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问题论文

时间:2022-04-01 04:33: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教育问题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问题论文

教育问题论文: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谈到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中,他指出:"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不畏强暴,乐群,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充满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回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瞻顾当今学校这项工作的现状,问题不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倾向,而这些倾向已经到了不得不纠偏的时候了。

1、缺乏对人性的关注

一是“心理健康”含义阐释的偏狭性。尽管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但是中学的一些善良而偏执的人们将此理解为:“健康”就是大而空的政治,就是轻而浮的几千年一成不变的信条,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把绵羊式的学生归入上流,把不听话的学生驱之下等。成绩好的就什么都“健康”,成绩不好的心理一定存在问题,显然没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二是教育对象的片面性。走入对“心理健康”诠释的误区,必然产生“乱点鸳鸯谱”的行为。一些学校人为的排出所谓双差生,即成绩差、守纪差,进而将其归入心理不健康之列,开展的辅导只不过是高压灌输、批评教育,而未从“人”这一根本上想点子动脑筋,干出了庸医治病越治越重的蠢事。

三是确立主题的偏颇性。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学校育人工作唯一见成效的就是升学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就是多考几个 重点。因而教育工作者言谈举止都离不开这一主题,成绩差的学生常挨训斥以至不闻不问,一脚踢开自不待说,即便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当他成绩下滑时才引起注意,关注时只不过是教他如何把成绩搞上去,至于正值青春少年这一年龄段特有的人性就被抛之于九霄云外了。

2、缺乏对生命的关爱

既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致的弊端,这些弊端障碍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视域,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进程,削弱了工作应有的力度。括而言之,这些弊端可分为三点:

第一点过度理想性。曾几何时,众多教育者把理想性需要看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和全部,梦想一夜之间学生能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全然不顾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和文化思想水平。这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愿望和做法,非但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反而人为加重了危害程度。

第二点忽视现实性。视理想性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丹妙药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轻忽当代中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盲目地在那里大谈学生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做法不是隔靴搔痒就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与之相反,一位班主任在新接一个班级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长职业、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做到全班学生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关心学生生活,一遇困难千方百计帮其解决,尤其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一旦有征兆就找其谈话,学生视他为兄长,愿意作情感交流、心理沟通。如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点缺乏针对性。由于大而化之的理想性,由于忽视当代中学生的现实性,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必然就会缺乏针对性,所信奉的是伟人的教导英雄的豪言,所做的是“一把钥匙开千把锁”的傻事。喜欢说大话、空话、套话,使学生敬而畏之,乐于做整齐划一的省心事,使学生违心地绝对服从,可悲的是这些同行直到现在还全然不知,依旧津津乐道,踽踽独行。

3、缺乏平起平坐平等的相待

反思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明眼人也能看出此项工作早就陷入了种种误区,唯一缺乏的是平起平坐平等相待。

颐指气使式,此为其一。一些工作者凭着自己走南闯北的阅历和“才高八斗”的学识,动辄对受教育者大加训斥,以不容置辩的语气,无懈可击的逻辑,暴风骤雨般地倾泻下来,搞得学生只有聆听义务没有申辩权利。试想,如此教育怎能会把学生个体生命放到应有位置。事实上,一些学生愿将心理向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者倾诉,就是个反证。

先入为主式,此为其二。一些教育工作者凭着自己的直觉断定某某学生有心理障碍,比如学生皱着眉头,必有所思,比如男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必定有谈情说爱之嫌。即便是专伺心理辅导的教师,也常有无可成文的规律,“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此必是烧香人。”实际上,这种先入为主式的偏见比比皆是。

患者求医式,此为其三。教育工作者依赖的就是“求”字,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限于人手,有的学校心理辅导室不能全天侯开放,即使“坐诊”时也只能守株待兔。因此,笔者不得不呼唤“送医上门”。所有教育者必须善于调查研究、察言观色,多掌握些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少一些“无病拖成有病,小病拖成重病”的遗憾。

三、以人为本,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人”这一有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特定角度提出的,不只是当下一切工作的原则要求,更是学校工作的行动指针。这一本体回归是对昔日教育工作偏失的矫正。本文拟从当今时代需要的角度,主张回到人的本性之中、需要之中和生命之中,真正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加速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巩固的进程。

1、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轻忽的主题

反思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艰难、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根源就是一条,即目中无“人”,没有活生生的学生实际,有的只是与学生生理、心理相脱节的和与时代精神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新的时代、新的实际呼唤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手段、模式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从新世纪人类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思考,这一工作都应向“以人为本”的、踏着中学生生命节拍,和着中学生心理的律动,并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简言之,“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逐渐形成是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主题。突出以至抓住这一主题是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篇大文章。

2、关注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指明的向度

如前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从“人”的特定属性、特有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学校就是要关注青少年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的哪一种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制约,就现在中学生心理而言,既有遗传使然又有环境所致。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外在环境对他需要的契合、激活或生存,并对这种需要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需要,实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诚如有人说,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在进行时。既然如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面对他们真实的生活。他们有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也有思想的尴尬、成长的烦恼,凡此种种,我们都必须予以足够的、到位的关注,对于他们上述的压力、窘境、烦恼甚至恐慌,有责任尽全力帮助他们适切地解决,从而培养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这朵艳丽之花就能结出丰硕之果。

3、平起平坐:心理健康教育恪守不渝的方式

要改变上述诸种做法,必须打通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渠道,真正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如此才能实现心理健康应有的价值。首先,师生之间必须平等相待,教师不要自己坐着让学生站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收效。其次,在气氛融洽的前提下,让学生讲自己的心理故事,因为教育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教师要让学生多讲,让他把话讲完,亦如中医诊病,不要设置框框,让学生痛快淋漓,产生一种非说完而不止的欲望,之后教育者施医治之方。第三,尊重与宽容。尊重是指尊重学生的人格乃至隐私,不能把学生的某种心理当成笑料、谈资而宣至于第三人。宽容意味着学生在讲自己的生命故事时,允许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即使有过激的言辞也不要说三道四甚至发火训斥。第四、着意培养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每一次教育之后,都应给予学生一个明白的说法,棘手的一时说不清的允许双方有个冷静思考的过程,一俟灵感火花闪现,迅即与对方交流。这样,就可力避好心办坏事,好心无好报的结局。自然,平起平坐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恪守的一种方式,在对等交流中,学生就能触摸生命感觉的个体法则和心理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教育问题论文:探索高师美术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高师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画家兼任美术专职教师到画家与美术教育家的分离,是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的结果,画家可以有更加充足的精力画画,教育家可以更加专心的研究教育,画家与教育家的人数都比以前多了几倍。然而这也造成了技术性与理论性的脱离,两方面的互相不理解,各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

1.高等师范类院校的美术课程设置多参照专业美术院校,不利于发挥师范生的特点高校的艺术课程类型复杂,根据学校性质以及对学生培养方向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综合类大学艺术系的美术教育,师范类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院校起步早,汇集了中国许多一流的艺术家、教授作为专职教师,许多知名的画家、设计师,电影、电视、动画、舞台艺术工作者,都是从这里毕业,在社会上享有名望,这些学校是中国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综合类大学与师范类美术院校起步较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但是人数少,知名度没有专业院校高,学科门类不全,学生数少。种种原因使得他们的发展与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他们的办学往往是向专业院校学习,在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吸取专业院校的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走了捷径,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成了他们发展中的障碍。

