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7 04:50: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新闻写作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以及互联网运行开放性的大环境之下,新闻评论对人们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引导新闻评论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当网络大V无法很好地引导评论的健康发展,网民对一些新闻事件争议频频,新闻真相扑朔迷离之际,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类纷争和事件,另辟蹊径,将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传统文化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在当今价值观念重建的阶段,使用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显得迫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闻评论;网络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它的道德价值系统历经上下5000年的历史,早已成为十分成熟的系统,纲常伦理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发达的网络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的深度也越来越广。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扶持,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备,网络知识普及率不断地提升,网络评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新闻评论如何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文化积淀深厚。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其主要源于整个民族的长期发展,是创造性的体现,彰显鲜明的民族特征。在长远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类型,如古诗词、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另外,在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诸多门派,拥有不同的思想,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彰显一定的连续性与遗传性。
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改变人们的行事方式,熏陶人们的行为,同时,实现对文化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文学和审美方面,优势更加突出。传统文化实现了与诸多地域文化的交融,在不同时期彰显先进性,尤其是面对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矛盾突出,因此,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强化对现实的指导。及时消除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对于传统文化与新闻评论写作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鉴于传统文化的普世性的特征,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都得以渗透和体现,尤其是在思想层次、社会文化等领域具有明显的指导和约束的作用。正是这种作用的存在,需要新闻评论者具有较高的责任感,能够以更加公平的态度对待形形色色的社会行为,促使其能够发挥新闻评论者的责任,服务社会。其次,在新闻评论的应用下,能够将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发挥新闻媒体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立足传统文化,有效开展评论工作。另外,以身作则,发挥自身行为对大众的影响作用,形成较好的社会效果。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新闻评论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互相促进。传统文化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社会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对新闻评论工作的开展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态度、责任和目标,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在新闻评论工作的积极开展中,强化了对传统文化的宣扬。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席卷微博、各大新闻网站的话题榜,从2014年年底停播到后来的遭剪辑,一度引起高度关注,连广电总局对此剧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专家的观点在于,这部剧女性服饰的开放性夸大了唐代妇女的大胆,唐朝女性的服饰情况可能只体现在该剧中一些宫女的服饰装扮上,主角的装扮并不代表唐朝的历史。很多人认为,该剧大胆的改编,是一种冒犯历史的行为。
撇开网络的种种争议不谈,如果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唐朝是历史上所有朝代中最为开放的朝代,也是女权意识和女性意识最为活跃的朝代。唐以前,甚至是之后的历史,男性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三纲五常”中,妇为夫纲这一金科玉律长期束缚着妇女的思想和行为。夫家就是天,就是妇女生活的全部。到了唐代,淳朴的民风、开放的氛围影响着长期受到压抑的女性,女人们似乎找到了母系时代的存在感。唐文化体现出来的便是一种兼容并包的大气派。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性自然有别于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的女性。唐朝的女人们,在开放的文风之下,努力寻求着自身的变化。同南朝娇柔的女性与两汉温良淑德的女性形象相比,唐朝的女人们更加自由开放。有了一定话语权的女性,在自身的服饰上大胆创新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观念的改变是唐朝妇女的一大进步之一。就审美观而言,唐朝的女人们深受胡文化的影响,崇尚健硕丰腴。这一改观,从唐朝的艺术品中反映出来。现当代艺术品中展示的妇女骑马击剑的情景,透露出胡人女性骁勇,不受约束的开放性格。这一时期的唐代女性在传统中国女性群体中,有其独特的魅力。距今1000多年的唐朝,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性深刻影响着女权意识的觉醒。太宗的一纸寡妇再嫁政策,突破了传统的贞操观念对普通妇女的限制。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的继位在很大程度上撼动着千百年来男权的尊严。可以说,这时的唐朝社会,妇女的权利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中国的女权主义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中国的女权意识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所谓女权主义,指的是女性希望与男性拥有平等的地位,主要体现在话语言论权、参政议政的权利以及平等自由的女性思想。在争取平等的过程中,女性还希望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在社会中展现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唤起更多的底层女性群体在思想、行为上的共鸣和觉醒。在1000多年的唐朝,女性在思想观念上获得了极大的宽松感,受到的束缚有所减轻,女权意识也空前高涨,最为直观的改变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特征等方面。从这些历史背景出发,对于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在服饰上的大胆改编和突破,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在唐代,女性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于:由于女权意识的复苏,意味着被压抑了千年的包袱终于可以大胆卸下,她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胡风”的影响下,女人们大胆地追求两性的自由交往。妇女自古以来被束缚了太长太长的时间,为了反对男人们的独断统治,她们首先在服饰上下功夫,吸收外域的精华,努力地实现着自我存在感。女性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遥远的唐朝,尚能容忍女性开放的穿衣风格,何况是现如今这个包容的新时代。《武媚娘传奇》删减事件表面看来主要是围绕剧中人物的服饰问题而展开的评论、争议,其实质准则是主流文化与当下的娱乐文化之间的冲突、斗争。如果我们站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精髓的立场,对这场论战中的是非曲直是完全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网络时代的当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运用于新闻评论领域,开拓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为新闻评论的健康发展确立崭新的方向,让今天的新闻评论深深地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充分发挥评论的引导作用、监督作用、表态作用和深化作用。
作者:郑尘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电视各种新闻性内容、新闻报道形式等统称为电视新闻,它是电视台节目的主体、骨干,电视新闻写作也因此占据关键地位。随着新时期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写作不再是简单的事情。本文从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入手,讨论新时期电视新闻写作要领,旨在促进电视新闻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电视新闻;写作;重要性;要领
新媒体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新时期,人们对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的电视新闻写作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改革新闻写作、掌握写作要领对整个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视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关联出一个画面,增强整个新闻的对比性和说服力。电视新闻自身是有选择性的,但如何让观众从很多可选择了解的内容中直接理解新闻工作人员想要表达的意思呢?这不仅需要新闻制作者处理拍摄画面,新闻写作也要发挥关键作用。电视新闻写作和播音语言、画外音同时存在,它能让新闻画面变得更加具体生动,能关联起整个新闻中的不同画面。[1]电视新闻写作并非只为听而写,它还必须体现为视而写的特点,如果电视新闻只使用动态画面而缺少语言文字的介入,那么它表达的意思是不确定、不清晰的,所以电视新闻写作在电视新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亟待讨论和研究。
二、新时期电视新闻写作要领
(一)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鉴于电视新闻写作为听而写的特征,要求写作时必须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当然,此处的口语化并非是指对日常用语的完全照搬,而是要讲究表达语言的技巧、艺术。为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亲切感,以方便观众接受,写作时要将书面语言转变成口语,如“意即”这一常见书面用语就不适宜在电视新闻写作中出现,而应改成“意思是”这一口语表达形式。同时,可能出现于电视新闻写作中的文言文也要转化成白话文,如在电视新闻写作中要尽可能少使用“之”“乎”“也”等词。另外,电视新闻写作要少使用单音节词,多使用双音节词,确保报道有足够强的音韵效果,原因在于双音节词有较长的音波,能让观众听得更加清晰、准确,如把“并”改成“并且”、“已”改成“已经”、“可”改成“可以”等。
(二)确保视觉逻辑合理
视觉逻辑具体是指电视新闻的画面与文字是一致的,且文字受画面的支配。在电视新闻写作中,部分句子不但语言通顺,且辞藻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当把文字和画面配合在一起时,就极易出现两者不契合的情况。换言之,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件会被视觉逻辑限制,且电视新闻的逻辑顺序是不能随意变动的,如白天的人物采访不能和夜间的晚会配合在一起进行镜头的切换。对电视新闻而言,不能随意切换时间、地点,这就要求写作人员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还要具备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在写作时确保文字与画面的一致性,使文字的使用更为恰当。例如,在用文字解释画面时,应及时通过字幕或语音播报等形式加以解释,不能留下大量的空白,也不能发生文字不符合画面视觉逻辑的现象,避免发生逻辑错误,确保电视新闻写作有合理的视觉逻辑。
(三)保证专业性的写作
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写作不仅要满足不同的受众人群、不同的传播载体,还要保证新闻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确保所获取的新闻信息的权威性。例如,电视新闻写作的词语、语言、配图等要紧跟社会热点及时展潮流,且不能为迎合部分大众的口味而引用恶俗、低俗的词语、语言、网络用语等,要保证电视新闻的权威性;电视新闻传播要把文字、声音和图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观众获得听觉、视觉、感官的一体化享受;在写作电视新闻文字稿件时,还应重视选择不同的主持风格,尤其是严肃的新闻必须慎重选择主持人,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避免引起观众的不满甚至抵触情绪,从而保证电视新闻写作的专业性,树立其权威、专业的形象。
(四)科学运用新闻导语
新闻工作人员写作的电视新闻的导语应倾注一定的情感,以强化电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诱惑力。为避免电视新闻导语写作出现老一套、一般化等问题,新闻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从而科学运用新闻导语。一是科学选择写作导语的角度。例如,针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写作角度不同,导语也会出现差异,报道某一个成就或某一个事件时,如果站在同一个角度写作导语,就极易产生沉闷、枯燥之感,而能站在生活角度或群众角度去写作就大不相同。二是要注意寻找反差,用简洁的语言将客观事物的对立面表达出来,用强烈的反差吸引观众的注意。如在报道XX山区的荒山没有绿化这一新闻时,就可将导语写成“在鸟语花香的春天,记者在XX山区见不到新绿,只看到约半数的荒山”。在该导语中,鸟语花香的春天和见不到新绿、约半数的荒山之间有强烈的对比,形象反差鲜明,让人产生一种不治荒山、难见春天的紧迫感,强化新闻消息的批评气氛。
(五)写好电视新闻结尾
电视新闻结尾一般指的是文稿的结束语。当一则新闻的导语、正文都成功吸引了观众之后,还要有一个好的结尾,以增强整篇文稿的新闻传播效果。好的结尾要做到紧扣导语、深化主题、加深印象、展示情感倾向,以此形成舆论。例如,电视新闻写作中常见的总结式结尾,即在新闻报道的结尾用文字总结整篇内容,最终将整体内容归纳到一个点上,在强化电视新闻信息传播效果的同时避免产生重复之感;还有一种结尾也是常用的,即悬念式结尾,因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果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该过程有时会较长,为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就可阶段性报道这一新闻事件,给观众留下悬念,促使观众关心新闻事件的进展,从而持续关注新闻报道。
