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档案管理论文

时间:2022-03-19 11:22: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档案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档案管理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基层人行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一、内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内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审计人员对内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实际内审工作中注重内部审计项目的实施,认为只要出具了内审报告,提出了内审意见,做出了内审处理决定,该内审项目就结束了。相对忽视内审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2、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内审人员多数来自于各业务部门,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很少,缺少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基层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知之甚少,开展内审档案管理工作时缺乏档案管理理论的指导,内审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制约了内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内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程度不够。由于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档案业务知识的专门培训,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经验,对档案的基本操作规程又知之较少,因此,在内审档案资料收集、内审档案资料整理、内审档案资料归档、内审档案资料保管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规范化管理水平还有待与于加强和提高。

二、改进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高对内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内审档案是人民银行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它在人民银行业务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要改变过去重审计项目的实施轻内审档案管理的观念,不断提高对内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一要提高领导的内审档案管理意识。随着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内审业务量逐年增加,领导同志应该将内审档案管理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明确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加强对内审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二要树立内审人员的参与意识。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项目时,要树立参与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把在审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笔录、凭证的原件及复印件,要按照内审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详细的整理分类,应把此项工作作为内审档案管理前期工作来做。三要提高内审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内审档案管理人员是内审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必须树立他们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负全责的意识。

2、完善内审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制度就是行为规范,是要求审计人员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要做好内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完善和健全一整套相关的制度。同时,还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机制。一要完善健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各种内审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等项制度,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二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定期组织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内审档案人员的动力0,让他们乐于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工作做得差的要提出批评,责令他们及时纠正,并予以必要的处罚。

3、实行内审档案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内审档案管理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一要前期基础工作。每一个审计项目确定内审档案管理责任人,主审人负总责、审计小组长负分管责任,审计人员负具体责任,内审项目档案由项目主审人负责整理装订,形成制度与岗位挂钩、岗位与人员挂钩、人员与责任挂钩的内审项目档案目标管理责任制。二要做好中期的整理归档工作。每个内审项目完成后,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操作。首先按结论性文件、立项性文件、证明性文件和其他文件材料进行排序,对破损的材料及时进行修补,字迹模糊的进行复制,与原件一起存放,然后再进行打码装订,并编制档案目录,最终形成审计案卷进行立卷归档,及时装入档案盒。所有档案均按立卷规则及时进行分类、排列和整理,材料齐全,档案目录完整,密级确定准确,实现了内审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三要做好后期的妥善保管工作。内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内审项目档案的保管、借阅工作。要设置内审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薄、内审项目档案移交、借阅登记簿,对内审档案管理过程实施监督。在办理存档、移交、借阅时,档案管理员对其案卷的完整度进行审核,并详细填写各种登记簿。同时按要求将档案存放在专门的铁柜中,做到防盗、防火、防虫、防潮,实现内审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四要形成部门负责人、主 审、审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相互监督的机制,共同将内审档案管理工作做好。

档案管理论文:做好燃气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燃气工程档案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做好燃气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管道燃气在城市中不断普及。燃气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文档材料、有建设前期批文、施工过程记录、竣工验收资料及维修保养记录等、这些文档材料全面反映了燃气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对工程质量评定、工程竣工后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认真做好燃气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齐抓共管,密切联合,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燃气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遵照统—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总工程师主管档案情报工作,成立档案情报室、设立专职档案员,在各业务部门及二级公司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形成了全公司的档案管理网络。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2转变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有关部门主动联系。没有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 档带来了困难。近几年来、我们意识到档案工作不是临时性工作、开始逐步转变观念,制定一系列措施,对燃气工程档案进行超前管理。

2.1根据燃气工程复杂性的特点,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从实际情况看、燃气工程建设是比较复杂的。它分有市政、燃气气化站、瓶组、住宅及酒楼餐厅工程等等、其中市政、燃气气化站及某些大型住宅工程建设周期长,从项目申报到工程竣工的阶段比较多。这种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而酒楼餐厅及小型住宅等工程大多施工要求急、建设周期短、形成的文件数量不多,不易引起档案人员的足够重视。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我们一反过去等人将档案送上门的做法,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燃气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分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了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采取以下收集方法:

(1)追踪收集。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周期短,形成档案材料快的工程、档案人员或兼职档案人员主动到现场询问和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工程信息、并指导和督促技术部门有针对性地收集档案资料。这种方法收集速度快、档案资料齐全、质量也比较高,但花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2)分阶段收集。这种方法适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工程。某些大型市政工程、燃气气化站工程及某些跨年度工程、我们始终保持与兼职档案员及施工、建设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并加强催收,尽力避免档案原始材料的散失、这样能保证工程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

(3)强制性收集。对某些人员分散、临时机构较多的施工单位、我们采用收取档案资料押金的做法、当一项燃气工程报建后。施工单位先交—定金额的资料押金:直到工程完工。施工单位将完整的档案资料移交给档案部门后才可退回这笔押金。这种方法对一些内部较复杂的施工单位具有—定的约束力。可以保证档案资料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流失。

2.2制定规范,及时立卷

根据燃气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科技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立起工程档案管理的叫大件: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档号分类方法等,将燃气工程档案共分为十大类:(1)技术管理档案;(2)设备及仪器仪表档案;(3)储气(油)站档案;(4)工民建筑档案;(5)供气管线工程档案:(6)管线工程档案:(7)工程设计档案;(8)产品档案;(9)声像档案;(10)科学研究档案、并在每一类中确定了基本归档范围。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科技档案案卷质量要求与案卷管理方法》,坚持以规范化的作业方式。把应该收集旧档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立出预备案卷。可以装订成正规卷的、及时把它们装订成正规卷、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3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燃气工程档案具有“‘次性”和不可回复性的特点。客观上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懂与燃气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懂不同类别的档案的分类整理。因此、为达到燃气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我们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大量培训、讲解了燃气工程建设工作中会形成哪些类型的文件材料。哪些是属于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今后需归档、并讲解了具体的归档范围。同时,按照我们档案整理要求。对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作了详细的讲解。使大家对档案内容提前了解,在工作个有的放矢。注意积累资料。这种培训将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同步进行。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个切实的保障。

4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积累贮存档案是为了利用、而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燃气工程档案的形成是燃气工作者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又通过档案工作者提供给燃气工作者利用。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如果能将档案信息及时提供给业务部门和燃气工作者,使他们亲身体验到档案信息的价值、就会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档案部门做好建档工作。我们在近几年来实施电脑化管理、将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业务部门提供全巾管线、管网图,由于目前我市正在进行天然气项目建设、这些档案信息无疑为我市由液化石油

气换转为天然气的改造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当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他们都会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了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档案管理论文:农信社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对策

农村信用社会计档案是农村信用社历年各项业务和财务活动的完整记录及核算依据,是农村信用社成长发展历史和农村经济部门资金活动的重要资料,在一定时期内起着会计检查和事后查考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着立档与保管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因而建立科学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法,夯实会计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会计档案的日常归档管理,轻视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建设。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执行财政部财会字[1998]32号《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__]374号《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没有建立一套适合各单位自身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没有统一管理会计档案的标准。许多农村信用社机构现存会计档案都已分类造册,但部分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之类档案仍无法编制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只有按年度分的档案流水号,而且没有统一规定的装订要求,外观上很不整齐。同时,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产生的大量以电子文档、程序文件、备份文件等新的会计档案信息载体,目前还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多数应归档的会计数据文件散落于不同的经办人手中,造成了会计档案归档资料不完整。

2、重视有形会计资料归档,轻视无形会计档案管理。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日新月异,会计电算化逐步融入农村信用社各个业务领域,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虽然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由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仍然按规定定期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书面资料,并纳入了会计档案管理之中,但是对会计软件及其生成的电子数据并未纳入或未全部纳入会计档案的管理范畴,由此造成此类会计档案的缺项,其后果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档案的正常使用及科学利用的效率,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仅仅停留在代替手工记账、代替手工编制会计报表等简单而单一的功能阶段,未能发挥其更为强大的其他功能。以农村信用社储蓄业务为例,每个网点每年跟储蓄有关的业务凭证、账簿,少则上百本多则几千本,一旦需查询相关数据,其过程和耗费的精力可想而知,而如果将相关电子数据一并归档,当然其中包括其适用的程序、软件,查询起来定然会非常迅速、方便,但就目前现状来看,这方面的工作确实做得不够。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尤其是多级法人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开发利用的会计软件五花八门,数据间的不兼容性使得各级机构对淘汰或更新了的应用程序和软件疏于管理,如不能及时将备份数据归档和保留形成会计文件数据的背景信息,势必导致旧系统中形成文件在新系统中不能读取,将造成大量数据资源的浪费,给今后的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损失。

3、重视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轻视下属机构会计档案管理。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机构会计档案是由会计部门兼管,部分会计机构管理人员对会计档案及时、按期归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至使下属机构会计档案不能及时催收、归档到位,即使下级机构上交会计档案,所移交的会计档案也未得到与本单位会计档案的“同等待遇”,往往维持原状“束之高阁”,这显然不利于单位对所有会计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4、重视会计数据的交接,忽视会计档案的移交。会计档案的移交本应是会计人员工作调动和网点合并等业务交接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并未引起重视。一方面,部分网点会计人员办理业务交接时,往往只办业务数据的交接,而对会计档案要么未办交接,要么象征性的以会计档案保管登记簿移交清单签字了事;另一方面,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网点合并的会计档案移交手续不清、责任不明,造成所移交的会计档案管理混乱,不仅查找起来非常困难,甚至有些单位还有会计档案遗失而无从追责。