2.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师资来源多样化,对学科性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师范性目前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来源多样,他们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或有过在专业美术院校进修的经历,或有国外专业美术院校的留学经历。他们在职称上大多已经是教授或者副教授,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决定了他们在学校的地位与影响,他们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然而,这些权威往往将自己的经历作为教学的示范,想把学生也培养成美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忽略了师范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另外,高校专业教师对艺术学科性的重视也大大超越了对于教学的热情。

3.高等师范院校的图书资料少、硬件软件设施不完备,学生的美术知识通常都是通过背诵课本教材,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对美术大师的了解最主要的是通过作品,作品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时代背景与审美情趣。要研究一位艺术家,应该研究他一生的作品,单纯凭一幅画是很难理解的。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从各个角度理解艺术家与他的作品。高师院校美术系所存画册少,学生只能通过一些教科书上的一两幅印刷不清晰的作品来观摩大师作品,这样,他们很难进行美术史上横向纵向的理解与联系,也很难提高综合的鉴赏水平。

4.高师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常常效仿美院,单纯以美术作业或作品的质量决定学生成绩。教学评价的单一使学生不重视全面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经常需要通过办展览的方式来展示成果,在校期间,学校经常定期举办一些美术作品展览。通过这些展览能够让全校师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上下届同学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专业课的成绩往往也是根据美术作业的画面效果而定,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察较片面,也容易使学生片面的认为只要画好了、成绩高了就可以了,忽视了理论方面、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

5.师范类院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服务对象—中小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差异比较大,对教师教学能力、应变能力的要求高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是非专业的美术教育,以通识美术教育为主。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从这四个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美术教育的要求在范围上有了很大的空间,能够激励美术教师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创意。同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在教学内容上有新的思路,在讲课中穿插更多的美术鉴赏等。从年龄差异看,仅义务教育阶段就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各个年段的中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差异很大,面临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合适的调整,主动对待。这些知识、策略都需要在大学期间得到充足的锻炼与积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6.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对美术教师的要求全面化而非专业化高校教育类美术毕业生毕业后,有几种去向,一是城市的中小学,二是城镇的中小学,三是农村的中小学,四是私立学校。城市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承担的除了美术课的工作,通常还要策划布置学校的各种展览,各种文化艺术节等节日的装饰布置,以及学校日常的宣传工作。这就不仅仅需要教师有相当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精神,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有一些时尚观念,对现实中的装饰装置等艺术有相当多的了解,对当地艺术市场的材料、价格等都有足够深入的调查。相对而言,城镇的中小学、农村的中小学、以及私立学校的美术教师承担的任务则更加复杂,尤其是后两者。由于农村各地的中小学师资力量缺乏,美术教师在教美术课的同时,大部分还要兼职教授其它科目,语文、数学、甚至地理、历史,他们的“教”学技术显得尤其重要。

二、对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方向的建议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师范类美术教育不能单 纯模仿美术学院,而应该把目标定位在重视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塑造有开拓能力和创新性的素质与技能的人才。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三方面进行调整。

1.课程设置方面吸收美术学院的技能课模式时,应做适当调整;同时加大能够突出“师范性”的鉴赏课程与实习课程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师范类院校要遵循设大不设小的原则,课程名称与教学方法不要过于专业化、精细化;其次,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忽视。充分认识教材教法课的重要性,强调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提早感受当老师的角色。安排更多的实习课程,建立美术培训基地,现场学习与实践,丰富大学生的课业生活,开阔视野;再次,学校应将看展览与观摩大师绘画作为课程,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及时了解外界的信息,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全面高素质创造型美术教师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高师院校对美术教育专业应更加重视教学改革,既要充分了解美院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也要参考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在校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建立适合美术专业的听课、评课制度,鼓励优秀的具有创造型的作品。还可以给美术教育专业添加音乐基础课,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在校外,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本土传统文化艺术,邀请本土民间艺人进行讲学,发扬美术教育多元、兼容的优势,使之成为有创造性、有活力的专业,培养“一专多能”、全面高素质的创造型美术教师。

3.注重高校师资培养与建设,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为了培养创造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系应鼓励美术教师参加本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培养青年教师理论水平,加强高师美术专业之间的合作,派遣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的高级学府进修。培养教师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启发者。第二,从课程的推行者转变为课程制定的参与者。第三,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主导者。

现代高师美术教育与现代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息息相关,同步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高师美术系应在学科建设上作出有特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重想象、重审美、重创造、重概念与表现的美术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美术教育者。

教育问题论文:对远程教育问题探讨

【论文关键词】课程设置 教材选择 教学资源 技术平台 远程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远程教育理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正得到蓬勃的发展,本文就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技术平台搭建以及课业考核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定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前提和环节,是实现教育目的手段。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材选用是否妥当、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完成和培养人才的质量。它的设置受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者、社会需求三个方面的影响和>文秘站:

1.实用性原则: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和实效性远程教学对象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或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因而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应适应特定教学对象的特点。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课程内容应突出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专业教学应加强应用性和实效性。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体现社会生产、服务、建设、教育、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2.经济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少而精。不论网络教育对象还是成人函授教育对象,多以业余、自主性学习为主。应贯彻课程设置少而精的原则,削枝强干,突出主干课程,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

3.层级性原则:明确不同学习层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需要明确不同学习层次的知识结构。专科层次的学习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本科层次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并且充分保证专科和本科层次学习知识的独立性和连续性。

二、教学资源的配置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用于学习实践的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包含现有的“硬件”和待开发的“软件”。充分发挥这两种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课程的质量和保障课程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效果的最优化。“硬件”是指传统思想上的教辅资料即课程教材、辅导材料、字典和手册等。“软件”指集音频、视频于一体的网络课程课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整合、研发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学的兴趣,能主动学习,且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学习。

1.激活学生的兴趣。网上教学资源不是仅仅只对课本进行电子文档、电子练习的延续,而是具有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资源的趣味性、成就感和实效性。针对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对象开发多种媒体的教育资源。

2.增强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实行边学边练的测评一体化方式。建立短时课程辅导资源,半小时学习半小时练习。

3.完善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每门课程提供教学大纲、学习进度表、电子教案、阶段性作业、辅导与串讲、综合测试、答疑等教学内容。

三、教与学的技术环境平台建设

网上教学辅导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的技术保障。教学辅导平台应以学生为本,为学员提供网络学习支持功能,如网上答疑、在线作业和测试、小组学习集群讨论,等等。

1.网络畅通保障学习随时性和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从网上快速获取相关学习内容或在线向老师提问和同学请教。

2.提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第一,网络视频交互教室和即时通软件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视频的互动交流,通过在实践中使用,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视频教室互动克服面授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能平等地接受教育。通过老师的在线指导,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在单一静态学习教学资料同时进行学员间互动学习和师生问交互学习。第二,开展课程论坛和BBS论坛。引导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主动,加强了学员间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热情。

