文知识素养也是让他们感兴趣的。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愿意与教师多沟通交流,表达自己对语文的一些看法,对人生和生活态度的一些看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他们的思想看法,了解到他们对人生的态度,他们的一些价值观和社会观,这样在他们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和生活大都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室成了们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学习上教师应该做学生的们的榜样,在精神文化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德育教育仅仅是初中文言文的一个小块,但是教师千万不能忽视现代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在语言教学中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态和生活态度,学生有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去学习知识,有一句话不是说吗?态度决定一切,德育教育决定的这个学生的一个品德和性质,我相信有了好的学习品德和性格,现代的学生一定会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走得越来越远。
(甘肃省庄浪县白堡中学)
摘要:本文总结近几年学校德育工作,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针对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学校发展、学生特点,本文提出确定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实现路径策略。通过成员在校园、课堂、学生自主化管理等德育实践活动验证,制定学校德育课程模式,再根据初步德育课程模式,通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课程进行反复实践验证,最终确立适合社会要求、适合学校特色、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教育;校园文化;新课程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甚至在生活中,主要依赖于校园环境,所以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会更加确定,同时也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影响学校物理环境对学生非常大。在校园环境的建设,需要学校特色为出发点,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展示学校的特色,让学校想通过物理环境的性能,能有效应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
(二)加强校园德育文化生活建设
校园文化的德育生活氛围,我们需要从学校班级入手。通过集体努力,班级和校风逐渐形成,并成为一种良好的时尚,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氛围,更是一种心理氛围。这会对每个人的校园产生一定的影响。班级和学校精神不是特别明显,而是一种潜在的氛围,学生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让学生能够受到影响,并逐步按照约定的规则去遵循。通过一定的心暗示和舆论的影响,让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同时有能力调节自我的道德品质。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学生进入的校风和学风很好的学校,那么他们将以良好的氛围影响,符合学校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在同一时间,不该做的事,一个变化,对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二、加强农村教师的德育水平建设
(一)加强教师道德教育知识的培养
在学校方面,要培养德育人员,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提高教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质。如果教师能够真正强大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及道德教育,可以使教师的思想品德教师将进一步提高水平,充满了对学生的义务教育的积极性,真正建立在实践自己的教育责任,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的游戏使学生感受能力方面,才能真正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教师可以照顾学生,从内心尊重学生。在学生的影响下,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尤为重要,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生活。自古以来,教师一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被誉为灵魂的建设者,教师的人格普遍高于其他许多人,对于德育工作人员来说,高尚人格是基本素质,
在中学德育的现状,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过关,性格也很好,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济的影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让很多的巨大损失,教师的形象,以促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学校等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坚定,完美的施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注重教书育人的老师,这给当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也需要关爱学生,德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对真正的美德,虽然是一个需要奉献精神和激情,需要用他们的自尊、勇敢和智慧的优良品质,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二)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的理论水平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德育需要人才能够掌握德育的动力,同时管理知识和学习课,尤其是古今中外的德育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理论和管理能力。同时,学校要让学校领导和著名的德育学者参加教师的定期会议,对教师进行德育讲座。年轻一代教师学习后,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方式,一对一的指导,让很多高级教师,优秀的教师是很辛苦的,努力工作的,在实际培训经验的精神去帮助那些年轻的教师,加强交流和学习之间的教育工作者,让大家一起学习和进步,从而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将三级责任、工作绩效、态度和效能纳入考核体系,激励和惩罚。
(三)加强课程标准中的德育渗透
在德育工作的许多农村地区并不局限于班主任和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努力也需要其他教师,认真落实德育概念教学形成一个综合的道德教育环境,一起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八大精神,落实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建设的几点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坚持“教会教导,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在每个学科的教学工作,加强道德教育是改变农村德育现状的重要途径。备课过程中,既要理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深入体味;既要关注显性的德育内容,更要关注学科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体会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三、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践路径策略分析
(一)真正树立“德育首位”观
学校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党和政府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德育第一”。德育为先”的理念,对实际工作的真正落实,首先,深刻认识学校领导为先”的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必须解决的德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学校党委和思想不一致的工作学校的行政部门,坚决制止学校德育智育的“两张皮”的现象,党的统一安排和计划,改进工作,同时作为行政工作的主要方式,对道德教育管理新体制。
(二)增强德育的实用性
在我国的德育实践中,应探索和深化三种实践教育活动。一是社会实践教育的观察。包括社会调查、调查等形式的活动。让社会实践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一个很好的观察,也能很好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正确的思想和道德理念,并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正确认识他们原来的想法教育实践。二是社会教育实践。包括生产、科学实验、教学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有效的活动促进知识的运用,真正了解知识的含义,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起到教学实践的作用。农村初中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和学习能力,以及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设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手段、主要途径和途径。三是学校需要创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索精神,从初级到高级的道德教育构建了一个新的模型,并建立了感纪律。
(三)加强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互动联系
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学校与家庭的长期合作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身边最重要的道德模范。有效的协调和家长不能顺利进行,学校德育将难以收获。学校应设立家长委员会,以面形式,经常与家长沟通,邀请家长参加学生活动,聘请部分家长为学校教师,通过家庭和学校等形式形成统一的教育活动力量。学校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学校活动有更多的支持和了解。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道德学习中,父母扮演榜样,起带头作用。如果家长不进来,那么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学校,家长可以定期开展,并会给家长一封信。此外,这些特殊活动让更多家长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意向,更满意学校的教育工作,也更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在许多发达国家,有许多成功的德育案例,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经验。
摘 要:由于社会的发展,现有德育体制和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缺乏密切联系,内容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德育以及引导、探讨合理的情绪处理的方法等几方面对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教育;实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元文化社会环境的形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面对大量信息的涌入,面对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社会,我们不得不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只有对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德育实效,方可迎接时代对德育的挑战。那么德育工作怎么改革、创新呢?我们可以尝试着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提高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效性
