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责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4-18 04:00: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责任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责任教育论文

责任教育论文:环保局强化责任教育整改措施

一、总体要求

各支部和广大党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整改提高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要紧紧围绕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着力解决、认真解决、切实解决”上下功夫,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搞好集中整改,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以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促进环保工作。

二、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安排一个月时间。分为三个环节:

(一)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方向(5月23日至5月30)

1、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党员、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和党支部要结合在分析评议阶段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方案。

2、整改方案的有关要求。党员在制定个人的整改措施中,要突出如何加强党员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如何加强组织纪律性、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整改措施要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以及提高处理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方面。党支部在制定整改方案中,重点要体现如何健全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领导班子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的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差距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要符合实际,针对性强,便于操作。既要明确长远规划,也要提出阶段性要求;既要有明确目标,又要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既要有整改措施,又要把整改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单位)和责任人。每个单位(支部)都要形成整改任务分解表。

3、整改措施和方案的审核备案。党员个人的整改措施由所在支部审核;各单位的整改方案由分管领导审核,报局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备案;各支部的整改方案报机关党委备案;局党组的整改方案经市委督导把关后,报市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备案。

(二)强化整改责任,认真进行整改(5月31日至6月6日)

1、把握整改的基本要求。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采取定期检查、逐条解决、定期公布的办法,狠抓整改措施的落实。

领导班子在落实整改中,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马上整改;对于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2、认真进行整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前两阶段边学边改、边议边改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改进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切实把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素质上见实效,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见实效,在统筹兼顾、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上见实效,在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群众谋利益、解难题上见实效,在勤政、廉政方面见实效。

3、实行整改责任制。领导班子和党支部的整改措施,要实行整改责任制,即由整改措施的责任人负责对每项整改措施进行“责任”落实,对没有极特殊原因,使整改措施没有按时、按计划完成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单位)的责任。

(三)公布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6月7日至6月14日)

1、公布整改情况的范围。局党组的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在全局干部职工范围内进行公布;支部的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在支部范围内进行公布;党员个人的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在所科室和支部范围内进行公布。

2、通报整改措施的落实。整改提高阶段基本结束后,各单位要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向广大党员和群众通报本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改情况和成果,肯定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搞好整改。

3、接受群众评价。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结束前,将对各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各支部要及时把广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激发出的热情和干劲引导到立足本职,做好各项工作上来。要把整改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真正把开展先进性教育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和重要契机。

(四)巩固教育成果,建立长效机制(6月14日后)

1、深化主题实践活动。各支部要紧密联系各自教育活动的实践,着眼于做大做强环保系统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切实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实处。

2、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各单位要注意总结先进典型的事迹,大力弘扬、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扬,使全系统进一步形成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

3、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结束后,各单位要注意把集中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用制度固定下来,形成让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投入足够的精力抓好整改提高工作。各支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防止出现松懈情绪。要超前谋划好巩固提高阶段的有关工作,并注意对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总结。

2、加强工作指导。局先进性教育办公室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保证整改提高阶段工作健康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要在这一阶段,继续深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联系点上去,指导工作,督促落实。

3、加强督导检查。局督导组要把握好整改提高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各单位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具体指导。

4、加强舆论宣传。各单位要充分运用报刊、简报、网络等媒体,宣传整改工作取得的成效和集中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集中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充分展示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

责任教育论文:高中生道德知识教育和道德责任教育结合

一、理性分析

要解决高中学生道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把道德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教育有机结合,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从当前高中学生特点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召开师生座谈会等了解到他们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学生中道德的价值取向是健康向上的,道德的是非标准是清楚的,但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不统一。如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占80.6%,?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做到为他人服务的却很少,更谈不上“全心全意”。根据高中学生道德状况的这种特点,我们如果仍从道德知识教育上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其结果将是徒劳的。因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大力捉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认同的,问题在于谁去提倡,从学生角度讲,很少有人愿把自己结合进去,总习惯地认为这是对他人讲的。因此在加强道德教育小必须要强化道德责任教育,使他们真正感到全社会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前提条件首先是我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他人为我服务。

第二、从道德的基础来分析,道德的基础乃是利益问题。整个社会为什么都要强调道德规范其实质就要解决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并使其协调发展。马克思曾提出“对于各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现象尤为突出。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利益是其杠杆,市场经济的运行以社会成员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每个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与追求为动力机制。市场经济的这种利益主体意识不可能不影响到高中学生,调查中“当集体刊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最容易接受的观点”有62.3%的高中学生选择了“公私兼顾”,而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先公后私”,甚至于“大公无私”,从这一点也可以充分说明利益主体意识对高中学生的影响。当然,追求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社会主义社会所提倡和保护的,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然而整个社会除正当的个人利益外还有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这种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其发展的条件。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致的。但两者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发生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不能兼顾的时候、能否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对待这个问题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需要作出行为的抉择。前一价段全社会开展学习宣传徐虎活动,这时高中学生确实也有很大的触动。但也发现在学习徐虎活动中高中学生的普遍心态是可敬而不可学。他们十分钦佩徐虎,认为他是当前的沽雷锋,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确实很了不起。他们普遍认为,作为先进的典型人物的宣传是必要的,但要自己学习徐虎则没有必要,甚至有个别学生认为像徐虎这种人是“傻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没有抓住道德责任教育,徐虎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宣传学习徐虎的同时关键要抓住自己怎么来学习徐虎。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从原来个体主体利益的“利我”转变为社会主体利益的“利民”、“利国”,这是一种道德的升华,而在这种道德升华的过程中,道德责任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们只有在确立了道德责任感的前提下,才会把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中,才会无条件地服从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第三、从道德教育的目标来分析,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理解为权限于道德认识的提高,而应放在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培养上,这种道德习惯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使其成为一贯的、稳定的、自觉的行动。这种道德习惯的主要特点不是时时事事都要考虑再三才能作出行为抉择,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以为常的符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动。要使高中学生道德素质达到这样一种道德习惯的境界,必须经过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训练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的了解和巩固都离不开道德责任作为载体,没有道德责任作载体,道德认识不可能内化,道德情感也不可能持久,道德习惯根本不可能养成。就拿劳动观讲,调查中63.7%的高中学生认为劳动最光荣,但现实生活中,通过调查和平时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目前90%以上的高中学生在家不会主动从事家务劳动,在学校里对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很差,他们往往以学习负担重,学习时间紧为借口来推辞劳动。与此相反,本市某所中学一位高三学生王某,父母均在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在上海生活,除了紧张的学习外,每天还要从事自己的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她不仅把自己家安排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而且在班级里也非常乐意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今年被学校作为优秀生推荐进入重点高校,毕业前夕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前后两例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发现,关键在于有没有责任感,前者是好推则推,依赖性很强,并没有把劳动作为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后者就不一样,她认为劳动是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不劳动就无法生活,每天从事家务劳动是自己整个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家务是自己的一种责任。由此可见,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责任教育是个关键问题,它是达到良好道德习惯的载体。

二、对策思考

第一,教材本身要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海《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草案)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苦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三部分对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作了全面的论述,其中还特别提到中学政治课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育。道德教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政治教师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但目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涉及到道德教育内容太少。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加、思维方式的变化,其对道德的认识明显不同于初中学生。从高中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讲,有加强道德教育之必要。

当然这种道德教育不是初中道德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在道德教育的范围上有所拓宽,在内容上有所深化,在层次上有所提高,并体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贯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不仅要有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尽可能使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络不是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那样单独成册,而应该是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在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中,现有教材内容要体现道德教育内容。

