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网络会计论文

时间:2022-05-04 10:41: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网络会计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会计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趋势

【摘要】网络经济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站在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信息经济”;而从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看,它又是一种“知识经济”。在这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下,会计的发展呈现出八大趋势,即会计观念日益更新;会计目标重新定位;会计对象范围拓宽;会计管理职能强化;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相应改变;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会计教育立体式发展;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网络经济 会计变革 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这种“即时联系”正在使整个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而且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将发生重大变化,会计观念、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会计操作手段、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都在朝着适应新型网络经济的方向变革和发展。

一、网络经济概述

关于网络经济的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从国民经济构成和主导产业的意义上说,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从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知识资本的作用来说,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从信息网络作为第四代传播媒介,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也可以说是“媒介经济”。但不管怎样,其基础都是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络。CISCO公司主席谈到,目前互联网已不再单纯是一种技术,更主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成为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认为: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应是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与互联网有关的经济。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而信息技术产业又可分为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和信息媒介三大产业;信息服务业则包括新闻、咨询、、电信和网络等。网络时代的所有企业都将依靠网络生存,并推动各种产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网络经济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当代社会的工业经济向未来社会的网络经济的转化是一种经济的变迁。我们知道,传统商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割开来,这大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层层的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隔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可见,网络经济应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即社会化了的直接经济,是一种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

二、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的八大趋势

(一)会计观念日益更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当人类迈入网络经济社会后,会计的思想意识将随之而改变。因此必须运用全新的思维,创建和树立一系列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会计观念。

1 树立增值观念。我们知道,在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心,会计工作大都围绕利润展开。然而在网络经济时代中,企业除了追求营业利润外,更多的要关注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情况以及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会计主体必须树立增值观念,将增值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定期编制增值表,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受益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

2 树立风险观念。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明显加大。特别是高科技项目,面临的风险更大,这无形中也给会计带来了风险。因此,网络经济下的会计必须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存在会计风险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列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事项中的内在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会计风险。

3 树立全新资产观念。网络经济拓展了企业经济资源的范围,使企业资源趋于多元化,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将成为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是以知识、智力为资本来发展的经济,对知识型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力资源而是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这些新型资源予以资本化作为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理论上是必要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也将由出资者独享转变为包括企业出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等共同分享的权益。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资产应当是包括人力资产和物力资产在内的全新资产。

4 树立创新观念。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技术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即指对某些领域、行业的改进、拓展和革新。在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整个时代灵魂,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会计界必须树立创新观念,这既有利于解决当前会计学存在的难题,又有利于适应和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

(二)

会计目标重新定位。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说明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在网络经济下,网络这一工具的应用和普及将使会计目标发生变化:1 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看,传统会计目标注重的是现有投资者,主要为现有的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要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以此增强其发展潜力。信息传递的快速和便捷的网络时代的特点,潜在投资者从企业获得信息将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们只需直接登录公司网页或进行相关搜索,即可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尤其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这种信息的获取将更加便利,不象在传统媒介下,投资者必须找到公司财务报告和某些重要的申明等书面资料才能获取信息。这就是说潜在投资者成为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2 从提供的会计信息看,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会计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着重相关性。网络时代下,由于潜在投资者的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进而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动或决策,因此,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策有用,而且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具备以下特征:(1)面向未来,即要求企业通过网络及新型的财务分析软件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2)实时披露,即要求企业成为一个信息系统,利用网络随时向外提供信息,来满足投资者等利害关系人进入企业网页或在有关搜索引擎上搜索当日、当时企业情况的需要。

(三)会计对象范围拓宽。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在特定主体范围内指向的客体,只有明确了会计的对象,会计实务工作者才能准确界定自己的工作范围,分清会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界限。当前,我国会计学界有关会计对象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在这种观点下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然而,当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具备先进知识和良好创意的人才竞争,人的因素或者说是智力的因素在企业中逐渐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会计反映和监督的范围明显扩大,作为会计对象的资金运动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而且要包括可能发生的;会计事项不仅包括企业的货币性运动而且不排斥其他重要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物。另外,对会计对象的细分———会计要素的内容也应根据形势的发展予以扩充、更改和重新界定,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目标。例如,网络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中的份额将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将人力资源纳入资产要素范畴势在必行。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的内容也要作出变动,否则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

(四)会计管理职能加强。按照目前我国会计学界的流行解释,会计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功能,它是随着会计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完善的。我国对会计职能的研究曾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但至今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要想完整地把握会计的职能,就必须认识到会计职能的基本内核在不同的时期是没有变化的,惟有其实现的深度、广度、精度会因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而逐渐提高。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的快捷便利,使得财会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访问,既能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又能及时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横向比较、准确强调和正确决策。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会计的职能应表述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其中反映职能就是指将会计工作的结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充分的揭示,这和传统经济下会计的反映职能几乎是一致的,但有了网络的帮助,企业反映的信息将会更加详细、实时、全面。管理职能是指为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所有者及经营者的需要,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它又可分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具体内容。随着网络经济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将会日渐提高,对会计与管理结合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进而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将日益明显。因此,如果说反映和监督概括了传统会计下基本职能的话,那么从会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来看,反映和管理无疑是网络经济下会计客观存在的功能。

(五)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相应改变。一般来讲,会计核算程序是指会计帐务处理的具体步骤,会计核算方法则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记录和反映会计业务时所采用的业务技术方法,如对长期投资收益所采用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对固定资产折旧所采用的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等。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会计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得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发生相应改变。例如:

1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程序和方法随全新资产观念而发生变化。传统工业经济下,会计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相应地利润也要按投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逐渐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一基础必将发生变化,致使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也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利润的形成到底是归结于资本还是人才,在工业经济中常常难以确定,拥有同样资本的企业由不同人来经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是盈利得到良好发展,或是亏损陷入重组的境地。因而,“利润来源于资产的使用而非占有”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力资源在利润形成中的作用。特别是在网络经济下,拥有丰富知识的人的劳动更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因此,利润分配必将在出资者和经营劳动者之间进行。二者共同承担企业的风险,共同分享利润,从而使得企业对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2 经营成果计算重心受增值观念决定由利润转向增值。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核算的中心,它着重反映投资者在生产经营中的获利情况,相应地,损益表成为核心会计报表。在网络经济下,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经营目的是谋求参与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利益。所以受益者不限于政府、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社会的其他群体也将成为企业的受益者。因而企业要定期编制增值表以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个贡献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值表有望成为会计报表体系的中心,对增值表及其相关要素的核算将成为网络经济下会计核算的一大重要内容,其核算程序和方法必然需要创新。

(六)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在网络经济下,信息量是以“爆炸”的方式进行增长的。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须对经济事项的处理及时、准确。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下的手工操作及简单的电算化操作已经难以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因而只有采用网络化操作,才可以满足网络经济下信息量大、数据处理成本低的要求。具体地讲,会计操作呈现出以下特点:(1)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看,随着数据库和网络的出现,数据的输入不仅更加便捷,而且 还可以实现历史数据、分析数据和未来预期数据的结合,实现会计数据与其他任何必要数据的结合。原来那种依赖会计自成体系获取原始数据的手工输入方式,必将被网络各终端自动输入数据所替代。对会计人员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把数据取到手,而是怎样对输入数据进行组织以及确保其真实可靠,会计网络化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难题;(2)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加工、储存看,一旦各种数据通过网络输入,则可以建立数据库,加工、储存各种数据。这就意味着只要库中确定了数据的结构方式,以及相应的运行程序,数据将按需要自动生成。而且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数据,数据的结构方式不再仅仅以会计数据为要素进行组织,而是尽可能对各种数据,按各种可能的、并对决策有用的关系进行组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下数据加工、存储的不便利和繁琐;(3)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看,由于网络的存在,数据的输出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数据的共享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会计数据的传播媒介也将发生根本变化,网络或网上传播将改变过去单向由企业决定传播的特点,数据用户可以提出特定的数据传播要求,以此实现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双方主动式要约。而且信息用户不再是单纯的被加工数据的使用者,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重组数据结构。总之,会计操作手段的网络化可能使会计的基本功能由记帐、算帐、报帐转化为数据组织;可能使单纯由企业完成数据的加工、传输转向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共同加工、传输,从而形成一个交互式的过程。

(七)会计教育立体发展。我们知道,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从事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要特征之一的新型经济的人员越来越多,可供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高报酬的服务性工作岗位和业务种类也会越来越多。这不仅为会计工作的作用发挥与功效显现提供必要与可能,而且为会计教育赢得了纵深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并为之创造和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和经济支撑。

目前,我国财会人员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直接反映了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1)从思维方式来看,我国会计人员普遍认为只要按法规、制度、管理者的要求,把一套帐做好,把会计报表编制出来,就算完成任务,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因而在绝大多数企业中,财会人员的基本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帐、算帐、报帐上。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把自己从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动的企业管理者。(2)从知识结构来看,我国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会计以外的如经济、法律、企业组织与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不足,从而制约了会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发挥。加之知识老化、滞后,理论同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层次结构、教育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存在缺陷。我们知道,高素质的人才是网络经济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种人才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富有变革和管理的能力与胆识。为此,会计教育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社会的总体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同时要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使会计人才不仅具备会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而且具有融通并应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当然会计人才的形成也有待于会计人才市场的建立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洗礼并显现出其才能与比较优势。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会计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有职业道德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强、具有风险与创新意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管理型复合会计人才。这就要求必须在会计教育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此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力量的加强应同时兼顾,并协调融洽,由此形成“市场———教育———政府”三位一体的立体式运作机制和包括大学、企业、政府在内的多元化会计教育主体。(1)就政府而言,其管理品质的高低将成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网络经济与会计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对会计教育的态度、重视程度、管理方式及采取的政策举措,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会计教育的发展水平。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应成为会计教育的主体之一,而不只是扮演着一个管理者的角色;(2)就企业而言,在全球化经济中开展竞争,需要知识支撑其未来成长和强化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即一方面企业有可能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从而实现知识资本产业化,并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与政府、大学等部门的联合,加强对会计教育的投资和督促,有利于会计教育的发展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的成长;(3)就大学而言,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完善和变革现有的会计专业知识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充实和更新课程与教材内容,改进和发展教育媒体及传播知识的方式,并明确划分会计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不同层次的培养方向,使走出学校的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八)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日趋多元化;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不断拓宽,部分资金活动呈现出无序状态。加之经济领域法制建设的滞后和经济监督的弱化,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经济现象和很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违纪企业逐年增多,经济犯罪方式多种多样,偷税漏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与会计监督乏力直接相关。而造成会计监督乏力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一是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自己不愿意或受单位领导意志所左右而不能够履行监督职能: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社会会计监督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不能真正担负起“经济警察”的职责。

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从而赋予了会计监督更为重要的使命。在这种新形势下,会计监督的内涵正在发生变革,较之原来意义上的会计监督变得更有广度和深度。因而,网络经济下,必须对会计人员重新定位,使其能以公正的态度来均衡的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内审机构不健全,内部监督力量弱的问题。此外,面对网络经济中出现的纷繁复杂>,! 真正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使注册会计师真正成为具有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的“经济警察”。

网络会计论文:行政机构网络会计电算化发展走势

一、网络会计电算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电算化已发展到今天这一有组织、有计划的阶段。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在环境和内容上都与传统会计有质的改变。网络会计电算化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整合了财务资源,实现行政事业

单位财务管理集中化行政事业单位利用网络会计电算化远程监控所有下属单位的财务情况,同时整合内部的财务资源,通过网络对数据远程处理和财务资源集中式管理。集中采购、集中销售和集中调配资金,实现了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实现了财务管理静态变动态

