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幼儿园体育论文

时间:2022-03-15 06:24: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1篇幼儿园体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体育论文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国家倡导从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幼儿时期的“体”需从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着手,幼儿时期体育课程的合理设置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当代社会对新时期新人才培养发展的要求。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内容和课程编排不同、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善、幼儿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家长持有不支持态度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政府方面,大同市城区相关政府部门应对幼儿园体育课程的设置重视起来;第二,办园方面,园长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带头作用,合理管理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第三,从师资方面而言,大同市城区幼儿园应该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第四,家园合作也是幼儿园体育课程合理设置的重要因素。并阐明幼儿园时期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1前言

本文主要研究幼儿时期的“体”,从幼儿体育课程设置着手,幼儿时期体育课程的合理设置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当代社会对新时期新人才培养发展的要求。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体育就是通过对3-6岁幼儿身体的养育和教育,塑造幼儿体育精神,让幼儿从小学会至少一门赖以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项目或技能,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1]从1952年至今,国家对幼儿体育的关注与日俱增,颁布了众多有关幼儿体育的政策;并且强调幼儿体育课程设置必须从幼儿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很多学者对幼儿体育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研究,部分学者研究显示幼儿园重智力轻体育,体育师资力量缺乏,场地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2]因此,本文通过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日后大同市幼儿园体育课程合理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是大同市城区幼儿体育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以大同市城区的北京红缨幼儿园、新天地幼儿园、市级机关幼儿园、地球村幼儿园、城区实验幼儿园为调查对象,并对150名在校教师和200名家长进行调查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中国知网)分别以“幼儿体育”“幼儿体育课程设置”为关键词搜集相关文献30余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依据。2.2.2问卷调查法2.2.2.1问卷设计根据课题需要,将幼儿体育课程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针对两类幼儿体育课程分别设计了《大同市城区幼儿体育课程设置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和《大同市城区幼儿体育课程设置家长调查问卷》,并且进行信、效度的检测。2.2.2.2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信度检验:为了确保问卷调查所得信息的可信度,本文根据信息检验的基本要求,在第一次回收“教师”“家长”问卷后,间隔两周,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重测(相关系数r=0.8),来说明该调查结果的有效的可信度。问卷的效度检验:为了确定问卷的有效性,本文通过对专家问卷、访谈的形式的对问卷的设计、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审核,通过检验结果证明本问卷有效度较高且符合本研究的要求。2.2.2.3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50份,回收了112份,回收率为74.7%,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为84.8%。共发放家长问卷200份,回收了144份,回收率为72%,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率为81.9%,有效回收率符合本课题研究设计的标准和要求。2.2.3访谈法依据研究需要,对大同市城区的五所幼儿园部分在校教师进行访谈。2.2.4数理统计法根据本研究需要,将回收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和建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显性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进行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3]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为了解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编排,对五所幼儿园部分在校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五所幼儿园体育课程编排几乎都是一周两到三次,部分幼儿园甚至一周只编排一次体育课程。为进一步了解显性体育课程设置,进一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为: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编排一周一次占总体的54.5%;一周两次占总体的34.6%;其它占10.9%。调查结果显示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课程编排欠佳,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尤为明显。很多学者对幼儿体育课程编排研究结果也呈现出重智育轻体育现象。[4]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进行调查,见下表:表1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分析表(N=126)(单位:%)跑步早午操基本体操体育游戏其他北京红缨幼儿园34.89.819.725.610.1新天地幼儿园35.215.210.325.214.1市级机关幼儿园27.922.818.524.66.2地球村幼儿园30.014.320.826.68.3城区实验幼儿园27.315.921.627.18.1该表显示: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内容涉及有跑步、早午操、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等。但仍然以跑步和体育游戏为主,为达到幼儿智体的全面发展。[5]跑步是幼儿园日常体育活动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跑步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增进幼儿健康。体育游戏既可以开发幼儿智力,也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3.2大同市城区幼儿园隐性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隐性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隐性,是无形的。[6]幼儿园隐性体育课程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及诸如情感、认知、态度等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3.2.1幼儿园场地及器材设施幼儿园场地器材设施是进行幼儿体育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6]场地器材设施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幼儿园体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通过实地走访五所幼儿园,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情况显示如下(见表2、表3):表2显示:体育场地中幼儿园塑胶场地占总数的35.6%,水泥场地占44.3%,泥土场地占11.9%,草坪场地占8.2%。场地设施不合理,不完善,多以水泥厂地为主。政府及学校对幼儿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场地设施是否合理设置直接影响幼儿体育课程的设置。场地器材合理设置,有助于幼儿园体育课程合理的安排,合理开设体育课程有益于促进儿童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智体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表3显示:体育器材设施中塑料品占总数的54.6%,铁质品占20.8%,水泥质地占21.3%,其他占3.3%。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器材设施相对完善,但是缺乏合理的体育场地设施,因此,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受极大的影响。3.2.2幼儿园师资力量影响幼儿园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师资力量的好坏。[7]通过访谈法对五所幼儿园师资力量进行分析:第一,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幼教专业毕业,专门对幼儿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师几乎没有,大部分幼儿园体育课程由班主任进行教学,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于幼儿教学很熟悉,经验很丰富,但是非体育专业毕业对于任教体育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能科学合理的引导幼儿进行正常的、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体育活动。第二,在所调查的五所幼儿园中,女性教师居多,从教育角度来讲,教师结构呈现出男女性别失衡的是不科学的。国家和政府应该重视幼儿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倡导幼儿体育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占主导进行教学。定期对幼儿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指导,专门化培训。3.2.3幼儿园家长态度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以及发放问卷时的访谈得出60%的家长支持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有22.4%的家长反对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有17.6%的家长持中立的态度。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超过一半的家长很乐意使自己的孩子积极参与体育课程,不断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可以全面发展;这些家长认识到了体育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家长不支持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害怕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担心孩子受累;也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家长持中立的态度,认为是否开设体育课程对幼儿无显著影响。可以看出现如今家长很重视幼儿体育,重视幼儿身体健康。3.2.4家园合作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到:五所幼儿园部分在校教师和家长家园合作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家长对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十分配合。幼儿园与家长经常沟通;幼儿园经常开展以幼儿园为主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同时,幼儿园定期开设亲子活动,来促进幼儿和家园之间的感情;幼儿园也会定期家访,定期和家长进行沟通。幼儿的进步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双方在配合的情况下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8]