这个道德教育知识网络我们可以从点、线、面、网四个方面构建。作为点、教材是由若干课文组成,课文又有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这些知识点上凡是与道德有关的内容,要尽可能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当然,这种体现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贴标签”。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就有了立足点。作为一个年级整册教材必然有一条线,由于“点”的落实,那么从年级角度讲,一册教材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一条线。各年级教材编写中都能体现道德教育一条线,那么从整个高中阶段三个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一个面。这里只涉及到必修课,根据市教委课程教材改革精神,课程设置要有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如果能在高中阶段开设《中外道德比较》、《传统美德鉴赏》、《伦理道德分析》等选修课和根据当前社会某些热点问题开设一些活动课,那么我们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了一张网。

这对加强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特别是道德责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教法上要有利于加强对高中学生道德责任教育。前面讲的教材内容要体现道德教育这只是“硬件”,“硬件”需要通过“软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上这个“软件”就是教法。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法上下功夫,从而提高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一)教师要有意认地挖掘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不可能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那样,专门有一册讲道德,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现在很少有道德教育内容,即使今后教材修改后增加了这方面内容。它也不可能把道德的内容独立成册,而是在现有的教材内容基础上渗透道德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去挖掘道德教育内容,把原来的潜在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其成为现实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大目标高起点转为大目标低起点。一提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教师立即会很习惯地反映出要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等。当然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我们还必须看到,集体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这种基本原则和核心我们可以把它看成道德教行的目标,但目标与具体道德教育过程应该讲还是有区别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广泛性要求来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先进性要求,使教育体现它的层次性。教师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具体小事做起,要求持之以恒,从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中见精神,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比较容易操作。由于目标明确,起点较低,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学生的道德水准提高速度也就比较快。从我们社会上树立的像雷锋、徐虎、公举东、段德彰等先进榜样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一件件很平凡很具体的小事中反映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三)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时还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首先要处理好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关系。对高中学生来讲光有道德知识的灌输不可能使其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课上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才能使他们把道德知识不断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其次要处理好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道德责任教育是实现由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政治教师要依靠教导处、团队、学生会、班主任等,努力为学生搭建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舞台,通过道德责任教育使原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习惯。

第三,教学的评估和考核要如实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要有利于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增强。目前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和考核工作主要针对学生的应试能力,准的考分高谁就好,实际上我们教师心里很清楚,一个学生政治成绩的高低与其道德水准并不能划等号。道德品质好的不等于政治考分高,反之亦然。

为了使政治课教学评估工作和考核方法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建议采用结构评定等第制方法。这种方法要遵循三个原则:(一)知识能力评估与觉悟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讲的觉悟不能理解为只停留在时道德知识的认同上,而应该反映在对已认同的道德知识、通过道德责任使道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知与行的统一。

(二)课内评估与课外评估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它首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它是一门具有很明显的德育功能的课程。正因为如此,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内考核,而应该与学校教导处、团队、学生会、班级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这种课外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为道德的知与行的统一提供了活动的舞台。

(三)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本身需要有一个过程,只有在这个道德习惯养成过程中通过过程性评估,对学生所作出的道德行为给予必要的评价,促使其不断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样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在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上会产生激励机制。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课成绩好等于道德品质好的状况,更有效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责任教育论文:北津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的现状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着力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及其质量,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敢于担当的综合性人才。文章结合社会责任、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概述,对北津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现状进行考察,并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教育

什么是责任?人们对责任的理解通常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社会道德责任;二是工作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大学生作为引领整个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着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顺利贯彻,影响到社会道德风尚的方向。

1社会责任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概述

社会责任是指某一个体或组织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也是人民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承担不可推卸的使命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是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对自身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行为为目的,最终达到其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高度责任品质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责任意识与责任担当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北津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现状调查

当前“95后”大学生整体上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但不乏诸如厌逃学、舞弊、沉迷网络、“传销”甚至有其他涉案行为等缺乏社会责任的行为现象,这必须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与关注。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现状,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理论层次与教育质量,现对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网络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占19.82%,大二学生占32.75%,大三学生占28.16%,大四学生占19.27%。以下是有关本次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希望对北津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所借鉴。(1)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分析。在回答“上大学主要目标是什么”问题时,同学们普遍认为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和学习好专业文化知识、提高自己,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调查问卷中54.16%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加国家急需重大活动志愿者或支援灾区志愿者;当问到“如果您在街上遇见老人摔倒或有人主动请求帮忙,您会怎么做?”时,53.92%的同学看情况而定,23.39%的同学积极上前帮助,13.48%的同学认为社会险恶,可能是骗子,小心上当,走为上策。从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可以看出当代“95后”大学生有社会责任感但比较盲目;从对国家和民族利益重大事件关注度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国家和民族利益面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强,关注度较高。(2)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践行分析。在回答大学生应不应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问题时,76.3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应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3.19%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太大不应该践行社会责任,10.07%的学生表示不太明确;67.73%的学生表示成才、捍卫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德等属于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的社会责任;14.76%表示类似“公交车上主动让座、义务献血、捐款”等行为属于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的社会责任。(3)学生对社会责任教育的认可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及自我全面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46.34%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完全可以培养成有责任的公民,课堂教育是学生目前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61%左右的学生认为课堂教育和一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调查的200名学生对象中,普遍学生认为接受社会责任教育有利于自身发展并且对学校、社会组织的相关社会责任教育活动也各自持有自己的看法在其他问题方面:有效问卷中显示有128人愿好好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体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56人愿乐于助人,帮助有困难的人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说明广大学生非常愿意提高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和国家伟大复兴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以上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现状调查,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利益至上的市场经济消极效应对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冲击较大。在被调查对象中,28.87%的学生对正能量表示不关注或无所谓。什么是正能量?近两年来,人们将“为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亲切地称之为“正能量”。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在竞争中推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以优胜劣汰拉大人们的利益差距。在现实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人的思想行为变得更具功利性。大学生们在享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至上的非主流市场经济消极效应的冲击。尤其是在道德领域突出的问题比较严重,正能量无法及时手递手传递,社会责任教育工作开展也日趋艰难,这对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冲击也愈加强烈。第二,学校传统社会责任教育方式导致社会责任教育停滞不前。在被调查的200人当中,有97人通过听别人谈论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容,77人通过看新闻报纸了解,26人通过听课偶尔听到,这说明主动关注了解社会责任教育的情况的学生较少。目前学校针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活动主要集中于课堂附加教育。而国外,很多大学为此开设专门的相关课程(如《美国公民学》)和设置服务机构,已成为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与国外相比,我校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只有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有所涉及,无系统的教材和较好的课外辅导材料,只有文件性资料;学校社团和学生部门组织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相对缺少社会责任专题,社团活动形式缺少创新与吸引力,大学生社会责任教学氛围不够浓厚,而专门开设社会责任教育课程或设立服务机构更是举步维艰。第三,不良家庭环境淡化了社会责任教育意识与行动。“环境塑造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单亲家庭造成学生的心理缺陷、不和谐家庭给学生成长留下阴影、不良家教家风对学生行为的恶劣影响等,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90%的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当中大部分从小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忽略了其社会价值的实现。身处残缺家庭和不和谐家庭中的学生无法获得细致的关爱和温情,缺乏亲情的呵护。因而总有一种不如别人幸福的自卑感导致不愿与外界交流。甚至有些单亲学生对家没有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比家里更“自由”、更“精彩”,整日浪迹网吧、打架斗殴,沾染不良习气,从而产生对道德规范的错误认识,甚至对社会充满敌意,谈何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呢?第四,大学生自身消极因素影响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的提高。调查对象中,有43.65%的学生觉得个人自身消极因素是影响社会责任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大学生社会责任存在问题与学生自身因素与主观价值参照偏差是密不可分的。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开始疲倦,长期为之艰苦奋斗的核心目标失去意义,学习目标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价值取向开始由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转化,以“自我”为中心利益评判标准笼罩全身。因而,学生自身消极因素与日俱增最终成为了社会责任教育的拦路虎。