5、重视对会计档案的收集、存放管理,忽视对会计档案进行科学的鉴定、及时的销毁工作。会计档案管理既包括全面、完整的收集,科学的整理保管阶段,也包括后期的科学鉴定与及时销毁阶段。不同类型的会计档案有其不同的保管期限,必然需要对已经超过保管期限且无保管必要的会计档案进行定期鉴定与销毁。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农村信用社经济活动十分频繁,会计档案形成数量之多是其他门类的档案所不可比拟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村信用社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工作未得到相关各方的充分重视,从而造成档案保管空间与档案管理人力等资源的浪费。

二、规范农村信用社会计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快制订科学规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确保会计档案管理有章可依、职责分明。农村信用社财务部门要结合农村信用社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统一会计档案管理要求。会计档案操作规程除了立卷、归档、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外,还应结合实际,制订出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表、移交时间等,并将会计电子化系统开发、修改和使用的数据、程序资料通过磁介质收录保管,每年翻录一次,实行双备份异地分别保管,确保会计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

2、加强会计档案后续管理的检查、考核力度,确保会计档案归档及时、保管完整、销毁有序。首先,对原有会计档案各级财务部门要集中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清理,通过搜集补救一批、规范整改一批、集

中销毁一批,保证现有会计档案完整、规范,使新增会计档案有科学管理的起点。其次,财务部门要抓好会计人员调动和网点撤并时会计档案的移交工作,会计档案交接要编制移交清册,交接双方负责清点核对,会计档案交接不清的会计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对清理过程中发现的因原移交人员移交不清的会计档案,必须责令当事人回原单位查明原因,避免责任不清,人浮于事,造成会计档案的遗失。再次,要严格遵守会计档案调(查)阅登记制度,防止会计档案丢失和泄密,并定期检查会计档案,及时对破损、变质会计档案进行复制、修复或其它技术处理,对超过保管期限且无保管必要的会计档案及时组织销毁。 3、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无论多么好的制度、多么先进的技术设备,都要靠人来执行和操作,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其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

4、加大会计档案管理硬件投入,提高会计档案利用效率。存放会计档案的场所应具有防尘、防磁、防潮等必备的硬件条件,各级财务部门要及时为会计档案保管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财务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设备和手段,特别是运用会计电子化建设生成的数据,建立会计档案网络信息,方便职工随时对会计档案目录、数据进行查询,实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会计档案利用工作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5、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会计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领导重视是搞好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只有建立和落实各级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量化岗位责任,实行责任追究,才能使会计档案收集、归档、保管等工作得到落实。农村信用社在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聘用上要从整体利益出发,不拘一格,择优选聘,把好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入口关。要将那些有责任心、有耐心、有经验、有专长、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员选聘到会计档案管理岗位。通过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设立奖惩措施,奖勤罚懒,使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与相应处罚同步,鼓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岗前培训,合格上岗。通过竞争激励机制的引入,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促使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安于并乐于从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总而言之,农村信用社财务部门要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并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段和方式利用好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提高会计档案利用效率,使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档案管理论文: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研究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之下进行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顺利运营必须攻克的难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办公自动化还未完善,存在着一些漏洞。我们要针对医院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改变原有的档案管理手段,以现代化的电子管理方式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1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完善,从管理人员来看,大多数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未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录入资料过程中,仍依靠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操作。再档案中,纸质性的档案占有极大的比例,而且量比较大,需要对其进行定时定期的整理、分类和保存。

同时,医院在档案管理意识上的薄弱,领导及相关人员还未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观念。观念的薄弱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正是因为缺少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和保密性的认识,往往导致医院档案管理中会经常性地出现丢失、毁坏和随意外调等现象。医院档案管理的问题还表现在效率低下、权威性低等几大特性。

上述问题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能真正地适应办公自动化环境的要求,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与进步,不能按照相应的规范对医院的档案进行规范操作。

2

办公自动化环境下进行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办公自动化就是利用电子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作为辅助,帮助各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进行相应的档案资料的管理。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用时展,办公自动化等手段的出现就是改革传统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举措,该种手段促进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管理人员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相关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同时,也减少了出错的概率,提高了管理效率。对推进医院运营的数字化、现代化和电子化改革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医院进行相应的管理体制改革、改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3

办公自动化环境下进行档案管理的建议

3.1

完善医院档案管理的人员配备

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往往会选用相关人员兼任、轮流值班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将医院档案管理落到实处。为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医院要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手段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要配备能够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手段的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员,并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熟练的掌握相应的技巧,便于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对相关档案进行更好地管理。

3.2

规范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在适应并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同时,要重视对档案的安全保护。在进行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规范及条例,规范整个档案的管理流程,运用计算机手段确实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档案管理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但是也有潜在的安全风险,所以我们要格外注重档案管理流程的规范性,注重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在利用办公自动化管理手段的同时确保档案信息不能外泄,实现在网络电子平台上对档案管理工作监管的有效性。

3.3

树立相应的档案管理意识

医院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是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大问题。医院未能真正重视起对档案信息的管理,会导致人员配备不齐全、档案管理流程不规范等现象的发生,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使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及领导树立起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意识。理解办公自动化对于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医院也要对此进行大力宣传,将档案管理意识植根于每个人的思想中,因为只有树立了相应的档案管理意识,才能更好地利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来实现对医院的档案管理。

4

结 语

在现存的医院档案管理过程中,确实还存在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流程缺少专业性与规范性和相关管理人员配备不完善、职业素养及专业素养较低等问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改变固有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档案管理论文:民营企业现代化档案管理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民营企业档案,主要是指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基建以及各项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加强企业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对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营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条件

1.确定民营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原则。

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应该选择不同的档案管理模式。各种管理模式各有所长,关键是哪种更适合本企业当前的要求。在确定具体管理模式时建议考虑以下原则:首先,档案管理层次要与企业规模形态相适应。一般而言,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单级管理,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实行以法人为基础的多级管理。例如上海新黄浦(集团)公司,属混合型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公司档案部门对总部形成的档案实行综合管理,对各子公司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资与控股公司由总公司档案部门与之签订“档案管理协议书”,明确规定档案所有权归总公司,日常则由其代管。其次,档案管理形态要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企业档案管理按形态划分有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从整体上看企业档案管理形态具有共存性与渐进性,至于某一企业采取哪种管理形态应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不宜盲目追求档案信息化管理。民营企业中有不少高新技术产业,这种企业可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最后。档案管理手段要与企业技术形态相适应。档案管理中的手工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是档案管理运用现代技术的不同阶段,企业档案管理手段应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但不能脱离企业技术管理形态盲目追求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在建有办公自动化系统或内部局域网的企业,大量电子文件的生成会促进企业文档一体化管理;而尚未实现网络管理的民营企业可采取手工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方式。

2.配备档案管理人才,制定科学的归档范围和管理制度。

目前,民营企业大多重经营、轻管理,一味追求眼前的利益,对于档案工作这种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的工作不太重视。很多企业没有专人负责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随意性大。因此配备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人才是民营企业电子档案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档案工作,为了培养档案管理人才,我们必须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的制定和使用,包括电子文件归档、计算机管理和检索,以及库房的管理等。民营企业要将规章制度建设置于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重新审查、整理和进一步完善原有规章制度,使规章制度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保障民营企业档案的信息安全。

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第一,访问控制。具体是入网访问控制,即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并控制访问时间和在哪个网站入网;权限控制,控制用户访问的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指定用户对上述资源执行仅能只读,无改写、删除等操作;防火墙控制,用以阻止网络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第二,信息加密。信息加密技术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的传输,确保不宜公开的电子文档的非公开性。要在发收两端用软件进行加密、解密工作,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通过密钥支持解密而获得原始数据。具体来说,通信双方交换彼此密钥,并存放在安全处,需要对方发消息时,用密钥进行加密,在收到数据后,用对方的密钥解密。第三,网络与硬件载体安全。建立备份与恢复系统,即使出现信息丢失,只要启动该系统,可恢复丢失信息的原貌。预防病毒,防止网络系统遭受侵害。要在计算机系统上安装防毒软件,自动杀毒。不允许随便使用外来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进行病毒检测,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4.全面提升企业档案实体与企业信息整体管理水平。

首先要强化档案综合管理。要按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由综合档案机构对企业档案实行统一整理和开发利用。对企业档案实行综合管理是当前国有企业转制而成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的主流,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有差异。可以实行集中统一式的综合管理,也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式的综合管理,该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整体功能。其次要强化文档一体化管理。指在企业内对文件、档案实行统一管理,一般多见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档案部门除管理档案外,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对企业网上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时予以管理,对网上传递的电子文件实行逻辑归档,相应纸质文件适时另行归档。该管理模式能使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步进行,有利于推动档案现代化管理。

二、民营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目标

1.为民营企业营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提供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文化一体化是必然趋势。经济竞争正在逐渐演变成为更加隐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竞争,而企业档案本身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因而可直接服务于企业建设。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正是这种挑战,使得

