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生产论文

时间:2022-04-02 09:14: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农业生产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生产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分析农业生产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农业环境成本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控制对环境的损害而付出的代价以及最终给环境造成的实际损失。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最初的环境成本特指企业的环境成本,主要是指工业企业。随着农业生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的目光已经由工业领域扩大到农业领域,研究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问题。

1 农业环境成本的内容

农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顾问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由此可见,企业环境成本是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的一个方面,是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属于会计范畴;农业环境成本不仅包括预防性的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分析农业生产行为实际对环境造成损害,是整个社会共同承担的环境代价,属于公共环境经济问题。农业环境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农业生产本身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上游与下游产业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化肥、农药的生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因使用原料的特殊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如皮革加工、秸秆造纸等。根据不同的生产部门,农业环境成本还可以分为种植业环境成本、畜牧业环境成本、水产业环境成本等。本文所分析的农业环境成本是指种植业部门的直接环境成本,包括动植物资源成本、土壤资源成本、水资源成本、大气污染成本、生命健康成本等。

2 农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

核算环境成本的方法很多,如预防费用法、恢复费用法、生产率变动法、机会成本法、间接替代法、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等。不同的环境成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2. 1 动植物资源成本核算

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是无价的,同样,各种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也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核算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可以采用恢复费用法和维护成本法。

恢复成本取决于恢复的面积和单位面积恢复的费用,恢复费用的具体费用包括土地费用、劳动力费用、动植物资源引进培育费用和相关的技术费用等。其中动植物资源的引进培育费用是关键,对植物的稀有程度越高,费用就越大,一般常见的资源引进,费用很低,甚至不需要具体的费用。恢复成本既可能是一次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但保护成本是长期的,同样道理,动植物资源的稀有程度越高,保护的费用就越高,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只需保证其生产空间,一般不需要额外的保护费用。相反,如果需要对野生动植物生长进行控制,费用另当别论。

2. 2 土壤资源成本核算

土壤资源成本的核算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恢复费用法,即将土壤的自然生产能力恢复到一定水平的费用;二是生产率变动法,选择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核算由于土壤自然肥力不同或变动而引起生产率变动所产生的净收益差异(E)。

式中,P为产品价格;Q为产量;C为单位成本;i为产品种类。

使用恢复费用法计算土壤资源成本,关键在于选择恢复土壤自然生产能力的方法和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如果采用休耕的方法,其成本就是正常耕种的净收益,如果采用种植绿肥等方法,在以上基础上,其成本还应该包括种植绿肥或其他方法所产生的净费用。

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干扰,采用生产率变动法很难直接测定由土壤肥力下降所引起的单位面积净收益的变化。土壤肥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单独测量化肥的超正常施用量,判定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首先是确定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净产值最大时化肥的最小施用量,然后计算化肥实际施用量与最小施用量之间的差额和相应的价值,最后将差价扣除因减少化肥施用而采取的其他环保手段的费用,就是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壤资源成本。

如果替代费用超过减少化肥施用节省的成本,就会出现替代不经济,所以替代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等重要。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核算农药投入对土壤所造成的环境成本。事实上,无论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如何减少,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损害,关键是把这种损害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一是可以由土壤自身进行修复,二是可以通过其他比较经济的技术手段实现修复。

2. 3 水资源成本核算

水资源环境成本有三项内容,核算也分三个方面。

核算水资源的浪费成本,关键在于确定水资源的价格、节水灌溉的用水标准以及相应所增加的灌溉设备费用,如果价格较低,水资源的浪费就是经济的。提高水价,水资源的环境成本就会由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节水灌溉的经济性就会增强。

2. 3. 2 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

在我国北部平原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浅层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目前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9个省区共形成了59个漏斗区。并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如地陷、裂缝等,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地质灾害损失的核算,一是通过调查统计计算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二是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

2. 3. 3 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因此水污染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土壤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方法类似。二者的差别在于水的流动性较强,水资源的污染会进一步对动植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由此造成的二次污染和损害的核算,可以分别参考动植物资源的环境成本核算和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2. 4 大气污染环境成本核算

2. 4. 1 温室效应的成本核算

农业生产的温室效应损失=温室效应造成的净损失×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农业生产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农业生产N[,2]O排放量占N[,2]O总排放量的比例×N[,2]O对温室效应的负责系数

2. 4. 2 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核算

首先确定秸秆燃烧所造成的损失项目,如交通事故、高速公路关闭、飞机停飞、火灾等,其次统计和计算相关项目的实际经济损失,最后将这些损失合计就是秸秆燃烧的环境成本。其中涉及生命与健康方面的损失,核算方法参见关于生命与健康成本的核算。

2. 5 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

在生产中与农药的接触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可以致病、致残甚至致亡,相应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以及由于劳动能力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属于生命与健康成本核算的内容。与农业生产不相关的行为,如服药自杀所造成的损失不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精神损失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且难以衡量,也不在核算的范围。通常使用人力资本法核算生命与健康成本。

人力资本法也叫工资损失法,它是通过市场价格和工资多少来确定个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并以此来估算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损益。

进一步计算疾病成本和劳动能力丧失成本:

式中,R[,j]为农药对伤残的负责系数;Y[,0]为期望寿命(参考“(文秘站:)WHO推荐的标准期望寿命表”);Y[,j]为第j人的实际年龄;E[,j]为劳动能力损失系数(死亡者系数为1,伤残者根据伤残轻重确定,具体可参照GBD伤残等级分类);W[,y]为年人均收入;D[,j]为年陪护费用。

3 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3. 1 维护土地的多样性

目前,农村土地耕地化现象非常严重,不仅边边角角都被利用,就是原来的河道、林地、草滩甚至坟地也被开垦变成了耕地。土地的过度利用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是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农作物一统天下,不利于生物间的竞争与进化;二是土地耕地化使水土流失问题更趋严重,农作物的耕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春播与秋播期间,地面没有任何植被覆盖;三是提高了旱灾与涝灾的成灾率,因为大量的水塘、沟渠甚至河道都被平整开垦为耕地,排涝蓄水以及灌溉的能力大大减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农村土地的多样性,林地、草地甚至荒地也要得到一定的保护,对池塘、河道、沟渠进行全面规划,禁止耕地对其侵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该主要依靠技术与资金投入,而不是耕地面积的无限制扩张。

3. 2 科学施肥,减少无机肥施用量

全面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化肥的盲目使用。发展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压缩无机肥的施用量。生物有机肥技术是以畜禽粪便为原料,以秸秆、豆粕等有机废弃物为辅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通过连续池式好氧发酵,使之在5~7天内除臭、腐熟、脱水,最终成为高效活性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内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植物生长刺激素。肥中除含有氮、磷、钾三大元素外,还附有含钙、镁、硫、硅、锰、锌、硼等中量和微量元素。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保温能力,减少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施用有机肥料的土地比施用传统化肥的土地一般增产10%以上。现在,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供不应求,发展生物有机肥,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 3 发展生物农药和物理捕虫技术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植物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等,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的毒性较小不污染环境以及病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由于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生物农药在我国的推广和利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许多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为活体微生物,其产品制剂化技术要求高,而我国生物制剂的剂型及其工艺水平落后,致使活体微生物农药的制剂化成为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加强技术攻关,使生物农药产业不断取代化学农药,成为农药的主体。同时,应重视物理捕虫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如使用灯光、振频等物理方法诱虫、杀虫。根据昆虫趋光的天性,在其成蛾期间,在田间布置具有诱虫和杀虫功能的频振杀虫灯,杀虫效果不亚于使用农药,并且没有污染,还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山东龙口市在果树和蔬菜生产中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全市目前已应用频振式杀虫灯3000多盏,控制果蔬面积6000多hm[2],每年可减少农药使用 150t,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3. 4 推广与普及节水灌溉

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业用水将短缺600亿~700亿m[3],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势在必行。截止到2002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只有 2000万hm[2],约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6%。其中防渗渠灌溉的面积1000万hm[2],管道输水灌溉面积150多万hm[2],喷灌面积 230万hm[2],微灌面积30万hm[2]。节水效果越好的方式,其应用面积越小。发展节水灌溉,一要解决技术问题,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区使用的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在华北平原地区,应推广和普及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城市郊区,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等。二要解决制度问题,建立农业用水的市场机制,有偿用水,利用价格杠杆,使农民自觉使用各种节水设备。

3. 5 全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农业环境成本的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农村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政府应适时引导,通过示范、教育,推广和普及生态文明的知识,同时通过支持具体生态项目的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维护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利用有机物的投入发展农业。禁止秸秆燃烧,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加强面源污染的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发展小沼气工程,实现循环经济。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指导科当好科长征文作品

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当好生产科长

科室是一个部门的基本组成单位,科长在科室中具有重要作用和重要责任。生产指导科作为市农业局的一个科室,主要承担全市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大型会议筹备和局内部综合文字材料、信息督查、对外宣传及良种补贴、一镇一业、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实施等有关工作。作为生产科科长,如何在新形势下履行自己的职责,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多学善思,发挥桥梁助手作用。只有时刻注意加强学习,炼好内功,积极向书本、实践和有经验的同事们学习,才能不辱工作使命。注重加强在分析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运筹组织活动、调研决策“拍板”等方面能力的锻炼,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20__年以来,我先后参加了中青年英语班培训、赴新加坡管理培训,参与了第三批全市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文字工作,目前正参加市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使我受益甚多,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能力和政治敏锐性、政治坚定性,时刻保持与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的高度一致。履行科长职责,找准位置很关键,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注意发挥科长在局党委和科里同事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局领导的参谋、助手。仅今年,科里参与完善了局“一二三四五六”的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参与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农业基础建设等6个综合性文件,筹备了全市农村、农业等9个大型会议,完成大型材料40多个。

二、求真务实,提升执行落实能力。科长就是干具体工作、具体干事的干部,必须要熟悉本科室工作。既要懂政策法规,又要能干好工作、会抓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科里每一项工作都要有思路、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对局里和市委、市政府的每一项农业农村工作决策部署,能深刻领会,融入到具体工作实践中。综合文字材料、会议筹备和生产进度调度,都是要求时间紧、任务急、工作量大;信息督查、对外宣传等,要求时效性强、准确度高;良种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项目政策性强,落实执行不能走样。这一切,都对科里在工作、政策的理解力、执行力上提出了较高要求,对领导的决策、部署只有迅速执行、严格落实,才能确保实效。经积极实施、监管,今年全市小麦、玉米、水稻214.2万亩、2163.4万元的良种补贴项目得到了及时、认真落实;明确了20个一镇一业重点培植乡镇;在市委、市政府信息报送采用中一直位于市直部门前列。

三、开拓创新,增强责任敬业意识。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作为一名科长,要时刻注意保持与时代的发展、政策的变化相一致、相协调,主要是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苦干实干的作风,苦干、实干加巧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注重与时俱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善于用工业的理念、市场的理念和城乡统筹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近几年,生产科先后参与了现代农业、种粮农民收入等10余次大型调研活动,都形成了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推进了科室和自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科长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有一种不把事业干好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要正确处理大事与小事之间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用“弹钢琴”的方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心用力工作。

