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一年级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07 04:15: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一年级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年级教学论文

一年级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快乐识字教学方法略谈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既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又具有很强的生活趣味和儿童情趣。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利用形象性、直观性进行教学;调动小学生的识字兴趣进行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快乐识字教学;方法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由于识字量大,教学课时安排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这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培养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学习,充分达到识字的目的。

一、利用形象性、直观性进行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低年级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形的联系。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他们擅长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看图识字有利于学生把汉字和所记录的具体事物紧密联系起来。

教师应充分利用插图,注意指导学生看图识字,看图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闯”:一匹马正向城门奔驰而去;“采”:一只手正要去摘树上的果子;房子起火了就是“灾”;一个人靠在树下休息就是“休”字。这些插图,学生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而且瞬间就把文字内涵和文字形体结合起来,牢牢记下,经久不忘。

在教学中,肢体动作也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如在学习“看”字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变形的“手”字,然后用手放在额头上,做出向远处眺望的动作。这样把“手”和“目”复合成“看”字,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下,立即就能记住这个字啦!凡表示动作类的词语生字都可以这样进行教学。除此,实物演示法、画图法等,都能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识记生字。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激发识字兴趣

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三维“动画”,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坐桥梁,因此,必须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多媒体辅助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教学特点,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使汉字的音、形、x不再脱节。

巧用多媒体,将汉字这种智慧符号作一番新的“说文解字”,使很多汉字中已经支离破碎的形音义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这样绝大多数汉字都成了一幅幅有理、有意、有情、有趣的图画,识字成了有理解性的活动,儿童学得活,记得牢,必然大大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质量。在教学“辩”字时,学生易把中间部分看成“辫”字,没有什么好办法记字形。这时,在屏幕上分列出示“辩”字和女孩子的小辫,分别这两个字的中间部分同时闪烁。这样一边观察一边比较,学生就牢记了这个“辩”字。在教“舟”字时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它的演变过程展现出来:一只木船上横着一把橹,接着上来两个人,然后船头变成“撇”,船舷变成“冂”,橹变成“一”,两个人先后变成两个点,这样“舟”、字就出现在画面中间,画面下角再漂来一只小船……轻轻松松看过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后,学生不但能弄清“舟”的字形字义,还能记住“舟”字的笔顺,极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教“雨”字,屏幕上先出现一朵云并且在下雨,学生很清楚地看到云变成了“一”,与下面的雨滴和起来就是“雨”,这样他们牢牢记住了“雨”的字形。这些画面,使学生悟出了中国汉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理解了西义并记住了字形,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感,降低了学生初学汉字的难度。如学习“网”字时,屏幕上出现一张大大的网,慢慢地缩小,成了一个“网”字,此时无声胜有声,字的音、形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学实践证明,直观演示识字,学生的印象特别深,掌握的生字比较牢固,教学效果较好。如教“笔”字,屏幕上先出现一支毛笔,上面是竹杆,下面是笔毫,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竹杆变成“竹”,笔毫变成了“毛”字,他们明白了为什么“笔”是竹字头和毛字组成,并牢牢记住了“笔”的字形。这些画面,使学生悟出了中国汉字的一些造字方法,很容易地理解了意思并记住了字形,把识字这种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比较直观易感,降低了学生初学汉字的难度,简化了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

三、调动小学生的识字兴趣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而逐步形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采用学生感兴趣、令他们兴奋的识字方法进行教学。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因此,我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

例如:“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又如:“找找朋友”:如在教学“钓”字中,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边跑边说:“我是‘钅’字旁,谁来和我做朋友?”到讲台后另一个同学马上也拿着卡片,边跑边说:“我是个‘勾’,我来和你做朋友。”两个人把组合成“钓”字。

总之,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小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年级教学论文:一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大量抽象的识字对孩子们来说是枯燥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要求: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汉字数量多既难认又难记, 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如何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同时提高他们识字的效率呢?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办法:

关键词:课堂展示;主动学习;巩固

一、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1)加一加。也就是结构识记法,两个部件相加合成的字。如:打=扌+丁,沙=氵+少,看=手+目。

(2)减一减。从一个字中减去一部分,变成另一个字。如:本=体-亻,早=草-艹,井=讲-讠。

(3)换一换。形近字的比较识字法。拉一拉的“拉”的“扌”换成“士”就是垃圾的“垃”,问题的“问”的“口”换成“人”就是闪开的“闪”。

(4)编字谜。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编字谜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

刚开始,可在课堂上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编谜语,在家里和家长一起编谜语,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孩子们就能慢慢学会自己编谜语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能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思:十张口,一颗心,动脑筋。苗:田里长着草。拔:好朋友,一起拔萝卜……孩子们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并讲给家长听,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同时也巩固了生字。用此方法既能让学生自已记住了生字,又能锻炼他们说话的能力,还能发挥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课堂展示与评价相结合

在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后,就可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了。自己读一读,组词,认一认,再在小组里展示,并由小组长互相进行检测过关,再到全班进行展示,小组长主持展示,读音、组词、识字方法都是孩子们展示的内容。从自主识字到展示交流,做到堂堂清。在展示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争当识字小能手,发放奖励卡对一年级的孩子是特别有效的。课堂上小组检测过关的、识字方法好的、识字有进步的,都发放奖励卡,一周一总结,一月后给优胜者家长发去喜报。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孩子们在组内互相帮助、组与组织间形成竞争,有利于调动孩子们识字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识字。一年级中出现的生字都是常用的汉字,大多数生字来源于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学生的名字之中,路边的广告牌上,各种零食、物品的名称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里……我常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自主识字,每天自己认识二个字已经是孩子们每天的任务了。第二天来到学校,在小组里展示自己认识的生字,并教给其他学生,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在课前三分钟,让孩子们轮流展示生活中认识的字,孩子们兴趣高涨,并且逐渐变得自信、大胆。