4小结

体育课程合理设置对幼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身体方面,开设体育课程可以使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幼儿体能体质;心理方面,体育课程的内容很丰富,与智、德、美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在课程中通过简单地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洞察力和反映速度,教育幼儿诚实勇敢,培养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品质,通过体育课程可以让幼儿获取体育相关知识,提高幼儿的涵养;[9]社会适应方面,幼儿通过参与体育课程,身体和情绪都比较活跃,可以使幼儿与他人进行肢体和语言的交流,培养其活波开朗的性格。幼儿园体育课程合理设置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10]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克服恐惧,勇敢面对困难;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开朗的性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可以使其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使其注意力集中,培养其对事物的洞察力,有助于幼儿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大同市城区幼儿园显性体育课程设置编排现状不理想,很多学校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却忽视幼儿体质的发展。体育课程设置内容比较丰富,课的内容主要内容以跑步和体育游戏为主。5.1.2大同市城区幼儿园隐性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为:场地及器材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家长持支持态度、家园合作良好。

5.2建议

在体育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幼儿体育课程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基础。因此,在设置幼儿体育课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5.2.1从政府方面而言,大同市城区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体育课程的合理设置,加强对幼儿园开设体育课程的重视,加大对幼儿园的投资和建设,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完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5.2.2从办园方面而言,在幼儿园中,园长是最具有发言权和决策权的,作为一名领导者,他的教育观念、学历程度、文化素养及管理教学等方面直接影响着能否开设更全面的体育课程,园长对幼儿园课程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情况下园长可以进行引导和帮助。园长对课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园长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5.2.3从师资方面而言,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大同市城区幼儿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方法、手段、途径对在职的幼儿教师开展专门的培训,使师资队伍壮大起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5.2.4幼儿园的教师应当多与家长沟通,不断提高家长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家长全面了解到开设体育课程对幼儿的益处。通过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及内容,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幼儿在体育课程中受益。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模式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际,探讨了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模式与实践,分别从户外体育活动的预想与策划、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实践与摸索等几大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幼儿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模式;探索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各阶段有各自特点。学前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此时身体各项机能还保持在相对幼弱阶段,但是身体各项指标是呈积极向上态势,所以,此阶段良好的健康以及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将来积极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1户外体育游戏对儿童成长的积极意义

体育对于人生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同样,学前体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有极大促进作用,完善合理的体育活动将加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推动身体各指标良好发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形式,能够为幼儿提供科学的运动方式,加强身体部位协调性,提升幼儿活力,并且幼儿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游戏乐趣,锻炼幼儿适应环境能力,提升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观[1]。

2学前儿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预想以及策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更多的关注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幼儿园的办学方针也逐渐向儿童健康方向转变,以“增强儿童身体素质、培养儿童优良习惯”为核心。在总结原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新型户外体育游戏理念,“户外大畅游”作为游戏体育的表现形式,将三个方面化为整体。首先开办体育游戏教学课堂,一周两节课,然后举办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以天为单位,最后举办大型活动———“户外大畅游”,以周为单位,凸显举办主题,面向全部师生,活动体现全面性。举办活动次数也可以具体分析,并非一定拘泥以上要求。

2.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儿童学习基础体育动作,学习时间大约在半个小时左右,据情况而定,为体育游戏活动奠定基础。幼儿园总结一套基础运动动作,并为儿童提供具体情境,促使儿童反复练习基础动作,提升儿童运动水平,推动儿童活动向科学方向发展。

2.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幼儿园完善相关运动器材设备,并利用器材举办相关体育活动,保证儿童活动时间在半个小时以上。科学划分体育器材,按学习方向规定区域,譬如走、跑、跳、投等相关本领,因材施教,了解掌握儿童短板,以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时,教师能够合理安排儿童活动区域。儿童活动区域与自身短板吻合,能最大程度发挥游戏体育的作用[2]。

2.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户外大畅游”是一种新型体育游戏活动,是对已有体育游戏活动的创新,总体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环节设置趋于综合化。举办次数大致以周为单位,时长在一个小时左右,每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举办两次,由于此活动面向全园,需要按年级划分组别参与。活动举办地点需要宽阔场地,例如操场、草地等,儿童训练项目需要设计合理,教师模拟有关情境,并适当结合运动设备器材,针对儿童不同问题提供不同运动项目,引导儿童参加合适体育游戏项目,寓教于乐,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儿童不足之处,并时刻让儿童体验到体育游戏的乐趣所在,展示自身学习本领,提升儿童自信[3]。

3户外体育游戏模式的实践与摸索

3.1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

一部分是探索研究原有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诸多弊端,例如以下情况:(1)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标准是相关教学,并不是遵循儿童自身规律,从而导致体育活动安排不科学。(2)体育游戏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可行性、顺序性、连贯性。(3)错误理解体育游戏教学,将教学活动侧重于游戏方面,加之教师的不合理引导,从而使教学活动失去体育意义。另一部分是对儿童体育游戏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不断修正发展方向。举例说明,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区别安排,合理定制专属活动目标,安排适合各自年龄段的教学活动。按照儿童身体素质划分,以促进全面发展为核心,针对儿童各自短板,进行针对性练习,在不同基础体育动作上,如走、跑、跳、投等等,创新学习方法,形成系统化锻炼方式,让教师熟悉掌握各个基础动作课程,促进全体儿童平衡发展。体育教师聘请专业人员,并且由于女教师的局限性,可以安排青年男性担任体育教师,但需要保证专业性[4]。

3.2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会定期举办有关户外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将较多注意力放在学生安全方面,其他则会关注较少,譬如体育活动是否有序进行,儿童运动量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身体发展需要。教师在儿童活动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并非如此,某些教师不了解体育活动的核心理念,随心安排教学内容,目标制定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甚至体育活动直接与儿童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规律脱离,最终导致体育活动作用的丧失。针对以上现象,我们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有关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基础内容;带领教师参加实地学习,分析体育游戏活动成功举办因素,并总结经验等等。

3.3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

随着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摸索研究出一种新型活动———“户外大畅游”,“户外大畅游”是包含自由性、创新性、乐趣性、连贯性的新型体育游戏活动。由于此活动展开不久,我们需要对其各方面进行探索实验,譬如,活动细节(活动进程、背景配乐、活动目标等)、具体体育游戏活动策划、教师与家长在各个环节担负的责任,如何提供自身帮助等等。首先,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前期准备主要指热身,由于季节不同,对于热身时长则不同要求,夏季需要10分钟,冬季因为气温较低,则增加5分钟。前期热身工作能够提高活动参与者积极性,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师生、家长跟随专业人员,慢跑或者做热身运动。然后,使用5分钟大致介绍活动环节,让儿童对活动项目的参与方法有所了解,熟悉体育游戏活动项目展开地点。介绍环节主要由专业人员主持,并且可以让儿童与家长示范;主持人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提升活动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其次,由于此活动具有自由性,儿童在进入活动场地后,可根据兴趣,自我决定符合自身的运动设施,独立学习并掌握活动参与方法,相互间不断交流联系,积极参与游戏过程,从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并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在此环节,教师以及家长,主要职责是守候一旁,提供安全保护的功能,适当的引导儿童进行活动[5]。最后,做好体育游戏运动后的休息工作,休息环节大致10分钟左右。体育游戏活动会使儿童身体疲惫,休息环节主要为了调整儿童身体指标,降低儿童因运动带来的心理紧张或者高涨心情。与前期准备工作一致,休息放松需要全部人员参与,并且有序整理体育游戏器材,做好活动收尾工作。在整个过程,背景音乐最好合理衔接,为活动环节做好提示作用,让活动参与者清晰活动进程。