3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的对策思考

(1)坚持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核心地位,剔除市场经济消极效应。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可以优化市场经济的氛围。曾说“新常态”下的教育要把培养懂担当、精神独立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公民作为终极目标。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必然成为教育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部分。高校可以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开讲座或公开课,用文本、图片、音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相信,在中华传统文化滋润和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提高指日可待。(2)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稳定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最亲切、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当前热点的社会事件,采用开放式、合作式、案例式等方式相结合,让同学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在“印度非法侵犯我国领土”事件发生时,很多在印华侨回国和国内有关印度的产品销量大大下降。老师可以将此事件的政治和经济的双方面性引入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开拓学生思维,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另如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就如何正确、合法记账等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能够使学生明确会计工作者的基本操守和职业道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3)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共同体,优化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教育”又称“互联网+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互联网为平台的教育网络体系,它的最终目的是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曾说过:“家庭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可见良好的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因此,学校作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主体,鼓励辅导员通过创立微信家长群,加强与家长联系;利用微博公众号推送与提高社会责任感相关的资料,完美地把家庭、学校以及对学生责任教育所有有利的因素都联合在起来、互通有无,共同优化家庭教育,为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质量,搭建好交流平台。(4)加强价值观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支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发展方向。大学生入学时,学校可以组织观看具有重要意义节目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如组织统一观看《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和《开学第一课》等节目。从个人体会上来说,这些政论片和综艺节目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发展规律,积极进行自我价值观教育,可帮助学生积极摆脱消极因素、产生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的高尚情操,激励学生把自己塑造成有责任、有担当和敢为人先的优秀青年。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现状、摸索社会发展和建立良好学习目标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服务社会意识、消除自身消极因素,将含有“真理性”的社会责任理论升华为自我责任意识,进而再促进自觉的社会责任行为的形成,实现学生对社会责任理论由“知”到“行”的转化。如湖南商学院近年开展的“雷锋月”“爱护老人日”“精准扶贫”、服务社区和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参与,同学门共同在享受社会活动带来乐趣的同时,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质量潜移默化地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作者:刘胜辉 陈拓 单位: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

责任教育论文:高职学生责任教育研究

摘要:“追求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是未来高职教育服务经济新常态的一大重要着力点,责任教育是培养学生优秀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已走出“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成功模式的高职院校应从校企文化融合角度寻找加强学生责任教育的有效路径,通过责任教育为企业培养金牌员工。本文重点围绕高职学生责任教育命题,阐述了责任教育的内涵与范畴,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四方面责任是校企协同育人的主要内容。同时,本文立足于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从顶层机制建设、精神文化融合、物质文化融合、制度文化融合、行为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强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新常态;校企合作;校企文化融合;责任教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减速不减势、提质又增效的新常态“,质量”一词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在新常态的牵引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行业企业加快增质提升,必然牵动新生产核心要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系统性改革。中国经济迈上中高端,人才供给首先要实现中高端。面对“新常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力在哪里?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作为”“、要走校企结合、产结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2015年,教育部制定和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两个文件,专门强调“要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融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从总理的讲话和近年来密集出台的国家新政来看“,优质”“、精品”源于校企双方为劳动者共同培养的负责任的职业精神,未来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已不仅是“操作型”技能人才,而是更加注重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追求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是未来高职教育服务经济新常态的一大重要着力点。从文化育人的角度看,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已成为高职办学的重要使命。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关键要看市场最需要怎样的企业,企业最需要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们的需要层次从基本的“生存”递升到“生活”及“生命”的更高层面,人们更加关注“社会责任”与“职业责任”。可以说,重视责任与否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未来。因此,新形势下加强责任教育尤为重要。

1新常态下加强高职责任教育的价值

1.1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质

责任教育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密不可分。责任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心灵的内化、一种心灵的自觉和勇于担当的精神[1]。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也是指为完成工作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综合素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通常可表现为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能力、职业文化等[2]。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是从他律走向自律、从教化抽象到内省的过程。而责任既是品质,也是职业素质养成的载体,是促进学生从“学校人”变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内驱力。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职业培训专家和多家著名跨国公司的咨询顾问沃尔特•米勒考察了诸多成功人士以后发现,决定他们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领导力、沟通技巧、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等,而是责任——是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积极的心理“。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位置,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和工作形式有了相当的了解,自然就会明白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的责任是什么了,并且也会明白自己所逃避责任的后果是什么。”沃尔特•米勒在《这是我的错》一书中指出,成功的职业工作者始终坚持以责任为主导,他们的优秀职业素养离不开责任认知、责任践行到责任内化的过程。放眼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这些职教强国除了本身具备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和有效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劳动者身上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甚至是这些“刻板的职业素养”成就了精品制造的高质量。

1.2构建校企共同的愿景与理念

现实中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企业的价值追求总是存在差异。学校追求“教育本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而企业追求“利润本位”,为生存而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价值不对等导致校企合作难深入、难持久,往往出现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一头热”,企业则偏冷的现象。要有效解决这些困境,除了大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外,也要重视最根本的两个主体——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价值融合与利益统一。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学校和企业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人的价值输出与贡献。责任,成为让两者耦合的良好纽带。对于学校发展与企业经营而言,责任都是十分重要的价值信条,企业最需要忠诚、敬业、做事有办法的员工,学校则最希望建成负责、尽责、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加强责任教育,从内部看有利于培养优质的学生,从外部看则打破了校企之间的认同障碍,打通了价值互通的渠道,构建起“以人为中心,以质量为导向,以法治为准绳,实现双方创新协同发展”的共同愿景与理念。

2高职责任教育的内涵与范畴

高职责任教育包含的内容较广,分法不一。笔者认为,高职责任教育应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衔接起来。高职责任主要包含学校的价值使命责任、依法办学责任和人才培养责任,反映了面向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是我们党对新时期国家、社会、公民应当遵循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全面概括,也包括三个层面。从内涵与机理分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价值使命责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同质相吸;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坚持依法办学,其依法办学责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同频共振;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其培养学生爱国、爱岗、爱社会、爱人民的宗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为一体。因此,加强高职责任教育本质上即是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两者内涵一致,范畴相当。从面向学生个体的责任教育而言,高职责任教育应包含四方面:一是爱国责任,体现为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二是敬业责任,体现为学生对企业是否忠诚、爱岗、对企业和自己负责等;三是诚信责任,体现为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是否做人诚实、遵守信诺等;四是友爱责任,体现为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否友善待人、懂得感恩等。爱国、敬业、诚信、友爱责任既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精华要素,也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与灵魂。加强学生四方面的责任教育,有利于校企文化互相融合,协同育人。

3校企双方共同推动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探索

责任教育是项系统工程,校企之间需要拧成一股绳,在共同的价值与利益追求上推进育人工作。文化融合是个重要的平台与手段。所谓校企文化融合,是指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创设一种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情境,使其包含的课程体系与教育方式更加关注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技能的提高的价值取向。从校企文化融合的视角分析,高职学生责任教育可以从顶层机制建设和精神、物质、制度、行为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设计与实践。