我们民营企业家逐渐认识到企业文化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保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民营企业档案的建设,使得企业的发展史、大事记、实物、专利、荣誉、社会评价,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向外界展示。企业档案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着,但是许多内容却是具有无形资产和精神产品的性质和作用,对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人文文化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企业文化可以物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而最终体现为企业的物质产品。它的多重属性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及企业人文精神的塑造、企业品牌的打造和宣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民营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保障。

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重组、兼并、转制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建立完备的企业档案,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固定资产的产权认定、价值估算、价值分割等必须依据企业档案的一些原始资料才行,同时企业在改组和合并时必然涉及对原有产品的品牌和注册名称的相对价值的估算,一些企业的股份改制必然对原有和新的注册品牌进行评估,甚至一些企业对自身的品牌还要进行一些相关的公证和请求品牌保护。一个企业在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资产的借用、转让、抵押等经济活动,企业档案本身就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要参与企业的借用、转让、抵押等经济活动,因此企业档案不仅对各种参与借用、转让、抵押的企业资产具有估算、监管的作用,甚至自身也会成为企业借用、转让、抵押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企业电子档案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必备要件之一,在企业融资、借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科研活动也会形成大量的档案,其中许多内容就是电子档案,这些电子档案不仅对从事科研很有用途,而且科研人员和相应其他项目的科研人员在以后的企业科研活动中都会再次利用电子档案,这些电子档案保管的状况对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科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民营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能为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凭证。

企业档案作为企业资产权益的原始凭证,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保护神。在解决债权、债务和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以及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问题过程中,企业档案这一原始凭证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及法律的完善,企业档案的经济价值将会越来越明显,档案作为法律凭证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档案对提升企业整体水平、维护企业自身利益、规避市场风险、发展企业文化、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论文:浅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档案管理是一项集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它主要是对各部门形成的历史文件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档案管理都发挥着为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的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远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对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给予足够重视。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档案管理是一项集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它主要是对各部门形成的历史文件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档案管理都发挥着为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的作用。比如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进行编撰研究,为社会实践提供信息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等。由此可见档案管理是社会信息系统的基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远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对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但通过笔者对一些单位的调研,却发现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

一些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存在认识错误,认为档案管理人员就是抄抄写写、整理资料的工作,所以,不注重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不了解,对档案的重要性更是无从谈起。在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方面存在应付现象,对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很好的把握。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还兼任其他岗位的工作,从而对档案工作不能尽心尽力的完成,使档案管理的水平不能提高。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资金投入不到位

档案在后期保存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后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档案存放时不丢失、霉变、虫蛀。比如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以及放置档案材料的柜子,档案室内缺乏必要的采暖、除湿、通风等装置,甚至有的档案室还存在着年久失修漏雨的现象,导致档案材料保存困难。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使用科技手段运用信息管理档案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管理档案的新模式,这样的话,就需要购置电脑、网线、软硬件等,对资金的投入要求就更大。

(三)对档案信息管理和编撰工作不够重视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单位还存在使用手工检索的现象,这样不但浪费人力,工作效率还不高。另外档案档号不规范、组卷混乱、案卷缺少卷内目录等现象比较严重 。甚至有的档案部门在编研工作上不是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进行编研,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随便的编撰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资料。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充分重视,配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领导应改变传统观念,要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配置上,一要切实做到档案工作专职专人负责,通过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切实使档案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二要积极引入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人员,并且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对他们 多进行关心照顾,以便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对现任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定期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通过自学和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采取把他们送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修深造的方法,以此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人员业务知识及素质的提高。

(二)在工作中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比较枯燥,工作方式也比较落后,因此档案工作人员长期以往难免会产生一些惰性。所以在工作中应引入相应的竞争和激励措施,比如运用聘任制的方法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更大程度的激励他们,挖掘个人潜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对档案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重视对档案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单位每年都要建立一定的预算,作为档案室桌椅门窗的修缮,档案柜的购置资金。同时,应该适应信息档案的发展趋势,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

应根据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的实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应以方便实用,可操作性强为原则。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作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同志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

三、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便使档案这一重要的信息载体,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

档案管理论文:关于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的论文

基层工会档案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工会档案工作是对工会组织发展历史轨迹的体现,也是对工会组织自身形象和价值观追求的重要反映,对进一步促进工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工会中的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 工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现现代化.以适应工会事业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仅涉及新的技术装备、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而且涉及档案事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现代化问题,涉及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现代化以及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等诸多问题。可以说,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工会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基层工会档案工作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是文献信息的处理开发工作。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基层工会档案文献信息处理系统,关键要解决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与利用服务等的现代化,所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缩微复制及其他声像技术的运用尤为重要。

1.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档案工作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基层工会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其前景十分诱人。

2.缩微复制技术的运用。在档案工作中运用缩微复制技术主要是解决档案实体的保管和贮存问题。随着缩微技术的发展,其存贮密度越来越大,而且规格统一,记录档案原文准确,检索方便,且价格比较便宜。

3.激光光盘技术的运用。激光光盘系统是比缩微复制技术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存贮手段,比计算机磁盘的存贮量也大得多。每张5英寸光盘可存贮2万页a4纸文件。通过激光束读、写的档案信息,存贮在光盘中,不仅便于保存,而且可以与计算机联网,实现高速检索。

4.静电复印技术的运用。静电复印技术是电摄影方法的一种。将光敏半导体附着在适当的基体上制成感光版,经过充电曝光,在感光版表面形成电荷潜影,再经过显影定影取得复印副本。其特点是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图像耐久性强,在基层工会档案工作中的运用相当普遍。

5.声像技术的运用。录音、录像、摄影等技术,在基层工会档案工作现代化进程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基层工会档案工作组织管理现代化

档案工作从本质上看是一项管理工作,不仅要管理档案,也要管理档案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只有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档案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才能达到档案工作的目标。

1.加强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尤其是组织领导者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基层工会档案工作的实践,从指导思想上认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抛弃传统管理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代之以科学的组织管理思想。

2.注意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的优秀成果,改变单纯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做法。在管理方法中把经济方法、法律方法、社会心理方法、政治教育方法等有机结合起来。

3. 强化组织机制,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应根据基层工会档案工作实际,按照科学的组织理论对档案组织的体制、设置原则、内部机构、人员编制、运转程序、决策过程等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保证组织机构的效率,充分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基层工会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化

在基层工会档案工作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的设备、现代化的技术方法都需要具备现代化思想的人去掌握运用。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在基层档案工作技术装备上实现全面的现代化仍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即使装备现代化了,以目前工会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素质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内一些档案部门的现代化装备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甚至被闲置起来,其关键是人员素质问题。所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知识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是基层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否则,现代化将无从谈起。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淡薄

档案管理现代的首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由于工会的工作性质,很多领导认为工会的工作就是慰问、发放福利以及举办文体活动,和单位的发展以及效益的提升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对工会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充足的认识,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资料收集不全以及保管不善的问题使得一些现有工会资料没有实现其真正的利用价值。多年来,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但由于档案意识薄弱,大多数单位也仅仅是把它停留在话题上,由此出现了领导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对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具体解决方法等若干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基层档案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图书、情报、档案学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但是,当前,很多基层工会干部变动频繁,加上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档案工作。一些工会组织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基本业务水平和能力低,很多时候只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付;有的甚至没有配备专职负责档案管理的干部,致使工会工作的信息资料白白流失。上述这些将成为制约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瓶颈问题。所以,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工会档案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档案管理相关制度不完善,没有对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很多基层工会对档案的收集、归档、保管以及借阅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档案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责任心,资料收集不健全,没有及时进行整理,有些工会组织档案保管条件比较差,时间久了档案资料就找不到了,资料丢弃现象十分严重。第二,执行制度不严格,组卷混乱现象严重。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对文件进行归纳,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没有进行简单的分类,甚至把各种资料混在了一起。上述现象不仅影响了工会组织的形象,也制约了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四)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工会档案部门不能在档案管理现代化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使得在档案管理软硬件配备和基础设施上,大多采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很多工会因为办公条以及经费的限制,没有建立专门的档案室,而是和工会办公室在一起,办公、阅档、保管为一室。这样不仅不能正常办公,还会对档案管理造成影响。

(一)更新观念,增强档

案管理现代化意识在实现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现代化认识,他们掌握着地区或单位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命运和前途。其次基层工会档案管理人员也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与时代同步的档案意识,克服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片面认识,切实转变对档案重管理轻利用、等客上门、封闭保守等思想观念,实现档案管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化为开放式服务,进而有计划、有步骤、积极而稳妥地开展基层工会档案现代化建设。

(二)加强基层工会档案人员的培养,提高业务能力

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抓好基层工会档案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首先要提高工会档案人员的基础素质,树立标准意识。其次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外语知识等,从理论和实践上认真解决档案专业与各种现代化管理专业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工会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以满足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工会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工会档案管理制度是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制度保证。第一,建立健全工会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制定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实施等办法;制定档案资料保管期限和借阅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各级工会档案资料收集、管理细则和呈报要求;制定工会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能力要求等。第二,对工会档案工作的相关程序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档案收集、汇总和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定期对这一工作做好检查、指导和督促,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是制度真正成为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证。第三,建立工会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考核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推动工会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四)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实现技术和装备的现代化