3.提供学生学习的实时监控系统。从现代技术手段上严格对学生网上学习、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考试、毕业设计进行实时监控,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提供有力凭据,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管理。

四、课业水平的考核与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分析教与学的质量重要依据之一。

1.课程考核。远程教育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考核即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主要有网上学习、阶段性作业、参加小组学习活动等,总结性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网上考试和纸质考试。根据远程教育的学习对象特点,学生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但其具备一定的理解运用能力。考试形式可以多样化:开卷、闭卷和考查(设计图纸、程序、读书报告等);考试内容侧重于技能考核,题型侧重于论述、案治觥⒊绦蛏杓频?考试时间可以分批进行;考试地点可以灵活选择。

2.毕业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是一个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全面检验。

远程教育学生容易将实际工作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为了有利于指导学生贴近实际的论文选题,为了有利于学生毕业论文高质量的撰写与完成,指导老师还可以聘请学员所在单位的科研和管理一线的科技人员。

通过毕业设计的监控系统,可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过程监控。通过毕业设计网上交互系统实现学生与指 导老师的在线交流。答辩可以采用现场答辩和远程答辩,答辩评委老师通过网络“亲临”答辩现场,解决了老师和学生的时空阻隔,从而也提高答辩质量和答辩时效。

教育问题论文:关于党小组党员的思想教育问题

关于党小组党员的思想教育问题

党小组党员的思想教育主要采用哪些形式和方法

(1)充分利用党校的阵地对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党校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阵地,是培训党员、干部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阵地,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2)要利用党课对党员进行教育。党课要围绕党在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联系本单位的生产、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专题,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清道理。党课教育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由上级领导同志和支部书记讲党课,也可以由党课教育和党员自已讲党课。

(3)要组织党员进行时事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学习,如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学习。

(4)开展谈心活动。个别谈心是党内思想教育的一种传统形式,它对于党内同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及时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加强团结等具有重要作用。党小组长要学会个别谈这种形式,也要发动党员充分利用谈心这种形式,开展相互的思想教育工作。

(5)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如组织党员参观革命纪念馆,收看有关党性、党风、党纪律教育的电影电视,开展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党的基本知识竞赛等。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坚持从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党员思想教育的内容,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要坚持把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到各项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就能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育问题论文:浅析远程教育问题探讨

【论文关键词】课程设置 教材选择 教学资源 技术平台 远程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远程教育理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正得到蓬勃的发展,本文就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技术平台搭建以及课业考核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定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前提和环节,是实现教育目的手段。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材选用是否妥当、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完成和培养人才的质量。它的设置受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者、社会需求三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远程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原则:

1.实用性原则: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和实效性远程教学对象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或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因而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应适应特定教学对象的特点。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课程内容应突出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专业教学应加强应用性和实效性。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体现社会生产、服务、建设、教育、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2.经济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少而精。不论网络教育对象还是成人函授教育对象,多以业余、自主性学习为主。应贯彻课程设置少而精的原则,削枝强干,突出主干课程,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

3.层级性原则:明确不同学习层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需要明确不同学习层次的知识结构。专科层次的学习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本科层次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并且充分保证专科和本科层次学习知识的独立性和连续性。

二、教学资源的配置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用于学习实践的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包含现有的“硬件”和待开发的“软件”。充分发挥这两种软硬件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课程的质量和保障课程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效果的最优化。“硬件”是指传统思想上的教辅资料即课程教材、辅导材料、字典和手册等。“软件”指集音频、视频于一体的网络课程课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整合、研发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学的兴趣,能主动学习,且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学习。

1.激活学生的兴趣。网上教学资源不是仅仅只对课本进行电子文档、电子练习的延续,而是具有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资源的趣味性、成就感和实效性。针对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教学对象开发多种媒体的教育资源。

2.增强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实行边学边练的测评一体化方式。建立短时课程辅导资源,半小时学习半小时练习。

3.完善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每门课程提供教学大纲、学习进度表、电子教案、阶段性作业、辅导与串讲、综合测试、答疑等教学内容。三、教与学的技术环境平台建设

网上教学辅导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的技术保障。教学辅导平台应以学生为本,为学员提供网络学习支持功能,如网上答疑、在线作业和测试、小组学习集群讨论,等等。

1.网络畅通保障学习随时性和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随时从网上快速获取相关学习内容或在线向老师提问和同学请教。

2.提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第一,网络视频交互教室和即时通软件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视频的互动交流,通过在实践中使用,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视频教室互动克服面授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能平等地接受教育。通过老师的在线指导,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学生在单一静态学习教学资料同时进行学员间互动学习和师生问交互学习。第二,开展课程论坛和BBS论坛。引导学生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主动,加强了学员间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热情。

3.提供学生学习的实时监控系统。从现代技术手段上严格对学生网上学习、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考试、毕业设计进行实时监控,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提供有力凭据,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管理。

四、课业水平的考核与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分析教与学的质量重要依据之一。

1.课程考核。远程教育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即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考核即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主要有网上学习、阶段性作业、参加小组学习活动等,总结性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网上考试和纸质考试。根据远程教育的学习对象特点,学生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死记硬背,但其具备一定的理解运用能力。考试形式可以多样化:开卷、闭卷和考查(设计图纸、程序、读书报告等);考试内容侧重于技能考核,题型侧重于论述、案治觥⒊绦蛏杓频?考试时间可以分批进行;考试地点可以灵活选择。

2.毕业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是一个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全面检验。

远程教育学生容易将实际工作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为了有利于指导学生贴近实际的论文选题,为了有利于学生毕业论文高质量的撰写与完成,指导 老师还可以聘请学员所在单位的科研和管理一线的科技人员。

通过毕业设计的监控系统,可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过程监控。通过毕业设计网上交互系统实现学生与指导老师的在线交流。答辩可以采用现场答辩和远程答辩,答辩评委老师通过网络“亲临”答辩现场,解决了老师和学生的时空阻隔,从而也提高答辩质量和答辩时效。

教育问题论文:存在主义职业教育问题与革新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从存在主义出发探索职业教育理念,就是要唤醒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的意识,培养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的能力,提升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的价值,使职业教育回到人的存在这一本真。“生存教育”需要重视,活下去是人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但“存在教育”也必不可少,因为培养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始终是职业教育无法推卸的责任,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最终使命。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剔除教育过程中的功利主义以及工具主义思想,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明确职业教育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评比,不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生存,而是为了回到人本身,为了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职业学校要做到不唯理性主义是论,要看到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尊重职校生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利,肯定职校生创造自我价值的能力;要强化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的尊严,提高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的智慧,提升职校生作为人的存在的意义,引导职校生对人的存在进行积极的思考“。

二、明确成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总的来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独有的生活方式,也即美国当代着名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所说的“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的生活”[2]。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一是要培养学生自由选择的意识。向学生展示未来种种的可能性以及人的存在的种种可能性,从而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决定。二是要培养学生选择过程中的责任意识。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其生活,生活是他自己的,他要对他哪怕是漫不经心的选择承担所有的责任。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选择过程中产生的焦虑、苦恼以及恐惧等情绪,让学生意识到产生这些情绪是因为其心中有了“责任”二字。要通过对死亡话题的呈现和探讨来使学生关注个人存在的短暂性,唤起他们的紧迫感,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创造、实现自身的价值。三是要引导学生养成真诚的个性品质。要使学生既不随波逐流,同时又不自欺欺人,而是遵从内心的意愿做出真实的选择。要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真诚可能带来的孤独,坚守自己的信念,避免丧失自我价值。职业学校要坚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目标,在成人的基础上引导职校生成才。

