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历史论文

时间:2022-03-28 08:46: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初中历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课教学的多种技巧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研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绩,注重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建设和谐课堂,建设快乐课堂的根本要义所在。

一、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基本模式

历史课教学的高效课堂有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高效课堂要求既是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又可根据教师情况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四个基本点: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班集体管理的关键;集体备课与个人二次备课相结合,要根据本班、本人实际进行个人自备;精编精选练习非常重要,杜绝照搬照用现成资料,使学生陷入“题海”之苦;教师间多学习,围绕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高效课堂有新知探究课、复习训练课、检测点评课三种课型。高效课堂有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测试四个环节;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和有关纪律做了强调,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迅速将有关要求落实到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小组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去,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形成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管理特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特色。

二、在历史教学中可采取问题式教学法

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的教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将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但教学模式的改变及其应用对教师的教法选择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问题式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去应用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往往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花费过长的时间,导致学生巩固和应用部分时间不够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根本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弹跳力”,自己跳过“横杆”。

独立自主学习是问题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让学生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现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也有种独立的要求,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而新课程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并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的能力。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转变为独特性、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教学中,利用独立学习能力的转化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按不同的基础进行分析,让每个人学习时都能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尤其是略读课文,我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分小组学习、讨论,再进行小组指导,然后全班评议交流。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三、历史讲评课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不是共性的,所以一堂好的讲评课,首先应该是发现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并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以期学生处于爱学历史课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点性原则。所谓重点就是针对试卷和学生实际进行重点讲评,切忌面面俱到,关键在于找到错在哪里。

(三)启发性原则。讲评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答题中的实际,精心设疑,巧妙提问,恰当引导,耐心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认真的思考,获得知识和方法,对有创新的解题方法尤其加以肯定、表扬。

四、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深入推进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徳、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到“五多”:多动脑、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多动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学的延伸,也是历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出课堂教条式的教育,通过户外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大家彼此增进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发挥团队精神,可以把课堂教学搞得更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是第二课堂活动最突出的优势。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每次的活动都兴趣盎然,每个学生都乐而忘返。要让学生们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超越,不能为兴趣而兴趣。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增长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生存,成长为栋梁之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好和强项,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主参加自己喜欢的强项,发现自己的特长。历史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培育新苗。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学科应注重创新教育

现在中学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功能,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12-18岁即中学阶段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换言之,中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我们知道,初中历史学科首先是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教育,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对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认知方法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教育。历史学科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他们在了解、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见解、观点。要体现这一效果,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清当前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特点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电视机等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用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二)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等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目的。

二、明确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是建立在对知识认知和掌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上的创新性教育

在创新性意识和创新性教育上,教师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独立地思考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敢于发表有一定创见的言词并把这种言行经常表现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形成一种习惯。

在创新性思维的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逆向性思维、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等等,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认识、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初步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点评历史人物和事件,勇于发表不囿于教材的新观点、新看法并能言之有理的能力。

三在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上,要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有关历史知识时,必须根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对于初一学生,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总体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性行为奠定基础,教师应重视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提问思路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种习惯。

对于初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则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上的运用,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步尝试创新性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示范并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逐步培养流畅、准确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能从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发现这些资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已的新观点(这种“新观点”不是哗众取宠、否定一些已有的定论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观点),最终形成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有意识到发表新观点、新看法的习惯。

对于初三学生,历史学科的教学着力于学生认知历史现象的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和展示,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思维方式得到优化,具有符合自身学习知识实际的方法,具有一定自学历史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囿于教材观点的评论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分析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中出现的不恰当(或不正确)的方法或习惯并加以纠正,最终让他们学会独立的学习和分析历史知识、历史材料。

总之,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意识、 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中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上,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并在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不同学习时期要有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的目标,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创新性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初中历史论文:浅谈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渐深入课堂,绝大部分教师虽然対如何进行高效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但是在实际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还存着或多或少的误区。本文拟从对“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教师的课件制作”、“教师计算机水平较低”“教师对图片、视频处理”、“教师对知识要点不落实”、“教师对重难点未突破”、“教师上课无粉笔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谈谈自已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历史;课件;误区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传统历史教学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是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的,那么也就更难将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巧夺天工的历史文物……展现给学生。恰巧多媒体历史教学就能弥补这一短板。可见广大历史教师熟练制作课件,娴熟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刻不容缓。现将自己多年来从事历史多媒体教学的诸多误区谈几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误区

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教学中仅靠讲述无法使学生想象到历史场面的恢宏气势、波澜壮阔,无法想象到历史珍品的美妙绝伦、璀璨夺目;更无法在教学中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而且能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性和有效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教学:基本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示范课”;更有甚者片面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捷径或唯一途径;“唯多媒体是崇”等,实际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也不能全盘否定。其实传统教学中有很多的优点需要我们去继承。我们广大年轻教师要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力求将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我们教育者的智慧创造出较为完美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明天。

二、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的误区

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件制作是历史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会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现实教学中,历史课课件制作一定要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作用。可有些历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为了向同事展示自己驾轻就熟的课件制作水平,一堂课中不仅有精美的动画、详实的文字材料,而且还大量视频和动听的歌曲及相关的图片……这样便使学生沉浸在动画、视频以及音乐的欣赏、观赏以及鉴赏的气氛中去了,学生上课便少去留意和思考实质性的历史内容了……时间一长,学生一上这类型的课便陷入了视觉和听觉的疲劳了。学生就自觉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了。而历史多媒体教学原本是通过多媒体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不是我们看到的欣赏、鉴赏者了。相反有些历史教师(尤其年龄偏大的教师)不注重课件制作,要么有的从相关网页上下载,要么有的直接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的光盘,要么有的教师对幻灯片中的字体及颜色和版式制作不协调,甚至模糊不清……这样的历史多媒体课件来教学就必然会出现教师上课逻辑不清,学生上课易疲倦的现象,当然这样的课件便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在一片怨声中被浇灭。

三、教师计算机水平较低的误区

实际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由于计算机及课件制作水平较低,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反而成为影响其课堂教学水平发挥的绊脚石。在有一次教学竞赛中,一位教师在讲川教版七年级下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时,原本课件有《青藏高原》等三首歌曲来引入清政府对西藏、台湾、新疆的有效治理和管辖,可因为文件未打包处理,结果没有声音而导致上课冷场了,教师临场教学也未处理好。同时在讲下一张幻灯片内容时由于不小心滑动了鼠标,结果导致“清朝疆域”这一框目未讲解便草草收场;还有一次有位教师在制作幻灯片时:由于整体色彩、背景以及字体颜色过于相近,导致教室靠后的学生直呼“看不清”,这位教师不得不耐心细致地当起了“解说员”前后长达七八分钟,当然这堂课也未按时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还有些历史教师的课件中的视频无声音或由于剪辑不当而时间过长、重要的图片、人物无文字说明或介绍也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可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提高计算机及课件制作水平已成为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四、教师对图片、视频处理的误区

实际多媒体教学中,有的历史教师往往堆积大量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结果一上起课来感觉就是老师一个人在表演,没有把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导工具,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当“解说员”。我们才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满堂灌”,孰不知这样教师在悄然地用“机灌”代替“人灌”,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盲目地应对视频,音频及文字信息处理,自己读书时间被挤占,想象的空间被色彩斑斓的画面填满了,这样的结果必然是表面喧闹,其真正效果不好。而真正有经验的教师是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问题或者图片、视频)来让学生总结、发现,探究新的知识,构建相关的理论或概念。比如:我在完成《南京大屠杀》一框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几幅“日军无幸杀害中国军民的图片时我就提出以下几下问题:中国人被杀的对象有哪些?日本人采用哪些残忍手段?你想对日本军国主义及极端右翼分子(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说些什么?这样才能更深层次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日本军阀主义的憎恨,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又如我在讲授川教版八年级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时,由歌曲《爱我中华》时:我就让学生在欣赏,哼唱歌曲的同时归纳出歌词中出现频律最多的是哪一句来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不得不认真欣赏和哼唱了。实际上我在讲授图片、视频时,教师故意不打出文字,让学生思考、总结不失为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的妙招。还如我在讲授川教版九年级上《俄国农奴制改革》时:出示四幅图片和一段视频之前,我就把问题:“上述图片、视频反映的对象是什么?在前面哪里出现过?处境怎样?对俄国当时生产力发展后何影响?”写在黑板上。可见我们历史教师在处理歌曲欣赏,图片、视频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的放失去思考、总结、归纳不仅可以免于让学生论为鉴赏者和看客,而且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体。