3.1前提——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顶层机制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不断实践与成功的模式。然而,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关键原因在于一部分校企合作并未给企业带来长远的人才红利。如传统的“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因为缺少对学生需求调研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培养合作末期显现出“学生对岗位认同感低”“、留不住学生”等问题,这无疑将削弱校企合作的稳固性。要让企业主动参与责任育人工作,需要从体制机制创新角度入手,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优越性设计,实现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德国“双元制”“、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合作、校企协同育人的典型范本。这种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十分强调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进行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等顶层路径设计,建立了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机制、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衔接机制等。推进责任教育,基础前提是创新校企协同育人的顶层机制,把产教融合作为基本理念贯穿到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发挥企业人才培养重要主体作用,从而形成双向育人的合力。如苏州建雄职业技术学院以“定岗双元”为依托,使校企联合育人换发新动力。在每年高考录取新生报到后,企业在学院选人、学生选岗,学院与企业、企业与学生签订三方定岗培养协议,使学生一入学就形成“学生兼学徒”的双身份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学校+企业”的双主体地位,为学校和企业共同推进以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提供先天性的机制条件。

3.2核心——推动精神文化融合

推进责任教育,校企之间促进精神文化融合是核心。因上文在剖析责任的内涵与范畴时论述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等品质是校企文化的共通点,故可以从这四个角度设计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如下表所示,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在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应当吸收优秀企业文化培养“职业人”的责任要素,把企业崇尚的团队精神、质量意识、诚信理念等融入到校风、学风、教风中去,企业文化在渗入校园文化中,也应尊重高校育人的基本属性。秉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博爱、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校企双方只有互相取其精华,才能实现责任教育的价值驱动。

3.3环境——推动物质文化融合

有效的教育离不开环境的润化与熏陶,加强责任教育同时需要校企双方推进物质层面的融合,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环境空间里营造想负责、能负责、敢负责的文化氛围。如围绕爱国责任主题,除了结合时代主题营造的爱国主义氛围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优秀校友、典型人物等,打造“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故事墙、校友林等,增强文化的可及性与感染力;围绕敬业责任,在校企共建的生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体现职业工作特色的场所充分融入质量、安全、创新、执行等文化元素;围绕诚信责任,倡导学生建立无人看守诚信小店,在校园、企业定点布置随手借、随手还的“责任伞”,引导学生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中自觉养成诚信意识;围绕友善责任,积极营造志愿服务和礼仪文化环境,在学生社区、食堂、工作室等职业素质日常养成基地,主动宣传感恩、奉献、互助、进步的精神。

3.4保障——推动制度文化融合

制度是施行价值理念的保障。校企之间在坚守依法治校、依法治企的基础上,需要互相吸收各自制度管理的优势,取长补短,融合推进。学校可以借鉴把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引入校园管理中,引入企业ISO9000质量体系、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责任与奖学金、学分挂钩制度。如安徽省教育厅出台《关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将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中明确社会责任方面的规定,设立相应的学分,制定学分认定办法。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文明寝室建设中引入“6s管理模式”,增强责任教育的日常养成。企业作为学生教育的“另一元”,也应吸纳教育管理的特点与优势,注重因材施教,遵循学生的成长个性,主动融入学校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及育人的相关制度,把制度的刚性和教育的柔性结合起来。

3.5载体——推动行为文化融合

职业行为是责任教育的载体,践行责任理念需要校企双方围绕“学生”这个本质对象进行行为文化融合。校企双方可以通过“活动”为纽带促进双方行为文化融合。如高职院校举办“明责讲堂”,以“明责激励人生”为主题,邀请企业名家、创业星秀、职场达人、能工巧匠等行业里负责、敬业、乐业的人物为学生讲述人生故事,传递责任精神,打通“懵懂的在校学生”与“负责的职业人”之间的模范学习桥梁。又如学校以“磨炼学生精品、质量意识”为目的,组织精品团日活动评比活动、优良学风标兵班集体评选、以班级为单位的模拟分公司形象PK赛、创业创新创效大赛等,帮助学生融入团队、追求卓越。再如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大学生职场训练营,以“生存挑战”、“职场磨炼”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活动教育中实现从“要我负责”到“我要负责”的转变等。学生的责任教育只有在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才能发挥最大价值,许多高职院校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与金融机构建立银领学院,实行“职业化教育、员工化管理”的学生管理机制,建立校企通用的学生礼仪规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发起深圳大学生“创交会”,在创业教育中塑造学生精神;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罗蒙电商合作,开发基于“双十一”平台的《网络营销实战演练》课程,学生在“双十一”期间由实践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在客服工作中培养敬业、诚信、以客户为中心为责任素养。由上所述,校企文化融合使责任教育更能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各高职院校还要针对各自实际与特点,推动校企之间在体制机制设计、精神、物质、制度、行为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以培育负责任的“职业人”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未来的“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保障。

作者:金挺 叶海玲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教育论文:传统文化对责任教育的影响

1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表现以及原因

1.1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

1.1.2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和成就欲望以及自我责任感极强,他们正视并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事实上,大部分大学生极其重视自我价值,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全然不考虑社会价值,从学校拿到一纸毕业证书就转战校外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在利益多元化的作用下,大学生们在追求梦想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上都喜欢走捷径,追求实惠,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多余精神和集体利益。很多同学毕业后首选是大城市,首选待遇好的企业,而不考虑西部地区,不考虑落后地区的情况也是广泛存在的。他们宁愿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蜗居,做“蚁族”,去追求自我价值,也不愿回到家乡进行家乡建设,或者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社会做贡献。

1.1.3重自我责任,轻社会责任

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通过个人的奋斗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部分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的需要而专攻几门课程,而置其它课程于不顾。在学习中,大部分人带着一颗功利的心去学习,有利的课程就学,不能带来利益的课程就不学,是否学习完全就是凭借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简单判断。大学校园里经常听到“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说法,去学习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学习的东西不是全部为自己的,从而忽视社会责任。

1.1.4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有比较健康的社会道德观念,但近年来在不同的高校中都存在着学生的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的乃至对同伴、亲友、恩人的生命漠然视之。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事件也不少,前段时间的“我爸是李刚”和药家鑫事件说明当今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里,大家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环境听课和自习,用书本抢座占座等情况屡出不穷。这些行为都是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自己的利益而为的。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尽力,对己不克制。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是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1.2当代大学生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责任缺失,有以下原因,首先是不良的社会风气,“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类金钱万能的观念和社会上各种高官的贪污腐败现象,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着腐蚀的作用,产生不利影响;高校重专业、轻道德培养也是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当前很多大学生责任感状况不尽如人意,与家庭责任感教育的空缺也是不无关系的;大学生自身缺乏对“修养”的深刻认识则是形成其责任感缺失的关键因素。

2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中的价值

2.1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积极构建社会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就是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都被它链接而起并指向一个大同的社会理想。百家争鸣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它们追求人与社会和谐的观点对大学生构建社会理想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责任感的追求,弃它于不顾,利益面前,不分善恶,在自己的行为准则中,没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谏言对自己进行规范。传统文化强调自我的成长与完善,要求人对事对物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推动着中国的历史不断进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责任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造社会价值。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不会再只是强调个人利益,缺乏为集体利益牺牲的精神,对于不关自己的事情,不再回避、冷漠,漠不关心。肩负起自我责任不断鞭策自己,也肩负起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2.3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古代儒家学者以仁为己任,主动的承担起治理国家和服务社会的责任,大学生们在这种价值观的熏陶下,更加具有使命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道家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总结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提倡人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以达到自由的境界。此价值观能使自身的悟性提升,获得充实体验,同时也使他人或他物获得完全的自由。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怀有慈悲之心,就是在自己的心田里把所有的众生形象度化得干干净净,对别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先义后利;仁义正直,耻辱自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贵和尚中,和谐大同等谏言都是来自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集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一体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文化资源,对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传统文化还拓展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让大学生学思并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并进行道德践履。