三、结语
电视具备独特的声画并茂、视听兼备、便捷快速等传播优势。随着新时期人们对电视新闻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电视新闻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并掌握电视新闻写作要领,按照事件的性质进行客观的报道,从而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助力电视新闻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林玉峰 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摘要:如今,电视依然是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这是由于电视图文并茂、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具有较大的优势,所以通过电视传播新闻不容忽视。这也对现代电视新闻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不断加强文字的表现力,进一步提高写作功底,在稍纵即逝的荧屏上向大众传递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促使新闻报道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力求在新闻传播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现代电视新闻;写作技巧;探究
电视是现代传播媒介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大众都通过电视这个重要窗口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它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而在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文字语言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探究电视新闻写作技巧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写作技巧在现代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电视的传播方式具有声画并举、生动形象、真实具体等特点,并且其为大众提供了及时、翔实的各类资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类新闻节目,因其客观公正、迅速简要地向大众报道新闻事实,所以颇受人们的青睐。与别的传播媒体不同,电视新闻为大众呈现的是一场视听盛宴。可想而知,一条电视新闻如果只有图画没有文字解说,是很难被大众理解的。由此可见,文字解说是对画面的有力补充,不仅能深度挖掘画面内涵,而且还增加了电视新闻的信息量。另外,精彩的文字解说还能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极易引起大众的共鸣。因此,新闻写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其传播效果。所以,合理运用写作技巧会给画面的文字解说增色不少,更能突出新闻的传播效果,采取最通俗、最直接的方式向大众传递信息,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二、现代电视新闻写作技巧探究
(一)新闻内容实事求是
新闻报道必须实事求是,为大众提供真实的信息,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误导大众。人们都说新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真实,因此新闻写作也应秉承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用事实说话,既是报道的基本原则,也是实践方法,同时更是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电视新闻报道的价值:客观、公正。所以在现代电视新闻写作中,切忌说大话、讲空话和假话,否则将会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不仅会使电视栏目失去民众的信任,更会给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实事求是就是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在描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时要做到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缩小,更不能虚构,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始末等都要交代得一清二楚,既不能含糊其辞,也不能有任何违背客观事物本质的歪曲或掩盖现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深入人心,究其原因就是它在新闻报道中凸显了“用事实说话”的原则,所以成了被大众熟悉、青睐的电视栏目。
(二)写作主题力求精练
电视新闻报道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不能像报纸那样长篇大论、语言华丽。现代电视新闻写作要突出“短小、凝练”的特点,在最短的播报时间里,通过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向观众传达大量有效的信息,并使文字语言和电视画面相结合,做到文字与画面互为补充,达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新闻写作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必须集中表现主题,做到层次分明、主次清晰,让观众能够很容易就抓住新闻的要领,否则就会给观众留下模糊不清的印象。另外,进行电视新闻写作时,文字语言要尽量精炼,不要繁冗啰嗦,不然会影响观众的收看效果。所以,新闻记者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要精心提炼客观内容以揭示主题,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在这方面,台湾电视新闻的处理方法就非常值得学习。大部分的台湾媒体要求其短新闻内容在一分半之内,并且在一分半的新闻内,要加入大量的同期声以及足够的信息,这就让台湾的短新闻非常紧凑,给电视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观感。
(三)语言重视口语化
电视新闻写作要做到口语化、通俗化,才能被多数的观众理解、接受,获得广泛受众群体的认可。口语化并不是不加选择地使用日常生活用语,仍然要讲究技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观众更容易接受新闻播报。首先,新闻写作时尽量不要出现书面语、文言文,要把其转化为口语。贴近群众生活的语言才能使观众不会产生难以理解的感受,同时又感到亲切自然,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能满足大多数观众的需要。用老百姓熟悉的语言实话实说,向老百姓讲述新闻事实,应避免使用让人觉得深奥难懂的词汇,特别是一些生造词汇。另外,在现代电视新闻的写作过程中应当注重朴实自然,如果一味地拐弯抹角就会使观众失去兴趣,经常出现心不在焉、听了下句忘了上句的情况。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文字的音韵效果,少用一些形容词、虚词,多用一些动词、实词,多使用双音节词,使表达效果更胜一筹。除此之外,语言还要富有节奏感。通常人们更容易接受节奏感强的语句,其有加深记忆、引起共鸣的作用。
(四)写作内容新鲜准确
新闻要达到受众注意、社会关注的目的,新闻内容必须做到准确生动和及时迅速这两点。因为人们需要不断了解社会上、世界上的新事物、新信息,在科技如此发达、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信息的传递速度快得惊人。这对新闻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作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新闻,并选择新颖的报道角度,把新闻报道写得又快、又好,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新鲜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传递给观众,吸引观众的目光,让观众把目光锁定在新闻报道中。同时,新闻写作不能啰嗦冗长,更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要有所侧重,使观众明白新闻报道丰富的思想内涵,既耐人寻味,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写作时要多挖掘新闻的思想深度。现在观众的需求不断提高,不再满足于仅仅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还要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这要求新闻采写人员在写作新闻稿件时要突出新闻的深度,这一点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需求日益增多,这对电视新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大众关注,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文字写作水平,不断创新与突破,力争新闻报道更富特色和魅力,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带给广大观众全方位、多元化的信息享受,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综合传播效应,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钟健 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电视台
摘要:自“走转改”活动实施5年以来,我国新闻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在文风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在写作时存在误区,导致走转改的初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践行。而新闻故事化又是“走转改”活动的核心所在,然而由于存在一定的写作误区,一些新闻与老百姓渐行渐远。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内涵入手,对新闻故事化写作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以“走转改”活动为例子,就如何加强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提出了几点写作技巧。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不断地促进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水平提升。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走转改”;写作误区;写作技巧
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是更好地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与新闻宣传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也是促进新闻写作文风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更是整个“走转改”活动的内涵所在。但是就当前来看,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故事化写作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为了更好地将“走转改”活动开展下去,写作出更多接地气的新闻,就必须在写作技巧上不断改进和优化。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内涵概述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实施,新闻故事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所谓新闻故事化,主要是采取叙述故事的方式进行新闻写作的一种技巧。所以在新闻实践中,不管是方案策划还是采访过程以及写作环节等,均需要确保素材挖掘的深度与广度。并在新闻写作时采取叙事的方式,在细化展示的同时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最终促进新闻传播效果的强化。与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比较而言,新闻故事化写作更具有趣味,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故事内容更加具有情感,同时也能有效引发读者的共鸣,因而其已经成为一种被新闻工作者所青睐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新闻自身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且具有较强新闻价值的人和事,而这又是由于其具有时新性特点所决定。在“走转改”活动中,大力发展新闻事业,必须从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上予以改进,从而更好地与观众的实际相贴切。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新闻事件和人物故事写作成生动鲜活而又不乏感染力与影响力的作品。而新闻故事化又是践行“走转改”活动的重要举措,所以不仅要观众接受我们的新闻,还要以普通人的视角对中国好故事进行讲述,使得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方式在群众形式和内容以及效果方面的呈现得到极致,推动“走转改”活动得到持续高效的开展。[1]
二、“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误区
通过上文我们对“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内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实现新闻故事化的写作,笔者接下来对近年来在“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故事化写作的误区进行总结。
(一)新闻内容庸俗
由于新闻故事化之后往往能得到更多观众的青睐,所以有的记者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往往挖空心思地编撰细节和人物对话,尽可能地使其缩写的新闻故事符合观众的口味,但是往往忽视了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导致一些假新闻猖獗,尤其是一些新闻内容较为庸俗,导致失去了新闻自身的意义。
(二)报道偏离重心
新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往往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尤其是一些社会新闻,具有的社会影响力较强,如市民的各种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等,采取故事化的方式,将其细节和情节报道出来,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的社会新闻都可以采取故事化的方式写作。尤其是一些反映社会问题和事件为主的社会新闻,由于急需有关部门重视,往往又是热点民生问题,所以通过故事化之后就会蒙上一层戏剧化的外衣,这样报道的重心就会偏离,进而极大地影响报道效果。
三、“走转改”活动下新闻故事化写作的技巧分析
采取新闻故事化的写作,为了更好地走出写作的误区,写作技巧十分重要,所以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就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技巧作出以下几点总结和分析。
(一)平民化的叙事技巧