五.教师对知识点未落实的误区

历史多媒体教学应当是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对所学知识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理解,以实现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换,从而使历史课堂达 到一种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可是在我们现实的历史多媒体教学中,大量的图片,视频是教师讲解的工具,课堂中最忙碌的人不是学生而是教师。不是吗?有的课堂上:教师拿着鼠标一会儿找画面,一会儿找图像,一会儿又忙投影,忙这忙那令人目不暇接……稍出现一点差错,急得满头大汗。试想这样的教师哪能从容地引导学生学习,及时关注学生反馈,落实教学内容呢?在个别历史教师的课堂上,教师是“放映员”,学生是“观众”,学生的课本竟一次也没打开过,更不能说学生用笔勾划出来课的重要知识点。还有的教师在上课中虽设计了讨论辩论等探究、合作学习的环节,但为了完成教学进度,给学生时间太少,只是蜻蜓点水而已。诸如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表面热闹,效果欠佳,有经验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引导学生明白,理解某知识点后是会让学生勾划在课本上并让学生齐读,甚至有一些强调之词或相关练习。

六.教师教学对重难点未突破的误区

历史多媒体教学无疑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使某些教学难点、重点问题迎刃而解,而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会忍痛割爱,把一些相关图片、视频、MP3统统用到教学中去了,我在听一节川教版八年级下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时,课件中《爱我中华》、《大中国》、《我的中国心》这三首音乐前后欣赏就达十来分钟,结果新课一共用去了五十三分钟;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美观,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动画和声音振聋发聩……这样的课件恰巧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同时也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初中学生更是如此),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重、难点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由于课件制作的复杂和过多内容,使学生在思考和教师引导时重、难点时间过于仓促不得已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当然也就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的质量了。

七.教师教学无粉笔板书设计的误区

在部分教师的多媒体课堂上有个误区:以为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就告别了黑板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工具。其实使用粉笔进行板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有助于初中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落实(勾划在课本上);还有极为重要的是黑板上的板书重现力强,随写随看。更有甚者,教师在上课时偶有突发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却无法即时增加到板书中去而留下诸多遗憾;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用彩色粉笔警示的重难点能整堂课都使学生有意注意;甚至还有,个别教师的精心的板书设计,流利工整极富个性的粉笔字简直是一种陶醉的艺术。实际中,多媒体教学虽有文字演示的板书,实际中对学生往往只是一种“昙花一现”式的演示,当然就对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非常不利,对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本来系统性的黑板板书是教师在讲解引导下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的桥梁。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多媒体教学时,注重黑板板书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合,势必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多媒体历史教学虽有许多传统教学不可能比拟的优点,但它正处于成长,完善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用心去浇灌,呵护。我深信,只要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多媒体历史教学势必会展示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魅力!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集视、听、触等多感官作用于一体,能够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担当更为主动的角色,从而使其学习变得更赋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积累 ,延长知识的存储期限。下面,我就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现代教育技术中,老师用POWER POINT、超级解霸等软件对存储历史资料的录像带、音带、VCD、CD、图片等进行编辑,剪辑而制成的历史课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映射出来,使本已过去的抽象苍白的历史事实,以多种形式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易吸引学生注意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对于一些重要历史知识或难以归纳、比较的知识点,利用投影提供给学生,有助于加深印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因此,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自己,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让学生了解日本投降的全过程,仅仅让他们侧耳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只是跟着听觉在行动,而没有与视觉、触觉有机结合在一起。没有观察、缺乏想象的思维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如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操作计算机,选择所需了解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某些片段进行思考、研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本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以及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 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激发学生无穷学习兴趣。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宫,视听并用,拓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说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若两者同时使用,就能够接受约65%。科学研究也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而且省略板书,使教师能增大知识容量,有充足时间进行讲解、分析和培养学生能力。课件界面美观、色彩丰富、纲要信号齐备;版面保留完整,通过超级连接,前后切换方便,达到过去手工板书无法企及的地步。因此,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还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软件来辅助教学,教学必须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而现代教育技术软件的直观性是任何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它通过多种媒介的交替演示,可以多渠道地向学生传递多种多样的教学信息,使学生的各种人体器官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地交叉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现代教育技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现代教育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将媒体策略与音频、视频、字符、叙述、游戏、地图和其他各种介质元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可由学生控制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全方位信息。每一项差导图符都可以使学生实现一种不同的功能。因此,无论学生选择哪一项,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 。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

比如: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段中世纪历史,其内容相当丰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途径来了解哥伦布的航程、他的家庭、他所生活的世界以及他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模拟探险和发现,在完成模拟探险和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又可以了解十四、十五世纪时 发生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各种人物与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了解世界上着名探险家的同时,自己也几乎成为一名探险者;在发现新大陆的同时,也就发现了进行学习的新方法。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学生独立性充分施展的过程中,便会不知不觉地显露出来。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与伦比的。

四、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延长历史知识的存储期限

教学中的多媒体程序具有极长的存储期限。众所周知,中学教科书的某些内容几乎是一成不变、可以长年使用。比如,有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图片、图解、表格甚至与教科书配套的一些录像资料等媒体信息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在文字的表述与评价上会出现差异。因此,相同的媒体信息就可以存储在光盘中,只需要备有学习工具即可长年使用。信息系统一旦建成,就可以在教学中一直保持长期使用。这样,历史教师的备课效率可大大提高,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备课时间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科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

由于知识存储期限的延长,使教师的工作负担大大减轻。加上多媒体程序中除内容、字典、复习外,还有相应的测试题,如单元、同步练习,期中、期末、

综合测试等,以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这样,教师就只需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他则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每一个学生,去参与学校大事。教师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学生思想、行为、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教师将从传统 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五、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强化对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初中学生正处于过渡时期,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并在看完影片片段后设问"我们应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什么?"。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几秒钟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总结出的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内容、要点,培养了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另外,现代教育技术还能使历史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作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时,必须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 ,不能滥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多种新教学手段的交替使用,以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注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密切结合,配合使用;注意不能完全没有教师的板书;注意节奏,合理安排,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但我们坚信,只要在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不仅是中学历史课,任何学科都将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获得益处。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体性,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课堂讨论策略综述

一、正确引导课堂讨论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保证课堂讨论有步骤、有条理地进行。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充当的是一个节奏控制者,要做好引入问题、拓展问题、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的讨论,课堂实录如下。引入问题: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怎样的时期?生讨论得出结论:英国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师:英国实行的是怎样的政治制度?生:通过英国资产阶级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师提供材料(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生基于材料,讨论中国当时所实行的是怎样的政治制度。生讨论得出结论:从材料中可知,康熙事必躬亲,也就是说,清朝的政治体制主要是君主独裁制。师点出重点:大家都清楚了中英两国当时所实行的政治制度。那么,你们认为哪种制度更先进?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气氛热烈。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开始了向外的殖民扩张,国家也强盛了,当然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好。