4结语

长期的探索研究,我们在体育游戏教学课堂情景化、科学划分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场所、面向全园举办活动———“户外大畅游”方面成效显著。科学完善的户外体育游戏模式不仅提升儿童的身体机能,还培养儿童正确的体育观,对于以后成长影响较大。但是新型体育游戏模式仍存在较多弊端,需要我们不断革新发展,不断推进“三维一体”工作进度,不断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水平,培养儿童良好的健康习惯,科学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作者:彭鸿娟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体育论文: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走进幼儿园户外活动

摘要:民间体育游戏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操作非常简单,容易被幼儿园的小朋友所接受。科学有效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对于开发幼儿园孩子们的智力,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模式,对民间体育游戏走进校园的难点进行分析,进而对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走进幼儿园户外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园;户外活动

提起童年,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和小朋友们在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空地上、玩跳皮筋、捉迷藏、丢手绢等这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可以这样说,民间体育游戏不仅提高幼儿园小朋友们学会了动手动脑能够,而且孩子们也学会了分享、包容、合作及思考,同时,最重要的是幼儿园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能够体会更多的快乐。

一、民间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难点

1.游戏内容缺乏创新性

与现代的体育游戏类型相比,传统体育游戏内容上相对比较单一,在形式上过于落后。然而,大多数幼儿园不能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幼儿园活动中对于民间游戏均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能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游戏创新性操作。通过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调查中不难发现,传统体育游戏在某些内容与形式上难以与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如民间传统游戏“猪八戒背媳妇”在形式内容上与现代文化内容格格不入,传统的“扔石子”游戏有容易对幼儿园小朋友身体构成伤害。

2.缺乏游戏设备与材料

从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内容上看,其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些自然资源进行辅助,如在进行民间的“躲猫猫”游戏过程中,幼儿园需要设置更多的掩体和障碍物,然而,在现实的游戏进行过程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儿园都会出现资源缺乏的现象发生,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间游戏的快速普及,不利于民间体育游戏的健康发展。

3.难以掌控游戏运动量

民间的体育游戏在内容与形式上未能形成比较明确的培训学习目标,其存在形式大多数是各种体育活动的一种综合,这将导致一种单一的体育项目,比如攀岩、跳跃等一些运动技能逐渐的被淡化。但是,民间的体育游戏其也带有本身的特殊性质,主要体现在有些幼儿园小朋友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由于受一些游戏技术要领的控制,从而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对民间体育游戏失去了本身的兴趣,另外一部分小学生掌握民间体育游戏的一些技术要领之后会爱不释手,由此会造成幼儿园小朋友的运动量存在着差异,限制了民间体育游戏的全面发展。

二、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走进幼儿园户外活动

1.采取有效措施收集民间体育游戏

如果想要民间的体育游戏得到更好的发展,单靠幼儿园自身的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学生家长以及幼儿园教师。要想使民间体育游戏得到更快的发展,要让全社会认识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重要意义所在,特别是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学生家长,一定要进行必要的相关的理论认知工作。为此,幼儿园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开展家长会的形式,老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在结合自身童年游戏类型,比如说在各自童年时期所玩的跳皮筋,踢毽子等娱乐性与游戏性相对比较高的游戏,一定要配合幼儿园有效的开展游戏活动。同时,也可以发挥出各自的聪明才智,创新民间体育活动类型,如开展流星球、纸足球等一些趣味性相对比较强的游戏类型。

2.丰富幼儿园游戏设施

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有效的开展体育游戏与体育设施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幼儿园可以根据民间体育游戏的相关特征,制作出与之相关的游戏材料,并且可以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制作各种游戏设施,如小朋友玩的铁环可以用废弃的铁丝做成,进而幼儿园小朋友可以利用铁环开展更多有趣的活动;同时,幼儿园可以在园内的草坪上铺设五颜六色的橡胶轮胎,激发小朋友的游戏兴趣,对于一些运动量性对比较大的游戏活动后,如踢毽子以及跳皮筋,等等,幼儿园一定要设置专门为孩子们玩耍的场地,孩子们可以在此尽情的进行游戏玩耍;而对于那些对开发孩子们智力非常有益的民间体育活动,如石子对对碰以及下象棋等游戏,一定要设置独立的空间,游戏形式也要多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既能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而且也能学到了更多知识,促进幼儿园小朋友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说,在幼儿园有效的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与游戏设施建设是否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优化体育游戏

从目前教育发展形式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校教育质量是共同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幼儿园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民间体育活动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要采用单一性质的体育模式,一定丰富游戏内容,加强幼儿园体制机制建设;第二,幼儿园也要明确开展民间体育活动的意义所在,以及开展这项体育活动的目的。举例来说,孩子们经常玩的拔河比赛,开展这项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园孩子们的团结与互助精神,在体会游戏的乐趣的同时,也能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第三,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过程中充当着“领头羊”的重要作用,同时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民间体育游戏的相关进程适当的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使其与幼儿园孩子的发展需求能够相互适应,同时也可增加游戏的难度范围,激发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

4.内容上进行创新

在儿时经常玩的“跳皮筋游戏”曾经在一段时期内丰富了我们的童年生活,“跳皮筋主要是以跳跃作为最基本的动作类型,在各种歌谣的配合下,进行点、迈、勾、挑、跨等多种动作,从而能够跳出各种花样跳法。在进行此项游戏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双脚以及单脚两种跳跃形式为主,两个人分别拉着三四米长度左右的橡皮筋两端,并且固定牵直,这时游戏者在中进行多人或者单人轮流行的跳跃模式。记得小时候经常唱的歌谣是“一五六、一五七,马兰开花二十一……”这时我们将我们童年的歌谣《拉大锯》加入到这种跳皮筋模式中,其动作可以从幼儿园游戏中进行改革与创新,两端牵直固定的皮筋变化成幼儿熟悉的方形、圆形、多边形等。这种新型的游戏类型可以激发小朋友们的娱乐兴趣。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入古诗内容,不仅能够熟练的掌握古诗内容,而且还能丰富幼儿园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一举两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传承上百年的趣味性游戏,将其引入到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园孩子们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增强幼儿园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从而使孩子们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实现成长与学习的终极目标。