由于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管理实现在线管理。通过网络会计电算化实现了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及网上支付、报税等多种功能,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变为动态。

(三)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网络的财务管理

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节约交易成本、审计监督成本和纳税申报费用。网络会计电算化实现了多模块化的会计程序,从而降低沟通成本,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四)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化,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

行政事业单位利用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强大数据功能,不仅建立了过去业务活动的详细数据库,消除了财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而且通过实时处理,及时掌握了当前业务活动的最新数据,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实行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原则

(一)战略控制原则

从行政事业单位战略全局出发,发挥财务战略与其他战略的协同效应,发挥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二)应用控制原则

针对网络会计电算化系统某个具体应用系统的控制,依据子系统或应用项目和具体数据处理方式不同而建立的各种防止、检测、更正错误和处置舞弊行为的制度和措施。

(三)安全控制原则

各下属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施网络会计电算化而采取的控制制度和措施来确保系统完全、可靠地运行。它包括系统的接触控制、后备控制和环境安全控制。

三、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建立步骤网络会计电算化采用网络结构系统来设计,按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分别设置。对内与下属公司的管理系统相连接,对外通过Internet网链接整个社会网络。具体步骤如下:

(一)需求分析与人才培养

首先需要就需求问题召开分析讨论会,参会人员包括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业务骨干,以及网络会计电算化方案提供商。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引进有学识、有能力的新人是必要的,但更要注重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养,选择使他们能够接受新工作的培养方式,既要从心理上接受,又要从形式上接受,既提高工作水平,又端正工作态度。网络会计电算化需要既懂网络和计算机知识又具备一定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包括系统建立前和系统建立后两个阶段。人才培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人才层次,既要有部分高级人才,也要有部分一般人员,包括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二是注意知识结构,既要熟悉会计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系统硬件软件的配置

硬件配置要进行总体规划,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还要考虑将来的需要。确定合理的网络架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以及加密设备等相关的外围设备。硬件配置的环境要符合要求:一是使用不间断电流(UPS)应付电源性故障;二是机房或终端运行环境要有一定的温度、湿度、防尘等方面的要求。系统软件的配置一般采用WINDOWS系列;数据库管理系统配置,一般选用PARADOX、INFORMIX(网络版)。

(三)网络会计软件的选择

一般选择通过财政部评审的财务软件网络版。在选择网络会计软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会计软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会计软件的对外接口,包括与上级主管部门、银行、财税部门等信息系统的接口,也包括与单位内部各部门或下属单位信息系统的接口;会计软件商家的售后服务。

(四)网络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根据网络会计电算化的环境和管理要求,建立和健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一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技术、管理等手段完善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如机房制度、硬件的定期检查制度会计软件的维护制度等;二是建立严格的操作制度,做好操作人员权限的合理分配,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会计牵制制度,而且要保证财务人员与计算机维护人员的牵制,如输入凭证的审核制度、上机操作记录制度、授权操作制度等;三是建立完整的 档案管理制度。

(五)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切换

行政事业单位在计算机中心应建立电算化会计中央服务器,将下属单位原单用户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导入集团的服务器中,在会计软件商家的工程师协助下,切换为事业单位局机关的电算化信息,并将下属单位会计科的原单用户系统改为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点。使用网络会计电算化系统代替单用户系统。

(六)人员的整合

根据新会计工作的需要,结合制定的会计内控制度,兼顾本单位整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整合系统内财务人员。通过整合,将具备各种技能和专长的财务人员分配到各自擅长的岗位,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利于保证网络电算化系统管理下财务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也利于本单位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四、实施网络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的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为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二)网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为了保护网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确保系统能正常、连续的运行,不因非法入侵、恶意破坏和偶然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密,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建立网络防火墙,使用加密技术、数字技术(数字签名、数字印证)和安全协议防止日益猖獗的侵入等。作为会计软件,数据库的安全尤为重要,为确保财务数据的绝对安全,任何游离于软件操作界面之外的针对数据库的操作都应该是不允许的,这其中既有远程防范,通过维护网络安全的软硬件来实现;又有本地防范,通过对计算机操作人员身份和权限的控制实现。对人的控制既有外部控制,也可以说是软控制,通过上机操作规范在纪律、道德层面给人约束;又有系统控制,也可以说是硬控制,通过安装指纹扫描、打卡、U口证书等方式识别不同的人,进而控制其操作权限。

(三)网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和高效,应建立会计软件的维护的申请、审核、监督、验收制度。在维护申请审批后,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软件维护,并做好维护记录、维护完毕须经过财务部测试方可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维护申请、维护记录、验收报告须存档保管。

五、网络会计电算化应用前景展望

通过实施网络会计电算化,可以做到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本机资料,还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资料;设备共享,会计网络化以后,网络上的计算机可共享服务器的各种硬软件,特别是共享一些贵重设施,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通信的方便、快捷,连入网络之后,会计信息可利用网络上各部门的计算机快捷通讯;分布式处理,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多个部分,由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网络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它大大弥补了分散式单机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是电算化工作发展的一个总体方向,也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网络会计论文:论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网络会计的出现适应了网络时代的需要,克服了传统会计对于信息处理不及时、信息披露不完善等缺陷,同时能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但是由于网络会计依赖于网络和计算机,也存在很多风险和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披露;计算机;问题;对策

一、网络会计的含义及其优势

网络会计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网络会计和传统的会计相比有以下几个优势:

1、会计信息提供更及时

以往财务部门的信息实时反馈能力较差,一份计划的执行情况、一项投资的获利情况,一般要到本月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从账户中反映出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现行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满足不了企业内部和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的要求。网络会计的出现可以动态地跟踪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变动,给予必要的揭露,满足管理者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

2、资源共享,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完整

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内部管理者要求获得全面、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这些信息既包括对企业有利的会计财务状况,也包括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而外部信息使用者,尤其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较困难。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而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投资者也可以根据授权,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信息。这样,网络信息通过相互访问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促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完整。

3、会计信息获取更具针对性

计算机网络与其他媒体相比更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因为网络为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人机对话,一改以往会计信息使用者被动地接受统一格式的局面,使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交互性。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者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快速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地处理,提升了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信息利用的效率。

4、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减少数据冗余

在单机工作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往往选定某些计算机完成某项工作,使这些计算机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而在会计网络中,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为许多部分,由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如凭证录入工作量很大的企业可以按统一格式在若干台网络工作站上同时录入凭证,计算机系统则自动将其存入网络文件服务器。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录入,在同一服务器上存贮,这既可以保证凭证的及时录入,又可以保证数据存贮的统一,还能大大减少单机版造成的数据冗余。

二、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息在传递中存在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难以监控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篡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难以保障

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果被截取,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在目前的互联网技术下面,即便是高度机密的政府网站军事网络都会受到非法入侵,更何况一般企业。同时,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些都是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2、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不安全性

网络会计的实现必须要依赖计算机,但是计算机如果硬件设备发生故障,轻则影响正常工作进度,重则使整个设备瘫痪,造成巨大直接经济损失和无形损失,甚至导致灾难的发生。硬件资源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即便没有这些问题,硬件系统由于受外部各种信号的干扰以及机器本身出现的内耗,都不可能永久地正常运行。

(2)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安全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软件系统的正确选型和配置是网络财务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如果软件选型不当,或未及时升级软件补丁、配置参数不合格等,都会降低软件安全运行的等级和效率,出现安全漏洞,易受到外来攻击破坏等,甚至会使正常的电子记账都无法实施的安全风险。

3、会计软件不能完全适应网络会计的要求的问题

网络使得企业间彼此的了解加深,如何运用网上其他企业的的会计信息进行即使有效的比较分析,得出对本企业有决策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实现会计核算层向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层迈进,是网络会计对会计软件开发的新要求。同时网络会计也对会计软件运行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财会人员的素质问题

网络会计需要懂管理、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财会人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掌握会计知识,只能处理日常账务的会计人员。近十几年来,财会专业大中专学生 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但是在企业一线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员工文化程度总体而言仍旧较低,对于网络会计要求计算机和英语两项能力的突出要求还有距离。还有一些企业也不重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支持力度不够。

三、解决网络会计发展面临问题的主要对策

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除此之外,企业自身角度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进行努力: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使用人员的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保证。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系统内各类人员的的职责、权限并与利益挂钩,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内部牵制,保护资金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

2、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控制:

要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在输入系统前数据都要经过检验,输入工作也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检,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电子数据还存在法律效力的问题。法律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会计数据作为有效的证据,是一个国际化问题。同时对一项业务的经办人、批准人、签约人的电子签字认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在会计实务中要求将计算机记录的原始数据打印在纸张上,并由责任人签字,可认作有效,但毕竟是暂时的,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3、规范日常操作管理

日常操作管理指是通过对系统日常运行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如果操作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实施不得力,都会给各种非法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如果操作不正确会造成系统内会计数据的破坏或丢失,造成会计数据的错误,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直至输出不正确的会计报表;如果各种数据不及时备份,则有可能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恢复会计资料;如果各种差错不能及时记录下来,则有可能使系统错误运行,输出不正确,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一方面,健全内部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另一方面,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

5、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软件开发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对购入的商业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接口和系统集成的办法克服二次开发软件和商业软件不能共享的缺点,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专家系统在预测、决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以顺应网络会计的要求。

6、加大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加强对硬件的管理

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具有脆弱性, 这就提醒我们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时, 应该从硬件投入和管理上两个方面进行提高。例如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 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 制定防火、防水、防盗的措施。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并且定期更换计算机设备, 进行必要的设备保养。

7、培养高素质财会人才

要真正在我国企业推行网络会计,克服本文提到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培养复合型财务会计人才。这样的财会人才应该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又具备商务经营管理知识,且精通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观点,注重培养自身高级财会人才,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才能真正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网络会计的发展,对会计领域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既对传统会计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会计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新世纪的经济管理对会计工作的高标准要求,也是会计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强大动力。

网络会计论文: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会计人员的任务

跟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运用,互联网对于经济的影响力愈来愈大,推进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时期步入了网络经济时期。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网络经济给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理念、内部管理以及价值链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有些乃至是至关深远的以及革命性的。毫无例外,作为企业首要职能部门的财务部门也一样遭到来自网络经济浪潮的猛烈冲击,企业理财的内外部环境、理财工具、理财对于象、信息搜集、加工以及表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而从会计人员本身角度来讲,网络经济带来的不但有机遇,同时也有挑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于企业会计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1个凸起的表现就是会计工作已经经过传统的手工会计转变成电算化会计。相对于于手工会计业务量大、效力低、犯错率高、重复劳动严重等缺点而言,电算化会计是对于手工会计的极大解放。当前学术界有1种观点认为实现电算化后,会计处理将愈来愈“傻瓜”化,会计工作将愈来愈轻松,乃至认为在不远的将来“现在乎义上的会计职业以及会计职业教育将完整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是否真如上述观点所言在不远的将来企业会计人员可以“解甲归田”了呢?谜底显然是不是定的。其过错的地方在于过分夸张技术的作用,片面理解了会计的职能而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能动性。

由手工会计到核算型会计软件再到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使用从而树立会计信息系统(AIS),再到进1步树立管理信息系统(MIS)、ERP系统、决策支撑系统(DSS),企业会计环境产生巨大变化。而通过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以及Web技术实现企业全面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管理正向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关注物流、资金流,而且要关注bit流、信息流。跟着企业全面电子商务的开展,网络财务势必成为未来财务的主流。1方面网络经济带来会计工作的革新,使会计人员从复杂的做帐、报帐中解放出来,另外一方面网络经济又对于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请求,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流动舞台。笔者认为,网络经济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在归集、加工、表露会计信息时施展主观能动性,实现会计的记录、讲演等基本职能。履行电算化后会计所需的原始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方式适时在线录入,可以由计算机进行散布或者集中处理,并按选定的会计政策以及讲演格式自动生成不同类型的会计报表。但这其实不象征着会计可以完整被计算机所取代,仍有许多首要的“后台”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完成。例如在信息归集阶段需要会计>:请记住我站域名/报告),也就是说除提供通用会计报告外,会计人员还要按顾客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提供适合不同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