四、反复性的练习巩固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

(1)n中多种形式的识字方式:在课堂上采用多种识字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开火车识字、摘苹果识字、找朋友识字、读课文识字、竞赛识字、敲门识字……把枯燥的生字以活泼可爱的图片出现,以活灵活现的游戏代替。

(2)课后及时巩固:光有课堂上的识字显然是不够的。为了防止遗忘,课后的反复出现、反复巩固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过关识字法,每学完一课向小组长认读。集中识字,教师定期在后面的黑板上集中出现一个单元的生字,让学生每天认一遍,以达到熟记于心的作用。

(3)鼓励孩子们进行阅读:鼓励孩子们多读书是识字的好办法,既能巩固学过的生字,掌握生字的用法,培养语感,又能认识新字。学校里给孩子找时间坚持阅读,和家长多沟通,每天在家里坚持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语文学习就不会枯燥了。

总之,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不等于一课就干这一件事,课堂上要想办法分散难点,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要过于集中地在一节课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字量大的要分课时走,每节课突出解决一个重点。掌握一种识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下,让学生喜欢汉字。

一年级教学论文:一年级写话起步教学探索

【摘 要】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在写话起步时应注重其写作兴趣和自信,让学生有主动写作的愿望和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不宜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做到及时表扬,树立自信,帮学生产生成就感,让学生“敢说敢写”。最后,教师要做好适时的指导,给学生掌好舵。

【关键词】一年级;作文教学;兴趣;自信;大胆;真实

蹒跚学步,对于一个婴儿来说,也实属不易,但在父母的呵护和帮助下便也愈加的娴熟自如。一群天真无邪,口齿伶俐的一年级学生初学写话,其实大可不必面露难色。只要我们老师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大胆地“扶助”,努力“设”一个有序且宽松的写话环境,从中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激发和保护他们写话的热情与自信,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不断鼓励。

心理学表明,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5至8岁是黄金时期,作文起步太晚就无法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失去了最好的练习说话的机会。人们学习语言总是口语在先,书面在后。“口头为语,书成为文,文本于语。”小学生入学前,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式,有了一定的口语能力,如果让他们多听多说多读多看多写,就能促使他们读写早起步。

一、能说会说,就是资本

在低年级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在说话的基础上练习写话,为将来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所以在平日语文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让做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求学生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说半句话。如果学生说了半句话,教师就要求他(她)重说,一直到说完整为止,教师要不怕麻烦,坚持训练。

第二,在识字教学中,要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说话训练。开始学生组的词,造的句子都显得很普通。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组别人没有组过的新词,说别人想不到的好句,这样学生的思维明显活跃起来。例如:我在教“忙”这个字,有两个学生想到了“忙碌”、“赶忙”,我及时进行了表扬。在用“河”这个字说一句话时,学生的思维停留在直观思维的基础上,不外乎“小河很清”,“有一条弯弯的小河”等。我启发学生“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弯弯的小河像什么,小河里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这时孩子的眼睛亮了,思维活跃了。一个孩子说:“弯弯的小河像一条美丽的锦缎。”还有孩子补充说;“弯弯的小河像锦缎,在阳光的照耀下更灿烂”“小河在唱着欢快的歌,小鱼们自由自在的小河妈妈的肚子里游玩。”……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第三,珍惜课前交流时间来练习自由说话。可以是按座位顺序说,也可以是学生自由站起来说,说完后,及时进行简单点评,主要是找出不完整的句子并给予纠正,表扬句子说得既完整又生动的同学。这样在极短的时间里,又说又听,又动脑又动口,使每个同学都有了练习的机会。

二、肚中有货,何愁词穷

总有家长会抱怨,我们家孩子不爱写作文。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写,是因为没有合适足够的语言积累来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缺少相应的知识积累来阐述自己的见闻。让孩子的肚中有货,就要养成积累好词句的习惯。

1.在识字教学中丰富词汇的积累

单字组词是一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内部语言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阶段。每课课后“我会写”中有五、六个生字,把这些生字作为训练的基础材料,一字尽可能的多组词,使学生在准确分辨和记忆字的音、形、义的同时积累下丰富的词汇。

2.在课文理解中丰富词汇的积累

(1)在理解重点词语中积累。没有理解就没有积累、运用。首先理解前认、读、做“找朋友”等游戏,为理解做铺垫。在理解词语的时候,注意理解的深刻性、形象性、准确性。理解词语要准确、深刻,不仅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还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它在文中的意思,并通过引读、情境补读或想象诵读,把词语放在一定场景中理解。教学中可采用比较、联想、创设情景等多中方法,引导学生立体的感受、理解词语,使一个个词语具有鲜明的形象感,有情有趣。

(2)在朗读和背诵、复述课文中积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常的欣赏和朗诵的佳作,会使孩子逐步产生较强的直觉敏感性,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下一定数量的词汇。背诵主要是一种记忆活动,是熟记教材的结果,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教材中所选择的课文都是经过锤炼的。学生通过熟读背诵,使课文里的精词炼语在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再现。原来体会不到的,或体会不深的,就能进一步体会,有所发现,有所生发,有所深化,积累下来。久而久之,文章中的语言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口语表达之中,影响口语,对口语的表达起到积极的改造作用。

(3)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应该把学生从学习一本教材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开展题为“周末拾贝”的课外阅读与积累活动。鼓励学生读好书,体味好词佳句,并摘抄下来,读给伙伴听,与大家共享。

三、由扶到放,写大胆文

作文就是让学生用我口说我手,用我手写我口,低年级作文更不例外。在写话起始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做到心里是怎样想的,嘴就能够怎样把它说出来,手就能够怎样把它写出来。能写,是最终目的,而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教师应该有一个循序渐渐,由扶到放的漫长训练过程。

1.仿写文

仿写是儿童的天性。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写话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如在教学《荷叶圆圆》后,有孩子这样仿写: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雨点说:“荷叶是我的蹦蹦床。”小雨点落在荷叶上,欢快地跳来跳去。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跳水台。”小青蛙伸开健壮的四肢,高高地从荷叶上跳入水中。