“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发展”是体验教育的核心思想,即在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我们应积极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抓住和借助一切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各种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在体验中主动成长。
如我在班上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上的有些学生不尊重、不孝顺父母。不论平时如何苦口婆心,仍不见效。有一次,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准备好一个5、6斤的沙袋,同学们都猜不透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第二天,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沙袋,静候我的命令。这时,我又让同学们把沙袋绑在自己的肚子上,扮成孕妇的样子,来一次“腹系沙袋,心念母恩”体验活动,而且还要求在这一天里不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拆下沙袋。刚开始,学生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有事没事常挺着“大肚子”来回爬楼梯。可好景不长,半天下来,学生们便累得支不起腰来,这才知道这个“大肚子”不好挺。但一天的时间还没结束,没办法只好忍着。好不容易挨到下午放学,我才宣布活动结束。这时,学生们已叫苦连天,二话不说,连忙解下沙袋,一个个直喊轻松!待学生们安静下来,我便组织学生先谈谈这一天的感受,然后想一想自己的妈妈。挺着个“大肚子”一天你就受不了了,可你们的妈妈在怀着你们的时候,何止是一天,那是足足十个月呀!该有多辛苦啊?这时,教室里出奇得静。于是,我就不失时机地追问,那你们日后应该怎样来报答妈妈的这份恩情呢?一语点醒梦中人,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这个办法实在是妙,无须过多的语言,空洞地说教,通过活动就使学生体验到妈妈的辛苦,从而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变得体贴、孝顺父母!非常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只有体验才能加深对道德观念的认知,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德育没有体验不行。
二、引导、探索合理的情绪处理方法,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教师要成为情绪管理的典范 ,如果以自然和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就会让学生理解:大人也有不愉快的时候,也要去处理情绪,同时学生也从中学会理解和体验别人的感受。如果我们用迁怒、乱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情绪,那么怎能期待学生会有良好的情绪处理能力呢?
首先,关注学生的情绪反应,不要急于批评学生的负面情绪,如“这么点小事儿还至于这样?”“你不该发脾气”等语言都表达了一种排斥的态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肯定和接纳他们的情绪,不评价好坏,有时只是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就足够了,如“明明,看你显得很难过的样子,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看你怒气冲冲的,像个要吃人的小狮子,到底是什么事情,是谁让你生气呀?”“噢,怪不得你那么难过呢,原来如此啊。”
其次,听听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发现和捕捉内心的情绪,如“看到你这么伤心,这件事情对你一定很重要。来,孩子,坐过来,告诉我,你现在的感受。”“那件事情是不是让你觉得很丢面子?”这类的问话就是帮助学生描述和识别情绪的来源,而不是告诉他们不应该有那样的情绪。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处理情绪,不要一上来就是讲道理和理论分析,启发他们思考和探讨多种方法处理情绪,如“如果重新来过,你还有什么样的处理方法?怎样会有更好的效果?”或者将自己在处理情绪时的经验拿来与学生探讨。
三、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德育,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其内容应具有超前性、导向性、激发性和纠补性,应该与时俱进。因为社会是发展的,只有德育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能用德育去规范社会的发展。如生态环保问题、社会阴暗面对人的影响等,这些在传统的德育中不曾出现过,如不创新,不增加此方面内容,那就完全依赖于个人的道德自我约束力了。基于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德育中进行创新教育,增添以下内容:
针对社会风气对学校影响方面,我们可以增添诚信合作、社会责任感、社会腐败现象分析、辨别流行事物优劣、是非辨别等方面的内容。针对人文方面培养,我们首先可以增添生命意识教育,让同学不要偷生,不要轻生,尊重生命,积极面对人生。这也是一个人正确对待人生及处世态度的前提和关键。其次,开展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有益于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活动。针对时代脉搏的把握,我们可以开展环保系列活动、健康网络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对德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其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还有待于我们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以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进行初中德育教育的行之有效的些许做法。希望能对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育工作;自我管理;个性特点;人生观;学会做人
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注意教育效果。德育工作应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尤显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接受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是极其重要的,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目标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制定这个目标时,尽可能地做到切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差异,观察、分析、综合,待“洞悉全貌”后采取不同的措施、途胶头椒进行思想教育。初中阶段的德育,应该通过加强“学会做人”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
一、德育工作中要积极提倡“务实”“创新”精神
为了使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学校应配备一套既有很强管理能力又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明确其岗位职责,专门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同时联合党、政、工、学生会、青年团,多头齐抓共管,还应该积极发动学生力量,使其实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自我约束。德育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而且在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去处理,情节严重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绝不姑息迁就。对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行为要坚决予以抵制抨击,压邪气,树正气,使校风纯净严明。但在处理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一要重“超前”忌“滞后”,校有关领导应经常深入学生中调查研究,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对症下药,使问题软化、消灭在萌芽状态,决不能对问题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待其酿成大患,“滞后”而处理,乃“亡羊补牢”,实属下策;二要重“疏导”忌“堵塞”,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应多加疏导、引导、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其思想向积极方面转化,切忌不问根源,不去解开问题的症结,动辄对学生罚款、处分,这种盲目“堵塞”的做法,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必使“川壅而溃”;三是要重“激励”忌“滥罚”,应激发鼓励后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并通过引进激励机制,使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人人争先赶优,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经常表扬先进,弘扬正气,而不能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用尖锐的言辞挫伤其自尊心,如此定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对立情绪,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在学生思想教育中,无论学生谈多谈少,教师都认真听,并适当提点看法。由于师生双方都能讲,情感比较融洽,学生的解释使教师情况更明,教师的意见使学生易于接受。实践告诉我们,多给一些时间,让犯错误的学生说明情况,作一些解释,教师施教的针对性、可行性强些,随意性、盲目性少些,施教的情境会畅通宽松,效果也较好些。
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对“个性倔强的学生” 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机敏、灵活、亲切、热情,有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伴有情绪易于波动、轻涪散漫、不踏实等特点。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成为双差生,有的甚至会引发伤害事故。对“慢性子”学生,平时能克制自己,遵章守纪,但不喜欢活动,反应迟缓、欠灵活,惰性很大,甚至常常萎靡不振。其中有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无论平时说话走路,还是上课做作业,以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等速度都不快,赶不上一般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耐心地说服教育他,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多读书多活动,多动手多动脑,经常训练读书、写字速度,思考问题时要求反应灵活等。后来,这个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三、德育工作中还要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空动的说教,必须坚持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联系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进行教育外,还要注意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疏通障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比如,在新旧体制转轨期,社会上出现某些消极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名学生就是因为受社会某些腐败现象的影响,而产生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错误看法。这位学生在座谈时,还列举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实例,论证他的看法。由此可见,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过程中,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人生,不能把个别的局部的问题看成是普遍的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克服片面性,疏通阻碍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各种活动在向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寓人生观教育于各种活动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中,从不同角度,受到深刻的人生观教育。学校只有切切实实地加强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才能更好地、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
四、德育工作中强化做人教育