作者:朱晋 单位:新疆军区参谋部幼儿园

幼儿园体育论文:学前教育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活动的对接

摘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激发体育课堂活力、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但目前教学活动存在不足,教学策略不当,制约学生实践技能提升,为弥补这些缺陷,应该采取有效的对接策略:更新体育教学理念、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创新课堂活动形式,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策略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教学的目的是为幼儿园培养全能型的幼儿教师。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是必要的。但一些任课老师不注重该问题,教学策略不当,制约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1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意义

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将中职体育教学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联系起来,实现二者对接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1激发体育课堂活力教学中采取措施将课程内容与幼儿园体育活动实现对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并掌握奔跑、跳跃、爬行、攀登、投掷、运载、保持平衡等运动技巧。有利于激发体育课堂活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效组织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推动教学工作顺利进行。1.2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课堂教学中采取措施将教学内容与幼儿园体育活动对接,能深化中职学生对幼儿体育活动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进而增强学生对将来工作的适应性。1.3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中职体育教学采取有效措施,能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让学生有效融入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掌握中职体育技能,还能对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将来在从事体育教学活动时,更好地组织课堂活动,有效引导幼儿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有利于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2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不足

教学中,一些任课老师没有充分认识二者对接的意义,教学策略不当,存在的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2.1教学理念缺失一些任课老师在开展中职体育教学活动时,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理念方面。但忽视对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的考虑,即对课程教学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对接认识存在不足,理念缺失,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2活动形式单一一些任课老师虽然认识到促进课程教学与体育活动对接的重要性,但课堂对接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活动对接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可能感到枯燥,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2.3经费投入不足实现课程教学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离不开经费投入,需要健全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但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普遍对此不重视,场地器材不足,一些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体育课堂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教学内容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对接。2.4监督管理忽视虽然中职学校普遍建立监督管理体制,但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制度措施没有严格落实。监督管理人员的巡视不到位,制约教学效果提升,也没有认真考察课堂教学与幼儿园体育活动对接实施的效果,难以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

3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策略

为弥补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将来工作的适应性,可以采取以下对接策略。3.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任课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中职体育教学与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的意义。创新教学方法、合理组织对接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理念,并让教学活动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现有效对接,增强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为中职学生更好地从事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任课老师要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对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有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借助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对接的机会,促进体育课堂活动更好发挥作用,增强中职体育教学实效性。3.2营造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能营造健康、愉快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深化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实现课堂教学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对接。可以利用校园广播、互联网、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宣传活动,让体育老师和学生明确实现二者对接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重视程度,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效掌握相关技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3.3创新课堂活动形式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教学活动对接,例如,采用合作学习法、项目驱动法、游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和教学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掌握体育运动技巧以及活动对接技巧,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活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3.4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中职学校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配置,注重场馆建设,购置活动对接和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满足教学活动需要。应该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引进体育运动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任课老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教学活动对接准备师资队伍。适当组织课外活动,合理安排经费支出,让学生对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更为直观、全面的了解,在课外活动中加强锻炼,努力提升教学活动对接的实效性。3.5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目前教学监督体制不完善,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未能及时监督和检查教学活动对接的实效性,对存在的不足也没有及时改进。因此,应该强化现有监督管理体制,合理配备监督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改进课程教学和幼儿园课外体育活动对接存在的不足,让任课老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另外,还要对任课老师进行考核和监督,让他们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教学规范要求,掌握课堂教学对接技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结语

总之,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二者的有效对接,不仅能激发体育课堂活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和教学实践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因此,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到其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二者对接,让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健 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幼儿园亲子体育开展的状况。方法于2015年7-8月选取郑州市中原区和管城区的20所幼儿园为调查现场,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郑州市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的现状展开调查。结果郑州市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组织较少,家长对于亲子体育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普遍较低,但家长对于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运动相对比较支持。结论亲子体育运动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成员的健康;有利于促进幼儿与家长沟通;有利于学习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启蒙教育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

关键词:亲子体育;体育运动;启蒙教育;快乐教育

当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的年轻人成了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年轻的父母,虽然从孩子还未出生就已经认识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伴随着生活的压力,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却日益减少。因此,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活动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亲子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也能增进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更能让幼儿的各种表现能力得到发挥和提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5年7-8月选取郑州市中原区和管城区的20所幼儿园为调查现场,对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家长为学生的父母,不包含其他亲属。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了20所幼儿园,对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305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问卷有效率达83.93%。调查具有随机性、真实性和科学性。1.2.2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在调查过程中,随机采访20名家长、20名幼儿教师或园长、20名幼儿,将样本的想法进行了整合汇总。1.2.3数理分析将由问卷调查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录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处理的结果经过和实际情况的联系,结合文献,得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2结果

2.1郑州市开展亲子体育幼儿园的现状

幼儿园家长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26~30岁年龄段中。由此可见,幼儿园父母多为80后。见表1。家长了解的幼儿所在幼儿园举办亲子体育运动的频率为每学期1次88例(34.38%)、每学期2次11例(4.30%)、每月1次8例(3.13%)、每月多次7例(2.73%)、几乎没有举办过142例(55.47%)。可见多数家长并不知悉幼儿所在幼儿园举办过亲子体育项目,因而家长对于亲子体育的知晓度普遍较低。

2.2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的参与程度

在家长是否参与过幼儿园举办的亲子体育运动方面,回答举办并参与过34例(13.28%)、举办但没有参与过80例(31.25%)、没有举办过142例(55.47%)。可见家长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2.3家长对幼儿园亲子体育的支持程度

在家长对亲子园幼儿体育运动的支持程度方面,回答非常支持61例(23.83%)、一般支持112例(43.75%)、无所谓49例(19.14%)、不支持32例(12.50%)、非常不支持2例(0.78%)。可见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运动相对比较支持。

2.4幼儿在亲子体育运动前后与家长的沟通程度

亲子体育运动后幼儿和家长的沟通情况中共调查34位家长。其中回答非常频繁5例(14.71%)、一般频繁16例(47.06%)、无变化8例(23.53%)、不怎么沟通4例(11.76%)、完全不沟通1例(2.94%)。可见实行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后,幼儿会更愿意与家长沟通,更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

2.5幼儿在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前后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喜爱程度

亲子体育运动后幼儿是否更愿意去幼儿园上学共调查34位家长。其中回答更愿意23例(67.65%)、和过去一样10例(29.41%)、更不愿意1例(2.94%)。可见幼儿在参与过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后,对幼儿园的喜爱程度增加,具体表现为幼儿更愿意去幼儿园上课。