四、凝心聚力,构建联动合作团队。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是做好工作的保证。科长要从我做起,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少讲空话,多办实事,坚持原则,处处以理服人。多与科室人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使大家深深感受到在一个单位工作是缘份,在一个科室工作更是缘份中的缘份,既增进相互间的情感,又统一到相互对工作的支持就是最大的支持。带头学习,带头工作,带头廉洁勤政,努力搞好团结,充分发挥科室每人的长处,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科室荣誉感。生产科在综合材料、会议筹备、生产指导等方面,要与局领导勤请示、多汇报,与其他科室常沟通、多支持,与省、市、区(市)相关部门处室要多联系、多协调。良好的人脉关系是做好工作的“润滑剂”,与大家交往中要虚心做事、低调做人、诚心相待、爱心互助,注重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按照农业局党委的一贯要求,努力营造一个情绪融洽、行为契合、互帮共进、人本和谐的工作关系,树立“政治坚定、多学善思、敬业干事、团结协调、严以自律、率先垂范”的wmk市农业系统干部的良好形象。

农业生产论文:湖北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思考

一、对近些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反思

(一)靠天吃饭的格局必须得到根本改变。湖北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适宜作物多样化,应该说生产潜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水利设施老化,抗灾避灾农业发展不够,农业保收能力比较弱,规避灾害能力比较差。自20__年以来,我省作物受灾面积一般在5000万亩左右,旱与涝的灾害占70%以上。20__年中稻高温热害,粮食减产20亿斤。20__年是好年成,受灾也有2300万亩。20__年一开春低温冻害,受灾达1400万亩。目前,我省除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的部分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生产受制于天命,还是望天收。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农田生产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发展避灾农业,科学安排作物茬口,提高农业保收能力,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富于民。

(二)农业比较优势的原则必须牢牢坚持。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农业人人亦云,跟着别人屁股追,效益难提高,农民难致富。前些年吃了不少的亏,如稻谷每斤不到0.4元,西瓜每斤才5分,谷贱伤农、瓜贱伤农。近些年,我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主动适应市场,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优势和特色农业,种植业抓布局优化,发展板块;畜牧业改变一家一户的传统方式,发展小区;水产业依托水资源,精细喂养,建设片带。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把产业做活,成为上下共识。农民从调整中尝到甜头,在夹缝中得到好处,如仙桃市依托地缘优势,发展水产业,占武汉市鲜鱼供货量的75%。云梦县蔬菜越做越大,特色菜藜蒿占领了武汉市场。因此,抓住了优势,就抓住了市场主动权,就抓住了增收增产的牛鼻子。

(三)农产品加工增值必须紧紧抓住。湖北省作为传统农业区,在生产发展上比较强,在加工增值上相对弱;在生产上办法多些,在增值上措施显得不足,农业发展出现明显的短腿现象。近些年,我省在搞活产品流通、发展加工业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但是企业普遍不强,一般产值不过3、5亿元,没有在全国叫得响、打得出的品牌。象河南的双汇去年产值260亿元,基地遍布大江南北;湖南的旺旺产值过100亿元。这方面我省差距还不小。只要把农产品流通加工增值问题解决好,把农民生产出来产品的后路解决好,我省农业将会有一个质的上升。

二、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应把握的原则

一是实行高产优质高效与多种多收相结合。在人地矛盾尖锐的境况和市场优先的原则下,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安全产品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同等重要。选择的品种要优质化,生产过程要标准化,提高产品的档次。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安排茬口和利用生物互生关系,选用适宜的种、养模式,一种多收,多种多养,立体种养,提高资源利用率,既增加产量和效益,又保护地力。

二是实行产业化经营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关键抓手。结构调整的成果,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进行加工增值来巩固与提升;产业化的壮大,通过结构调整来提供丰富的初级产品。各地的优势农产品基地,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与市场对接,与农户对接,让农民分享部分农产品的社会平均利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加强与龙头企业嫁接,提升产业化水平,改变我省农产品加工滞后、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结构调整也要避免跟风,产业化经营要防止雷同,做到各打各的特色牌,各唱各的品牌戏。

三是实行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生产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更富足、更和谐。现在我省耕地亩平使用肥料59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农业污染由点到面拓展。因此,农业生产应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妥善处理好农业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实施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改变传统的牺牲环境还粮食的格局。宜耕农田防虫治病采取生物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动物养殖严格控制饲料残留,提高无公害、有机和绿色产品的比率。

三、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农业的出路,关键在于增长方式的转换,最终取决于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思维,用市场化、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尊重群众创新精神,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主动调整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

(一)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做好水这篇文章。我省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江河湖汊多,走好水这着棋,全盘皆活。水既是我省的优势,也是我省的包袱,一般年份有半年时间防洪抢险,包袱变成财富,意义深远。目前,大江大河治理比较好,重点是改造农田灌溉体系,抓住国家增加中小水利投入的机遇,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修建末端渠系,提高水的利用率,做到涝能排、旱能灌。制定激励和鼓励措施,充分利用好水面,开展特色养殖,唱响洪湖鱼、清江鱼、梁子湖鱼等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增加第三产业收入。

(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依靠科技应用。农业的发展和增长,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些年,我省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但与发达地区差距比较大,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科技应用普及率不高。今年,我省确定为农业实用技术落实年,目的是要引导农民,利用科技,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部门就是组织和发挥好农技推广多元化的渠道,调动多方面积极性,把农民需要的技术送到家中,送到田头,不出现科技断头、科技滞留现象。各地应结合实际选择实用、成熟的农业技术,确定主推技术,避免遍地开花、到处不结果。针对农村劳力不足的实际,大力推广实用农机,抢住季节,抓住农时,减轻劳力负担。建立责任制度和奖励机制,落实责任人,确定技术落地目标,加强督查,确保见到实效。

(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科学理解规模经济。大农业的实质,不仅仅是大块土地集中的规模经营,还包括在社会分工体系下的小块分算的规模经营。不同作物,规模经营意义不一。大宗农产品生产如粮食、油料等作物,采取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确实明显。但对于花卉和特色水果蔬菜等劳动密集型经济作物,生产则主要不是规模产量问题,而是时令需求、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保鲜问题。当前,在人地矛盾 不好解决和土地流转不畅的情况下,发展规模经济必须有新思路、有新招法。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在社会化的分工体系下,分散的个体农户只要在相同的生产标准下进行农业生产或进行有组织的销售,即使土地经营权没有发生变化,也能够在生产和销售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实现规模生产效益,这为解决好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开辟一条新途径。文秘站版权所有

(四)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应做到循序渐进。生产经营方式,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从本地实际出发,看准优势,突出特色,循序渐进,不要犯急性子病,避免盲目性、趋同性和功利性;从农民利益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多做群众工作,多做引导示范,让农民从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群众从茫然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切不可采取行政命令、用大糊弄的办法,侵害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近年来,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到农村、到田间地头,办大增产、大增收样板,边总结边推广,由点到面,效果很好,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如去年的稻鸭共育模式,利用农业生态原则,办点示范,生产无公害产品,亩平增收120元,辐射面不断扩大。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就是组织农民逐步更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生产论文:把农业生产环节税向市场环节转移

行政管理 论文-把农业生产环节税向市场环节转移

1.尽快、果断、彻底地结束“税亩”制度,全面建立农产品流通的新的“税市”制度。今后,凡是在农业生产环节上,一律免税。也就是说农产品不上市就不征任何税。这在事实上是把大部分税收向流通、消费环节转移。彻底改变并切断基层政府直接“到农民兜里掏钱”发工资这种极不规范,极易引发冲突的做法。这不仅会大大减轻基层政府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这种以税补农的办法要比提价补农的办法简便易行得多,而且效果好,可操作性强。这样实施下去,不管之后会发生多少新的问题,但解决矛盾的范围被限定在市场和消费的界限内,免去了政府面对2亿多农户谈判的巨大工作量,大大降低了政府行政控制的成本。在农民受益的同时,政府所得更是难以估量。

2.取消乡级财政机构设置,只在可以完全不依赖农业生产税收的镇(如果其税收能够基本自理),设立独立的财政机构。政府要从政策法规上明确与农村社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其原则是,基本上不介入、不干预、不打乱农村社区边界内的利益格局,充分尊重农民的社区经济文化和意识。与此相关的是,随着乡级政府工作量的大幅度下降和职能的重新定位,机构和定编人员必须大幅裁减。

3.新的农产品“税市”制度,把税基从农民转向了消费者,这就需要尽快设计一套完整的不同档次农产品消费的累进税征缴制度。把目前农产品在各个环节上的征收税种,比如营业税、流转税、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等,重新进行设计。以粮食为例,意向性的参考意见是,在批发和零售环节要低税;在中低挡次的餐饮业、饭店业、饲料业和食品业,可按高中低分三档;对星级以上的高档餐饮业、宾馆饭店业、食品加工与销售业,可参照星级分为5个档次高额累进征税。初步测算,按目前的粮价水平,在消费者完全可承受的范围内,仅粮食一项就可在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拿到300亿元以上的税收。对农产品的出口,应充分利用WTO允许我国可动用的农业支持总量,向外向型农业倾斜,实行全额退税措施。

4.建立农产品的贸易与消费税收的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市场流通和行政区划之间是不一致的,因此“税市”制度所得不一定就会全额回到农产品的产区。尽管产区的农民因免税负是受益的,地方政府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消费中增加税收,但这仍然需要中央政府建立税收转移支付的可行办法。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对国家定点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高档的餐饮业、宾馆饭店业,由国税部门单独列收或划出一定比例,列为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税,这部分税收中央财政规定全额转移支付。对烟酒行业的税收应当划出一定的比例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的范围。转移支付的办法:东部地区由省级财政自定方案解决;中西部地区省会大城市、地级市城区、县级市镇区,均不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的范围;中央转移支付的对象,只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但如何平衡各县的财政,由省市两级政府协调。

5.中西部地区的普教经费,民兵训练国防教育经费,应当列入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这样,村一级的公益、村务经费来源就大大宽松了。一般来说,村一级内部的经常费用开支不宜列入税收开支,特别是工资性的开支就更不宜列入。因为这不利于行使村民自治的权利,不符合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民对社区经济利益边界认同的基本国情,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对村民的侵权行为。同时这一收一发在财务和利益关系的平衡上恰恰是给政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也就是说,税费必须要分开而不是合一,分开的实质是对利益边界的明晰划分,“井水不犯河水”。凡是政府委托给村委会办的公务,一般应一事一办,由政府支付劳务费用。

6.村级费用问题。行政村中的公益金、公积金、五保户补助及村务费用,在转移支付以后,已经留让出较大的收支空间。如何解决村务的费用问题,则应由村民委员会自行讨论研究解决,政府可以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只要村务确实是由村民代表大会大家共同议定的,政府就不必再去定什么条条框框。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政府应紧紧抓住、抓好村民自治这件事,从具体的村务退出,监督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在政治上保证村民自治的合法权益。

7.建议中央全面清理各项对地方的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支农的各项投资,重新界定各级财政的支出原则和审批权限。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国家财政每年用于支农的资金都超过1000亿元,但科目十分庞杂,审批程序也很复杂。地方政府把在北京跑项目看成了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从理论意义上说,层次跨度越多,项目分类越杂越细,信息越难以对称,资金的使用效率越差。以中央财政为例,对地方的支出应当集中在几个大的科目上,如普教费用,跨省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带有政治意义上的专项投资,甚至公务员工薪等,但对地方发展上的各类具体项目投入,比如农业