小田螺说:“荷叶是我的绿被子。”小田螺躲在荷叶底下,舒服地睡着了。

我说:“荷叶是我的大帽子。”我顶着荷叶,欢快着在雨中奔跑。

2.看图文

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在看图说话的训练中第一要注意说和写的内在联系。首先老师要带领他们把说的主要词写下来,再用这些词练习填空,最后要求学生独立地把句子写下来。其次,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标点符号,还要注意书写格式的培养。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也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写,写多写少,写长写短,老师不要求全责备,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说话、写话的良好气氛,以减轻学生对说话、写话的心理压力。

3.续写文

儿歌、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学生爱读儿歌、爱听故事并产生编儿歌、故事的强烈欲望。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继续编,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故事的结局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例如教学《夏夜多美》,小蚂蚁安全的回家了,但是它对帮助它的伙伴们恋恋不忘,于是有一天,它踏上了寻觅的征程,它会遇到哪些困难,它最终找到了伙伴们吗?让孩子发挥想象,写一写。

总之,写话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一年级的孩子求知欲强,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放过这样良好的契机,一定要借助孩子身上的有利因素,根据孩子的年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给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也要保留孩子们的童真,保留孩子们的兴趣。保留孩子们的自信。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写作习惯。

一年级教学论文:一年级上册二类生字教学探微

一年级上册学习目标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这400个生字如何教,真让人陷入迷茫之中。我反复阅读了《教师教学用书》和教材,还阅读了一些关于低年级“二类生字教学”的资料,归结起来,二类生字的教学通过不断“复现”,使字形和学生“混熟”,从而达到认识生字的目的。

为了完成本册识字学习目标,结合我班学生实际,对二类生字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学生课前预习,师生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巩固。下面就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做法作详细的说明。

一、课前预习初识生字

1.引导学生预习。汉语拼音教材中安排认识70个汉字,从汉字拼音3《b p m f》一课开始就安排了认识“爸、妈、我”三个生字,三个词语“爸爸、妈妈、我”。在教学完成本课的识字后,指导学生在贴在黑板上的三个词语“爸爸、妈妈、我”的词语卡片上圈出文后横线上的生字“爸、妈、我”,接着引导孩子们在课本上的词语卡片上圈出生字。从这一课开始,教给孩子们在文中圈出生字的方法,为后面课前预习生字作准备。后几课进行圈生字这一方法的巩固练习的同时,加上了“给横线上的生字注上拼音”这一任务。

2.学生尝试预习。当孩子们能熟练掌握“文中圈生字,给横线上生字注音”这一方法后,我便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识字之前让孩子们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查互帮。从“识字(一)”第一课《一去二三里》一课开始,就把“圈生字,给生字注音”这一任务放到了课外进行。刚开始,每学一课之前检查孩子们的预习情况。慢慢地,孩子们养成了学习新课之前对每个生字进行“找、圈、注音”。孩子们课前对生字一番“找”“圈”“注音”动作后,对生字的音形不再陌生了,达到了初识生字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但注意的持久性差。针对这一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学习汉字保持较高的兴趣,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又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相关资料介绍了很多方法,如看图编故事识字、语境识字、看图识字等。

1.看图编故事识字。如学习汉字拼音4《d t n l》一课生字时,让学生看情境图,给孩子们讲故事。“一匹马驮着米袋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大片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时候漏了,小马却没有发现,小兔子飞快地追上来告诉马儿:你的米袋漏了。”在这个故事里就包含了“土地、大米、R、兔”。接下来,出示生字卡片,孩子们自读带音节生字,让孩子们到文中去找到这几个字圈出来,再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语境识字。学习汉语拼音10《ao ou iu》一课生字时,第一步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挂图的相应事物旁贴上生字卡片:“马、牛、鱼、草”,并让孩子们读一读;第二步读句子,学生自己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读好句子;第三部引导学生画出句子中的生字后再想办法记住它;第四部巩固识字(开火车读,找朋友即把音节与汉字连一连)。

(二)引导学生认清字形

引导学生认清字形,《教师教学用书》上介绍了一些方法,其他一些资料上也介绍了不少的方法。我在本册引导学生记忆字形时,主要采用了下面一些方法。编顺口溜识记字形:如“左工右口”区别“左”和“右”;“来”,米上加横竖出头;编字谜记忆字形:如“晚”――太阳照小兔,小兔藏起小尾巴;“亮”――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下面秃宝盖儿,“几”字在下方;用熟字加偏旁法:还=不+辶、清=青+氵、课=果+讠、让=上+讠;减偏旁法:见=视-礻、早=草-艹、包=跑-足、京=惊-忄;.换部件(或部首)法:穿―空、爷―爸、给―红、视―礼、菜―彩、服―报、跟―很、课―颗―棵;联系实物识记:撑开的雨伞识记“伞”;组词(扩词)识记法:见―再见、看见、见面;暖―温暖、暖和、暖气;找反义词识记:弯―直、坐―立、冷―热、多―少;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识记“白”;小朋友们爱老师,识记“老、师”。

(三)课堂巩固识字

实现字形和学生“混熟”的目标,少不了巩固练习这一环节。孩子们在读字音,记字形的活动中,花了不少精力,所以要让孩子们在后半节课的时间里对学生仍有较浓的兴趣完成识字任务,巩固练习应在趣味学习上下功夫。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一些游戏方法巩固识字。找朋友(连一连,读一读)就是把音节和字连起来;看谁听得清、找得快:老师随机抽出写有音节的卡片,学生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相应的生字,并大声读出字音;考考你:同桌相互指读生字;过彩虹桥(小组合作进行):(1)各小组做准备:第一人正确读出生字,第二人组词;第三、第四人分别从所组的词语中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2)各小组比赛过桥;摘星星(摘苹果),如:在学习《小小的船》一文的生字后,引导学生做摘星星的游戏,把九个生字分别写在九颗星星的背面,并粘贴在描绘夜空的黑板上,学生上台摘星星,摘到后带全班同学认读生字,再用这个生字组词,说句子。