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技巧根本就在于叙事技巧。只有在叙事技巧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新闻故事化的写作质量。尤其是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由于新闻市场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较多,因而广大受众在信息接收方式和接收内容上更具有个性化的需求,其自主性的权利也更多,所以在新闻故事化的写作过程中,不管是对叙事角度还是视角均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的要求。采取传统的写作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为传统的新闻写作主要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对人和事都是客观的采访,所以在这样的模式下,所写出的新闻往往会导致写作视角与新闻事件并不在同一平面,导致其真实情感较为缺乏,而缺乏人情味和真实情感会导致其传播效果不如人意。虽然这一情况随着“走转改”的实施得到一定的改进,但是在叙事上的平民化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记者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应从传统的旁观者逐步转移到参与者的角色上来,这样在叙事过程中就直接以参与者的角度将其续写出来,通过记者的亲身参与,在写作过程中增加感情因素而使得其叙述变得更加平民化,从而通过平民化的叙事将新闻讲述出来,就能有效促进其吸引力的提升。
(二)两深一实的技巧
所谓两深一实,主要是对基层新闻故事进行深挖,对写作素材进行深层化,从而更加真实地将新闻事实展示出来。这就需要记者自身注重新闻写作深度、厚度和广度的提升,只有真实而又典型的素材才能成为新闻作品的根本。要将新闻故事写好,就必须对新闻背后的故事深挖,且挖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从而为新闻故事化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就需要我们通过新闻写作素材,将传统的说教式新闻改成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新闻,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地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说百姓关心的事件。通过小人物和小故事折射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大事件,既兼顾了新闻性,又提升了主题,使得新闻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故事化的叙事技巧
除了上述叙事技巧外,还可以将新闻以故事化的形式叙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切实掌握新闻报道的切入角度。因为新闻报道无外乎写人和记事,所以要想将事件写得更具情节性,在叙事过程中,就需要准备掌握叙事的脉络,同时还要将故事叙述得跌宕起伏,我们要找出其切入点,并以清晰的脉络将故事叙述出来,使新闻故事清新而又独特。而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增加故事的悬念来提高其故事化,促进新闻吸引力的提升。悬念是新闻故事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可以利用设置的悬念将整个故事连接起来,将受众注意力牢牢地结合故事发展情节,从而促进受众对新闻接受的程度。通过悬念的设置、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高潮与结尾等保持紧张的心态,受众也会成为新闻事件中的参与者,更加高度地关注新闻中的人或事件,从而更加直接和强烈地提高新闻报道效果。此外,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取场景再现和强化细节的方式,将新闻自身的故事性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能促进其亲和力的提升,把微观的传播效果转移到宏观的传播效果上来,并紧密结合写作的对象,通过对新闻场景再现的方式,将新闻中常见的典型情节放大,从而促进新闻的感染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根植在受众的心里,从而通过细节展示促进新闻故事的叙述。[3]
四、走出新闻故事化写作误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新闻故事化的写作不仅要真实,而且还要在写作过程中注入情感因素,这不仅包含新闻事件中人物的情感,也包括了故事自身给观众带来的情感体验和新闻采访者自身的情感。情感感染力的大小将直接决定着观众的影响力,情感的再现必须真实,同时还要对再现的度进行把握,不能随意地将其夸大或者缩小。情感是新闻故事化的着眼点。在新闻故事化写作过程中还应做到深入采访,切实找出新闻故事的背景和原因,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更好地将情感因素释放出来,通过平凡的人体现不平凡的事,用真实而又典型的情节感动观众,促进新闻催化效应和认知态度以及接受影响作用等更好地体现出来。二是在写作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故事化而变得浅薄化。在新闻故事化写作过程中应深入生活和群众,挖掘更多真实的素材,而并非人为地安排和设置情节,只有在真实和准确的前提下,将新闻事件真实地报道出来,在有情节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的生动性,才能将新闻故事更加鲜活地呈现出来。[4]五、结语在新闻故事化过程中,我们应走出庸俗和偏离重心的误区,以真实为前提,采取针对性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写出真实、具有情感而又不乏活力的新闻故事,促进“走转改”活动的深入持续推进,在改进文风的同时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作者:林彦余 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
1先说标题
标题是主题的凝练,人们不看新闻,仅仅扫一下题目,就已经基本知道了新闻的大概内容。对于报纸来说,标题有正题、引题、副题之分,还有实题、虚题,但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标题是越简单越好。标题原则上要求鲜明、新颖、扣题。现在中央台已经发展到随着新闻内容的变化,新闻标题也在变化,一条新闻在不同的内容段落有不同的标题,这个我们还做不到,但这绝对是未来发展趋势。我们有很多记者都不重视标题的创作,标题不贴切、不准确、与正文不符是常出现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某某新区多举措激发企业发展原动力”,大家看这个标题表达的可能是新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发展。但问题是,这个标题一是绕嘴,二是让人不明白这个原动力是什么。原动力是产生动力的力,如水力发电的水力。你说激发原动力,那么是什么激发的,动力是什么表述得都不清楚。其实莫不如直接写成“某某新区多项新举措推动企业发展”。另外,这篇新闻中的内容与标题也有很大出入,文章一开始写了该新区内的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订单不断,然后让企业负责人谈生产形势,大部分内容与新举措都没有关系。仅仅在最后一段点了一句话“某某新区陆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为企业科学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文题不符、前后矛盾、不一致的问题。如果依照标题,就应该把着重点放在介绍这个新区出台的举措上。写标题还应该注意要短而精,不要大而全。要抓住新闻最主要的特点。有的记者最开始写了这样一个标题“最大的肉鸡屠宰加工项目投入试生产,我市畜牧业迈出绿色发展新步伐”,可能觉得太长,他又改为“注重生态文明,我市最大肉鸡屠宰加工厂增添绿色发展后劲”。这位记者可能认为绿色和最大的都是新闻点,都舍不得丢掉。其实,标题过于全面,一是冗长,二是掩盖了亮点,三是不生动,莫不如改为“绿色食品加工给企业增添后劲”更好一些。
2关于导语
导语是个引子,一是要抓住事物核心,二是引导观众。写法上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抓住重点,引人入胜。这里举三个例子,一是注意言简意赅,避免重复。像“2011年10月,一支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宝石花志愿者服务队在某某公司宝石花志愿者服务公司成立”,一句话用了两个宝石花志愿者服务的字样,显得有点啰嗦。二是导语中的几句话要注意因果关系,因为导语主要是引导、铺垫的作用,寥寥几句话就是为了一个主题,应该有关联。像“网络时代,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方式。而目前,新颖的网络订餐更吸引了不少餐饮企业和市民的关注。在全国上下厉行节俭的今天,这种餐饮形式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记者想表达的东西我们都能理解,但这三句话,一句话一个意思,从网上购物到新颖的订餐业务再到厉行节约,让人觉得转得太快,跳动较大。还不如这样写:“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订餐也在我市悄然兴起并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这种形式给买卖双方都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方便。”三是注意导语和正文的衔接。像这样一个导语:“给草莓喝牛奶你听说过吗?在某某地记者就看到了这样的新鲜事。”应该说导语还是比较吸引人的,但从正文看,第一段写的是某个专业合作社坐落于某地的山坡上,某人2011年在广州打工回乡后,一眼看上了这片山坡地,在这里建大棚种蔬菜,没啥效益,2012年经朋友介绍,引进韩国永熙草莓,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和市民前来采摘。然后接同期声谈了一些事,同期声后又说由于这里草莓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采用蜜蜂授粉,减少了畸果等等,基本上这一大段都没有提及牛奶,这样观众觉得好像与导语介绍的没啥关系,也不知道牛奶和草莓的关系。文章只是在最后写了为了提升口感,从草莓坐果开始,每十天给草莓喝一次牛奶、豆浆和中草药调制的营养液。经过营养液的滋润,草莓如何如何,这时,观众已经没有兴趣了。所以我们应该趁热打铁,接着导语直接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写出来。
3关于正文
新闻写作常说“凤头、熊肚、豹尾”,正文是新闻中最厚重的部分,对于正文,虽然要讲究文采,但我想第一还是要实在,避免用长句子,这也是转文风的具体体现。像“今年69岁的刘某,是望海乡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有9亩地,以前靠种大田为生,一年下来七八千元的收入勉强维持家用。自从三年前加入丰硕果蔬种植合作社,他建了大棚,种了香瓜,每年十多万元的收入,让老刘生活明显改善了”。有点太长了,如改为“今年69岁的刘某在望海乡种了几十年的大田,但每年七八千元的收入也就勉强维持家用。自从三年前加入丰硕果蔬种植合作社开始扣棚种香瓜后,每年十多万元的收入让刘老汉的生活彻底改变了”。第二要严谨,用词要经得起推敲。像“某部门从抓学习重程序入手,强化依法行政”,行政是行使国家权力,是需要正确行使、依法行使、按规章制度行使的,至于是需要强化行使,还是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值得我们商榷。还有像“与往年相比,今年参加海葬的人数多,海葬家属来自全国各地”,海葬家属是不是有歧义呢?第三要注意保持前后顺畅一致,像前边说“我市已经连续五年开展海葬活动,后边的殡葬管理所所长在同期采访中说,我们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开展海葬活动了”,前后矛盾。第四句子要完整,像“海军航空兵学院某场站常年照顾孤寡老人”,应该是场站官兵照顾老人。第五是尽量别说废话,有这样一个稿子,内东社区,是有近三千户居民的大社区,邻里纠纷、居民生活困难较多,开展社区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机关干部在工作中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平时不能坐在办公室里,要常去居民家里转转,才能知道他们有哪些困难。其实,谁都知道社区工作不容易,谁也都知道坐在办公室里不能了解实际情况,这些常识如果我们记者说出来,就显得有点幼稚了。第六是一些行业用语要尽量通俗化,譬如污水处理厂的COD铬指数,尽量变成大众熟悉的语言,如果我们自己搞不清楚,原则上宁可不写。
4最后说一说文风的问题
现在全国媒体界都在鼓励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前不久,有记者送过来的一篇稿子,题目叫《暖春》,内容主要是:近日,电视台走基层活动小组来到水泉村,看望那里的村民们,为他们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村民邓某有心脏病,一年前患上脑血栓,全家生活重担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我台记者及时伸出援手,联合企业送去种子、化肥还有农业知识。(同期声:村民:很感谢。谢谢记者的帮助。)我台开展走基层活动以来,一直坚持听百姓心声,为百姓办实事,这些行动就像缕缕清风,温暖了村民们的心田。我感觉,这篇稿子有点说得过大、过度渲染气氛,还有点自吹自擂。如果现在农民得点种子化肥就有春天般温暖的感觉,是不是太容易满足了。另外这个题目也有点不知所云,好像是电视剧的名字。我们要搞清楚,记者走基层,主体不是记者,而是基层群众。要向百姓学习,像群众靠拢,发现群众的智慧和优点,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和领导者。
作者:王睿 单位:葫芦岛广播电视台
一、理论讲述前的案例导入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大多数都是死记硬背,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个困扰,不少学生能背诵出很多新闻概念,能准确地将新闻名词与概念内容结合,可是在真正运用的环节中,却对不上号导致抓不住重点,直接影响到动手能力。通过案例进行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新闻报道策划”这一章节,对于“新闻策划”这一概念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如“新浪网”和中央电视台“神舟八号”飞船的报道来讲述,说明新闻报道策划能给新闻报道增添色彩,有图片有视频资料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引申出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又如,在新闻传播领域每年都会出现的假新闻系列,这些都是记者有意或无意为之的“策划新闻”,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分析其概念以及坏处等等,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区别开来。通过案例的导入,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基本概念,同时也能使课堂活跃气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教师为主导,但学生是主体,举例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扩展,使学生在领会了概念的内涵后能够举一反三。
二、巩固知识的案例讨论
在本课程的教学当中,每一章节的知识讲述完毕之后都可以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巩固。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曾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2]课堂的讨论能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的真正提高。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教师组织学生对于某一案例进行讨论,如在“记者修养”这一章节讲述完后,我们可以讨论相关案例,如对于公众人物的采访报道中,记者作为采访者应该是秉承新闻传播的报道原则进行常规报道,还是窥探其隐私挖掘八卦博取受众眼球呢?诸如此类的案例分析及探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判断是非也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更要接受来自于其他人的质疑和反驳,进而能在师生之间的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同的意见适时恰当地进行评析,加深学生对章节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模仿