综合开发的专项资金,地方性经济发展项目的立项、投入,原则上中央财政不宜介入。中央财政的收支原则应是“拿大头补大头”,这样可以使信息识别的成本降低,准确度高,其他各级财政可以此类推。这样一个原则的设定,可以使税费改革的可操作性更强。

8.在农业生产环节的税费全部减免以后,应当取消粮食的保护价政策。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对粮食供求波动的调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休耕和高价补贴政策不宜采用,原因是面对小农经营操作成本太高,不好界定。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是,建立起国家对牧区休牧期的调控制度。当粮食过剩时,可延长休牧期,加大农区牧草的播面,向牧区提供商品草,商品粮。反之,则适度缩短休牧期,扩大粮田播面。国家的补贴在这一过程当中进行调控。这一办法的好处,在于综合调控农业、牧业、生态,政策性补贴转化成生态投资,两者互调,便于操作,一举多得。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崔晓黎

农业生产论文:江苏沿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大国,而江苏省作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大省被称为江南水乡的粮仓,足以见江苏对于全国的重要性。随着近些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农业生产重点逐渐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那么如何提高江苏省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分析目前江苏省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影响因素

1 江苏省的自然地理条件

江苏省一直是南方的产粮大省,自然条件允许农作物多次栽培。但是由于地处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灾害颇为严重,夏天的持续阴雨天气,还有淮北地区的干旱,暴雨台风等等。这些灾害性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

2 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定义

农业技术效率,指的是在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技术的生产效能所能发挥的程度,即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占实际成本的百分比;或实际产出水平占相同的投入规模、投入结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量的百分比。

3 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3.1自然环境

虽然当前的农业生产不再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光照条件、气温、湿度等还是对气候有着一定的要求的。平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水利设施齐备,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而丘陵与山地的生产条件差,受自然的影响较大。江苏气象部门拟建立了10个高效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希望依托示范基地,研究出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指标、病虫害指标,以及大棚加固指数、最佳打药时段等高效农业生产系列产品。

3.2 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否采用新技术 、是否加入专业协会 、是否有农技人员指导)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自然条件(耕地类型),影响最小的是退耕还林面积和财政补贴。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提高农户种植业产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有着很大的提高,采用大棚来种植经济作物,进行新品种的开发,都对农业生产技术有着很大的提高作用。

3.3 农民素质

时间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着的正效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素质会逐步提高,对生产技术的训练和掌握会更好,农户的技术效率会逐步提高。一是江苏还残留有传统农业特征,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经验,耕作技术基本依靠传统的简易工具,农业产出与劳动力素质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二是农业经济效益的低下导致大部分素质较高的年轻农民向2、3产业的转移,高素质农民并不从事农业生产。

3.4政府政策

财政补贴大幅度的增加, 刺激了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农户解决了种子、化肥、农药等所需要的资金,为农户生产提供了保障;政府加大了对退耕还林区的扶持和惠农力度,大力发展当地的林业、畜牧业和第2、3产业,保障了退耕农户收入。

4 提高江苏农业生产技术的对策建议

4.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准备,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才可以推广产业化经营,实现集成效益。江苏的农业生产目前是处于较高的水平的,这样就更需要对基础加以重视,必须保障农民对每个大棚的使用都十分熟悉,保证材料的质量。

4.2 提高农民素质

江苏省目前还有些农户靠天吃饭,依靠自己的那点传统经验单打独斗,这是不可取的。只有团结起来才会有更好的效益。所以一定先要转变农民固有的小规模经营观念,使之投入集体之中,再集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所应掌握的技术。

4.3 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乡镇(街)要重点突出试验示范的推广,发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还要根据各乡镇产业实际,确定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为产业服务。要大力培训农民技术人员,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在农业科技运用上起到带头样板及辐射作用。

4.4发展新式农业

江苏是全国最早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方向谋划的省份,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业正实现从一产向无边界产业转变,设施农业变休闲农业已越来越成为江苏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设施大棚是城乡结合部,可以保证城里人吃到健康的蔬菜水果,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更可以促进传统种植业的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科技支撑、市场引领、品牌带动。从产业转型到发展升级,江苏园艺产业已步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

农业生产论文:农机推广对农业生产影响

随着近代西方工业革命的进行,畜力和机引农具的出现,诞生了近代农业;先进的大型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应用,有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力中是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同时它也历来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这一点已经被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所证实。农业机械在农业发展中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

我国农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巨大的成效中,除了采用良种、合理施用化肥及应用科学灌溉技术外,使用农业机械替代人畜力进行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又一重要原因。采用机械化作业,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例如:耕地作业,用1个壮劳力和1头役畜,即使工作10h/d,其作业量也不足0.50hm2;若采用1台40kw拖拉机与铧式犁配套作业,可作业5.00hm2/d,生产效率提高10倍,目前比较先进的大型耕地作业机组,作业量将超过60.00hm2/d,效率是人工的100倍以上;插秧作业,对比较熟练的农民,作业量仅有0.06hm2/d,采用插秧机作业可插秧4.00~5.00hm2/d,作业效率提高60~70倍;对收获机械而言,人工用镰刀收割,充其量不过0.10hm2,其中还不包括脱粒、清选等作业项目,大型联合收获机可收获小麦100.00hm2/d以上,同时可完成全部收获作业工序,效率可提高上千倍。至2000年美国劳均年产粮食113603kg,棉花1120kg,肉类12435kg,牛奶25208kg和鸡蛋1656kg,比1910年(1910年为美国农机化初期)分别增长了12.6、5.0、25.8、10.8倍和14.0倍。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而且,可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彻底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状况。农业机械的使用从建国初期单纯的耕作和运输机械,发展到今天的种(播)、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农机化服务也从原来的农业产中,扩展到产前和产后,农业机械化作业贯穿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

2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农业机械化是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应用机械深耕能打破旧犁浅耕形成的犁底层,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层,把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埋到底层,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后可以把农家肥均匀地混合到耕层中,扩大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耕作层的水、肥、气、热条件。同时,还有保土保肥作用,可消灭部分在浅层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减少虫害,促进农作物增产。先进国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70.0%,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比较,增产幅度在5.0%~10.0%。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保证农时,减少土地的空闲时间,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先进的农业装备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化肥深施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高效施药技术等提供技术保障,可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例如,667m2经过大型多功能播种机种植的玉米,其产量比人工种植的产量要高出1/5。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业机械是实施农业科技的载体,机械作业通过各个农机作业环节对各种劳动对象施加作用,就能实现精耕细作,为农民节本增效i如采用水稻旱床盘育秧技术,可节省稻种30.0%以上;采用小麦精量播种技术,1.00hm2可节约种子45妇以上j比常规播量减少i/3-i/2;使用农业机械还可以减少粮食损失,如谷物收获,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割、堆、捆、运、脱、扬场等工序复杂,损失量大,总损失高达6.8%~10.0%,而应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可完成割、脱、扬清选等工序,免去推、捆、运等环节,总损失只有1.5%~2.5%;利用机械化灌溉技术和节水设施,实施喷灌、滴灌、渗灌等,可节约农业用水50.0%,对缓解水资源紧张有着积极的意义;机械化的农产品加工、干燥、贮存等,可以减少谷物和果实腐烂变质损失,提高农产品品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得农民减少成本投入,增加农产品的畜力和品质,获得良好的收益;同时,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民也从农机服务获得了丰厚的报酬,2004年全国仅农机作业服务收入就达到了2096.6亿元。农业机械的应用,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农民通过使用农业机械,改善劳动条件,增加收入,更新思想观念,促进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农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有了显着的提高。例如,自国家对农机购买实施补贴政策以来,许多农民通过补贴购买了大型农业机械,通过生产经营,不仅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推动农村机械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2]。

4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现在,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农机在发挥着作用。从生产资料的准备,到农业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产品的加工增值、贮藏、运输、销售等,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农机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小农经营模式。农业规模在扩大,生产在集中,作业在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订单,统一销售,增强了农业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和先决条件。例如,在我国一些平原地区,许多农户通过组建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方式,集资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并统一,集中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5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洪灾、旱灾、台风等屡屡侵袭,每年有35.0%~50.0%的农田遭遇旱涝等灾害。如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就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使用农业机械化,就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危害,抵御人畜力所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如,当遭遇洪灾和旱灾,通过农业机械投入到抗灾救灾,可及时深入灾区第一线开展抽水排涝、抗旱、灌溉农田,确保人畜饮水,缓解灾情,发挥农业机械抗灾救灾主力军作用。农业机械已成为农业部门应对农业生产危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局部地位旱涝灾害多发,如2009年我国华北平原农业主产区发生大旱,如不是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解旱作用,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总之,农业机械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变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当前我国只有大力普及农业机械化,才能做好三农工作。

农业生产论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摘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四方面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产,原则,政府,思路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循环经济在工业方面强调得比较多,而农业方面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农业的长远发展,也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那么,为什么说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呢?

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现代工业的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农药,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机具、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等等。上述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其次,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最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正是循环经济所要建立和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因此,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再次,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且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仍以传统粗放型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输出会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农业的有限资源将加速耗竭,农业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四个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

减量化原则,即减物质化,为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该原则以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经济运行的输入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方法就是“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

再利用原则,就是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这样做不仅加工企业本身不再产生污染,而且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再循环原则,就是尽可能再生利用或资源化,把废弃物返回工厂,在那里经适当加工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中。运用再循环原则,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给它取了个新名词:“白色农业”。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专家认为,开发微生物资源,可以缓解能源与环保的矛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农业微生物能源——沼气方面已取得巨大成绩,在利用农业废弃纤维质资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精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方面也取得进展。

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着不断认知的过程,科技进步没有止境,构建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模式不可能一次完成。大自然的奥妙是物竞天择、长期进化的结果,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以追求达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实际效果。运用再思考原则,就是要着力经营生态环境,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

三、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要重视政府的作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具体来讲,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条件:

1.制定相关法律。加快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借鉴日本等国经验,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农业生产者的各自职责及其违法后的法律责任,把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化。同时要制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上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政府要加大科技创新,研究多种具体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对现已开发出来的优良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加以改进、推广;对如何应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来对各类农产品、山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要切实加大研究、创新力度,尽快摸索出农产品反复加工、深加工的模式与技术;还要加大对“白色农业”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开发微生物资源。

3.大力宣传,着力培训。一要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要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成为经济工作的新理念。要培育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参与能力;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调动各方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单位、更多的领导和群众投身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兴事业中。二要加强培训。推广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必须对农户进行培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其切实掌握要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4.部门联动,同心协力。农业循环经济涉及农业、工业、林业、科技、国土、环保、财政、金融、工商、司法等国家整个循环经济中的各个主体系统,各系统内均需资源输入、产品输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各系统(部门)必须联动,全力以赴,统一步调,同心协力,整体推动,努力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唯有如此,各部门才能实现共赢,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才能实现。

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既然循环经济是生态保护型经济,那么,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要明确两个基本思路:一是要用循环经济的运作规律来防治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药及化肥施用、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流失,污染地下水,使湖泊、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导致水藻生长过盛,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同时,施用的氮肥中有很多以温室气体氧化亚氮形式进入空气中。二是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农业生产是人类有意识地干预自然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循环经济理论引入农业领域组织引导并协调农业生产,或者将农业作为一个工程,运用工程项目论证、立项、设计、施工和评估等办法,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可以达到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容的理想状态。具体建议包括:

