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新科技论文

时间:2022-03-25 03:23: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高新科技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新科技论文

高新科技论文:柔性财务管理在高新科技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使高新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高新科技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高新科技企业中,财务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可以从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方面入手。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采用了创新的柔性财务管理方法。本文对柔性财务管理在高新科技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柔性财务管理 高新科技企业 应用

高新科技企业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可以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但其存在的风险性也比较高,此种情况导致高新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新科技企业应用了柔性财务管理,此管理方法的应用,拓宽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高新科技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不够科学

高新科技企业中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从事技术研究工作的,对财务管理的观念比较淡薄,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相符。高新科技企业和一般的企业不同,所以一般企业适用的财务管理方式在高新科技企业中不一定适用,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这一问题,从而导致财务管理理念不够科学,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问题。

(二)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比较低

高新技术企业当前应用的柔性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中的各个部分,可以在整体上将柔性程度反映出来,但由于企业对柔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企业仍将管理重点放在短期目标上,严重忽视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柔性财务管理流于形式,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比较低,从而使得高新科技企业出现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对柔性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财务机构设置不够灵活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设置了财务机构,但由于高新科技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所以设置的财务机构不够灵活,存在着管理层级较多,并且行政命令控制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比如说:企业的技术人员在进行研究工作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支持,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得到资源支持;企业想要在市场中获取立足之地,就必须适应市场,但当前部分高新科技企业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适应能力比较弱。这些问题都表现出了财务机构存在的设置不灵活问题。

(四)财务职能机构弱化

由于高新科技企业领导对柔性财务管理的认识不正确,所以在实际开展柔性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财务职能机构弱化的问题。此问题的出现,使企业中的管理因素和财务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企业的价值无法得到提升,进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五)缺乏柔性监控和度量

高新科技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较为复杂的财务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当前高新科技企业越来越重视柔性财务管理,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过度重视柔性决策,从而导致柔性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协调职能转变为了“妥协”职能。高新科技企业过度重视财务管理,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缺乏柔性监控和度量,企业在应用柔性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与很多机会擦肩而过,进而导致管理出现失误,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柔性财务管理在高新科技企业中的有效应用

(一)创新柔性财务管理理念

高新科技企业想要充分地发挥柔性财务管理的作用,就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采用创新的柔性管理理念开展工作。创新的柔性财务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将权利和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激发人潜在的价值创造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柔性财务管理理念:第一,对财务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企业需要构建分权责任行为模式,将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并通过激励的方式来对人的财务行为进行优化,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第二,深化全体人员对柔性管理理念的理解。高新科技企业不仅要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柔性理念,还应该让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理解柔性理念,只有全体员工都具有发言权,其对工作的热情和效率才会有所提高,高新科技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提高柔性资源整合能力

高新科技企业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就应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只有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才能提高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提高柔性资源整合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资源整合:首先,构建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在使用资源之前,企业应该构建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针对资源使用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按照科学的方案实施;其次,对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在高新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是非常重要,因此,企业应该增加无形资产,并扩大无形资产的使用范围,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改变柔性财务管理方法

企业应该采用创新的柔性财务管理方法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企业可以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计划。在高新科技企业中有很多部门,每个部门所肩负的职责不同,企业想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应该对各部门所需要的成本与收入等资金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将这些信息汇总制成柔性预算方法编制表,对其中所涉及到的柔性指标来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维度的衡量,来做好柔性财务计划。

(四)强化对柔性投资的管理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自身创造经济利益,还需要通过投资来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因此,企业应强化对柔性投资的管理。做好柔性投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定柔性投资规模。企业进行柔性投资之前,需要围绕技术进行沟通,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再确定投资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资金;第二,明确柔性投资期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支持,若是企业的投资期限十分长,会造成资金周转不利,因此,企业必须确定合理的投资期限。

(五)完善财务柔性度量和监控

高新科技企业在开展柔性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准确的把握程度,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柔性财务管理工作中,既不能过于柔性,也不能忽视柔性,只有把握好合适的度量,才能发挥柔性财务管理的作用。企业完善财务柔性度量和监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对财务柔性的均衡点进行定位。企业在进行资源整合等工作的过程中,若是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柔性成本产生影响,就会导致柔性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因此,找到财务柔性管理的均衡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只有找到了均衡点,才能将企业利益最大化;第二,借鉴多维度的柔性管理。高新科技企业的柔性财务管理工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技术领域以及时间等,为了降低这些因素对柔性的影响,企业应该做好财务柔性的度量和监控工作,并且还应该借鉴多维度的柔性管理经验,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使用多样的方法来开展财务工作,才能对财务管理的柔性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新科技企业中应用柔性财务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还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高新科技论文:柔性财务管理在高新科技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高新科技企业是从事高精尖的企业,具有极高的创新性,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柔性财务管理一改传统财务管理的刚性、单一性和强制推进性,以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及时快捷的市场反应能力成为了许多高新科技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选择。本文将分析柔性财务管理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的优点,透视现今高新科技企业中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重点分析柔性财务管理在高新科技企业中的应用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柔性财务管理 高新科技企业 灵活性

一、前言

随着中国深化改革的继续深入,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加快,我国高新科技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快。如今,我国高新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高新科技企业具有极大的创新元素,企业员工学历高,但是高新科技企业同样也面对的问题是财务管理制度滞后,一定程度阻碍高新科技企业的进步。高新科技企业在融资、风险管理上都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点,而目前我国高新科技企业普遍采用传统财务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企业的风险评估和融资问题。笔者看到这些问题十分焦虑,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新科技企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了一些柔性财务管理在我国高新科技企业中的应用模式。

二、柔性财务管理的定义及优势

(一)定义

柔性财务管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财务管理模式而言的。传统的财务管理强调的是服从性和执行力,传统财务管理具有完善和强力惩罚机制,对于违背财务管理制度者进行严厉的处罚。传统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人,须知无论企业还是企业里的资金管理都是围绕着人进行,这就是柔性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柔性财务管理对于传统财务管理的改变更适合于高兴科技企业。

(二)柔性财务管理的优势

顾名思义,柔性财务管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注重资金在企业中因人而产生的应用。灵活性还会带来另外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性,柔性财务管理不会想传统财务管理那样严格遵守规则,不去变通。柔性财务管理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其能够对于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应变,制定出多样化的适应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的资金制度。相比较于传统财务管理将许多部门分开的方式,柔性财务管理能够将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效率。因为以人为本,柔性财务管理特别注重财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强调财务从业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和财务规则。

三、我国高新科技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弊端

(一)财务管理机构臃肿

许多高新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往往是在技术上具有极高的水平,但是在财务管理上则是白丁一个,大多沿用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对自己的企业情况作出具体分析。财务管理采取纵向的管理模式,中间层组织过多,底层实际资金应用者和上层资金决策者相隔太远,难以达成及时有效的沟通。在高新科技企业中,财务管理本该占用重要地位,却由于机构臃肿,导致财务管理机构只是成了听话办事的执行机构,财务机构参与企业决策的作用被剥夺。

(二)对市场反应迟钝

高新科技企业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而且还要具有极高市场反应能力,这

样企业才能作出更好的决策。然而,现在许多高新科技企业的财务应对市场的速度和能力还停留在被动应付的境地。另外还有一个弊端就是评价体系过于刚性,不能适应新形势,严重阻碍了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甚至会无端扼杀一些好的想法和创意。市场反应的迟钝还会对企业的融资造成影响,减弱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

(三)缺乏优秀财务管理人才

不重视财务管理人才是许多高新科技企业的一个通病,企业经营和管理者认

为高新科技企业的核心在于高新科技方面的人才,财务管理人才只是辅助性的人才。企业领导不重视,财务从业人员本身积极性缺失导致许多高新科技企业财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处于被动接受工作的地位。这样就相当于企业少了一个智囊团队,财务人员在做报表时也只是象征性的走程序,不能从全局的高度对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柔性财务管理在高新科技企业中应用探析

虽然,柔性财务管理的理念还只是在概念上被人认可,实际应用中却处于冷藏的状态。但是国外高新科技企业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少许高新科技企业的成功运行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视角。接下来,笔者将探析一些柔性财务管理在高新科技企业中的应用方式以及一些措施。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理念

作为高新科技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必须改变过去以资金为根本的理念,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资金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财务管理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财务管理人员这个优秀资源得以充分的应用。要明白,许多问题处理不好不一定就是资金的问题,很可能就是财务人员的问题。企业还应不定期的举办讲座和学习班,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技能素质和积极性。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财务管理才能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大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结构由纵向想横向转变

传统纵向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金字塔式,上下级传递效率低下,上下反馈速度慢。财务机构是企业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把财务单独独立看待,而应采用横向的财务管理模式。横向财务管理模式就像一个网络,在网络的各个节点上是企业的各个部门,这些部门的财务情况会汇聚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可以据此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

(三)强化柔性融资和财务管理方式

高新科技企业在今后的制定财务战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不能罔顾环境,盲目决策。同时,制定财务决策要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企业发展战略,能都反应客观实际的情况,将组织内部结构的价值推向最大化,提升企业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注意融资的额度,不能盲目自大的融资,也不能融资不够,阻碍企业发展。融资方式要做到多元化,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的资金,提升企业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五、结语

高新科技企业是本身具有极大的市场风险,必须摒弃传统刚性的财务管理模式,走向柔性财务管理。市场经济改革正在持续深入的推行,我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会经历一番有一番洗礼和成长。笔者十分希望,我国的高新科技企业能够经历风雨,涅重生,向着更好的明天前进。

高新科技论文:结合品牌个性理论分析东莞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品牌发展策略及营销策略

[摘要]这篇概念研究论文主要目的是借助品牌个性理论以及品牌相关的概念剖析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如何树立自己的区域品牌形象。

[关键词]品牌个性理论;品牌发展策略;区域品牌;品牌营销策略

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作为东莞市政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是实现东莞制造2025新一轮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区域。作为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中心,松山湖还是东莞重点景区,目标是以科研产业、教育产业作为依托,大力发展市场中介及金融、物流、会展、旅游等服务产业。但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品牌,东莞虽然投入巨资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但还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区域特质,配套设施不算成熟规模化发展,东莞市政府在其品牌形象定位时不能精准化描述其主要功能。

本文将品牌个性理论作为基本的论证基础,分析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作为一个区域品牌的品牌个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品牌发展策略及营销策略。