本课程以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那么在实践教学这一模块中,模拟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即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通过模拟新闻事件,要求学生针对其或者热点人物拟定新闻提纲,制定采访方案,模拟现场。这有利于学生对于新闻采访过程有一个全面而直观的认知,也能对在采访活动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能使得教学效果有质的突破。例如,在国内外或者校园内外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我们可以模拟新闻会,组织学生一部分模仿新闻会的发言人;另一部分模范新闻会的记者,这样能使学生在案例中真正揣摩新闻会的流程和作为记者如何在新闻会中取得提问的机会等等,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以上的应用模式中,我们应当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作为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是第一位,本课程中所运用到的案例应该来源于我们的现实,同时也应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案例,所以,在案例教学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案例讲究时新性。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时效性极强,我们在本课程中如果想要学生具备更好的业务能力,培养他们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洞察力,那么我们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一定要与时俱进,涉及最前沿的社会问题,选择时下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比如在讲解“会议新闻”这一章节,可以以每年两会为例,但是应以最近年份的会议案例为主,否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打折扣。其次,精心组织案例讨论。在安排案例讨论之前,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准备:(1)对要讨论的案例全面深入的了解。(2)做好案例讨论的过程安排及教学设计。(3)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对于某一新闻观点的分歧,有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4)积极引导学生,激发灵感。这些都将决定着案例讨论教学效果的好坏。最后,总结评价案例教学。不管是运用哪种方式进行案例教学都应该及时地给予总结评价,这是教学过程升华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在讲评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入手来进行评析,尽量多角度多层面的阐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潘娴 单位:三亚学院 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
一、精心把好新闻质量关
对于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记者和通讯员的原稿只是一个半成品,如果把播报的新闻比作一间房屋,那记者和通讯员的原稿只能算是“毛坯房”。只有在交给后期编辑后,经过编辑的后期加工整理和升华,才能成为可以公诸于众的,有价值的或者价值比较高的“成品”。所以,一篇优秀的或者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报道能否与大家见面,能否吸引受众,获得好评,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知名度,编辑起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他把握着整个新闻的质量关。在记者和通信员的稿件中,由于多种原因,总会经常性的存在一定的疏漏之处,比如说,有的原稿写作比较枯燥,对读者和受众来说根本没有吸引力,激发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有的原稿可能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是可能表述不清或者是被轻描淡写,浪费新闻资源,或者只有一条线索,没有进行深入发掘;再比如有的原稿标题太死板,空洞乏味,缺少点睛之笔......这些问题都需要后期编辑来对此加以修改完善,优化升华,通过对原稿的删减,增补,润色,力求能够真实、全面、客观的反映事实。所以,在后期编辑上要严格把关在创作,是原稿的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和升华。
二、把好舆论导向关
无论到什么时候,新闻的价值都集中体现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但是现在由于信息渠道的增加,每天都会有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的涌入人的眼球,这其中有真正关系到公众利益的信息,也有供人们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信息,同样也包含了低俗无聊的垃圾信息,可谓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其中垃圾信息会像病毒一样在社会中蔓延和传播,从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被逐渐稀释,挤压和淡化。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对编辑活动放任自流,即便是在最为尊崇“言论自由”的美国也没有多少人认可言论自由的绝对优先地位。对于新闻来说,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对事实的报道,从事的舆论角度来审视,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能否成为新闻,能否被大众广为传播,要看它是否与人民大众的利益相关联,是否凝聚了人们的社会需求,新闻本身的价值是给社会和受众以积极地影响,新闻报道应该流露出“正能量”,传递出主流价值观。编辑平台是一个话语平台,在编辑的时候,同样也拥有了话语权。新闻编辑应该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人的“把关人”。在一个新闻编辑的工作中,应该始终把引导正确的舆论放在第一位,是舆论导向为工作的基础和生命。在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宣传报道中,要准确地判断出新闻的价值,看其能否“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从而在新闻报道之后,能够与民众产生共鸣,凝聚力量,进一步激发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社会更加充满活力。所以编辑在选稿时,首先应确定新闻的真假,然后对稿件的政治、思想,价值等作出一个准确的评估,然后再进一步润色加工,达到消除“杂音”,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目。马克思早年说过的:“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这一句话在今天也同样适用于所有媒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新闻媒体一定要做到“用心体会,用心说话”和“用事实说话”,只有将新闻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不断的发展,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焦宪杰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摘要:会议新闻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一些政务类媒体来说。很多读者对会议新闻不感兴趣甚者有些抵触情绪,他们认为会议新闻枯燥乏味且新闻价值相对较小。同时,很多记者也认为会议新闻报道非常简单,只需要套用固定模版如出席领导、领导讲话、会议材料,然后整理加工即可。事实上,要写出读者爱看的会议新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各种碎片化信息、标题党新闻等更能吸引眼球。因此,如何借鉴新媒体写作的优点改进传统会议新闻的写作模式,让读者燃起对会议新闻的兴趣,是文章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会议新闻;新闻写作
1会议新闻的写作特点及现状
会议新闻就是会议上发生或与会议有关的新闻。通常可以理解成是报道会议的新闻。会议新闻是十分典型的“硬新闻”,它严肃而又程序化,给人冗长、枯燥、空洞的印象。目前的会议写作,基本遵循着一定的模式,基本由出席领导、领导讲话、会议材料等组成。从某种程度上说,会议新闻非常重要,它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会议新闻自身的特点以及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会议新闻的阅读正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形下,会议新闻写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当然,也是新的发展机遇。
2新媒体时作的特点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他说,对于整个人类史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媒介本身。这些媒介改变着我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法,造就了我们生活方式的本身。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形式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PC端、移动端等媒体介质的不同造就了媒体之间写作特征的差别。当然,在各种媒体的信息中,新闻价值决定信息价值这一基本的原则不会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媒介终端的不同,造就了其受众群体的不同,从而其写作的特点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异。
1)冲击性的标题和图片。标题的写作,在传统媒体新闻写作中也一样重要。但由于新媒体具有更海量的信息和更高的时效性要求,因此标题写作更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微信文章中,标题和封面图片是最先进入读者视线的内容。因此标题和封面图片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们决定着读者有无兴趣继续阅读文章。所以在微信中,各种吸引注意力的标题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如雨后春笋一般,以至于“标题党”几乎成为新媒体的普遍现象。所以,在微信传播中,封面图片、各种形式的文章插图、表情包大行其道,也吸引了更多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眼球。
2)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载体逐渐增多,新闻写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各种语言符号都能在新闻写作中找到身影。这些新鲜的语言文字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多样性及表现力。新媒体的读者年轻人居多,因此采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风格是新媒体写作的不二之选。由于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媒介本身平民化、碎片化等特点,其新闻写作的语言青春化、趣味化、个性化的特征更为明显。因此,个性化的语言、观点在新媒体上更具传播力和影响力。
3)新技术小功能表情包。新媒体的大力发展还伴随着VR、直播、H5等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博、微信的小功能、小程序不断更新换代,各种热点、热图、表情包大行其道。在新媒体的写作中,熟练使用这些新技术新玩法,使得文章的表现形式更加新奇多样、个性活泼的同时,读者的体验也更新鲜刺激有趣新奇。例如在微信已经实现了在线直播的功能,用户可以进入直播室,公众号与其粉丝之间还可以有自己的小型直播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在平台上推送文章,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与作者进行实时互动。
3新媒体时代会议新闻写作的思考
1)强化标题意识。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新闻中,标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让读者产生阅读新闻的欲望。会议新闻的标题写作可以借鉴网络媒体的经验,把会议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因此,它要能概括新闻中的主要事实、新鲜事实、重要事实,在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把标题做的生动且尽量不要用会议的名称作为标题。当然,会议新闻相对严肃,不能“标题党”。标题党是以夸张、耸人听闻为标志,而会议新闻的标题与会议内容、新闻事实相关。
2)打磨关键字、导语和摘要。导语就是以凝练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新闻开头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新闻中的导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介绍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是整篇新闻的精华。关键字和摘要,是新闻在新媒体传播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搜索引擎的收录和检索,决定新闻信息能否方便快捷的被读者检索到。因此,关键字、导语和摘要也是会议新闻写作中的重要部分,它要求作者必须吃透会议精神,从中选择最主要的、读者关心的信息和关键字来落笔。
3)善于将会议新闻“写活”。会议新闻写作,程式化现象比较严重,读者读起来枯燥无味。在全媒体时代,记者既要追求快、准,更要追求深度和可读(视)性。如何让新闻报道具有可读(视)性,惟有挖掘新闻中不平常的故事,惟有时刻保持一颗健康的猎奇心[2]。要选活的事实,用活的材料。除重大的会议外,一般情况下要力戒大段抄录会议材料,堆砌“死”材料。记者在参加会议时,要善于捕捉会议过程中出现的生动而有趣的活材料。还可以改变通常的会议新闻写作方法。不同的会议有不同的特色,跳出报道的所谓“常规”模式,在准确把握新闻价值的基础上,选择好新闻报道的角度,以写作手法的特别之处吸引受众,以最恰切的形式表现会议特色,这样的会议新闻才不会落入俗套,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4)新闻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会议新闻的语言长期以来官腔十足,经常整篇文章读下来,都是官话、大话、套话、空话。可以说,这样的语言没有多少活力和生命力,让人感觉老气横秋、暮气沉沉,读者读起来也生涩拗口,更别提喜欢了。在这一点上,新媒体就完全没有这些问题。新闻读者由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对新闻的阅读和理解方式也不一样。使用通俗易懂的平民化语言来写会议新闻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装腔作势,使用一些难以理解的艰涩文字,在这点上可以适当借鉴新媒体语言的风格,选用较活泼轻松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使用流行语等方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还可以结合热点使消息更具吸引力,从而提升阅读量。