师表示赞同,并重点强调君主立宪制的影响和先进性,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方式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取向。拓展问题:那么,大家觉得君主立宪制的先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生得出结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它具有世界影响力,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同时,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上述教学实例中,笔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讨论问题,较好地把握了课堂讨论的节奏,这样的课堂讨论是有效的。

二、全面总结讨论结果

在讨论的最后,需要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总结,学生方面的总结主要是对讨论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纳,教师方面的总结则侧重于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正。教师应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总结,如采用树形图、表格法等。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堂,也增强了学生的归纳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进行总结要做到有序完善、详略得当。首先,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不足。其次,实行多次评价措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很难在第一次总结中就做到毫无错漏之处。为此,教师应采取一次总结、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总结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出不足,接着学生对自己的总结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再次,要讲究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多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语言,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切忌以批判的口吻进行点评,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课堂讨论环节,可以通过巧妙设置讨论问题,正确引导课堂讨论,全面总结讨论结果等策略,有效组织初中历史课堂讨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管窥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就历史学科而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注重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准确理解教学目标,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外,还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敢于向既定规律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如选用讲授法就要考虑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缺点,否则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引趣开讲”“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有人也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如我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文化部分时曾这样设计课前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现在我出一个谜语“和老爷爷赛跑”请打出中国一位古代数学家的姓名(祖冲之)。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上以趣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基础。

2、“设疑开讲”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在新课导入中设置一连串疑问或悬念就是借鉴说书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我在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时曾这样设置导语: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林则徐为什么禁烟?英国又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这都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一一阐释清楚的。这样的导入便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动了学生学科思维。同时疑问和悬念的设置,它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温故开讲”

“温故开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最常用的承上启下方法。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新的教学。”可见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法(教学法)已成为古今中外学者所推崇。我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这样设计课前导语:鸦片战争使英国取得了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等特权,但时隔十多年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这些特权,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约”(要求扩大侵略权益)的请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于是他们便向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它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历史上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种新课引入法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不断递进知识,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探究欲望,通过新旧知识比较,体会并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利用。

可见新课独具匠心的导入,就能起到“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所以它既是学生是否“主动学”的前提又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课堂重要条件。

初中历史论文: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几种意识的培养

1、历史意识的培养

首先应明确目的、培养兴趣。教师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都要抽一定时间进行不同层次的历史学习目的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平时的教育中进行历史学习目的强化教育,以此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科学——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科学。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人类认识自我的钥匙,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教会你做人的道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起点。二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基本史实一无所知,或者知之不确,就不可能有历史意识。因此,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这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三是强化素质教育。历史教学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和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的核心内容。四是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历史不能复制,但它留下了许多痕迹,如古代遗址、遗迹、文物等等。教师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利用和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的意识。

2、历史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把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教学效果。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师要尽可能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模式,历史课堂不应只用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如“讲读议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教

学模式,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此外,还可以开展演讲会、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重历史作业的创新。历史作业是巩固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环节的创新,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其实,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体,也是掉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个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方法,比如,对于成绩较好的班级或学生布置的作业多为主观性、开放性习题,而成绩较差的大多以客观性习题为主,这样做收到的教学效果很好,它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做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袭现象。因而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历史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既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摆在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

3、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初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强大动力。问题意识的出现并非灵光乍现,而是脱胎于长期积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量的知识积累。对历史学科来说,知识储备的缺少必然会制约问题的产生,想要孕育一个创造性的问题需要的是广泛长期的准备。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广博地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在内心不断的碰撞、冲突与矛盾中共融与升华,这才能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基础,发展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在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基本史学能力培养的同时,可以设置一段时间或者一节课,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联想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要尽量去欣赏与理解学生的问题。比如“头脑风暴”法,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问题。二是在平常的学习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记录下来,集中时间,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评比出“伟大的问题”,并且进行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享受问题提出与解决的乐趣。课堂提问是学习性问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师或学生试图引出对方言语反应的信号。这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有体态语言。教师应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各种意识和能力,说到底还是教师教法的转变,只有采用新活动、新探究、新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初中历史论文: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怎样理解“读读、议议、练练”?

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

议议,就是要教师把问题分层设计,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简单的问题,对复杂的疑难,教师必须讲清问题,分工明确,提供时间,指导方法,充分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出理想的结果;

练练,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当堂训练,从正反两面出题,谈观点、深感悟、察自身、换位思、明做法,选择正确做法,反思错误观点,举一反三;对合作、实践、探究等题目,要当堂训练,合作探究,以完成教学任务。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基础教育中,由于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思想观念僵化、满堂灌、注入式、以教代学、以讲代练、以记代思,课堂上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变。因此,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学效率甚低。

面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根据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强调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主体参与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早在 19 世纪就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认为学生的立场就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应刺激发展、表现、活动,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索、观察和发现事物。《关于“河北省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有一个很实际的提法:“减少对学生的时空占领”。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理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历史教师也应努力使历史课成为“积极思考的王国”。传统的历史教授法忽视了学生脑力资源的充分发掘,让学生一味追求储存僵死的信息,片面地发展学生的记忆功能,结果就造成浪费,有损于人才培养。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是教育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历史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历史的主体,传统的“满堂灌”教授法片面强调了教师的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历史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改变这种状况。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呢?

我认为“读议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是主观因素即学生心理、生理因素;二是客观因素即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主观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相反,则丧失学习的兴趣、毅力和信心,而“读议练”教学法正是从让学生自己来克服认识领域的困难着手,注重如何使学生学有所得,日有所进,经常尝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滋味,使学生在不断求知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强的求知欲,从而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读议练”教学突出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读议练”教学法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中在“读”阶段,就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教材或通过看电视录像等,接受知识,思考问题。在“议”阶段,就是学生在自读观察基础上,可能对某些历史概念、现象认识不清,或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或师生讨论,解决问题。“练”阶段,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一步动手、动脑,独立解决问题。“读议练”注重思维的独立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其次它重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思维活动中发展智力。

再次师生活动比较多,学生通过视、听、思、议、说等活动训练学生达到思维活跃,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的目的。

因此,“读议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能,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古往今来所有教师研究的共同课题。如果课堂教学结构紧凑严谨,方法适合初中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要求,就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也应自觉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问题。笔者在这方面通过学习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并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在学习、实践、探索中总结了几点,期望与同仁共同探讨适合初中历史教学高效策略的话题。

一、课前预习,自学设疑

教师每上一节课,课堂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信息,先要请学生课前自学教材,或请学生搜集资料。预习时,教师可以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答案,找不出答案的要特别留意做上记号,或找同学探讨,或查阅资料,仍然解决不了的待课堂解决。课前预习目的是对以往知识储备进行整理加工,并在自学教材中获取新的信息,或在搜集资料中归纳整理,将旧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结合,形成新的知识储备。学生课前预习处理得好,课堂教学效果就好。通过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至于归纳总结能力。

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之源,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在自学中“设疑”。如果一味地只是教师设疑,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性,久而久之他们的主动性将会丧失殆尽,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将受到束缚,最终会变成被老师牵着线的“风筝”。只有让学生学会自己设疑,才能真正主动地学习,在自我设疑、自我辨析中掌握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

二、交流互动,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师生可以广泛的交流讨论,在互动中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集中起来,发挥课前预习的实际效果,让学生的知识潜能最大的再现,集中大家的智慧讨论解决所有预习中的疑难问题。交流时,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必要时教师可以稍作点拨。教师要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或许学生在预习时所发现的问题,某些真知灼见即便是老师也自愧不如,这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及时鞭策;当然也可能出现没有问题或见解浅显之类的现象,教师不得讥笑,应正确引导。

交流互动环节,需要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放下权威,下大力气激发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在全班交流时,要确保发言人的发言能代表本组成果,形成“想说”、“会听”的良好局面,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给大家听是一种享受,得到大家的评价是一种进步,质疑同学的发言是最大的收获。惟有这样日积月累,教师才得以解放,学生才得以发展,一言堂才变成真正意义的群言堂,学生才会有收获,有发展,有提高。