一、文献综述

(一)品牌个性。1997年,品牌个性的测量由珍妮弗・阿克尔(Jennifer Aaker)提出,定义为“一组与品牌相关的人类特性”。根据阿克尔的研究,品牌个性特征有五个主要集群:(1)纯真(Sincerity);(2)刺激(Excitement);(3)称职(Compe-tence);(4)教养(sophistication);(5)强壮(Ruggedness)。一般情况下,品牌个性被认为是“品牌资产的强有力支撑”,也是建立消费者忠诚度的主要驱动力和打造与消费者良好互动的有效品牌手段。品牌个性提供了与产品相关的属性,能有效满足客户心目中的象征性和情感功能。

(二)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主要是指某个地区或行政区域在产业市场具有较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或商誉,“是区域内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凯文莱恩凯勒)。区域品牌与当地政府主打的产业及特色经济密不可分,是某个地域内企业品牌的集体行为,也表现为由区域和产业名称为核心构成的区域产业集群。

国内学者李光斗则提出了新的阐述,分别从品牌市场力、品牌忠诚力、品牌核心力、品牌领导力分析品牌竞争力。本文主要着眼于品牌个性理论,认为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应找准符合该地区的品牌个性元素,并以此为依据打造属于自己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二、松山湖在品牌个性理论分析下所对应的品牌策略

从以上关于品牌的基本理论来看,虽然大量研究都在构思如何品牌,却很少研究品牌个性理论在品牌发展策略中的具体关系。因此,在对品牌人格理论进行细致分析后,本文大胆尝试品牌个性理论分析松山湖这个区域品牌。

(一)松山湖的品牌个性

东莞松山湖作为东莞政府为高校研究机构、高新科技产业、软件研发企业和金融服务企业打造理想工作场所的重要区域性品牌,园区设置了办公区域、图书馆、博物馆及生活设施配套中心等满足产业功能需要的各类设施,但园区设施的空置率较高,在配套设施完善力度上还需加大力度。

对应如下品牌个性理论的五大特质,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无疑符合五大维度中的刺激(Excitement)维度。紧扣品牌个性理论中刺激(Exciting)这个元素,松山湖应满足顾客及消费者追寻以下几大目标的要求:大胆、英勇、想象丰富、时尚。创业的激情能够激发大胆的需求满足度,但在想象丰富及时尚方面,松山湖的配套设施远远未能达到此种要求。

(二)东莞市松山湖的品牌形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本文将从概念创新、功能创新、业态创新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松山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的建议。

1.概念创新

松山湖一开始作为创业孵化园,满足了创业者追求刺激大胆的个性理论。但在中后期规划的时候,引入了衣食住行等配套设施,如北区创意生活城和万科生活广场,但在配套上主要注重“食”和“住”两方面,较少考虑来此创业者的“衣”和“行”。因此区域品牌在后期定位应该注重概念创新,逐步把创新的成果落实到筹备、设计、装修、陈列、布置和运作中,和艺术、教育、零售、商业地产等不同行业相融合,紧扣品牌个性理论中刺激(Exciting)维度。

松山湖区域品牌的生命线最重要的基础是吸引人来消费、投资创业,其次才是作为教育产业孵化园,必须先有来源才能更好地规划。松山湖需要充分考虑投资者及消费者对科技园区及旅游景区的功能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休闲、商业、银行、公安、邮电、通迅等现代化的区域服务体系。要把松山湖建成大家乐意来创业、冒险及玩乐的地方,再也不能只提供一个概念,认为配备了基本的酒店、商务配套设施、购物商场及购物中心就可以了,如何盘活存量资源,把现有的设施捆绑销售,同时推陈出新,是松山湖创新的最大障碍及挑战。2015年,松山湖入驻了松山湖华为终端基地和台湾科技园等新兴企业及产业链条,但在基础配套设施上仅有万科生活广场和创意生活城两个以饮食门店为主的概念商城,远远缺少艺术、购物等必备的设施。

2.功能创新

在功能创新上,应该考虑现有设备的重复使用率,包括在原有的中心办公区成立联合办公空间(co―working Space)等新型办公形式,在旅游淡季利用商务会议展览及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减少配套设施空置率,不会形成现在周末人多平时人烟稀少的产业空心现象。市场营销需联动各个经济部门,提高坪效,增加会务收入、展览收入及酒店收入,松山湖在未来应该打造成涵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孵化园等多元化角色。比如可以在行政中心区改造成的艺术空间欣赏一场当代艺术展,在创意市集和兴趣长廊学习烘焙、绘画或是陶艺课。还能在创意生活城观赏乐队的演出。

3.业态创新

松山湖需要彻底颠覆在周末及节假日客流量较大,创业园无法积聚足够商家的现状,以积聚人气为主要目的,利用互联互通技术创新区域品牌的新模式,把整个创业园的资源通过电子商务、O2O等形式展现出来。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的配套设施能够满足来此创业及旅游消费的顾客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但在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上,松山湖园区比较缺乏。以万科生活城――松山湖人气最旺的配套商业中心为例,在衣食住行四大模块上“衣”这一块急缺,没有满足本地创业者及消费者购物的需求。而在其他配套设施上,医疗、休闲、邮电、通迅等许多设施还不完善,无法有效满足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若想成为东莞未来的标杆项目,除了需要政府的推动力度、落地政策,还需要做出有价值、有底蕴的区域品牌。将投入功能创新、业态创新及功能创新的成本转化为土地的增值,从而实现投资回报,这才能实现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

高新科技论文:高新科技已失,光夜市要在旺地:展文必政府介入

前 言

已十年之久,位於澳新路和庇山耶街交界的文化,於承受不起每月十八元的租金了。此同,位於大三巴耶的屋仔文品展中心,也同因入不敷支大吉。除此之外,在高昂的地和租金力下,大家到的是街巷尾一又一的小老店的消失,一又一金首的珠金行和奶粉泡的房,一又一的文作自租金暴升的工大被迫搬家。

甚是文化意?

最早提出“文化意”概念的英,一般都之“文化”。

自澳特首崔世安於前年的“施政告”中提出“文化意”名之後,“文化意”便始成澳不少人士口中常常“碎碎念”的一事物。

然而,什麽是“文化意”呢?什麽是“文化意”呢?不少人士都知之甚少。

其,上述概念都不是甚“新西”,都是一些存在已久但以“新名”包的“事物”。

型的“文化意”至少包含三特殊部分,此即:(一)意的源泉,即特的意;(二)意生的品或服;(三)可以造富的(服)。

抽象地,所“文化意”,其是指“某些以知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合相科,利用不同的而建的再造新的文化象”。所“文化意”,是指“通源自的、技巧和天等智力活行智慧的生和,以造富和就力的相。”

具地,的文化意是指“要素在商品附加值的形成中具有重大作用的”;的文化意指“在文化和域作出的作品被商品化入流通段的。同,以追求利目的、生出文化和行交易活也被文化意。”

以合教育科和文化的分,它至少包括:文化、印刷材料及文、音、表演、、影及影、播及、社文化活、育活、自然及境等等。

以最近十年在一方面突起的南定,它往往被“和媒”,包括:、、唱片、播、告、、、出版、新出版、籍出版、信息服、施、、等群,特是(字)技的足步,更些容的作和行有的群,生了比的影。

南政府在展

文化意中的作用

希望展文化意,在初始的段,就一定要造“窗口效”,有政府一定程度的介入,“窗口效”是不可能空造出的。以南例,在文化意最初成的期,有政府部以家力量介入各公共域去支持文化意,是一相普遍的方式。在支持方式上,它可以大致分成一般性支持(即支持所有的文化意)和特定性支持(支持某些特定的)。

南政府在一九九零年代便始在文化意(特是音像品有的)各域基施,培人才,打海外市,提高文化意品的力。以一般性支持例,南政府的支持可以分七大方面,此即:

(一)文化意的一般性支持(行地方文化的基建、支持文化振基金的融);

(二)文化意容的支持(文化容技、支持掘明星目、支持子容的作、推文化容的出口等等)

(三)出版、新的支持(支持媒介教育事、支持出版事海外市、支持首展);

(四)播、告的支持(加播影像博、建培字播人才的教育施、召播影像展、支持用於出口的播目的再作)

(五)影、、音像的支持(支持振影及海外市、支持召影、支持影的技合和出事、支持漫出口、支持DVD音像)

(六)(子)、磁(光碟)的支持(加海外展示、加世界子技大商、支持核心的技、置院的教育程)

(七)卡通形象、漫的支持(支持加海外漫展示、支持漫出版物出口海外、召卡通形象)。

南政府的大力催,和影才有可能最近十年洲,把日本和日本影打落花流水,三星手和平板才有可能一而上,超越美果手和平板。

不,南人民自正熙大年代(1961~1979)就已接受和政府的,套南模式是很完全搬到“政府管得愈少愈好”的“自由港”(澳)用的,是一不必的事。

澳展高新科技已在及澳有可能展“文化意”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白和接受澳有哪些是不去做也不可能做得成功的,亦即“High Tech High ,Low Tech Low 野”(搞高科技一定失,搞低科技才),澳港以古不,後此染到香港的特。

甚澳如此反乎常呢?然澳的特殊史背景有。其,要成功地展出“高科技”(具是搞好一“高新科”),成功的理由可以有千千,但最主要的因素(政府大力支持、人力源、投金充足且持之有年、境出突然降低之的入契等等),就要一都不能欠缺,而且其出次序,一都不能有,次序一一地。

相反,失的理由可以有千千,只要其中一成立即可。偏偏澳期以都缺少了其中最重要的四,此即:(一)政府的心和支持;(二)充足的金;(三)的人才;(四)契。

以台“新竹科”的展程例,它就是台政府出地出,入家提供各投惠,有系、有、有地、人地打造出的。在“新竹科”最初展的十五年,都是在重,如果不是台局在前、前部李鼎、前行政院(理)的大力支持,捱1970年代的次石油危,“新竹科”根本是有在1980年代中始大大紫,其成功模式散到“湖科”、“台中科”和“南部育成中心”,甚至海岸北京的中村、的深圳、珠海,和江的州。

在珠海和深圳些“要政策就有政策,要人才就有人才,要金就有金”的城市都展起了,在些的包之下,澳今天也就不必去展任何高新科技了。

展光夜市仍是可以考的目

“文化意”展方面,依本人察,目前似乎最成功的是“塔石墟”,由於只申,不租金,每次“塔石墟”召,都有不少社或人捧,把自己造的一些具意的小商品,拿到直入客,非常。

墟是否能如台的各大“光夜市”般,成一澳本地的“旅品牌”,如果地仍然是在比偏客出地的塔石,是有一搭一搭的,是不太容易的。因,一成功的“光夜市”,是不能依靠某地方政府的“花投”和“政策斜”所能培出,往往背後涉到多“非政府的”,自“本土民社”的件和力。