3讨论

3.1国内外亲子体育的现状

3.1.1目前国外亲子体育开展的现状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亲子游戏的研究,不仅儿童的内部性格特征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且父母对儿童的游戏行为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1]。在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婴幼儿身体活动指南》中,加拿大重视成人的引导及示范作用[2];英国、新西兰在重视成人引导作用的同时,强调互动作用[3],这3个国家同时强调,父母与婴幼儿的沟通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2-3]。国外关注亲子游戏较早,涉及亲子游戏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使得亲子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事态良好,从而为我国研究幼儿园亲子体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3.1.2目前国内亲子体育开展的现状目前有关亲子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亲子游戏方面的研究。与亲子体育的相关研究尚少,且属于局部小范围的调查[4]。因此,希望更多的体育专家、学者关注亲子体育的发展,参与亲子体育的研究,使我们的下一代能更够健康地成长。

3.2郑州市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体现了快乐教育的理念

3.2.1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受到家长的支持对于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运动,非常支持和一般支持的家长占到受调查人数的67.58%,多数家长认为幼儿的童年时间有限,幼儿体育游戏是成长中的记忆,有助于幼儿的成长,非常支持幼儿园开展幼儿体育运动。3.2.2幼儿在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教育幼儿园亲子体育只是一个教育和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参加亲子体育运动后,更愿意去幼儿园上学的幼儿比例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7.65%,这就说明幼儿在亲子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了快乐教育,更加爱上了幼儿园。3.2.3幼儿在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中提升了沟通能力亲子体育运动后,幼儿和家长的沟通非常频繁和一般频繁的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1.77%,这不仅加深了幼儿与家长的感情,也对幼儿的沟通能力提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3郑州市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所面临的困境

3.3.1基础设施尤其是专项体育运动设施的匮乏首先是基础设施的问题,这是所有幼儿园都面临的普遍问题。每个幼儿园的学生并不多,幼儿园的教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教育机构更侧重于文化层面的教育,因此设置专项的体育运动设施既占据了大量的建筑使用面积,又不能让这些基础设施利用最大化。3.3.2亲子体育运动组织困难首先,幼儿信息传递的困难。幼儿并不能完全将老师的任务传递给家长。其次,家长组织的困难。孩子的家长年龄层次在26~30岁之间居多,而这个年龄段的家长又忙于工作。因此组织起来非常困难。最后,幼儿园自身的困难。因为幼儿园学生不同于其他年龄层的学生,他们容易受伤,且好胜心强,因此在体育运动的同时要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是很重要的。3.3.3家长对亲子体育运动的参与度较低综合老师与家长的回答,总结原因如下:①虽然家长非常支持幼儿园内开展幼儿体育运动,但一些家长不愿意配合参与,觉得运动项目幼稚、无聊;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就是让幼儿初步接受知识,这种竞技娱乐的体育活动与家长关系不大,也很占用家长的时间。②亲子体育往往需要家长和幼儿之间相互配合,这种默契达不到的话幼儿会感到难过,本来寓教于乐的活动却让幼儿有了心理负担;③亲子体育如果需要分出胜负,幼儿的观念里不能很好地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概念,容易让亲子体育变味。这是一个心理上的“不平衡”,需要家长与老师共同沟通解决。

3.4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的改进与建议

3.4.1大力弘扬亲子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调查,多数家长愿意支持幼儿园组织亲子体育运动,可见亲子体育并不是一件不可实施的困难事情,找好方法,把亲子体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影响宣扬给家长,让家长明白亲子体育的重要性,从而投入其中,更好的与学校配合,做好幼儿教育。举办亲子体育活动可以增进幼儿、家庭和校园的沟通。3.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幼儿园目前只注重理论教育,认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就是要让幼儿对文化知识有一个简单的涉入,以便与小学教育接轨。这样的思想让幼儿园在办学的时候几乎很少考虑安排幼儿的体育运动,除了一些娱乐玩耍的器械和设施,幼儿园未专门的场地提供给体育运动。所以必须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让亲子体育走进各个幼儿园。3.4.3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会有一些保守的思想,比如“男主外,女主内”,殊不知幼儿的教育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家长,改变自身的固有思维,把幼儿的教育当做一件大事,在工作之余多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配合好幼儿园做好幼儿教育。

作者:朱建峰 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幼儿园体育论文: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对幼儿园的利用

摘要:中华民族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丰富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结晶,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丰富学前体育教育素材、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和德育素质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挖掘;利用

民族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民族儿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接受社会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它伴随着一代代各民族儿童茁壮成长,也受到了当代儿童的喜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组织的体育游戏都来自教材,体育游戏的开展需要准备大量的游戏材料,可结果是幼儿玩了两遍就不感兴趣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材料简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易学、易会、易传,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在幼儿园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增强幼儿的体质。

1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挖掘

1.1民族传统体育材料简单易搜集,玩法多样、有趣;让幼儿感受丰富的民族体育风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物、运动游戏材料、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运动游戏的愉快。”传统民族体育的材料简单易搜集,但用途却是多样;不但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体育风情,还能一物多玩;既节省了成本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例如:满族体游“雪地走”的准备材料:一定厚度的木板,既可以让幼儿感受满足妇女劳动时的情境,又能在活动中发展平衡能力;在其他体育的延伸中既可以利用这块有厚度的木板进行障碍跑、跳,也可以让幼儿单脚踩在上面比平衡、比耐力。甚至于有的体育项目都不需要准备材料,幼儿也在不同的异域风情中愉快的进行不同的玩法。如:回族“踏脚”,汉族的“编花篮”、“走矮子”。

1.2民族传统体育的情境故事,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他根植于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意识。几乎每一个民族传统体育游戏项目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朝鲜族体育“顶罐走”;讲了一个朝鲜妇女把盛水的罐子顶在头上到河边去取水的故事,走路时动作要慢,罐子才不会掉下来。故事讲完了,幼儿也大概了解了该项目中的规则有哪些;并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探索出玩法和经验。

1.3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的相互合作,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一般需要两名以上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翻烙饼(2人)、跳花盆儿(3人)、跳竹竿(多人)满足了幼儿合作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使幼儿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幼儿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如:捞小尾巴鱼,两名幼儿双手举高当渔网,其余幼儿排好队依次从渔网下钻过…。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或游戏,会比个人活动、游戏的效果好,促进了幼儿在共同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中的相互合作,不仅促进了幼儿和作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2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利用

我园的园本特色为———民族特色,故也将民族特色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其中也包括民族传统体育。