三、引导点拨,深化认识

课堂教学中的点拨,被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学习方法的“点金之道”,“点”就是教师对学生要善于启发诱导,使之获得认识问题的正确方法;“拨”是教师拨开学生思维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课堂上,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点拨,即在学生实在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再进行释疑。教师点拨起一个层层深入的作用,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将认识逐渐引向深入。

因而,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点拨”,讲究方法。方法一、顺势诱导,逐渐深入。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能答出一二,且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应该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启发诱导,顺势点拨,使其认识更系统深入。方法二、搭阶梯,点迷津。当学生遇到难度较大问题而感到束手无策时,教师应在认识陡坎上造阶搭梯,适时地扶一把,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方法三、归谬正误,转变认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难以使学生信服,且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就应指出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所在,使其幡然醒悟,转变为正确的认识。

四、训练操作,反馈矫正

任何一种学习不通过亲自动手都是不牢固的。有人认为,教师就是在讲台上向学生宣讲,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学生接受了就完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主要方式是让学生积极地训练,让他们动手操作,在主动训练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只有训练才能培养能力,不练就不能提高能力,不练就掌握不了知识,就不能加深印象,就达不到提高能力的目的。练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要精选训练题,采用那些以一当十有代表性的题,教师要在必要的时候告诉学生怎样练习、怎样操作。当堂的训练任务当堂完成,千万不要放在课外,那种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堂松松垮垮课外紧紧张张的做法要彻底改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一环扣一环,不浪费一点时间,不多说一句空话,争取做到字字千金,不让学生感到厌倦和烦躁。

因为学生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有差距,难免会有好差之分,因而反馈就显得十分必要。反馈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是落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把控全局,保证交流的渠道畅通,互动迅捷,效益颇丰。特别是对学生的问题和偏差,要及时矫正,当然对有争议的问题或没有定论的知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教师不要强作结论。

五、拓展思维,迁移延伸

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关键所在。之前,教师在操作训练时选择精深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要提醒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使自己在潜意识中有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并且有以此题为范例进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使之养成习惯,这时课堂目标就初步达成了。

在课堂上学生学得了一定的知识,通过训练操作巩固了知识,智力也得到了开发,但这远未达到课堂教学实现了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因为这离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最终提高还有一段检验、巩固、提高的距离,而要使课堂上的所学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运用到其他各领域中去,这还需要一个再提高再创造的过程。要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历史,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立足于由近及远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视野从身边扩展到全方位。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的真实,他们才会产生了解历史的欲望。因此,用直观的图片和易懂的资料、还有结合当地历史意义的乡土资源,来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从而再度拓展思维,达到知识迁移延伸之终极目标。只有这个目标达到了,培养人才的任务才能说基本完成。知识迁移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学生的刻苦训练。

综上所述,对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策略的探索研究,应该贯穿在历史教学的课内课外,落实在学生认识历史的方方面面,而课堂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精心策划,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意志力,有先进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主动担负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满腔的热忱 和聪明的智慧,积极而扎实从事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探索出适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初中历史论文:对初中历史进行创新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他们创建恰当的学习情境,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一、师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

这里的预习并不是课前粗略地浏览一下即将上到的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在课前有目的地去了解新的教学内容,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而对于教师而言,更是要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挑选教学内容以及把要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并做好解答准备。此外,课前准备时,教师还应当适当地预测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提问到的问题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所以课前预习有助于他们转变学习观念,将被动的家长和学校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唯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达到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二、历史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是整个历史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教学方法本来灵活多样,是随着时代和技术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教学方法创新主要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的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教学手段必须能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

此外,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更要借助网络技术与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讲课前要充分准备,不仅是通过语言,还要发掘校本的资源,不要让学生局限于自己的教学和书本知识,因为历史是讲不完的,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网络信息搜集和查找资料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探究和开发的能力,以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设计。无论是讲解、讨论,还是操作、自学,都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存储,化难为易

2、提出适当的思维要求,设置好目标达成的学习坡度

目标的达成,是需要有循序渐进过程的。每节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扣目标,设置好几个渐进的坡度,使学生在有适当思维要求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3、要重视练习的设计,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练习无论难度大小,都应该与目标紧密联系,都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要求。练习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随机安排。此外,还有许多让学生得到有效练习的途径——有质量的提问,可以引发他们的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明确要求的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既学习知识又学到方法。

三、在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上,要由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向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转变,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有关历史知识时必须根据学生处在不同的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目标并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

笔者认为,对于初一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总体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初步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性行为奠定基础,教师应重视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向学生初步介绍、示范学习历史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模仿和运用这些方法,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提问思路以教会学生对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提出问题并逐步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对初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则重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逐渐尝试创新性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示范并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上的知识时运用恰当的方法掌握知识,让学生在运用中逐步培养流畅、准确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思维,能从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发现这些资料的新作用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这种“新观点”不是哗众取宠的、否定一些已有的定论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观点),最终形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表新观点、新看法的习惯;

对初三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教学着力于学生认知历史现象的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和展示,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思维方式得到优化,具有符合自身学习知识实际的方法,具有一定自学历史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不囿于教材观点的评论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分析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恰当(或不正确)的方法或习惯并加以纠正,最终让他们学会独立地学习和分析历史知识、历史材料。

总之,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中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上,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并在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不同学习时期要有不同的创新性教育的目标,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创新性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应用和思考

一、初中历史课引入活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实践活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人正是通过实践活动才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不断接受环境的影响,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改造、完善、发展人本身。从教育学角度看,热的发展只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主的、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活动才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

历史课本质是一门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其教学当然应以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对提高历史课的教学实效有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的现状看,将实践活动教学引入历史课教学是摆脱目前教学困境的需要。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中的许多人习惯于驾驭应试战车,教学以考试为目标,满足于演绎课文,追求的“精讲多练”,使历史课教学失去了它特有的魅力,学生学它少了兴趣,信它少了力度,这样的教学自然无法承受今年来中考改革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因而使我们的教学陷入一个新的低谷。而活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秉性,迎合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满足了初中学生较强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历史课至少应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广大历史教师积极尝试活动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主体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历史知识信服度。所有这些都说明,活动教学进入历史课教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课堂教学是历史课教学的主渠道,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也是实现历史课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因此,历史课教学中的活动教学就必须遵循这两条途径展开,我们的实践就是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化和课外活动课程化。

二、课堂教学活动化

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多种自主、开放、创造性的学生活动,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

1.活动准备——自学教材

活动准备就是自学教材过程由学生原来单纯的阅读过程转变成为活动准备的过程。如在“改革开放”教学前,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要求学生看书思考为什么这首歌会打动千万人的心,或者让学生准备一台以改革放开后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为主题的系列剧等等。这样,通过活动准备的形式,就使地原本平淡无味的自学过程变成了兴味盎然的活动过程。

2.活动展开——交流学习

活动展开是将自己准备好的活动内容加以展示,学生通过活动观摩表露自己的思想,交流各自的感受,以加深学习过程。如“改革开放”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同学们三个人一组,四人一伙地走上讲台表演了家庭、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等系列剧,从中,同学们认识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既理解了课文知识,又加深了对祖国的深切的热爱。

3.活动延伸——放飞思想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活动,学生对课本理论只是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甚至也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但应该看到,这种认识还是较低水平的,一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的思想就会是困惑,认识也会有反复。因此,必须将活动继续引向深入,教师要联系实际提出一些辩题,组织学生辩论,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在经过各种思想碰撞的基础上再得出结论。例如:让学生就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形成一个对自己来说较为深刻的答案。