5)善于利用新技术。会议新闻如果只写会议内容会显得严肃枯燥,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记者除了要用文字真实呈现现场情况外,还可以借鉴新媒体的技术手段,直播一些会议外和现场内的花絮、片段,展示一下会场的环境、氛围,还可以将比较有亮点的细节单拎出来,增加新闻的丰富性和人情味。比如在党的报道中,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的H5作品《报告中的“四个新”》,针对党的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对报告最新提出的四个重要判断:新时代、新思想、新变化、新目标,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展现。
6)灵活利用会议新闻的背景材料。新闻背景,就像电影或者小说中故事发生的环境一样。电影中的背景有利于剧情发展,而新闻背景则有利于读者弄清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分量,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使之更鲜明更突出。因此,用巧当的方法使用好会议新闻的背景,就能增加会议新闻的厚度和深度,提高会议新闻的价值。因此,参加会议前,要提前了解会议的背景,这些背景材料往往蕴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同时,这些背景材料可以帮助你把会议消息写活写生动。因此,适当借鉴新媒体的经验,为会议配置合适的背景材料链接,可以给读者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阅读选择,同时,还可以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厚,主题更为突出。
4结束语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媒行业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媒体形态的变化,人们获取信息方式、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受众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信息传播活动中,他们更主动的选择新闻的种类和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这种形势下,媒体人员不断学习新媒体的技术和写作方式来适应时代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会议新闻是媒体信息中重要的内容,本文关注的是新媒体时代会议新闻的写作问题,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一些帮助。
作者:黄群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的大环境为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良好环境。新闻评论是针对生活中近期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议论,讲道理以及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媒体,是政论性媒体的一种新闻载体,同时也是新闻宣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研究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意义
跟随着时展的潮流,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当前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与其他的新闻媒体一样,解决了生活中许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新时期的报纸新闻评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研究报纸新闻评论的时候要换一个新的视角、新的形式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挥报纸新闻评论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传播客观正确的信息,尊重事实,并且针对事实进行说理,发表意见,充分地还原社会真实形态。研究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意义还在于明确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深化报道的主题,从更远更高的角度来全面地评价社会客观事实,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发展意义和作用。
二、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转变
(一)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专栏化的发展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转变,首先就表现在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专栏化的发展。专栏发表评论的这种形式,其实在我国早期的报纸上就已经出现过,但是真正的报纸新闻评论专栏性发展是在七八十年代之后。专栏性的发展使得在报纸上有一种固定的新闻评论形式,并且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报纸的内容,在新闻评论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新闻评论向专栏化发展,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稳定性。有着自己独特的和稳定的风格,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再加上新闻评论在报纸分布上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也有自己的特点,更便于群众了解社会信息,关注社会动态。
(二)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语言上的发展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语言上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主要在语言风格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是在新时期新社会条件下促成的。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新时期语言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语言使用更加追求与形象生动相结合。虽然说,大部分的新闻评论是以政治舆论作为导向的,再加上新闻媒体本身具有严谨的语法修辞。但是在新时期,要使得一篇新闻评论有较强的合理性,并且质量还要高,就需要在新闻评论中加入一些生动的语言,让生硬的语言变得更加的通俗,同时,也增加了说服力,让人民群众更加容易接受,从而达到新闻评论本身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语言上的发展,还表现在要求一篇好的新闻评论不仅在语言上用得准确,而且在修辞手法上还要精炼,要讲究一定的大众化,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更加容易接受,让新闻评论充分地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
(三)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要求对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者,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学识渊博,业务精通。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工作者在工作的时候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以及自己对知识的积累,还有业务的训练,做到不仅要精通政治,而且还要懂得经济等,为新闻评论工作的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新闻评论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需要新闻工作者有很高的见识,知识丰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涉猎更多的领域,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其次,要求新闻工作者还要有朴素的工作作风。新闻工作者要有朴素的工作作风,这样写出的新闻评论才具有一定的真实特点,能够客观地反映客观事物,根据客观的材料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并且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深入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进行实地调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作为新闻工作评论者还应该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科学严谨、清廉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去一些条件艰苦的地方,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结语
总之,新闻评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突破与进展。报纸新闻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其作用已经扩大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写作方式以及语言风格,还有对写作的要求是迥然不同的。在新时期,新闻媒体评论有了重大的突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地发挥了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在国家的进一步领导之下,新闻评论也随着党的政策,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在选材上也更加的广泛,还有在写作上也更加的规范,对我国现代新时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田文广 单位:吉林日报
1论点或论断的提出
1)落笔切题,亮出论点。一般重要的解说性和说明性的评论,常常采用这种立论方法。例如《光明日报》2006年1月11日刊登的本报评论员写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自主创新——学习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系列评论之二》这篇评论,开篇就落笔切题,提出论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科学创新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2)运用论据作由头引出论点。这种方法是用新鲜吸引人的事实或寓意深刻的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等,放在文章开篇作为“由头”,从而引发议论,水到渠成地引出论点或结论。如:1981年5月1日《辽宁日报》的题目为《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的评论。此文采取的是通过事实性由头引出论点的立论方法。作者先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某商店在学先进活动中,制定了改进服务态度的“三个一样”、“四个满意”措施,并将它贴在墙上。文章接着写道:可是,说是说,做归做,服务态度并无起色。评论以此为由头指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它贴于墙上以督促自己,这完全应该。问题在于订了措施并不行动,照样是一纸空文。结论是“:应当让它(措施)从墙上‘走’下来,走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里灵巧地运用拟人化手法,使静态之物转化为动态之人,显得俏皮、幽默、引人。由此可见,巧用由头可达到理从事出、顺理定论的目的。3)通过提问或设问的方式引出论断。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论断,如《光明日报》1979年2月8日发表的《“文”“理”议》一文。文章采取开门见山揭露矛盾、提出论题,并辅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立论:“当前,社会上流行着一股‘重理轻文’之风,高中以上学生和部分学校领导人尤甚。他们口头上不这样说,心里却是这么想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这种想法和作法对吗?‘理’和‘文’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很值得议一议”。提出论题后,论述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证,进而引出结论。第一层说明我国古代是文理并重的;第二层分析论证文理不可分家;第三个层次是结论:应当重理不可轻文。很明显,文中通过提问,顺理成章地引发议论并作出结论。4)通过辩论得出结论。同一论题的评论可以采用多种立论方法,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取得各自的效果。也可以采用通过由头或通过辩论展开论证得出结论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有时效果会更好一些。例如:在上海市中学作文竞赛中获奖的《重理岂能轻文》这篇评论,就是采用通过辩论得出结论的立论方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此文特点是通过批驳重理轻文的错误思想进行立论,进而提出了也要重视文科、文理并重的结论。文章指出,“重理轻文”这一错误思想来自人们的思想偏见和社会上错误舆论的压力。归结起来有下列几条:一曰“学文科无真才实学,学数理化才是真功夫,实现四个现代化少不了”;二曰“学文科政治风险太大”;三曰“学文科待遇差,奖金少”。然后,对此逐一展开批驳和说理。通过辩论,展开积极的思想交锋,在明辨是非中坚持分析说理。最后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理同等重要,不能重理轻文。有志于从事文科学习的青年要拿出勇气顶住错误思想不要彷徨”。通过辩论得出结论的立论方法,有助于评论立论有的放矢,尖锐泼辣,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过程中,以及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矛盾、思想阻力甚至流言蜚语。作为新闻评论就要敢于正视矛盾,善于运用各种立论的方法尤其是通过辩论进行立论,以扫除思想障碍,扶正祛邪,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把握逻辑关系
新闻评论,它的论证过程是一个推理过程,主要靠逻辑的力量说服读者。逻辑学要求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评论要求合乎逻辑地进行说理论证。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评论写作的逻辑关系呢?1)依理定形,顺理成章。评论是发议论、讲道理的文章。它要求用简明的语言讲清楚某个道理。因此,评论的结构形式只能以理为中心,必须服从事理的发展逻辑,实事求是。所以在写作前必须充分占有材料,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选取材料,理出思路。在写作时,要紧紧抓住自己所要阐述的论点组织和使用材料,用严密的论证来说明和证实自己的论点。2)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要使文章的中心突出,首先要确定论证的重点,然后在材料的安排方面下功夫,即先找出材料安排的顺序,看看哪些材料该先用,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如果材料属于平行关系的,谁先谁后没多大关系,即可采用分类法安排材料。如果是递进关系,谁先谁后有顺序要求,即可采用层递法安排材料。此外,还有接续关系和对立关系等。总之,安排材料,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用得恰到好处,层次清楚。层次分明还要求:段落之间的衔接要紧凑,文势的曲折变化要自然。为了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要讲究文章如何开头,如何收尾。要考虑讲哪几层道理使文章连贯,气通理顺。有时要退一步讲,有时要抓住关键性的字眼反复挖掘深意,有时需要间接证明,有时要用顿笔造成奇峰突起,使文章峰回路转,波澜起伏,等等。