2.1将民族传统体育运用于幼儿的晨间活动。幼儿早上入园的时间并不是完全一致,有的幼儿入园早,有的晚;这就意味着教师在组织晨间活动时幼儿人数会不时的增加。而我园的晨间活动多采取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让幼儿自己将体育游戏器械从指定地点取出,幼儿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常规。然后先来的幼儿可以三三两两的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和人数的活动进行游戏。如:起初人较少的时候孩子们会选择哈萨克族的“穿袋摔跤”,拉祜族的“打陀螺”、藏族的“押加”;而后来集中入园、数量较多的幼儿有的会选择“打沙包”、“跳竹竿”或“蹴鞠”等活动。在这样的活动幼儿又可以快乐的体验我国民族体育的特色和趣味;又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在常规形成后,教师也可以与孩子一起愉快的进行活动。

2.2民族传统体育运用于幼儿健康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以其特有的风格,教师可以将每一个项目通过设计为幼儿带来一节精彩的健康活动;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的习惯、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呈现就出现了一个个有趣的体育游戏;教师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来历以及玩法通过一个个有趣生动的故事或情境来传递给幼儿。如:满族的体育游戏“雪地走”,相传满族妇女在雪地走为了不湿鞋,把鞋底垫起一定的高度,久之就穿着这样的鞋走路,每逢节日,人们就用这种形式别有民族风趣的“雪地走”比赛。类似竞走,赛速度,赛耐力,比赛距离根据对象而定。再如:汉族的“走矮子”,蹲着走路叫“走矮子”,是古代戏班子里武丑常表演的动作。孩子们作为一种游戏学练走矮子,还比赛看谁蹲得低,走得远,说明腿力好,为了走得稳走得远,孩子们还自创很多动作,如边走,双臂边前举、上举,胸前抱肘,扶胯或背手等很多花样。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程中创造出来的,这类游戏充满了浓郁的泥土味,而且不受一些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它具有随意性、简便性、趣味性、地方性等特点,幼儿易懂、易学、易传,深受他们的喜爱。近年来,幼儿体育游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越来越凸现出来。游戏不仅有益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同伴关系,锻炼儿童的身体,而且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钟婧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幼儿园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审美教育论述

幼儿园体育的目标和任务,一是身体健康,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促进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二是心理健康,创设各种温暖、宽松的环境,培养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机智勇敢、活泼开朗的良好品质。

一、让活动从遵循原则开始

(一)整体性原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幼儿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为此,一方面,尽可能的挖掘美育与体育的内在联系,将其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美育和体育的手段,将体育与审美融合在一起,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二)动作性原则

体育的美是运动的美,动态的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中尽量让孩子们去“动一动”“看一看”“想一想”“再动一动”。比如跳绳、拍球比赛,老师让幼儿听着音乐节奏活动,看谁反应快、动作灵活,既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又感受到音乐节奏和旋律变化的美。

(三)积极性原则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始终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中,才能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充满信心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此,在实施教育时,要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让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中。比如,在体育区域活动中,设置若干个不同内容的游戏区,让幼儿自己选择参与一项或多项游戏,在游戏和自由选择的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活动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即学校教育中的美育。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支柱,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幼儿体育活动的审美教育中,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十分有益。

(一)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要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孩子的不同运动能力和发展趋势,选择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活动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体育活动“好玩的呼啦圈”,让幼儿自由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体验创造性乐趣。

(二)创设审美情境,让幼儿在体美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

幼儿在对象审美属性诸如色彩、节奏等直接刺激下,可以自由地展开想象,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情感感受。在体美活动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教育媒介,创设一种审美情境。如小班体育活动“小蚂蚁”,让幼儿练习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地爬,引导幼儿在自然协调爬的基础上学习向不同方向爬,听信号爬,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三)提供多方位的视觉感官,感受体育中的美

幼儿的审美感受是建立在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基础上的,它是以幼儿为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也是对杂乱无章或井然有序的事物的一种直觉整合。在体美教学中,通过让幼儿观看静态的照片、图片,动态的录像、表演等,让幼儿感受体育运动的敏捷、矫健,从中得到力量的鼓舞和精神振奋,提高对体育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四)提供平台,让幼儿体验体育活动中的美

幼儿体育审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仅仅通过有意识地观察施教者的示范是不够的,必须把观察和实践相结合,实践可以巩固提高观察成果,增强美的体验,还可培养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提高幼儿对正确姿态的认识时,不仅让幼儿看体育表演比赛的录像或照片,观察班级中每个同伴的站姿、坐姿,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编排了特色的小班韵律操和中大班的艺术体操,在观察和实践中让幼儿体验姿态美。

三、家园智慧碰撞,为活动增添色彩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只有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体育活动中的审美教育,不仅需要幼儿、老师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和我们共同进步。如:在“班级自制体育器械”活动,是家长智慧的碰撞,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交流、沟通,共同探讨幼儿体育活动中成长的话题。发动每位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创作、自制体育器械,参与全园式的自制比赛活动,家长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展示。总之,幼儿的审美不同于成人的审美,寓教育于美的感受中,始终把对幼儿的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审美情趣。

作者:罗爱萍 单位:福建省连城县莲花幼儿园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研究

随着全面发展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幼儿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期待。幼儿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门活动课程,其丰富有趣的内容、灵活多变的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其教育教学能力和活动组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开展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加强了对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提供了保障。然而,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发现,现有的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的相关要求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传统“重智轻体”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教师认为,体育活动就是陪幼儿一起玩或者带幼儿玩大型玩具,没有认识到体育活动内容的全面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没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行动上的重大突破。正是因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轻视。

(二)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体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进体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但是,调研发现,70%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存在认识模糊的现象,只是简单地认为“幼儿园体育活动就是锻炼幼儿的身体”。众所周知,幼儿身体的锻炼只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之一,体育活动还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体质体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从而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1〕。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体育活动目标的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偏离了方向,进而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效果。

(三)幼儿园教师体育活动内容的选取单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地把体育列入健康领域,成为健康领域的下属内容,与其他各个领域相融合。《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园体育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形式与方法并存的,既有基本的体育游戏活动、体质锻炼项目,也有基于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活动内容等。但现实中,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仅局限于体操形式和体育游戏,造成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单一化和成人化,缺乏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减弱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足的成因

(一)职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

各级各类高师院校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不足,追根溯源,是由于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幼儿园教师入职前没有经过科学、严格的训练,入职后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培养机制的不健全突出体现为课程体系的不健全,对于高师院校来讲,不论是初中起点的三年制幼师、五年制幼专还是高中起点的大专,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多数没有开设与幼儿园体育教学相关的课程。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也很不完善,从课时分配上来看,与幼儿体育教法有关的课程远不及舞蹈、音乐、钢琴、绘画等技能课的课时数〔2〕。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钢琴、儿歌演唱、绘画、舞蹈、语言、说课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体育教学与教法及相关技能的训练,缺乏有效组织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职后培训内容的不均衡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体育活动最直接的设计者、组织者与指导者,其自身体育素养及活动组织能力的高低将对幼儿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幼儿园却很少注重对教师进行与幼儿体育活动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针对幼儿教师进行的培训内容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幼儿园每年都会给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但是,无论是从幼儿园教师本身来讲,还是从培训机构来讲,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都会选择科学理念的宣讲、《指南》的解读和领域教学的传授,而针对体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知识或技能却很少或基本没有。入职前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入职后又没有及时的补充,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强就不足为怪了。