三、选择灵活适切的教育方式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主观性,不仅仅是强调学生的主观性,同时也包括教师的主观性。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看到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同时也要看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其次才是一个教师,这样才能保持教育活动中真实的自我,进而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才能知道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不是功能的集合体。教师要看到学生的独特性,不从智商、学习成绩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分类,避免抹杀学生的个性。同时,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主观性,不以权威和专家的身份迫使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避免课堂个人专制。既然存在主义肯定了人的存在的主观性以及选择的重要性,教育就不能像传统的学科教育那样死板和生硬,更不能灌输和“填鸭”,而是要富于情境性和变化性。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自己不是教学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不必严格恪守教材,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的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内容和教法加以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知识可以复制,但是对知识的理解和选择不可复制,所以教师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和做决定。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确定知识的范围,而不是盲从既有的所谓客观的知识体系。要随着教育内容、学生体验的变化来确定教育的过程,而不是拘泥于某一固定的程式,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复制”的过程。要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以及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即给学生“留白”,而不能把教育变成教师个人的“独白”。

四、构建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师生之间要从“功能性关系”转向“存在性关系”,即师生之间的首要关系不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的关系。在功能性关系中,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教师作为权威以专家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存在性关系中,由于师生面临着共同的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彼此间的差异被消减了,双方处于对等的地位,因此可以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存在性关系包括“对话”关系以及“我与你”(I-You)的关系。所谓对话关系,是对传统“传授”关系的一种颠覆,即从“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单向命令”转变为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也即从垂直关系变为平行关系。师生双方各自从自身的角色背后走出来,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再者就是要建立“我与你”的关系,即教师不把学生当作一个可以随意塑造、任意施加影响的“物”,而学生亦不把教师当作是试图征服自己、压制自己毫无情感的教育机器。要建立这样的存在关系,教师就要充分信任学生,并以自己作为“人的存在”而不是“教师的存在”去感染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能真正展开“人与人”的沟通。建立存在性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教育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师生双方从各自扮演的角色里走出来,从人的存在出发,彼此才会真正欣赏、欢迎和肯定,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师,从而推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育问题论文:基层消防大队政治教育问题探讨

基层消防大队是消防部队最实战、最前沿的作战实体单位,基层消防大队往往身处闹市,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种物质更加丰富多彩,给基层消防部队官兵带来了极大的引诱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队伍的稳定发展。如何抓好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全局性工作,因此,作为基层政治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抓好政治工作,提高部队战斗力,为构建和谐警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做一名知识的富有者

对于基层消防部队的政工干部来说,要用科学的理论和现代文化知识武装头脑,自己必须首先做一名知识的富有者,这样才有更多的资本来教育、引导基层官兵的良性健康发展。知识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知识、科技和个人素质特别是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在管理部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知识越来越成为队伍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每一个基层带兵人,尤其是政工干部必须学习新知识,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做到厚积薄发。基层干部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必须立足本职工作的需要。比如,如何帮助官兵增强政治辨别和行为控制能力;如何引导官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等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要学习创新理论,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信念,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学习现代科技、经济、法学等知识,为开拓创新积累必要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好职责,推进“两化建设”,才能以新的视角和改革的精神去解决基层消防部队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正确处理基层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基层消防部队地处各县的繁华街市,官兵的头脑更加的活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基层政工干部就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中的几点关系:正确处理长效应与短效应的关系。所谓长效应,就是长时间或长期对官兵思想起积极作用,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短效应,就是短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官兵思想产生积极作用,调动官兵在短时期内工作、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作为基层的政工干部,要力求长效应,避免短效应,克服无效应,要防止和克服低格调,要防止将思想政治工作庸俗化;要防止和克服糊弄哄骗,防止对基层官兵思想产生误导,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实处,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正确处理综合效应与局部效应的关系。所谓综合效应,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对官兵工作、学习、生活、训练以及生产、施工、劳动等各个方面都产生过积极作用;所谓局部效应,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对官兵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训练的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基层政工干部一定要学会正确处理好综合效应与局部效应的关系,既要帮助官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要帮助官兵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既要引导官兵刻苦学习,又要鼓励他们努力工作;既要完成灭火救灾、抢险救援的任务,又要做好经常性工作。正确处理内在效应与外在效应的关系。所谓内在效应,就是指体现官兵内在情感,调动官兵内在积极性;所谓外在效应,是官兵表现在日常工作、生活和训练等各方面显而易见的效应。内在效应与外在效应是相互联系的,外在效应以内在效应为依托,内在效应要通过外在效应来表现。因此,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强化内在效应上下功夫,要坚定官兵理想、信念、激发官兵的昂扬锐气和昂扬斗志,通过做思想工作,使官兵不怕挑战,勇于争先,开拓创新,战胜艰难困苦,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创造条件,干出一流成绩。正确处理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的关系。所谓积极效应,就是指能对官兵的日常工作、学习、训练、生活等方面起积极作用;所谓消极效应,就是官兵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认同、不理解、不配合,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广大基层官兵而言,积极效应是主要的,但我们也应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伴随着消极效应。基层政工干部要结合官兵思想实际做政治工作,要善于解开官兵心中的“结”,使官兵能从教育中受启发;要认真倾听官兵意见,善于凝聚官兵的智慧,尊重官兵的创造精神,将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搞得形式多样,有声有色。只有这样,我们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尽可能的增加其积极效应,使广大官兵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乐于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