现在中学生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造成他们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他人和集体。他们缺乏责任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助人为乐、孝敬长辈、热爱集体却正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此,学生现状也需要我们强化做人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构建“学会做人”教育模式是时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基本思路要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目标,从学生的道德现状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设计德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从而实现目标。重新构建“学会做人”教育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其合理部分,努力克服其弊端,借鉴当今中外各种先进的德育理论和经验,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目标的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我们把初中阶段的“学会做人”教育定位于“社会要求每位公民必须做到的”这一档次,即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这是因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它的特点之一是全民性。中学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即非终结性,初中阶段并不承担人才培养的终结任务,但它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这并不是降低德育要求,因为实践已经证明,一味坚持高于初中学生接受能力或连教育者本人都达不到的道德要求,这样的德育工作,实效性很差。做文明人是社会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而如何做“现代人、爱国的人”的教育任务就更为艰巨。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能够完成这项教育任务,就为一切更高要求的道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就是教育的成功。在教育内容安排上,要从学生现状出发,螺旋式上升。人的道德是在为人处世中体现出来的,这就决定了做人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应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进行教育。学生的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增长,由家庭扩展到学校,继而扩展到社会的。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系列道德上的困惑,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性交往?”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正确解决,其道德素质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做人教育以学生现状为出发点,以社会需要为目标,这就决定了内容的安排必须体现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社会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地位就行不通了。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思想教育中,注意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讲话,允许学生争辩,留给学生反思时间,等待学生自我实践,这既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体现灵魂塑造工程的特点。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转化和飞跃,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必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 526300)
[摘 要]对初中德育教育方法展开研究直接影响到初中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德育教育创新方法主要包括:构建网络平台,打造品德小组,采取实践德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网络平台;品德小组
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初中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因此,很多初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均在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上积极探索与努力,希望能探索总结出更多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德育教育方法,对初中生实施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整体思想品德水平。笔者在具体德育教育实践中发现,过多采用传统德育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为提升德育教育成效,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初中生实施德育教育。
一、构建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网络对于初中生而言已不再陌生。为提高德育教育成效,初中学校应构建自身的德育网站,通过德育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网站可由学校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专门打造,在打造德育网站的过程中,应积极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通过意见的反馈更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学校德育网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德育网站的布局应合理,栏目应清晰。具体可开辟“德育话题”“德育新闻”“德育标兵”“德育榜样”等专栏。德育网站构建完毕后,学生便可通过浏览德育网站的方式,获得更多德育教育,从而不断提升思想品德素养。另外,微信现在也广受青睐,为此,初中学校可单独开辟一个德育公众号,要求所有学生家长均订阅该公众号。在此基础上,学校便可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对学校德育公众号的内容进行更新。如可文章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思想品德水平,并让家长明晰提升孩子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性等。有了专门的德育网络平台后,初中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便会事半功倍。这样的德育教育方法与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有很大不同,不仅更具现代性和吸引力,也更能被广大初中生所接受。
二、打造品德小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成效,可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本班内建立品德小组。品德小组主要负责如下任务:(1)对本班学生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记录与汇总,并及时将结果呈报给班主任;(2)从学生角度对相关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给品德教师、班主任及学校领导在德育教育方面献计献策;(3)积极帮助班里存在品德问题的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可以说,品德小组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智谋团,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小助手。初中学校在打造品德小组时,应严格控制品德小组的具体人数,一般而言,每个班级的品德小组人数应控制在6人以下。研究发现,6人以下的品德小组更利于成员之间进行相互探讨,让所有成员均有发言的机会。品德小组建立后,为便于发挥品德小组的积极作用,可在小组内让成员推选组长。这样推选出的组长会更令大家信服,更具权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班品德小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索。正所谓,只有交流才会出现思想的碰撞,才会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才会让品德小组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采取实践德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都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或其他学科渗透,抑或是班主任在班上渗透。这样的德育方式大都以理论性的形态出现,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德育教育成效,但仍显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成效,建议学校应经常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校德育教育质效齐升。例如,学校可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参观,让学生了解养老院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在参观时,要求学生帮助老人洗衣服、剪指甲,给老人唱歌、表演,陪老人聊天等。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德育活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也会在无形中得以不断提升。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上马路帮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到革命烈士园林瞻仰烈士,到红色教育基地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看似麻烦,但取得的教育成效却极为显著,值得初中学校积极借鉴和运用。
总而言之,德育是初中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初中学校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实践中,不应墨守成规,应积极在德育教育方法上进行创新,总结探索出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德育教育方法。
(广东省博罗县九潭中学)
摘 要:“学必以德性为本”,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其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前途命运。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德育教育逐渐成为重点教学问题。内容主要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德育的现状,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德育教育的尝试和做法,以期能增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德育教育;现状;改进措施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和品德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他们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尚不成熟,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德行引导,将来就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迷失方向,更无法挑起建设国家、富强社会的重担。对于中学生的德育,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授者应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将思想准则、道德规范从字面上深化到思想里,实现在行动中。
一、中学生的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不断有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2.青少年厌学队伍逐渐扩大
我在本校内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30%的学生不想学习,也不爱学习,上课昏昏沉沉,整日里无精打采,对于家庭作业置之不理,对于自己的未来毫无期待。晚上、周末甚至逃学,旷课泡在网吧,不思进取。