1.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理念,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各级政府必须转变发展理念,进一步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促使农业生产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

2.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要以“四个方面”为主线,形成循环经济框架,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林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3.加快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的步伐,培植农业循环经济载体。一方面,要搞好循环型农业工业园区建设,制订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以生产要素为纽带,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内的闭路循环;另一方面,要做好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4.进一步探索农业节本增效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如实施“藏粮于土”、“藏粮于科技”战略,保持和提高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的矛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推广立体种植和间作套种技术,不断提高复种指数,提高耕地的综合产出效率;做好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配合滴灌技术,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农业生产论文: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

摘 要:学术界从政治层面,偏重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具体方法的研究,未能科学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偏重于农业制度的改革,进行了以集体组织下改革农业技术的实践,因忽视农民积极性和生产力系统的协调性,其实践效果差。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改变了党对农业的领导方式,高度重视农民积极性和生产力系统的协同性,形成了包括发挥农民积极性、现代工程和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市场农业和尊重自然规律为内容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这是中国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党对传统农业重视天地人协调经验的继承。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农业生产力 发展理论

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研究仍停留在政治解释层面,偏重于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和具体方法的研究,没有全面论及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本文根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生产力发展历程,进行论述。

建国初期,中国农业处于不发达阶段,面临着生产工具简陋,市场化程度低,农业科技和教育水平低下,农民人口多文化落后等局面。中国共产党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制定、完善和落实了各项政策措施,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成功地恢复国民经济。

1949-1952年间,党从三方面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恢复和提高。首先,领导完成了大陆范围内的运动,解放了农民生产力,并强调中要“组织农民及一切可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以发展农业生产及其副业为中心任务”,在农村发展劳动互助和合作供销事业;其次,提出并实施了保护农民土地、财产、劳动所得及合法利益,奖励劳模,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提倡农业科研,奖励生产和发明创造等各项政策。再次,提出政府在资金、物资、价格、税收等方面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如:向农民发放用于购买农具、耕畜、肥料、农药、良种等生产资料的贷款,开展群众性的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耕作技术和垦荒等运动。党承担了领导农业发展的任务,要求干部学习农业技术,总结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经验,即使先进技术和耕作方法也要试验后再逐步推广;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认识农业的地域性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多强调自下而上,集中群众要求,因地制宜”,“照顾到小农经济的条件、群众文化水平、地区差别、气候差别等等条件的限制”[1](6,106,128页),防止领导中出现盲目性、自发性和“一刀切”的偏差。这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政策要求的实践,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年间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8.5%[2](77页),主要农产品生产获得大幅度增长 ,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恢复性的提高。

党在确保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下,为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农业经济的矛盾,采取了既定的农业社会化方针,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党强调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保证粮食、棉花、油料和其他技术作物在每年都有必要的增加”[3](3页),在开荒、修水利和合作化三种选择办法中,党认为“合作化是花钱少、收效快的增产办法”[4](238页),其他增产措施在合作化后更为见效。因此,提出的“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导致了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新变化,党把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希望寄托在农业集体生产之上。

党虽然认为合作化与机械化和其他技术改造“是引导我国农业生产不断进步的道路”,但由于工业对农业提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有限,机械化“只能在个别的局部的范围内试办”,农业只能进行初步的技术改良,要用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来“发掘农业的潜在力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3](7页)。党提出了合作社发展生产的许多措施,如:勤劳生产,厉行节约,降低生产成本;实行“以增产粮棉为中心的方针”,兼顾其它经济作物;合理利用土地,集体劳动要适合农业生产特点,合理地调整劳动组织,生产队“一般以二十户左右为适宜”;农业技术改革必须根据群众自愿的原则,推广先进的增产经验;合作社的生产计划,“必须服从国家经济计划和政策的指导”[1](608,724 ,725 页)等。这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主张在农业集体组织中通过改良生产技术、改革经营管理制度以发展农业生产力观点的体现。

党在偏重农业生产组织改造的同时,做出了以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化学化为内容的农业技术改造的政策选择。党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与物质能量循环投入增长两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政策,确立了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物质能量投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与农业机械动力的增长的农业技术发展战略。

党根据上述思路,领导农民开展大规模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植树造林、积造农家肥和化肥、推广先进农具等群众运动,至1956年全国共新建及维修渠、塘1400多万处,造水井500多万眼,抽水机27万匹马力;农业生产技术初步改进,至1956年全国建成拖拉机站32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4230个,畜牧兽医站 2257个,牲畜配种站545个,新式农具站207个。大量的劳动积累,使农业自然生产力要素的质量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同期,党开始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领导工作。首先,将农科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科研单位,增加了农业科研力量。到1957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到414个,科研人员已达8900多人;国家于1950、1956年编制了全国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农业科研走上了统一部署、全面发展的时期;还以互派考察团、专家、留学生、研究生、实习生,互换种质资源和科技资料,学术会议等方式与前苏联和东欧、亚洲一些国家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部分国外优良品种在国内得到推广。其次,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在东北建立以马拉农具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开端,逐步建立国家兴办、政府领导、农业行政部门主管、区、乡级推广站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再次,推行了在北方黄淮地区改一年一熟为二年三熟,南方单季稻改双季稻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耕地的复种指数,改变了农民的种植习惯;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推广盐碱良、蝗虫防治和测报技术,改造了大面积的盐碱地、红黄壤,千年蝗害得到有效控制。

党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政策实践,促进了1950年代前中期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到1957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加24.8%,年均递增4.5%,粮食总产量增加年均递增3.5%,人均占有粮食达306公斤[2](125-126,127页),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农业合作化完成后的1957年,党认为依靠集体组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就能有大的跃进,提出了粮棉产量以年均8%、10%以上速度递增的高指标,规定了包括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推广新式农具,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积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开辟肥料来源,改进使用肥料的方法、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土壤、扩大复种面积、多种高产作物、改进耕作方法、消灭病虫害、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等10多项增产措施,实行了党对农业生产的绝对领导,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发生了重大转折。

是年冬天,党开始以群众运动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实践,用大兵团组织农民投入大量劳动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深翻改土、积肥及“车子化”、“轴承化”等运动。次年,把深翻土地、合理密植、工具改革、养猪积肥等农业增产措施概括为“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农业八字宪法,推向了全国。在这场改革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的 “热潮”中,党再次拔高了原定的高指标,把人的主观意志被夸大到了极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浮夸风昌盛,高产卫星层出不穷。并乐观地预言了农业将在几年内实现农业水利化和机械化,应该“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以期通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实行“农业以粮为纲”的生产方针来获得农业生产力的大发展。

时期,党领导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可概括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其主要表现是:一、“一大二公三平四调”的“共产风”把农民的生产生活工具集中,否定了按劳分配和评工记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降低了农业集体劳动的效率;二、以浮夸风、高产卫星、相互竞赛来拔高农业生产指标;三、以“拔白旗”的方式,解决遵循农业生产规律的“落后”现象;四、以干部试验田的个别经验为标准,无条件地普遍推广。由于这些不正确的农业领导方法,最终使丧失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动力,导致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倒退。1962年与1957年相比, 粮食产量由19505万吨减少到16000万吨,棉花由164万吨减少到75万吨,油料由420万吨减少到200万吨。三年“”的失败,改变了等人的公有制程度越高、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观念。1959年党开始纠正领导农业生产的错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安排的社员喂养家禽家畜、恢复自留地制度、鼓励社员把零星闲散土地充分利用、零星树木仍归社员私有等措施,“并不是什么‘发展资本主义’”[5](15,224页)。党认为增加产量的“密植问题就得由生产队、生产小队商量决定”,“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的高额丰产田同时实行”[6](235,236页)等。党还在1962年决定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集体经济管理体制,要求全党全国“尽可能地支持农业”,把支持农业、支持集体经济放在首位,以便“发展农业生产,并且为农业的机械化创造更好的条件”,要提高机械化和增加化学肥料,国家制定支援农业计划和采取农业技术措施时,“都必须经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有计划地提高农业的投资比重,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事业和企业,“在财政上可以给予必要的补贴”,国家“应该主要地通过经济的办法来取得农产品”;强调农村集体经济“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合理安排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生产质量好的农药,整顿、充实和提高种子站、技术推广站和畜牧兽医站的技术推广工作,办好拖拉机站和机电排灌站,使现代的农业技术设备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依靠中央的集中领导和群众的集体智慧有步骤地推进我国农业的技术改革。

党在调整时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主张,仍然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的根本路线指导下提出的,党强调“必须有中央的统一政策,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5](619,620,621,622,624,625页),这些看似正确的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政策是党视为解决困难的临时措施,实质上就是从集体退到单干,致使无法统一组织生产,资本主义思想和行为也会发展,应加以纠正。这说明党把农民坚持农业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改变集体生产经营方式看作是农民落后性的表现,堵塞了在集体内部依靠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整个时期,党继续着原定的农业技术改造路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农业技术改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如,整治大江大河,兴修农田水利,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发展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降低农资、农药零售价格,提高农副、土特产品收购价格,减免受灾社队农业税,实行增产不增税,把增产的部分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等支援、稳定和保护了农业发展;发展农业科学教育和农村教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业科研教育网络和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农用工业,生产了大批农业机械,拉开了全面进行农业技术改造的序幕。1978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了651倍,机耕面积增加了298倍,机灌面积提高了53.8个百分点,农村用电量由0.5亿度,增加到253.1亿度,化肥施用量增加112倍,机种、机收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科技化程度有重大提高。1970年代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27.66%。

但由于农民缺乏生产劳动和运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导致了国家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农业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实践没有取得全面成功。

20世纪80年代迄今,是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发展成熟阶段。党针对过去领导农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中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问题,总结了违反自然和经济规律的教训,改变了树立先进典型、以“农业学大寨”运动方式、扣政治帽子、行政压制、形式主义等手段推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领导方法。党认为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多方面受着自然条件的制约”,领导农业要采取“因地、因事、因时制宜,分类指导,并且由群众当家作主”的原则。1985年党明确提出对农业的计划管理“将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领导转变到主要依靠经济手段”,1993年《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的颁布,标志着党实现了领导农业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党确定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是农村经济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党赞同了农民包产到户的理性选择,领导和推进了家庭承包制的实践。党首先强调合理承包土地,“能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又针对农业丰收后“卖粮难”问题,主张“实行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购销体制和价格政策,以调动商品粮生产区和粮农种粮的积极性”,在1984、1998年分别以政策和法律形式将承包期分别延长15年和30年,认为家庭经营“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以后也没有必要改变,赋予了农业家庭承包制在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长期历史地位。党认为在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判断农业生产力是否发展的标准。家庭承包制解决了农民的经济民主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再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二)党根据领导农业技术改造的经验和现状,提出了“发扬传统农业所具有的精耕细作、节能低耗、维持生态平衡等等优点”,“吸收现代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农业技术改造方法,发展农业生产力“必须是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人力、畜力、机电动力并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既依靠科技,又“取决于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党认为农业可以吸收现代科技成就,成为知识密集的产业部门,农业生产力发展要“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因此,党强调农业科研要结合农业生产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领导和推进了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积极培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播种面积,推广各种优良的耕作制度、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利用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架构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政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1980年代党强调要形成以县级为中枢、乡级为纽带、村级小组为基层的推广网络,在农村实施了“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燎原计划”。1990年代以来,党实施了对农口“五站”的“三定”工作,以立法形式保障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农业科研在高产多抗、杂种优势利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在产业发展中提高农业生产力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党始终坚持把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力视为解决粮食问题、社会问题的钥匙。1979年党认识到粮食同经济作物的生产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要正确地、完整地贯彻执行‘农林牧副渔同时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改变过去重视粮食种植业、忽视经济作物种植业和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的状况,主张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生产结构,建立良好的大农业生态体系,就能取得综合发展的效果”。到1984年实现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总播种面积的76.5%左右,经济作物14.5%左右的比例水平。1990年代以来,党认为中国农业已经发展到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农业“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优化品种结构”[7](147,98,109,368,177,644,721-722,228,184,180,643,56,148,971页),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内涵调整。为此,党提出通过优化农作物品种、发展畜牧水产业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三个环节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护和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性;强调要正确处理和发挥“比较优势与发展粮食生产、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与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视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以入世为契机,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8](733,747-748,766页)。党关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政策的实践,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全面短缺转为相对充裕。