三、课后复习巩固

课后复习,可以进一步落实生字与学生“混熟”。实现课后复习这一目标,可以尝试这样一些做法。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将二类生字制作成简易的生字卡片,正面是生字,背面是拼音,在家里读给家长听。每次学生新课前读读上一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抽读、齐读)早读时请学生带着读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一位低段语文老师关于识字教学都有着自己的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并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高效的识字能力。让孩子们在识字的同时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新带来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爱上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年级教学论文:浅谈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

摘 要:识字写字教学是提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经验,对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策略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识字写字教学不可以再沿用过去传统的领读与机械记忆练习的模式,而是要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理解掌握其知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标准一再强调:“教师需要在开展课堂教育活动时,精心设置识字写作教学目标,将学生比较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学习材料,充分结合学生已有学习基础,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基于此,文章主要以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识字,强化课堂教学趣味性

多媒体集声音、画面、文字为一体,自身具备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具有较强吸引力。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暂时没有形成学习意识,此群体的学习态度比较容易受到影响。通过将多媒体应用至识字教学中,可以运用极具形象性与动感的画面,影像、音源等形式来展示教材中的汉字,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如:教师在教学湘教版小学一年级《识字2》时,本节课程需要掌握的汉字包括:人、口、耳、目、手、足、有、会、穿、自、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形结合的教育优势,借助动态画面与形式各异的图片,并配以轻松欢快的配乐,向班级中学生直观展示汉字,从而有效将教材中生硬的汉字转变成为动态形式的汉字,而不再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中单一的拼读,此种教育做法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思维发展特点,学生学习兴趣将被有效激发,而不再是机械性的记忆,而是音形义有机结合从整体上理解认知汉字,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

二、利用猜谜语,强化教育交互性

谜语自身具备较强的幽默性,读起来比较顺口,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教育游戏。我国一直都有猜灯谜的风俗,并积累出大量的字谜。教师可以将其充分应用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事先收集大量有关的谜语,并引导学生一同创编谜语。如:“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心)绝色天下无,月又几回圆(红)世上千万家,种些无叶瓜,不论冬和夏,到夜就开花(灯)等。通过此类字谜,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习思维,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机械性记忆汉字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创编谜语,以此来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依据自我对汉字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创编轻松诙谐的谜语,谜语的创编过程则是学生对汉字进行理解运用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运用激励性评价有效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由浅至深,理解掌握写字技巧

要想写好字,首先需要写好笔画。将汉字比喻成为建筑物,那么笔画则是搭建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砖。在识字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自主练习书写“点”“横”“撇”“捺”等基础性笔画,要求学生做到每一笔都落实到纸上。笔画看似十分简单,但是想要写的好却十分不简单,需要反复的练习。如:“横折横”这一笔画,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要尽可能往上倾斜,“折”则要偏向左一点,这样写出的字美感十足。实践证实,学生在写好笔画后,再进行书写汉字变得容易很多。

如:教师在教学汉字书写过程中,需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的具体结构、书写特点及相关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等。如,在学习湘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谢谢你》中“谢”这一字时,从字体结构进行分析,其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汉字首尾分解: 讠射 汉字部件分解: 讠身寸;笔顺读写: 点、横折提、撇、竖、横折钩、横、横 、横、撇、横、竖钩、点,在学生理解后不断加深剖析深度。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练习中逐渐形成良好书写习惯。

四、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教育优势,强化学生写字能力

当前阶段,电子白板已经走进小学语文课堂,通过有效利用电子白板,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字欲望,提升了学生的写字能力。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教师需要不停的进行观察,有意识的选出作业本放在屏幕中进行展示。在选到一些比较好的字时,引导学生具体阐述汉字书写好在哪里。如:部分W生表示字体框架把握合理、笔画比较到位等。总而言之,在学生鉴赏文字过程中,又将文字的书写进行温习,有效巩固了学习印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识字写字教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项十分关键的基本功练习,语文教师需要及时加强自我对其的重视,创新识字写字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坚持进行练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涵养。

一年级教学论文: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受到家庭环境与教学环境的影响,小学一年级的部分学生识字能力较强,词汇量较丰富,然而部分学生却仅仅认识少量的词汇。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识字能力,本文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希望通过有效的朗读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小学习差距,让学生在识字教育中充分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并逐渐掌握朗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 识字教学 朗读能力 有效性

识字朗读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作用巨大,在小学一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字朗读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在朗读中逐渐培养了语感,这为后期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这一门学科具有特殊性,大量的识记、背诵、朗读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朗读是最基础的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后会对教材内容有不一样的理解。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朗朗书声营造一片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语文学科的美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而朗读这种形式则是人们感受语文的美好的最好的方式。朗读,是将文章的感情读出来而并非仅仅是“读书”,朗读具有节奏美、韵律美,在朗读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受到熏陶,最终形成自身语文素养的一部分。

二、当前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识字量不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识字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据调查,有的学生由于受到过系统的识字学前培训因此掌握约两百个字,基本可以独自朗读精简短小的童话故事,然而有的学生则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识字量参差不齐,十分不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因此,通过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识字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学习习惯不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差异,也正是这种习惯上的差异导致了学生们语文基础知识的参差不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很大差异性。有的家庭本身比较注重孩子的教育,提前就给学生进行了各种基础知识的学习,另外,家长比较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比较先进的理念,因此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也很强。有的学生家长比较忙,来自偏远落后地区,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教育观念都比较落后,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在学习上比较落后。

三、提升学生识字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丰富识字朗读教学途径。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朗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完成。尤其是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各种多媒体、学习工具极大程度方便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学生名单进行识字朗读,教师要提前掌握班级的全部学生名单,每堂课开始之前,教师都随机点名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去进行识字朗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识字朗读能力。随机点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会被点名上去朗读,因此学生都会在课前进行预习准备,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而大大增加。对于表现十分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予以小小的奖励。其次,阅读也是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朗读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紧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眼界,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吸引人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阅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每个字词在文章中的具体使用方式和技巧,从而增强学生字词应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最后,教师要将学生的识字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到生活中,生活处处都是学习的机会,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完全可以在各种广告标语、图集、剪纸中提升识字朗读能力。在生活中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贯穿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更多的认识。