3.青少年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学校的校园中,路过学生身边总能听到一些社会上的“流行话”,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口中如行云流水般收放自如,脏话连
篇,其中也包括有很多的女同学。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穿戴、发型、语言都与他们的学生身份不相符和。
造成学生思想行为恶劣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家庭的两个极端状况:或是父母都在身边,非常溺爱,或是父母在外打工,缺乏管教以及社会风气和网络文化的影响等等。
二、德育教育做法,抛砖引玉
德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期间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密切配合,这里涉及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人员的各个环节。以下本人就教师的角色为主,针对以上青少年的问题现状,提出在初中生德育教育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几点:
1.加强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我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最主要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以身作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我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实践工作中,我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园外,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想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在工作中也会早去晚走;自习课上,为让学生保持安静、用心看书,我会在教室坐着备课,为学生做好示范。从教师的身上,学生会在无形中感受到什么该做,该怎么做,什么不该做,他们就会自觉地遵守中学生行为规章制度,s束管理好自己。
2.紧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健康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教师要紧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实践教育中的关键点就在于加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封闭的内心无法释怀而累积成为问题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与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性格,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中,着重要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上下工夫。尤其是学生受到影视、网络等多方面的影响,难免眼花缭乱,审美出现偏差,出现不良行为。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总之,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并成才。
摘 要: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关系着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成为初中教师应该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创新型对策
一、选题背景
当前,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基础学科的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品质。“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做事”应该是素质教育广泛推行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当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大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以成绩论成败”的现状仍然是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很多学校及教师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阻力重重,问题不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环境下,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1.对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应试教育体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仍然是很多初中学校的教学口号,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基础学科的学习上,认为德育教育课程可有可无,凡是升学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对竞争激烈、升学压力较大的初中生来说都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笔者对所在城市的9所中学进行了实际的走访调研,其中只有5所中学开设了德育教育课程,而真正按照课程表执行的只有3所。由此可见,很多初中学校德育教学课程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对德育教育工作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一大主要障碍。
2.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大部分开设德育教育课程的初中学校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缺乏创新,大多数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都是“照本宣科”地诵读教材上的内容,德育教学的课程时间本身就极为有限,再加之学习内容枯燥无趣,这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学校教育工作不及时,监督指导不到位是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时有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3.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
初中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涉及一些法律常识的教授,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初中正是学生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忽视,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一些错误的思想缺乏及时的引导,这些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三、新课改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发展的创新型对策探究
1.提高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发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综合素养的作用,学校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德育教育纳入到n程安排活动中去。笔者通过对我校周边5个学校初中德育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我市教育部门在《惠州市初中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德育教育的目标,并将德育教育成效纳入了教师考核体系中去,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2.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在德育教育课程开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通过案例的安排以及情境的创设来增强德育教育的生动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初中生来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沉迷其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使早恋行为时有发生,沉重的学业压力使学生性格扭曲,等等。种种现象的存在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当将会使学生叛逆消极,对学生一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排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关爱,多多制造一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将一切不正常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上,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说教方式,以“知心人”的身份和学生聊天、谈心,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环境下,德育教育工作关系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个人道德素养的提高,因此,应该引起初中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化解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性,是当前初中教师着力探索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尝试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做事”,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时刻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才能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得以实际运用,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广泛参与,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广东省博罗实验学校)
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教书固然重要,育人更为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现行的中学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大纲的实施看做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物理学科不仅在培养学生智力、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一定的学科素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其他学科一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正确的人生观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个人在工作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和浅显的认识,谈一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1 建立严格的学生乐于接受的学科学习要求
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管理。作为管理就要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做到“严慈相继、关爱每一名学生”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更好的效果。建立和实施本学科的符合课标要求,适合学生特点的规范要求,其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从预习、上课、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学习规范要求,大到完成效果,小到坐姿、站姿、声音、书写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奖惩措施,在平时教学中严格执行。既保证了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在严格要求的同时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心中不知觉得形成了遵守意识和按规矩办事的习惯。
2 用爱去影响、关注每一名学生