稍微有研究台“光夜市”展史的人士都知道,要“起”一“光夜市”,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客,往往都是那些住在“光夜市”附近的,只能起“中低消”(商品和服)的,以的“鬼生”(包括本科生和科生)。至於夜市有特色,交通是否便利,有外地旅客前,其是次要的。

以本人曾研究和的十台“光夜市”例,它大多都“靠”著一至,人在千到一多人的大院校,例如:

(一)士林夜市(大、大、文化大、明院);

(二)大夜市(大本部、台大);

(三)公夜市(三院、台大、大景美分部、世新大);

(四)淡水夜市(淡江大、真理大);

(五)石牌夜市(民院及立士校);

(六)新夜市(仁大);

(七)逢甲夜市(逢甲大);

(八)台南夜市(成功大);

(九)瑞夜市(高雄科技大)。

有大院校在附近,照搞得有有色的台北夜市、河夜市、永和夜市、夜市、六分埔夜市,高雄六合夜市,一向是地的“墟市”所在,不但近水,更往往是路站或捷站出口所在,交通非常方便,人流密集,有其另外的“支”原因。

而言之,澳特政府如果希望展出一具可持性的“光夜市”,考的是夜市、河夜市、永和夜市、六合夜市和夜市、六分埔夜市些“墟市型”的“光夜市”,而非“士林夜市”、“台南夜市”之“大院校型”的“光夜市”。

具有“墟市”特色的地,澳在去和在都是存在的,但不是在民政署曾提出的西湖。依本人所,澳特政府先考由澳理工院教授卓等人提出的以“葡京喇”一所的“光夜市”建,或者以合作形式和“新口岸人”的博彩者行一下,反好就承下去,反不好便上收,待有利徐再起,可能更加。

(作者系澳事、大教授)

高新科技论文:浅析果树栽培中农业高新科技的应用

【摘 要】果树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果树的生产,并对果树科研大力扶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使全球果树业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对果树生产和科研的渗透和影响,更使果树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本文将对农业高新科技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进行详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果树栽培;高新科技;应用

1 前言

1.1 果树栽培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未来的果树种收全过程均将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这主要要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这些技术将使未来的人工气候果园成为果树栽培的重要方式,不仅能使果树产量极高、果实品质优良,而且成熟期可人为设计而不用受自然气候的限制。

1.2 水果品种选育的突破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将使果树学家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设计出全新概念的果树品种。即使在自然条件下,果树栽培和分布也可突破原来的地域限制,热带水果如龙眼、火龙果等可以在北方安家落户、开花结果,北方原产的山楂也可在南方种植。

现代高新科学技术是在现代生物学、微电子学、高分子科学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高新技术的首要是生物技术,其次是电子技术和核技术。

2 生物技术

2.1 基因工程

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性状方面,已经获得了一批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以及改变营养成分的转基因植株。这种技术在番茄上的应用成果令人振奋,国内外都已成功地用反义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极耐贮藏的番茄,这种番茄采收后可置于室温下2~4个月仍保持绿色,食用前只需用少量乙烯稍作处理即可使其正常成熟,这种基因工程番茄已于1994年在美国上市。相对而言,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果树性状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由于果树遗传背景比较复杂,重要农艺性状常受多基因控制,有价值的基因不易分离,而且离体培养的许多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尽管果树上暂时还没有获得有价值的转基因植株,但有效的转化系统已经建立,标记基因已转移到果树体内并实现表达,如在苹果、桃、核桃、葡萄、草莓等果树的基因转移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果树品种展露了光明的前景。

2.2 组织培养和细胞工程

组织培养在果树工厂化育苗和脱毒苗培育方面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如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多年来一直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和推广香蕉优良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七五期间,我国建成了葡萄、苹果、香蕉和柑橘等快速生产线共11条,供应试管苗1千万株。另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培育无病毒苗木方面也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南方地区香蕉脱毒苗已大面积推广,北方落叶果树的脱毒苗也已推广应用,柑橘等果树的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国内外在细胞工程方面均作了大量研究,提供了不少成功的例子,如通过原生质体的培养和融合、体细胞杂交、花粉培养、胚乳培养等方法已培育出了单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植株,既为果树性状的遗传学特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试材,也为进一步培育新品种准备了很好的原始材料。

2.3 分子生物学技术

80年代和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PCR、RFLP、RAPD等分子标记方法大大方便了基因水平的操作和分析,不仅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还可用于突变体和重组体的构建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基因变态性分析、杂种优势鉴定、种子纯度鉴定、突变体鉴定、遗传分析和基因图谱制订等方面,这些技术已在苹果、香蕉、草莓、火龙果等果树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在果树遗传育种研究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3 计算机

3.1 在果园栽培管理自动化上的应用

3.1.1 施肥

传统和常规果园施肥多凭感觉或经验。如今,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计算机已在果园施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计算机依据土壤分析和叶片分析结果,结合果园历年的产量记录以及树体的生长发育规律,计算出施肥的最佳配方和最佳时期,真正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果树高产优质对矿质元素的需要。

3.1.2 灌水

果树多为较高大的树木,及时灌水对生产高产优质的水果意义重大。传统和常规果园由于条件所限,或靠天吃饭,或灌水方法落后(如淹水漫灌),或灌水时机掌握不当,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现在,在发达国家的某些现代化果园中,计算机也在灌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计算机与田间的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相连,全天候地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监测和数据处理,一旦发现果树需水,立即指示联机的滴喷灌设施给土壤增加水分,当土壤水分指标达到要求后便立即停止给水,这样既能及时满足果树对水分的需求,又不致造成水资源浪费。

3.1.3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防治方面,计算机也在现代化大型果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园面积巨大,被称为柑橘的海洋,如果用人工逐株检查的传统办法去调查果树疫情和虫情,显然满足不了及时喷药防治的要求,计算机与高空红外摄影技术相结合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专用直升机在1万米高空对果园进行红外摄影后,在室内用计算机程序对照片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模拟显像,果园的病虫发生情况顿时就了如指掌了,这种方法对大面积果园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在果实采后处理上的应用

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可是出口创汇的水果比例却很少,这除了果树的良种化程度不高和栽培管理水平低而导致的果实品质差以外,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跟不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发达国家的果实采后处理已实现工厂化、产业化,在不少大型的采后包装厂都有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果实采后包装线,不仅洗果、打蜡、分级、包装等实现了自动化,连选果这样的复杂工序也用电脑程序控制,对着色不好或有病虫斑的果实,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臂就会自动将其剔除。在这样的包装线上,果实采后处理已相当简单,果实采收后,只需置于包装线的入口处,不一会就可从终端拿到装箱整齐、秀色可餐的果实了。

4 核技术

在育种上,我国早就尝试辐射育种这种新方法了,比如用放射性同位素6Co产生的C射线照射果树种子、枝条等器官,可导致大量基因突变,为选育新品种提供丰富的原始材料,我国现在已用这种方法培育出了一些水果品种。值得一提的是,辐射导致的突变性状尽管较多,但优良突变往往很少,而且某些优良突变(如无核)常与劣变(如低产)连锁出现,这为该方法应用的有效性设置了障碍。尽管如此,辐射育种仍是一种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育种方法。

在果树生理研究中,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考察果树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以及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已经是一项成熟的研究技术了。

另外,放射性同位素还常用于研究果树体内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情况,也用于研究蛋白质及核酸分子的结构。如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DNA分子(称为放射性探针)与转化植物或被分析个体的总DNA杂交可以探测到植物是否含有与探针同源的DNA序列,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以观察到与探针DNA互补杂交的片段,并可以测定其分子量的大小。

高新科技论文:高新科技影响下景观未来可能形式的探索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出现和新材料的研发,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利用最新技术与新材料探寻着新型的景观设计方式。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类或对人性的回归越发关注,也有可能追求更高效的生活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对未来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判来对未来可能存在的景观形式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关键词:景观,未来,科技,人性,虚拟空间;

1 前言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随之而不断改变,人类的审美态度及对景观的需求和理解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未来城市中景观形式也会随之改变,本文试图通过对未来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预判来对未来可能存在的景观形式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2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定义

“景观”从字面义上看,指的是地表的景象;而从广义上看,景观的范畴包括了地球上存在的所有景象,而景观表现的是某一场所最本质的特征。“景观设计”是指通过人为的对景观重新排序,平衡或优化场所的物质能量流动与土地使用,用于联系自然与人文的方式。

3科技发展对景观的影响

科学技术从各方面影响着当今的景观设计,一方面材料和技术的不断研发为景观带来的变革,而另一方面,也同时促进了人类的认知视角的发展,使设计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3.1 技术发展对景观设计发展的影响

景观设计从一兴起就受到建筑设计的影响,而对建筑产生了影响的技术也影响着景观。此外技术带来的设计革新,使新景观风格慢慢发展起来。当今设计技术方面的发展包括了三个主要时期,分别是探索期1880-1920年、发展期1920-1960年、革新期1960-2014年。

(1)探索期:这个时期盛行现代主义,同时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此时钢筋混凝土开始使用,工业发展提供的新材料也为景观带来了新的可能。(2)发展期:二战前期包豪斯设计思潮与装饰艺术运动影响着景观设计,而二战后社会经济的稳定使得景观设计处于蓬勃发展期。(3)革新期:此时期的景观设计领域受到了后现代、超现代主义的影响,主张在进行设计时使用当下最前沿的技术与材料[1]。

3.2 科技对景观设计材料更新的影响

技术对景观发展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材料的运用上,材料在景观中不仅起到视觉和功能的作用,其与设计形式的融合也带来了新的风格。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的研发使设计突破了传统材料的局限,与之前的景观设计比,当今的质感、色彩、光影等具有了明显差异,如金属、玻璃等。而新的再生材料也为生态景观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3.3 科技对景观结构设计的影响

结构设施,及软件辅助设计的发展也影响着景观设计,结构技术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IT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景观逐渐兴起,参数化的设计方式使景观结构较之从前更加合理。此外灯光、工程等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设计的完善,对景观功能、形式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4 未来人类的可能生活方式

4.1 第一种可能――生态景观回归

20世纪末,人们逐渐呈现出对工业革命的理性反思的趋势,而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可能,或许会将向着理智务实的方向发展,比如:(1)认识到了生活本质。通过理性地反思生活本质,未来人们将再次选择过返璞归真的生活,更注重健康和功能性。(2)慢节奏的生活。快节奏的工业社会生活过的人们,了解到了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开始追求慢节奏的健康生活,未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使这种需求逐渐成为社会共识。(3)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随着环保的理念的不断加强,未来人们会自觉地保护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慢慢偏向于绿色无污染的生活方式,实现最高效的能源利用。(4)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生活方式感到乏味后,将开始寻求不一样的方式生活,理念的改变使生活方式也更多元化[2]。