(二)做好检测、增强激励。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朗读能力需要教师耐心细致,把握好每一个学习的环节,让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技能。那么语文教师可以怎么做呢?第一,教师要做好生词检测工作,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进度,按照每100个字为一个级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级。教师定期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考级,检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表现得好的学生予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教师可以制定一个“识字大王榜”来激励学生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考级,每考过一级之后才能考下一级。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生字宝宝”库,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专门的本子,学生们遇到新认识的字可以记录在这个专门的本子上,l记得多就可以获得小小的奖励。

21世纪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识字朗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在识字朗读教育中,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每个字词的发音、音调、轻重的韵律与美感,学生也会在朗读中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认识,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年级教学论文:一年级体育课如何有效组织教学

摘 要:根据一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课堂常规、队列练习、提高注意力、关注课堂边缘生等方面入手,有效组织教W。

关键词:一年级;有效教学;创新组织

新课程的推广使当今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该说并不缺少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实践,也让教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创新设计,使师生都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发展。一年级的体育课基于学生的上述情况,只有有效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融入学校体育课中,认真安全的上好体育课。那么体育课上如何有效组织教学呢?

一、课堂常规要适合,队列练习严要求

1.课堂常规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必须的和重要的。我们的课堂常规一般包括了集合整队与师生问好、点名或清点学生人数、宣布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和佩戴物、安全教育、准备活动等等内容。在一年级的体育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进行了适当的简化,把点名、整队集合、检查学生服装与安全教育作为每节课的常规重点,去掉一些不太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内容,让教学常规创新简单实用,快速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

2.良好队列习惯的养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课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年级严格、正确的队列练习对组织教学的重要性。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队列练习内容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立正”动作采用自然站立的方法;“稍息”动作则采用两脚左右开立,双手放在背后,左手握右手腕的动作方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课上多运用游戏、启发、模仿式的教学方法,多表扬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队列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教师不光要喊出正确、准确的口令,还要认真给学生做出示范动作,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坚持跟随学生一起做队列动作,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训练,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提高学生注意力,多种方法见成效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分散,上课后我要不断喊队,提醒学生“看老师”“看我”“看这里”,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能有效、快速地组织教学。通过课上不断的实践和课后的反思总结,我总结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1.教师喊口令,学生进行相应的回答,如教师喊“立正”,学生喊“1、2”。一喊一对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本方法适合短时间内练习使用,时间一长,学生就开始随口应附,不能有效地起到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了。

2.设计几个师生问答的对话,引起学生的注意。如:“老师要你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们就要怎么做”,“123”“排好队”,“今天谁最棒”“今天我最棒”等。这个方法的运用要注意课的场合,不能过多,点到为止。

3.教师吹一下哨子,同时出示数字手势,学生快速喊出老师出示的是几,然后倒计时开始站队。还可以变换出示不同的数字,让学生进行加、减运算,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方法比较新颖,学生会感兴趣,对提高注意力有很好的效果,适合高年级使用。(强调得出数字后再倒计时排队)

4.教师发出口令后,说一首古诗的上句,学生接古诗的下一句,古诗背完队伍也迅速站好了,这个方法很新颖、实用。小学生都喜欢背古诗,当老师说出古诗后,学生会有很强的表现欲,注意力会一下子提高,应用于一年级效果非常好。

三、关注课堂边缘生,有效课堂更精彩

通过平时课上观察,我发现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看到教师进教室会表现的很兴奋,都想马上参与体育课,跃跃欲试的想尽快到教室外面去活动。有的学生却缺少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真与热情,课上没有学习兴趣,不能与同伴、老师很好的交流、沟通,除了运动能力差,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也不强。教师的提醒、鼓励,同伴的邀请和小组的游戏,他们都不感兴趣,他们表现出与班级的格格不入,沉默寡言,每次上课都由着自己的个性,游离在课堂的边缘,稍不注意他们就会思想开小差,离开老师的视线,到处“游荡”,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些学生的随意和不听指挥,影响了教师课上有效地组织教学。对于这小部分特别的学生,我试着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智力水平、身体运动能力等情况,降低目标要求和难度,耐心的给他们鼓励和自信,提高他们参与课上学习的兴趣。同时我在班里挑选出了几个有爱心和责任感强的学生,自愿与他们结伴一起上课,起到了帮助边缘生尽快融入集体、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作用,也帮助了老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一节节的体育课,我欣喜地发现我在与学生一起成长。课堂教学的艺术永无止境,课堂教学让我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用有效地教学设计指导有效地组织教学,生成有效课堂,让体育课也精彩。

一年级教学论文:提升一年级看图列式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摘 要: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说:看图写话并列算式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我的孩子就是不会做,老师你能不能想一想办法?为解决当前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并列式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技术,变静为动,使学生生成形象感悟;看―说―问―答四步走战略,加强学生衔接能力;开展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一年级;看图说话;小学数学

看图说话并列算式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学重难点内容。在实施看图写话并列算式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经常发现很多学生总是容易出错,简单的计算问题换一种说法就不知道如何应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并列算式计算题频频出错,教师应当采取何种有效策略,促使一年级看图说话并列算式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是本文接下来要重点探究的话题。

一、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并列算式解题困惑

1.审题

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经常读不懂图,不善于从图片当中准确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弄不清楚题目要表达的意思。

2.计算

题意已经弄清楚,但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算式进行表达,混淆加法与减法,或者是误将计算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列式出错。

二、一年级学生看图说话并列算式解题困惑的形成原因

一年级学生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由于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有限,很多时候学生思维很难逆转,不知道如何准确理解图片当中所表达的意思。看图说话并列式计算虽然有图片作为依托,但是图片当中的数量关系和已知条件的表达方式与平时生活当中的表述仍然不太一样,因此要准确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思,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三、如何提升一年级看图说话并列算式教学质量