二.针对于企业管理的需要,施展会计人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凸起其辅助经营决策的职能。与工业经济时期相比,网络经济时期企业的理财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工作的重心也相应产生转移。传统的财务模式下,因为受主客观前提的限制,人们对于会计职能存在狭隘理解,常常只注意到会计的记录以及讲演职能,而忽视了其介入管理、辅助决策的职能。在网络财务模式下,除了了施展前述基本职能外,更首要的是施展其介入管理,辅助决策的职能。1方面,介入管理以及辅助决策是网络经济时期会计首要性更凸起的体现,另外一方面,网络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又为会计人员介入管理、辅助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从而有助于会计人员更好的施展其职能。

三.网络财务模式下,会计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保护者。在系统开发早期,会计人员应充沛斟酌本单位经济业务与管理流动发展的需要,介入会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设计,在斟酌本钱效益的基础长进行系统优化,统筹会计信息系统的通用性与专用性。在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后,应由专职会计人员进行系统保护以保证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另外,网络经济时期加强内部节制拥有更为紧急以及现实的意义,网络财务带来内部审计工作的变革,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从而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请求。

四.网络经济时期的会计人员应当拥有全局观念,要从企业战略全局动身,实现AIS与MIS的调和1致,施展财务战略与研发战略、采购战略、出产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协同效应,为实现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1体化以及提高企业的总体竞争优势,施展会计人员的作用。

五.另外,互联网使企业边界进1步扩展,网络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这类虚拟组织情势的兴起不但带来企业组织理论与管理理念的巨大变化,而且对于传统会计与审计理论以及法子都带来巨大冲击。网络经济时期企业有形资产的比重相对于降落,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愈来愈首要,衍生金融工具广泛运用,社会责任意识逐步加强……,这些变化都为会计提出了新的钻研课题。分部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绿色会计、无形资产会计、R&D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诉讼会计等都需要企业会计人员以及学者来从事相干的理论钻研以及实务工作。

由上观之,尽管市场对于从事简单操作的会计人员的需求呈降落趋势,但对于高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将会愈来愈大。网络经济时期企业会计人员的作用不是降落了而是提高了,会计人员应该增强紧急感,找准自己的角色以及定

位。为了适应网络经济时期市场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泛博会计人员应当加强本身素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具体而言,网络经济时期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拥有下列基本素质:(一)精晓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法子,熟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进程以及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规范,拥有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纯熟的实践技巧;(二)拥有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及财务软件熟练进行业务处理的能力;(三)能够比较流利的使用1门外语进行交换,以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四)拥有全局观念、公关调和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对于资本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要有开放性思惟以及立异意识;(五)拥有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及敬业精神。

网络会计论文:刍探网络财务信息披露的潜在风险-会计论文

会计论文

互联网这种新的传播媒介已使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提供网络财务信息会面临更多潜在风险,这些风险既可能源自网络技术本身的缺陷,也可能源自公司积极投身于网络财务信息披露,但适用于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披露规则仍未成形、确定,无法判别并确保公司的披露方式、内容已遵循了这些轮廓仍然模糊的新规则。本文主要探讨源自后者的潜在风险。

一、网络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违背相关证券法规的信息披露要求,信息使用者可能据此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网络财务信息披露是个新生事物,在实务中很多做法仍属摸索阶段,可以说当前网络财务信息更多地是依靠对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揣测和公司自身意愿来供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BRRP课题组(1999)对财富500强前100家公司中93家在网站上披露的财务信息的调查显示,即使在公司信息披露规范比较充分、网络财务信息披露较活跃的美国,网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也不尽理想,表一是上海证券交易所20__年6月27日公布的沪市36家最佳信息披露公司在网站上披露财务信息的情况的调查结果(截止到20__年7月25日)。表二是课题组对上述93家公司在网站上披露财务信息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后的结果(截止到1999年1月30日):

表一:

表二:

如以上所示,有些公司在网上的财务信息漏掉了其中一些主要的会计报表或会计报表附注,而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要有附注,附注披露的信息是对会计报表的补充和解释。证券法等相关条款也禁止漏列重要事项,依据现行职业规范和国内外证券法的信息披露条款,人们有理由认为网上披露的财务信息(包括非财务信息)与传统纸质信息一样是真实、准确、完整的。那么,表一、表二显示的数据是不是表明当前网络财务信息存在严重的漏报?如果信息使用者依赖这些信息进行决策造成不利后果,是不是意味着公司很有可能因此卷入诉讼纠纷?虽然目前国内外都尚未出现这方面的司法案例,但我们还是有必要采取一些能降低公司信息披露风险的措施,如提供完整的全套财务信息;在用户点击公司财务信息版时,跳出对话框,提醒用户即将看到的财务信息未包括一般决策所需的全部应获得的信息,任何使用这些信息的人有责任参照其他来源的信息以作出合理决策。这种类似“责任解除声明”的提示有利于公司避免或降低网络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导致的潜在风险。

二、网络财务信息版中与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其他网站的不当连接,很可能被认为公司已采纳或同意了与其相连的网站中的所有内容,因此公司应对这些内容负责。

也许目前最大的法律隐患是与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的网站连接或在公司网站中包含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的报告造成的。公司可能要对提供给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的重要误述承担直接责任,如果公司散布该报告或以其他方式暗示认同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报告,则被认为公司已“采用”该报告。在法律上,这也许可视为公司在直接传播该信息,因此得承担信息失真的责任。如果公司提供的有选择性的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网站中,只包括对其股票价格进行分析的部分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的地址,则其“采纳”责任风险就会增大。若公司确实希望在其网络财务信息版中列示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其他网站的地址,责任解除声明或与责任解除声明的连接应列示在上述站点地址列表附近显眼的地方,指出公司没有复核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预测的准确性,因此在公司的财务信息中未来用分析师、财务分析机构报告;公司也没有采用任何其他网站上与本公司相关的信息。

另外一个与不当连接相关的潜在风险是从其他网站中移植数据或图象。在访问者看来这些“外来”信息与公司自己制作的信息没有区别,实际上使用者可能从未意识到屏幕上的某些信息并不是公司网站的一部分,公司由此又多承担了一份本应由第三方承担的责任。稳健的解决办法仍是责任解除声明,配以醒目的边框划定“外来”信息范围。

三、审计报告与不完整的、漏列重要事项的网络财务信息一起披露,或审计报告中包含不当的连接,这样做没有减轻公司的信息披露风险,相反,加大了审计人员的职业风险。

表一、表二的数据显示,公司在网上披露财务信息时很乐意展示审计报告。美国公司披露审计报告的比例(65%)甚至超过了披露财务报表附注的比例(63%),而沪市15家公司中有11家披露审计报告,比例高达73.33%。实际上,审计师出于风险考虑是不会轻易将审计报告与他们认为不够可靠的网络财务信息相联系的,但是公司在制作网络财务信息版时自然而然地去借助于审计报告的鉴证力,在审计人员不积极介入的情况下,共同过失风险很可能降到他们头上。更危险的是,将近22%的审计报告也含有连接——通常可连接到审计报告提及的附注中。显然审计人员不会发送含有连接的审计报告,所以这些连接肯定是公司后来加上的。以上两点是值得审计职业监管人员思考的问题。也许,最彻底的做法是把审计报告排除在网络财务信息之外。文秘站版权所有

四、互联网旺盛生命力之源——速度——使公司有可能提供动态信息,但它也可能诱使公司卷入没有及时更新信息引致的责任风险之中。

网络具备的“致命”的速度已经使相当多的信息使用者作出了对公司极为不利的认定——公司网站上的信息都是由公司及时进行更新的(除非公司网站中有特别声明),因而是与当前决策相关的、可靠的。而且,就网络财务信息而言,即使公司的确做到及时更新,但提供的信息更多是当前的、缺乏一贯性的,可靠性有可能随着及时性的提高而降低。财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冲突可能再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信息更新责任的基点之一。

五、财务信息披露借助干网络使实时报告成为可能,然而,在现行技术条件下,实时报告可能传送更多的数据,却未必是更多的信息。

现在,信息技术使公司可以及时报告信息,并更经常性地将信息提供给感兴趣者。但现行的职业准则要求对未加工的原始数据、分类账余额进行大量的,有时甚至是复杂的精制工作,这些调整在现下已非任何实际应用中的实时报告系统可以完成。风险管理将成为公司权衡如何提供有意义且可靠的信息的关键。显然,一大堆垃圾数据,在网站上存在的意义微乎其微。有些公司则走得更远,他们热衷于把

管理会计中的数学模型移植到实时报告系统,即“创造”了借助数学模型便可进行以“如果…将会…”的方式检验预测方案的可能性。将各种原始数据输入模型所派生的信息是无止境的,公司的潜在风险在于:那些无限变化的“如果…将会…”的预测性方案,可能会成为无限制的预测报表,并隐含在网络财务信息中。如果公司在其网络财务信息中包含了数学模型,果断切除它是理智的举措。文秘站版权所有

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因网络财务信息披露涉及前所未有的潜在风险而裹足不前。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他们总结了一些可行的降低风险的措施:①提供任何对预测报告有用的、谨慎的责任解除声明;②谨慎使用所有的连接;③包括一整套的财务报表和附注;④避免承担及时更新的义务;⑤不时检测系统安全措施;⑥披露简单的记录保管信息和数据记录。

网络会计论文:计算机网络对电算化会计的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和功能

(一)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用户分布在不同端口位置上,它们之间相互共享数据等资源,又各自独立,必须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才能相辅相成。

(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应用来看,网络有以下的特点:

1.网络信息传递的迅速有效。会计信息处理是否及时和有效,在某些方面,取决于其信息的传递是否迅速,而网络化正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提供有效决策依据。

2.网络信息可共享。通过互联网可以上传和一些对会计工作相关的信息,促进各企业间的交易,如需求信息、定价信息等,可以有效地增强会计计量、确认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网络信息处理的集中性。网络技术可以把相关信息输入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上,通过网络把其传递到主计算机,由主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运算,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也起到管理分配的职能。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化系统,可以克服单机系统的缺陷,如实现企业各环节信息和数据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功能,另外网络化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具有以下一些功能:

1.继续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建立良好的通信通道。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计算机之间是运用现代化通信技术,然后通过互联网传递,实现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网络办公,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可以进行自动的转账处理,上级部门也可以尽快获取所需数据。

2.加大信息共享的功能。网络内的各计算机系统处于一个网络环境中,既独立又共享,各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化办公共享。

3.加大设备共享的功能。由于网络内的各计算机系统共处于一个网络环境中,因此,在这种环境下,网络内各计算机设备都可以共享,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保障和更新共享网络内的数据库资源。在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必须保证其中的数据库资源共享,如若造成共享冲突,首先要保证用户可以正常使用。

5.严格会计信息的规范化和代码化。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使之更加规范清楚。

二、计算机网络使会计体系基本结构发生变化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对会计电算化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原来电算化会计是单机或局域网系统,无法网络化共享,不能提供更多的决策信息,现在的网络化发展非常好,如企业总公司与各分公司,各环节数据及时共享,从而使会计体系的基本结构发生变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化采用标准的网络系统结构,在内是一个与经营管理及各种业务活动紧密相连的内部网络子系统,在外与各种对外网络信息相联系,最后融入整个网络系统。