这是实现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要加强工会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就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及时配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仪、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缩微技术在工会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特别是单位内网,使各项工作都实现网络化,这将大大加快工会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实现档案资源、服务对象与需求的扩大化。

总之,基层工会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工会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使工会档案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科学、规范、合理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真正实现工会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工会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工会档案工作的持续发展,使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档案管理论文:关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思考

一、什么是档案管理现代化

1、管理现代化的内涵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从过程的角度理解,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部门主动连接新科学技术的挑战,为促进社会现代化而进行的变革传统档案归展现代档案管理的过程。关于它的内涵,笔者认为,现阶段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档案管理发展水平现代化、档案管理装备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等五个方面。2、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本质

笔者认为,档案管理现代化是让档案管理从传统迈向现代,而与现代社会同步。但由于现代社会的特征是自由化、民主化、多元化、人体化、科技化、本土化、国际化与未来化,因此,档案管理现代化当以这些特征作为努力方向。(1)档案管理现代化既是硬件建设工作,同时又是软件建设工作;(2)它是一个整体工作而不是局部的工作,应进行整体规划;(3)它是长期持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4)它是具有前瞻性的工作,而不是让档案管理跟在会社会之后亦步亦趋,现代化与未来化是相结合的;(5)它固然要探讨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也要进行价值判断,选择其中有价值的成分来确立努力的目标。(6)它不是单纯以国外社会发展作为衡量指标,也要考虑国内社会发展状况来判定档案管理发展的取向。可见,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长期的,又是动态的,在本质上表现为对社会的顺应和超越。

3、档案管理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赶超先进的过程。美国学者瓦尔马认为:“现代化就是带着方向性的变革过程。”档案管理现代化不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实现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档案管理制度的全面进步,是通过培养人,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档案管理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一方面,没有社会主要构成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档案管理现代化又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为什么要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1、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要在本世纪初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全面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科教兴档,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促使档案管理现代化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协调同步发展。

2、档案管理现代化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向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加,档案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二十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基层综合档案室通过开展目标管理认定活动,提高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一个以档案科教为先导,以档案科研、教育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化管理为手段,以档案馆管理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为重点,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已达成了共识,同时随着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观念的不断更新,经费的不断投入,条件的不断改善,对档案事业自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如何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1、必须更新档案管理观念

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没有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即使有一流的档案保护和管理设施,还是不能解决现有档案管理观念滞后性与档案管理发展的先进性之间的矛盾,更不可能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档案管理观念的基础上构筑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大厦。

2、必须构建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档案管理体系

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目标是:(1)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体系,在库房建设、温湿度控制、防火防盗报警、虫霉防治、档案装具方面达到国家标准规范,有条件的档案馆、室要建立库房自动控制系统;(2)以缩微、裱糊、翻拍、光盘存储等技术手段进行档案抢救,提高重要、珍贵档案保管质量;(3)抓好计算机应用工作,注重档案数据库基础建设,有条件的档案馆要建立局域网,向数字化档案馆、网上档案馆发展;(4)加快现代化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之成为能担当起新世纪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档案管理论文: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特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广义的电算化会计档案,是指存贮会计数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同时辅之以打印输出的各种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狭义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只包括前者,即保存在磁盘、可读写光盘、磁带等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如不作特殊说明,下文提到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均指其狭义概念。与传统的会计档案相比,电算化会汁档案一般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电算化会计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它除了包括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外、主要是指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的所有系统软件、会计软件程序及其全套文档资料。

2.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有更多的存贮形式且对存放条件要求更高。它一方面以打印输出的纸质账簿、报表、凭证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主要以磁性介质或光盘的形式存在,包括存贮在计算机硬盘上系统正在使用的档案资料和存贮在软盘、光盘等存贮介质上作为备份使用的档案资料。后者受存贮介质质量、存放环境和存贮有效朗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保存不当容易遭到破坏。

3.电算化会计档案较传统会计档案易于修改,且不留痕迹。

4.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使用和会计软件的版本密切相关。

5.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环境才能再现在使用者的面前,且使用时具有方便、快捷、直观,容易产生一些分析结果,可以对管理和决策提供较好的支持。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上述区别于传统会计档案的特点,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除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特别注意对电算化会计档案中软件文档的管理。这些软件文档是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维护必不可少的资料,它可以帮助理解别人的设计思路和编制的源程序代码,同时一个软件系统由于主客观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果没有保存完整的软件文档,系统的维护将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2.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受质量、温度湿度、磁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易受破坏的特点。在管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在选用保存会计档案的存贮介质时,应特别注意选用质量较好、可靠性较高的介质,存贮介质的质量关系到会计档案能否被使用,而纸张的质量只会影响到使用效果; ②对存放在存贮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应写好保护字样,存放在防潮、防热、防尘、防磁的场所:

③对存放往年会计档案的介质应定期复制,如每半年复制一次且最好复制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④对使用时间较长的存贮介质应定期进行替换;

⑤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定期备份到软盘或光盘上。

3.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易修改且不留痕迹这一特点,在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对硬盘上的会计档案,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对会计档案进行修改。常用的安全保密措施有:

①用户识别控制,防止非法用户接触会计档案。

②操作日志管理,应由系统自动进行操作登记,建立加密的机内操作日志,监督系统操作,留下审计线索。

③数据存取权限限制,对安全保密程度不等的数据,应给不同的使用人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防止越权使用。

(2)对存放在软盘或光盘上的会计档案应至少一式两份分别在会计和计算机操作部门的档案柜存放,以防止某一方面存贮介质损坏造成数据丢失或单方面修改会计数据。

4.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和软件版本密切相关的特点,在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管理时应注意保存各种版本软件系统的软件档案和相应的磁性介质或光盘会计档案。在具体进行操作时可在存贮介质的标签上注明软件的版本号,保存会计档案的介质上标明与哪个版本的会计软件相对应。

5.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环境才能再现的特点,在进行管理时必须注意组织力量编写一套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软件,以便对往年资料进行管理;同时利用电算化会计档案处理方便、快捷、直观,对管理和决策支持性好的特点,利用保存完好的各个时期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电算化会计档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注意上面提到的问题外,还必须形成一套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包括存档手续、分类管理办法、使用审批手续、保存期限及销毁手续等内容,以便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形成制度化。

档案管理论文: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调研分析

摘要 民营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其发展历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企业档案,特别是会计档案是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和文化基础的必要部分,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会计档案管理这一工作不容忽视。本文就我国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民营企业自身特点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对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会计档案管理

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的一种,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__海关统计,在20__年——20__年间__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值172.1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分别累计进出口48.8亿美元、66.3亿美元、57亿美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34.5%、34.4%,对于出口,民营企业近两年已占据__市出口的半壁江山。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外贸出口的“领头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自主创新的“先行者”。记载和反映民营企业产生、发展过程及生产销售管理、技术等活动的企业档案也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资源,而会计档案则是民营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民营企业管理者及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必要依据。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它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然而现实中,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状况却不乐观!

一、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1、会计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档案管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那些有一定规模,企业效益较好,科技含量较高或者取得某种资质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比较规范,如上海申茂铜材有限公司、上海公元建材发展有限公司等;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民营企业,大多沿用国有企业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也相对规范。而那些规模小,效益差的个体企业,或从无到有的新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几乎成为企业的一大死角,基础工作薄弱,有些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档案意识。

2、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极少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较差,建档率较低。由于资金规模的影响,企业的员工较少,且一半都是身兼数职。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职会计,每月的账务到了月底就聘用兼职会计人员匆匆做账,以便应付税务机关或者投资者及银行等。对于会计档案也就粗略的简单整理,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整理。会计工作不规范,进而会计档案工作也无从做起,对于人为加工的财务资料随意堆放,企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予以规范,而企业主或者管理者也无暇建制。

3、企业主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大多数民营企业偏重于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与销售活动,而忽略了会计档案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金流动的凭证与反映信息作用,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投入较少,甚至没有。对于有些企业主来说,企业的账本、报表等都是为应付税务机关或工商行政部门或者投资者而作,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充分性值得推敲,没有保存的价值,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须开展。以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在很多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中仍然是混乱不堪。

4、会计档案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利于保管与利用。

很多企业,财务资料随处堆放,散乱于各个部门。从财务室借出的会计资料也不按时归还。大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没有专职的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对之进行整理与保管,随处散乱的会计档案没有被集中统一管理,这容易导致会计档案的遗失与毁坏,也不利于保管与后期的查询利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空白滞后。

5、会计档案人员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

与同行交流会计档案管理经验,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运营服务。有些企业会计档案人员通常是由企业主或领导的亲属或其他办公人员担当。对于他们来说,档案管理只是简单的收存工作,没有必要倾注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财力与外界沟通交流;再者,为了节 约资金,企业主也会减少档案人员外出学习的机会,这也使得会计档案人员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进而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

6、保管条件普遍较差,会计档案资源流失、毁损严重。

对于部分民营企业主来说,档案管理工作与生产销售相比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无形的、微小的,没有动力去关注,投入很少,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呈“无意识”、“无制度”、“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的“六无”状态。企业的会计凭证、账本、报表等随处堆放,没有专门的保管设备,有的甚至直接堆放在废弃的纸箱内,置于办公室一角,无人问津,更不用说去除湿除尘除虫了,时间长了,会计档案大多霉烂、损毁,数据资源丢失严重。