1.变静为动,生成形象感悟

学生看图说话并列算式解题频频出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很难正确理解图片当中所表达的意思。习题上的图片都是静态的,学生一时难以转换思维实属正常。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动态课件,将习题上的静态图片转换为动态情境,为学生呈现数量关系之间产生变化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当中获取正确信息。

例:

以上例当中的看图说话并列算式题为例,教师可以制作这样的动态课件:一群小猫出去玩耍,天气变冷了,6只小猫马上躲进了暖烘烘的窝里,还有5只贪玩的小猫不肯回家,还在草地上打闹。通过动态课件展示,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图片当中的基本信息,教师再实施教学就容易很多。

2.看说问答,学会有效衔接

一至二年级教学目标当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简单归类与对比,能进行有序思考。解决问题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当学生能有条有理地将图片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时,思维的加工就指日可待。一年级看图说话并列算式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遵循看―说―问―答四步走教学战略,分模块强化练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内容衔接的能力。

例如在上一题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过程:看,学生在图片上面看到了哪些内容,与数学有关的信息是什么;说,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数学信息描述出来;问,教师提问学生最想知道什么,题目当中的问号设置在什么地方;思,解释算式当中的每一项具体含义,想一想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收获了哪些新信息?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可以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当中的不足,发现整个表达和理解过程当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为信息的有效衔接铺设桥梁。

3.变式训练,发展抽象思维

美国教育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根本要素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建立合理和本质的联系。”积极开展变式训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生成与发展的过程,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有意义地主动学习,进一步升华学习品质。

在例1当中,教师可以将看图说话并列式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数量关系等加以变动,例如将题目变动为减法或者是转换为纯文字描述的问题,这样看图说话并列式题目就自然过渡为应用题目,实现了文字描述与加减法应用题之间的有效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逐渐实现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

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年级看图说话并列算式是解决问题的伊始,是学生数学知识探究的开端,也是利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开始。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提升一年级看图说话并列算式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必须要积极探讨看图写话并列算式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提升教学品质。

一年级教学论文:一年级学生学跳短绳的教学策略

[摘 要]“一分钟跳绳”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必测项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跳绳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跳绳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跳绳,并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一年级;跳短绳;快速;习惯;教学策略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各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一年级学生的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50米跑、坐位体前屈和1分钟跳绳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受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和神经系统发育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快速掌握跳短绳有一定的困难。那么,体育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会跳绳并顺利参加测试呢?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反思、论证,我探寻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跳绳是保障

对于刚刚开始学跳绳的学生,跳绳的粗细、长短、质量直接影响到学习动作的效果。选择跳绳的要求:跳绳材质要软,选中粗为宜的专用跳绳,最好带把,方便学生握绳。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调节绳子的长度,双脚踩住绳子中间,两手持绳端在胸部,这样量出的长度就最适合,初学者可以稍微加长3~5厘米。

二、规范动作教学是关键

规范动作主要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占班级人数的60%~70%。

1.持绳练习

教会学生持绳的方法,如虎口向前握法、虎口向两侧握法两种,大臂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小臂向外张开。学生根据个人习惯选择握法,反复练习4~5次就能掌握。

2.摇绳动作练习

将绳子对折,单手持绳向前摇,脚不要跳,体会小臂带动手腕向前摇,练习8~10次后交换到另一只手,接着是双手同时向前摇绳练习。在这个练习中学生会出现手臂扛在肩上,绳子搭在身后的现象。这时,学生可以两手持绳在身体两侧肘关节靠近身体,小臂向外成八字打开,双手同时向前摇,主要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强调手摇绳,脚站稳,反复体验小臂和手腕用力。

3.跳绳1~2次练习

在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持绳和摇绳动作后,让学生尝试跳绳1~2次。这时学生会出现摇绳和起跳的r机把握不准,导致绳子过不去或绊在脚下,由此可见,跳绳不但需要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还需要良好的节奏感,在手往前摇的瞬间,脚迅速抬起,绳通过脚下,脚立刻落地。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坚持多练找到方法。

三、分层教学,共同提高是目的

经过3~5节课集体规范动作的学习,协调性好的学生基本就能连续跳5~8个,一般的学生能跳2~3个,但部分学生在摇绳和起跳的同时,动作不协调,导致跳不过去。

第一,能连续跳5~8个的学生,说明基本掌握了跳绳的方法,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进行单双脚交换跳、计数跳、计时跳,强化动作,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体会跳的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到底。

第二,能跳2~3个的学生,说明手脚并用已经有空间感觉了,协调性的训练有成果了,接下来教师就要针对不同问题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能连续跳绳1~3个的,动作不够协调,跳得很费力气。此时,教师教给学生如何节省体力,大臂自然下垂,用小臂带动手腕摇绳,跳绳时要抬头向前看。先让学生徒手模仿连续跳,接下来让学生放慢摇绳的速度,体验不加垫跳的动作,反复练习,然后慢慢过渡到计数跳、计时跳、小组比赛跳。

第三,几节课学习后学生仍跳不过的,教师要更加有耐心。在教学中,我发现向前跨步跳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学生把绳子摇到身体前面的地上,然后从绳上跨过去,我告诉学生这也算是一次跳绳。由向前移动的跨跳逐渐过渡到原地跨小步跳,再过渡到原地并脚跳。有了一次成功的体验后,学生信心更足了,由不会到会是一个质的飞跃,通过反复练习,1个、2个、3个……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多表扬、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后教师再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树立目标,超越自己。

第四,集体练习,加快跳的速度。在学生都能连续多次跳绳后,教师就要求学生提高跳绳的速度,这样才能在1分钟跳绳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首先,我提示学生尽量采用前脚掌着地跳,一方面可以加快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跳跃能力;其次,我教学生不要跳得太高并加快摇绳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减少失误次数;再次,进行计时跳比赛,时间分别为40秒、50秒、60秒。通过运用游戏比赛等方法,促进学生跳绳成绩的提高。