4.活动小结——明理导行

活动小结就是概括说学知识,总结行为要求,明确着力方向。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活动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活动小结可以用课堂小结的方式,让学生轮流承担这一任务。可以将收获、谈疑惑、说体会、表见解,其它同学则可做点评、纠偏差、补不足。小结也可以采用情景训练的方式,根据教学进程布置少量的情景作业题,让学生按所设情景谈认识、说感受。当然,作为常规形式的课堂联系也可以运用,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只要运用恰当,都可以起到和好的总结效果。

初中历史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自讲法、讨论法、辩论法、游戏法、表演法、模拟法等。

三、课外活动课程化

课外活动课程化并不是要在学校现有课程体系之外再单独设置一门历史活动课程,而是指将现有的历史的各类课外活动形式加以整合、扩充和发展,使它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改变原来历史课外活动盲目、无序、零敲碎打的局面。它主要具有系统性、校本性、同步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课外活动课程化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每种活动的具体过程也是不同的。我校选择了这样的基本操作思路,即配合学校的“义务社会服务制度”,把学校确立的义务社会服务活动与初中历史课教学结合起来。

首先,建立与历史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义务社会服务活动体系,并在这一基础上定出活动的计划,每一系列的活动,都与相应章节的教学进展保持同步。

其次,建立社会服务活动的运作机制。一是创设多种活动组织形式,有学校大型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和学生个体活动;二是建立组织机制和活动制度,把学科教学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结合起来,历史教师主动参与,与班主任和其他学校德育工作者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指导、组织和考核记录工作。三是加强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指导,突出道德知识对道德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四是活化评价形式,通过注重过程评价,凸显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实行结构分制等改革,强化评价对课外活动的激励作用。

最后,按计划和行事历组织实施社会服务活动。课外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如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家务活动、

宣传活动、军事训练等,甚至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这些方法的阐述已经有很多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课外活动,克服工作中的畏难情绪,从而积极的投身于课外课程化的实践中。

初中历史论文:浅谈初中历史和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那就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社会课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文章结合初中社会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收集信息、考试等习惯作了论述。

关键字:历史和社会教学学习习惯知识点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和社会是一门融合了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在“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就是在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那就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3—16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一个时候,更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那么怎样结合社会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了一种自主探究的品质以及影响一生的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寒暑假前,他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预习。开学的第一天便进行“期末考试”,也就是进行全册书的预习检测,这样便于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自己本学期要学的知识体系,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提出学习社会学科的预习要求:

1.重视预习,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2.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3.掌握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圈点批注、摘抄、做卡片、编写阅读提纲或阅读提要。例如,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把历史上名人的典故做成卡片,则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重视专心听课的习惯

历史和社会社会学科普遍不被学校、家长、学生重视,在此背景下要提高学科成绩,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认真听课,方能心领神会,教学互动,以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认为,社会课上课听的懂或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下课也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不但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而且增加了下课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

1.帮助学生克服分心。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其结果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听课学会思路追着老师的话转,象一架“电子跟踪器”,一刻也不离开老师的讲话或板书,尽量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积极思考,敢于提问。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新课程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由教师唱独角戏,更要重视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动性、参与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3.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使学生明确做课堂笔记并非指把老师所讲的、所写的一字不漏地记下,而是要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当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随手记下来,以便课后再去问老师。

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在复习是要注意:

1.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养成当天课程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时让学生先尽量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当一时不能全部想起来也没有关系,这正是发现了自己的薄落环节。整个复习过程都要提倡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回忆后再去看书,记住了的知识会被再次强化,想不起来的知识,会成为看书的重点。

2.重视阶段复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复习可以解决各部分知识的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社会开卷考试强调学生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复习中理解知识之

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在联系中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认识、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注重比较复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学了“”后,就要求学生复习“辛亥革命”,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掌握两个运动的异同,并且对性质、革命范畴、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等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深层次上理解弄懂,更能深层次的理解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区别开来,对事件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运用得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做作业时,老师除了关注完成与否,更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最好在课堂上表扬,并示范给其他同学看。从而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一方面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另外也牵引写得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通过做作业积累复习资料的习惯。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记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里作为复习、考试时的参考资料。

五、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当代社会,信息就是资源,不掌握最新信息,就等于落后于时代。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社会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社会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事、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归纳。所以学生的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的程度。

1.培养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的习惯。在每上新课之前,老师要有目的地布置学生收集相应信息的范围,还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没有书籍提供的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要学生着手从哪几方面去收集,从哪儿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这实际就是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一种指导。

2.提高学生多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无论是听老师讲还是同学间的交谈,只要用心去留意,都是收集信息的一种途径。认为有价值的,就要有计划地及时记录和整理。

3.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量地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如:开展故事集、台湾的故事、时事比拼、信息评优等活动。让学生在众多的活动中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重视良好的考试习惯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初中社会首当其冲实行了开卷考试。开卷与闭卷,并非只是考试形式的改变,应该说这是不同教育观念和考试评价观念的体现。我们知道,社会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运用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考试的方法、策略等,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1.书写规范是基础。常言道,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在考试时的字稀疏邋遢让人辨认不清给批卷的老师的感觉是此人思维混乱不清,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成绩。所以要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要用心去写,尽量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2.认真审题是关键。审题就是认真阅读、真正理解题意,对于题目中的每个字,每句话,每钟符号都要看清楚、看准确。切忌“看了一半就开工”,这样会造成“南辕北辙”,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3.仔细复查是保证。当所有题目都做好了后,先检查在做题过程中有疑问的题目,时间充足的话检查整张试题。在检查选择题是否正确时,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学生不要轻易更改答案,非选择题着重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回答是否完整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在社会教学中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课标文化史的价值得发挥策略

新旧初中课标(分别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结果,其呈现的差异不仅隐含着文化史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还隐含着课程价值取向与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马克思主义”“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至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 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于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着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化史的价值取向要符合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过去历史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偏向专业化,过分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一种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随着“学科中心”课程的实施,其教学内容(即知识点)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问题,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也偏向了传授知识。然而,当代教育要求知识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接近,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代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文化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接近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吗?这不仅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践行。精神层面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并能够体验,这就需要将文化史知识与课程的价值取向相结合,用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文化史教学。

弄清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又是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传统的“学科知识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取向,没有哪一种能够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是多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生共存共发展。正如刘志军教授所说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2]

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的选择受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影响,选择的结果中也蕴含着当代的课程价值取向,本土化、国际化、科学化、传统化、现代化等诸多文化史价值取向要继承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符合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2.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应该趋于平衡

虽然文化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多元中免不了有所偏重。比如古今文化史,中外古代文化史在中外古代史中的百分比远远大于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中外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中的比例,有时候科学技术最大,有时候文学艺术最大,有时候思想文化最大,有时候社会生活最大。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的比例差距较大,明显可以看出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略微或轻微的偏重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能偏得太重,以致失去了平衡。因此在遵循历史学科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在有些知识点上做一下调整,从而减小一些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程度,实现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平衡。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探索

一、教学背景

几年来,我一直教初三历史,最大的感受是复习课不知道怎样上效果最佳。习惯上就是刻篇子,把知识点由书上搬到篇子上,让学生去填,然后做题。自己也知道这样复习效率太低,可不知道怎样改进。

今年又到了总复习的时间了,经过苦苦的思索,我对复习课进行了全新的改版。我的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目的:不仅要温故更要知新。老师的作用:以宏观调控为主,适当发言,概括性讲解,但也只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12月20日我上了第一节复习课。我是这样安排的,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认识自己知多少

方式:做一道选择题

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壮大 D.的推动

目的:让学生有目的地看书,粗略地熟悉课本,明确分期(新旧民主革命的时间),注重审题细节(根本)。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环节:书中探宝找问题

方式与要求:

1. 看书与复习指导的知识结构,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熟悉课本,丰富、完善知识结构。

2. 把问题记录在本上,也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

3.老师归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各班有针对性地讲解。

目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细致地看书,温故而知新,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的收获。体现差异性。让会走的走得更快,让会跑的跑得更远,让会飞的飞得更高。

第三环节:精益求精上台阶

方式:在学生看书时,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1. 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2. 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3. 鸦片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4.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有利因素?