3结束语

传统文化教育既对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形成有着本质上的作用,又对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有着引导的作用;它既为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提供了参照,又明确地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确立了方向。因此,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对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强调,对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人文精神是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的。

作者:杨阳单位: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

责任教育论文:传统文化对责任教育的影响

1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表现以及原因

1.1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

1.1.2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和成就欲望以及自我责任感极强,他们正视并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事实上,大部分大学生极其重视自我价值,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全然不考虑社会价值,从学校拿到一纸毕业证书就转战校外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在利益多元化的作用下,大学生们在追求梦想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上都喜欢走捷径,追求实惠,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多余精神和集体利益。很多同学毕业后首选是大城市,首选待遇好的企业,而不考虑西部地区,不考虑落后地区的情况也是广泛存在的。他们宁愿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蜗居,做“蚁族”,去追求自我价值,也不愿回到家乡进行家乡建设,或者到更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社会做贡献。

1.1.3重自我责任,轻社会责任

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通过个人的奋斗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部分大学生为了个人利益的需要而专攻几门课程,而置其它课程于不顾。在学习中,大部分人带着一颗功利的心去学习,有利的课程就学,不能带来利益的课程就不学,是否学习完全就是凭借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简单判断。大学校园里经常听到“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说法,去学习自己认为有用的课程,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学习的东西不是全部为自己的,从而忽视社会责任。

1.1.4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有比较健康的社会道德观念,但近年来在不同的高校中都存在着学生的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的乃至对同伴、亲友、恩人的生命漠然视之。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事件也不少,前段时间的“我爸是李刚”和药家鑫事件说明当今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在校园里,大家为了自己能有更好的环境听课和自习,用书本抢座占座等情况屡出不穷。这些行为都是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自己的利益而为的。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尽力,对己不克制。自私、冷漠、缺乏正义感,是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1.2当代大学生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责任缺失,有以下原因,首先是不良的社会风气,“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类金钱万能的观念和社会上各种高官的贪污腐败现象,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着腐蚀的作用,产生不利影响;高校重专业、轻道德培养也是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当前很多大学生责任感状况不尽如人意,与家庭责任感教育的空缺也是不无关系的;大学生自身缺乏对“修养”的深刻认识则是形成其责任感缺失的关键因素。

2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中的价值

2.1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积极构建社会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就是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都被它链接而起并指向一个大同的社会理想。百家争鸣以后,中国逐渐形成了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它们追求人与社会和谐的观点对大学生构建社会理想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责任感的追求,弃它于不顾,利益面前,不分善恶,在自己的行为准则中,没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谏言对自己进行规范。传统文化强调自我的成长与完善,要求人对事对物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推动着中国的历史不断进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责任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造社会价值。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不会再只是强调个人利益,缺乏为集体利益牺牲的精神,对于不关自己的事情,不再回避、冷漠,漠不关心。肩负起自我责任不断鞭策自己,也肩负起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

2.3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古代儒家学者以仁为己任,主动的承担起治理国家和服务社会的责任,大学生们在这种价值观的熏陶下,更加具有使命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道家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总结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提倡人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和运动变化的规律以达到自由的境界。此价值观能使自身的悟性提升,获得充实体验,同时也使他人或他物获得完全的自由。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怀有慈悲之心,就是在自己的心田里把所有的众生形象度化得干干净净,对别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先义后利;仁义正直,耻辱自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贵和尚中,和谐大同等谏言都是来自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集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一体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文化资源,对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传统文化还拓展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让大学生学思并重、慎独自律、省察克治并进行道德践履。

3结束语

传统文化教育既对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形成有着本质上的作用,又对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有着引导的作用;它既为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提供了参照,又明确地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确立了方向。因此,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对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强调,对大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人文精神是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的。

作者:杨阳单位:西安思源学院思政部

责任教育论文:艺术教育中责任教育的思考

人活在世上,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所以既要依存于社会,又要对社会负责。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是对社会负责的典范。元朝的文天祥、清代的林则徐、近代的孙中山,当代就更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最有担当的社会人。

艺术教育具有极好的渗透性,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良载体。通过学画,文天祥、林则徐等名人的画像,欣赏孙中山先生的画册,及参观博物馆,用相机拍摄抗日联军战斗史展览中的杨靖宇林海中的战斗形象照片,了解齐白石拒不给日本占领者作画的举动,让学生在这无数有担当的人物映照下,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完成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目的。我们还走进社区,与社区的合唱团一起学唱《扶起你》,让学生体会建设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扶持的责任,是每个社会人应尽的义务。只有在社会中尽职尽责,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在社区的活动中体会亲民、服务于民的思想感情与责任意识。

对社会、对别人负责是高尚的情操,对自己负责是对社会、对别人负责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是一个具有健全心灵的好人。音乐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使人行为变得优雅、完美,这种人格形象塑造是音乐、艺术、教育的特有功能。只有深爱自己的祖国,又对祖国负责的强烈责任感,才使聂耳的田汉创造出《义勇军进行曲》那样震撼人心魄的乐曲。那铿锵的歌词,高亢激越的旋律,唤起国人抗击侵略者,拯救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而今天这意义深远的乐曲又成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实现强国梦的最强音。起来、前进,催人奋进,鼓舞中华儿女勇敢前行。每当升旗时响起《义勇军进行曲》,每位学生、每位老师无不振奋、激动。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在乐曲中升华。学校的艺术教育就要紧紧抓住塑造人心灵而展开。

为达此目的,我们设计了艺术欣赏课,在这个单元里,梵高、毕加索、徐悲鸿、丁聪、李斯特、斯特劳斯、阿炳等,艺术欣赏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感受、感知和共鸣。艺术家、艺术作品具有特别积极、美好的力量。高尚、仁爱的内容,使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艺术家及他们的优秀作品产生共鸣,净化他们渐为世俗所侵蚀的灵魂。

我们特别选择许多中国音乐作品来欣赏,因为中国音乐跟传统的美学精神紧密相连,上善唯美,喜欢虚静空灵的意境,追求情与景的交融。注重情韵的表达,旷达幽深、空灵中庸,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二泉映月》、《十面埋伏》、《阳春白雪》、《春江花月夜》、《黄河大合唱》、《东方红史诗》等乐曲和大合唱欣赏,学生显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行为规范了,举止文雅了,待人有礼貌了,对人对己都有责任感了。因此,我们认为艺术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最好途径。

作者:马振远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东安小学

责任教育论文:救助站责任教育剖析材料

通过这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我认识到自己要切实认真地抓紧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扎实搞好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深入工作一线,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政策,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过去,我一直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何来责任、使命?但通过的学习,改变了我对工作、责任、使命、能力、价值的一些观念和看法,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就救助管理站而言,从求助人员来站求助到工作人员对求助人员的甄别,从巡查引导到护送返乡均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每一个职位的规定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意味着有信、有条、有条理、有上进心、可依赖、爱思考、追求成功,能够自率。而在工作中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工作认真和积极的态度。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需要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个人的自觉习惯意识去维护,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责任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工作人员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效益。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工作人员,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工作必须具备责任,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责任是人生中的一种使命。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人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取决于他的责任与能力,责任推动能力,而能力并不能代表责任,责任决定工作,决定成果,因此,责任胜于能力。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责任体现忠诚。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是对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一旦养成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我们即使面对逆境,也会鼓足勇气;面对诱惑,也会不为所动。会克服艰难险阻,执著勇敢,发挥潜能,奔向成功并乐在其中。是单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也给了我们成功的机遇。当我们对单位怀感恩之心,对单位的忠诚将变成自觉的行动。对单位、职业的忠诚,也将唤醒我们的责任感、自信心,激发人格的力量。我们会因为要担负的责任而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会调动起所有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责任不允许寻找借口。借口与责任心有关。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是从来不找借口的。即使工作遇到困难,他努力寻找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认定了目标后的百折不挠。而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考虑更多的是“尽力就可心安”,而对于完不成任务,因为找到了自以为合情合理的借口,可以向领导交差,就放弃了追求成功的努力。