总之,在短跳绳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方法,促使学生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年级教学论文:浅析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方法

摘 要:小学一年级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对从学前班或幼儿园走出来的学生来说,也是学业的正式开始。因此,学生需要利用好一年级这一整年的时间来适应校园生活,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的乐趣以及高效率的重要时期。教师在为一年级学生讲课的时候有一定针对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其中,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教学规律以及汉字本身有充分的认识。围绕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来探讨教学的方法。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点明相对于其他语言文字,汉字所具有的特殊性;第二部分着重介绍教育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或认知方法的重要性等;第三部分主要讲解围绕汉字教学的其他相关内容的教学。

关键词:汉字教学;特殊性;认读方法;大量练习

一、汉字教学的特殊性

全世界的文字超过5000种,被广泛应用并且被数量巨大的人所说的主流文字亦有几十种之多。那么这几十种文字之中,大部分语言文字都是源自古拉丁语或日耳曼语,在观察的过程中,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这些文字互相之间比较像,读音也不会差异很多,尤其是印欧语系的众多分支。其中唯独汉字和汉语非常特殊,单从外表来看,汉字同其他文字就有很大的差异。汉字是有众多“横竖撇捺”“横折弯钩”等构成,而非字母,尽管汉语拼音与字母非常相似。从含义上来看,则更能表明中国汉字的特殊性。中国的汉字本身具有含义的,汉语本身也是表意的语言。这从汉字的构词法就可见,汉字分为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指示字等,也就是说每一个字都表达着具体的含义或指代具体的事物。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才变成了我们如今学习认识的汉字。但是尽管经历长时间的演变,汉字依旧没有丧失表意的功能。而其他文字则并不具备这种特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受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二者的语言都是以汉语为基本经后天改造而成,尽管二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其语言却都只表音,而不表意。在汉语向东传播的过程中失去了表意的功能,造就了今天的日语和韩语。汉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特点,音调的不同对应不同的字,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无数个。汉语不像英语读音比较固定,汉语的读音非常不固定,这也是外国人学汉语最困难的地方,因为一句话中不同的音太多,差异过大。这正是汉字的特殊之处。

二、教育学生探索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在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正是学生智力发育的高峰阶段。因此学习应着重这正是汉字的特殊之处。培养各种能力以及不断探索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扎实学好汉语,为日后的深入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与理解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汉字的时候,要教给学生一些自己记汉字的方法,比如,与说结合去背词组,或者将汉字放入到简短的句子、短文中去记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积累,每天记20个生字,经过一段时间便可以记住很多生僻字。抑或教学生短时间内快速记忆,规定一星期背下来200个生字,高度专注,每天反复看反复背等,这样也许会有一定遗忘,但是经过短时间内高强度地记忆,可以有效保留50%左右,需要做的就是持续的复习。总之,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一定总结学习汉字的方法,经验异常丰富,而且也已经历了多次试错,科学性强。这样的方法可以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试验,自己去选择最符合自己的方法。同时,同学也要学会自己去探索,自己寻找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全新的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寻求到符合自己的方法,从而利用更短的时间背诵更多的字、词等。扎实掌握汉字,学习汉语将会事半功倍,对今后的继续学习和个人发展也会大有裨益。

三、注重汉字教学的补充内容

由上文可以知道,学习汉字既需要动脑思考,也需要动手练习。而且汉字和汉语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根本。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汉字教学,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准确把握学过的每个汉字。此外,在进行汉字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其他内容。首先,力求精确。不论是在笔画书写上,还是在发音规则上,一定尽量做到精确。这样学生才能精确地掌握一个汉字。追求精确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这对学生把握并驾驭汉字的能力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很多时候有人会写错字或混淆字词的意思,遗忘当然是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最初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学扎实。其次,练字。尽管如今互联网时代,科技大行其道,需要用笔手写字的机会已经非常少,但是写得一手好字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个人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目前砜矗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想要扎实地记住汉字,想要写出好看的字,最重要的途径还是多动笔写,多动笔练习,用电脑练字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要求学生买字帖练字。

总而言之,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要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此阶段学习汉字对于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教师深刻认识汉字、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己勇于去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后,还要注意要求学生多练字,练出漂亮的字体。

一年级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研究分析

摘 要:拼音是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使语文教学得以更加顺利地进行。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研究分析

拼音部分的教学内容容量小,也比较简单,学生刚刚升入小学,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一、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本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学习的内容都与之前幼儿园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学进度不宜过快,内容也不宜过于枯燥,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在教学之余,教师要通过互动做游戏等方式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倾向,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最后,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鼓励和认可,教师不妨投其所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i ei ui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成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一边打电话一边练习:“ui ui ui,我是小i你是谁?”“ui ui ui,你是小i,我是ei”。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之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我国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具体的应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只是摆设,流于形式,能够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寥寥无几。在小学拼音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大课堂容量,及传统的板书所不能及,节省课堂时间,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在传统的拼音教学中,教师需要十分标准地为学生示范拼音的书写方法,而这一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起来也比较费时费力,但多媒体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多媒体制作技术,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认识,将多媒体的使用落到实处。

例如,在讲授j q x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近似于拼音的动画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W生进行理解。在讲“q”时,我设计了一幅五颜六色的气球动画,而在讲“x”时,我引入了一半西瓜被斜切两刀,切成了交叉状的动画,使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

三、运用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课堂一味的枯燥乏味,学生难免会丧失学习兴趣,时间久了,自然而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教师为何不投其所好,寓教于乐呢?运用一些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方面能够增添课堂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j q x的注音规则,我教学生掌握了一首儿歌“j q x小淘气,见到雨点要挖去”并搭配着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反复的训练中强化记忆,这样一来,看上去死记硬背的规则就不那么困难了。

四、加强拼音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语文如此,拼音也是如此。常常有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学的东西与生活毫无关联,所以才会提不起兴趣,教师要做的不是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自己所讲内容的重要性,而是在实际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拼音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