2、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

党认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在农村“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985年终止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1987年决定将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作为商品投入市场,由农民自主选择。1990年代,党认识到在农业范围内无法全部解决分散的家庭小生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矛盾的深层次问题,要逐步理顺工农业产品之间和各种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步缩小‘剪刀差’”,发展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必要的储备调节制度,1998年进行了粮食和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标志着中国农业发展走向了市场化的不归之路。党也认识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产业”,“市场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的客观规律,要解决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国情的农业调控保护机制的两难问题。党总结了农民的实践,确定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分散生产与统一市场的矛盾,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坚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至今,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这是党主张农业生产力在市场中发展的基本观点。

3、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支持农业生产力发展

党认为增加农业投资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是改善农业基础薄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1979年党提出提高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农业和农用工业,要“增加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和各种除草剂的生产”等政策。1984年后,党提出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业生产力发展战略,再度重视农用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应有的技术装备。如:扶持和加强农机工业,优先供给化肥生产所需的原料、能源,增加农药、农膜、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实行化肥、农药、农膜专营政策,“加强监督,防止不正之风,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继续实行合同定购粮与平价化肥、柴油和预购定金‘三挂钩’的政策”,从生产和流通方面搞好农用生产资料供应。1990年代,党更强调“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持”,市场经济下切不可放松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建设,把“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用工业的发展”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确立了国家对农用工业实行投资倾斜和其它扶持政策,农用工业发展既要增加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量,又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缩小批零差率,降低流通费用和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等措施“解决化肥、柴油供给不足、价格过高的问题”;加快农药新品种研制开发,“增加农膜原料产量,调整农、地膜用料结构,开发新品种。改进大型农机具,加快发展中小型农机具和农产品加工机械”[7](286,724,916,1160,920,60,541,599,720,1011,1243页);“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优先发展饲料添加剂,提高配合饲料入户率”,“不断开发复合高效、环境保护型的新肥料品种”[8](396,718-719页);粮棉主产区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增加生产与增殖转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等办法来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尊重自然规律

党总结了以往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教训,认为发展农业生产力要利用自然条件和潜力,强调搞农田基本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要根据生产需要和资源条件,在农村发展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水利化。农业水利化建设要区别自然地理的不同情况,“能引则引,能蓄则蓄,能提则提,逐步发展喷灌”。农业开发要按照“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经济效果被党确定为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原则。只有坚持这些原则,“可收兼顾并利之效”,“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有利于保持适于农业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1990年代党提出了“加强资源培育和森林保护,抓好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治沙工程,改善生态环境”[7](48, 66,560,726页),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农业生产“使用生产资料、采用生产技术、选择生产方式,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破坏生态、牺牲环境、危害健康”,“发展粮食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8](450, 733, 891页)。党的以农田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采取有计划、分步骤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发展林果和畜牧水产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尽管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属于国家管理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力的范畴,其实践必须与农业生产的现实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力发展还包含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但五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上探索与实践与当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休戚相关的联系。党就经营制度、生产技术、发展环境和发展农用工业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实现了中国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取得了世人公认的农业发展成就。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也完善成熟起来,构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解决农业问题的成功经验。

(一)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经历了三代领导集体围绕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主题,进行艰辛探索的过程。第一代领导集体把作为解放农民的措施,用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体制,发展农业生产力。党认定农业经营制度由个体到集体的转变,“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得到解放”,“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9](717页),揭开了中国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序幕。曾提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0] (256页)的观点体现了党发展农业生产力把制度和技术改造相结合的要求,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改造道路却把制度演变放在优先地位,这就颠倒了制度和技术变迁的顺序。党虽然把解放生产关系放在首位,把扩大生产规模作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导致了农业经营组织的不断升级。党以集体组织动员农民在增加土地数量,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灌溉系统,增施化肥,改良作物品种等方面,为发展农业生产力进行了艰苦努力。我们认为,第一代领导人在七十年代前对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可贵探索,未能真正找到一条好路子,方法不对,其突出表现在化时期。其原因在于党注重了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但忽视了生产工具为主的农业劳动资料是决定生产力性质、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忽视了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是由物质生产力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因此,希求在手工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规模农业,以取得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党在农业生产力发展思路上的这种认识,决定了党在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问题上倚重于农民之间关系的调整,未能高度重视与农民利益攸关的分配关系的调整,反而强调政治挂帅、精神鼓励,损失了农民的物质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降低了农业技术进步的功效。

第二、三代领导集体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找到了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基本方法。党通过调整农业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力发展获得持久的内在动力。党提出并实施了系列发展农业生产力的现实而科学的方法,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邓小平提出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11](17,355页),勾画出了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的体制模式。他强调了农业机械化、管理、多种经营、商品经济、集体收入等提高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指出“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并认为“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12](315—316页)。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途径和正确方法,提出并解决了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协调问题,体现了尊重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农业生产力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二)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进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

我们看到,党在五十多年的理论和实践中,一贯强调改善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条件,强调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帮助支持问题,也要求领导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等,但这些政策在1980年代前后却导致了相反的实施效果。我们认为,农业生产力是农民通过生产活动获得农产品的能力,农民是农业生产力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具有生命力的动物和植物是农业的劳动对象,农业生产工具和自然环境是农业的劳动资料。农业生产力最根本的特点是由动植物的生物特点所派生的,具有对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季节性,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织性,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性,劳动资料的使用特性和农民知识结构和劳动时间的特殊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党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时必须把握并综合协调上述特点。从党对这些因素和特点的认识和判断来看,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经历了探索、调整和完善的过程。1980年代前,其实践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实现上述因素的协调功能及农业领导方法上的失误。而后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党的领导方式和综合农业生产力发展因素功能协调的结果。因此,1980年代以来党关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正确观点就是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理论形态。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产业进步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市场化发展,建立农业保护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党对中国传统农业重视天地人协调经验的继承。

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的演进体现了党对农业领导方式的改进,体现了党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理论品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代表了中国农业发展观的进步。坚持和实践1980年代以来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观,将继续引导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现展。

农业生产论文:中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节水农业必需性分析

摘要:我国的农业生产受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压力,又受水土资源的制约,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业生产将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论证了利用节水措施及先进生产技术发展节水农业,21世纪的中国农业生产才能够满足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

关键词:水资源 持续发展 节水农业

粮食不仅是人类的基本必需品,也关系着人民的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主要因素。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国农业以全球9%的耕地,6%的可更新水资源,支持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全球性用水危机,中国农业由于其现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和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1中国农业生产的现状

中国农业源远流长,是世界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祥地。考古证实,中华民族早在近万年以前就在陕西关中用原始简陋的木石工具,在粗松的黄土地上“辟土植谷”开始了对自然条件仰仗程度很高的原始农业生产。

周、秦时代,由于牛耕、铁器的使用,使原始农业逐步而又明显地减少对自然的依赖,正式转入持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农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开始萌生近代农业因素,但战乱纷争,使之发展迟缓,只是到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农业才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以有限的水土资源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使中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创下了人类奇迹。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将面临诸多因素制约其持续发展:

(1)土地条块分割,农业生产高成本低产出。中国现行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土地分布形式是一家一户条块分割的小田块,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及统一的田间管理,使先进的农业机械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实施困难。在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上,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灌溉用水的浪费。这些都致使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形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因而农业生产成本很高。同时,由于土地条块分割,原来大片的土地分成小块分属于不同经营者,这样每一小块土地上都可能种植不同与其它小块土地的农作物,即使是同一作物也可能属于不同品种,即使是同一作物同一品种也会由于不同经营者的田间管理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质量的农产品。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致使中国农业产品的商品率很低,因而使农业生产收入很低。

(2)人多地少,土地侵蚀严重。我国人多耕地少,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口由5.5亿增至12.0亿,年均增加1500万人,年增率1.7%左右,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而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96年调查,我国耕地面积为1.3亿hm2,人均耕地面积0.1hm2,仅为世界人均平均数的47%,美国的1/9,印度的1/2。耕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美国为我国的两倍,印度为我国的三倍。耕地数量不足,后备资源极为有限,中国现共有宜农荒地和宜种粮棉的土地面积分别不足1500万hm2和1000万hm2,同时近年来由于工业、交通、城建的占用,耕地数量还在不断减少。同时我国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由于人口压力,往往盲目开垦扩大耕地,长期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当和掠夺式经营造成了土地退化,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km2,占国土面积的38.23%,耕地水土流失面积达4541hm2,占耕地面积的34.26%,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当地土地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人民生活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生活和生存条件,而且泥沙大量下泄,淤高下游河床,使河道行洪能力下降,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局部地区采取修梯田,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益,但治理的速度慢,水土流失面积在不断扩大,严重程度在不断加剧。

(3)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粗放。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低,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不高,有关农业生产的各种资源尚未很好利用。许多地区仍是广种薄收,有种无管的粗放经营模式。内蒙古,黑龙江,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耕地的复种指数还停留在100%以下。尤有甚者,粮食的收割、脱粒、干燥、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高达15%(国外专家估计高达20%),超出了联合国粮棉组织提出的标准损耗率限于5%的要求。

(4)水旱灾害频繁。我国农业生产50多年来,平均每年受灾面积0.266亿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8%,成灾面积0.113亿hm2,占耕地面积的11.2%,平均每年水旱灾害对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在80年代以前粮食单产的基础上计算约150亿~200亿kg,80年代以来水旱灾害及相应范围较过去均有所增加,受灾面积1991年为0.252亿hm2,1994年0.280亿hm2,1993年受灾最轻也有866.67万hm2,以受灾区的粮食单产3.0t/hm2计算,1994年粮食损失达840亿kg,按此测算多年平均受灾损失约350亿kg,随着粮食单产的增加,水旱灾害的损失也愈来愈严重。

(5)中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水危机。中国农业生产中缺水与水资源浪费并存。由于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我国农业灌溉用水一直是各类用水的大户,总用水量4000亿m3左右,占总用水量的67%,如加上其他农业用水,估计整个农业用水量占到总用水量的80%,是全国水资源最大可能利用量的35%~40%。由于灌溉用水量大,农业缺水干涸的土地越来越多,进入90年代,每年农田受旱面积2667万hm2左右,受旱面积和受灾面积都比50年代成倍增长。虽然缺水,然而水的浪费却是触目惊心。由于灌区设备配套不全,渠道大部分没有衬砌,渗漏、漫灌等现象十分普遍。目前,全国农业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5,每年损失的水量约2000亿m3,相当于全国工业和城市用水总和的2倍以上,农田水分的利用效率平均不到1kg/m3,即1m3水生产不到1kg的粮食,而一些发达国家大体都在2kg以上,差距很大。