7、会计档案基础工作不完善,归档不规范。

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专职会计档案员,通常是会计人员在空余时间简单整理,然后找地方堆放,或者是出纳人员予以整理、装订、保管会计档案。有些企业,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对档案的交接工作没有做好,权责不明确,造成很多会计档案没能被及时归整。有的企业干脆就不对其进行归档整理,直接将会计档案胡乱堆放到大文件柜中,然后锁上或贴上封条,长期不予理会。

8、会计档案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档案专业知识,一般情况下,最好应由懂得档案知识的会计人员来担当,对会计档案进行专职管理。而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节约资金,聘用一些文化素质较低,毫无档案知识的人来管理,或者是让文秘等办公人员兼职管理档案,这些人通常是缺乏档案专业培训,也很少能按照规范进行档案收集和整理。

9、 会计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料,充分利用好会计资料,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利益,而现实是多数民营企业只重视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而缺乏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变化的会计档案的利用,很少利用会计档案来分析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档案资源的浪费;再者,民营企业私有性的特点,过分强调保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档案利用人员的身份,这也使得会计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10、没有开展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利用工作。

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除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外的原始凭证及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外),可以按规定程序予以鉴定、销毁。这样既可以体现会计档案的储存价值,将有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予以重新归整、利用,又可以节省会计档案的储存空间,提高会计档案保管质量。而实践中的情况却不如人意,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会计档案一经归档后,就被长年累月地存放在档案部门,很少予以鉴定、销毁。由于企业主不重视,档案管理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对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难以开展,大量堆放的未能及时清理的会计档案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

11、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存在较大问题。

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会计管理水平等有所不同,会计电算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进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存在不同问题。规模较大、管理较为完善的大型民营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与归档工作进行得比较好。而那些规模较小,管理较为粗放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于有价值的会计凭证,没能及时打印出来,很多到期末一并打印,一旦电算化系统出现问题,数据丢失,电子档案将无法打印成纸质予以保存。有些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没有及时备份,或是即使备份了,所储存的硬盘或u盘等载体随处存放于相关部门,归档不及时,或即使归档了,也会由于没有完善的保管条件而使得磁盘、硬盘等储存载体损坏以致系统不能识别原始数据,进而导致电子档案数据丢失。

二、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分为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民营企业等,它们都有着民营企业共同的特点,而这些企业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会计档案的管理。

1、中国民营企业主大多具有冒险、自主创业精神,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抓住机遇,勇于冒险。企业管理的重心着眼于企业的发展,企业主的主要精力在于寻找企业发展的机遇,对于企业的其他内部管理如档案管理,就有所忽略,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就更无暇顾及了。

2、民营企业的市场性很强,其经营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有将利润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进一步增值的内在投资欲望。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来经营管理企业,一切以盈利增值为主,企业主关注的大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市场机遇。对于档案管理,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这种投资不少,见效不快即很难见到直接经济效益的内部管理更是无心关注,企业的档案工作得不到重视,档案工作也难以开展。

3、 家族制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据调查,我国70%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采用家族制管理,企业以血缘为纽带,企业内员工大多与企业主是亲友关系,从上到下,人合成分大于资合成分。企业会计档案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较多,私有性很强,企业主一般都让自己的亲戚或者熟人来管理,而这些人往往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对会计档案也谈不上专业化管理,只是被动的接收,堆放,更谈不上鉴定、利用、编研了。

4、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这一特点也影响着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来说,资金来源渠道较少,银行放贷少,入市门槛高等导致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的发展大多靠企业的自有资金或利润再投资,市场性、盈利性的特点引导民营企业主将较少的资金投入到投资报酬率较高的项目上,而不会把资金较多地投到他们看似“无利可图”的档案管理上,企业的档案管理出现“六无”状态也不足为奇了。

5、管理不完善也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企业内部组织关系不明确,管理层次不清楚,计划性不强,会计档案管理也就缺乏统一的管理安排,会计凭证、报表多个部门散乱堆放,权责不明确,归档保管工作实施困难。

三、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对策

1、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在遵循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制定与企业自身相符合的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并逐步健全立卷、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制度,规范企业会计档案工作。会计部门按规定编制会计档案移交保管清册,将会计档案移交档案部门管理。未设档案部门的企业,可以设专人保管。

2、强化宣传,增强企业主档案意识。

国家档案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机构应加强民营企业的档案宣传工作,采取典型示范宣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从实践上理论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强企业主的会计档案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特别是会计档案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调动企业主的建档或者完善档案管理的积极性。

3、将会计档案管理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是会计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将会计档案管理纳入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使得会计人员认识到档案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其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起做好会计档案工作。

4、提高会计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领导应重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关心会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多提供会计档案人员外出培训或学习交流的机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会计档案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企业内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会计档案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5、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权责。

要解决企业会计档案管理问题,主要还是解决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问题。有了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能为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创造条件。

档案管理论文:炼油企业档案管理投入产出探索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的不断进步,不同企业其档案工作重点各有不同,针对炼油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本文阐明了对炼油企业案管理工作中投入与产出的思考并对今后的工作方向作了探索。

关键词:档案 管理 投入产出

1、对企业档案工作的一些认识

所谓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纪录,档案是人类活动的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企业档案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信息资源,其作用的大小,价值的体现和地位的高低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对企业档案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提高的。社会经济改革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那些不注重对日常信息资源的积累、管理,不注意档案工作和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容易失去工作的方向,而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是时有发生的。因此企业领导者决定着企业档案工作的走向。开明的、有远见的、认识到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和档案意识较高的企业领导者,会使一个企业的档案工作甚至企业本身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其档案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如股份制企业档案来源复杂、内容广泛,档案产权多元化,对档案工作所产生的效益要求较高,因而在档案工作中要注意文件材料的收集,通过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档案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体制较为复杂,成员企业间档案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水平有高有低,因此应采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对集团的档案工作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外商投资、中外合资、合作这样的外资企业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不一样,其文件产生的渠道较为杂乱,档案载体多样化,如软盘、磁带、录像带、照片、缩微胶片等,标准和非标准的书写格式和规格尺寸等,因此其档案管理所具有双重性、多样性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些都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主要从宣传中国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接受中国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指导,扬长避短,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档案管理体制。相比来说,炼油企业档案来源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上级有关石油石化主管部门等,而且炼油企业的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必须接受国家的领导,因此炼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时刻与政府保持一致,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主要收集各种政府文件、法律法规、上级炼油方面的文件等,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作好基础工作。

2、炼油企业档案馆投入与产出及今后设想

改革开放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经济管理模式,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不管是那一类管理模式的企业,由于自身存在的要求,档案工作都需要发展,档案管理的水平都需要提高。除了逐步增强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档案意识外,需要不断增加对档案的投入,档案的投入是为了提高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而不断地增加档案工作的经费、人员和物资,这些投入一是按照档案库房建设规范的要求,改造或新建档案库房;二是更新档案装具,把木柜换成铁柜或是现代化的档案密集架;三是购置现代化管理所需的计算机、复印机、空调、去(增)湿机、服务器、光盘库、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四是增加档案人员编制,经常地把档案人员送出去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五是保证档案工作日常管理所需的设施设备的需求。据不完全的统计,炼油系统的企事业单位不断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1996年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以来,对档案工作投入的资金就达到20__万元左右。由于炼油系统在改造机关档案库房,增添现代化管理设备,开发档案管理软件,落实兑现目标管理活动中先进奖金,对晋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企业补贴和对困难企业给予补助。投入必将产生效益,到20__年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的开展,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确确实实上了一个台阶。炼油系统多家单位达到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级以上标准,档案利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系统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成为各行业的排头兵。近年来,炼油系统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修编炼油志、地方志炼油篇、年鉴、组织沿革、大事记、人物传略、经济活动分析、事故分析、各种论文集、多经效益分析以及科研成果形成简介、汇编等多种编研成果,用于指导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直接利用档案在土地产权的界定、解决土地纠纷、处理设备故障、设备改造、优化生产方式、编制工程招标书、节省投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职工个人的正当权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其中在__市城市规划房屋普查过程中,全市炼油企业积极配合并做出了重要贡献,查阅各企业档案室,充分利用资料完成任务,为__市城市规划奠定了基础。

成绩的取得,除了企业加强对《档案法 》的宣传贯彻,不断提高全员档案意识之外,与企业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是分不开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投入和产出既矛盾又统一,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企业档案工作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对档案的宣传不够,档案的利用并未引起重视,档案的利用面也不普及,产生的效益也不明显,因而形成了一个误区,认为档案工作不需要投入这么多,加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忙于生产经营,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对档案工作的投入逐年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给档案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有的企业认为档案工作的好坏还不至于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而且投入后不能马上见到效益,往往强调经费紧张,不愿向档案工作投入更多的经费。而有的企业,在档案工作中尝到了甜头,深刻的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抽出适当的资金,每年投入一点,逐年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档案的工作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使档案部门能充分履行管理和保护两个职能,充分发挥库藏档案资源的作用,为更好的利用档案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今后,企业特别是企业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档案利用的宣传,编制多种检索工具,主动提供利用,并为档案的利用提供更多的方便,注意利用后信息的反馈,特别要加强对利用档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典型事例的宣传,事实证明:把企业在各种管理、创建文明单位、创建一流企业、申报优质工程、审计、招投标、应付各种检查等档案所起的作用和档案管理的水平高低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档案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情况下,随着社会的进步,档案的作用日臻明显,只要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档案全方位的利用,档案利用后信息的反馈,企业档案与企业资产的关系,兼并、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的归属流向,企业集团和股份制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等问题加强研究,强化企业档案的服务意识,增加服务的主动性,减少各种干预,遵循档案自身的形成规律,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档案管理机制,真正体现档案存在的价值,应该相信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是可预见的。