例如,在讲授y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其形状,像不像一枝树杈?那树杈可不可以用来晾衣服?那它的读音是什么?这样一来,顺理成章地讲授了新课,并且还将其联系到生活实际之中,学生也不再将学习拼音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

总而言之,拼音教学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学问,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牢固而又坚实,后续的教学才会更加顺利,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在这个关键阶段就将基础打牢,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学生的一生来讲,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一年级教学论文: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中游戏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尊重学生的特点和注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课堂,特别是小学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孩子都是比较好动的,而且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难。如果教师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就会导致不喜欢上语文课甚至会厌恶语文课。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培养学生语文的兴趣,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有很多困难。所以现在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要求根据学生爱玩的特点,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合理结合与教授内容相关的游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课堂游戏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游戏教学所要遵守的规则

1.有针对性的原则

一方面就是老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和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设计游戏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助推器,只是帮助我们教学。另外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比如最高分有什么奖励,最低分有什么惩罚等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2.游戏多样化

游戏多样化无非就是游戏不能太单一,太无趣,而且如果课堂上一直重复同样的游戏,可能开始几次学生还是会积极配合,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就越来越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游戏的多样化,可以选择一种游戏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也可以用不同的游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每次课都可以保持新鲜感,从而使学生爱上语文。此外,老师不能用游戏代替其他的教学方式,不然整堂课就变成游戏课了,这样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二、游戏运用到课堂的具体方法

1.将学习内容编成顺口溜或儿歌

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变成容易说出来的语言,本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不多,这就增加了他们学习语文的难度。小孩子对于儿歌的兴趣特别大,再加上配上一些动作要领,学生就更加愿意学习知识,所以老师利用这一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拼音声调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声平平高又高,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直往下坡跑”,这样就能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学纪律规则的时候,老师说:一二三,学生说:请坐端。这样能够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作用。

2.采用音乐或者动画

轻柔的音乐能够给学生带来放松的心情,特别适合学生玩游戏之后该安静下来的时候,使学生逐渐平复心情,放松心情。例如“小星星”等等,然后正式进入到学习中;高亢的音乐会给学生一种兴奋激动的感觉,特别适合需要调动学生情绪的时候播放此类音乐,例如“gummybear”,当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发出来,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3.老师要参与到游戏中

老师在游戏环节中要起引导的作用,如果只有学生参与的游戏,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因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跟孩子交流沟通,而游戏参与是再好不过的方式了,使学生更加相信和信赖老师,自然就会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综上所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游戏,但是老师也要明确不能只依靠游戏进行教学,要结合其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

一年级教学论文:体验式教学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和生活紧密联系,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语言形式出现。这样的内容为实施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通过生活实践体验、故事角色体验、游戏活动体验、情境画面体验等形式,让学生感悟文本,习得语文知识,使语文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体验式 一年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很多内容都和生活紧密联系,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语言形式出现。这样的内容为实施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那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呢?

一、生活实践体验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教学应紧密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进行体验,促进他们感悟文本,体会语言,最终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实践体验活动。

1.列出“购物清单”,请学生帮助购买。导入新课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想去自选商场逛逛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想参与。教师继续说:“好啊,老师正需要买些东西呢。你们能帮我的忙吗?我列了一张购物清单,需要买的东西我都写在上面了。”点击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哪个能干的孩子能帮我这个忙?”教师这么一说,他们的兴致更高了。在这样积极的情绪中认读生字词,效率会更高。点名拼读词语,能够准确地读出来的,就算是帮老师买下了这件商品。

2.“我是超市陈列员”。将准备好的各种物品打乱,让学生动手把课文中出现的物品按照食品、日用品、学习用品这三大类进行分类、排列好,并把相应的词语卡片分类贴到黑板上。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完成了识字的任务,也知道了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门别类的道理。

二、故事角色体验

一年级的课文很多都是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或者是讲述同龄人的所见所闻。文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何不尝试着让学生们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或者动物形象呢?“感同身受”,让学生体会更加深刻。《自己去吧》一课中,小鸭征求鸭妈妈的意见,希望妈妈能带他去游泳;小鹰征求鹰妈妈的意见,希望妈妈带他去山的那边看看。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演一演小鸭和小鹰的角色,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平时自己是怎样央求妈妈的,并加上动作、表情,读好小鸭和小鹰的话。另外,课文只说:“过了几天,小鸭就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就学会了飞翔。”这给教师创造了让学生体验故事角色的空间。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小鸭子摇摆着身子向小溪走去了,他第一次自己去游泳,心里是怎么想的,又遇到了什么事呢?”“这是小鹰第一次自己飞翔,在山的那边,他看到了什么呢?”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描述,更能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游戏活动体验

游戏充满乐趣。课堂上穿插形式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体验文本内容,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一年级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我先采用“爬生字高山”的游戏,把识字融入游戏中,看看谁能拼读生字、组词,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字形。生字的难度不同,爬到高山的位置也不同。谁认的字多,识字方法好,谁就能最先登上高山,插上小红旗,获取游戏的胜利。接着,再通过“快乐列车”的游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顺风耳”游戏训练的是学生的倾听能力,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这个游戏可以运用在课文的朗读中。教师范读或者同伴朗读时,其他人认真听,听后评价朗读的情况,说一说有没有读错字、添字、漏字,停顿是否读好等。

四、情境画面体验

“百闻不如一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通过网络搜集能帮助学生感悟、学习课文内容的图片或视频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学生的印象。《小小竹排画中游》描述一个小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看到的江南美丽景色的故事。课文是用朗朗上口的韵文表述,没有具体的描绘。那到底江南是怎样一番景色呢?学生没有去过江南,他们很难感受江南“鱼米之乡”的物产丰富。我们可以先找一些江南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看,然后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对“鱼米之乡”的理解。这样,他们对课文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只有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我们的课堂才具有生命力。

(责编 韦 雄)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