面向未来,我国农业用水还存在不少潜在问题。首先,由于工业发展与城市扩大,农业用水比例不断缩减是不可能避免的,我国今后相当时期内工业和城镇仍将维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由于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有专家估算,1000m3水可产生1t小麦,其价值仅为200美元,但同样数量的水用于工业约可生产出400美元,因此,农业在与工业争夺用水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目前我国农业用水主要为种植业灌溉用水,为进一步改善和建设生态系统与环境,以及发展林牧业,势必出现与种植业争水的矛盾,这一局面已开始出现。

中国农业的水危机已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高度重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LeslerR.Brown曾撰文《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动摇世界的粮食安全》,文中虽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足见中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水危机的严重性。

2中国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1)缓解水资源危机,满足生产和生活对水的日益增长的需要,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发展节水农业是关系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大事,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粮食的需求量为450kg,总粮食的需求量为7000亿kg左右。我国现有耕地1.3亿hm2,但我国目前未利用的土地面积不到3亿hm2,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农用地后备资源只有4078万hm2,而后备耕地资源仅仅800多万hm2,但这些后备耕地资源是长期开发利用后所剩余的那些有各种限制因素,质量不高,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开发难度大,所以土地资源开发潜力不大。那么我国社会能否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否能以现有的4000亿m3灌溉水资源,将粮食产量从现有的5000亿kg提高到7000亿kg,并满足其他农作物的需求。如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将现有的灌溉用水量节省15%,可为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提供600亿m3水量,超过黄河的年平均流量。因此必须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2)发展节水农业减少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对中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冲击。由于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经营粗放,使得中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很高,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已开始降低对农业的补贴,并将会进一步降低。这样中国的农业生产将不可避免的面对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因此中国农业必须改变粗放经营模式走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化农业道路,建设节水高效农业才能减轻加入WTO后所带来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农业就是集约化农业。根据分析预测2010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8元/m3,污水处理约为10元/m3,而节水仅需3元/m3左右。

(3)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与农业现代化配套的多种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是可持续农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根据水资源状况和作物需水规律所实施的节水灌溉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十分重要一环。为此必须建立起一个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业节水体制。

3结论

实践证明,如果采用各种节水技术,农业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如采用喷灌、微灌、渠道防渗及管道输水可分别比漫灌节水50%,60%~70%,20%~30%。如果我国在已有灌溉面积上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使灌水利用率提高15%,灌溉水利用率达到每立方米生产1.5kg粮食,则每年可节水600亿m3,用以扩大灌溉面积和提高灌溉保证率。如维持农田灌溉需水量和农业总需水量基本在目前水平,即分别为4000亿m3和4200亿m3左右,使每立方米水平均生产粮食由现在1.1kg提高到1.5~1.8kg,按农田灌溉需水量计算则增产粮食1600~2800kg亿,这样中国的粮食将能完全满足到2030年人口增加到16亿时的粮食需求。

因此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可以使中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农业生产论文:九江开埠以后江西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九江开埠通商是江西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为相对封闭的江西地区开启了对外交流的窗口,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在九江对外贸易的拉动和激发下,江西农业生产结构亦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大致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是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结构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而发生显著的变动;其二是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的变动以及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本文仅就上述两个方面作些简要论列。

一、农业作物结构的变化

九江的对外贸易,使江西地区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直接刺激了江西地区农副业的发展,茶叶、棉花、经济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明显扩展,由于地理位置、土壤特性及原有基础等的差异,这种发展又带有较鲜明的地域分布特征,并出现专业化趋势。

(一)新兴的茶叶产区的出现

九江开埠通商以来,其茶叶出口量猛增,相应地带动了江西地区的茶业发展。据史料记载:1871年,“显著的特点就是欧洲茶叶消费惊人的增长,其速度超过茶叶生产的发展。”⑴于是,扩大茶树的种植,增加茶叶的产量,使许多新的产茶区出现了。187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商务报告称:

本埠周围产茶地区的发展是很有趣味的,距本埠87英里的建德县是1861年才开始种茶的,今年提供的茶大大增加了。有些卖价极高。五个新产区的茶已经进入了市场,此即距本埠280英里的吉安,距本埠287英里的建昌(即今永修,该处距离287英里疑为87英里之误,笔者案),距本埠35英里的瑞昌和九江附近包括庐山山脉的一些地方。⑵

环鄱阳湖区的茶叶得到了普遍的种植:“江西省沿鄱阳湖的产茶区,在最近五十年中,已发展为一个很重要的茶区,所有婺宁及宁州茶都是这个地区出产的,并且大量输往欧美。”⑶

不仅如此,茶叶的品种亦随着市场的需求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十九世纪中叶,江西仅产绿茶。“那时江西的宁州一带茶区仅以绿茶闻名。而现在以及过去多年,福建红茶虽然曾大量输出,但宁州茶区所产的红茶也已为世人所重视”,“它在伦敦市场上,一般均售得极高的价格。”⑷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红茶的需求,中国商人在宁州茶区用原来制作绿茶的茶叶制出了一批红茶运往广州销售。结果颇受广州外商的赞赏,宝顺洋行买下了这批红茶运往英国,“销路甚佳,并且马上成为一种头等的红茶。此后销路年年不断增加,同时中国茶商也经常源源供应。”⑸这就使原来以出产绿茶闻名于世的宁州茶区,变成了专门生产头等红茶的茶区。由于茶叶的大量推销,带动了周边地区的茶业发展,“故该地生产以茶叶为大宗,居民十之八九,赖茶为生。所产茶叶,向以红茶为主体,专销洋庄。”⑹

另外、浮梁、婺源、祁门、玉山、上饶、德兴、铅山和横峰等一带的祁红茶区的茶叶种植面积亦得到了扩大。“在玉山及河口镇一带即是在武夷山的北面,栽种及制造着大量茶叶以供外销。上万英亩的土地都栽种着茶树,而且大部分的土地显然是最近几年内开垦和栽种起来的。”⑺如婺源在1931年以前,植茶面积约17万亩,⑻占全县总面积914万亩的1/53。⑼据统计,江西全省有30余县区出产茶叶。是全国最重要的产茶区。“观农商部自民国四年至八年所编之统计,中国产茶省份共计16省,茶园面积最广者为江西,达1,267,935亩。”⑽占全省土地总面积2.8亿亩⑾的1/200,占全省农地面积总3551.3万亩(含光泽、婺源两县)的1/28,面积是相当可观的。据记载祁红、宁红茶区涉及“三四百茶号,四五万茶工,百余万茶农。”⑿由于茶叶的普遍种植,使赣茶在全国茶叶出口中所占的份额长期保持在20%左右,在江西的出口货值中也在相当长时期内占据出口货值的第一位。

(二)赣北地区棉花的普遍种植

棉花是九江开埠以后带动其腹地商业的又一重要产品。由于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因素,九江府属的德化、湖口、彭泽等县原来就是传统棉花种植区域。从明朝以来,九江的封郭、桑落二洲所产的棉花就以核小绒多而著称。⒀从一些竹枝词中的材料亦可以看出这一点:如清乾隆时人李天英就在《龙城竹枝词》描写彭泽植棉的情景时载道:“木棉如雪满江乡,一岁能储两岁粮。其道近来花价好,明朝苏客又开装”;“官粮不欠是神仙。大麦才收又种棉;好在邻家新酒熟,三三五五叠猜拳。”⒁欧阳云《彭泽竹枝词》亦记述:“盼到秋收八月场,木棉花落客开装;输他贱买苏松去,贩布苏松价倍偿。”⒂反映了赣北植棉的大致状况。其时的棉花生产多是小农与布匹市场相互交换的产品,是建立在狭小规模的市场基础之上,因而数量还相当有限。

近代,由于出口需求的拉动,棉花种植逐渐增多。据同治《九江府志》记载:“洲乡宜粟,与黄豆并黍、稷、葛、秫、芝麻诸种号杂粮。近则木棉与杂粮各半。一以杂粮同时并播,艰于人工;一以木棉价值收成胜于他产,故凡值大有,洲乡视山乡尤丰。”1884年11月7日(申报》亦记载:“江西德化县之封一、封二、桑落等乡,山多田少,秋收以棉花为大宗。”傅春官在《江西农工商矿纪略》中也说:“该县(德化县)出产农田之外,以棉花为大宗,每年约出二十余万包。”据1928年的调查,棉花的产量“九江及江北地方,每年产数约三十余万担,有运往上海出售者;有由久兴纱厂购买者,其数不能确定。”⒃由于九江产棉较普遍,《商务官报》以较大的篇幅介绍了九江的产棉状况:⒄

查九江一隅,棉产虽不甚多,究亦不少。德化县小池口地方,每逢旺年,约出棉一万五六千担,棉色漂亮,视英属印度棉白不亮者远胜。较之江苏通州所出之棉,四季可纺,尚不能及。次则套口地方,亦可出棉三四千担,再次则洗脚桥地方,亦可出棉一千四五百担,再次则本城南门外,亦可出棉千余担。彭泽县属每年约共出棉七八千担。湖口县属每年约共出棉四五千担。其德安、瑞昌两县所出之数则又不及。惟此处并无棉花公司,其运销本省樟树镇及南昌、抚州、吉安等府,均系棉商零购,载以舟车,凡纱布由本地纺织而成,不及十之三四,有织成者,除湖口布销路略远外,余皆销行本地。至于能否仿照洋布,与洋纱比较优劣,窃以棉之最著者,惟美,美之棉系木本,结绒甚大,中国系草本,结绒远逊于美,中美之绒不同,出纱亦难与洋布相仿,目下改易种类,内地土脉相宜与否,尚未可知。

而且棉花种植区域亦突破了赣北地区,在其他地方亦渐有种植。据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记载:信丰县原来向产红瓜子等土产,为了开拓市场,在光绪三十二年,“派人赴彭泽德化德安一带,觅购棉麻种子……已购回德化德安麻兜二十担、彭泽棉子二千斤,饬令各堡绅士令回栽种。”⒅东乡县亦从九江购回木棉种子,在试验场种植,“且视本地所产为壮实。”⒆至20世纪30年代,江西的棉花种植面积明显有所扩大,1931年全省棉花总产量达39.9万多担,居全国第10位,⒇而且出口亦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三)苎麻等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随着出口需求的拉动,还促使其他一些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如苎麻、烟叶、油料作物等。夏布的出口,直接带动了苎麻的广泛种植。同时,近代由于航运业的发展,缆绳的大量需求,亦促进了苎麻等纤维原料的出口,相应地带动了江西的苎麻种植。苎麻是江西传统特产,栽培和利用的历史悠久,大面积栽培达55个县左右.其中万载、分宜、宜春、宜黄等县所产苎麻质量最佳。据1929年江西建设厅调查4县(武宁、瑞昌、德安、分宜)的产量总汁达33.9万担。据海关出口物品数额统计,1924年曾达18.8万多担(其中包括湖北武穴一部分)。江西烟叶亦得到普遍种植,民国之初,烟叶生产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势头。据农商部1917的统计,江西每年产量在198.9万多担,“实为中国最大之烟草出产地。”[21]江西烟叶每年除留给自用之外,基本上都供出口。从九江海关出口统计来看,1928年出口总值为310万海关两,1929年为252.8万海关两。[22]