4.2 第二种可能――科幻场景出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景观也有可能扩展到其他领域,或者有了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新的定义。

未来,景观空间扩展上至太空中,下深入海底。实现虚拟景观的普及,通过虚拟景观的技术人们能随时随地能穿越不同空间和时间,虚拟数字化生活为人们习惯,IT技术进入第六感时代;虚拟全息景观全面普及。建筑融入景观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时全球升温海平面上升,石油资源极少甚至已耗光,汽车数量剧减或消失,新型能源的利用开始普及,出现氢能车;超导体磁悬浮技术成熟,人类将拥有自己的UFO,空中飞行器乱飞;同时地下交通系统逐步完善,并且多层地下车道开始盛行。人们生活更注重人文关怀,用新型材料技术进行景观设计时,更注重情感、场地、文化的紧密联系,使技术与艺术、文化、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

5 未来景观的可能形式

决定景观空间构成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未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分析,来进行未来的景观形式预测与探索。也许生活方式会向返璞归真的方向发展,又或者未来人类将在虚拟的世界里高效地生活。

5.1 回归的景观――对应第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具体表现如下:

(1)以人为本。在保留传统的地理地貌环境、文化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空间设计,对景观环境进行调整设计而非重新设计,留存下空间原本的记忆。(2)传统文化和科技相结合。在运用科技进行设计的同时考虑文化的因素,在设计中通过艺术手法引入文化元素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3)生态设计成为主流。景观设计时将整个生态环境作为设计对象,遵从自然的法则。(4)现代艺术的融入。艺术领域各个方面都可能与景观表达方式相结合,衍生出新的景观风格,使景观具有时代性、艺术价值,甚至哲学价值[3]。

5.2“虚拟化”的景观世界――对应第二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在未来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出行交通工具发生了极大变化,未来的景观可能包括:

(1)虚拟景观:城市此时将处在一个整体的信息网络里,这时时间与空间已经无法限制人类的信息交流。人在城市中观察到的仅是虚拟的景观空间。全新的技术、信息化、数码化将带来全新的体验。不过虚拟技术和现有景观必须融合完整,在不同地段实现不同耦合效应,并且要在尊重现有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2)快速景观:时间会越来越宝贵,人们可能将选择利用技术越来越先进来缩减在交通上的时间消耗,这就需要城市有容纳快速交通工具的一系列高速走廊,这些快速交通方式,在未来会构成快速交通的主体。快速交通景观是在人达到一定速度时观察到的视觉景象,具有动态观赏性,导致欣赏快速景观与平常方式不同。

(3)地下景观:交通方式的改变和空间利用的改变,以及人类探索心理的驱使也许会使人类开始向地下空间进军。这时候地下景观必定要满足人使用地下空间的景观与游憩需要而开始产生。

(4)多层景观:多层景观的存在有利于空间的利用与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随磁悬浮技术的成熟,飞行器变成主流交通工具,地面停车楼和空中供能站的设置将全面普及,响应环境的生态与视觉诉求,垂直景观有必须存在的理由。多层绿地主要是基于这一设想,依附于停车楼和空中交通来做景观设计。

(5)零耗景观:在未来修复和可持续应该会成为景观设计的主流,可持续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就是平衡。输出等于输入就能实现景观的平衡,这就是所谓的生态设计,低碳景观。

6 结语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景观设计的探索,在视觉景观效果和功能上求新,对于景观的定义也不断更新。在使用新的技术材料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确立科学理性的精神,这样才能正确运用新技术,找寻到未来设计的可能性发展方向,而新技术产生带来的新的科学的方法与精神也需要同艺术相结合,最终共同用于景观设计的发展。

高新科技论文:高新科技技术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应用分析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也逐渐的应用到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而对于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是本文所需要探讨的。笔者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经验,分析太阳能在新能源的开发,主要阐述了建筑中的节能措施及探讨了太阳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节能 建筑设计 高新科技

自古以来,建筑都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空间居住环境,同时也是组成城市的最主要的物质部分。建筑对于人类来说,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生存环境和居住空间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好坏。而如何才能保持一个相当美好的环境呢?毋庸置疑,这就需要我们付出和消耗很多很多的能源和技术甚至于精力来维系。因此,如何寻求一种新的既能够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又能够节约成本是未来建筑居住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

1.建筑节能领域的现状分析

根据权威数据的显示,在我国,全国总用能耗的1/4都是通过建筑能耗而消耗掉的,处于消耗能的第一位。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批的人涌进了城市,也推动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和建设。而众所周知的是,每年在城市和农村的新建房屋基本可以达到12m2 亿,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耗能来完成,尤其是建筑物的耗能。最为明显的就是空调耗能和建筑采暖设施在进一步的扩展。据统计,在1994年国民经济处于尚未完全发达的阶段,而居住建筑还处于不供应热水的情况下,我们的煤炭消耗为1.54亿 t标准煤,仅此一项,我们就消耗了全国能源资源的11.5%左右,是20% 以上的全社会的采暖消费支出。而更有甚者,位居相对较为寒冷地区的城镇,其建筑能源的消耗几乎占到了所在地能源消耗的50%。在全球很多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因为其经济水平高,其居民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而其建筑能源的消耗也占据到了接近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间。可以见得,建筑能源的消耗不仅仅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更是全世界需要重视和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首先提出建筑能源节约是在1987年,国家颁布和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这是我国建筑节能的标志和标杆。到了1996年至1998年,我国每年所建设和完工的节能型居住建筑达到了1.5 m2 亿以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累积建成完工的节能型建筑已达到了10 m2 亿以上,而新型的墙体推广建筑材料建设达到了11.26m2亿。即是建筑面积是如此的客观,但是相比较当年的城乡住宅建设的总面积而言,仍然是微乎其微的,只占到了1%左右。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的存量建筑每年都还在消耗着大批量的能源,这些房屋建筑也是急需要进行节能消耗改造的,因此来说,我国的建筑消耗的节能建设工作仍然是非常艰巨,压力是非常大的。

2.改善节能居住建筑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通常来说,对于居住建筑的耗能的节约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节约能源利用率,也就是通过能源的控制,从消耗能源的主体,即空调、供暖等相关系统的效率提高以及尽量避免和减少居住建筑本身所消耗掉的能源;二是开源,

也就是通过新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发和利用新型能源来避免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首先,通过节流,我们可以运用下面的措施:

2.1提高效率

这里主要指的是相关的空调、供暖能方面的效率,它主要是包括了相关设备自身所具有的效率、传送管网的效率还有统计用户端、调控室温装置等,而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单单是统计用户端和调控室温技术这一块,就能够在区域供暖的系统里节约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能量,对于效率的提高和能量的节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2提高建筑自身能量消耗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来对居住建筑进行整体上的结构性的维护。比如说,通过一些经济而又高效的耐温材料和先进的技术构造来进一步的维护和提高居住建筑的整体保温效果和密闭性能。在这里,为了能够保证一个相对良好而又卫生的室内条件,既能够通过恰当的通风设计又要能够设计配备恰当的能量来维系结构中和室外所浪费掉的能量。就拿我们最普通和熟悉的耗能较为大的外部窗户为例,我们可以通过透光材料把单层的玻璃发展到利用镀膜和中空玻璃。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通过高新科技手段和技术既可以提高外部窗户的保温效果,又能够进一步的保证了外部窗户隔热性能。

2.3提高保温隔热等建筑构筑材料性能和技术

熟悉居住建筑的都知道,在外墙内添加保温层有着很多的优点,而且具有方便施工,确保保温界面不受外部气候剥蚀的明显特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内部的保温最容易形成一些热桥,迫使内部结露,而内部的墙面装修最容易损害保温层。再者,因为保温层布局在室内一侧,也进一步的降低了室内的热惰性,而布局在外墙的保温相对于内部的保温就显得很有优势,它可以相对避免热桥的发生,保温效率也大大的得到了提高。

而居住建筑消耗的另一个途径就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利用和发展太阳能,其优势相当明显,它的主要作用可以较多的节约常规能源,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甚至可以替代部分的常规能源,进而可以减少一些常规能源譬如燃用矿物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洁净能源,在居住建筑上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利用价值,而太阳能在居住建筑上的利用主要有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水、主动式太阳能采暖与空调以及太阳能发电等。

3.太阳能源的利用

既然新疆有如此优厚的日照环境资源 现笔者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经验,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太阳能在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利用进行一些构思和探讨。

3.1太阳房的设计构思

关于太阳房的设计和生态节能技术,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中心大楼设计都有应用,根据实例,笔者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居住楼的设计中,利用最顶层为跃层是住宅,阳光较为充分,所以参考设计了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可以单户独建,也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采暖。

3.2集热蓄热腔设计

太阳光在照到实体墙时,会使墙壁升温,升温以后被加热的空气就会流进室内,冬季人们感到室温过高时,可以关闭通风口,当人们感到室温较舒适时 关闭通风口内侧盖板打开外侧盖板 将多余的热能贮存于墙体内 入夜或阴天时 关闭通风口外侧盖板 打开内侧盖板 贮热墙释放能量以保持室温 这样的集热蓄热墙有很大的蓄热表面积 故而太阳能利用率较高 且使用操作又较普通花格蓄热墙方便。

4.总体设计与构思

笔者在构思之前,根据新疆现有的气候特点和情况,着重在小区的环境、小区功能、居住建筑风格、太阳能的利用等,再加上综合效益当各方面做了较为深层次的探讨,从而创造一个方便 安全 舒适的居住小区环境。

5.结束语

在笔者看来,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充分的利用到建筑节能里面,既能够保证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够节约常规能源。更好的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服务。

高新科技论文:同城区域间高新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空间支撑和政策环境对策分析

国家发展战略在某个地区叠加,会给给该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武昌区作为武汉江南金融商务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积极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为支撑的“1+4”产业格局。但随着同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快速发展,武昌高新科技产业的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所凸显。分析武昌高新科技产业的政策环境条件和空间支撑区域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益于武昌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空间支撑环境,促进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武昌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商贸旅游业的“1+4”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各产业发展势头很猛,但总体看产业结构不均衡。高新科技作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其税收贡献率和相关产业带动性并不高。