责任教育论文:深究对小学生的责任教育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的孩子少了,我们的日子也逐渐富裕了,父母陪读、上学接送、不让孩子做家务活……部分家长的过分“包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责任感的缺失。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自私自利,骄傲自满,为我独尊。事实上,小孩子也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在家里他是家庭一员,在学校他是一名学生,在社会上他是一个小公民,不同的角色赋予了孩子不同的责任。孩子责任感的培养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在这方面,家长要做到——该放手就放手。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大染缸,它不仅有真、善、美、而且还有假、恶、丑,学生的成长不可能脱离这个环境。小学生的模仿力强,周围人、身边事都能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现实生活也急需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二字作校训。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每个公民的责任感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有了责任感,人们才会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了责任感,才会时刻准备着伸出一双援助之手;有了责任感,才会将个人融入到社会的海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为国效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纲要明确指出对学生责任教育的主题思想是:

1、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3、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

4、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

概刮地说,小学生的责任教育应包刮;

(1)对自己负责人

A、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B、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对他人负责

(3)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对自己负责,就是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因为一个独立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幼儿是不可能有责任感的,可以说,责任感始于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对于孩子犯错,除了改变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外,有时对孩子可采取一些强化措施,让孩子为过错付出一定的辛苦。这可以通过班会、队会进行。如;低年级举行整理书包比赛。要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的责任,学习不是为父母、为他人,是为他自己。从小要养成阅读、讲述、观察、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作业、独立收拾文具、学具等的习惯。还可以通过学校班队主题活动,如;“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B润童年”等主题,创建书香校园活动。

对他人负责,就是不影响别人,不侵犯他人。会保护自己,不做危险的事等等。这可以通过开展班队的“文明之星伴我同行”评比活动进行。

对集体、对社会负责。包刮维护集体的荣誉,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损坏公共物品,不影响公共卫生等等。如;值日生劳动、随机地一些集体劳动等。老师要让孩子明白,班级中的任何一员都有为集体做事的职责和义务。还可以通过班队主题活动,如“弘扬我老区,以我所能尽责任”精神,开展“我是一名小记者”、“我是一名小导游”、“当国旗升起时”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总之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它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独立性的增强,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对其将来的事业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明天的责任;孩子是我们的希望,他们肩扛着振兴华夏的责任;孩子是未来社会的轴心,他们背负着“保卫祖国、稳定社会”的责任;孩子是未来家庭的中流砥柱,他们背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后代”的责任……如果我们不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心,他们将来怎能胜任这些职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终受益”。责任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家长科学而又耐心地培养。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尝试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从小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应是小学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他应当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并具有由浅与深,步步递进的教育层次;明确的行为目标、具体细致的训练方法,且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才能真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但我们也看到,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总会有反复,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责任心的支撑。责任心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一个人具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才可能稳定持久,进而形成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责任教育论文:高中生道德知识与责任教育的关系论文

一、理性分析

要解决高中学生道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把道德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教育有机结合,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从当前高中学生特点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召开师生座谈会等了解到他们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学生中道德的价值取向是健康向上的,道德的是非标准是清楚的,但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不统一。如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占80.6%,?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做到为他人服务的却很少,更谈不上“全心全意”。根据高中学生道德状况的这种特点,我们如果仍从道德知识教育上去寻找解决的方法,其结果将是徒劳的。因为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大力捉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认同的,问题在于谁去提倡,从学生角度讲,很少有人愿把自己结合进去,总习惯地认为这是对他人讲的。因此在加强道德教育小必须要强化道德责任教育,使他们真正感到全社会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前提条件首先是我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他人为我服务。

第二、从道德的基础来分析,道德的基础乃是利益问题。整个社会为什么都要强调道德规范其实质就要解决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并使其协调发展。马克思曾提出“对于各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现象尤为突出。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利益是其杠杆,市场经济的运行以社会成员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每个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与追求为动力机制。市场经济的这种利益主体意识不可能不影响到高中学生,调查中“当集体刊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最容易接受的观点”有62.3%的高中学生选择了“公私兼顾”,而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绝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先公后私”,甚至于“大公无私”,从这一点也可以充分说明利益主体意识对高中学生的影响。当然,追求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社会主义社会所提倡和保护的,它无疑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然而整个社会除正当的个人利益外还有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这种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其发展的条件。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致的。但两者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发生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不能兼顾的时候、能否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对待这个问题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需要作出行为的抉择。前一价段全社会开展学习宣传徐虎活动,这时高中学生确实也有很大的触动。但也发现在学习徐虎活动中高中学生的普遍心态是可敬而不可学。他们十分钦佩徐虎,认为他是当前的沽雷锋,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确实很了不起。他们普遍认为,作为先进的典型人物的宣传是必要的,但要自己学习徐虎则没有必要,甚至有个别学生认为像徐虎这种人是“傻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没有抓住道德责任教育,徐虎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宣传学习徐虎的同时关键要抓住自己怎么来学习徐虎。以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重,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从原来个体主体利益的“利我”转变为社会主体利益的“利民”、“利国”,这是一种道德的升华,而在这种道德升华的过程中,道德责任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们只有在确立了道德责任感的前提下,才会把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中,才会无条件地服从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第三、从道德教育的目标来分析,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理解为权限于道德认识的提高,而应放在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培养上,这种道德习惯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使其成为一贯的、稳定的、自觉的行动。这种道德习惯的主要特点不是时时事事都要考虑再三才能作出行为抉择,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以为常的符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动。要使高中学生道德素质达到这样一种道德习惯的境界,必须经过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训练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的了解和巩固都离不开道德责任作为载体,没有道德责任作载体,道德认识不可能内化,道德情感也不可能持久,道德习惯根本不可能养成。就拿劳动观讲,调查中63.7%的高中学生认为劳动最光荣,但现实生活中,通过调查和平时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目前90%以上的高中学生在家不会主动从事家务劳动,在学校里对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很差,他们往往以学习负担重,学习时间紧为借口来推辞劳动。与此相反,本市某所中学一位高三学生王某,父母均在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在上海生活,除了紧张的学习外,每天还要从事自己的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她不仅把自己家安排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而且在班级里也非常乐意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今年被学校作为优秀生推荐进入重点高校,毕业前夕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前后两例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发现,关键在于有没有责任感,前者是好推则推,依赖性很强,并没有把劳动作为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后者就不一样,她认为劳动是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不劳动就无法生活,每天从事家务劳动是自己整个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家务是自己的一种责任。由此可见,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责任教育是个关键问题,它是达到良好道德习惯的载体。

二、对策思考

第一,教材本身要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海《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草案)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苦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三部分对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作了全面的论述,其中还特别提到中学政治课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育。道德教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政治教师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但目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涉及到道德教育内容太少。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加、思维方式的变化,其对道德的认识明显不同于初中学生。从高中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讲,有加强道德教育之必要。