三、基层部队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围绕贯彻新时期队伍建设方针,积极做好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基层党支部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抓好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是激发部队练兵热情,培育战斗精神和优良作风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切实解决好政治教育的摆位问题。从当前消防部队面临的情况和任务看,应着重解决好:一是要明确做好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基层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振奋官兵士气,激发练兵热情,增强军政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进而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的重要保证。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根本上说是由业务训练的地位决定的,它的根本任务是保证业务训练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的落实,最大限度的调动官兵的练兵积极性,从而达到保证训练任务完成的目的。不重视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不重视训练,削弱了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削弱了业务训练。二是明确加强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基层党支部的重要职责。业务训练是基层消防部队的中心工作,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想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有地位,关键是党支部要切实加强领导。一方面,党支部要注重研究训练指导思想、训练方针原则和训练中的思想问题,对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部署、有要求、有检查,与业务训练统一起来抓,切实做到“思想中有位置,工作中有路子,落实中有担子”。另一方面,大队党委(支部)必须狠抓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对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及时督促检查,对训练中的思想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要敏感、善于理性分析梳理,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三是要树立做好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树立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标准,看业务训练的要求是否落实了,有没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东西;看官兵的练兵积极性是否高涨,有没有违背 科学规律盲目蛮干的现象;看部队的整体训练质量高不高,能不能经得起实战的检验;看部队在完成重大演习任务中,能不能坚决执行命令指示,是否经得起各种复杂和困难情况的严峻考验。要着力激发广大官兵的训练热情,重点解决好练兵动力问题。一是要注重强化职能教育,引导官兵从本质上认清灭火作战的规律,牢固树立“灭火救援,服务社会”的思想。二是要注重发挥奖励的导向作用,对训练任务重、成绩好的个人,在立功受奖、评选先进、入党入团、等方面要给予倾斜。同时,要针对基层官兵的特点,运用多种奖励形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练兵积极性。三是要注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作为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基层党支部要多做具体性的工作,越是在训练任务重、困难多、强度大的情况下,越要把服务保障工作跟上去。要注重学习,勇于实践,真正解决好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硬的问题。基层党支部决策水平的高低和个体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要加强和改善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的能力水平,努力做到“三个善于”:一是要善于学习。领导班子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教育能力,更新知识,转变观念,适应时代和队伍建设的要求,从而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来做好新时期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要善于实践。到训练场上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摸索做好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取得指导工作的发言权,从而把训练中思想政治教育做活做实做到点子上,发挥出良好效益。三是要善于培养推广典型。当前,在部分官兵中爱军习武意识不浓、动力不足、上进心不强、甚至不愿当典型、不虚心学典型的情况下,更应发现培养、宣传推广爱军习武、乐于奉献、勇于竞争、开拓进取的各类典型,努力倡导争当典型、爱护典型、学习典型的良好风尚。

目前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仍然不容忽视,如何做好今后的政治教育是基层部队所要继续强调的重要工作,作为基层任职的政工干部就要在前进的道路上认清形势,大刀阔斧的开展工作,通过不断摸索,把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教育问题论文:高师美术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高师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画家兼任美术专职教师到画家与美术教育家的分离,是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的结果,画家可以有更加充足的精力画画,教育家可以更加专心的研究教育,画家与教育家的人数都比以前多了几倍。然而这也造成了技术性与理论性的脱离,两方面的互相不理解,各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

1.高等师范类院校的美术课程设置多参照专业美术院校,不利于发挥师范生的特点高校的艺术课程类型复杂,根据学校性质以及对学生培养方向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专业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综合类大学艺术系的美术教育,师范类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院校起步早,汇集了中国许多一流的艺术家、教授作为专职教师,许多知名的画家、设计师,电影、电视、动画、舞台艺术工作者,都是从这里毕业,在社会上享有名望,这些学校是中国艺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综合类大学与师范类美术院校起步较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但是人数少,知名度没有专业院校高,学科门类不全,学生数少。种种原因使得他们的发展与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他们的办学往往是向专业院校学习,在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吸取专业院校的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走了捷径,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又成了他们发展中的障碍。

2.高等师范类院校的师资来源多样化,对学科性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师范性目前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来源多样,他们毕业于专业美术院校,或有过在专业美术院校进修的经历,或有国外专业美术院校的留学经历。他们在职称上大多已经是教授或者副教授,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决定了他们在学校的地位与影响,他们的观念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念。然而,这些权威往往将自己的经历作为教学的示范,想把学生也培养成美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忽略了师范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另外,高校专业教师对艺术学科性的重视也大大超越了对于教学的热情。

3.高等师范院校的图书资料少、硬件软件设施不完备,学生的美术知识通常都是通过背诵课本教材,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对美术大师的了解最主要的是通过作品,作品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时代背景与审美情趣。要研究一位艺术家,应该研究他一生的作品,单纯凭一幅画是很难理解的。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从各个角度理解艺术家与他的作品。高师院校美术系所存画册少,学生只能通过一些教科书上的一两幅印刷不清晰的作品来观摩大师作品,这样,他们很难进行美术史上横向纵向的理解与联系,也很难提高综合的鉴赏水平。

4.高师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常常效仿美院,单纯以美术作业或作品的质量决定学生成绩。教学评价的单一使学生不重视全面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经常需要通过办展览的方式来展示成果,在校期间,学校经常定期举办一些美术作品展览。通过这些展览能够让全校师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上下届同学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专业课的成绩往往也是根据美术作业的画面效果而定,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察较片面,也容易使学生片面的认为只要画好了、成绩高了就可以了,忽视了理论方面、教学技能方面的学习。

5.师范类院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服务对象—中小学生有各自的特点,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差异比较大,对教师教学能力、应变能力的要求高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是非专业的美术教育,以通识美术教育为主。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从这四个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美术教育的要求在范围上有了很大的空间,能够激励美术教师更加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创意。同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在教学内容上有新的思路,在讲课中穿插更多的美术鉴赏等。从年龄差异看,仅义务教育阶段就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各个年段的中小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差异很大,面临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合适的调整,主动对待。这些知识、策略都需要在大学期间得到充足的锻炼与积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6.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对美术教师的要求全面化而非专业化高校教育类美术毕业生毕业后,有几种去向,一是城市的中小学,二是城镇的中小学,三是农村的中小学,四是私立学校。城市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承担的除了美术课的工作,通常还要策划布置学校的各种展览,各种文化艺术节等节日的装饰布置,以及学校日常的宣传工作。这就不仅仅需要教师有相当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精神,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有一些时尚观念,对现实中的装饰装置等艺术有相当多的了解,对当地艺术市场的材料、价格等都有足够深入的调查。相对而言,城镇的中小学、农村的中小学、以及私立学校的美术教师承担的任务则更加复杂,尤其是后两者。由于农村各地的中小学师资力量缺乏,美术教师在教美术课的同时,大部分还要兼职教授其它科目,语文、数学、甚至地理、历史,他们的“教”学技术显得尤其重要。

二、对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方向的建议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师范类美术教育不能单 纯模仿美术学院,而应该把目标定位在重视人文素质的全面培养、塑造有开拓能力和创新性的素质与技能的人才。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三方面进行调整。

1.课程设置方面吸收美术学院的技能课模式时,应做适当调整;同时加大能够突出“师范性”的鉴赏课程与实习课程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师范类院校要遵循设大不设小的原则,课程名称与教学方法不要过于专业化、精细化;其次,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可忽视。充分认识教材教法课的重要性,强调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提早感受当老师的角色。安排更多的实习课程,建立美术培训基地,现场学习与实践,丰富大学生的课业生活,开阔视野;再次,学校应将看展览与观摩大师绘画作为课程,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及时了解外界的信息,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全面高素质创造型美术教师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高师院校对美术教育专业应更加重视教学改革,既要充分了解美院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也要参考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在校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建立适合美术专业的听课、评课制度,鼓励优秀的具有创造型的作品。还可以给美术教育专业添加音乐基础课,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在校外,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本土传统文化艺术,邀请本土民间艺人进行讲学,发扬美术教育多元、兼容的优势,使之成为有创造性、有活力的专业,培养“一专多能”、全面高素质的创造型美术教师。

3.注重高校师资培养与建设,加强教师与外界的交流为了培养创造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系应鼓励美术教师参加本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经常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培养青年教师理论水平,加强高师美术专业之间的合作,派遣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的高级学府进修。培养教师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启发者。第二,从课程的推行者转变为课程制定的参与者。第三,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主导者。