(一)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技术优势不明显。

(1)武昌区计算机软件业发展不快,计算机优势发挥不够,未做强做大,未形成全国知名品牌。

(2)电信产业一枝独大,其他信息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3)市场化程度不高。部分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垄断现象较为严重,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有待创新。

(4)计算机服务业集群不够,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学研合作不紧密,技术创新滞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武昌产业园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不理想

(1)园区内企业整体发展规模不大,产业优势不明显。

(2)园区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园区对有关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服务指导不够。

(3)产业园中企业产业集群不够,产业链延伸不充分,产业关联度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大。

二、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空间支撑的建设现状

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空间支撑从广义而言,可分为三类:园区、专业楼宇、企事业单位自有办公生产区。

(一)园区的建设现状

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主要分布在小洪山、石牌岭、凤凰、白沙洲。

截止目前,武昌区建成武昌现代制造业孵化基地、湖北机电科技园、武汉珞珈科技信息产业园、白沙洲都市工业园4个园区,总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其中白沙洲都市工业园物业面积125余万平方米,其他五个园区的物业总面积仅8万平方米。

(二)专业楼宇的建设现状

专业楼宇一般具有四大特征:一是产业集聚度高,楼宇内某行业企业占到60%以上;二是规模大,即企业数达到20家以上,楼宇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产生税收5000万元以上;三是层次高,该行业必须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四是带动力强,能带动楼宇附近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该标准,目前武昌区高楼林立的中心商务区还没有高新技术专业楼宇。

(三)大型高新科技企事业单位自有办公生产区的建设现状

近来年,武昌区采取“政府扶持、院校共建、企业参与”的方式,充分整合大型高新科技企事业单位的存量空间资源,大胆探索园区共建模式。目前,利用高新科技企事业单位闲置空间建成的产业园区仅有湖北机电科技园。

三、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政策环境比较分析

(一)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的政策体系分析

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的政策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市出台的产业支持政策,二是武昌区出台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武昌区主要在财税和房租补贴这两个方面出台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二)武汉东湖开发区的科技产业政策体系分析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高新科技产业的政策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吸引高端人才集聚的激励政策,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加快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鼓励科技投入的税收政策等。三是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加大中小科技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促进金融服务创新,进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四是开展政府采购和示范推广试点,在落实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同时,东湖高新区再给予适当支持。

(三)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政策环境评价

武昌区出台的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仅有3个《办法》和2项较为具体明晰的政策措施,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相比,在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上,武昌区远不如东湖开发区。

(1)武昌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力度不够。目前的科技计划项目配套资金政策、产业园区发展激励政策,均因门槛设置过高或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等原因,未能在激励企业创新、产业发展上产生实质性的影响。(2)武昌区关于促进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不够细化,只有一个笼统的《武汉市武昌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激励政策》,没有涉及各级各类科技担保、风险投资、贷款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3)武昌区在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予以政策支持不够准。资金充足是企业、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保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融资政策上做足了文章,也取得了优异的成效。

四、促进武昌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产业园区是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武昌――这个科教资源丰富的省会之区,整合地区资源,建设科技产业园区,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是中心城区增强发展后劲,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武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空间支撑的对策分析

(1)制定武昌区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全区园区建设与发展。同时,指导各个园区制定本园区的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专业特色产业园区,形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园区。(2)围绕产业链打造,建设产业聚集的专业楼宇。通过规划引导和专业化产业定位,吸引产业链关联企业自然集聚,利用好武昌区已建和在建的高端楼宇引导科技含量高、专业特色鲜明的科技企业入驻聚集。(3)加强对城中村产业用地的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合资、参股等多种方式,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高”的专业楼宇,改变城中村的产业发展停留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低”的传统服务业的现状。(4)整合武昌区有限的土地资源,由政府牵头完成十二五期间高新科技产业与空间支撑建设利用的整体规划,预留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武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政策环境的对策分析

(1)制定《武昌区高新技术产业目录》。组织对地区主要产业及分布、企业集聚情况及产能、优势核心技术及产业支撑龙头企业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按照重点支持产业编制《武昌区高新技术产业目录》,创建和扶持高新科技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推动规模化发展。(2)选择性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每年遴选一部分符合武昌区重点支持产业范围的中小高新科技企业,采取融资支持、产业化项目资助两种方式分类予以支持。(3)积极引入社会金融机构参与武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引导社会金融机构对武昌区初创型科技企业、拟上市企业予以风险投资。(4)制定实施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专项政策。一是鼓励高级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奖励政策。二是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入选区人事、组织部门科技、管理人才计划的创新创业人才给予资金支持。(5)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大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费用所得税收抵扣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二是对社会力量资助技术创新的研发经费同样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高新科技论文:高新科技园区形象塑造中关于对城市文化的体现

关键词:高新科技园区;形象塑造;城市文化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国创造”正逐渐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热点词汇。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中国创造”所包含的内容中最惹人眼球的部分是伴随着创新而来的高附加值,而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经济方面的回报,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潜力的释放。一大批怀揣梦想,充满活力的中国人在这条道路上前行,但不管怎样的创新和发展,实现市场价值是他们的核心内容。这种现实的要求让政府、企业、开发人员等各方要素聚集在了一种平台上――高新科技园区,这种结合的有效性已经被国内外的诸多成功经验所证明。美国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都是这类奇迹诞生的地方。虽然各个高新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多样,命名方式不同,但这些高新科技园区的共同特点却显而易见:聚集着大量的社会精英,朝气蓬勃,具有冒险精神,富有创造力,引领科技发展。

“截止2012 年底,我国已经形成105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分别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就有目共睹。同时我们也看到,从北到南三个园区因不同的城市文化孕育出的独特个性,让他们成了所在城市一张张响亮的“名片”。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高新科技园区形象塑造同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推进我国其他地区高新科技园区的形象塑造提供理论依据。

1高新科技园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曾珊, 2005年本科、201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讲师,曾任职于深圳多家广告设计公司。2013年,指导的学生作品“Gift”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平面广告类金奖。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

不同的人在各自角度对同一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要问从哪些角度来评价高新科技园区的形象好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归类后大概有以下几种:(1)政府角度:区域开发、城市竞争力、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角度较宏观。(2)企业角度:重点在经济范畴,看重其发展的实力和潜力,而非文化或美学角度。(3)学者角度: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等,看重起形象与文化的关联性。(4)媒体角度:政府管理、行业活动、市民行为等,注重其风貌和个性。(5)员工角度:就业机会、发展空间、工作氛围等,与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6)市民角度;园区环境、建筑风格、节庆活动等,是孕育城市文化和园区风格的深厚基础。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知,越复杂的综合体越难以用文字语言来全面描述。人们对这些高新科技园区形象可以说还比较模糊,需要辅以有效的视觉语言来更好地展现这些高新科技园区的形象,这些梳理和引导过程就是园区形象塑造的一部分。塑造良好的园区形象,对内能增强认同感,对外能提吸引力,进而对园区竞争力的提高起到积极影响。因此,高科技园区的形象塑造很有必要。

2高新科技园区形象塑造与城市文化的关联性

不管是文字语言还是视觉语言,对某件事描述得再多都难以尽善尽美,反而容易把人弄糊涂。从传播的角度来说,简洁的内容更容易在传播的过程中保持准确度,不断重复这种相对简洁而准确的信号,就可以达到较高的强度,这个信号因此变得清晰有力。按照这个想法,对高科技园区的形象塑造,就需要找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以点带面,更容易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清晰有力的形象。那么高科技园区在形象塑造中树立个性是问题的关键。

因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各地已经建立起数量众多的高新科技园区,地区间竞争激烈。为了争取到更多优质资源,树立良好的园区形象,各地不仅在包括硬件设施在内的“硬环境”上狠下功夫,更对文化生态所孕育出的“软环境”投入了大量关注。这些不约而同的选择表明,高科技园区的形象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高新科技园区属于城市的一部分,当然与城市的形象密不可分,城市形象建设中的核心部分就是城市文化,这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与硬件设施堆砌出来的“硬环境”不同,“软环境”中的很大一部分不是在短期内能够靠“赶工”完成的。在同质化情况严重的今天,能够更多满足人们精神和文化追求的高科技园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人才是保持园区活力常在、健康发展的能量。人气集聚的地方往往能够带来更多财富,实现更大梦想。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除了加大硬环境建设的投入,还需要注重其文化软实力的释放。用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为高新科技园区的形象塑造注入个性。

3高科技园区形象塑造中对城市文化的体现

高新科技园区形象的塑造并不等同于形象设计,他是将园区发展战略、资源配置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文化等各方面内容进行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需协调好政府、企业、人员等多方面关系,涉及的层面更广,问题更多,所以他的这种特殊性与我们常见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建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不同。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CIS是从策划的角度进行理论探索并推动实践,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MI)、视觉识别(VI)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各个模块的目标明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这种方式有可借鉴之处,但直接搬过来显然行不通。

企业高层制定合适本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发展规划并执行,策划的好坏和执行的力度决定其成败。在这种情况下,上至企业的发展理念下至员工的衣着都要执行相应标准。对于企业来说这的确可以解决许多形象塑造中的棘手问题,但是对内部人员的个性和发展来说,存在一定时间和领域内的压制。牺牲部分个体利益换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有些时候是必要的,但现在许多企业也意识到这种高效模式让人感觉冷漠,正积极调整,寻找更好地解决方法。园区内的企业和人员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和梦想而聚集在一起,这种构成与企业内部的构成相比更为松散。强力推行某种策划和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对园区的形象塑造时要明确园区中各个参与者的地位问题,大到政府小到个人都应得到足够重视,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为园区的建设提供和谐良好的环境。个体的梦想都得以实现,集体的梦想才能算真正实现。

高新科技论文:论高新科技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建筑新材料、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高新科技和材料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因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业的领导者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平台,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在建筑设计上多下功夫,在保证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要做好建筑的设计方案工作,使之运用现在的高新科技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自身企业在本行业的先进水平。毕竟,在一个建筑工程中建筑的设计方案是工程的首要和基础,好的设计方案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成败。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新科技、建筑工程

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建设也随之得到飞速发展,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也逐渐显现。建筑的设计并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并同时为大规模的教育学习、文化生活、商业活动,乃至政治活动等人类生活的多方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便利。现代社会,作为建筑师,不但要设计出有形的设计方案和相关图纸,研究建筑设计所需的现实空间,而且还要不断研究出在建筑设计中高新的且隐形的科学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随着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建筑设计师不断寻找着美学和工程施工相结合的最佳设计方案,并不断在工业的建筑设计中建立属于人类美学和基本需要的工程学概念,从“以人文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出发。一个城市的建筑设计可以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经济发展水平。一个机关单位、或企业公司的建筑设计可以直观的反映出该单位或企业公司的工作作风和待人处事之道。