教育教学中只是严,还远远不够,更需要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作为教师要用大爱去影响和呵护、关注每一名学生。
1)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职业的热爱,博大的胸怀、高尚的爱国情操,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在平时工作中教师各项工作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充满热情的去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关心爱护周围所有的人,用心包容所有等等都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有效资源,教师要善加利用。
2)把爱延伸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让一些教师远离了成绩低、纪律不好的孩子。偏离了教育的宗旨,不能多元的去评价和关注学困生。在平时教学中我会时时的用不经意的方式给予在我的学科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纪律稍差的“调皮生”更多的关爱。多提问一次,多面批一回作业,多聊一次家常,多询问一次对老师的看法和要求,用温柔的目光多注视一会等方式,不断的走近他们的心田,让学生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近。慢慢的学困生越来越少,调皮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少。
3)在幽默与欢乐中惩戒。“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古训。但从人的心理来讲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吃苦药,愿意听逆耳忠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惩戒时,教师要是能讲求艺术性,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不可避免会有这样的类似情况出现,在课堂上没有点高潮,学生或是沉闷,或是烦躁,或是瞌睡,所以我会在课堂上适时的讲些与物理相关的笑话,或者根据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来点冷幽默,这样一来学生精神了,注意力也集中了,教学效果会更好了。再比如有学生课间迟到,我会把他们留在门口,每人说出一个成语或者一句诗,并且要解释相关的物理知识,这既是对迟到同学的惩罚,同时又以游戏的形式考察了物理知识。
4)特事特办,以点代面。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他们表现的更为富有个性,排他感更强。如果只是简单的一刀切,一棒子打死,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科任教师应同班主任一样,在教学中关注这样的学生,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加以教育,起到辐射效应。做为科任教师,我们有着学生不很惧怕的优势,更容易与学生接触,更容易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内心。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学生与教师“较劲”的原因所在,用师爱去融化学生心中寒冷的冰。
3 充分挖掘学科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物理学科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只要我们深入的挖掘和有效的整合,可以找到很多很多德育点。
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在学“声现象”时,习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说明,我国早在宋代就对声音有了研究,并且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回音壁无疑是古代科学家的科学知识与建筑师们高超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学习磁现象时,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在“平面镜” 这节课提到“我国大约4000多年前夏王朝时代就有了铜镜” ,抒发爱国情感,再引导学生感悟从“以铜为镜” 到“以人为镜”的做人道理。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再如,利用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欧姆定律》这节课学习完之后向学生介绍欧姆发现该定律的艰辛和不懈努力的过程。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突破都有科学家伟大而又艰辛的努力。敬仰的同时更是一份激励和珍惜,学生会更爱这个学科,更珍惜所学习到的知识。
总之,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百育德为先”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很好的研究和积累德育教育的方法,并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就会收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痕”的效果。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在教育各环节的渗透。”可见,新课程改更加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渗透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命运。但是在现有教育体制下,重智轻德的现象仍然存在,而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给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所以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贯彻以德治国的迫切需要。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强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在教育各环节的渗透。”[1]这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教师不仅要完成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德育教育的重任。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找到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进行生物教学的德育渗透,是生物教师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初中生物教学中针对德育渗透所做的探索和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学科切入法
有效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德育教育只有以知识为载体才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在备教材的同时,备德育教育工作,着力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教育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尽力做到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融会贯通,使德育教育工作附着有物。如:我在讲“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2] 时,首先让学生查阅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方面的相关资料,在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当同学介绍我国珍稀动物――麋鹿之后,我提出“从麋鹿的消失到麋鹿的回归,你有什么感受?”这一开放性问题,有的同学说:“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我感到很自豪”;有的同学说:“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要”;有的同学表示“对偷运者和八国联军入侵、屠杀和掠夺的憎恨”;有的同学还表示“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有麋鹿的回归”……于是我又因势利导,继续追问:“作为零零后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同学都表示要努力学习,为建设强大的中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贡献一份力量。在学生热情被调动起来之后,我又号召学生动手制作一期以“保护篇”为主题的生物手抄报,既使学生知识和情感融合时附着有物,又培养了学生发散的思维模式。可见只有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情感引导法
一般来说,情感、信念支配道德行为,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情感特点,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
在初中生中存在抽烟、酗酒和性无知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这方面,生物教师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例如针对学生“抽烟、酗酒”问题,我从生物学的角度让学生观察正常人的肺和吸烟人的肺、正常人的肝脏和酗酒人的肝脏之后,再讲吸烟、酗酒的危害,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吸烟、酗酒的危害,更容易接受教育,从而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又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多样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学生在性生理、性心理发展都有所提前,但是学生对性知识却很模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所以我在学生学习“人的生殖和发育”[2]时,抓住契机适时地给学生传授性教育知识,破除了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了学生对性的无知与困惑。同时根据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时期,突如其来的生理、心理变化,使很多学生感到不知所措,面对这些问题我又开展了以“青春期卫生”为主题的知识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青春期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为其今后健康的生活和学习铺平了道路。同时培养学生树立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思想意思。
三、实践锻炼法
初中生物教学,除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外,还可以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延伸。
例如在组织学生采集并制作动、植物标本活动中,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也体会到物种的多样性,感受到人只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理解了和谐发展的真谛,学会了尊重、关爱和珍惜。又如,在组织学生开展植物的种植活动中,一方面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植物的形态特性,以及生长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真正体会到农民的辛苦,理解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在探索和研究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成功之路,德育教育工作在各学科、在教育各环节渗透的目的就一定能实现。
【摘 要】教师的目的在于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又在于育心。恩格斯说:“心灵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有思想力,文化力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的使命和重任。固然各科的教学很重要,但在教学之中的育人是不容忽略的。
【关键词】初中学校;初中德育;策略探讨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当今社会青少年身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也在思考如何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归纳起来,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抓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班级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如果一个班级是积极向上、学风严谨的集体,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必定会充满激情、热爱学习、思想觉悟高;相反,如果一个班级像一盘散沙,没有一定的组织纪律,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做事时也一定会是自由散漫的,因此,抓好班级管理,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又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