档案管理论文:人才市场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

1、目前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鉴于就业单位日渐重视人才的社会性、实用性、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因素,以及虚假档案材料的出现,社会各界甚至包括档案人本人对的档案重视度均在日趋下降,为了更好的促进人才资源的整合,有必要对现在人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个基本问题。

1.1弃档现象严重加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根据我国2001年实行,2005年修改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可知,人才市场进行人事业务主要面向以下人群:(1)社会的流动人员;(2)因私出国人员;(3)需要在规定范围内申报或者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人员;需要办理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的人员;(4)需要办理接收手续的大中专毕业生;(5)其他人员。面对除此庞大的几大类人群,归档工作无疑需要极大耐心,但是各类人群都有将自己档案放置在人才市场置之不理的情况。据2005年《中国青年报》4月2日的报道,甘肃的一人才市场八千份档案被弃。在2006年四川也有类似报道1。流动人员弃档主要带来的压力有两方面:一方面,档案“沉睡”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面对大批量的无人问津的遗弃档案,在流动人员人事变动或需办理就业手续、从业手续时,该类群体才开始到处四处寻找自己的档案材料,在目前尚不能完全电子化、信息化归类管理档案的情况下,对沉睡几年的档案进行查找、归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管理档案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弃档对于人才市场的秩序管理也会造成压力。根据现行立法的规定,经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授权,人才市场可以安排不同级别、专业、方向的人才选择与洽谈招聘会,为促进流动人员就业和企业招聘员工提供平台。然即使面对弃档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也不得不对其的信息进行统计、归类和保管,并按照其自身条件适时地向其通知招聘事宜,对其档案进行管理,这无疑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社会的公共资源。

1.2法律体系不完善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举步维艰。根据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目前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所依据的法律主要存在几方面的瑕疵:(1)档案管理工作缺少全国立法。就全国来看,全国性的立法主要是2001年实施、2005年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修改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以及1988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的《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些规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制定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活动原则,但是比较笼统,具体操作起来比较困难;(2)立法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制体制。目前,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相关的行政规章,这在一定消极意义上,为各地区的人才市场管理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埋下了隐患。关于档案管理主体的种类、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权利义务的行使方式、责权范围、出现纠纷后的解决机制等缺乏明确的规定,对于非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要了解人才市场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运行的基本模式并能积极、及时了解档案管理的动向等是比较困难的。

1.3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造成大量重复劳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不容置疑的证明了,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已经极大的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档案管理、数据统计、资源整合、智能校对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当今人才市场上信息管理的职能化还比较低。当然,国家亦在一定上注意到档案市场管理中一些问题,开始先后制定政策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国家档案局出台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2008年建设部办公厅也下发了《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对于流动人口的档案管理无全国联网的电子档案信息,各地方和工作部门仍存在先将档案以纸质版的形式形成,然后再由工作人员收集整理,最后汇编入本部门内部档案管理系统,但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监察部门、党政部门之间尚未建立完善的档案共享机制。流动人员通常需要经过办理复杂手续、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将人事档案收集完整,才可实现应聘就业、考取国家或地方公务员、结婚、保险、工资升降、党员材料管理、职务升迁、出国考察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流动人员人事相关事宜的进程,阻碍了流动人员的发展,易造成流动人员与社会的冲突,不利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构建。

1.4高质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供 应不足阻碍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前行。任何工作的顺利完成,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团队,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工作尤为突出。人才市场管理工作量大、涉及人员数量多、档案涉及事项范围广、档案不可修复等特点,故需要专门档案管理知识的人才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进行系统归档和资料编撰。但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具有档案管理、研究经验的人员以及主修档案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均对从事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表现出较低的热情,间接地造成档案管理队伍人员不稳定,不利于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科技化、专业化、高水平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2.1社会和个人强化档案意识,正视档案的重要性。首先,应保证档案的真实性,提高档案的公信力。个人的档案材料事关个人工作变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在校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在档案中放置虚假证明、虚假优秀证书等,还有些高等院校为了提升本校学生就业率也会适当扩大优秀学生的比率,加大社会活动投入,增加其他社会活动获奖的机会,使证书未能客观反应应聘者的真正实力,故在档案整理时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均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提升档案的可靠性;其次,加强档案的重要性教育。向应届毕业生告知,只要将档案转入当地的县级以上人才市场进行人事托管,缴纳一定费用,在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时间内,也可以计算工龄、如期转正、工资提升、职务升迁、办理社会保险,防止造成将来这些方面的损失;最后,及时办理档案的转接手续。在找到合适的单位就业或者考取公务员以后,应当及时办理档案转接手续,防止档案拖沓,影响办事效率。

2.2国家完善立法体系,提高人才市场档案管理的法律地位。完善的法制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工作部门应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本部门特色的措施。首先,制定全国性档案管理法律。依据宪法和现行法律的规定,人才市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反映至相关法制部门,呈报国家有权机关,将《人才市场管理规定》逐步完善,最终实现全国人大立法,提升人才市场档案管理立法位阶,将目前的部门规章逐步完善提升至法律法规;其次,以立法形式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日常工作制度,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就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主要的制度应包括档案接收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转出制度等。具体包括档案接收的对象、接收程序、档案接收权限,档案的保管期限、各级层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档案共享、保管费用收取标准、档案管理权限范围,档案转出手续、注意事项、档案丢失后的救济途径和责任追究等具体措施;最后,应当积极建立国内外人才流动档案管理办法。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发现关于研究国内外人才市场档案管理的文献相对滞后。在国际间人才交流和互换不断增加的趋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亦应当用立法手段对外籍人才的进入和本国人才的输出加以规制。

2.3人才市场中介单位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素质。首先,各人才市场建立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计划。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去了解掌握现行的科学管理手段,可以鼓励一部分人学习先进技术,回到本单位向其他员工介绍科学的管理手段,也可以运用微博、腾讯、微信等各种现代化手段借鉴其他同类单位的科学经验;其次,建立档案管理的考评奖惩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热情。人才市场可以将其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就业信息交流模式、管理效率,错误率等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晋升职务和领取年终奖金的参考依据,以此促进人员素质的提升;再次,敢于吸引专业化人才,打破就业封闭。人才市场也应当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广泛招募懂技术、懂管理、有热情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其他二次就业人员。

2.4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全面实现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一方面,各省市地方人民政府在进行科学的进行财政预算时,适当增加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支出,鼓励研究开发全国联网的档案查询计算机软件系统,形成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的档案共享机制,实现公安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学校系统、工作系统、社保系统有分工、有合作的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反病毒数据库,做好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在加强联合的同时,不能放弃档案管理工作最基本的保密性工作的实施;另一方面,加强各阶段档案的衔接制度,人才市场应做好人才档案移交的中间人。人才市场档案衔接对于档案人本人工作经验的积累、工龄的计算、工资薪金水平的核定、社会保险的取得具有重要的认定意义等,故在各人才市场应对档案本人材料进行认管、信息收集、材料审核时应当提高信息化水平,科学编排档案管理手册,防止档案张冠李戴。

3、结语

总之,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存在着机遇和挑战。面对现行存在的问题,国家、社会和个人均应全面提升档案意识,为加快国家档案管理工作法制进程,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

档案管理论文: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一、人事档案保管制度

目的

第一,保守档案机密。现代企业竞争中,情报战是竞争的重要内容,而档案机密便是企业机密的一部分对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能有效地保守机密。第二,维护人事档案材料完整,防止材料损坏,这是档案保管的主要任务。

第三,便于档案材料的使用。保管与利用是紧密相联的,科学有序的保管是高效利用档案材料的前提和保证。

人事档案保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保管的关键。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材料归档制度;检查核对制度;转递制度;保卫保密制度;统计制度。

(1)材料归档制度。新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及时归档,归档的大体程序是:首先对材料进行鉴别,看其是否符合归档的要求;其次,按照材料的属性、内容,确定其归档的具体位置;再次,在目录上补登材料名称及有关内容;最后,将新材料放入档案。

(2)检查核对制度。检查与核对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检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人事档案材料本身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霉烂,虫蛀等,也包括对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查看库房门窗是否完好,有无其他存放错误等。

检查核对一般要定期进行。但在下列情况下,也要进行检查核对:

——突发事件之后,如被盗、遗失或水灾火灾之后:

——对有些档案发生疑问之后,如不能确定某份材料是否丢失。

——发现某些损害之后,如发现材料变霉,发现了虫蛀等。

(3)转递制度。转递制度是关于档案转移投递的制度。档案的转递一般是由工作调动等原因引起的,转递的大致程序如下:

①取出应转走的档案;

②在档案底账上注销;

③填写《转递人事档案材料的通知单》;