可见,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建筑的设计不仅可以代表个人、企业、单位或公司还可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形象。那么,要想提高建筑设计的美感和高新技术含量造福于民,我们就应该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好新时期的高新科技,促进建筑业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整体提高。

一、高新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所处的地质环境还要考虑建筑所处地周围的环境。例如,建筑所处的近地风环境等。对于风环境,建筑师一般情况下是凭借其以往的主观经验对建筑物的通风性进行整体上的浅显分析,这样可能会导致,实际的通风效果与设计方案中的通风效果不一致,不能做到准确的判断建筑的通风效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促使城市中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物的纷纷出现,这会造成高层建筑物周边地区的近地风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现在很多企业或单位都喜欢将广告或宣传服悬挂在建筑上,这会对周边的路人或居民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建筑师仅单纯依靠本身的经验很难设计和保证好高层建筑物周围近地风环境的安全,此时,如果采取高新计算机模拟的策略。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的处理好建筑物周围近风环境的相关报告与数据,相关的设计人员就可以对风环境有个较为全面且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对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使其建筑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更加符合建筑的安全与舒适、美观的整体需求。

在我国现代经济建设不断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应用高新科技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有利于建筑设计师自身设计方案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我国更好的从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新太阳能科技在新时期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建筑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产业,同时也是消耗能源比较多的行业之一。特别是例如:现在作为居民住宅,不但要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好住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追求着建筑的美观和谐。要充分满足审美和居住的双重需要,就要求建筑设计者要站在自然环境和谐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而满足客户的需要,即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的绿色、清洁能源,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做到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前提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的具体条件,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节能,环保的建筑。

太阳能作为绿色清洁净的能源,对于建筑行业的使用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截止目前,太阳能清洁能源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及太阳能暖气等,但是,因为太阳能发电的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致使造过高,所以不适合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不过,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因为其的便利、环保、大部分地区容易实施,在建筑设计中的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推广,成为建筑设计供水、供热领域中运用的重要绿色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是由热水供应系统和太阳能集热系统构成,包括了贮水箱、循环管道、太阳集热器、热交换器、支架、控制系统和水泵设备等。作为建筑设计师,要做好建筑设计领域中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建筑设计师要在思维上改变自己无节制消耗的思想观念,要建立并解释绿色、环保建筑的思想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要把清洁能源的思想创意充分的与建筑设计有机整合。

其次,作为建筑师要明确,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太阳能集热系统是设计的关键,所以要想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设计师首先要以先尊重权威的质检部门的检测报告为前提,在加以结合数据中的相关性能参数,再根据所设计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与太阳能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设计,以达到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在了解并明确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关键所在后,已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与结构的基本构造,但是,在很多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并没有给太阳能热水器一定的预留空间。这会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太阳能热水器在建筑领域中的推广与发展,所以作为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太阳能热水器需要预留的空间。

最后,为保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合理,建筑设计师和相关建筑设计单位和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单位都应做到通力合作。与此同时,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应该做到满足建筑功能和防护的相关要求,达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和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

所以,因为建筑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而且能源也是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命脉。随着常规能源因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致使闯关能源的日益枯竭所带来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告诫我们应该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高新科技对建筑设计进行不断的开发,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整体发展。

高新科技论文:浅析施工技术与高新科技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技术与方式及设计对整体建筑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分析施工技术与在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全面推广工民建施工高新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低碳建筑;高新科技

现代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给我国的建筑业得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建筑技术中的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以及低碳建筑的高科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建筑主要施工技术

1.1 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密集区,施工场地狭窄。对邻近建筑及四周市政工程设施的安全和保护,对基坑工程的稳定和位移要求很严,而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是临时工程。

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为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基础滑移,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解决人工地基、降低地下水位、支护工程、基础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止基础施工影响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等问题。

1.2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压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水比泥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时间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1.3 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班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

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商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简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加大简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1.4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低碳建筑采用结构体系、地能热泵系统、智能布线配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节能门窗、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及其他低碳使用技术。低碳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同时可使建筑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

2施工阶段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基本技术条件,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2.1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组织工作,对参加编写的人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最后汇总,修改定稿。

2.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编写格式、基本内容应有统一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也就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作为项目部,为了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目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

3建筑中的现代施工技术应用

3.1预制模板

在高层建筑的标准层建设中,结构施工的重复性高。高层建筑采用的竖向结构是控制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的重点内容。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技术的有机组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过程,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滑模法与爬模法具有以下相同点 :①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②只需将预制的模板进行组装,可有效缩短工期;③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限制。随着建筑施工劳动成本的上涨,工期要求的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成本控制上都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在不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用预制模板法可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3.2 逆向施工

逆向施工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在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柱,并沿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与传统的顺作施工相比,高层建筑应用逆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 、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

②逆向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

③逆向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结构的地下地上的施工工期差别,可保障地上结构与地下结构的同时施工。

3.3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一般来讲,高层建筑施工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所需的混凝土的总量大、强度高。目前,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采用的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以及泵送设备等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随 之升高,现在所采用的泵送到顶技术可将混凝土直接泵送到预设浇筑高度,使高层建筑的施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4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4.1 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

工民建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周期一般比较长。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单位必须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抓好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衔接,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的全面推进。由于目标责任管理是顺利完成工民建施工项目指标与质量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落实。要善于针对整个工民建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要求和难易程度,结合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确保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范围,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4.2 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

监督监管机制是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工民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很多工民建施工安全与责任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监督监管不够到位造成的。可见,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了。工民建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并落实到整个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同时,要把对工民建施工的监督监管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扎实抓紧抓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4.3全面推广工民建施工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是保证工民建施工质量、加快建筑施工进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工民建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工民建施工单位一定要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引进先进、高效的高新技术、设备、工艺、材料等,积极运用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做到现代化、专业化、机械化,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着力提高工民建施工效益与质量。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和帮助工民建施工单位运用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工民建施工单位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工民建施工的质量控制。

5结 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有更多优良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筑技术被运用到现代建筑施工工程当中。在新形势下,我国现代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实现更好的建筑技术开发,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新科技论文:浅析高新科技在博物馆动态陈列中的应用

[摘要]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保护、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文化教育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博物馆陈列过程中,高新科技与动态陈列的有机结合,是博物馆展览方式的一种创新与变革,这也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但高新科技在博物馆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与误区。本文试图从两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 动态陈列 高新科技 应用

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荷兰著名博物馆学专家冯·门施曾经指出:“博物馆的物是信息的载体,动态陈列中展品所负载的信息,需要观众触摸和操纵展品,参与到动态陈列中来,实现与展品的互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在展品运动中接受所传递的信息。”诚如其所言,博物馆在动态陈列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形象的力、热、电、光、声等高新科技手段,给厚重、晦涩、难懂的各时期历史文物披上了现代的外衣,使展览增添了高科技的诠释手段。这样可以打通与市民交流的捷径,让博物馆变得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忆,从而在陈列中达到激发群众学习、探索和创造的目的。虽然高新科技的运用可以丰富博物馆布展的形式和手段,现代时尚的元素诠释神秘而悠远的亘古文明,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高新科技项目使用得越多,博物馆经费开支就越庞大,各种设施的维护成本就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就越快。笔者认为:高新科技在博物馆动态陈列中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以其鲜活的形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博物馆在动态陈列中,我们要结合当地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陈列与高新科技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彰显当代博物馆的实力与魅力。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脚步,高科技产品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让以“文物来说话”、展现历史文化精髓的博物馆,在新建或改造时,都会看到高科技项目的影子。可以说,博物馆高新科技的应用,极大拓展了陈列设计的方式与手段,丰富了陈列设计语言,使博物馆陈列中有心展现、无形再现成为一种必要的可能,也是一个博物馆提升自身功能的辅助手段。声、光、电、热等虚拟现实技术是当代博物馆应用的高科技手段之一,它通过计算机能够精准地虚拟各种听觉、视觉、触觉效果,使观众走进博物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神秘的海底世界、古老的原始森林、气势恢宏的抗战场面,在这种环境下,观众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与高科技对话、互动,感受高新科技带给观众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可以在这种“现实”的环境里,探索各种科学与历史问题。博物馆高科技项目的应用,是展示科技魅力、人类智慧的重要媒介,是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的优质平台。随着我国对相关历史、文物不断的深入研究,国家考古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将会以动态代替静态,以进行时代替过去时,这也必然促进高科技项目的研发与更新,以便能用更加新颖独特的创新手法,深入浅出地展现文物复杂的制作工艺及流程,精练地概述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从而在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达到最佳展示的效果,进一步显示出博物馆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优质平台。

在当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恰当地使用高新科技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陈列内容,拉近文物、历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为表达陈列意图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主要有两种:静态陈列和动态陈列。对于那些珍贵艺术品、珍贵历史文物等静态文物,以静态陈列更加适合于群众的观察、欣赏和回味。在博物馆运用高新科技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尺度,注重个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陈列展览中,一个以历史文物为主的博物馆,从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要更加注重历史的凝重感。高新科技运用的过多、过滥,容易破坏陈列的整体氛围,设备的运行、负荷强度、操作流程、后期维护等都是每个博物馆考虑和重视的问题。所以,高新科技要不断研制与开发,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转换成新的科技成果,为陈列展览所用。假如我们满足于现在的高新科技的一般应用,不注重研发新的手段,多媒体等高新科技将在博物馆失去其生命力。光、声、电等高新技术的运用,只不过是博物馆吸引群众的一种有效方式,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往往一些很传统的手法(如静态陈列)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博物馆在陈列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高新科技运用的比重,慎重地选择好最适合本馆需求的高新科技项目,切忌喧宾夺主,力求恰如其分。在博物馆陈列中,高新科技永远只是其展示形式的有益补充,处于辅助陈列的从属地位。博物馆的陈列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观众不同的需要,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各选所宜,或动、或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更好地发挥陈列传播知识、启迪智慧和培养创造能力的功用。

高新科技论文: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与时俱进

摘 要:高等院校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与拥有者,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向传统企业的渗透、改造可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向社会大面积辐射,是高等院校科技改革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过去的岁月中,高新科技产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时代的步伐、党和国家的要求相差甚远。更辛苦积攒高校中的地位,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基本思路等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所以在新世纪,应该对此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开创高新科技产业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科技产业;解放思想