(三)对安全问题的担忧

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不足,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但是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除上述之外,家园合作的不和谐,或者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联系的断层,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成为影响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否保证幼儿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是幼儿园教师及家长最为担心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幼儿的安全是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担心场地会让幼儿受伤、担心幼儿运动能力弱会受伤、担心幼儿因自我保护能力差而受伤等,加上幼儿园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体育相关知识及技能不够全面等因素,必然导致教师组织与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减弱,最终导致幼儿园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尽量运用“安全”的手段组织“安全”的体育教学活动〔2〕。久而久之,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丧失了应有的积极性,也间接地阻碍了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能力为重”被确定为幼儿园教师所必须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环境、捕捉生活中的课程生长点、调动幼儿参与、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等被视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点〔3〕。幼儿园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才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和创新工具,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体系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必须要加强高师院校课程的改革,设置合理的课程〔3〕。1.夯实体育学科知识的理论基础高师院校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一些基础课程外,还会设置相应的实践类课程,包括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这些课程是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学生活动设计和实施能力提供知识和能力的保障。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需要有相关的学科知识作支撑。体育涉及到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体育学科教学知识等,这些知识缺一不可。幼儿骨骼的发育程度、机体的成熟程度、运动能力的强弱等生理特点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生理基础。教师只有对幼儿的生理特点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切实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特性设计适合于他们的体育活动。同时,教师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是他们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例如,对小班幼儿来讲,他们的游戏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层次的合作,而中班和大班幼儿的游戏则需要更多的同伴合作。因此,幼儿园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及需求,才能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教育。其次,体育学科教学知识是幼儿教师做好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学科教学知识主要包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实施体育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因此,幼儿园教师提升体育教学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而这些学科知识是通过课程讲授获得的,高师院校只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学生才有机会获取相应的知识。2.加大实践课程力度幼儿体育活动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获得需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共同实施完成,其教学能力的强弱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驾驭,包括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选取、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而这些都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获得。因此,要有效提升未来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的能力,高师院校除了设置必要的理论课程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课程,例如,实训课、观摩教学、微型课等,既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可以在实践环节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二)加大职后体育教学能力的培训

职后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职前培养不足的有效补充。职后培训要根据幼儿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施,充分发挥职后培训的促进与补充作用。现今的职后培训,无论是从培训机构来讲,还是培训学员的需求来讲,都没有将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培训的主题中,因此,要提升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要在做好职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职后培训。体育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因此,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鉴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教育形式还是教育方法,都要遵循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切合发展实际。比如,体育教学培训要尽可能采取小班教学,让培训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教育实践,同时,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结合当地幼儿园的实际状况,比如,农村幼儿园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特色,把当地的一些童谣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游戏加进来;城市幼儿园在进行体育活动中,要根据本地的、幼儿园自身的一些特色进行。因此,在职后体育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中,一定要因园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培训课程。

(三)家园共育,创造和谐体育教学环境

每一个幼儿的成长都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因此,要真正发挥体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家庭和幼儿园就要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应该及时向家长传递先进的体育理念,同时,家长也应该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体育工作,家园共同努力搭建合作的平台。体育教学需要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也需在相应的教育情境中提升。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都要为幼儿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提供环境的支持和保障。幼儿园教师也要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前做足准备工作,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运动能力的差异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准备安全实用的器械、加强体育活动中的保护措施、选择安全的体育活动场地等,保证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总之,国家及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强幼儿园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更新培养内容、创新培养方法、拓宽培养路径,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让幼儿在安全、愉悦的氛围中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乔冰梅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论文

一、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属于人先天具备和后天形成的一种品质的综合和稳定的特性。而提高和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3类6种,也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3类,6种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劳技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以及政治素质教育。在新的世纪,教育部指明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立足于幼儿时期,通过合理和科学的方法激发和启迪孩子的智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制。而要求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和保育的有效统一,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教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1.增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观念。

目前形势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对体育教育的观念还较为狭隘,总是关注体质论。他们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涵盖了运动训练学生、体育心理学、人体科学等诸多学科,它牵涉到人的生理、社会性、心理、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为此,这就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只有在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指导下,才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和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具备与时俱进的体育运动发展意识。可以结合下面的两个方面对幼儿实施体育教育:一方面,有效地统一幼儿的运动发展能力以及教育与运动环境,从整体上思考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并非单纯性的户外体育活动,而是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智力、情感等各个方面实施体育教育,从而有效地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2.幼儿园设备与场地器材的健全。

倘若幼儿园实施体育教育的硬件条件达到了一定的要求,那么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就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良好的硬件条件有利于幼儿体育教育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可是,当前形势下幼儿园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设备等硬件条件还面临着分配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情况。为此,要想健全幼儿园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设备等硬件条件,需要创设一种有益和良好的环境。第一,市级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高度地重视幼儿教育,确保足够的幼儿教育投入,实现不同地方的发展要求,进而使得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减少。第二,教育不但是国家的职责,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都需要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确保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完善和标准化的体育教育。

3.科学组织体育教育中幼儿的运动负荷。

教师应当以人体生理机能获得的通常性规律“上升”,再到“稳定”最后到“下降”来组织体育活动。事实表明,通常幼儿的生理机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有着比较快的上升趋势,然后在某个时间段内实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然而这个时期的持续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幼儿承担急剧改变的负荷能力比较低,最后的时候又慢慢地降低。其中,上升、稳定、降低这几个时期是互相联系的和密不可分的。对于幼儿来讲,因为幼儿的体育基础、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特点以及气候条件、教学安排、体育项目的特点等的不一样,他们上升时期坡度和时间以及最高时期的持续时间和高度的不一样,再者,幼儿担负急剧改变负担量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体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来讲,需要结合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实施体育教育,从而使得幼儿体会到一种愉悦感。