④按发文要求包装、密封。

在转递中应遵循保密原则,一般通过机要交通转递,不能交本人自带。另外,收档单位在收到档案,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字盖章,及时退回。

(4)保卫保密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①对于较大的企业,一般要设专人负责档案的保管,应齐备必要的存档设备。

②库房备有必要的防火、防潮器材。

③库房、档案柜保持清洁,不准存放无关物品。

④任何人不得擅自将人事档案材料带到公共场合。

⑤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库房。严禁吸烟。

⑥离开时关灯关窗,锁门。

(5)统计制度。人事档案统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人事档案的数量。

②人事档案材料收集补充情况。

③档案整理情况。

④档案保管情况。

⑤利用情况。

⑥库房设备情况。

⑦人事档案工作人员情况。

二、人事档案利用制度

目的

第一,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程度和手续,这是保证档案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

第二,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也是为了给档案管理活动提供规章依据。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这些制度行事,这是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人事档案利用的方式

人事档案的利用有多种方式:

(1)设立阅览室以供利用查阅。阅览室一般设在人事档案库房内或靠近库房的地方,以便调卷和管理。这种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如便于查阅指导,便于监督,利于防止泄密和丢失等。这是人事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式。

(2)借出使用。借出库房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本机关领导需要查阅人事档案;公安、保卫部门因特殊需要必须借用人事档案等。借出的时间不宜过长,到期未还者应及时催还。

(3)出具证明材料。这也是人事档案部门的功能之一。出具的证明材料可以是人事档案部门按有关文件规定写出的有关情况的证明材料,也可以是人事档案材料的复制件。要求出具材料的原因一般是入党、入团、提升、招工、出国等。

3.人事档案利用的手续

在通过以上方式利用人事档案时,必须符合一定的手续。这是维护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保证。

(1)查阅手续。正规的查阅手续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由申请查阅者写出查档报告,在报告中写明查阅的对象,目的,理由,查阅人的概况等情况;其次,查阅单位(部门)盖章。负责人签字;最后,由人事档案部门审核批准。人事档案部门对申请报告进行审核,若理由充分,手续齐全,则给予批准。

(2)外借手续。

首先,借档单位(部门)写出借档报告,内容与查档报告相似。其次,借档单位(部门)盖章,负责人签字。再次,人事档案部门对其进行审核、批准。然后,进行借档登记。把借档的时间,材料名称、份数、理由等填清楚,并由借档人员签字。最后,归还时,及时在外借登记上注销。

(3)出具证明材料的手续:单位、部门或个人需要由人事档案部门出具证明材料时,需履行以下手续:首先,由有关单位(部门)开具介绍信,说明要求出具证明材料的理由,并加盖公章;其次,人事档案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利用者的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最后,证明材料由人事档案部门有关领导审阅,加盖公章,然后登记、发出。

档案管理论文:关于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实施,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会计电算档案的管理作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环节需按新的变化做出调整。那么实施电算化后如何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呢?除了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规定外,应该结合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具体实践,形成一套适应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及制度。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传统会计档案的内涵和外沿均发生了变化,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才能管理好会计档案;同时管理好电算档案,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系统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现在财务人员采用无纸化办公形式,所有日常工作均在计算机上完成,会计信息的管理有以下一些显着特点:

第一,电算化会计档案比传统会计档案具有更广泛的内涵。表现突出的是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它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而且还新增了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

第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存贮和调用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

第三,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多形式的载体。不仅包含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纸张,更主要的是磁盘、光盘、存储芯片。

第四,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第五,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使用和会计软件的版本密切相关。随着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的升级,新软件对原会计档案的兼容应于考虑,即会计电算化档案更需要科学地管理。

二、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我们必须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输出、管理与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输出。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输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打印拷贝存储到存储介质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平时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会计凭证、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并把打印的活页账装订成册。总账及一般账簿可按年打印。年末应把完整的账套数据备份出来,存入光盘或磁盘。另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第二,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采用双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在每份备份上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数据文件容量、版本型号,并贴上写保护字样,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建筑物。并选择远离磁场、防火、防潮、防尘的场所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如每半年复制一次,且最好复制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此外,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用现在的高版本软件不能查阅调阅原会计档案或者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建议在系统管理员配合下,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原备份账套外还应保存其升级后的会计账套,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一是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账套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二是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可以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也可对原版本会计账套进行升级,但这会受软件功能设计的限制,不能保证完全成功。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与再利用

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并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企业或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得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为规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还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再利用。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单位内各分支、各相关人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我们还应对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做一定的工作,如通过用户识别控制操作日志管理、存取、权限限制等方式加强安全 保密措施,同时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建立好档案专人管理接触制度等。

综上所述,只要分别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输出、管理与保存、利用等环节的工作,会计电算化档案一定会在单位的经营管理中将发挥出更大作用,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档案管理论文: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

进入世纪之后,世界发展进入信息时代,这是知识做主的时代,所以档案管理深入各行各业,然而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已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电子档案成了档案管理重要形式,做好电子论文档案管理工作,也已成为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电子档案管理在接收管理上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接收格式问题

9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中规定“列入城建档案馆(室接收范围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向城建档案馆(室)移交工程纸质档案时,应当同时移交一套工程电子档案。”这就要求在纸质档案形成的同时,就必须形成电子档案。但由于档案形成单位的不同习惯,所采用的应用软件不同,同一项目所形成的电子档案格式不同。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问题

对于纸质文件来说,内容的原始性附着在形式的原始性上,其字体、字迹、图像、印章等清晰可内容真伪易于判别,人们可以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内容的原始性。纸质文件的原始性体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于任何一项形式上电子档案管理上的几个关键问题的变化,人们都有理由对它的原始性表示怀疑。

但电子档案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不仅内容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使档案部门在对电子档案进行检验时,很难对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进行认定。

1、原始性问题。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不易判断和确认。传统纸质档案的原始性不仅其内容而且还通过载体、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字体、印迹甚至字迹、纸张制成材料对其原始性加以分析判断,而电子形式生成的由实态变为虚态的档案,已完全没有了这种“原始状态”,其生成时的状态与传输、接收中的状态完全一致,可以说既是原始的,又是复制的。

2、真实性问题。电子档案极易失真。如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的操作过程稍有失误即会导致档案信息失实;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问题伴随其生命的始终,维护其真实性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信息内容“出错”的概率和机会远高于传统档案;电子档案可被原样复制,甚至被篡改后可不留痕迹。

3、完整性问题。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很难保障。电子文件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如不及时捕获,可能会导致信息丢失;电子文件结构复杂,储存方式多样,容易造成信息的缺损;电子文件的背景信息伴随文件处理过程而不断累加,而且形式多样、存储分散,极易丢失,往往致使电子文件来龙去脉不清。

4、安全性问题。电子数据的易更改性为非法操作提供了便利,“黑客”攻击以及用户根据利益需求而任意取舍甚至篡改信息,都会直接损害电子档案的安全。

三、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存储载体的保护技术问题电子档案管理的载体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

聚酯底基是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而吸引尘埃导致卷曲、易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等缺点。粘和剂起着连接底基和磁粉的作用,它具有易热胀冷缩、磨损、脱落、粘连、生霉等缺点,直接影响信息再现。磁粉中的磁性氧化物颗粒的剩磁感应强度是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决定因,它极易受外磁场影响而导致退磁、消磁等。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取的,它呈圆盘状,由盘基、记录介质和保护层等部分组成。目前光盘常用的记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以及一些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易产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溶液发生反应。电子档案管理中的载体材料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电子档案管理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1、高温。有利于有害生物的繁殖,各种微生物在最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内,温每升高10℃,其生长速度可加快1-2倍,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为20-35℃。案害虫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32℃。高温还可加速各种有害化学杂质对电子文件保存载体的破坏作用。一般温度在10℃以上,每升高10℃,各种化学反应会加快1-2倍。

2、高湿。潮湿有利于档案有害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霉菌的生长湿度一般在75%以上,档案害虫体内正常含水量大约占体重的44%-67%,这些水分的获得和保持都和环境空气湿度有关。库房潮湿还会促进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等不利因素对电子文件保存载体的破坏作用。

3、光。光向外辐射时会产生热量,这种光辐射热就会影响电子文件保存载体的耐久性。

4、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常见的有,二氧化(so2)、化氢(h2s)、二氧化氮(no2)、氯气(cl2)。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会生成氧化性极强的原子氧,进而产生臭氧等,导致电子档案管理保存载体耐久性削弱。

5、灰尘。灰尘会给电子文件保存载体带来机械损伤。灰尘多是固体,多带有棱角,在整理、保存、利用过程中,会引起灰尘对电子文件保存载体的磨擦,使其受到损伤;灰尘会增加酸、碱度。灰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而带有酸、碱性,有些灰尘本身就带有酸、碱性,因此灰尘落在电子文件保存载体上,就会带来酸、碱性,对电子文件保存载体起腐蚀破坏作用;灰尘是传播霉菌孢子的媒介。霉菌的孢子吸附在灰尘上,随空气的流动而四处扩散。由于灰尘同时还具有酼酼吸湿性,所以也是微生物寄生与繁殖的良好场所。灰尘落在电子文件保存载体上,就有可能给电子文件保存载体带来霉变。