1993年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0世纪90年代高等院校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科技、文化等体制的改革,迎接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挑战,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新路子。高等学校应当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的背景下,研究和探索如何使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需要,使有限的教育投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多快好省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虽然这一段文字只有短短的几百字,但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其中主要观点就是高等教育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迎接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挑战,要使有限的教育投入返回最大的社会效益。

1993年末,原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李岚清副总理在开幕式上指出,高等学校作为高新技术的重要创造者和拥有者,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向传统企业的渗透、改造可以发挥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是国家促进产业高级化和普遍增加商品技术含量的一项长期方针。如何加快高校科技工作改革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一些高校已经通过国家各类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计划,探索产学研结合,走科工贸一体化的路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向社会转化技术、科技成果的同时,各高校选择其中一部分加快在高校转化的一种形式,也是各高校综合改革的一个方面。抓好了,可以利国利民利校。对于这种形式,应当看到它对社会的示范作用,它对国家产业结构的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它对相关行业技术进步的带头作用,它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所起的实践基地的作用以及对学科、专业调整的反馈作用。

转眼之间,20世纪90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高新科技产业又处在了新的世纪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高新科技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基本上还是发展缓慢、步履艰难。高新科技产业在高校中的地位、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基本思路等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所以,在新世纪,应该对此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开创高新科技产业的新局面。

一、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促进器

回顾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就可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不是“空中阁楼”、“孤芳自赏”,而是紧密地与社会发展和技术革命联系在一起的。

近代的高等教育发展于欧洲,已有八百年的历史。联想到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出现在欧洲,这中间的联系就可想而知了。

当时欧洲的大学都有两个特点:(1)大学建立在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这说明了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也是人类历史上把教育与技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的最初尝试。(2)按照工业需要设置专业,这也说明高等教育实际上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的分工而得到发展的。到了19世纪末期,美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的奴隶主,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于是一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新兴的资本主义的需要。许多大学相继建立,于是在20世纪初,在美国发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所以工业革命中心的转移,完全是由于教育中心的转移。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似乎没有担负起这种转移的地方。此外,美国政府还积极鼓励兴办州立大学,这种学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在办校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应用,强调综合学科,强调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是在美国的产业革命影响之下成立的。这所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强调应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把学校教育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起来。至今,这一思想还是该校的特色。

日本的高等教育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他们更强调大学与社会的结合,教授与企业家的结合,科技成果与商业产品的结合,因此,使得这个资源贫乏、国土只占世界千分之三的岛国变成了一个经济强国。综上所述,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发达国家在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二、中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不可否认,中国的高等教育除受国外近代高等教育的影响外,还受着传统的封建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做官”等封建思想还在极大地影响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因此,高校科技产业化步履艰难是不言而喻的。

传统的封建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把学校仅仅局限为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把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放在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而且认为传授知识是正业,与生产结合是“下九流”,“下里巴人”。

再从历史看,中国开办高等教育的时间很短,总共只有一百年多的历史。而在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定,相对稳定是时间很短,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也有几次大的折腾,如五十年代全盘否定英美,而全盘照搬原苏联的教育制度与模式;1958年又犯“左”的偏差;十年动乱中又全盘否定“十七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稳定时期。但我们仍然应该清楚地看到,中国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清晰的高等教育体系。实际上,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大学和社会之间反复反馈调整的结果,不是事先被人们设计出来的。其次,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本质上还残留计划经济模式的色彩,只考虑教学的统一要求,不考虑学生还应有的其他的要求。再有就是对教师的片面的理解:你的科研好,则一定是占用了教学时间与精力;你一定在教学上花的精力不足,所以,你的教学一定不好,那你一定不是好老师,全盘抹杀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统一,否定了教学必须有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支撑的必然性……。事实上,教学倘若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是没有观点的教育。大学老师讲课要有自己的见解,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本宣科。国外的大学教师一般都有休假制度,但这个休假并不是让他们去休息,也不是让他们去听课,而是让他们到条件好的研究部门去搞科研,到企业去搞成功应用。

三、高校科技产业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历史上一直是很不稳定的,而且还受着封建思想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应当看到,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反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不能“夜郎自大”。另外,我们应当彻底地摒弃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抓住当前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机遇,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科技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产业改革,实现高校科技企业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在工业化社会,社会是以重要的工厂为中心形成的,甚至整个城市都是围绕着一个大企业形成的。而在当今信息社会,在国际剧烈的技术竞争中,以大学为中心,联合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开发的研究与生产,已经成为世界上值得关注的发展模式。目前,在发达国家,多数工业区都出现了一个或几个大学的周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现象。在那里,大学不仅是人才的来源,更是信息、知识供应的基地;教授兼工程师,企业技术人员兼任教授已经是普遍现象。联想到目前许多人对中国的高校科技产业还持否定态度,还存在着一律与偏见,甚至还采取不鼓励、不支持、不参与,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不正说明我们肩上的担子还任重道远吗?

目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又一次向我们涌来,中国的高等院校再不能失去这个良机了,抓住了这个时机,高校就能发展,就能前进。所以,我们不能把在高校中发展科技产业当做权宜之计,而是要把它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当做是高等教育适应历史潮流的一项重大举措。

高新科技论文:高新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现在社会知识和经济都在飞速的发展,高新科技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国家长期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优势,提供了最主要的原动力,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趋势蓬勃向上,它们带动了中国人民的科技精神,实现了由科研到最终成果的过渡,并且给国民经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国民科技企业的发展并不像我们眼睛看到的那样,在其背后也有一定的障碍,对于高新企业来说,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是其最主要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全面系统的对高新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现有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新科技企业 融资问题 借贷 解决对策

一、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及前景

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与传统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点,因此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出现的问题,要想正确解决问题,了解其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高新科技企业的特点:

第一,发展迅速,规模大,投入高,现在高新科技企业广布全国,发展趋势日新月异,规模广大,以中关村为代表。在投入上,高新科技产品由于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其生命周期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而缩短,在前期,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知识技术等去不断的追赶世界的潮流,较高的投入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

第二,高风险,企业投入创新研发中的财力、人力、物力可能会由于缺乏技术上的发展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滞不前,就会造成较高的失败率,是企业濒临破产等风险。

第三,高收益,一旦企业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那么这个企业就可能会垄断整个市场,并且产生较强的扩张,产生较高的收益。

第四,具有较大的人才优势,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大学学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人才,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为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支撑。现在人才进过实践以后进入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不可估量,每个人才都具有丰厚的底蕴和发展潜能,中国重视教育活动对以后的人民、企业都有着较大的好处。人才优势是企业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企业也应该吸纳海外的留学生,给予他们丰厚的条件,留住他们,让他们为祖国做奉献。

高新科技发展的前景及建议:

第一,高新科技企业要通过市场化改革,去除传统经济留下的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等弊端,充分发挥出高新技术产业的力量。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因当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储存的资源力量,把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组,以便发挥最有效的力量,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的竞争,在世界国际上占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位。

第三,资金是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和血液一样重要。进过笔者的研究发现,许多企业都是因为确实资金的缘故而止步于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因此多方开辟资金来源,解决资金问题,是发展高新科技所必需的。

第四,提高技术含量,发展创新研发,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现在大多数高新科技企业使用的依旧是国外的技术,国外的材料器件,企业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重视科学研发的投入。

第五,人才必不可少,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人才是企业的动力,好的人才有丰富的知识、专业的知识素养、敬业的精神,才可以为企业做出较大的贡献,所以企业要吸纳人才,并留住人才。

二、高新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

融资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新科技企业面临的大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资金短缺已经抑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所以解决融资问题是当务之急。

第一,科技资金缺口较大。国家为扶持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每年都会投入高额的科研经费,但是国内生产总值却是相反的,逐年下降的生产总值让国家财政的投入入不敷出。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做基础,不得不中断科技的研究。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科技开发和成果的转化。

第二,投资与融资途径过于狭窄。我国科技资金来源构成大体为:银行贷款15%,财政性拨款27%,自筹资金43%,委托开发等资金15%,可见科研资金来源十分有限。虽然现在多渠道融资已经代替了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但是企业资金依旧紧张,使大规模的科研活动难以进行。在此同时,银行对风险较大的科技投资有很大的顾虑,不一定会给予融资贷款资助。

第三,投资融资体系制度有待建立完善。科研开发到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要进过一系列的流程,里面有诸多因素会造成科研项目的失败流产,例如:管理水平、市场变动、成本结构、资金调动等。而科研项目的失败流产就会直接给投融资者带来利益上的损失,甚至更大的风险危害。这也直接影响到融资者对科研事业的热心和信任度,也有可能造成其他投资者对科研项目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融资体系制度,并且有效规范的实行,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科研风险,刺激投融资者的信心。着将有效地促进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

三、完善高新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法

目前国内有多种融资方式,主要包括私人借贷、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政策融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等。其中自筹资金和中央地方科技投入是最主要的方式。下面给出其他几种可供选着的方式。

第一,银行贷款。对于拥有先进技术,需要长时间科研,并且投资金额较大的工业或者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可以向中国开发银行、农业银行进行贷款,进行科研项目的继续开发研究。民办高新科技研究企业可以向城市合作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贷款。如果企业研发的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较大的投资而一家银行有无力贷款的时候,企业可以申请向多家银行进行银团贷款。

第二,各类投资公司。这类投资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投资机构,通过对科研项目进行合资或股份制来资助企业。这类融资方式适合于那种投资少、市场广阔、资金流动回收较快、有较高收益的科学研究项目。

第三,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出租人购置承租人所需的仪器、设备、机器等生产必需要素,在租赁给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一种中长期融资方式。金融租赁可以减少承租人购置设备的中间环节,后期可以根据开发研究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租赁,具有灵活性。但是,承租人需要支付高于贷款利息的租金,所以承租人一定要提前权衡利弊。

第四,创办高新科技股份制企业。这种方式是解决高新科技企业资金缺乏的有效途径,它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确定了一条新的道路,其中最优组合是科工贸的组合,研发、生产、销售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通过资金快速回收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第五,利用外资。资金的筹备当然不仅仅只限制于国内,借用外资,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仪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有些企业需要大量的外汇来维持发展,可以通过中央部门争取到外国政府的信贷。

四、新型融资渠道

融资不仅仅在局限于原来老旧的方法,依旧可以变更,开拓出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一下介绍几种新型融资渠道。