(二)内部会计系统是一个完全网络化的计算机系统。相当于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各种基本业务的执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各个业务上直接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网络系统分散传输到有关方面,构成一个以计算机联机,实时处理为特征的网络化信息系统。

(三)会计系统的对外连接,也是会计系统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许多对外交易、相关信息的收集(如网上投资、结算、办税等)会在网上进行,因此,内部管理会计系统将以多级链接的方式直接与外部保持联系,以实现网络化各层次的交易。

(四)在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中,设立统一会计信息处理中心,以该中心为主,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分析,确认核实后,对所有内部网络子系统统一信息与进行交流。

三、计算机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传统会计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化对四个会计假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就简单进行介绍。

(一)网络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个体,是指会计工作在特定的空间范围,为有关记录和报表涉及的空间范围提供连接平台,而网络公司存在于计算机中,它是一种临时性质的组合,没有固定的,也没有确定空间范围,互联网就像是一个企业总平台,可以是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将其中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重组而形成,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或业务发展,不断调整。因此,企业在网络化空间中非常灵活,会计主体变化频繁,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就已经失去意义。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中对会计主体应该做出新的界定,或是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改。

(二)网络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所持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不确定性,因为是临时性组织。“虚拟公司”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虚拟公司”可以随时终止,持续经营假设将不再适用,在传统财务会计中,非持续经营条件下应适用清算会计;在会计电算网络化中,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建新的会计体系或方法,是必须予以明确的问题。

网络会计论文:网络时代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置身于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顾客、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变化的挑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储存能力等实现了质的飞跃,远程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企业正迈入网络经济时代。

网络经济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信息传递的迅速、及时和准确,企业会计报表的半年呈报或年度呈报已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实时联机报告系统既是需要又成为可能。全球经济环境下大规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策略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管理者、投资者以及相关利益集团希望可以随时通过在线访问获取企业最新的、历史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减少风险。另外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内容方面看,投资者要求从看重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从着重呈报最终经营成果信息扩展到呈报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为主的信息,但目前的会计业务流程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用信息技术彻底地重新设计会计业务流程,是满足企业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研究议题。

一、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及其缺陷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需经过一系列顺序的循环活动,会计核算严格按照“填制凭证一登记账簿一编制报表”的顺序,一层层地进行。这种会计流程虽然在内部牵制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会延长时间,降低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且使得会计信息内容单一化。时下流行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虽然替代了手工操作,但财务会计流程自动化仅仅是手工财会工作的翻版,并未改变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本质。大部分电算化商品软件一般将会计系统分解为原材料核算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销售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账务处理子系统、报表编制子系统等相对独立的模块,各模块下再进行细分,形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金字塔”式结构。因此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会计数据传输往往是滞后的、零散的。这种财务会计流程并没有改变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本质,也没有消除其缺陷。

1.难以满足管理需要。财务部门只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资金流信息,并不采集业务活动的全部数据,同一经济业务的相关数据被分别保存在财会人员和非财会人员手中,财务人员手中只有描述业务事件的子集数据也这样忽略了大量管理信息,导致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数据有可能不一致或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

2.无法满足实时控制的需要。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所反映的资金流信息往往滞后于物流信息,财务账和财务报告不是当前时点的余额,以至于企业元法从效益角度上对经营生产活动进行实时控制。会计数据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采集,会计数据加工是将滞后采集的数掘进行排序、过账、汇总、对账等。财务报告不能直接利用,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今日,信息的实时性决定了它的有效性和控制力度,会计信息的滞后性不能使管理者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得到所需的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不管是手工的会计业务流程还是这种会计电算化方式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实质仍然是事后算账,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无法支持事前支持、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二、将流程再造思路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

(一)关于业务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美国的Michael Hammer于1990年提出的。它的内涵是指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服务的、系统化的、企业组织工作流程及相关活动,它突破了传统劳动分工理论的思想体系,强调企业组织形式以“流程导向”替代原有的“职能导向”,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思路。福特公司北美财务部门通过BPR重建其付款程序,以减少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是最典型的例子。BPR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顾客需求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为驱动力,以企业的流程为对象,运用信息技术、人与组织管理,达到大幅度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目标。许多实际中成功的BPR已经表明信息技术使企业流程改造成为可能并非常有效,同时它又是流程改造的组成要素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方式。但BPR本身并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个算法或者公式,它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观念和思想,即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核心,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一种自我反省的头脑,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让流程的运转能够满足顾客的期望和服务于企业的最大利益,使企业保持一种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二)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流程再造对于会计业务流程来说,再造的目标是针对传统会计流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大幅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时性,节约会计戚本。为此,仿造企业的其他业务流程再造,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以会计业务流程为对象,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驱动力,采用决策模型、网络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的计算机技术,由决策模型驱动,呈报标准的源数据信息,以达到上述再造的目标。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账表驱动所不同,新的会计流程应用流程再造的思想是:将实时信息处理嵌入业务处理过程中,企业在执行业务活动的同时,将业务数据输入管理信息系统中,通过业务规则和信息处理规则,生成集成信息,基于这种模式构建的会计信息系统称为“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事件驱动(Event Driven)是一种计算机术语,是指当某一特定事件要求代码进入工作日才程序指令开始执行。应用到会计上,对会计源数据信息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处理,随时可以满足要求。在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这种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1)实现了源数据仓库的共享。系统结构将使物理上分散的企业的多个数据库在逻辑上集中,支持不同层次、综合性的信息需求。按业务事件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综合采集和存储后,可建立共享的综合业务数据库。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可以满足企业外部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使用,使数据真正做到同出一源,实现共享 。(2)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信息流程)、管理流程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各部门信息孤岛的不协调和低效状态可以得到缓解。信息处理规则能够打破职能壁垒,根据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进行信息加工;会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则进行信息加工,输出财务会计报表。(3)实时财务报告,提取信息与企业处理信息同步。信息处理与业务活动的执行过程是同步的,将各业务事件的会计控制规则嵌入,能够实施会计的事中控制,系统能将违反规则的活动实时地向负责人发送异常情况报告,或者阻止舞弊活动的执行,系统预防风险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当人们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不可逆转地要受到其冲击。企业只有主动认识并采取行动,如对会计传统理念重新认识,对会计信息需求进一步研究,对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构,才能给会计创造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网络会计论文:冲击与重新认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一个基础命题,是会计理论的最基础部分,是会计理论体系中高层次的概念;同时,会计假设是会计实务的基本前提,它是客观环境对会计的约束,会计研究只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会计理论才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客观性,会计实务才能在一定规范下得以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会计假设成为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即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项内容。这四项会计假设适应传统社会经济环境,并为会计实践所检验,证明了其合理性。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日趋广泛,电子商务逐渐走入现实生活,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网上企业、网际企业、虚拟企业等新的企业系统。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的经济形态,对传统的会计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会计假设更是首当其冲。

1、会计主体呈现多变和模糊的特点。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实体,这个实体是有形的、相对明确和稳定的,在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活动的范围,强调的是会计信息提供对象的特定性和单一性。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更紧密、便捷,交易决策可以在瞬间完成;企业的分、合也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是网络公司联合协作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传统会计主体假设中强调的单个的、独立的、稳定的企业实体,不能适用计算机网络上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体的新情况,而且也不能再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立场提供基本支持。因为网络公司是独立企业按照不同交易事项自由组合成临时经营主体,在完成交易活动后,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解散公司或者和其它企业另行组成一个新的网络公司,从而使得会计主体在认定上产生困难。另外网络筒机的随时性、不确定性,使企业的重组、合并、兼并、分立可以在短期内实现频繁变动,从而使得会计主体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状态之中,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传统会计主体在这种条件下已失去意义。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中对会计主体作出新的界定或对会计主体假设本身进行修正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2、经营的临时和短暂性使得原来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完全适用。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假定一个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不会清算或破产,直到实现企业主体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它限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能够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该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在网络时代,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网上兼并、收购、破产等活动使得人们很难辨清一个会计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静态观受到了动态因素的挑战。如网络时代,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另外,持续经营假设在传统会计中,是在一段时间内为考虑财产估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而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费用分配问题,况且对于虚拟企业来讲,由于其经营活动的短暂性,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收入的按期配比不切实际。所以原来意义上的持续经营假设已经不再完全适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实时呈报模式已具备可行性。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可以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的较短时段,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提供经营成果的时间范围。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主要是通过定期报告形式来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一周期的生产经营。但是人为地划分会计期间将不可避免引起会计信息的部分失真,而且定期提供的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具有严重滞后性,从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求,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点。网络时代,高科技的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使得网络公司的事项或交易可以在瞬间完成,资金可在瞬间划拨。激烈的竞争机制要求决策者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供及时的、最新的会计信息,会计报告期必须缩短。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可使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随时获得动态的财务报告,而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后才可获得,这就有效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和滞后的问题。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4、货币化信息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

贷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人员所记录、分类、汇总财务报告时,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经济信息。货币计量假设本身就存在严重的缺陷。网络环境下,单纯用货币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诸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无形资产信息、背景信息、未来信息、企业竞争力等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使用者决策有重大参考价值,如果单纯用货币来计量,那么,它们都将不得不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近年来,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十分重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前瞻性,期望会计报告能够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非货币信息,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从而避免因不慎而招致的决策失误。单纯的货币化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对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和理解

1、会计主体由绝对实体信息使用现向相对主体信息使用现转变。会计主体假设应由过去的强调单个绝对实体信息使用观,转向网络时代的相对主体信息使用现,使其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主体假设。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都可将其视为会计主体。这一定义是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含义:1.不与外界发生联盟关系而独立运作的企业,即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或按照一定的协议而相互协作的企业,由于其内部存在明显的经济利益,可直接看作会计主体;2.对于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处益而相宜协作的企业联盟体,也应将其看作一个会计主体。

2、引入即时经营假设和暂时性子假设。

由于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网络经济的影响和挑战,如果仍旧沿用这种假设,最终得到的财务报告不可避免地含有人为估计和判断的成分,由此得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以及财务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只是外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

综合反映与分析,具有一定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将持续经营假设改为即时经营假设,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在其存续期为前提,否则应进行清算会计。同时引入暂时性子假设。由于在存续期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许多未知和不确定,当前得到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只是一种暂时性结果。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认识到,当前得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暂时性,就会注意到会计信息所反映和客观事实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特点,并适当做出分析和调整。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仍旧持续经营,可以认为当时的暂时性信息仅供前期的短期决策参考,在后一期得到的结果,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并结合当时的市场情况与前期对比,进行在线平衡核算。如资产进行重置成本、重新摊销等。在这种假设和于假设下,企业无论何时得到的财务状况,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都是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决策有很大帮助。

3、建立自动分期假设。

尽管会计分期受到网络和实时报告的影响,但是由于会计目标的更加具体和不同需求者的特殊需要及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需要在即时经营假设的支持下,改会计分期假设为自动分期假设,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不同时间(包括年、季、月、日,甚至小时)的信息需求,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核算出最新、最准确的贴目。

4、改进计量手段,增加非货币化的信息。

会计计量手段不应仅局限于将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二为一的、抽象化的、观念上的电子货币,而应实现计量手段多元化。我们不能因为货币计量手段单一性的便利而丧失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从而偏离会计的最初目的。因为货币只能反映能予以计价和量化的事项,但是企业中还存在大量不能量化揭示的事项,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的经营理念为员工和社会的认可程度、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及经营技能的高低等,这些事项对企业的经营成败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都应设法予以反映。因此,在会计报告中应该对非财务信息加强计量,以此提高会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和相关性。