再次则是油料作物。从出口商品的货物来看,油料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20世纪初。这也直接促成江西油料作物广泛种植。据《江西年鉴》统计]934年种植花生65个县、芝麻56个县、大豆52个县、油菜籽46个县,其种植面积还相当稳定。具体情况详如下表:

从整体而言,九江开埠,使江西有了一个直接面对世界的窗口,同样亦从总体上改变了江西农作物的结构,使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增加。致使各县均有一些特色的经济作物提供市场。兹摘几例,以窥一般:

瑞昌县:“惟民山隙地,向种烟麻,随时谕令乡民推广种植,现在烟叶统税,本年已加收钱四百千文,苎麻统税,亦较往年大旺,因民之利而利之,似属已有功效。……该县南北乡出产,以麻与烟桕油为大宗,麻约出五六万担,烟叶约出十余万担,桕油约出五六千担。”[23]新城县(今黎川):“县属出产,以烟叶为大宗,各行栈收买刨丝,打包装箱,经客商贩运苏沪及九江、吴城一带出售,销路既广,获利甚厚。”[24]

广昌县:“妇女均以绩麻为事,所织夏布,每年约出二万余疋,运销山东河南福建等省。价值约三万余金。……烟叶一项,产于白水镇驿前市等处,每年多则四五十万斤,少亦三十余万斤。每百斤价约八九两或十余两不等。近年有洋商信隆行夥,请领联单,来县采买。”[25]吉水县:“邑内并无大商巨贾,惟出产红瓜子薄荷油两项,间有美商粤人来县?买,分运九江粤省销售。……折桂、中鹄等乡,所收红瓜子,已有美商新义泰洋行,来县采买,每石可售洋六七元。……三十二年,收红瓜子七八百石,每石可售洋六七元,薄荷油约收二三百斤,每斤售洋四五元。”[26]

鄱阳县:“土产烟叶,其质颇佳,商人贩运九江吴城等处,甚属获利。”[27]

另据1936年《江西农村社会调查》中有江西农民对农产品的支配情况亦可以看出农产品的商品化提高的基本状况:

资料来源:经济部江西省农村服务区管理处编印:《江西农村社会调查》,第107页。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经济作物均作为商品出售市场有些竟高达96%,其中相当部分保持在60%左右。这一点和九江开埠后,对农产品的商品化拉动不无关系。

二、非农产业的变动

非农产业是指当时的农家经济中,直接的农业生产之外其他非农性质的产业。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分成农家成员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以及农村的地方工矿业几种形态。受九江开埠通商的影响,江西的非农产业的变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传统手工业逐渐衍变,新的工矿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一)传统的手工业的衍变

九江开埠通商,加强了江西地区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手工业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继续发展。直至1929年以前,江西的机械工业并不发达,手工制品占主导地位,其收入仅次于农业,居于其他各业之上。而在手工业制品中,以土布为最,瓷器、夏布、纸张次之,制油、纺纱、制米又次之。

手工棉纺业:江西纺织业,长期停留在手工业时代,一般农村之手工纺织异常发达。19世纪末,外来棉纱开始涌人江西。机制纱初时只销售于九江、南昌、广信、赣州,后全省皆已流通。到1913年,江西已成为洋纱的主要销售地,“国外棉纱输入之数,常二倍或三倍由国内各埠输入之数。”[28]手纺之纱不如机织纱匀细,“内地人民有尽用洋纱织成土布款式,取其工省,而价亦较土棉纱为廉,且较买市肆洋布,更为便宜。”[29]至1919年输入棉纱16.8万担。[30]此后平均每年外来之棉纱达10万担以上。二三十年代,全省出现了“机杼不减于旧,盖业布业者市洋纱为之,贫妇计段责值而已”[31]的发展趋势,全省各地无不织布之家,有的用洋纱与土纱混织,有的干脆全用洋纱织布。“每日织出之布,则由家中男丁负入城内,向各专卖土布店零卖,随时复在城内纱号零买洋纱归家以供纺织。”[32]据江西省政府1930年调查,吉水、丰城两县每年各产80万匹以上;龙南、峡江、清江、南康、新淦五县,年产各在10万匹以上;其余年产数千匹至数万匹的有南昌、东乡、进贤、上饶、新余、安福等县。13县合计年产约280万匹,值340万元。另据棉统会1933年调查江西27县,共产棉布900余万匹。[33]足见江西手工棉纺织业的发达程度。手工夏布业:江西全年衣被所需棉花约60万市担,而本省所产棉花仅为15万市担,[34]为补充棉花之不足,便利用苎麻加工夏布,成为近代江西一种极普遍的农村手工业。全省83县,除赣粤边界及赣北鄱阳湖附近各县外,均盛产夏布,其中以上高、万载、宜黄、宁都等19个县区最为普遍,所产夏布最多。近代九江开埠后,夏布出口量大增,带动了手工夏布业的发展。夏布最旺盛时期是清末民初,加工夏布的家庭遍于乡间。德兴县的农村到处都见家庭加工夏布,“篝灯四壁,机声轧轧,卒发之谋,常取具于是。”[35]机杼之声在万载也处处可闻,全县有100多家作坊从事夏布生产。上高县最旺盛时每年有百万元的夏布进行交易,宜黄则为“各处夏布集中之地。”[36]至1933年,江西夏布的产量是94.7万匹,[37]占同年全国夏布总产量210万匹[38]的45%,居全国第一位。

江西生产的夏布,除供本省需要外,国内销往无锡、芜湖、常州、苏州、海门、上海、北京、山东等处,仅石城一县每年销往外地的就达10万匹,国外主要销往朝鲜、日本、美国等。从1912年至1930年,江西总共输出35万担,平均每年输出量约为1.8万担,“江西夏布运销国外者,约占输出量的1/3至1/2,余者则运销国内各埠。”[39]每年有6000至9000多担销往国外。同一时期,全国夏布输出国外40多万担,年均输出2万多担,江西年均输出量为全国的1/3至1/2。

由于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较强,成为出口的优势产品,相应地带动了江西各县一些特色的手工业发展。

九江:“手工织布业,大都分布于小南门及塔岭北路,多为农民副业,然亦有专作此业者。每家二、三机或四、五机不等。……土布销路除本市外,以四乡镇及邻省较近之县份为主。”[40]

永丰县:“该县人所织夏布,向分春秋两邦出运,本年春邦共运出一千一百三十余卷,每卷价银十七八两。”[41]

安福县:“上年(光绪三十一年)出脑(樟脑)不尚旺,所出之脑,运往九江,转运外埠销售。”[42]

瑞金县:“该县惟毛边纸一项为出产大宗,现令纸槽人等,凑集资本,购机仿造洋纸。”[43]

石城县:“坪山一带,素以造纸为业,纸料尚称坚白,未停科举以前销路甚广,年出口不下百万之数。”[44]

全省各县手工业产品年收入并无确切统计,但根据当时的各种数字,再参照30年代的产销情形,可斟酌近似数字,其情况大体如下:

这些手工业产品的生产与出口,既解决了农民日常生活所需,亦相应地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收入。

(二)农村小型矿业的发展

受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各县乡小型矿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以煤业为例,由于轮船往来,九江地区对煤碳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应地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工矿业的发展。傅春官:《江西农工商矿纪略》瑞昌县·工务:

光绪三十一年,沙令上铸表称,东乡龙兴源概括杨姓山场,有煤矿一处,约出煤三万余石广…。南乡则乾洞垅、田堡坂、净水??、杉木港、大坳、两峰尖、难音洞、乾港、张家港、杨树港、岩山窳;西乡则王山岭、桃区、尖瓜山、万丈红杉树坪;北乡则袁传家泉、杨家沙滩等处地方,共有煤矿二十余处,每矿约出煤三五万石及数千万石不等。……均系乡民自行开采。

乐平县·矿务:

三十一年六月,张令树森表称,茅屋场四处,出煤甚多,煤质亦佳,其红火煤一种专销省浔两处,可供轮船及机器厂之用。……七月表称,张家山煤矿,本地居民,设立春丰厂,集资开采。……茅屋场现在煤价,每百篓约五十元上下。

随着九江通商的发展,以及洋货的大量深入,为了平衡贸易逆差,亦使得江西内腹地区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即工矿原料和制造品亦开始融入出口贸易当中。尤其是北洋政府鼓励工矿业的发展,并相应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对工矿业加以保护,江西内腹地区的乡村亦出现了兴办近代工矿业的浪潮,申请给照者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68家。[45]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渗透对江西商品经济的打击和破坏作用远远超过了它对江西商品经济的刺激作用。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江西商品生产比较发达的手工业相继遭到打击,生产者和经营者纷纷破产。比如造纸业是江西比较发达的手工业,铅山县和石城县是江西造纸业的两个中心地区,铅山“纸张一项,昔年可售银四五十万两,”但到光绪末年,因“洋纸盛行,售价不满十万”;[46]石城县“素以造纸为业,纸料尚称坚白,未停科举以前销路甚广,昔年山口,不下百万之数”,但到光绪末年,也因“洋纸盛行,销路既滞,歇业者十居八九”;[47]景德镇的陶瓷业在明清之际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其瓷器在乾隆时期为江西“出口货第一色”,然而,到“咸同以降,出口大减,而洋瓷入口,岁且百万”;[48]夏布也是江西销路较好的产品,但是,由于洋布的输入,“非但各省销路顿窒,即赣省本地人亦竟购外货,而布业一落千丈,纷纷亏蚀收歇。”[49]不仅如此,就是出口增长很快的茶叶,到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日本、印度、锡兰等地茶叶的竞争,也日趋衰落下来。义宁州本是江西著名产茶区,但是,由于“外茶日兴,中茶减色,制造不精,庄用及关税加重,种种折算,出户所入不过十分之一。”[50]因此,茶家纷纷转行。义宁州茶叶生产的衰落,也导致九江茶市的衰败,“茶市逐渐移至汉口,九江洋行、茶庄均先后收缩或停业。于是一般茶庄不得不改弦更张,另辟途径,转趋于茶栈业,专营转运报关之事。”[51]在大量的机制产品输入使传统的手工业受到极大的冲击,亦迫使一些传统的农村产业转型,并开始缓慢地向近代工业过渡。

综上所述,九江开埠通商以后,通过与世界市场的接触和交往,江西农业生产的结构随着市场的需求拉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茶叶、棉花、苎麻、油料等农业经济作物广泛种植,手工棉纺织业、夏布业以及农村小工矿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彼此交相更替,使得江西地区农副产品的出口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也使相对封闭的江西地区农业生产出现了许多近代社会的新因素,并引起了具有长远影响的质的变化。这些新质因素的生长,正反映了它们已开始走出传统,沿近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洋货的冲击下,江西地区一些传统的优势产业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并不断衰落,农业生产亦开始显现一定的边缘化趋势。