在抓班级管理时,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因为万事“礼”为先,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方面的教育,礼仪虽然不是基本的道德准则,但却是搞好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就包括了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自觉遵守各种纪律的习惯。要做好安全、纪律、法制这些方面的教育,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德育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等文件精神。
做好班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班干部既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又是学生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班干部自身的榜样示范会给其他学生做好表率,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监督班上其他成员的行为习惯。当然,要做好这块工作,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也很重要,班主任是一面旗帜,走到哪儿,学生就跟到哪儿;班干部就是旗帜上的星星,随时照亮着班上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构建了班主任、班干部、班级成员都和谐融洽的关系,才是最理想、最具有教育力量的班集体。
另外,班主任还要重视班级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作用,道德行为的规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德育教育要有一定的持续性。班主任要在全体成员的配合下,抓点滴,防微杜渐,及时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德育知识,在抓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重视文化教育,学科渗透德育。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而道德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起到了学科间教学内容的整合,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协调好各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的同时起到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形成能力、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班级文化建设也不可忽视,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班规、班训,班歌,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喜欢的一句话写下来贴在展板上,用以激励自己,班中墙壁上书写催人奋进的话语,班级健设图书角,每人捐献一本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将同学们的读后感、好的书法作业、作文展览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
三、关注、关爱、尊重问题学生,
在班集体中,不是每个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都完全正确,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对待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我们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变自我。我们要格外关注他们,在纠正他们不良行为的同时,给他们更多的爱,温暖他们的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尊重之后才会想起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尊严,竭尽全力去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们在转变问题学生时必须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尊重他们,要让班级的成员都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改正过错,重新认识自我,向温暖的集体靠近。
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分子,问题学生没有得到转变,班级的管理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制约,班上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问题学生,使他们不再带着“问题”,使他们不再拖德育教育工作的后腿,从而提高班级德育教育的实效。当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时,这才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在深化德育教育时,我们要充分认识活动所起到的作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就巩固了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教师也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周一的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就一个最好的时机;利用一些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春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革命传统教育,利用班会、校会时间进行专题讨论、教育,这些都不失为好的方法。
五、优化家校联系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整体,任何环节脱节了,教育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除了要重视校内教育外,还要重视校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经常家访,和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们多了解自己的子女,教给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让学生在校内所受的思想教育在家中得到延伸,行为习惯得到巩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件关系到国运兴衰的大事,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更应该切实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重视他们努力后的结果,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做得更完美,最终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摘 要】著名的语言学大师乔姆斯基曾经在他的著作中讲过:“语言是人类世界最神奇的创造之一,它无穷的魅力有效地影响了世界史的进程。”的确,语言是人类最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之一,而汉语言更以它悠久的历史底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学校德育创新事关当代人才的精神支柱的构筑,事关人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事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德育状况,积极开拓德育的广阔空间,切实加强德育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效能,才能营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育人环境,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校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融入;
教学是一门艺术,新一轮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在各门课程渗透德育教育。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把德育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规律的不同阶段和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引导学生的正确行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个性。现结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陶冶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中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还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语文课本有不少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品质的文章。讲读这类课文,在介绍时代背景时,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如在讲授《个人和集体》一文时,着重介绍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8日在延安马列学院讲演后的反响,同时该文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从而使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弄清今后自己该怎样做。类似这样的文章,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激励了学生,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该怎样做人,怎样学习。再如七年级《生命・生命》中的三个事例引出对生命的思考:一是对生命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二是生命是短暂的,生老病死无法捉摸,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意义;三是珍惜生命,珍惜时光,无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二、练就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练意志等。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先引导学生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我们需不需要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呢?要求学生结合自己谈感受,使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良好的集体活动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互相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们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开展“我学习,我快乐”,“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口头作文比赛,通过竞技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又如:我们针对一部分学生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开展“班级故事”创编活动,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故事的撰写与讨论。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团结、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级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四、开辟学生心理沟通渠道