网络会计论文:浅论网络时代会计报告模式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反映物质资产的历史成本为主的传统会计报告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很少反映非货币信息、易于人为调节报表数据和所报告信息严重滞后等。

针对上述局限性,国内外会计界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改进广泛作了研究,但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基本特征仍没有改变。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与普及,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创造了物质条件。

一、互联网技术与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技术已不同于过去纯粹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它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模式。因此,互联网技术给会计报告模式带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报告技术的进步上,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基于五联网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会计信息提出的新要求。

(一)网络社会的会计信息需求

经济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新的信息需求。在会计发展史上这种进程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进程有不断加速的趋势。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冲击已远远超越了局部或技术性影响的范畴,事实上,它正在推动着工业经济社会向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纯技术观来看待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

1.数字经济产业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正在催生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等一大批新产业的诞生,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形成。由于传统会计报告以反映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形资产为主,是以物质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的产物。对新兴产业来说,传统的会计信息已很难真实反映一个企业的价值,企业会计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背离越来越明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正在消失。面对新兴的产业,未来会计报告模式需要从有形资产揭示扩展到数字资产揭示、无形资产揭示等领域;从货币计量扩展到各种非货币计量领域;从历史成本计价扩展到评估计价、公允价值计价等多种计价模式,使其不仅能反映过去的价值,同时也能反映现在甚至将来的价值。

2.企业竞争方式改变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之上的虚拟企业等企业组织形式,正在替代传统的企业兼并方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企业越来越把竞争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技术上,同时利用巨联网络跟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企业间建立价值键型虚拟企业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实现业务相互渗透、资源优势组合,以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已成为世界潮流。面对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竞争方式,未来的会计报告需从单一报表体系向分部报告、专项报告等多元化报告体系转变;从单一主体的会计信息揭示扩展到业务关联方范围内的信息揭示;从定期的财务信息揭示扩展到以业务事项及其完成的周期为基础的事项信息(包括大量非财务信息)实时揭示领域。

3.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开始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敏捷制造方式转变;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模式开始向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生产系统和作业管理模式转变。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一方面需要有全面实时的生产管理信息的支持,另一方面,本身也在实时产生大量的生产经营信息,要求实时记录和报告。因此,以事后记录历史成本信息为特征的传统核算体系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已无法适应网络时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根据新的生产和管理过程,按照企业再造原理,分作业或事项重新定义信息结构和内容,并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标准化存贮,以满足企业内外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二)网络社会的会计报告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结构和模式,并引发了社会对会计信息新的需求;同时也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准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

1.会计报告载体技术的变革。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在会计中的应用,给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全新的信息载体技术。磁介质、光电介质等新的信息载体技术替代了纸介质成为会计信息新载体。计算机信息载体不仅数据存贮量大,而且特别适宜于信息的再加工处理。计算机系统可对其存贮介质上的数据进行极其快速的分类、汇总、再分类、再汇总、传送、转存等数据处理工作。计算机信息载体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的技术进步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 2.会计报告处理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计算功能,而且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际上是当代技术进步最快的一个行业),计算机系统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只要会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即可随时产生会计报告内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中,受计算能力限制而产生的种种特征均失去存在的基础。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分类和计算功能也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受人工操作能力的限制,传统会计报告是以预先确定信息需求为前提,通过一个报告期的层层处理和汇总,最后形成报表。传统报表处理模式时间上表现为一个周期、内容上表现为一个过程,定期性和通用性是它最显着的特征。现在,只要我们建立了具有标准编码结构的原始数据库捐助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分类和计算功能,随时可以组合产生特定需要的会计报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创新准备了物质条件。

3.会计报告传输技术的进步。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巨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会计报告的传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会计报告传输和的时空限制将不复存在,通过互联网会计报告将逐渐成为主流渠道。

总之,信息载体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同时应用,为建立面向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实时报告系统创造了条件。

二、实时会计报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不仅是报告技术的进步,还涉及到体系结构的变革。由于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影响到整个会计理论和实务体系。

1.对会计目标理论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在受托责任基础上的,即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交付的资源,同时承担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后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传统会计报告着重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管理人员经管责任的会计信息,内容以反映客观事实的历史数据为主。实时会计报告模式是适应干网络经济及其技术环境的会计信息需求模式。实时会计报告系统将大大扩展会计信息的需求范围和内容。会计的目标不再停留在反映历史数据的经营责任信息上,它将更多考虑决策相关的信息,包括不确定的未来信息、风险信息,各类非财务信息,同时更多地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需求。

2.对会计假设理论的影响。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会计假设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也是这些假设的产物。网络经济社会及其实时报告模式的出现,使传统会对假设理论的存在基础面临挑战。加会计车体假设是

对会计报告的空间范围所作的规定,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大量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企业的空间范围比传统企业更具不确定性。传统单一的会计主体假设已不能解释网络时代的经济问题。同样,对虚拟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的时间、范围、对象的可变性,传统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也面临挑战。又如,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为分割,定期会计报告就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的。会计实时报告模式实际上否定了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基础。 3.对会计要素理论的影响。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会计报告模式是建立在预先明确会计信息需求基础上的,这种信息需求被标准化地固定在统一的会计报表中。为了能在经过一定的会计数据处理后最后形成会计报表数据,会计报表的项目分类也就成了会计核算过程的项目分类。这种分类项目我们称之为会计要素。由于信息需求是确定的,因此,会计要素分类也是确定的。实时会计报告系统是建立在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基础上的,预先明确数据分类及其处理程序的会计核算与报告模式失去存在的必要。相应地,传统的会计要素划分也面临挑战。进一步划细要素项目,以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将是发展趋势。

4.对审计的影响。自动化、无纸化的实时会计报告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环境,传统的审计理论与实务将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无纸化审计问题。由于传统书面资料形式的审计线索变得残缺不全,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很难对经济事项及其处理进行跟踪,审计人员必须学会在网上利用数字形式提供的审计线索进行审计;二是审计对象问题。由于会计报告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分类计算功能随机、实时、多样化地产生,因此,审计的重心需要从对综合性统一报表的审计转移到对原始事项数据的审计上;三是实时审计问题。由于原始数据、会计报告都是实时产生的,因此,最全面完整的审计就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网上实时审计。

网络会计论文:网络经济与网络会计

网络会计就是依托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网络化以势不可当之势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会计领域带来了一定活力和契机。笔者结合参与网上银行开发推广的一些体会,谈谈对网络会计的粗浅看法,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意见。

网络会计的历史及我国网络会计的现状

由于对会计信息需求的迫切性,会计网络先于互联网而产生,主要是依托于通讯网络,建立在局域网基础上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如:局域性的银行通存通兑业务、公共事业交通部门的售票、收费业务。其会计处理过程基本上是手工操作的翻版,由于参与主体和成本多种因素制约,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使信息传递、电子商务等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正改变着一切。为了顺应这种挑战,部分大的知识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对安全性要求较低的外部信息交流和共享,少数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自己的内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直到网上银行的诞生,才使网络会计发生质的变化,以网上银行为主体的社会资金清算体系已见雏形,使更多的企业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开拓自身的业务,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由于电子票据、物流配售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以电子货币、单据为基础的网络会计已初露端倪,其对传统会计理论、作用、职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二、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1.会计主体发生变化而带来的冲击。网络化进程必然促使会计主体突破传统空间限制,扩展到全球。网络使跨国集团公司、战略联盟等组织形式的联系更加紧密,使集中式的财务核算管理得以实施。由于网上银行使资金流动更加顺畅,电子单据的使用,物流配售的专业化管理,使资金、产品网络调配变得越来越方便,虚拟的会计主体也将应运而生,它的产生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的两个会计假设根基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资金流与物资流的不对称性流动,对财政、税务、海关等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

2.对传统会计核算的冲击。传统的会计以反映、监督为主要职能。以纸化的凭证和账簿作为反映监督职能的载体,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账簿、凭证、原始单据有十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而网络会计是以提供预测、分析、投资、决策、管理为主要职能,对簿记的要求越来越淡化,账务处理全部由机器完成,电子单据、发票、账簿替代传统的凭证、账簿,给监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弱化反映、监督职能,相反,通过改善监控手段实行网络事中监控,更加强化该项职能。

3.对传统会计监督、监管方式的冲击。传统的监督方式是通过对账簿、凭证的审查完

成整个监督过程的,对电子凭证、账簿的监督检查就不会那么得心应手。笔者认为,实施网络监控不仅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取得比传统监控更好的效果,因为电子商务是靠资金流、物流、电子单据三方面电子信息传递而实现的,网络监控系统只要起到信息通道出入口的作用就可实施有效监控。

三、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网络会计作为网络技术和会计应用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已呈现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1.会计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性。互联网使会计信息向外传递更及时、更充分,让投资人及时地掌握信息。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化服务技术,自动查找、跟踪各网站上会计信息资源,及时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提高自身的决策水平,有效地避免社会性的资源浪费。

2.使财务集中管理更容易、会计资源运用更充分。在网络环境下,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情况可以时时掌握,使集团资金作到有效调配。公司内部管理者与会计人员之间可以根据各自的权限分别管理自己所辖的会计工作,上一级人员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授权进行资金划拨,查询本单位的资金往来情况及生产库存等情况,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时空因素制约而造成的损失。

3.使会计处理更加迅速、决策更加科学。会计信息网络化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可以大大减轻原来合并报表的复杂性,提高了会计报表的及时性,同时依托网络平台对所有原始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工、提炼、分析,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利用价值,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四、制约网络会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1.安全性。网络空间虽然广阔,但同时存在自身的弱点,即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安全问题。但目前的网络安全技术完全可以作到有效防范黑客攻击。从发生的黑客袭击网站事件及病毒感染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三类问题:一是管理问题,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下载文件不作安全技术检测。二是对一个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网站,使用防火墙软件显得成本比较昂贵,加上自身软件存在漏洞,为黑客攻击网站提供了可能。三是由于程序设计缺陷及使用者自身的素质问题,容易产生一些系统性的问题。

2.法律及会计制度的滞后性的制约。其直接的滞后性表现在缺少能够使计算机确保自身安全、健康发展的法律制度;间接的滞后性表现在现有的经济法规不能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以网上银行为例,网上支付业务是以变码印签作为安全支付保证,而传统的支付方式是以传统的印签作为安全付款保证,而《票据法》仅对传统的印签作了明确具体规定。所以一旦出了问题,银行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还存在问题。对企业而言,使用网上银行得到的原始凭证又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回单,在账务处理时,特别在进行销项税金抵扣时能否得到税

务等监管部门的认可,所有这些都会给网络会计日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3.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同步对网络会计的制约作用。由于网络经济发展给财务监督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有些管理人员不愿面对自己将要被淘汰的现实,很难主动作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可能利用原有的不适时条文法规人为地阻挠新型业务的发展。

4.“复合型”人才缺乏对网络会计发展的影响。由于网络会计作为网络与会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他们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又要求他们具有很深的会计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网络会计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五、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的对策政府应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思路,因势利导,既促进网络业务的发展,又不削弱财务监管力量。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健全法律制度,完善配套措施。通过法律给该项业务提供健康、良好、宽松的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以税务等监管部门为主体的配套的电子发票的电子商务配套业务,以专业物流管理配置部门为主体的电子出入库、提单等电子单据业务。

2.实施网络监控,强化财务监管。即用网络的手段来管理网络经济,包括以下几方面:1使用电子发票,把双方交易信息传递给税务部门申领发票,有效地抑制了大头小尾发票的泛滥,使监控部门有充分的主动权。2实行专业化的物流配售管理,财务监管部门与物流部门实施联网。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不仅可以节省社会成本,还可以提高电子商务下的货物配送效率,有利于控制赊销、易货、现金销售等形式下的税款流失。3实现财务监管部门与银行的联网,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资金流动的监管,有利于资金与物流不对称流动带来的税款流失。