当然这种道德教育不是初中道德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在道德教育的范围上有所拓宽,在内容上有所深化,在层次上有所提高,并体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贯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不仅要有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尽可能使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络不是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那样单独成册,而应该是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在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中,现有教材内容要体现道德教育内容。

这个道德教育知识网络我们可以从点、线、面、网四个方面构建。作为点、教材是由若干课文组成,课文又有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这些知识点上凡是与道德有关的内容,要尽可能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当然,这种体现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贴标签”。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就有了立足点。作为一个年级整册教材必然有一条线,由于“点”的落实,那么从年级角度讲,一册教材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一条线。各年级教材编写中都能体现道德教育一条线,那么从整个高中阶段三个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一个面。这里只涉及到必修课,根据市教委课程教材改革精神,课程设置要有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如果能在高中阶段开设《中外道德比较》、《传统美德鉴赏》、《伦理道德分析》等选修课和根据当前社会某些热点问题开设一些活动课,那么我们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了一张网。

这对加强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特别是道德责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教法上要有利于加强对高中学生道德责任教育。前面讲的教材内容要体现道德教育这只是“硬件”,“硬件”需要通过“软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上这个“软件”就是教法。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法上下功夫,从而提高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一)教师要有意认地挖掘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不可能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那样,专门有一册讲道德,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现在很少有道德教育内容,即使今后教材修改后增加了这方面内容。它也不可能把道德的内容独立成册,而是在现有的教材内容基础上渗透道德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去挖掘道德教育内容,把原来的潜在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其成为现实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大目标高起点转为大目标低起点。一提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教师立即会很习惯地反映出要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等。当然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我们还必须看到,集体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这种基本原则和核心我们可以把它看成道德教行的目标,但目标与具体道德教育过程应该讲还是有区别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广泛性要求来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先进性要求,使教育体现它的层次性。教师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具体小事做起,要求持之以恒,从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中见精神,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比较容易操作。由于目标明确,起点较低,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学生的道德水准提高速度也就比较快。从我们社会上树立的像雷锋、徐虎、公举东、段德彰等先进榜样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一件件很平凡很具体的小事中反映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三)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时还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首先要处理好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关系。对高中学生来讲光有道德知识的灌输不可能使其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课上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才能使他们把道德知识不断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其次要处理好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道德责任教育是实现由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政治教师要依靠教导处、团队、学生会、班主任等,努力为学生搭建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舞台,通过道德责任教育使原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习惯。

第三,教学的评估和考核要如实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要有利于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增强。目前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和考核工作主要针对学生的应试能力,准的考分高谁就好,实际上我们教师心里很清楚,一个学生政治成绩的高低与其道德水准并不能划等号。道德品质好的不等于政治考分高,反之亦然。

为了使政治课教学评估工作和考核方法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建议采用结构评定等第制方法。这种方法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知识能力评估与觉悟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讲的觉悟不能理解为只停留在时道德知识的认同上,而应该反映在对已认同的道德知识、通过道德责任使道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知与行的统一。

(二)课内评估与课外评估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它首先是一门思想教育课,它是一门具有很明显的德育功能的课程。正因为如此,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内考核,而应该与学校教导处、团队、学生会、班级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这种课外的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为道德的知与行的统一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公务员之家

(三)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本身需要有一个过程,只有在这个道德习惯养成过程中通过过程性评估,对学生所作出的道德行为给予必要的评价,促使其不断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样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终结性评估与过程性评估相结合在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上会产生激励机制。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课成绩好等于道德品质好的状况,更有效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

责任教育论文:土地局责任教育活动剖析材料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学习情况;工作情况;不足之处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对区委、区政府的政治文件资料,我必精读细品,深入领会其精神,并能坚持对其中精彩部分做好笔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的书籍我收集甚多并能认真仔细阅读、利用闲暇时间勤看报刊杂志并坚持做笔记,对政治和工作方面的进行分类整理、我能坚持收集整理有关土地方面的书籍、资料、图片,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资料库”,为本部门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在部门中是负责协调土地证的办理工作,对《土地法》、土地证办理流程、土地纠纷等方面能做到了然于胸、在部门中,我虽然年过半百,原来在区土地局工作了很多年,我一贯对分内工作精心干,分外的工作抢着干,我们项目办自成立之日起,对落户我区的几个大项目,我不分酷暑严寒,任劳任怨地为企业办理复杂的土地手续、由于工作忙,学习上存在不连贯性,不能精益求精,尤其在业务知识这一块更应该不断提高、项目服务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要克服工作中的自我满足情绪、土地手续应该说是比较烦琐的一项手续:地籍测量、地质勘探、土地评估、市局利用科、地籍科、规划科等部门的专业办理手续十分烦琐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段时间,在我区掀起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主题教育活动的大热潮,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在这次主题学习活动中,我有如沐春风亦如赤足泡泉之感,从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获益良多。现将我学习和工作的情况简单剖析如下:

一、学习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断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尤其注重个人思想品质、为人修养的提高,工作中要求真,生活上做真人。

1、对区委、区政府的政治文件资料,我必精读细品,深入领会其精神,并能坚持对其中精彩部分做好笔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2、利用闲暇时间勤看报刊杂志并坚持做笔记,对政治和工作方面的进行分类整理。

3、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的书籍我收集甚多并能认真仔细阅读。

4、我在部门中是负责协调土地证的办理工作,对《土地法》、土地证办理流程、土地纠纷等方面能做到了然于胸。对土地政策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能尽快地适应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很好地去服务项目业主。

5、我能坚持收集整理有关土地方面的书籍、资料、图片,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资料库”,为本部门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工作情况

在部门中,我虽然年过半百,原来在区土地局工作了很多年,我一贯对分内工作精心干,分外的工作抢着干,我们项目办自成立之日起,对落户我区的几个大项目,我不分酷暑严寒,任劳任怨地为企业办理复杂的土地手续。

1、上班时间从未迟到早退,坐班时间也从来没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有团队协作精神,对项目服务中涉及到的立项、环评、规划、三通一平、各类费用的上缴与返还等工作,也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做好。

3、Xx特钢、Xx汽车弹簧公司项目、Xx输送机械公司项目、Xx混凝土公司、XxXx纺织公司项目、Xx几个搬迁项目的土地手续都是我负责办理的,并都比预期的时间办理得快,由此赢得了企业业主的一致好评,但我从未受过这些企业半点好处,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4、能及时为区领导提供地价、土地补偿、招拍挂、各项费用及预算等专业的数据,为领导及时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5、对企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土地问题和纠纷能积极主动地去协调解决。如:Xx搬迁企业——Xx工贸公司,该公司落户XxXx口,在办理规划时,错把市纺织公司的一块地划给了Xx,双方几乎处于了焦灼状态,我通过多方协调多方努力,最终圆满解决了双方的纠纷,市纺织品公司的土地手续在这次调处中也得到了合法手续,为这家企业办理了新的土地证、宗地图。现在Xx公司的土地手续有望近期办理完毕,为该企业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6、跟踪服务招商引资,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对招商引资项目全程跟踪管理,从市建委各部门的协调到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技术特长,项目建设中也少走了很多弯路。

7、认真搞好部门的团结,全力支持一把手的工作,配合做好自己份内事务:坚持做到不该问的不问,能不参与的尽量不参与,但工作积极主动,现在项目办的情况是人心齐、办事力、无矛盾、整个团队和气、和谐、和平共处。

三、不足之处

由于我们项目办面对的是市各职能局,各项手续错综复杂,故而工作中有了一些遗漏和不成熟的地方。

1、由于工作忙,学习上存在不连贯性,不能精益求精,尤其在业务知识这一块更应该不断提高。对新的土地政策还缺乏敏锐度。

2、土地手续应该说是比较烦琐的一项手续:地籍测量、地质勘探、土地评估、市局利用科、地籍科、规划科等部门的专业办理手续十分烦琐,,有时对这些部门跑的次数多了,就产生了一些焦躁情绪。