3标题的确立
3.1新闻评论的命题新闻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吸引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太实、太露,或太虚、太玄的标题都不好,因为它很难抓住读者。给一篇新闻评论命题,大致有以下三点提起注意:一是要贴切,二是要简洁,三是要醒目。贴切就是指标题必须切合文章所写的内容,两者之间要恰如其分。恩格斯认为,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当然,简洁并不完全等于字数少,它是对于文字量与质全面衡量的一个要求。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标帜、眉目,那就应当醒人耳目。例如《延边大学报》1997年1月5日刊发的评论员文章《一个新的里程碑》,就比较贴切、简洁、醒目,有一种诱人深入的力量。当读者认真看内容时,就会将延边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跨越——五校合并、进入“211工程”这两件大事有新的认识。这对延边大学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端,永载史册的丰碑,因而用《一个新的里程碑》作题,恰如其分。
3.2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新闻评论的标题有如下种类:1)号召式:如《一定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2)论断式:如《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3)论战式:如《驳陈水扁的“两国论”》、《斥……》、《评……》。4)告诫式:如《不能再吃大锅饭》。5)赞颂式:如《赞余热发光》、《赞家丑外扬》。6)褒贬式:如《坚持党性,拒绝派性》。7)提问式:如《经济政策的动力是一切“向钱看”吗?》。8)并列式:如《井水与河水》、《“找米下锅”与“找锅下米”》。9)成语式:如《黔驴技穷》、《贼喊捉贼》。10)成语变换式:如《好事不要“磨”》《、“异想”定能“天开”》。11)散文式:如《别了,司徒雷登》。
3.3新闻评论标题的“立意”立意,即确定中心思想。立意的核心是一个“新”字。刻意求新,应该是评论员的追求。立意新,首先是要求观点的新。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意思来。其次是角度要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努力去寻找新的角度,找出新的突破口,给受众以新的启迪。再次是材料要新。新闻评论就是根据新闻(材料)发表的评论,材料是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政治评论或思想评论的明显特征。
作者:卢国文单位:四平广播电视台
一、现场短新闻,篇幅要短而精、主题突出
现场短新闻的难点在于,用600至800字左右的篇幅就要解决问题,既要有生动形象、烘托气氛和主题的现场环境描述,又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准确、鲜明地反映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做到短而精不等于舍弃事实的五要素,任何一篇现场短新闻,都要准确无误地交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缺其一或打马虎眼用“近日”、“某人”“、在某地”都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在描写叙述上做到以一当十,把与主题不相关的枝枝杈杈全部去掉,留下最能说明问题的叙述和细节描述。这样才可能使现场短新闻真正短小活泼,清爽利落,主旨突出起来。要达到这个目的,我的主要体会有两点:一是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主要的新闻事实及其来龙去脉理清楚,以便于采访注意力的集中,有的放矢,把最需要和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及时抓到手,把最鲜活的“菜”收获到篮子里。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胸有全篇,围绕主题,自如布局,干净利落。二是文字务必准确、简洁、凝练。形象地说,现场短新闻异于通讯,特别是长篇通讯。通讯是一座大山,可以大开大合、任意挥洒,即使有些乱石杂树,也无伤大雅;现场短新闻则宛如一方精巧秀美的小园林,其间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都得清爽得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容不得一丝冗杂纷乱,任何的粗疏失当都会很扎眼,影响整体效果。具体来说,现场短新闻的叙述忌讳枝蔓横生,须用最干净、最简洁的文字把事实说清楚,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用虚词。还有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巧妙地运用群众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现场短新闻,要及时快捷、鲜活
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为新闻报道的快捷提供了可靠与方便。现场短新闻及时性的特点,要求记者永远追逐正在发生或发展着的事件。报道时间距事件发生的时间越近,新闻价值越高,影响也就越大。鲜活,应该说是对现场短新闻的更高一级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作者要有敏锐的善于捕捉新闻的独特视角和观察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具体来说,要使一篇现场短新闻鲜活,必须使构成它的现场、事实、人物,甚至文章的结构都要尽可能地鲜活起来,一篇仅数百字的新闻作品,无疑应该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有机结合体,任何一个部分的粗糙呆板,都会造成刺耳的不和谐音,直接影响整个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鲜活的关键是,首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新鲜的预示事物发展方向的事实,善于从纷繁的现象中,发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为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这是使现场短新闻鲜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鲜活就无从谈起。其次应该在描写叙述的语言上下功夫,因为说到底,新闻作品要靠文字语言来完成。同样的新闻事实,作品出自不同的手笔,其深度分量、情采韵致、感染力会高下不同,究其原因,恐怕关键就在于语言的运用。
提倡现场短新闻的意义不可低估。提倡现场短新闻是一种返璞归真,返新闻事实之质朴,归新闻本源之真实。报道真切的事实,宣传事实蕴涵的真理,以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明力、感染力、战斗力。具体来说,提倡现场短新闻是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实际步骤和突破口。提倡现场短新闻说明新闻改革要坚持下去,也说明新闻改革是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向发展;提倡现场短新闻是提高宣传报道质量的重要举措。来自第一线的新闻,真切感人,能够提高新闻质量,丰富新闻质量;提倡现场短新闻是改进记者作风的重要途径。要采写现场短新闻,记者必须下基层、到现场,深入采访,细心观察。由此可见,加强现场短新闻的报道,对探索新闻改革,发展新闻事业大有益处。
作者:张巍巍单位:阜新广播电视台
(一)网络新闻标题的情感因素
网络新闻主要采取超链接的方式,因此在新闻页面是由大量标题组成的候选集群,受众在对标题进行阅读后,再决定是否点击进入正文。在这种模式下,网络新闻的标题是否能吸引受众点击阅读,成了整个新闻写作是否成功的关键。除了能够惜字如金地概括新闻内容,网络新闻标题还必须对受众的心灵产生震动,使得其情感上愿意主动接近该条新闻。①以新浪和网易两大门户网站体育频道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尾声期间同时推出的“奥运盘点”系列报道为例,在新闻素材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倾注不同感情的标题带来了不同的传播效果。新浪体育频道的新闻标题制作采取了数字归纳式总结的形式,通过“十大改判”、“十大逆转”、“十大争议”等标题展示新闻素材,同时又以带有情感色彩的关键词来获得受众共鸣。
这样的标题在情感的宣泄上较为含蓄,较好地坚持了新闻客观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受众的吸引力。网易体育频道则采取了立场鲜明充满激情的写作方式,《奥运好声音之奇迹之歌叶诗文:爱我就别怀疑我》、《奥运好声音之愤怒之歌陈一冰:为什么受伤的是我》、《奥运好声音之超越之歌孙杨:我是为游泳而生》是较有代表性的三篇报道。这三篇新闻的标题一方面巧妙地与当时国内知名的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联系起来,显得轻松俏皮,另一方面又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奇迹”与“超越”表示对叶诗文和孙杨的赞赏,“愤怒”则表示对陈一冰的支持和对裁判的不满。这样的标题言语不多却极有特色,容易得到受众的喜爱与接受。
(二)网络新闻写作的情感因素
在新闻写作中,对情感的运用主要有借景抒情、借议论抒情和借细节抒情等。对网络新闻而言,如何使得这些方法与其自身的特性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新闻工作者仔细思考的问题。
对网络新闻写作情感因素最大的助力是网络新闻的全媒体写作方式。网络新闻是文、声、图结合的多媒体形式传播,在其写作中可以利用音视频对文字进行辅助,增强传播效果。这样的传播方式,可以使记者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强烈感情,以多种感官的刺激来进行全方位表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②此外,网络新闻中习惯对关键字句加黑或者改变字体,这也有利于情感因素的有效运用。在网络新闻的写作中,记者可以对抒情的地方进行加黑或者改变字体处理,这样就让读者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内被吸引,不仅停留住浏览的目光,还会进行进一步阅读。
对网络新闻而言,在写作中适当地对情感因素加以运用,不仅会对新闻本身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在深化新闻主题的基础上得到受众认可。不过,更值得网络新闻工作者们注意的是,对情感因素的运用应该是有感而发,因情而动,无病呻吟或故弄玄虚只会招致读者的反感与排斥,久而久之连其媒体一起失去读者的信任,最终消失于网络时代新闻媒体竞争的浪潮之中。
作者:赖欣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美国马克大学新闻学院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采访训练时,曾闹出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学院请来一位“能源利用专家”讲课,这位专家说他与另外两位教授一同发明了一种“微型信息处理机”,只要家庭安装上这种机器,就可以强制节能。他介绍完自己的“发明”之后,学院的教授要求学生们按照记者工作的程序,每人写一篇新闻稿件。结果,当学生们的作业交上来后,让这位教授很失望。这些作业多是在谈此项“发明”的重大意义,没有一个人对事实提出疑义并进行核实。教授很生气,他给所有作业都打了“0”分,并写了同样的评语:“那人讲的是假的,你核对过事实真相吗?”原来,这是学校里有意提醒学生们采访时必须认真核对事实,才让一位别的系的老师来扮演“能源利用专家”,炮制了一条假新闻素材,没想到学生们全部“中弹”。马克大学的这次模拟训练,让许多学生们都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作为新闻记者,你搜集素材与写作的本领再大,如果不会核对事实,所写出的稿件是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之上的,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意义呢?
既然新闻写作核对事实如此重要,我们在采访时就要有“质疑”精神,绝不轻信任何新闻素材,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读者负责的精神,不怕麻烦,对已掌握的素材逐一进行核对,直到确认所有新闻素材都是真实可靠以后,才可以写作成文。那么,怎样核对事实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呢?笔者认为,下述几种方法可供参考:现场核实。写社会新闻,记者自然要经常深入第一现场采访。有的记者认为,只要到了现场,亲眼目睹了事件发生的过程,就能确保写出的新闻稿件不失实,正所谓“眼见为实”!其实,问题并不那么简单“,眼见为虚”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上世纪60年代,刚果发生了内战,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决定亲自飞往北罗得西亚调停。消息传出后,各国记者都涌向北罗得西亚的恩多拉机场等候秘书长的降临。黄昏时分,站在警戒线以外的记者们看见一架飞机降落后,从机舱里走出了一位男子,便推断哈马舍尔德来了,便纷纷发出电讯。第二天,很多报纸都报道说秘书长已到达北罗得西亚。
而事实上是,哈马舍尔德已在中途遭遇空难丧生。这次失实报道的教训告诉我们,记者的观察力固然重要,但当仅靠观察不能确定新闻素材的准确性时,绝不能用“推论法”去判断事件的真实性,而应该在现场就进行核实。实际上,采访的过程,也是求证的过程,因为新闻当事人都在现场,边采访边核对事实,既可省去事后核对事实的诸多麻烦,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新闻失实!向主管部门核实。当对某一事件采访结束后,为确保新闻的真实性,还应向有关部门求证。因为社会新闻所涉及的内容与人物,大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主管部门,这些部门不仅能提供更加真实权威的材料,而且对所管辖范围发生的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找他们核实新闻素材,既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又很容易全面掌握情况,还可以请他们帮助参谋一下,你所采访到的素材从哪个角度报道效果更好。可以说,向相关部门求证,是“一箭三雕”的好办法,在采访中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向当事人核实。社会新闻记者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所采访到的新闻事件找不到相关部门核实。有些新闻事件虽然能找到主管部门,但由于种种原因,主管部门不愿承担审查、核对的责任,拒绝介入此事。这时,记者可以另辟蹊径,直接找当事人、知情者核实。这种求证法应特别注意,不能只听个别人的介绍,对于重要事实既要向当事人求证,又要找尽可能多的知情者核实。必要时,还可以从侧面去印证。只要记者的采访作风扎实,不怕吃苦,同样也能达到求证之目的。运用资料核实。
因受记忆力所限,有的当事人在向记者讲述新闻事件经过时,也很难保证百分之百准确。特别是口述的一些数字,更不能轻易相信,应通过查阅相关权威资料进行核对。对于采访到的某些细节不太了解或拿不准时,就更应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求证,否则很容易闹出笑话。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上演时,美国的一位记者由于对剧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并不了解,也看不懂舞剧,他又不肯仔细查阅相关资料,结果错误地理解了剧情,写出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报道“:这是一个关于共产党士兵同一位美丽的农妇相爱的浪漫故事。她把他藏在山洞里,给他吃,给他喝,还给他生了一个孩子。”(见《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试想,只要他看过《沂蒙颂》之后能查阅一下相关资料,是绝对不会出现如此差错的,正是缺乏这个环节才弄出了笑话。由此可见,运用资料核实所采访来的新闻素材是何等重要!
总之,核对事实是社会新闻写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应该引起记者的高度重视。只要我们能认真做好新闻事实的核对,在采写时慎之又慎,就能把失实之处消灭在见报之前,确保见睹媒介的社会新闻都真实可靠、经得起读者的推敲!