3.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搭台主要是解决单一企业无法解决而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指政府应建立专业化的物流管理部门,建立信用风险基金,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不论是B--B业务还是B--C业务,物流的配送、商业信用始终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4.在教育领域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促进网络化进程。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完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网络会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网络会计论文:会计的发展趋势--网络会计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外部网(Extranet)使企业对外有选择地对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使信息共事。网络时代的来临必将使会计由传统的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

一、网络会计的概念、特点

1.网络会计的概念。网络会计,是计算机网络化的会计系统,其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1)在线反馈。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每一项变动都可以实时予以反映,当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凭借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和网络的传输能力,信息使用者只要点击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2)全面反映。通过在线访问,信息需求者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取所有企业开放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满足企业多方面的需要。(3)实时分析比较。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包括网上所有企业的信息,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可在此基础上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正确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4)资源共享。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而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信息。这样,网络信息通过相互访问实现资源共享。(5)方便、灵活,成本低。网络会计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收集成本、交易成本、审计监督成本和纳税申报费用,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另外,在网络环境下,会计软件能提供多样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模块化了的会计程序,灵活选择多种信息,方便用户使用。

二、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网络会计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网络会计不仅包括处理传统会计经营业务,还包括电子单据处理和电子货币结算等网络经营业务。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对会计假设的影响。首先,会计主体假设是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范围。传统会计主体是明确而稳定的,而网络会计的主体一一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的公司,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组织,他们可以没有场地,没有确切的办公地点,同时可根据任务的变化,迅速进行分合、重组,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模糊状态。因此需要我们转换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其次,持续经营假设是在传统会计中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考虑财产估计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主体,一一网络公司是一个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完成后即解散,使得持续经营假设自然受到冲击。再次,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是将信息加工时间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期间,实现报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而网络公司的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立即解散,所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再划分时间段已无意义,只要把会计期间与交易期间统一就可解决该问题。

(二)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要求会计职能由核算型过渡到管理型,原来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己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要创新会计方法,学会对各项会计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为会计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传统会计中,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而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企业外联网)和Intranet(企业内联网)基础上的,能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编制实时动态报表。

(四)对会计手段的影响。传统会计是通过纸质的凭证、账簿、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得获取会计信息已无时间、空间限制,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将广泛应用,会计手段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会计信息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这种替代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对信息分类、加工和利用等技术的限制,利用同一基础数据便可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信息加工和利用。

(五)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传统会计由于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基本假设,使企业收入和费用的发生与收到或支付往往不在一个时期,所以采用了权责发生制。但在网络会计中,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所以不存在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的问题,权责发生制也就失去了基础,应采用收付实现制更合适。

(六)对会计人员的影响。传统手工操作条件下,会计人员主要是进行会计核算,网络会计将要求会计人员改变其工作方式,不断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实现由核算型会计向核算管理型会计转变,采用联机实时操作,主动获取与主动提供相结合的一种人机交互式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实施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

三、网络会计对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手工处理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表现在:减轻了财务人员的 劳动强度,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换。但在实践中又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会计软件通用性差,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系统性。其次,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不能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结果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控制管理,不能与其他子系统集成融为一体,形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另外,随着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对外贸易增加,国际交流增强,而我国的财务软件还不具备多国语言,而且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等,不能满足现代跨国企业经营和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而网络会计弥补了这些不足,具有以下优点:(1)资源共享。网络上的计算机不仅可以使用本机资料,还可以任意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内的资料。(2)设备共享。网络化以后,网络上的计算机可共享服务器的各种硬件、软件,特别是一些贵重设备,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3)通信快捷、方便。连入网络后,可以利用网络上各部门计算机快捷通讯。(4)公布式处理。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多个部分由网上的不同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四、发展网络会计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及对策

1.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由于网络上任意一台计算机可获得其他计算机的信息资源,所以企业在网上进行贸易时,也,易处于风险之中。因此安全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会计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计算机硬件、相关软件的安全及性能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以防止硬件、软件故障和网上黑客的恶意攻击。计算机病毒也是网络安全的一大劲敌,要采取适当的防病毒措施。对病毒的防御现在通用的方法是采用防火墙技术,它可以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流则普遍采用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数据加密的主要方法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2.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控制。网络环境下,大量!不相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如果内控制度不严密,一旦有缺乏严格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因此把好数据录入关,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十分重要。在输入系统前,数据要经过检验,输入工作应由多人多组分担;对输入的数据、代码等进行必要的校验,以保证合法性、真实性。可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把同类凭证按凭证顺序号分成几组进行输入。具体可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企业总部应随时查询每个成员单位的财务账,直至每张单据、所有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账表的生成都集中处理,信息需求者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某些方面的经济事项,还可以了解企业会计总体的经营状况。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应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

3.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人员。网络会计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能进行计算机操作,还要求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应积极培养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会计知识及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如Internet/Intranet技术,它为企业推行会计信息化,全面建立管理决策型的信息系统提供了优越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另外还有大型的数据库技术,不仅可实现跨年度查询,还能通过数据库技术,整合采购、库存、销售等数据供决策分析

网络会计论文:现代网络会计中智能的应用

摘 要:网络经济的发展给会计信息的有效采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智能的产生给网络会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就利用会计智能进行有效降低会计失真、多样化的会计信息披露、高质量的网络会计信息分析、网络会计系统开发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网络会计 智能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挖掘

随着基于webservices(网络服务)的网络应用体系结构的进一步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财务应用和商业智能中的作用日益加大,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据聚类分析给会计信息挖掘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同时也要求网络会计更加智能化,以便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IntelligentAgent)智能是系统科学中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它指软件和硬件组合能代替它的使用者完成特定的工作。会计智能可代表实体如会计用户、会计应用系统或其它会计核算程序自主地运行。它可与会计用户、会计信息系统或其它进行通信以执行自己的任务,先进的会计可与其它会计合作承担单个会计无法完成的任务,移动还可根据需要从一个会计信息系统移到另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

一、利用会计智能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本元素,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转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而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利用会计智能主要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增强会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消除会计信息源失真。会计人员的人为错误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主要方面,由于缺乏对人为错误有力的监控,会计人员中的故意行为很难察觉。智能可利用多维信息记录各种网络会计数据处理中人的行为,以备日后查证。对会计信息操作的人员进行严格权限动态分配,对不同会计人员在不同权限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进行记录,保证会计信息源的有效性。因智能有一定的自学习能力,可让会计智能学习最新的会计法规和初步的会计实践知识,许多核算、报表任务可交付会计智能自主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数出一门,同时可将会计人员的精力投入原始会计数据的审核、安全管理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原始精度,另一方面,可减少中间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处理,降低人为会计信息误差。

2.组织智能移动审计进行网络审计,降低会计舞弊行为。审计部门可不定时期编制移动审计智能程序,先将其注册到审计部门的服务器上,然后将其通过会计网络发送到待审地区或部门,由审计智能自动对当地待审部门的财务信息进行远程审计,并可将审计结果和特定的会计信息带回审计部门。对于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审计,可编制多个智能,设定它们的活动路线、自身会计属性、业务流程规则等信息,智能能够根据不同的会计流程通过网络在不同的实际会计业务发生地点之间进行流动,根据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相关会计信息自动完成相应的查账、审计处理,将结果带回审计部门以所需的格式再现,这一切活动不需要人的参与,真正体现了网络会计的自由性、快捷性、精确性。智能可深入会计信息源的计算机中,利用实际会计信息环境对相应的会计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初审,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多时段审计的压力,同时这样审查可在不预先告知待审部门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瞬间即可完成。这种方式因为剔除了人的干扰,增强了审计的真实性、无差别性。同时利用会计智能能深入到许多深层次的会计信息,更有利于对大的会计舞弊行为的查处。

二、利用会计智能拓展会计信息披露服务

会计信息服务是最广大的会计信息用户群接触相关信息的首要渠道,会计信息的多方位披露是众多用户对网络会计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利用会计智能可在以下方面拓展会计信息的披露服务。

1.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效率。

(1)对会计信息自动进行信息披露分类管理。管理复杂和经常变化的会计分类代码和数据限制条件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服务效率低下,利用会计智能使会计分类代码和限制条件的维护简便快捷和正确,保证会计分类代码和限制条件在管理和维护时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2)对会计信息披露自动进行索引管理。为提高会计用户的需求,网络会计中需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索引以提高会计信息查询速度,但会计信息索引管理却很麻烦,一般由系统管理员和会计分析员人工设定,利用智能可由计算机自动管理会计信息索引,只要预先设定初步的会计知识和索引方案,系统会自主地对相关索引进行建立、调度,并随会计的发展对索引进行重构、维护。

(3)会计用户自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导航服务。利用会计智能告诉用户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资源在哪里,对会计信息进行挖掘,并向用户提交相关信息超链接集。

2.满足会计信息披露多样化。

(1)个性化会计信息过滤。网络会计中有时候有大量无效的会计信息在网络中流动,不但增加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传输负担,同时增加了会计信息的查询成本。会计智能可按照用户指定的条件,从流向会计用户的大量会计信息中筛选符合条件的信息,并以不同级别、索引呈现给会计用户,并且在不同的时域期间可对会计信息用户的喜好进行学习,逐步适应会计人员的要求。

(2)多样化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会计用户可自定义自己所需要的会计报表格式,利用智能可以将会计计算和会计报表格式以xml再现于用户的浏览器中,由于xml是将数据和数据表现形式实行独立,不同的会计用户和会计研究人员都能够获得各自满意的会计信息披露表。

(3)多样化的会计信息披露层次。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获得全面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不论对企业有利的会计财务状况,还是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均应予以披露,从而使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利用智能可在相关审计部门协助下根据用户的不同级别给于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披露。

三、用智能进行会计信息挖掘,加大网络会计信息的深层次分析

网络会计的发展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个独立核算系统,更重要的是要能进行财务分析。而目前网络会计能够使用的大都是基础会计信息,但随着会计

信息量的突增,会计信息的如何有效使用成为网络会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会计信息量很大,单纯地靠目前的会计模型来对动态会计数据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再来探求新的会计活动趋势、量化会计活动的偏差,其工作量和计算量太大,成本也很高。这使得网络会计信息的深层次挖掘无法有效实现,无法对决策提供较好的支持。

网络会计构建者可先构建面向会计主题的会计数据仓库,将基本会计事实库规范化,争取保证会计事实库的完整性。依据不同的会计人员的角色设置不同的会计智能,该将具备相应的会计人员的基本会计知识,将部分会计专家的会计相关模型进行分类并将建立会计专家知识库,会计智能能根据不同的会计要求自动访问会计专家知识库,获取初步的相应的会计模型类,然后将相关度高的会计信息抽取到会计数据集中,并在实际的会计数据集环境中进行会计应用模型精化处理和模型的动态拟合。将预测的结果发给信息决策部门,同时将预测误差结果刷入会计模型纠错库,为下一轮动态会计模型处理做准备。这样可摒弃大规模的会计信息人工抽样,实现初步可调试的会计分析报告,达到优化的网络会计计算分析。

会计信息库的构建者以关联规则、神经网络、贝叶斯统计为依据,可建立会计信息挖掘机制,让智能会计实现网络会计信息的切片、钻取、旋转,提高会计信息的多维度视图分析。对数据分析量较大的会计研究课题,可编制专用智能会计进行专门的会计信息筛选、报表格式转换,并可就初建模型选派特定的智能进行自动测试,获得可能的最佳会计模型的拟和度。在综合利用会计智能技术上可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分析,以会计专家智能为核心,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自动提供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帮助实现会计信息(OLAP)在线联机分析处理。