要求:学生发言,相互补充、完善,老师小结。

目的:引导学生看书时要深入思考,究竟为什么这样?这样有什么影响?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史实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看效果

方式:做指导上的8个选择题和材料题。

目的:通过做题,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

第五环节:今日盘点看收获

方式:把今天的收获与不足之处整理到笔记本上。收获要概括,不足之处要具体。

目的:使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不放过小的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养成认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及时做小扫除,清理学习的障碍。

三、反思

第一节课上完后,我的心里有了底。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部分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用老师的教法引导学生的学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在收获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感觉到压力。一节课的容量很大,要想更多地掌握,就必须及时做好预习和巩固。

而老师宏观调控的作用与预期的相比有很大差距。最主要的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松后紧,造成两个后果:或是压堂,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或是推到下节课,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对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自己的语言概括性不强,导致学生理解不到位。没有价值的一遍遍重复,耽误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这是我今后的复习课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

陈伟航同学给我的评语:思路非常清晰,非常有个性。板书有创新。这节课虽然很充实,但老师能知道有多少学生会了这部分内容?多少学生没有掌握?老师不知道,那这节课算什么?

我的答复:其实这样的课,老师应该更有压力、更累。但是事实上我却很轻松,很少有同学找我问问题,这是我没有料到的,我心里很着急。再着急也要培养大家的自学能力。可能大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期待大家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多少学生会了这部分内容?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只有通过做题才能得出结果。我觉得一个人在学校关键不是看他学到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是否学会了如何学习。

安迪同学给我的评语:你只是将问题(第三环节)给了我们,可是到最后也没让我们知道答案,我们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呀。

我的答复:在学生看书、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进行了口头小结,要求学生课下进行整理。检验自己在课上是否听懂。课上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记在本上。我就是要引导大家上课认真听讲,听明白后就无须死记硬背了。要提高上课听讲的效率。

在上了四节复习课后,进行了单元测试。附带进行了复习的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哪个环节?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我也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比如在这之后,我把第二个环节改为“走近题海”。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去看书,这样就减少了看书的盲目性。我还把第三个环节改为回归知识点。老师对重点的知识和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知识进行概括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受到学生的好评。学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四、评析

这是目前我认为最有效的复习方案,但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细化。教师要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要将教学的最终目标定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从教师的“要你学”变成学生的“我要学”。另外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因为他们是最好的老师,是最有权威的评论者。我一定要甘当小学生,向他们求教,我想我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初中历史论文:新学期对初中历史教本的重组突破

社会的全面发展、信息的快速更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前提、大背景。作为直接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深深感到在教学中仅仅以课本为依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学期我们尝试着对教本进行一些重组和突破。以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二册为例,在这里谈谈不太成熟的思路和做法,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应该说主要以朝代顺序来叙史,这样的安排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和发展的前后顺序和具体因果关系。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专题和板块的把握,在能力培养上有一定欠缺。《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内容共分为九大学习主题,前七个学习主题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但又不完全相同。因为,每个主题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又表现了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社会的若干重要侧面,这符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在逻辑。第八、第九两个学习主题的内容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内容标准也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的,目的依然是要从历史发展的历史性和学习主题内容划分两个方面,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和重要特点。对《新标准》中国古代史学习主题的确定,我很赞许,依此在教学中将教本进行了一些重组。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以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史作为学习内容和基本线索,主要强调历史连续性、人性化、整体性并贴近生活。《中国历史》第二册开篇即讲隋唐,那么要思考如何理解“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为唐朝的特点?隋唐时期也有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辉煌的成就,但它与其他历史时期区别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繁荣和开放这两个方面。什么是“繁荣”?如果把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比作一棵大树,唐朝就是它的鲜花繁盛的时期,也是它上升的顶点。转变虽然已经开始,但表现在文化上,仍然让人感到它的繁盛和强大。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有充分表现。阅读这部分内容要充分体会“繁荣”的含义。什么是“开放”?“开放”与“繁荣”是一体的,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莫不如此。这是特别要注意的。

缘此,我们将第1课至第6课打乱调整为第1课《隋唐统一》,主要讲了隋唐的更替、隋唐的疆域;第2课《隋朝大运河与扬州》,主要讲了隋炀帝与隋朝大运河、大运河与扬州,这一课我们让学生自己去大运河边考察,研究大运河的历史、调研扬州在隋唐时的繁盛与大运河的关系,还了解了大运河的环境、水质、目前营运状况及存在问题等等,并提出自己的整改建议,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上有所思考,并能够在生活中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第3课《隋唐政治家》,主要讲了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和两项主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其中“科举制”这项内容与“开放”的学习主题相联系。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中国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所在。可以说,这是政治的开放,是入仕之途的开放;第4课《盛唐时的生活》,主要讲了日常生活(分衣饰篇、饮食篇、生活器皿篇)和城市的繁荣,做到贴近生活,学习生活化、感性化;第5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主要讲唐与突厥、回纥、吐蕃等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第6课《唐朝对外关系》,主要讲当时的世界贸易路线、唐和东亚、西亚、南亚及欧洲国家的主要往来;第7课《唐朝扬州的城市生活》,主要讲了扬州的城市布局和规模、扬州的城市经济、扬州的文化及对外交往、扬州的岁时风情。开设这一专题之前,我们给学生提出了一项活动建议,即“搜集有关社区(或家乡)的历史材料,考察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考察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了解社区或家乡的历史,熟悉社区或家乡的变迁过程,理解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从纵向角度进一步认识社区的基本功能,并为深入理解社区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奠定实践基础。通过对本专题的研究、讨论和学习,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历史,使他们从更广阔的视野上观察社区,剖析社会,并预测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实现青少年社会化;第8课《唐朝的衰亡》,讲了天宝危机、安史之乱、唐朝后期的社会问题及黄巢起义。

又例如,关于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一主题,我们将教材第10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和第11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调整为第12课《辽、西夏和金的建立》和第13课《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前一课主要讲了辽、西夏和金的政权建立情况。在这里要了解辽、宋、西夏、金等政权是“并立”的,而非“分立”的。“并立”与“分立”是有区别的,“分立”的含义中有一种分化、分离的倾向,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特别是这个时期的前半段的历史情况相符,而且虽然有隋唐的统一,但隋唐的统一中仍包含着相当严重的“分立”倾向,所以才有藩镇割据,才有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辽、宋、西夏、金乘五代十国而来,开元、明、清三个巨大的统一王朝的蝉联局面,虽然是分庭抗礼,但实际上已处于更大的统一发展的过程了。这几个王朝终究没有分出高下,几乎都是被新兴的蒙古势力削平的,同时又没有继续分裂的趋势。因此在最后一课中主要学习分列辽、西夏、金与两宋的战与和,理解“并立”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使学生认识:(l)中原政权同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繁,但最终以双方相互妥协(宋朝让步更大一些)而结束战争,并维持了相对持久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交往和相互的沟通与了解,随之而来的是中原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2)在边界设置榷场,一般采取物物交换的方式,如用北宋的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少数民族的羊、马、骆驼等,同时中原的制瓷技术和印刷技术也传播到了周边地区。(3)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不断深化,辽、宋、西夏、金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极大地缩小了民族间的差距,推动了民族的融合,加之少数民族大量南下移民,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初中历史论文: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活力的方法创新