第一,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在我国最主要的融资途径是银行贷款。根据中华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通则》,如果银行要借贷给企业,则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担保物,鉴于实际情况,高新科技企业贷款的风险已超出了银行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银行对其贷款都很严格和谨慎。所以建立信用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为高新科技企业进行担保,解决融资问题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第二,建立风险创业投资基金。许多企业家都止步于高新科技,因为他们无法预知高新科技产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危险。在一些国外的企业家看来,风险创业基金为创业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在科技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需要政府和人民一起参与,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而有不同的风险投资模式,如果这种风险投资模式建立完善,并加以有效的利用,那么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第三,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这个方法主要用于技术和资本的交接,建立健全使资本市场和投资渠道多元化,它给高新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提供了多种选择,不再单一的按照传统模式发展。1999年12月,上海科技产权交易所正式建立,为风险资本的进入和推出提供了保障。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交易中心,为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结语

高新科技的发展是世界潮流的趋势,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知识、技术都在飞速的发展,由于高新企业所具有的风险太大,资金缺乏就成了一个难题,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高新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探析,可以给一些处于困境中的高新科技企业一些启发和帮助。

高新科技论文:浅析高新科技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摘要:针对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特点,在高新科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价值评估方法以使高新科技企业的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趋同。

关键词:高新科技;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期权定价法

一、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在高新科技企业产权转让及兼并收购中,企业的购买方和转让方都需要估计企业公平合理的价值,以便双方在各自对同一企业的不同估计结果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从而达成最终的产权转让或兼并收购要约。对于一家高新科技企业而言,能够公开上市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金、企业的发展前景被市场认可而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公开上市前必须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合理的制定股票发行价格。

二、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特点

由于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高新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伴随着多代产品的更新换代过程,在产品、技术更迭频繁的情况下,企业前期的大量投入往往由于技术发展或创新上的时滞而失败,企业的失败率比较高。在收益方面,由于高新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垄断力,产品在得到市场的认可之后,将产生很强的扩张能力。因此,“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成为高新科技企业一个显著特点。

高新科技企业发展阶段性明显、决策具有动态序列性。高新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一般要经过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商品化等阶段,每一阶段的风险水平、特征差别都 很大。高新科技企业的研究开发是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科研成果研究开发成功后,如果市场有利,追加科技成果商品化所需的后续投资;如果市场前景不看好,则暂时不追加后续投资,而是等待投资时机的到来,这样就可以把风险锁定在研究开发费用的范围内。投资者可以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对最新市场信息的把握,不断地调整预期现金流,重新对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并做出新的决策。

三、高新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及调整

采用期权定价法对初创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独创性,难以找到类似的企业进行比较,因而不适宜运用市场法。同时创立阶段的高新科技企业不一定具有成型的产品,而往往只是具有某一方面的技术,有时甚至只是基于一种理念。创立阶段的企业往往没有取得销售收入或销售收入数量很小,净现金流为负,以单一的技术或产品为主,用普通的现金流贴现模型无法得出客观的结果。因此,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长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创意期的技术转化为产业发展和具体的产品形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设备、开拓销售渠道等,因此,资金需求便成为创业成长前期最主要的问题。如果高新技术企业采用恰当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资金的需求问题,企业接踵而来面临的就是经营风险,特别是顾客市场的风险。企业已经投入大量无法收回的资金,但产品的市场前景并不清楚。创业成长期的融资需求和经营风险便成为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融资需求能否恰当地解决,经营风险能否很好地化解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表现在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表现在其未来成长的期权价值。所以,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要从企业现有获利能力和未来投资机会两方面来评估。相对于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获利能力并迅速提升,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逐步增大,但现金流仍很不稳定,未来的投资机会成长期权价值仍然占据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主要部分。因此,此阶段仍然要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来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成长价值,同时适当考虑利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

期权定价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相结合,对成熟蜕变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成熟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趋于正值并且稳定。但这一美好景象的背后却隐含着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危机:阻碍创新。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却往往被成熟期的企业盛况所误导。其实,企业成熟期是企业蜕变转型的前提,正是在成熟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前提下,企业才有可能成功地进行二次创业转型。所以,成熟蜕变期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寿命的长短。从发展的眼光看,此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很明显的由两部分组成:企业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转型机会价值。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具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现有资产的获利能力价值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二次创业发展转型的机会价值构成了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而现有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未来的期权转换价值又分别取决于企业的持续经营管理能力和企业是否具有战略眼光抓住转型机会的能力。根据这两个关键驱动因素,在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可以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经营业务的价值。

综上所述,由于高新科技企业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发展阶段性等方面与传统型企业有较大差异,选择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时要针对不同成长时期的高新科技企业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灵活运用。期权定价法的运用,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有抉择权产品/技术的企业价值,从而减少对拥有这类资产的企业价值低估的可能性。折现现金流量法比较适合有稳定现金流的业务阶段。灵活运用两种方法,以使高新科技企业的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相接近。

(作者单位:咸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高新科技论文:浅谈高新科技元素在日用陶瓷设计中运用

摘要:自建国以来日用陶瓷技术就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开启高新科技在日用陶瓷运用的新时代,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上,科技的进步给这一领域带来了很多的发展和创新,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也大大加快了日用陶瓷工业生产机械自动化的进程。本课题介绍了电子科技与日用陶瓷材料设计的结合;成型工艺方面,双层保温陶瓷工艺促进美学与陶瓷设计的完美结合;外饰加工上,温感油墨等材料和生化材料的运用。分析了这几种高新科技在日用陶瓷设计的亮点和优势,探讨当前日用陶瓷设计的创新和突破面。

关键词:科技元素 日用陶瓷 设计 运用

引言

日用陶瓷(亦指餐具或者家瓷),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瓷。自东汉发明瓷器以后,日常陶瓷增加更加卫生,更加具有技术含量的元素。日用陶瓷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规模曾一度受挫,但其技术发展从没有停止。在漫长的发展史中,人们用劳动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奇迹,不断在日用陶瓷设计和生产中输入新的血液。此外,科技和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互相影响的,日用陶瓷设计渐渐成为高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品,科学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过程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经验与方法。

1.电子科技与造型工艺结合

造型结构是日用陶瓷产品信息的承载物,是外部构造的承担者,同时也是内在功能的传递者。因此,对日用陶瓷产品造型结构的设计往往是设计师最为关注的环节,不仅要体现设计师的个性,还要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性化。我们知道手接触物品机会最多,日用陶瓷产品中壶、杯、碗、碟等器皿都会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在其应用中与手发生关系。因而,日用陶瓷产品都必须传递良好的手感,既能符合人手端拿方式,保证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还需要介入新的功能。

最近几年,在造型工艺方面最为突出的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多种材质与陶瓷材质的结合,这就会有多种不同的工艺造型型方式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中出现,得益与微型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科技与陶瓷材料的结合设计成为一个新的设计亮点,并受到重视。比如陶瓷加热杯的设计,它由杯体、加热装置及底壳组成,其特征在于:杯体底部呈凸形,加热装置由线圈、电子温控器及电源接头连成,电子温控器固定在杯体底端,线圈绕在底端突出的杯体上组成加热线圈,电源接头固定在底壳上,底壳套住杯体底端及加热装置。此电加热陶瓷杯可直接接电脑USB 接口或是车用电源,适合于在办公和汽车上使用。

2.成型工艺的突破

隔热杯设计是个美学与工艺缜密配合,一次性压模成型,双层的杯身形成中空的隔热区,有着保温防烫的功能,无论杯内是冰凉的果汁或是热乎乎的茶都不会让握住杯身的手觉得太冷或太烫。当盛装冷饮时,不容易在杯外缘产生水珠而滴湿桌面。隔热杯使用高品质的瓷土在1320℃的高温下烧制,拥有绝佳的强度与表面品质。类似的设计还有双层隔热环保杯,兼顾了一种环保理念,使用方便携带的双层陶瓷杯代替以前经常使用的纸杯,为地球的污染减压。

3.原料开发应用和加工

国外在非传统原料开发上已取得成效的原料有:叶腊石、珍珠岩、硅藻土、白云石、膨润土、硅土岩类、钛铁矿质和硅灰石质精矿、锂辉石、骨质泥岩、磷酸岩等。有的原料本色较深,则外用乳浊釉优质装饰材料打扮一番,使制品外观质量达到优质原料制胎的同样效果。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丰富了产品品种。

由于在原料加工方面等技术进步,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检测方法,自动化水平又有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配有电脑的自动生产线上,能同时快速检测和控制各种原料配比流量,并可根据检测结果随时修正,从而确保了所制原料的成分恒定不变。日本及欧美一些主要陶瓷生产国,陶瓷原料已实现“三化”,即专业化、标准化和商品化,陶瓷原料的加工精选均由专业化的原料公司来完成。这些公司不但拥有矿山而且建有集中的精选厂,其精选厂工艺流程和设备先进。

4.外饰设计方面

以往的日用陶瓷外装饰以花纸设计为主,而花纸材料只能呈现不变的面貌,如今温变油墨材料的运用给花纸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拓展空间,温变油墨又称感温变色油墨和遇热变色油墨,是一种能随温度变化而发生颜色变化的特种油墨,受热发生物理变化( 如脱掉结晶水、晶体结构互变、空间构型互变等) 或化学变化( 分解、化合、氧化、还原等) 导致分子结构、分子形态的变化,从而导致外观颜色变化的效应,分为可逆消色、可逆显色、可逆变色,记忆型、区间显色、不可逆显色、不可逆变色七大系列。凡温度下降后能恢复颜料原有颜色者,称为可逆热致变色效应;否则便称为不可逆热致变色效应。一般一种感温颜料只能产生一种颜色,称为单热致变色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感温颜料配套应用时,在受热过程中可产生两种以上颜色,称为多热致变色效应。

另外,电镀技术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 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5.生物化学元素运用

21世纪由高科技推动世界前进,世界陶瓷和中国陶瓷决不在呈现以往的面貌。目前,日用瓷的铅、镉等重金属的溶出量问题已基本解决,釉上贴花、釉中彩、釉下彩大部分日用瓷都达到了无毒耐用、器型美观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珍爱身体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人们对日用陶瓷从审美和使用基本功能又上升到一个高的要求,开发设计和生产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日用陶瓷就具备了广泛的发展潜力。

小结

分析高新科技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可以看出日用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为了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加快创建日用陶瓷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必须发挥国家级陶瓷科研机构和协会、学会对行业的导向与规范作用。

国家日用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应定期重大技术信息,引导行业的技术开发,对重大技术课题实行行业招标,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主力军作用。

科技的快速发展都推动着日用陶瓷设计的步伐,以上列举的技术知识陶瓷设计发展一部分,更多的新的创意点还需要科研和知识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为我国的日用陶瓷设计在国际地位上创造一个新的高度点。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