6、有害生物。危害档案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霉菌,尤其是霉菌。在档案库房中常见的霉菌约有50余种。霉菌可使电子文件保存载体变质,生成霉斑,还会分解出有机酸,从而使物酸性急剧增加。

7、磁场和电场。电磁场的干扰,会使磁性物质退磁和消磁,损坏载体上记录的信息。

8、机械应力。电子档案管理保存载体容易受压力、扭力、冲击力等机械力的影响。

四、电子档案管理的长期可读性问题

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内容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各种载体上的,在以后的利用中,必须依赖于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将电子档案的内容还原成人们能够直接阅读的格式进行显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电子档案在现在形成时所依赖的技术,在未来往往是已经过时的技术。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借鉴其他地区档案工作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一些对策建议:

(一)建立电子档案统一接收数据格式,推广相关的城建档案整理著录软件推广

城建档案整理著录软件,由城建档案馆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模板,同一文件类型统一一种文件格式,并把电子档案模板发放到各档案形成单位。然后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档案形成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

对策建议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模板和著录软件。城建档案馆也应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子档案的形成进行指导,形成统一数据格式的电子档案,以方便城建档案馆的接收和管理。

(二)采用有关技术措施,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提高电子档案的可靠性

1、采集背景信息和元数据。在形成电子档案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采集描述电子文件背景

、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元数据,作为检验电子档案管理.cn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依据。2、签署技术。在电子文件上进行签署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笔签名;另一种是数字签名。光笔签名是签名者使用一种专用的光笔直接在输入板上签名,屏幕是显示出来的“笔迹”。

3、消息认证。电子文件的使用者,非常关心他所使用的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是否“完好如初”,是否被人篡改或替换过,消息认证技术可以消除使用者这个疑虑。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分组密码进行消息认证。先把电子文件信息分成一定的长度。

4、身份验证。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系统对电子文件或数据进行访问修改,在进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时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可使用电子档案管理员代码验证等。最常见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身份。通行字可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用户本人和计算机系统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自动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机器内的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相关的5、防火墙。这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其它系统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防止其它系统的网上用户对该机构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也可以阻止该机构的机要信息、专利信息从机构的网络上非法输出。防火墙的安全保障能力仅限于网络边界,它是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监测所有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凡是符合事先制定的网络安全规定的信息允许通过,不符合的就拒于墙外。从而使被保护网络的信息、结构不受侵犯,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网上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实现防火墙功能所用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网关和服务等。

6、防写措施。目前在许多软件中可将电子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只能从电子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在电子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只读式光盘(cd-rom)只能供使用者读取信息而不能追加或擦除信息;一次写入式光盘(worm)可供使用者一次写入多次读取,可以追加信息但不能擦除原来的信息。这些不可逆式的存储载体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电子文件,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

(三)建立适合磁光介质保存环境,保证电子档案载体的安全

1、调节库内温湿度。采用去湿机,去湿剂氯化钙和硅胶、空调调节系统等措施调节库内温湿度。使环境温度保持在17℃~20℃;相对湿度保持在35%~45%。

2、防光。(1)改善档案库房建筑,设法阻止光线尤其是紫外线直接射入库内,库房尽量使用无紫外线灯光照明;(2)将电子档案避光保存,在利用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曝光时间和曝光强度;(3)定期净化空气。

3、防灰尘。电子档案要采用密封保存,以防灰尘落在载体上,如果发现载体灰尘,可用干净的绒布或丝质布轻轻擦拭。

4、防治有害生物。(1)通过控制温湿度、搞好库内卫生、杜绝霉菌进入库房的渠道、防氧封存等措施进行环境控制;(2)采用防霉剂进行化学预防;(3)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消毒:化学方法有:熏蒸或擦拭,常用化学药剂有甲、邻-苯酚、环氧乙烷;物理方法有:真空消毒、远红外消毒、微波消毒、钴60-γ射线辐射消毒。

5、避开磁场和电场。(1)电子档案在整理、保管、利用时应避开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视机、扬声器、耳机、话筒、放大器、消磁器、无线电装置等具体退磁或消磁的设备;(2)可设置专用库房,或选用专门的防磁金属柜作为装具,但不能选用铁盒。

6、防机械应力。电子档案载体存放时应设法保持电子文件保存载体的平直度,防止电子档案保存载体受压力、扭力、冲击力等机械力的影响,以保证信息再现的准确性。

7、定期检测和拷贝。对所保存的电子档案管理的载体,必须进行定期检测和拷贝,以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可靠性。定期检测应每年一次,采用等距抽样或随机抽样和方式进行,样品数量以不少于10%为宜,以一个逻辑卷为单位,先对外观进行检查,确认载体表面是否有物理损坏或变形,外表涂层是否清洁及有无霉斑出现等,然后酫进行逻辑检测,采用专用或自行编制检测软件对载体上的信息进行读写校验,发现有问题的载体,及时进行有效的修复。定期拷贝是当前延长电子档案载体寿命的有效措施,磁盘每年应拷贝一次,光盘每年应拷贝一次,拷贝后的载体与原载体同样编号保存。

8、将电子档案至少要一式三套,一套供查阅利用,一套封存保管作为备用,第三套异地保存,用以防止突发性事件如火灾、地震、洪水、盗窃,甚至战争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

(四)采用通用、统一的文件格式,确保电子档案与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长期兼容在保存电子档案时,把电子档案格式保存为通用、统一的格式,为使现在的电子档案能够更好被未来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所兼容,把电子档案的格式保存为与计算机操作系统同一公司的应用软件能读取的格式。

(五)及时更新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文件结构,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当操作系统更新时,及时更新档案支持软件,并在不改变电子档案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前提下,更新电子档案的文件结构,以适用新的“生存环境”,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电子档案管理,必须以原始形成的格式进行还原显示的,可在保存电子档案的同时,保存相应的档案支持软件和整个操作系统,并与电子档案存储在一起,恢复时,连同操作系统一同恢复,使之按本来的面目进行显示。

档案管理论文:试议农科单位档案管理计策

一、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转变的措施

1、树立重视档案的观念档案是国家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档案工作,对档案工作都做出过重要指示。同志指出:“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依据,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学进步以及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档案工作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企事业单位管理、科研和生产服务。各农业科研单位应重视档案工作,为档案工作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档案管理人员要做档案法制建设的义务宣传员,加强档案法治宣传,及时向领导反馈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2、落实行业标准,完善文书档案管理在农业科研类单位档案员培训工作中,对《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行业标准进行详细讲解,并下发到各科研单位学习,要求按标准完成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组织基层单位档案员到标准档案室参观,直观地领会行业标准;以黑龙江省档案局执法检查为契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农业科研单位档案标准化建设。

3、加强法制管理,加大农业科技档案收集力度文书档案的管理在院机关、基层单位均比较重视,而农业科技档案在制度建设、规范整理及流向处置方面显得相对滞后。加强法制管理,使科技档案工作法规化、制度化是科技档案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从事农业基础研究的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是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目前,基层单位科研档案断档情况比较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热情不够、责任心不强;二是科研人员法律意识淡漠,视科研档案为私有财产,或有顾虑、担心知识产权得不得到保护等。基于此,应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具有高于他人的档案观念、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档案收集力度,熟悉农业科研业务及立项情况;针对农业科研档案周期性长的特点要做到跟踪服务,使档案收集工作贯穿整个科研活动的始终。开展以《档案法》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档案法规体系的宣传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档案法制观念,培养农业类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档案意识,真正做到依法治档。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制度是必须遵循的规定和准则,制定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特别是科技档案保管和保密制度,科技档案借阅及利用制度等还要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使科研人员理解并支持科技档案归档工作。

4、建设高素质档案工作队伍工作岗位培养对于农业科技类单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至关重要,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并提高业务能力。

4.1自主学习档案管理人员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进一步掌握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各项业务知识及行业标准,使各项工作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同时也用法律的武器为档案管理工作保驾护航按照档案管理的行业标准完成农业科研类单位的基础业务工作;积极参加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接收新信息。

4.2后备人才培养农业科研单位应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员工,对于个人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一代,经过工作岗位的锻炼,很快会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能手。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岗位培训,起到“传、帮、带”的良好作用,实现岗位新老交替。

4.3参观学习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通常局限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搞业务,通过参观学习,和档案工作走在前列的单位进行横向比较,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5、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是管理工作的需要,更是时展的必然。目前农业科研类单位档案管理程度与现代化水平的要求差距很大,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做到3点。

5.1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实质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保管为重心向以档案实体通过信息化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转变的过程,更是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更新思想认识,彻底摒弃整理加保管的传统观念,将封闭式管理转化为开放式服务,满足农业科研工作者及广大农民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

5.2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档案资源的科学保管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先进的技术需要懂技术的人去管理,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档案专业的人才,这是许多单位信息化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源所在。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掌握并熟练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开发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促进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快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

5.3加大档案管理的投入基层单位要把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列入预算,增加投入,建立必要的软硬件设备环境,为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结论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关系到整个农业事业单位的壮大及发展,需要国家、地方、行业、基层单位和社会力量多方参与,更需要环境构建、健全法规政策、制定标准、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多管齐下。与此同时,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更是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针对档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有重点的优化及转型,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速度和需要,以期更好地为农业科研及生产服务。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