四、用面向智能的敏捷开发方法研发网络会计软件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网络化的会计软件作为支撑,而会计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沿阵地”。会计软件和会计实际业务处理的不一致现象是目前我国会计软件发展的最大问题。利用智能技术可建立会计软件研发的“敏捷”方法,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柔性”,加速会计软件的开发进度和软件的现实使用效率。对部分网络会计子系统可使用“需求驱动”的方法,提高会计软件模块的复用率,以CMM(能力成熟模型)为基准,建立严格的网络会计软件项目需求计划,加强会计软件的过程控制(PSP),提高网络会计软件的质量。

加快网络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当前提高会计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大对会计智能的研究与应用可极大提升网络会计的质量,弥补网络会计的部分不足,有效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网络会计系统的管理水平。

网络会计论文:网络财务与自助式软件应用

本文是上海会计学会的重点课题《互联网会计电算化远程教学与科研》的研究成果之一。由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金光华教授和委员会西南片高校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胡仁昱副教授主持。在二十一世纪来临之际,人类社会将进入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财务将使财务会计发生重大变化。文章提出互联网自助长工财务软件应用的设想,并把学会研究成果产业化,与互联网实际应用相结合,因而将是广大财会人员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本刊还将陆续发表有关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文章,经飨读者。

(一)

地球上千禧年钟声的回荡,宣告人类社会正在快步走向崭新的网络经济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和以工业基础的经济变革之后的第三次经济变革,而“信息与信息技术正是这场变革的主导力量”(范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前景,[美]唐。泰普斯科特);也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建立在日益发达的、成为未来经济主流的信息产业之上的一种经济形式。从信息产业的发展来看,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它经历了两次革命性的浪潮:第一次是PC(个人计算机)浪潮,当今的是第二次,就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简称互联网,我国定义为因特网)浪潮。

INTERNET作为网络经济的基础,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是由遍布全世界的大大小小网络组成的一个松散结合的全球网,连接在网络上的各个计算机(在INTERNET中称为主机)可以互相交换各种信息。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电脑网络。人们要问:INTERNET含有那么多的复杂网络和那么多的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他们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呢?回答是:这主要靠其赖以互相通讯的基础: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国际互连协议。(1)

从其发展历史来看,INTERNET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际部开始兴建第一个国际网,称为ARPA(尖端研究规划署)网络或ARPAnet,后来改称为DARPAnet,以强调其资金来自国防部(Defense Ministry)。70年代中期,TCP/IP首次用于DARPAnet.随着网络地址从8位扩充到32位(4个字节),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可达数百万个。接入INTERNET主要有三种方式:联机服务方式、SLIP/PPP方式及专线连接入网方式。联机服务方式、SLIP/PPP方式适合于个人用户和团体、企业的小型应用。这两种方式所需的设备大致相同:(1)一台至少能够运行WINDOWS3.X的PCSM 、鼠标和MODEM各一个;(2)一条直拨的电话线路(上网时,作为网络通讯工具,下网时仍作为一般电话应用),用可靠的自动交换机(即分机上网)也可以;(3)选择相应的通信软件(由接受申请入网的单位提供)。所以,进入INTERNET是相当方便的。

如果说60年代中期,最早出现的是上述以DARPA为代表的分布在较大地理范围内的远程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那么,70年代崭露头角的却是分布在有限地理范围内的局域网络(LAN—Local Area Network)。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更广泛领域,即覆盖全球的广域网(WAN—World Area Network)-国际互联网(INTERNET,International Network)应运而生,独领风骚。我国在这方面可以说是紧紧跟上,发展很快。据报载,在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举办的2000年年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提出:“今年将采取相关措施加快互联网建设,随着国际出入口带宽的拓宽,各大互联网络将‘提速’,网上交通堵塞的状况会有所缓解。为此,信息产业部将创造条件,加快、加大各互联网络的国际出入口带宽,使‘公路’宽度从目前的351M提高到1000M以上,拓宽近两倍,届时信息流通将更为畅通。同时将进一步加快骨干网建设,加快建立互联网络交换中心。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与其他各骨干网间将通过更宽的‘公路互联’。”(《新民晚报》,2000年1月27日,第六版)

INTERNET(内联网)是INTERNET的发展,它是当前全球网的又一个热点,主要用于企事业单位内部。它基于INTERNET通信标准、WEB技术和设备来构造或改建可提供WEB信息服务以用连接数据库等其他服务应用的自成独立体系的企业内部网。它可以连接到INTERNET成为其一部分,当有安全需要时,采用“防火墙”技术和INTERNET隔离。从而使安全、保密性得到保障。INTERNET也可以进一步向企业外延伸,使其使用范围扩大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从而使企业与关联企业、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淳的经销商之间形成更广泛范围的信息系统,人们称之为EXTRANET.所以在谈到互联网的概念时,往往泛指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等在内的网络。

(二)

INTERNET/INERANET技术为财会信息系统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的转变提供了技术上极其广阔的自由 空间。其标志就是网络财务的兴起。网络财务是“基于网络计算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及其各项功能,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管理数字化,并最终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网络财务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电子商务(e—Business),也就是利用INTERNET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也是网络经济的基础。其特点是借助于计算机达到信息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而不再依靠纸面文件以及单据的传送,以全面实现电子化的交易和结算过程。根据交易和结算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手册阶段

企业手册阶段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阶段,包括企业在网上的注册登记,建立企业网页以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有条件时建立企业内联网(INERANET)来处理、存储商务资料,通过INTERNET上的主页和发电子邮件,进行广告促销、导购等活动。客户可进行网上检索、网上询价、网上咨询、网上洽谈等。这一阶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互动、跨越时空和多媒体展示”等特性来开展售前服务,但并不涉及经济交易本身。此时,网络财务主要应用于按会计准则要求披露会计信息,如在网上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信息,各面经济技术指标和财务分析资料,以及收集有关市场、价格、购货等信息,发岂有此理产品价格和销售等信息。所以,这种局限于售前服务的方式还只是网络财务的雏形,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财务,与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所用的桌面财会系统尚没有根本的区别。

第二阶段:网上交易阶段。

网上交易阶段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中级阶段,包括网上在线式交易(网上订购、网上售货、网上结算、网上支付等),交易各方之间文件传输,网上有偿信息服务等。其特点是:从售前服务发展到售中服务,特别是对某些如音像产品、软件产品等,更可以利用其多媒体特性进行网上试听、试看、试用;进一步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开展售后服务,如帮助用户解决产品使用中的问题,示范操作,排除技术故障,提供技术支持,传递产品改进和升级信息,即时反馈用户对产品及服务的意见等。此时,网络财务囊括了对经济交易事项的全部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过程。应该说,这一阶段,计算机在财会工作中的应用从桌面系统走向了互联网络系统,从而才能消灭在桌面系统中许多财会软件产生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信息集成,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财务。在1999年12月召开的“迎接二十一世纪上海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研讨会”上,用友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的发言中说到网络财务与桌面财务的区别。他将网络财务归纳为:(1)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表现在:企业内部的协同(从网上采购、销售到预算控制、资金准备等),企业与供应链的协同(网上询价、网上催帐等),企业与供应链的协同(网上银行、网上保险、网上报税等)。(2)远程处理。在网络中,企业间、企业同客户间的物理距离变成了鼠标距离,千山万水也在举手之间,财务管理能够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接点,可以顺利实现远程报帐、远程登录、远程结帐、远程报表、远程查帐和远程审计,也可很方便地掌握远程仓库、销售点的进销存等财务情况。(3)集中式管理。为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加强对下属机构的财务监控创造了条件。(4)动态核算。网上交易和结算活动中即时的,因此动态会计与动态财务突破了原先会计周期的制约,使财务数据更具有决策意义。(5)网络化财会工作方式。它有以下特征:出现电子单据(从传统纸质的发票、结帐单据变成电子单据)、电子货币(可在网上支付和结算,而不再需要传统的货币)和网页数据(由纸质页面数据变成磁盘数据,再变成网络页面数据),从而显著增强了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实现移动办公,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提高效率。(6)在线处理。网上财务审批、企业财务制度在线更新、在线服务支持、在线会计岗位培训教育等;在线调度资金(异地转帐)、在线证券投资和外汇买卖;在线软件维护、应用指导和版本更新等。(7)网上理财服务。用户(包括仆人用户)要进行财务处理不一定非要购买软件不可,而是可以直接从网上购得,即从网上下载自己需要的软件,按服务项目和服务工作量来付费(本文第三部分将详细阐述)。(8)其他,如由网络财务引起的网络审计、网络监察、网络征税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与实务。

第三阶段:完全电子商务阶段

完全电子商务阶段作为电子商务的高级阶段,现在还很难对其作出全面恰当的描述,只是作为在相当长时期发展后的目标而提出来的。设想在完全电子商务阶段,企业商务活动的全部程序中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和传递过程中一体化地实现,企业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内部办公自动化和外部交易网络化联系,这将与信息社会的各种特征相连结,而且企业管理的理念、组织结构的形式、管理制度的体系等都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所谓管理机构的扁平化,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BRP,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仅仅是这方面的初见端倪。

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工作带来的变化,正如安易电脑会计 公司总经理严绍业在上述研讨会发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至少有:(1)会计功能扩大化,对会计的几大假设或前提的冲击;(2)原始会计数据收集分散化,而数据处理集中化;(3)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的动态化、实时化;(4)财务信息无纸化;(5)结算支付电子化;(6)财务、业务协同化;(7)决策支持群体化;(8)财务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网络化;(9)财务部门扁平化;(10)财务工具WEB化。

(三)

网上自助式软件应用是网络财务带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ASP-Active Server Page活动服务主页的一种重要服务方式。它是在运行中心的统一管理下,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经营、托管、分发、管理财会应用程序、出租软件等的网络信息服务。设想一下,当大量中小型企业不必配备复杂的计算机和系统软件,不必购买也不必自行开发财会核算与管理的应用软件,而只需有一台能上网的普通计算机,甚至只需要在电视机、手机或其他家用电器上加一个机顶盒,就能在互联网上畅游,获取所需的信息,进入指定的网站,就可以自由选取各种应用软件模板,来完成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各项任务,为企业各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这将是何等惬意的事情呢?而且这将大大降低广大中小型企业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投资和系统日常运行维护的成本,大大提高网络财务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设想网站提供的这种ASP服务可分为免费浏览、有偿下载和注册会员制两种方式。免费测览、有偿下载是指网站提供用户测览的内容,网站不另行收取费用,它和普通上网一样,所花的费用与上网的支出一样;至于进入网站后;得到的特定信息服务及下载所选中的软件,则按其复杂程度、服务的工作量支付规定的费用,这种费用肯定要比企业建立复杂的财会信息系统,购买或开发财会应用软件要小得多。至于注册会员制的方式,也称俱乐部会员制,那更是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财务各种优越性的良好方式,会员企业可以固定得到网站的各种信息服务,在网站上建立自己的页面;自己认为需要的信息,下载自己需要的网站所提供的任何软件;也可以委托网站利用其具有的软件,完成企业所需的某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任务与网越中的会员企业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并获得同站提供的咨询和培训教育服务等。