现代高师美术教育与现代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息息相关,同步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才能适应社会对美术教育的要求,高师美术系应在学科建设上作出有特色的改革与创新,发展重想象、重审美、重创造、重概念与表现的美术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美术教育者。

教育问题论文:高校新闻教育问题与出路

一、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设置随意

当前,高校新闻教育专业设置混乱,课程的设置也不够完善和系统。大部分高校基本参照一些老牌新闻院系的课程设置,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并没有按照自身的办学特色或目标去设置课程。正是由于专业设置的混乱,相应的课程设置也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凌乱、散漫,缺乏完整的体系和扎实的功底,很难适应新闻职业的需求。就当下新闻教育的普遍取向看,多数偏向于实务,即着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新闻实务最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素养,在校期间应对学生进行怎样的针对性教育培训等,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某些高校与研究性大学设置同样的课程并使用同一教科书,这对于培养能完全胜任工作的“专门性”新闻人才,是不太适宜的。

二、高校新闻教育的合理分工势在必行

对于如何治理新闻教育的混乱现象,现在教育界也有不少观点。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新闻教育的合理分工势在必行。从现在新闻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走向看,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进入媒体行业,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学生(主要是研究生)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针对学生的具体就业情况,新闻教育应合理分流。有的高校新闻教育历史悠久,学术积淀厚,就应当把重心放在培养精英人才上;而大部分高校难以胜任或根本不具备培养精英人才的能力,应当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什么样的高校适合培养精英人才,什么样的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需要教育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全盘规划、合理调控。比如,像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新闻教育重地就应当以培养精英人才为己任,要看重应用人才的培养,也要考虑人才培养的长远社会效应。高校对新闻人才的分级培养,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改善新闻教育的某些混乱现象。比如,一些偏重精英教育的高校可充分集中本校的资源,全力进行高端人才的培养,不必分散资源、多向投入;而一些新闻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高校也可避免盲目攀比,追求一些与自身当下条件相符的培养目标,以现有资源全力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媒体输送合格的职业人。只有这样,新闻教育的无序竞争现象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由此引发的一些混乱现象也能够得到改善。

三、培养学生要“学“”术”兼顾

就目前国内各类媒体对新闻采编人员普遍的素质要求来看,首先要看其能否胜任工作,也就是说一上岗就能肩负起采、写、编的重任,这是进入媒体行业的“敲门砖”。而这里所谓的“敲门砖”实际就是一个人谋生的“术”,即从事新闻工作基本的技术、能力。采、写、编、校等技能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有了基本的从业技能,就能顺利地完成一些日常采编工作。但要想在本行业事业有“成”,表现出色。比如,经常做一些非常有影响、有意义的策划,或写出特别的深度报道、评论等,光有“术”肯定是不够的,或者说是没有发展潜力的,还必须有“学”。而所谓的“学”,就是一个人的学养、学问,包括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一定的思想高度等。优秀的媒体人既是一个专家,又是一个杂家,要有“学”的功底。一般来说,高校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三个层面,即人文社科类基础课程、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实务课程。前两种课程重在对学生“学”的养成,是打底功的课程,而后一种课程重在对学生进行“术”的训练,是就业的“敲门砖”。对于“学”的课程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比如,培养新闻精英人才的高校,除了设置文、史、哲、外语等课程进行基础教育外,更应深化和加强新闻理论教育,使学生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果按百分比设计课时,前两个层面课程的课时应至少各占40%,而培养“术”的新闻实务课程课时占20%就足矣。对于多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来说,“学”的课程应以文学课为主,因为对一个媒体人来说,要靠笔杆子吃饭,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是不行的。同时,历史、经济、科技、体育等学科的相关基本知识以及新闻理论也应该具备,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素质,也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所以,对这些高校来说,基础课程多一点、杂一点,相对来说学生“学”得浅一点,主要是为学生将来的从业设定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其人文社科类基础课程课时的设定应保持在40%左右,而新闻理论课程课时仅需20%就可以了。至于“术”的课程设计,应针对媒体的需要,重在“专业化培训”,即把更多的专业课贴近媒体实务,变成实战演练课,课程的课时理应不能少于40%。有些课程中采、写、编、评、校等实际操作性很强,重在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严格的专业训练,教师必须有这方面的经验。现在,一般高校对这些课程的代课教师选拔看重其新闻教育背景而忽视从业经验,从对于学生“术”的培养来说,从业经验远比教育背景更重要。这些课程的代课教师只有基于事实,结合从业经验、亲身采访经历,才能讲细、讲深、讲透,书本的概念才会变得具体可感,也利于学生的接受。因此,长期的实践经验在“术”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与新闻实践的严重脱节。作为全球化时代的优秀媒体人,仅掌握一些新闻传播学的概念和理论远远不够,还要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全球化的视野,尤其是人文社科知识,这是一个媒体人不可或缺的基本功。新闻的敏感性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也至关重要,若缺乏敏感性就写不出及时、独家的新闻,就不会在媒体竞争中占有优势。这些标准或要求,正是当下高校新闻教育应当努力改进的目标。

教育问题论文: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些理解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中小学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丞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心理健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与年龄教育相符等等。

近年来,心理健康普遍发展。在欧美等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认为是人们对传统心理咨询感到不满之后,力求改革、提高的产物。西方学者认为心理咨询只是提高治疗,忽视了发展;只为少数产生了问题的学生服务,却忽视了大多数“正常”的学生。心理咨询只是被动地等待问题的发生之后去补救,却不主动地预防问题的发生。

在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欧美西方等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我们的学校没有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因而在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时,我们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智、体、美、劳诸学科进行比较,学者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以上各学科有着部分重叠和相互交叉的关系,认为德、智、体、美、劳诸教育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各育都可被视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安排心理辅导活动等内容,又都是其他各育无法取代的。而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容易混淆,在这一点上,也可看出我们与欧美等西方国家开展心理教育的不同之出。因此,对西方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还要根据我国国情与教育实践具体情况而定。目前,全国各地都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向学校的传统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21世纪的社会更需要心理健全的人,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美好时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有用人才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忽视心理卫生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教师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或者在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是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指导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挠,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的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行下一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并非截然的和绝对的。学生无法被截然划为心理健康的和心理不健康的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有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的这种相对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全员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中小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治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诚然,个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健康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清华大学铊中毒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还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只是个别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还有教师认为,心理健康 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可以有效的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一个小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就是为了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只是他在用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和班上同学与这位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多地给这位学生积极的关注,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指出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的合理方式是什么,很快这位学生课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不见了,而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孩子。相反,如果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很容易被纳入坏孩子的行列,而且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没有被觉察和得到满足,他将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久而久之,由于长期被当成坏孩子,这位学生也就会自认为是坏孩子,并真的捣乱起来。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的角度起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主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北京市七城区20余所小学校开展了“学校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工程”的研究与探索,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不同层面,全方位地,主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一些经验,并得到了广大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和好评。根据近几年来我们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下面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几点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好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这时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老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交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同学终于摆脱了上次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抬起头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白出关于偷钱的问题,其他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的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