初中生在写日记时,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并没有写真日记。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通过与学生、学生的日记“三点一线”的心理沟通渠道,与学生交流。在批改学生的日记作业时,要强调学生不要为了应付作业而写假日记,这样,在学生的日记中就能了解到学生的苦与乐,喜与悲,了解他们出现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同时,通过在学生日记上直接批语或找学生个别谈话等途径与学生交流思想。实践证明,通过这种老师、日记、学生“三点一线”的心理沟通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作为教师,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就会失信,这样的教师,即使能说出道理也不能说服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严格地按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我从教以来,从未缺过一次课,从未说过一次谎。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通过自己的言教身教,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就形成了。
总之,语文是集语言、思想为一体的学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制定详实有效的德育目标和实施计划,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要寓教于乐,抓住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教学、管理和服务,课堂内外、学校社会结合,通过德育工作网络,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加强道德内化;要积极探索和利用网络传媒等现代先进的手段、科学的方法,提高德育的科技手段。如何将德育工作有机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接受各种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的尝试与探索。
摘 要:初中德育教育是塑造学生优质品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阐述德育教育价值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新形势背景下提高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质量;方法策略
一、初中德育教育的价值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行为意识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和状态。随着学生知识视野和交际范围的扩大以及课程量和课业难度的增加,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进行着跨越式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操守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诱惑下,学生易产生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如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成绩持续下滑,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等行为;叛逆、抑郁、内心脆弱、意志薄弱、逃避困难和挫折、缺乏青春活力,甚至出现违法行为。这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严重制约着初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初中生思维意识、行为习惯的健康发展。
鉴于上述情况,初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志在必行。德育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法律上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新时期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生活、学习健康发展,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德育教育以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要求鞭策教育工作者,增强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勤奋好学、勇于实践、道德品质良好等要求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引导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基本发展规律,有针对、有目的地开展德育教育,进而合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初中教学活动的科学发展。
二、提高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方法探讨
1.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正确引导思维发展
初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较为细腻、情感丰富、内心躁动不安,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关注和了解学生行为意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对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理性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引导建议,而不是全盘否定、一味说教、批评,以致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聊天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大胆提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我国初中教学活动的学科分类较多,目前承担德育教育工作的学科主要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但学生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分布在教学活动的每一项科目当中,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个学科之间的配合,只有将德育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初中教育的每个学科中,才能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中,政治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法治方面的教育;历史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民族史观教育;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则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索精神。
3.注重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和实践性
德育教育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它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将目光从课本知识转移到课堂以外,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知识理论走向生活实践,通过现实问题的参与解决,切实理解和感受教材中的教学理论,形成知识―问题―实践―德育的学习探究方式,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德育的最高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坚持教学活动的生活性、实践性,将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选择生活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代表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实体会和理解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思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善于创新、敢于实践的能力。
例如:在周末或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农基地参与劳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通过参加相关的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
三、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不断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全面发展的适合时展要求的青少年队伍。
【摘要】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中学生的性格以及后期个人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学都开展得比较顺利。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得不多,特别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因此,本文在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初中英语;德育教育;渗透
德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小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个人美好品质的形成。在当今中国,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中小学生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作用。从而在方方面面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德育教育很有必要渗透其中。
1 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1.1有助于美好品质的形成
个人美好品质的形成来源于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该归结于为他个人所受的教育。在当今社会,美好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个人在社会的立足之本。中小学生,正是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刚刚形成的初期,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美好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拥有良好的品质很大一方面来源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只有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够塑造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美好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1.2综合素质的养成
综合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应该是个人的魅力和品质。做人的根本是会做人,所谓会做人就是拥有一种良好的品质,让社会信任你,让人们喜爱你。在现代社会中,从来不缺乏技术高超的人才,但是却极度缺乏一些品格高尚的人才。很多公司在面试的时候,往往会考察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水平,并且把它当做一个人的能力之一。中小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家长的教育,另一方面来源于学校的教育。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出现的问题
2.1忽视了英语德育教育
现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主要以应试为主,是为了学生们能升学,能找个好的工作,从而荒废了德育教育。对于当今急功近利的社会而言,有用性似乎占了教育很大的比重。也是因为平时对德育教育的缺失,才导致各种大学生道德败坏事件,比如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德育教育做得不成功,并且我们的教育没有重视这一块内容。
2.2英语德育教育方法出现问题
德育教育不是嘴上念念而已,更加需要方法。中小学生对于一切未知事物都好奇,也积极。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更加应该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政治教育这种方法是明显不够的,学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同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也正是由于德育教育方法上的失败,导致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出现很大的问题。