除了在网站上下载个别的财会应用软件外,还可以在网站上设计与开发自助式财会系统。所谓自助式财会系统,就是让每个用户按照自己的个性需要,通过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自由选择系统中各种模块,进行财务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等操作,从而达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财会信息系统的要求。这就如同进入超市,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货架上不同商品那样,选择不同的模块(如:工资核算、现金管理、销售预测等);而且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如材料计价中的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法,折旧计提中的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提取坏帐准备中的比例法和帐龄法,成本计价中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等;选择不同的预测模型如趋势外推法。线性回归法、相关分析法、计量经济模型法等。总之,可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标准所产生的不同模型,进行运算比较来满足用户对财会信息多元化的要求。有的专家将这种满足用户对财会信息多元化要求的做法,形象地比喻为“会计频道”,认为:“建立会计频道是会计在信息集成化环境中实现自我的重要途径”:“传统会计系统出于信息生产成本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往往只是试图满足不同用户的共同要求,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用户的个性需要”;当您在看电视时,所谓换个频道,旨在满足不同观众的需要,“如果会计信息的用户也有不同需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多元化的会计频道来满足他们不同的品味和要求呢”:“如果说同一属性的信息很难同时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双重质量特征的要求;那么,同时提供两种不同属性的信息多元模式也许便不会出现相同的困难”。(“网络时代的财务与会计: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薛元奎,《会计研究》,1999年第11期)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自助式会计软件的应用还基于这样一种客观需要: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不少企业用了通用软件后,虽然解决了会计核算和一般性的财务分析的任务,但是,当领导者需要特殊的管理决策或下达某个专门的分析研究任务时,财务部门往往无法根据通用软件所提供的功能来满足特定的需要(因为管理问题千差万别,与结构化、规范化的会计核算问题是不同的)。即使市面上能购到的一些通用管理型软件,其中的许多功能,本企业不一定用得上,而需要的却没有。同时,过去在手工会计条件下,有经验的会计师根据日常工作中的记录,以及单据、帐本、报表就可以进行手工计算,来初步满足上述需要。现在,由于运行通用核算软件后自动生成的会计信息,尤其是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中间数据都在计算机中,变成了电磁信号,财会人员变成了仅仅是通用软件的操作人员,过去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的了,产生了一种“异化”现象,造成了新形势下信息资源的浪费和决策资源的匮乏,这是始料所未及的。不少企业的财务经理希望改变这种局面。因此,帮助他们打开通用软件所加工形成的数据库,当管理上需要时,能自己运用这些数据,而不是动辄就必须依靠软件公司来改动系统,或者另行开发,或者购买软件。总之,通过网络的自助式会计软件的培训及选用,设法给广大会计人员以工具和手段,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完成通用核算软件所产生的信息的进一步深加工的任务,以满足管理决策对信息的广泛需求。这也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充分体现。

(四)

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自承担《互联网会计电算化远程教学与科研》的课题以来,除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或将要陆续发表有关研究成果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把科研成果产业化;使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其形式之一就是作为上海市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的窗口:“财会信息技术互联网站”。 ①该网站建立于1999年12月18日,其宗旨是:促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开展理论研究办强实践应用;提高财会人员在实务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同站的菜单暂定为:(1)教育培训;(2)技术咨询;(3)自助软件;(4)自助系统;(5)财会法规;(6)电子刊物;(7)网友交谈;(8)其他。

上述菜单下还设有分级的子菜单,它们几乎包括了互联网上所能提供的一般功能(如页面制作、电子邮件收发、软件等信息下载、软件等信息上载、网上别览、网上检索等)。与本文有关的,也是专业委员会重点研究的课题,就是自助软件和自助系统这两个网站菜单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我们的设想是:凡是市场上有通用软件能解决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需求,本网站原则上不再另行开发,而是根据用户需要,提供有关商品化通用软件或系统的功能、操作方法及价目表,由用户免费测览、比较选择,好比顾客在超市测览其货架一样。用户既可以自行与选中的软件公司接洽、购买,也可以通过同站向软件公司购买,同站不收任何中介费用。如果需要在屏幕上面对面地咨询、谈判,用户可以进入技术咨询或网友交谈模块,在自己的 办公室或家中,享受有问必答的待遇。如果用户需要而通用软件又未能解决的功能需求,有两种方式加以解决:(1)在自助软件模块中选择网站提供的合适的软件下载;(2)向网站提出申请,由网站组织开发,软件上载后供用户下载,并通过教育培训模块教会其使用。

当然这两者,由于网站需支付开发人员费用,所以酌收成本价。如果用户已采用了如用友、金蝶、安易、万能、博科、新大中等通用财会软件,由于各种软件的数据结构不一,而且打开通用软件加工生成的数据库;需具备专业知识,非一般用户所能独立完成,这时,就可以向网站提出申请,网站将提供把这些通用软件加工生成的数据库、转换成网站财会数据库的各种接口(转换器),供用户选用。由于标准的、规范的网站数据库的建立,解决了N个千差万别的财会系统与1个数据库相对应的、困惑广“大用户的N:1的问题。今后用户手中就能掌握本企业经通用软件数据处理后生成的全部基础数据和报表信息,而与原来使用的某个特定系统或软件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对这些数据如何进一步深加工,完全取决于用户本身的意愿,也就是财会人员通过互联网站作到了”心想事成“。进一步说,如果用户白己不愿意费心费力地去记帐、算帐和报帐(凭证还是由用户自己作),也可以用扫描仪将原始凭证或记帐凭扫描入您在办公室或家中的计算机中,以后的一切事情,就委托网站记帐去完成,用户可以指定是用用友,还是用金蝶,或其他财会系统来记帐、算帐和报帐,也可以提出某些特殊需求由网站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随时可查询网站记帐的运行和结果情况,可做到在线办公和移动办公。为了更好地保障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和保持一贯性,这种企事业单位,用注册会员制为好。不可忽视的是,这里将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公路“畅通与即时响应、安全保密、费用计算与支付、保险与税务等;尤其是财会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与企业生命攸关的,除了需要公开披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信息是要严格保密的。事实上,这些问题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上带有普遍性,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正在不断地解决它,广大用户(网友)不必为此担心。

网络会计论文:网络会计服务中心的可行性

互联网技术带给社会越来越多的变革,在会计领域,新的会计软件也增加了许多网络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服务形式也不断创新。应用于会计领域的ASP就是其中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它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被广泛采用。但目前在我国投入这一新的会计服务形式尚未广泛的实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服务方式,它是由专业的网络应用服务机构为用户的业务过程和信息管理提供服务,直接通过网络租用ASP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加工与管理。ASP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就是企业根据协议直接在ASP的站点上将基本的会计业务数据输入并传输给ASP,由ASP对相关业务资料进行加工,以产生财务会计账表等会计信息。

ASP的现实意义

采用ASP方式可以节约用户购置会计信息系统的巨大开支,又能使用户得到专业的会计服务,它具有如下优点:

信息更加安全可靠

多数信息用户并不具有足够的能力来保证自身的信息安全和完整,而ASP具有专业人才和专业管理经验,能更好地保证用户信息不泄露、不损坏。这是一种自助式的信息处理方式。用户保护其信息安全就是保管好自己的密钥,对用户而言这既方便又可靠。

获得专家服务

ASP拥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能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服务包括数据加工和维护、报表制作和传送、管理咨询和管理建议、数据保管等等。通过这种服务方式,用户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都大大提高。

节约信息加工和系统维护成本

由于信息用户无需建立自己的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这就大大减少了相关的人、财、物的投入,同时日常的维护成本也能降到最低,大大提高信息的成本收益比率,这对中小规模的用户尤其有意义。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ASP对会计业务的处理是在合法性、正确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完全按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其处理过程和行为是完全独立的,一般不受用户的干扰,这就减少了用户粉饰财务数据的机会,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和监管机构通过自己信赖的ASP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企业作出正确判断。

减少审计的工作量

过去的审计人员(主要是外部审计人员)必须到不同的客户单位进行大量的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而在ASP方式下,审计人员在符合性测试中的大部分工作是对ASP实施的,而一个ASP拥有成百上千的用户,这就极大地减少了审计人员对每一个用户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和程序的符合性测试工作,而对于一个可信赖的ASP,审计人员也可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这样审计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业务的进展过程,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另外审计人员还可以借助于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审计,可有效地解决会计期末突击审计的时间紧迫问题,同时ASP规范的会计文件为审计中利用计算机,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SP的现实问题

ASP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致使网络会计服务中心的发展缓慢。

网络安全问题

这些年社会各方面在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很大,发展也很快,但离现实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网络安全就是其中很重要、很突出的一个问题。许多用户在自身信息是否会被泄漏、会计信息是否会被破坏方面顾虑重重,不敢将信息管理工作放心地交给ASP.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根据调查,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普遍很低,这一问题虽然已受到一些重视,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法制建设问题

制度建设常常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如果没有相应制度的规范,对诸如会计资料这样的重要经济信息,普通用户是不可能交给他人进行管理的。亟待建立的相关制度很多,主要包括对ASP的管理法规、安全认证措施、打击危害网络安全的法规、ASP会计规范法规等。

人员素质问题

虽然网络用户可以比建立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有较少的人员需求,但比较手工会计而言,人员知识结构还需要较大的调整和提升,系统用户应当具有会计、计算机及其网络等相关知识。管理当局必须改变观念,会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

政府支持问题

财政部自1994年以来了一些有关会计电算化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不能满足新的会计处理模式的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对ASP方式下提供的会计报表的合法性从制度上进行确认,同时也应该补充相应的规范。政府应当鼓励、监管ASP的业务行为,给这一新的会计处理方式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

会计报表的审计问题

在新的ASP处理方式下,审计的环境、线索、安全控制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人员可能由于自身的素质和观念而对新的审计环境一筹莫展,对由ASP提供的会计报表不敢作出审计鉴证。对网络环境的会计业务,审计测试的范围、内容、时机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审计人员必须要更新知识,采用新的测试技术,同时审计职业界也要重新研究ASP方式下的审计内容、方法和技术。

会计和管理软件的开发问题

适应ASP服务方式的会计软件需要哪些新的特点、功能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ASP的现实应用领域

虽然这种全新的会计服务方式在现实中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广泛应用,但目前依然有许多领域存在现实应用的条件和必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领域也可能是最先广泛采用ASP服务的领域:

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企业

为了加强对下级部门和单位的监督,许多乡镇将所辖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有些地方政府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实现会计委派制以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这两种监督形式给被监督单位也造成许多不便,如乡镇企业生产场所离核算中心较远而使会计信息查阅不方便;相关管理部门对

委派会计难以控制,并且管理成本偏高。如果采用ASP服务方式,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管理单位可以建立自己的ASP,也可以统一使用自己信赖的社会化的ASP.虽然其他实行会计委派制的企业也可以采用这种会计服务形式,但在目前情况下,核算内容不太复杂的行政事业单位和规模还不是太大的乡镇企业相对来说更具有现实性。

跨地区的企业集团

这也包括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公司、企业,这些企业集团或公司可以由集团或总公司建立自己内部的ASP,各地机构通过Internet连接到集团或公司内部的ASP,这既有利于各分支机构节约管理成本,享受到专业会计服务,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效率,也有利于集团或公司对各分支机构的统一管理。一般来说,集团公司或大型公司具有相应的实力建立自己的ASP,并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实现管理功能。这种形式的ASP不存在信任问题,也不存在认证和可能的法律纠纷,在目前情况下比较具有现实应用基础。

应该说,以上两个方面的ASP是社会化、专业化的ASP在发展初期的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形式,它将为ASP的社会化打下技术和市场的基础。

采用会计制小型企业

我国有大量的小型企业,为了节约管理费用,他们并不配备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常常聘请其他会计服务机构或个人其会计业务,在这种传统服务方式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很差,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只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财务会计账表,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采用ASP方式将从根本上改变小企业难有完整会计的局面,这些小型企业既可以得到及时的、全面的会计专业服务,又能节约费用。可以说,小型企业用户是ASP的最大现实需求者,只要国家在相应制度上明确其会计报表的合法性,ASP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