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重视心灵沟通,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时代越发展,人们就越疑惑,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盲目反抗,不诚实,容易冲动,有很强的攻击性,小皇帝脾气……他们在宣泄什么?他们有什么不满?他们需要什么?或许,在这种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孩子的眼被迷惑了,孩子的心被诱导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孩子的关怀太少了他们缺少正确的引导,以至于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中外教育家一致认为:爱是驾御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关怀爱护入手,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一般来说,当孩子处于以下状态时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①兴奋时机。当某事物或某活动引起孩子的特别关注时,他们会激发出极大的热情,在思想上产生兴奋点。如果我们加以把握,往往可以由孩子的兴奋点来激起他们很强的向上的驱动力,或能使某些比较消沉的孩子一时有不兴奋为转机,从此改变自己,发生很大的变化。

②激情时机。孩子的情感极为丰富,他们对所面临的事物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的切身体验与反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最容易表现出来的,丰富健康的情感是孩子的精神生活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情感又是驱动孩子努力进去的必要条件,能够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当他们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时,正是他们对某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最积极的时候。他们的各种表情都是有情而发,抓住他们“有感”的时候,正是我们实施教育的时机。

③求异时机。孩子的思想活动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一致的,他们喜欢求新求异,也容易产生逆反倾向,这种求异与逆反倾向,无论处于什么原因,都是他们思考判断的结果。从思想的活跃性来说,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状态,因此也是一种有利我们教育的时机。

④殊遇时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遇到一些特别的矛盾,经历一些特殊的遭遇。学生生活并不那么复杂特殊的遭遇或境况并不多见,正因为如此,他们一旦遇到特殊的严峻情况,思想上的震动就会相当大。我们在这时机要对学生特别的关怀和理解,同时利用这种时机,教育孩子正视各种矛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⑤疑俱时机。孩子在生活中免不了遇到矛盾产生惧怕心理,特别是犯了错误,会使他们疑虑重重,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思想矛盾和压力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或是无关紧要的,但孩子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却会感到相当的沉重,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⑥荣辱时机。荣辱也是一种情感的反映,而且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感反映。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受到批评、处分、羞辱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况,甚至会觉得难以抬头,形成较大思想压力。我们决不能认为这只是小事,而丢掉教育孩子的时机。

我曾经在一本教育杂志书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教师连续三年教的是毕业班,班中总有那么几个后进生。三年中,他的每一次生日都不请亲戚朋友,却邀请班中的教育对象共度,或联欢或野餐,使他们觉得老师的确视他们为好友,亲近感由然而生。在平时,这位教师与这些后进生很接近,还鼓励他们到家做客,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招待,甚至与他们玩上一会。当他有事甚至有些个人的事时,也特意与他们商量,让他们帮助想办法、出主意,使他们觉得不仅是老师帮助自己,自己也能帮助老师,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融洽气氛中,建立了特别的感情纽带。当一次学生传闻这位老师要调到县城工作,竟挂出了“老师,您别走”的标语。他们说“您若走,我们跪着求您!”过去曾经打架而名列全校最差的一位学生居然流着泪问:“老师,您不管我了?”这种特殊情感使这位老师的工作十分成功,好几位后进生有了很大的变化。

可见,我们无论多忙也应该与 孩子多活动,与孩子多交朋友建立深厚的情感,互相信任。只有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才能够影响孩子,成功的教育才能启动。

3、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着,同时会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让孩子在参与中成长。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孩子参与能力差,是因为心理因素在作祟,他们缺乏自信心,害怕加入,怕办不到让人笑话,于是不敢参与,能力就越来越弱。我们要多跟这些孩子谈其参与活动的有利条件,要帮助其发现固有的而又没有意识到的自身优势,同时期待并帮助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慢慢地,使其对自己产生自信,从而克服对参与活动的疑惧心态。还有的孩子一直沉湎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根本不知道参与的乐趣,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就要巧妙地通过种种手段创设环境,让他们投身其中,并期待他们上场试一试,一旦他们尝到了参与的甘甜,他们就会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个别孩子还会爆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对于孩子来说,有事让他们做,他们是很乐意的。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指示。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主动意识,提高参与质量,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到实处。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的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家长、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教育问题论文: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编者按:从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社会规范的解体,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在大学校园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向来平静无波的中小学,亦有风声鹤唳之势,校园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此一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怀与深思。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 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请记住我站域名/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 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三、规划“璞玉”、“朝阳”、“春晖”、“携手”四项专案措施。辅导学生少年及有吸食安非他命、自杀倾向、对学校适应困难情形的学生,使其充分就学、就业。

另外,教育部本身也设立咨询顾问小组,提供咨询及支援服务,且针对有自杀倾向、自我伤害及性暴力、性侵犯等情事,预设自我伤害危机处理小组及两性教育咨询小组,以防止这类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并进一步防患于未然。郑崇趁相信:辅导计划再加上发展改进国民中学技艺 教育计划,将能使校园问题获致改善。

教育问题论文: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

摘 要:互联网传入中国近20年,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它给高校学生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网络的负面作用,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交流工具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压力。根据我国高校学生网络运用状况,分析我国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大学生

一、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通过网络媒介对受众施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使之成为符合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行为规范的社会实践[1]。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校领导、教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高校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大学生网络受众采取有一定组织性、系统性、目的性的方式进行影响,使之形成一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思想行为观念和政治理念[2]。其根本目的是在网络条件下,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网络信息素养,同时提高高校学生对网络思想教育的认可度[3]。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互联网近乎无限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使之呈现出了开放性的特征。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世界上几乎所有高校的网络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学生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从而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相对于过去简单的课堂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地域、时域限制较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更加灵活多样。

第二,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在网络的作用之下,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交流、互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互动性的特征。即在校学生既可以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可以是客体。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当其利用网络接收他人的思想观念时,其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特征可以改变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领域中较为被动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发挥[3]。

第三,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在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客体的身份信息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使得主客体在参与机会及参与地位上的平等成为可能。加之网络教育的交互性,主客体之间能够进行角色的转换,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加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性。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截至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对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台的重视程度不够。互联网发展日益迅猛,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有关部门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出台的文件相当少,仅仅在2004年有一步《有关进一部强化与发展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机制,在已创立的机制中也多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应急预案,没有建立科学长效的教育机制。随着市场配置资源在高校招生与就业中作用的增加,各高校更加重视对外的广告宣传,而利用网络对内的教育则没有提到其应有的高度,以至大约70%的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75%以上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没有通过任何的网络途径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4]。一些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仅把网络视为教育的工具,没有正确理解和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使得多年来对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尽合理。校园网是高校可以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是许多高校在制作校园网时,更多的是把各部门的职责、规章制度简单地安置到校园网上,而学生们所需要的与学习、生活等相关的服务内容较少。许多校园网都没有设置互动功能,主观上不愿意面对学生的问题,一旦发现不利于学校的言论就立刻删除,使问题越积越多,从而不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5]。

第三,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较为落后。高素质的教育队伍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的保障。而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大多是由辅导员兼任,而辅导员又同时负责多项学生事务,在时间上及精力上都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在现有的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仅互联网操作水平较低,而且对国家推行的网络法律法规掌握较少,无法对在校学生的网络法规与道德进行正确引导。