作者:靖海汀单位:沂蒙晚报传媒有限公司
【论文关键词】:经济新闻遐迩;专业性;指导性;实用性
【论文摘要】: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除具备新闻的时新性、公开性、真实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1.经济新闻的含义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生活在经济之中。从个体到集体,整个社会都十分关心经济,重视经济。而传播经济知识,帮助人们将零星、个别的经济体验整合提升为理性的东西,则要数经济新闻最为有效。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经济新闻越来越被公众关注的现实背景。
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新闻?对经济新闻的内涵到底应该如何界定?由于审视的角度不同,说法也就各种各样。例如:"经济新闻是报道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新闻,或以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建设、经济政策、经济生活等。"经济新闻就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经济新闻就是人类社会最新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信息的报道。"
2.经济新闻的特点
2.1较强的专业性
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到一些业务性问题,而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介绍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到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记者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
但是应当指出,经济新闻不同于经济工作总结,也不同于专门的学术论文,它不像需要详尽展示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也不要求把业务问题说得很深,其着眼点在于,通过经济业务问题,来揭示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给受众以政策方面的引导或思想方面的启迪。也就是说,在业务性与新闻性这对矛盾中,新闻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业务性服务于新闻性。
目前新闻界流行一种说法:经济新闻报道往往写得"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新闻专业化的特点,经济新闻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被认为是比较难驾驭的一种,原因也在于此。
2.2政策指导性
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其内容本身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一些报道经济工作动态、经济战线新人新事的经济新闻,虽然不直接阐明政策条文,但也渗透着政策精神,具体体现着政策。比如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报道,关于宁波、杭州等地率先取消农业税的报道,关于总理许诺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报道,无不显示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政策的变化。因此,吃透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正确地反映经济政策,是经济新闻写作一项重要要求。
此外,高水平的经济新闻还善于从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入手,以辨证科学的分析、通俗化的语言来透视现象,揭示本质,预测其发展趋向,帮助人们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比如对当前中国股市的分析与报道,对今年推行的国有银行改革试点的政策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洞察国家的金融市场动态,满足人们在经济工作中的更高需求。
2.3服务实用性
经济新闻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服务上。既包括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法规、管理状况等,还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和规划状况、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心理及习惯等。这些丰富生动的经济信息,不仅是国家、企业参与经济竞争的"眼睛",也是引导群众生产消费,反映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经济新闻中的许多宏观信息己成为决策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一些微观信息己经或正在帮助企业经营者摆脱困境。1998年《中国乡镇企业报》上的文章《农村市场:农民富裕是前提》就分三个部分为农村市场把脉开方: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农村市场的开拓;要深入农村作市场调查,了解农民的需求;要健全农村市场购销网络,严把质量关。这则新闻实际上就很好地体现了经济新闻服务厂商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
2.4相对保密性
有些经济信息由于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口计划、新技术新工艺,不到一定的时候不宜报道,因此,经济新闻必须注意保密,注意做到内外有别,重大问题在报道前一定要请示有关主管部门。比如,我国或我方的进口计划一经制定,就要坚决执行,即使国际行情看涨,也要兑现。这种进口计划如果泄露,外商就会借机抬价,使我方蒙受损失。同样,如果外商了解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库存积压情况,就会借机降价,使我国在外贸中处于不利地位。
又比如,有的国家或外商由于与我国较友好,在出售给我国某一商品时价格较低,而出售给他国时价格高些。如果把成交价格公布出去,会使对方难堪。还比如,一些敏感问题的报道,如劳改产品出口问题。西方认为,劳改产品出口属于不等价交换,不能出口。如果记者不了解这点,专门报道我国劳改产品出口创汇的成绩,就会带来严重的负作用。正是由于经济新闻具有相对保密性,所以在报与不报,何时报道,从什么角度报道时,都要格外慎重和警惕。
结束语
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经济新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今天的新闻界,无论是综合性的经济报道,还是专业性的财经新闻,仍然有很多得不到读者的广泛青睐。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经济新闻写作的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新闻实践的成果,充分发挥经济新闻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探寻经济新闻规律,更好地追求经济新闻的本质特色。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多变、复杂的社会问题现实给我们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在详细介绍了社会问题新闻特性之后,从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新形势下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宏观把握。
关键字: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宏观把握
一、引言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一般取其狭义所指。
二、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是和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新闻特性的有机叠加。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坏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会问题信息一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开去,新闻的表征便会显现出来,使社会问题新闻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1)社会性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所有的新闻信息传播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社会的印记,无论这种社会性是强还是弱,是显在的或是隐藏的。但社会问题新闻与一般的新闻相比,其显示的社会性无疑更加强烈、明显和昭然若是。
(2)负向性
尽管某些社会问题终极意义上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如下岗职工问题,农民工问题,但大多数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的特征。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如犯罪问题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量多面广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作用,正是引起社会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
(3)震撼性
社会问题新闻以负面、消极信息为主,具有天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价值要素:反常性、刺激性、煽情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问题新闻有着与受众心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
三、新形势下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宏观把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要力求从宏观上着眼,从我国社会总体上,社会问题的现状走势上把握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在党性原则和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1、正确引导原则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各种新现象、新矛盾、新动向层出不穷,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介不能回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积极捕捉;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要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社会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周密部署,切不可头脑发热、草率从事。
2、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原则
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和耳目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问题新闻写作不但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这里笔者将运用社会学上关于社会问题解决的若干原则来分析。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首先,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属性,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系,它不是可观察、可感知的表面现象本身,而是隐藏于表面现象之后,把握和遵循社会规律,不仅仅是感知、观察社会现象本身,而是发现、认识社会现象内在或背后的联系。因此,社会问题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社会问题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最终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因此,社会问题新闻需要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三方面的规律性来引导受众确定解决对策。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遵循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准则,是消除不和谐现象,达到社会有秩序状态的基础。坚持这一原则,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必须:第一,分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许多社会问题现象的产生、内容、表现与存在的社会规范的状况有关,认识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有关的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识社会问题现象达到本质,而且是研究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对策的规范性的基础。第二,确定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社会规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破除、废除、修正、调整与待解决社会问题有关的现存的那些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是制定、建立与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的新的社会规范,包括明确规范的内容与选择规范的形式。确定社会规范即保证了社会问题解决对策及实施对策全部活动的规则性、合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三是遵循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公众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四是坚持社会进步性原则。这是指报道社会问题必须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根本目的。新闻媒体报道社会问题,为报道而报道,不考虑自己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样的话,往往会有碍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这样教训也是不少的。
一句话,受众的渴求、现实的需要和媒介的责任所系都对媒体社会问题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亦不能沉酒于自说自话的虚妄满足,因此学界理应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投以关注的目光,追踪其发展,针砭其利弊,预测其走向。
【内容摘要】:本文以美国报刊为主,从本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对西方报刊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作了阐述,并将这些特点与中国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我国经济报道能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更快的提高。
【关键词】:中西方、报刊、经济新闻、比较
21世纪正在冲破旧有的时空藩篱,把全球一体化的历史大趋势演进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现实。作为这一划时代进程的显著标志,传播国际化不可估量的起着推进的作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资讯传播,涵盖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革,都将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检验和评价。这或许正是近几年业内人士热衷比较中西新闻事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这个传媒的时代,经济新闻是目前报刊的必备“佳肴”。经济新闻是对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事实的最新状态和发展趋向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经济信息。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经济新闻在21世纪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
鉴于此,本文将以美国报刊为主,从本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对西方报刊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作出阐述,并将这些特点与中国经济新闻写作和报道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所引用的文章都是有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其中许多获诸如普利策新闻奖这样的大奖,这些报道对我国的新闻界应当能产生一点启发作用。