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且终生受用的学科,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需要“以史为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但长期以来,历史课却一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产生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1)经济社会功利性的影响;(2)“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思想误导;(3)历史教学定位不准确。中考历史分数比重不大,难度偏低,学校安排课时少,将历史课视为“副科”;(4)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课堂气氛沉闷,失去了课堂活力。严重影响历史学科的教育质量。因此,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增强中学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转变社会、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未来。历史课对于中学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课”。作为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历史有助于提高认识和工作能力。历史现象背后往往存在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为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有益启示。多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多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多掌握一些历史经验,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和胸襟,在认识问题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同时在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中准确把握现实,创造未来。

学习历史有助于提高政治修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兴旺发达,就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传统。学习历史有助于我们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体会成败兴衰、荣辱得失的经验教训,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政治修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活力

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压式”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我从事乡镇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多年,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着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一)讲究历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大灌篮”,教师在讲台上“一讲到底”,争分夺秒,不给学生“喘息”的时间。我乡镇初中学校有400多名学生,我曾做过调查,约有4%学生认为历史科目只需要背背就可以考试,约有65%学生认为历史与他们生活的年代相隔久远,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学生来讲兴趣不浓。如何使学生爱好这门学科,我做了如下尝试:

1.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科书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是有限的,简单地用教科书教学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如“中华五千年”、“西安事变回忆录”、“秦汉历史故事”等读物。这类读物篇幅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轻松学习历史。

2.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舞台。历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积极推动师生之间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互换角色。有时故意说出不正确的观点,以此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发挥教师情感的感染力。从外在因素上看,教师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具有感染作用。一个情操高尚,具有极强亲和力,渊博学识、幽默、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爱屋及乌”,投入十分热情,让课堂洋溢勃勃生机。

(二)情境教学,发挥学生视觉、听觉功能,生动再现历史,提高认知和学习效率。

目前乡镇初中历史教学器材手段相对落后,近年来开始部分引入课堂电视、投影仪等设施器材。传统教学方式不易引起青少年的兴趣,而借助多媒体声、光、色、像的特点吸引、感染学生,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还原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内容时,播放经剪辑的《火烧圆明园》片断,那一幕幕的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使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了影片中,当学生的感情迸发出来后,再结合课本的阅读理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是传统教育难以企及的。

(三)结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可以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习近代史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可以由此讲到当前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不断摩擦,中国与越南在南沙群岛之争,也可拓展到黄岩岛中国与菲律宾海上对峙,分析小国何对大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背景。教师再结合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要上好初中历史课,广大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努力探索,走出传统授课困境,转变观念,注重情感激发,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历史科目学习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反思与困惑

自参加新课程教学以来,我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领会新课程精神,参加了多次市里组织的培训班,在泰安地区听取了人教社于桂元教授主讲的《初一新课程教法》、海口教研室傅元根老师主讲的《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山东师大教育学院魏巍教授主讲的《新课程培训通识》等,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头脑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和不解,进行了大量的反思,特分类概括如下: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教师往往有“拢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教师要当好这个“导演”还真不容易。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人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没有声电光影的课就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虽然新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开放性,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丢,一位优秀的教师,通过流利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板书,优雅的教态及出色的组织能力,能上出一堂令人终生难忘的课,这难道是多媒体所能取代和比拟的吗?我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

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很多。如八年级上册中关于“西安事变后要不要释放”的讨论,“重庆谈判要不要赴重庆”的讨论等,都可以让学生查背景资料,撰写小论文,展开辩论。但学生的水平有差距,讨论起来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会做小动作,说笑打闹,或偏离主题,教师的引导往往使不上劲,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大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课堂评价按评价的目的不同,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活动之前教师的提问或测验,目的在于明确学生的起点水平,确定教学的难易度。其次是形成性评价,它伴随着教学过程展开,以强化、引导、鼓励学生,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最后是终结性评价,是一堂课、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完成后进行的结果评价。这三种方法效果较好、操作性强、评价全面,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试卷分数评价方式,但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五、教学资源的获取:在乡镇中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课外查阅资料既无时间,又无稳定的来源。虽然网络已经进入乡镇这一级,但青少年上网依然是玩游戏的多,真正用来查资料、学习的少,图书馆的藏书少,且适合学生阅读的更是廖廖无几。所以新课程倡导的开放性、自学性、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就较难实现。

总之,历史新课程已经在顺利的实施中,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将用一位名人的话来勉励自己:“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所有新课程研究的成败,都将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索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现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教的问题。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到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地说,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历史教学的很多领域,诸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师培训等等,每一个领域都可能会制约教学实际的创新。

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要不然就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四、以史料运用为条件

人们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

五、以周密设计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甚至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

六、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实际中要注意避免以往传统模式下运用方法时的弊端,或是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方法的效用,以为某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用到哪里都会灵”;或是僵硬地照搬和套用某一种方法,而不去考虑学生、教材等具体情况;或是只注重方法运用时暂时的、表面的效果,而忽略学生的心理活动反应,等等。

总之,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历史教学,逐渐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

初中历史论文:初中历史教学中闪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摘要: 初中历史教学找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历史课教学的血肉和灵魂。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体采用假设性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合理的引导,也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恰当而典型的历史片段有效地进行,更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以各种方式方法让学生的“学”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力、情感、态度、价值的碰撞,学生的人格,人性和文化素质的完善与升华,使之适应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思辩性及强的学科;它的内容既古老又有时代性;它的知识既丰富又庞杂。所以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入点,更谈不上对蕴涵在历史知识中丰富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挖掘和提炼。然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目标规定上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所呈现出一个突出变化是它大大突出了以往教学大纲单纯的知识和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功能结合起来,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历史课程教学的血肉和灵魂。

那么怎么才能从丰富的历史知识中提取历史情感,完成新课程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呢?

课堂是进行课程改革的前哨阵地,让学生感受是一种最优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我们所要传授的知识往往只能对他们形成平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恰如其份的时候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内化”知识,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个性得以张扬,以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谈一些粗的认识。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假设性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合理的引导。

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氛围之中体验历史。例如我给学生讲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的时候,让学生观看有关八国联军侵略时的录像资料,还展示了因此而流落到海处的一些国宝文物的图片。影片放完以后,同学们都很激动,我问大家,看了影片以后有什么感想,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对待这些曾经在侵华历史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国家呢?接着有的学生喊出:“去那些国家把我们的国宝抱回来、也放火烧他们的宫殿。”可以理解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以牙还牙,以仇报仇”的程面上,这显然学生被这个问题吸引了,但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情感态度当中做出理性的选择呢?我就假设、现在如果你们将要做的事情就是带着最先进的武器,跨过大西洋,来到那些曾经入侵中国的国家,攻入了他们的首都,没有人可以阻挡你们,你们可以干自己想要干的事了……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要把中国的国宝找到拿回去。” “我要把他们的博物都烧掉。” “我要把那些值钱的东西都带走!”

我又说道:好的,你们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等大家离开的时候,你们身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火海,老人,妇女在火海中惨叫,无数的人倒在你们的枪口下了。有人见证了这样的时刻,并记录下来,孩子们长大后再给他们看,他们看后的反映和现在你们的情绪一样,或许不久以后,战争和悲剧又一次重演了,或许我们的星球就因为这样的战争而最终走向灭亡。那么大家觉得你们今天的选择正确了吗?