第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先互联网上进行,同时也要注重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较弱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足有关。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宿舍公寓、图书馆、学校协会社团等的教育功能存在重要缺失。当下,我国的高校宿舍公寓管理大多只限于安全、纪律、卫生等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关注较少,宿舍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严重缺失;在图书馆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书籍较少,且陈旧枯燥,难以吸引当下大学生的眼球,并且一些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偏低,服务态度较差,起不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作用;而部分学生协会社团的管理也同样存在问题,如一些社团的价值取向出现偏移,背离了主流的价值取向,一些社团活动中的特点是娱乐性、商业性,背离了社团宗旨[6]。 三、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针对当下我国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来增强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教育。它包括网络道德教育、法规教育、人格教育及心理教育等。加强道德教育使之在运用互联网服务于自我的同时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高校还可以定期安排老师与学生的在线交流,对学生们的疑惑进行解答,对学生们关心的热点事实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良好网络道德氛围的形成。网上心理教育是了解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鼓励学生进行网上的交流沟通,主动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安排老师进行及时的在线解答。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使部分学生的人格发生了变异,对高校学生进行网络人格教育有助于其正确的“三观”的形成,从而促使其拥有健全的人格。

第二,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网站是高校学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各高校应对自己所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升级完善,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对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点击率较低的原因,有调查显示,网站“缺乏联系实际内容”的占到33.8%,“互动内容不能启迪思想”的占到26.3%[4]。因此,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设置留言板等讨论版块,老师在解答学生问题的同时还可以适时抛出一些有启发性的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特征,组织开展融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网上校园文化氛围[7]。

此外,还应在网站上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供学生们平时学习所用。各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可以尝试开通网上咨询热线及心理服务网站,通过沟通感情,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使对方主动地倾诉其心理问题,引导在校学生走出心理的困惑,克服心中的障碍,从而获得健康的心理[8]。

第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及监护人,其自身的素质状况影响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高低。因此,应组织成立一支从事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队伍。其队员既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又要熟悉网络舆情;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又要有一定的信息科技意识及创新能力;既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又掌握有一定的教育技巧,易于学生接受[4]。同时,该队伍成员还要善于对以往

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升华,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从而进一步提升对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水平。

第四,提升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网上进行,还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使学生在学生公寓、图书馆以及学校协会社团的管理和服务中都能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的发展成长[3]。

教育问题论文: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反思

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反思

2013年春节期间,偶然与一位长辈谈及他刚上大一的女儿,引起了我们关于家庭教育的长久探讨。长辈初中毕业,多年打拼,家境已算中上,又中年得子,百般宝贝,立志要从女儿出生就开始高标准培养,尽力给孩子最好的:从六个月大就开始报名参加婴儿比赛,不到一岁就获得了三个奖项;两岁多开始教三字经、文言文;多年来每晚坚持陪孩子做功课,联络父女感情……女儿自小学习成绩就不错,一直名列班级前茅,2012年参加高考,以低于平时一百多分的成绩与一本擦肩而过,反思之后,长辈大叹教育上的失误:过度的关心和照顾,使得女儿心理素质极弱,对父母的依赖性强,面对重大考试和人生抉择时缺乏自我调节和应变能力。

长聊之后,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因“棍棒教育”红极一时的“狼爸”萧百佑,先后将3个孩子“打”进了北大,主张“科学地打孩子”,并以此著书推广其教育理念。他认为自己学生阶段的成功主要受益于母亲“动辄就打”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他选择了延续家族传统。2013年1月12日,“狼爸”萧百佑在广州举办了第一场公开课,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学者,还有小朋友们也在家长的陪同下感受了一把“狼爸”的现场授课。不久后,“狼爸”还将在广州开班授课,姑且不论十年、二十年之后孩子们是否能够成为国之栋梁、社之精英,光是美国狼爸虎妈惩罚尿床孩子致死、东莞狼爸惩四岁女致死、儿子因家长逼迫学习过严举刀砍母……一桩桩心伤惨案,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是不是这些目前看起来成功的个别“虎爸狼妈”、“羊爸兔妈”式教育就适合所有的孩子呢?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到底该何去何从?在反思之后,笔者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我们静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心来探讨和思考的。

是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只有考高分的孩子才是父母应该重视的孩子?只有上了名牌大学才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父母为孩子设想的幸福是不是就是成绩优异、工作高薪?最近刚刚看了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影片里妈妈对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的那种爱和认可,让我对父母、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的天赋;并不代表从小严苛教导、成绩优异的孩子就一定比别人站的起点高;也并不是小时候调皮捣蛋,长大就一定是坏蛋。我们看到过很多关于名人的成长故事,他们也不是每一个从小就聪明伶俐,出众不凡;人生的意义到底在于何处,家长们在为孩子设想未来的时候,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将孩子拉向我们心中的理想之路的同时,可能正扼杀了一条或许会成就他一生的路,一条他想走的路。

狼爸所谓的惩罚,对没有思考能力的小孩子是有效的,但对于稍微大些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模仿能力,那么棍棒惩罚就会让孩子认为挨打就能将错误抵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看见别人犯了同样的错误,就会模仿这种行为或者有这样的误区,我们看过很多案例都是嫌疑人在幼年时受暴力虐待,或者是看到过暴力行为,在心里潜意识埋藏,然后在一定的契机下引发惨剧。教育是多元的,并不是只有挨打这一条路可以让孩子明事理、长记性,在社会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难道只有棍棒教育这一条路可以走吗?不能否认,从表面成果来看,“狼爸虎妈”、“兔爸羊妈”的教育方式在个别案例、一定程度上算是成功的,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关注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尊重,一定的空间,未尝不是一种爱的表现。

可以说,无论是“狼爸虎妈”的棍棒式教育,还是“兔爸羊妈”过度关心纵容的满足式教育,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注重心其实一直都还是放在学习成绩上的。当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家长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素质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的重要性,但是面对严酷的就业压力,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为了子女们以后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能够有一个经济宽裕的未来,在现有的教育水平和人才选择模式之下,只能将家庭教育的中心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

对于一个人来说,童年都只有一次,如果童年的记忆只有严苛的规矩制度,只有挥舞的鸡毛掸子,不可谓不是一种悲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作为人一辈子的宝贵财富,在不相应的时间里赋予了我们不相应的回忆,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残缺。严峻的社会竞争、残酷的学习就业压力,迫使本来属于慈母仁父的中国父母们成为了“虎妈狼爸”,成了只要有成绩,怎样都行的“羊爸兔妈”,把自己视若生命的子女“圈养”起来,一切为了分数,禁止参加课外社交,禁止结交朋友伙伴。当子女们以一种高分低能的姿态出现在社会这个变化莫测的舞台上的时候,父母们是否会恍然彻悟:当初是不是忘了教他们如何去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情?忘了让他们去学习如何维系一段友谊?忘了让他们去懂得和伙伴分享的意义?忘了告诉他们中国还有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到那时,孩子们已经失去了交友、与人相处的能力,悔之晚矣。教育是多元的、互融的,孩子无法选择是否能够避开暴力的、或者是溺爱的教育途径,然而我们的父母是可以选择的,人生的路上本就布满荆棘,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尽可能好走的路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孩子本身,让他能够有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不悔人生。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