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几百年,西方新闻界对经济新闻的写作和报道有着丰富的经验,尽管中西方政治体制、根本经济制度、文化等各方面千差万别,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深化的现阶段,借鉴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经验,改进我国的经济报道,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从体裁上讲,西方报刊经济报道的主要品种有消息、深度报道、特稿、服务性报道、社论、来信等,与我国经济报道的基本体裁没有很大区别,但在其他方面与我国经济报道却有很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
1.本质上,西方经济新闻客观性与虚伪性并存
对西方经济新闻进行本质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经济新闻的阶级性和虚伪性。西方经济报道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有其虚伪的一面。美国的麦克尔.帕伦迪在他所著的《美国的新闻自由》中说:“任何一个在美国新闻界干过几个月的人都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说明由于来自出版商、老板和广告商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编辑部要不断作出妥协”的实情。当然,尽管西方新闻界标榜的“客观性”有虚假的一面,但西方经济新闻也大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作为传媒符合新闻规律,尽量做到“客观”,以争取读者的一面。如美国《未来学家》在2001年第一期发表《私有化过程重的七种错误做法》即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急于“私有潮”的种种问题而写,可读性强,也较为客观。又如1994年初中国开始金融体制改革,此事对香港影响如何,法新社1月27日从香港发回报道《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对香港有利》,所写内容也符合实际,西方各大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又如《美国总统掩盖其朋友可疑的金钱交易》、《富裕国土的穷人吃不饱饭》、《美国大兵比卡尼克和他的妻子成了住房短缺的牺牲品》等文章也体现了这一点。
2.内容上,西方经济新闻比较重视信息性、服务性和实用性
西方经济新闻几乎没有诸如“某某市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某某企业瞄准市场开发新品种效益大增”之类的经验报道,而是侧重于有新闻价值的消息、要闻、动态性信息,如《美考虑改变对日本的贸易政策》、《美国冬小麦减产》、《福特公司在越南投资设厂》等这样的文章,或者深度报道,诸如《日本正成为制成品进口大国》、《中国——世界发展最快的广告市场》等等,获普利策奖的《城市新问题需要新办法解决》深入报道了美国城市发展引出的用地、交通、住房等经济、社会问题,是这种深度报道的代表。另外,企业报道数量很少,并且极少介绍老板政绩,而主要报道该企业对经济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的最新动态,如公司易人,重大投资,公司裁员、扩员,效益、盈亏等,企业人物报道很少,只在任命、卸任时才作简单介绍,几乎没有介绍某某老板如何扭亏为盈等等的报道。
西方经济新闻经验报道少,是因为西方新闻界认为: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创新和多元化,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面临的都是复杂的环境、人、财、物因素,经验在某时某地可能会有用,而换了地点时间也许会完全失败甚至有害,每一种个性化经营方法可能带来成功,但若每个企业都采取这种方法则必定意味着失败,况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哪个经济组织会把真正有用的经验、商业秘密介绍出去?我国经验报道一向较多,主要是出于经验的“指导性”、“工作性”。另外,西方经济报道服务性内容很多,服务性很强,经济报道的价值标准取决于读者。介绍性、服务性、实用性的经济报道特别多,这在美国俗称“菜篮子新闻”,如生活报道《节约取暖材料》(刊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从“选择木材”、“小改小革”、“改造壁炉”等方面非常实用的介绍如何节约取暖材料,并在最后告诉读者最近如何向能源部所取免费的节能小册子。生活报道《“权利法案”保证你能领到养老金》十分详尽并有操作性的介绍了如何领取养老金的方法。又如解惑性报道《专家认为:“股灾”系投资者自己造成》向读者娓娓道出“股灾”的原因。保护性的报道也很多,如华盛顿《明星晚报》发表的针对商业诈骗的系列报道《买主小心谨慎,车贩骗术更强》详尽介绍车贩骗术,督促读者小心,并促使了全面取缔旧车交易活动,还为作者赢得了普利策奖。为经济界服务的报道也很多,如《华盛顿邮报》在2003年12月10日编辑了20个版面的中国特辑,集中介绍了中国经济、沿海开放城市,具体投资项目,列举了中国公司名称,负责人,电话,当日报纸一枪而空。无论为个人,为经济界,西方报刊经济报道均力求强调信息功能,讲究服务性、操作性。服务性今年来自在我国经济报道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尚待加强。
3.形式上,西方经济新闻生动活泼、不拘一格
大量运用各种各样的照片和图表。以《华盛顿邮报》的经济报道为例,《华盛顿邮报》的经济报道很活泼,版面风格也不那么凝重。例如,2003年12月1日其经济版头版的重点是一篇关于零售业发展趋势的报道,配了高达1/3版的电脑制作的彩色画面,非常抢眼。12月3日经济版头版的视觉中心部位也是同样,报道“渐进的演化(肩题)本地电话公司超越长途电话公司”,配了一组人类演化的图片(从猿到人逐渐直立行走),相当引人注目。事实上,照片和图片在邮报的经济报道中大量使用,而且一般很少四平八稳的照片,往往是非大即小。另外,西方经济新闻还大量运用图表。如示意图,《纽约时报》描述2003年全球发展时,引入一张立体世界地图,东亚凸出很高,俄罗斯、东欧则深陷,以示全球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馅饼图,用来描述1993年世界贸易各国份额;表格图,2000年4月22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亚洲地区重大工程”对工程内容、投资、完工时间等以表格形式刊出;曲线图,用于展示物价波动,就业形式等;其他还有条柱图等,不胜枚举。
在描述以示日美贸易摩擦时,《纽约时报》用克林顿、细川拳击场上对峙这样一副漫画,让人忍俊不禁。图片、图表、漫画等的大量运用反映了图表化新闻的倾向,体现出现代美国人作为“电视的一代”的形象化手段的依赖。美国发行量作大的报纸之一《今日美国》的老板纽哈斯十分欣赏这种“革命性方式”。数字的运用除了以图标等形象的手段体现外,或用得“少而精”,或分开多处处理,以免给人以枯燥感。在《每日新闻》上刊登得《钢铁价格上涨》把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与读者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它这样写道“用来制造一台家用煤气炉的钢材将涨价三十二美分,一台洗衣机所用的钢材将涨价二十三美分,冰箱为二十美分……因为制造冰箱的机器是钢铁的,机器自然也提价……实际上,冰箱将涨价二十到三十美分……”,很生动耐读。另外,经济新闻大量使用“你”或“你的”这样形式的谈话体,如《一些股票发行人发誓让你发财,但这次肯定不行》,《醒来吧,你们这些沉湎于股市上涨想大捞一把的人》等文章,很有亲和力。
我国经济新闻运用图表等方式虽然得到加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仍大有潜力可挖。
4.采访客体,西方经济新闻以市场为主
西方经济报道采访的客体以跑市场为主,跑政府为辅,美国市场完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股票、债券、基金、利率、汇率、期货、商品、房地产市场等若干个市场分成几十个非固定或固定的栏目,提供大量信息,显示了以市场为基准报道对象的特征。《华尔街日报》有3500员工,其中记者600个,政府采访任务有华盛顿记者站承担,仅有10多个人,其它眼睛向下,跑市场。因为美国是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运作模式,主要负责经济事务的部门仅有美联储,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白宫,国会,市场是镜子,是寒暑表,是指挥棒小政府容纳不了众多记者。当然,随着西方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西方新闻界对政府经济政策、经济行为等的报道也会有所加强。中国的经济生活越来越以市场为基准乃是大势所趋,因此习惯于跑政府、淘材料的一些记者也要改进作风了。
5.会议报道,西方经济报道往往跳出会议,抓信息,抓实质
在西方,会议报道往往跳出会议,抓信息、抓观点、抓实质内容。如2004年1月4日美国经济协会召开年会,讨论上年经济形势,当年政府政策及经济走向。5日,《纽约时报》发表消息,标题为《经济学家对恶化的经济政策讽刺有加》,导语为:没有一届年会不是在达成对现行经济政策一致评价后才结束的,但是今年召开的本届年会却爆发恶劣不寻常的火花。正文分三部分介绍了支持、反对总统的不同意见。又如,同年4月24日七国财长在华盛顿召开七国集团经济讨论会,当日,美联社对此事报道的导语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七个工业国家的财政官员今天对全球经济发展表示了乐观态度,认为今年的发展速度会更快,尽管最近长期利率上升。导语中无“会议”字样全文仅在第三段极简短的介绍了会议的名称,人在会议中出于次要地位,引述某人观点才带出某人,会议报道很少雷同,无固定模式。在我国经济会议报道程式化、空洞化等弊病还较多的存在,亟待改进。
6.经济类社论,西方报道分量重、影响大
享有8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社论作家”之称的R..L巴特里是《华尔街日报》的著名记者,他通过连篇累牍的报道和社论,呼吁大幅减税,终于让里根采纳了这一政策,里根还采纳了他关于限制货币发行、紧缩银根、控制通货膨胀等许多建议。社论的角度、利益、语气均较贴近读者,少空话、套话、官话,读者来信、专栏文章等也常在社论版刊登,基本反映报社倾向,影响力较大,获普利策奖的社论《麦金尼备忘录》则无情抨击了盖恩斯维尔市市长在公众住房问题上的不力,直接推动了该市社区居住条件的改善。
在这一点上,我国经济类社论与西方存在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小的方面,西方经济报道也较有特点。比如,西方经济新闻有较多的预测性报道。这源于读者的需要,每逢新年、新季度的开始或有反常现象,便有大量预测性报道。2004年1月3日《纽约时报》的《每日经济》专栏完全打破了平常的版面安排,从头到尾几乎全是“Outlook2004”报道经济、金融、国际问题专家的预测,《华尔街日报》更是几乎每天都有一些预测性报道,满足读者“我怎么办”的需求,观点性强,我国对经济预测性报道也可多加尝试,可满足读者对未来的一种知晓欲望,而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
又如,西方经济报道重视揭露性的报道。它们经常发现一件事就扭住不放,作连续、深入的报道——就像当年《华盛顿邮报》报道水门事件一样。12月1日该报经济版头版就美国的一起共同基金交易丑闻作了报道,在随后的一周内,每天都对这一事件的进展进行跟踪报道,而且每天都放在头版的醒目位置,这样的深入调查正是世界级大报的风范。从总体来看,邮报更青睐负面性的报道,其经济版的头版常常把黄金位置留给揭露性报道。除前面提到的基金丑闻外,还有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专家成员构成提出质疑的报道,以及“出售克莱斯勒公司存在不公平交易”、“感恩节市场没有给零售商带来预期收入”等许多报道。从读者心理学来讲,负面报道要比正面报道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美国媒体因为走的是纯市场化的道路,看重揭露性、调查性的报道自然不难理解。同时,美国读者对负面新闻的承受能力也远高于中国读者。
在西方的经济报道范围内,技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专门有一个技术版。美国的报纸把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而且将科技报道划为经济报道的一个分支,这是和美国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高度发达密切相关的。事实上,大多数重要的技术突破都出自大公司,技术和经济早已融为一体。IBM、英特尔、GE、AT&T等大公司都是技术报道的重点对象。而我们现有的经济报道中,技术仍然是一个相当弱的角色,这和我们整个体制上的分割有关,科研和经济脱节的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
在对中西报刊经济新闻的观照和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类报道与西方的差距;在反思和总结中,更可以转换话语,架构开放的平台。但愿我们在认识自身不足、吸收西方精华的冲撞与交融中,能够始终风帆高扬,直济沧海!
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银行加大了对金融新闻的重视力度,有的还建起了自己的写作队伍,以期通过给媒体提供新闻,在更大的范围内宣传本单位的业务和经营方式,从而树立其形象。但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发现,各银行部门的来稿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在金融新闻写作上定位不准,造成稿件内容概念化。
应景式稿件:这类稿件往往根据银行部门的一些活动写成。例如,上街宣传反假币、哪家营业部门开张等等。
表扬式稿件:这类稿件往往是写优质服务方面的内容。其中最常的稿件不是写这位营业员技术比武受到表彰,就是写那位营业员不怕辛苦兑换残币。
汇报式稿件。这类稿件的特点是事无巨细,只要与银行有关,都要写到稿子里去,唯恐少写一条,就会冲淡主题。这类稿件多取材于半年总结、年终总结或对某件事情的汇报。
专业式稿件。写这类稿件的人,确实对金融业务很在行,因此,稿子中出现了许多行话和专业术语。特别是在专业术语方面,什么存贷余额、银行承兑、贴水贴现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四类稿件,媒体很难采用,因为,它犯了新闻的大忌。
一是新闻不新。应景式和表扬式稿件,从时效上看,是近期的,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认为它就是新闻。这两类稿件所涉及到的事,有的是例行公事,比如反假币宣传,每年人民银行都要下来搞这个活动,早已不是新闻。有的是银行的基本工作,像兑换残币、说文明用语、对客户优质服务。这还用得着写稿子表扬?
二是主题模糊。像汇报式稿件,一二三四五,样样都想写清楚,从班子建设到抓职工素质提高,从开拓业务到两个文明建设,从各项管理到严格考核,事情确实不少,但是哪条也没写明白,导致重点不突出,主题难现。
三是有碍解读。像专业式稿件,且不说其水平高低,就凭那一句句行话和一组组专业名词,就不符合媒体对金融新闻的要求。作为媒体,不只是面对银行部门的业内人士,在更大的范围内面对的是其它层面的读者,若发表这类专业式稿件,就有碍于他们解读,同时也不能达到宣传银行的目的。
就银行写银行,是定位不准的症结所在
在银行部门写金融新闻的人,总是以为,我就是写银行的事,这还存在定位问题?其实,这是种错觉。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对金融新闻来讲,它首先是供媒体传播的新闻。这就是说它不能仅仅局限于银行系统认可,关键是要向社会上,要让银行系统以外的读者能明白,从而理解和支持金融部门的工作。如果社会上的读者不认可,你写的即便是银行发生的事,但也违背了事实的“新闻性”这一基本要求,这种金融新闻写得再长再多,也没有实际意义。
再从阅读效果上看,金融新闻必须有其通俗性。可是银行部门的人写金融新闻,在这方面考虑欠妥当。他们把金融新闻等同于本部门、本系统的汇报材料和工作简报,只求自己和领导看得懂,却忘记了金融新闻的真正读者大多数是外行这一特殊性,因此,对些名词术语不做解释,对一些新闻事件的背景不作交待,这就背离了金融新闻的初衷。因为,你的本意是要让更多的人去读它,而更多的人却看不懂,这不是白耗费自己的精力吗?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银行部门的人写金融新闻时,在定位上存在着一个最大症结,这就是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对金融新闻定位,因此,他们所写的金融新闻就很概念化,大多失去了新闻性。
社会价值是新闻定位的重要标准
要走出金融新闻的定位误区,笔者认为,银行部门的人必须跳出本系统的圈子,站在更广的社会层面,像一般读者那样,去分析金融现象,目的就是从中挖掘出金融新闻的社会价值。达到了这个目的,金融新闻定位的问题就可得到基本解决。
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写本系统的金融新闻,要认准其新意所在,除把握好时效性以外,最关键的是内容要出新。这倒不是说,一些原来的题材不能用,而是要看它的社会价值。例如,写金融部门的管理问题,如果站在银行角度,就管理论管理,可能会觉得总是这一套,了无新意,但是若把它按社会价值定位,就会发现常写常新。这是因为,站在了客户的角度看银行管理,站在了竞争的角度看银行管理。这方面会对银行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写金融新闻的人通过比较后,就可找到写作的突破口。
要根据社会价值定位,必须下功夫研究金融与社会各层面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写出有深度有影响的金融新闻。就目前来讲,这方面可写的内容就很多。比如,现在利息根低,老百姓和企业有什么反应?将来市场过热若要加息,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像这类题材还很多,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剖析,如此将极大地提高金融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要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金融新闻涉及的银行界行话特别是名词术语进行“转换”,把它们变成大多数人能看得懂的通俗语言。例如,“商业承兑”这个术语,可以转换成“用商业汇票到银行进行有期限的抵押贷款”。这样转换,不懂这个银行术语的读者也会明白其含义,这就大大增强了金融新闻的可理解性,从而有助于深化金融新闻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