2.3英语教师个人人格魅力的缺失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老师应该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大部分学生可以不听家长的话,但是一定会很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话老师做的事情,学生都记在了心里。事实上,一个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性格以及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优秀的老师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偶像的情结,并且积极向他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德育教育。然而,现阶段,很多英语老师的人格魅力是缺失的,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其他方面很难给孩子们带来启发。
3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3.1从课本出发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拥有美好的品质,这任务学生和老师来讲都非常艰巨。从课本出发能够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课堂,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习惯。比如课文中,李梅和韩雷雷是好朋友,两个人经常一起互帮互助,老师就可以以课文为蓝本,教导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也要互帮互助,从而让整个集体更加有爱。再比如学习family tree的时候,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庭情况,更加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方方面面,从而更加热爱家庭,更加孝顺父母。
3.2树立良好的个人榜样
老师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事实上,一个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性格以及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会模仿老师,并且把老师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在当今社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重视榜样的作用,一方面,老师应当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拥有良好的师德,在个人品质方面起带头模范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树立一些模范典型,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应当表扬,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
3.3从课外活动中进行渗透
英语课堂是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课堂,同时,在英语课堂外,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当进行有效地渗透。比如布置一些大家友好协作的英语课堂外任务,一起做一个presentation,一起完成一个teamwork等等。这些对于学生的合作和互助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我们需要这样的课堂外活动,并且多多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养成各种美好的品质,才能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3.4培养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小学生正是习惯的养成期。这段时间的个人习惯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应当从细节去培养一个学生。比如平时认真读书,要会收拾书桌,要有礼貌等等。这些小细节对于一个人美好品质的养成都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师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有督促作用,同时也有引导作用。
摘 要: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过程、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但目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出德育教育工作“弱化”和“误化”倾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有效对策成为当前更好地促进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紧迫课题。
关键词: 初中德育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加强中学德育教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然而,当前部分学校德育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有些学校“唯分数论”,“以成绩论英雄”,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与德育教育失位有直接关系。如今年6月21日浙江一男童遭多名初中生囚禁暴打,6月22日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初中女生被羞辱等类似事件不断见诸报端、网络,这些初中生在自身承受失足痛苦的同时,还给家人、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当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无疑,德育教育工作缺位是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现阶段虽然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素质教育,但在现实课业、升学压力下,老师的教育责任更多的是知识教育,往往忽略德育教育,导致部分初中生拥有了知识,却弃掉了品行[1]。学校、家长包括社会对智育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没有把德育教育上升到培育人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度,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给当前德育教育工作提出很大挑战。有些地方学校缺乏强有力的思想品德教师队伍和专职德育教育人员,在社会上没有形成重视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部分地区德育教育方法停留在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教育目标停留在老路子中,不符合当前初中生发展实际。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往往忽视学生的感受,教育对象往往只针对学生,当学生违纪时才与家长联系,很少或几乎没有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2]。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起来举步维艰。
二、影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和敬业精神有无直接影响德育教育成功与否。如果每一名教师都能非常敬业,认真研究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那么这个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一定很到位;反之,如果教师只是泛泛地空讲一些大道理,并多以训斥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地斥责学生,只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德育教育工作根本无法开展,更谈不上发挥作用。教师只有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自己率先垂范,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使德育教育切实发挥作用。
2.学生因素
德育教育实际就是对学生的教育。每一名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不同学生在思想、性格上,待人接物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德育教育必然存在许多规章制度和条条框框,这些规章制度和条条框框势必造成某些学生的反感,可能自身习惯导致他不能很好地遵守这个规章制度,给德育教育带来诸多麻烦。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社会较少,没有很好的自制能力,有时过于简单粗暴的德育教育方法导致他们不理解学校和教师为什么以种种规章条例、制度规范束缚他们,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抵制心理,阻碍德育教育全面推行[3]。
3.学校因素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主要或者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文化课考试成绩。虽然现在都推行素质教育,但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往往牵制住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变革。成绩差令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接受,政府不支持,学校的处境举步维艰,所以抓文化课成绩还是大多数学校主要的或唯一的工作。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造成学生不能全方面发展,对德育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程度的削弱。教学研讨是学校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定期做的一项工作,现阶段很多学校教研内容很少与德育教育相关,都是一些学科教学上的交流和探讨。
三、解决初中德育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1.确立“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德育地位
学校要围绕以育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紧扣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育人工作融入学校工作各个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真正发挥学校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4]。要用制度落实“以德为先、全员育人”,建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长效工作机制,把教书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所有教师都履行德育职责,所有课程都发挥德育功能。
2.确立中学生德育教育新理念
教育引导中学生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个层面上深入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把民族精神的弘扬与时代精神的提炼、城市精神的塑造、学校精神的培育结合起来。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环节相互渗透、相互联动的德育工作体系。牢固树立“全员育人”理念,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营造“大德育”的育人氛围。在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教师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强化专业教师的德育责任性,鼓励他们从本学科专业特点出发,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涵,以自己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健全的人格教育感召学生[5]。
3.建立完善多样化、个性化、时效化的德育方法
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而不是强行向学生灌输德育理论。具体来说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的原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逐渐完善[6]。要实现这样的德育教育方法,所有任课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高尚品质、健康人格和高超能力,通过自身影响学生[7]。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室文化建设做到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发现美,参与到美好情境的创设中,使学生在学校体会到德育教育的美好和快乐,积极主动投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