3、项目服务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要克服工作中的自我满足情绪。

4、本人今年55岁了,有时年纪大了在外面跑来跑去跟自己的年龄不相称,有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诺大年纪在外向人说好话,求人办事心里总有一种不平衡感。

总而言之,我作为全区经济建设中的一分子,就应该多一份事业心、多一点责任心,只要认认真真做人,只要踏踏实实工作,我坚信道路是宽广的,前途是光明的,未来肯定是美好的。

责任教育论文:党员责任教育个人剖析材料

编者按: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政策,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工作人员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效益。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是对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

通过这次责任主题教育活动,我认识到自己要切实认真地抓紧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扎实搞好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深入工作一线,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党的新理论,了解党的新政策,在工作中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过去,我一直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只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何来责任、使命?但通过的学习,改变了我对工作、责任、使命、能力、价值的一些观念和看法,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就救助管理站而言,从求助人员来站求助到工作人员对求助人员的甄别,从巡查引导到护送返乡均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每一个职位的规定的工作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感意味着有信、有条、有条理、有上进心、可依赖、爱思考、追求成功,能够自率。而在工作中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工作认真和积极的态度。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需要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个人的自觉习惯意识去维护,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责任行为。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

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工作人员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单位创造更多效益。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工作人员,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工作必须具备责任,责任在先,能力在后,责任是人生中的一种使命。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人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取决于他的责任与能力,责任推动能力,而能力并不能代表责任,责任决定工作,决定成果,因此,责任胜于能力。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

责任体现忠诚。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是对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一旦养成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我们即使面对逆境,也会鼓足勇气;面对诱惑,也会不为所动。会克服艰难险阻,执著勇敢,发挥潜能,奔向成功并乐在其中。是单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也给了我们成功的机遇。当我们对单位怀感恩之心,对单位的忠诚将变成自觉的行动。对单位、职业的忠诚,也将唤醒我们的责任感、自信心,激发人格的力量。我们会因为要担负的责任而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会调动起所有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责任不允许寻找借口。借口与责任心有关。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是从来不找借口的。即使工作遇到困难,他努力寻找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认定了目标后的百折不挠。而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考虑更多的是“尽力就可心安”,而对于完不成任务,因为找到了自以为合情合理的借口,可以向领导交差,就放弃了追求成功的努力。

责任教育论文:党员干部责任教育个人剖析材料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学习情况;工作情况;不足之处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对区委、区政府的政治文件资料,我必精读细品,深入领会其精神,并能坚持对其中精彩部分做好笔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的书籍我收集甚多并能认真仔细阅读、利用闲暇时间勤看报刊杂志并坚持做笔记,对政治和工作方面的进行分类整理、我在部门中是负责协调土地证的办理工作,对《土地法》、土地证办理流程、土地纠纷等方面能做到了然于胸、上班时间从未迟到早退,坐班时间也从来没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有团队协作精神,对项目服务中涉及到的立项、环评、规划、三通一平、各类费用的上缴与返还等工作,也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做好、能及时为区领导提供地价、土地补偿、招拍挂、各项费用及预算等专业的数据,为领导及时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跟踪服务招商引资,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对招商引资项目全程跟踪管理、认真搞好部门的团结,全力支持一把手的工作,配合做好自己份内事务、由于工作忙,学习上存在不连贯性,不能精益求精,尤其在业务知识这一块更应该不断提高。对新的土地政策还缺乏敏锐度、项目服务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要克服工作中的自我满足情绪、土地手续应该说是比较烦琐的一项手续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段时间,在我区掀起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主题教育活动的大热潮,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在这次主题学习活动中,我有如沐春风亦如赤足泡泉之感,从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获益良多。现将我学习和工作的情况简单剖析如下:

一、学习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断加强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尤其注重个人思想品质、为人修养的提高,工作中要求真,生活上做真人。

1、对区委、区政府的政治文件资料,我必精读细品,深入领会其精神,并能坚持对其中精彩部分做好笔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2、利用闲暇时间勤看报刊杂志并坚持做笔记,对政治和工作方面的进行分类整理。

3、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的书籍我收集甚多并能认真仔细阅读。

4、我在部门中是负责协调土地证的办理工作,对《土地法》、土地证办理流程、土地纠纷等方面能做到了然于胸。对土地政策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能尽快地适应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很好地去服务项目业主。

5、我能坚持收集整理有关土地方面的书籍、资料、图片,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论资料库”,为本部门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工作情况

在部门中,我虽然年过半百,原来在区土地局工作了很多年,我一贯对分内工作精心干,分外的工作抢着干,我们项目办自成立之日起,对落户我区的几个大项目,我不分酷暑严寒,任劳任怨地为企业办理复杂的土地手续。

1、上班时间从未迟到早退,坐班时间也从来没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有团队协作精神,对项目服务中涉及到的立项、环评、规划、三通一平、各类费用的上缴与返还等工作,也能积极主动地去配合做好。

3、金洋特钢、湖北汽车弹簧公司项目、华威输送机械公司项目、东大洋混凝土公司、湖北凯富纺织公司项目、新冶钢几个搬迁项目的土地手续都是我负责办理的,并都比预期的时间办理得快,由此赢得了企业业主的一致好评,但我从未受过这些企业半点好处,维护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4、能及时为区领导提供地价、土地补偿、招拍挂、各项费用及预算等专业的数据,为领导及时作出决策提供了依据。

5、对企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土地问题和纠纷能积极主动地去协调解决。如:新冶钢搬迁企业——鑫强工贸公司,该公司落户白塔岩开山塘口,在办理规划时,错把市纺织公司的一块地划给了鑫强,双方几乎处于了焦灼状态,我通过多方协调多方努力,最终圆满解决了双方的纠纷,市纺织品公司的土地手续在这次调处中也得到了合法手续,为这家企业办理了新的土地证、宗地图。现在鑫强公司的土地手续有望近期办理完毕,为该企业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6、跟踪服务招商引资,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对招商引资项目全程跟踪管理,从市建委各部门的协调到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技术特长,项目建设中也少走了很多弯路。

7、认真搞好部门的团结,全力支持一把手的工作,配合做好自己份内事务:坚持做到不该问的不问,能不参与的尽量不参与,但工作积极主动,现在项目办的情况是人心齐、办事力、无矛盾、整个团队和气、和谐、和平共处。

三、不足之处

由于我们项目办面对的是市各职能局,各项手续错综复杂,故而工作中有了一些遗漏和不成熟的地方。

1、由于工作忙,学习上存在不连贯性,不能精益求精,尤其在业务知识这一块更应该不断提高。对新的土地政策还缺乏敏锐度。

2、土地手续应该说是比较烦琐的一项手续:地籍测量、地质勘探、土地评估、市局利用科、地籍科、规划科等部门的专业办理手续十分烦琐,,有时对这些部门跑的次数多了,就产生了一些焦躁情绪。

3、项目服务的意识还有待加强,要克服工作中的自我满足情绪。

4、本人今年55岁了,有时年纪大了在外面跑来跑去跟自己的年龄不相称,有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诺大年纪在外向人说好话,求人办事心里总有一种不平衡感。

总而言之,我作为全区经济建设中的一分子,就应该多一份事业心、多一点责任心,只要认认真真做人,只要踏踏实实工作,我坚信道路是宽广的,前途是光明的,未来肯定是美好的。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