农业生产论文:农业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农业生产实习心得体会

我们的实习生活从4月10日开始到8月5日结束。四个月感觉很久,可是一转眼我们也度过了难忘的实习生活。从5月7日开始我们前往 实习,在这里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弟弟一样照顾我们。我深受感动同时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受益匪浅。在思想方面,我们和老师,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加深了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作为一名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意识。特别是我从基地主任身上学到了如何做一名有责任的人。专业知识方面,我们从实践中学到了大量麦类的作物栽培的知识和方法,从职工那里了解了当地的作物生产方式,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此同时,我还将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虽然这次的实习比较艰苦和劳累,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同时很好的完成了单位、老师给予的各项工作,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基矗以下是这次我在实习中的感想和工作情况,现向学院和老师进行汇报。

一、实习基本情况

这次实习因学院的安排我们主要分为四个时间段实习,分别是4月10日—5月6日在学校试验站、5月7日—6月8日在小麦育种家基地、6月9日—6月25日回校专业课实习、6月28日—8月5日小麦育种家基地。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小麦育种家(塔城)基地,基地位于南郊,主要的工作是进行试验主要有春麦试验:国家春小麦区域试验,自治区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春性小黑麦品比试验,啤酒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春小麦品质生态试验。冬麦试验:主要有冬小麦新品种(系)鉴定试验、自治区冬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北疆冬小麦新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北疆冬小麦新品种(晚熟组)区域试验、自治区冬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冬性小黑麦品比试验,同时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承担着塔城地区小麦良种繁育工作,即种植穗行圃田,来种植原原种。以上种植面积共400亩。

二、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学习

来到实习单位的第二天我们就与职工们一起开会,主任就介绍了现在的基本情况,这个时候春播早已经结束进入到田间管理阶段。冬小麦到了起身期,春小麦到了三叶或者分蘖期。开完会议我们就立即投入到了工作,当天记忆深刻的是和职工检查滴管带毛管,因为要给春麦浇水,所以我们仔细认真做好,确保小麦的长势均匀。来到这里前期感觉干的最多的就是除草,打药,心中想想也就明白,这个基地一是进行试验,既然是试验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水分充足,肥料适中,杂草降到最低。另一个就是担负着为塔城地区供应良种,所以要保证小麦的质量和品质,杂草一定要控制到位。我想把此次的业务收获以冬麦的生育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为拔节—孕穗期,第二为开花——成熟期,第三为小麦收获期。

(1)拔节—孕穗期

在冬小麦返青后,我们开始观察记载小麦穗分化进程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同时我们还观察记录了春麦的出苗情况和分蘖情况。冬麦的拔节期记载及其孕穗时期的记载。这个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主要分为春麦和冬麦。我们实习的基地所做的试验比较多种类也很多,有小麦、大麦、小黑麦、燕麦甚至还有荞麦。所以我们所要记录的数据就比较多。春麦试验:每天早上我们会和基地的实验员到田间记录小麦,燕麦及小黑麦的出苗情况,到生长一段时间我们继续记录期分蘖情况这些都记录在册。我们发现每个麦类的出苗及分蘖情况是不一样的。

冬麦实验:同样也是小麦、大麦、小黑麦等,这个时候冬麦进入起身拔节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随水施肥等,其中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参与并且实施。我们基地冬麦灌水质量较好,一般不管返青水。拔节至孕穗期间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节,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共同进行的时候,水肥应及时供应。4月15日—4月20日灌拔节水,每亩灌75方;5月5日—10日灌孕穗水,每亩80方。我们在灌孕穗水一般会随水施肥,往施肥罐里加入尿素。这样的水肥管理遵守了因地制宜,因苗制宜的原则,使得作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里。

化控除草:在这里我觉得前期做的最多的就是除草,因为都是小麦面积的实验所以只能用人背喷雾器的方式进行。在这里主要有1.骠马 除单子叶杂草和野燕麦。2.使它隆 除阔叶杂草。3. 2-4D丁酯 除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4.巨星 除阔叶杂草。我们的用量一般是说明书的1.5倍的浓度,但是我认为除草的效果还是不佳,期原因可能是错过了最佳的除草时间和因人工除草容易漏打,喷洒不均匀。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工作量的增加。

(2)开花——成熟期

这个时候我们的工作重心从麦田实验转移到小麦的穗行圃,而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去杂。基地种植的小麦穗行是为塔城地区提供原原种的,所以去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最佳时间是抽穗以后这样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判别。最典型的是从抽穗期早晚、株高、株型、叶形、穗形等几个方面去鉴别、判断。去杂的程序我们总共进行了3轮,就是为了去除小麦粒的杂麦。以免收获时错收,造成下年品种混杂。在小麦实验部分中我们还参与了田间考种,因为实验项目太多,不能一一带回实验室里进行,我们就和实验员顶着烈日在田间测量,麦类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等数据。同时还要取样品带回实验室里进行称重。

(3)小麦收获期

这个时候进入到七月上旬到了收获季节,金黄色的麦田里是我们辛苦一年的成果,主任说今年是个丰收年比去年高了有20—30%的产量,这也是和我们辛勤分不开的。在这个地方收获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这里有不同的麦类,没个实验有很多的品种,所以我们收实验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半个月左右,同时还要加上穗行的小麦收获,最忙的日子就在7月里。

收获实验时都是一大早要把小型脱粒机,发电机,其他工具拉到田里。每个实验小区就是几个平方甚至有不到一平方的,职工们就拿手持割草机将小区里麦子整齐割好,麦捆送入脱粒机中,按品种进行

装袋。每天我们都是蓬头垢面的回来,身上全是麦渣子,一般到晚上9点以后才能下班。而穗行是用收割机收获,但是要到麦场上进行清扬,这是个体力活,刚开始有些吃不消,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基地里干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种子包衣,用种衣剂包过的种子播种后,能迅速吸水膨胀。随着种子内胚胎的逐渐发育以及幼苗的不断生长,种衣剂将含有的各种有效成分缓慢地释放,被种子幼苗逐步吸收到体内,从而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种子包衣已被列为我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在这里我见到了一台很大的机器,也终于知道书本上说的种子包衣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们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结合育种家基地安排的实习工作与基地领导,职工密切联系,完成了各项任务,参与了各项实验项目,增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矗

三、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体会到,基地的各种活动室一个教育人的大课堂。三个多月的生产实习,不仅使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实习使我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热爱

现在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几亿人的农民。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就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可是现在的环境下,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学习农学,就是怕吃苦,怕受罪。基层的乡村甚至县里有学历的农业技术人员就很少,在我们基地实验员也只是一名大专学历,而且将近50岁。所以现阶段的问题就是基层有较高学历的农业技术人员很少,出现了不能很好交接的局面,很多地方都是40多岁的老技术人员,不能把最新的技术进行推广,很多学生还是想到科研单位,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环境。这次实习我重新认识了我所学专业,农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既然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就不后悔,坚定的走下去。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学习了这么多年,其实一直都是学习的理论,都是在校园里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次实习体会到书上的知识和生产实际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我觉得书本上的理论只能从引导的角度来指导大家,因为每个地方的水,土壤,天气都有很大的不同,每项技术在实践中怎么去做,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

(3)与基地领导、职工和-谐相处学习优点

在基地里我们和基地主任住在一起,天天和职工们一起下地干活。他们那些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很值得我去学习。主任是最为忙碌的一个人,他每年都要住在基地与我们同吃同住,本来他可以在市里头住,不用操心,但为了做出榜样他一直坚持住在基地里。主任身体不是很好,但还坚持跟我们一起下地,并且还要给我们做饭,这种高度的责任心深深的打动了我,并且坚定自己要向他学习。职工们很是淳朴,他们都是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肌肉,根本不像农业局里的人员,我们与他们打成一片,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弟弟一样照顾我们,使我们在实习单位有了很多乐趣。

(4)改变自身生涯的转折点

通过实习使我的内心的想法改变了很多,实习前想的毕业了就听父母的话,回家去考公务员,但实习过程中,主任教导我人是要往高处走的,不能局限于一个小地方,渐渐的我也想通了,决定报考研究生,让自己奋斗起来,不做平凡的人。

四、总结与感想

在基层实习,不但有专业知识是的我们学习,而且 专业以外的许多东西能让我们明白许多事情,可以说这次实习是我们迈向社会的一次大练兵,锻炼了我们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了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并且提高了团结合作的意识。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事大家齐动手效果才会好。在实习中我还深深体会到强化科学种田的重要性,运用科学方法,却是能起到增产又增收的效果。

农业生产实习心得体会【2】

这个寒假,为了以后走了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我到xx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任办公室文员一职。在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按照公司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实习心得总结如下:

经过了一个月的工作,在工作中发现了很多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就这些方面作此总结,请各位领导及同事们批评指正。

本人的工作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以下几点需要提高:

沟通技巧有待增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能做到与领导及时有效的沟通,没有完全意识到下级与上级沟通的重要性,自己在摸索中收效又不大,也没能做好与各方面进行及时果断有效的沟通,耽误了工作的完成时间。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加注意,逐步改变自身的在沟通上不敢去说的习惯,养成以工作完成度为重心的沟通技巧。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的闲暇时间未能充分用来学习或与同事探讨技术知识。技术知识面较陈旧,未能做到及时了解更新自身要理解的新的技术知识,以至于领导分派下任务后,只能在摸索中完成;技术知识面较窄,有很多在实际工作中用到的设备及技术都还不了解。对自己技术能力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多去学习新的技术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工作经验要不断积累: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对公司内很多实际工作的流程不甚了解。缺少业务知识方面的实际经验,还处于等待领导分配工作再去做的阶段。没能完全主动地申请自己没接触过的但可以提高自身能力的任务,没有充分做好在一段时期内的工作规划,实际工作经验只是停留在了一定的水平之上且增长缓慢。在工作中总是怕麻烦别人,很多时候遇到问题时未能做到与领导及同事的有效沟通。本来一个懂得人一点就通的问题,自己总是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才得出一个相同的结果。这样既减慢了工作的效率,在下一项工作下来时,又延误了工作的完成时间,以至于工作都堆在了一起。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平时做事不专心,马虎大意,总犯自以为是的错误,不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这种浮躁的心态,错过了向别人学习和增长知识的机会。以后我会多去主动接触、尝试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任务,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做到及时地询问这方面经验多的领导及同事,多向领导及同事学习他们的经验。使自己多些锻炼的机会,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快速成长起来。

在思想观念方面本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变:

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组织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与合作观念。

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竞争意识是推动个体努力学习,自觉提高职业素质的动力。创新就是要打破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依赖别人的人生观。自己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创新观念与创业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在企业中的就业。

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转变企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高度的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要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在工作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一个对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同事的好感;一个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一个谦虚好学、踏实肯干的人能得到师傅的赞扬。很难想象,一个不讲奉献、自私自利、贪图安逸的人,能得到领导、同事的青睐。

培养广泛的兴趣:应时刻保持一种积极进取、主动热情的心境,自己应多去探索和参加各种活动。当自己一旦产生某种兴趣,便会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克服一切困难,直到最后取得成功。兴趣广泛,就会经常注意周围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大大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兴趣的培养要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接触各种事物,在活动中逐渐体验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出兴趣和爱好。

重视能力补偿: 勤能补拙是性格与能力之间的补偿;熟能生巧是活动对能力的增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了培养兴趣可以克服能力上的欠缺。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就把握好休息与工作的关系,尽量避免让自己身心疲惫的去工作。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