教室里很快平静下来,过了一会,有人说:“那样我们岂不是就成了帝国主义了。”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

最后大家讨论,到底该怎样对待呢?同学们得出了两种意见,一是发扬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友好的传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另一种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建设更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最终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由此,深化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导教育。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和体验价值观,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恰当而典型的历史片段有效地进行。

历史知识有丰富的情感因素,为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利用典型的历史片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体验价值观。例如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中有邓世昌投海自杀殉国。我组织学生讨论他的这种行为,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升爱国主义情操。出乎我意料、讨论中学生形成不同的观点:一部份学生赞同邓世昌的自杀殉国是爱国的,认为邓世昌以死抗争唤起民众、拯救大清死得其所;一部份学生认为邓世昌的生命意识太淡漠,不值得提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邓世昌那样,谁来继续斗争?也有的学生提出,邓世昌是个懦夫,为一次战斗的输赢,就去自杀。如果我们都向他学习、一次考试失败了就也去自杀,那岂不是泛滥成灾了吗?学生们各抒已见争论不休,不可否认他们中有的观点确实有些偏颇,但是面对这此种情况,我没有粗暴地打断学生的讨论,也没有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查阅资料,用史实来完善自己的观点, 在这里没有结论,恰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这样的争论才不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而是用心灵去感悟,主动探究与体验历史,这样有效地形成一种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再现。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

曾说:“史学对于人生的关系,可以从知识方面和情感方面两部份去说。”历史的借鉴与智慧不是无意识就可以得到的,而要置身于历史氛围之中,用情境中的情节推出问题,渲染烘托气氛,才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段地去对历史事实进行感悟、理解和反思才可以得到。例如学习《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时,对于汉武帝如何才能解除“王国问题”的强大威胁,又不引起新的武装叛乱?我设计了“出谋划策”这样的情景,你是汉武帝面对“王国问题”,将采取哪些方法来解决呢?学生讨论后,果然学生想出了不少的“鬼点子”:派兵进驻;派官员去接管王国实权;挑拨王国间的矛盾,笼络收买;先礼后兵的武力办法制服;有不服从的就暗杀,使王国归顺;也可以鼓动民心,让人民自然服从朝廷等等。汉武帝却没有采用这些“鬼点子”而是实行“推恩令”,我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推恩令”的好处,进而明确了汉武帝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成效,从而学生体会到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又如讲造纸术的发明时。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一种书写材料,上课时就叫每个人都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有人说可以把字写在布匹上,有人说把字刻在木块上,有人说石头上也能刻字等等。我让学生分别在自己准备的材料上写上几句话,几分钟过去以后,只有一些学生完成了任务。我让大家停下来分析一下原因,台下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有人说石头太硬,没有办法流利地刻字,有的说木块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说在布匹上书写相对容易,但是价格太贵。还有人表示如果把刻有字的石头和木块带走是很费力的事情。我问大家如何来克服这些问题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用纸来代替。接着我让学生写50字的心得体会。很多学生写到:“纸是一种方便的书写材料、价格便宜,还轻便容易保存,又便于携带。如果没有纸 的出现,人们就无法记录下如此丰富的历史知识,纸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我为祖国古代文明而骄傲等。”这样学生深受感动,价值观得到了深化,也初步树立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事实上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用以上这些方式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力、情感、态度、价值产生碰撞,学生的人格,人性和文化素质得到完善与升华,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使之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显着增强。

初中历史论文:浅论学习初中历史的方法

一、如何运用归纳法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归纳法是其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以唐朝为例子。唐朝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5种方法:一是战争,如唐太宗借东突厥内乱,发动对东突厥的战争。二是设行政机构,如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三是册封,如唐高宗时,封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授予驸马都尉之职;唐太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四是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文成公主带到西藏许多物品、技术与书籍等。五是和亲,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

二、如何利用图示记忆历史

通过图形的识记增强记忆效果,同时也是借助图形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运用图示记忆历史自古有之,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曾经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可见图示记忆的重要性。图示记忆法所用的图包括地图和插图,插图是历史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与教科书文字紧密配合,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例如学习明清北京城和长城时,仔细观察和感受课本中关于故宫及长城的图片时,就能充分领略其宏伟的气派和博大的精神,这要比单纯文字阅读记忆的效果好的多。

三、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

比较是对事物认识的重要途径,只有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它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比较常常在有共性的事物之间进行,以达到深刻认识事物的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共同特征,以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发现事物的特征,以了解其鲜明的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取得进步。如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与唐朝的对外关系进行比较,唐朝的对外关系又可与清朝的对外关系进行比较等。

四、如何巧用数字和关键字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的记忆可以根据其内容的特点分成若干方面,再把相同或相类似的方面合成一个或几个数字要点,通过简易的数字代替繁杂知识的几个方面,通过关键字词代替知识的要点,从而化繁为简,达到记忆知识的目的。

如七年级下册15课“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这一问题,可归纳成三个方面,即改革机构;设锦衣卫;八股取士。另外“改革机构”可简化为“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五、如何掌握时间的历史意义

我们往往从下列四方面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1.历史地位。这是向前看得出的意义。就是看它在过去历史发展中占什么地位。这种意义往往带有“第一、标志着、开端、序幕、划时代、转折点、分水岭”等词语。如如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历史作用。这是向后看(包括事件的经过)得出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是对旧事务的打击、推翻和动摇作用;二是促进和推动新事物的发展。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闻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历史影响。这是从间接看得出的意义。如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4.思想意义。这是从现在看得出的意义,也可以说是现实意义,有些事件得出的经验教训,也有现实的思想意义。

六、如何通过必要的联系来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

有些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时期看似偶然,实际上有其内在的联系,并往往共同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学习历史要善于把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进行联系对比,从中找出它们的共性,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历史发展阶段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中”“戚继光抗倭”和第18课“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三个事件,一个因日本而起,一个因荷兰而发,一个因沙俄而生,但放在一起考虑,就不难发现,三个事件都因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而发生,这在以前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再与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相联系,就不难发现,明清时期的中国虽然强大,但在世界上却正处于国力下降并逐步成为其他强国侵略对象的阶段,这正反映了这一单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封建制度衰落、中国开始出现危机的历史特点

六、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是我们学习历史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在学习每一个历史人物时都会带上自己的感情,因此同一个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可能有很大的差别。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一是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在的时代去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时展的潮流;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人的道德标准。如对唐太宗应如何评价呢?我们要把课本上有关唐太宗的事例以及我们所了解的唐太宗的史实列出来,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七、材料式问答题的解答方法

在问答题中提供一定的历史材料,其主要得目的在于使设问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或为问题的提出设置一个新的历史背景。这类题目目前有增加的趋势,即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逐渐趋于融合。从形式上看,材料式问答题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材料和设问。在审题时要抓住两个方面:审题,弄清材料的中心思想和信息范围;看清设问,即题目要求回答什么。最后还要分析设问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在材料提供的新的历史情境中提问,有的是需要分析说明材料的观点。

八、充分利用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是历史空间直观而客观的反映,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变化。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生动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且可以达到时间和空间更紧密的结合。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概念。如学习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时,在阅读课本第28页得内容时结合29页的《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就可以从整体上了解隋唐时期都与哪些国家地区有交往,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概念。从图上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往的路线,有向西、向东、向南的陆路交通,有沿着海岸线的水路交通,通过交通网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了起来。其次,还可以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整理而成《唐朝对外关系示意图》,总体上把握整节课的内容。

九、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是提高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联系起来,辩证分析,才是正确分析事件的有效方法。如对宋辽的澶渊之盟的评价,可从盟约订立的背景、内容方面进行分析:澶渊之盟是在北宋抗辽取得军事胜利的情况下订立的,是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表现,给人们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盟约订立后,双方结束了战争,出现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双方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文化交流。只有一分为二,才能使评价更为全面、公正举一反三,分析夏金、宋金和义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

十、如何运用学科综合知识学习历史

历史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政治、地理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时间、空间,历史发展一自然地理关系密切。因此,借助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学习中,对

历史事件、现象,课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古代都成的选址,同地理形势、交通位置、经济重心与生态变化等有关;国家分裂统一的形成,也有地理环境的因素;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气候土壤、人口迁移、水利兴修等分不开。因此,结合地理等学科知识学习历史,能充分认识到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对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认识能力。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