作者:杜鹃 单位:河北省省直机关第八幼儿园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

1.教师指导的安全性

健康的体魄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身心安全也是教师最为担心的部分,当然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也应把幼儿的身心安全放在首位。表1教师组织户外体育活动中担忧内容的调查可见,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担心幼儿身心安全的比率高达100%,教师J1说,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最大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在户外体育活动中需要用到诸多器械,对于教师来讲幼儿安全是我们最担心的。在所观察的活动中安全指导在随时随地的进行着。在小班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更为注重安全性的指导,指导教师J2说小班幼儿与中大班幼儿相比,身体更为娇弱,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和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弱。更需要关注幼儿的安全。在准备活动———跑步的过程中教师会提醒幼儿不要张开口,尽量用鼻子呼吸。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认真观察和留意每一位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时关注幼儿的安全,对于年龄小、能力弱的幼儿要给予特别的保护和帮助。对有容易出现问题的环境材料要事先有清楚的认识,以便及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和给予及时的保护。在进行体育区域活动前,提示在活动时应注意的事项,如在投掷区,注意不要将球扔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捡球的时候注意不要将手杵到地面上,以免将手挫伤;在钻爬区,会特别提示后面的幼儿与前面的幼儿的距离不要太近等等。另外,教师还比较重视幼儿的活动量。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面色,呼吸状况,流汗情况判断活动是否过量。从而适当的调节幼儿的体育活动。为了确保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期间不发生危险,教师首先在活动前带领幼儿做一些预热活动。其次教师应该针对活动的特点给出明确的安全提示,并随时保护幼儿的安全。再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避免因活动量过大,过强给幼儿带来伤害。

2.教师指导的组织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是户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一些规则指导也是必要的。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应使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例如应该如何取、放玩具等,最好与幼儿一同商讨在活动区的规则。在北京某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制定一些活动规则,以便使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主要针对规则和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中规则的重申。活动的规则可以日常的集体活动中一起讨论、制定。在观察中尽管教师在每次幼儿活动区前并没有强调常规,但是幼儿的常规表现良好。J1说尽管每次并不强调,但是我们曾在一起讨论过户外体育活动的常规,幼儿并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整理出来。每次都强调会占用幼儿的活动时间,幼儿活动前幼儿不叫兴奋,能听进去的也很少。J2还说在班级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定下来的常规有,关于收放玩具的规定;有关于礼貌、谦让的规定等。活动的规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重申。如某班在交通区的活动中,当活动进行三分之一时,教师中止了活动,就刚刚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统一指导,如发现很多幼儿分不清哪些车子应行快车道和慢车道,教师又重新指着工具指导了一遍,发现很多幼儿未回到起点就开始新一轮的活动,于是教师规定回来的幼儿绕过黄色的黄线再重新出发。可见,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也需要普及规则,这些规则不一定要在活动时才规定,幼儿的兴奋情绪和户外的干扰不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所以可以在日常的集体活动中强调这些规则,或与幼儿一同来制定这些规则。但是也要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规则问题,及时纠正,以避免活动秩序的混乱。

3.指导的教育性

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为了锻炼身体各部分,增强体质,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克服困难等。所以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教育性是不可忽略的。幼儿园教师一般作为指导者的角色介入,主要体现在动作的示范。指导教师J3说,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动作示范对于幼儿来讲更容易接受。如在小班跳跃区的活动中,教师先告诉幼儿动作要领:两只脚开立,与肩膀一样宽,两只手臂前后摆动,向前摆的时后,腿是伸直的,向后摆的时候,盖膝弯曲,身体稍稍向前倾,手尽量往后摆。接着教师会示范动作。教师在进行教育性指导时要主要幼儿的年龄特点,尽量使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词汇。必要时边讲解的时候要加上动作示范。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为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也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该懂得如何组织和指导户外体育活动,使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何淑玉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体育教学过程激励艺术

幼儿期是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最佳阶段,其中,体育尤显重要,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故幼儿园的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们的关注与重视,它不仅让幼儿的各种动作技能、动作的协调、平衡等素质得以发展,而且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等各种因素导致个别的幼儿有可能完不成目标,甚至丧失自信,失去同伴以至不得不放弃活动机会等。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激励,尤其是来自成人——主要是老师的激励。

1激励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激励,是幼儿园体育教师必需的一门教学艺术。它可以让幼儿在失败中勇敢地站起来,可以充分地调动幼儿积极的情绪,让他们跃跃欲试,可以让体育课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实效。激励对于幼儿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是无法替代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见,而激励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幼儿取得的进步程度有多少,也就是激励的效果。

2影响激励效果的几种因素

2.1师幼之间的情感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幼儿与教师的情感基础直接影响着激励的效果。只有在师幼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感以后,教师的激励艺术才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对幼儿起作用,让他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2.2幼儿的发展水平激励的效果必须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如果幼儿只能进行简单的爬和走的动作,你想通过激励让他一节课就能发展到跑、跳,这也是不可能的。幼儿的发展水平直接限制了激励的效果。

2.3激励方式运用的艺术性有了好的激励方式,还要会用,正确适时的使用会让激励的效果加倍,而不当的使用方式,则有可能会让效果减半甚至完全失去。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说“不错,你真棒!”这也是激励,可是每天说,时时说,你觉得它对幼儿还有多少用呢?他们也会麻木的,所以,我们在激励方式的运用中一定要讲究艺术,让激励变成一种艺术,让这种艺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花、结果。

3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激励艺术

3.1融通式激励这种激励艺术主要指的是师幼之间的感情融通。幼儿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是有感情需要的,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等各种情感。只有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才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里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情感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态和责任心来进行设计和操作。有时候我们只用一个眼神来交流也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例如在体育课中,对于动作技能的要点,我经常让幼儿在练习中自己体会,然后请幼儿相互交流和集体小结,在幼儿总结的时候我都会微笑在看着他,并不时地点点头,认真地听他说完,这时候幼儿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加强了勇气,促进他更完整地表述,也更愿意去继续地练习与尝试,更努力地达成教学的目标。

3.2勉励式激励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例如布置幼儿立定跳远:“你们必须给我跳过两格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幼儿听了心理负担就会很重,感觉很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小朋友们要努力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再继续教你们。”孩子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3.3参与式激励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一原理出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倾听幼儿的呼声,了解幼儿的要求,收集幼儿的建议,让幼儿献计献策,让幼儿来参与备课。这样备出来的课,肯定是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教师教得自在,幼儿学得称心。例如我在某些课的设计中,会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从幼儿的即时兴趣点出发,如有一次我给大班的幼儿排了一个武术操,到电视台录像,大二班有两个幼儿参与其中了,所以那段时间大二班的幼儿对武术都很感兴趣,很想学一套武术操,甚至有些幼儿会即时地想出几个武术的动作来表演,后来我根据幼儿的动作,将其演变,重新设计了一节武术课,给孩子们练习,很快地,大多数的幼儿都学会了这套操,然后我还请幼儿来互教互学,巩固这套操节动作,孩子们很开心,整节课洋溢着一种愉快的气氛,它有了孩子们自己的兴趣参与,动作参与,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时找到自己的动作,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兴趣,也让我的课更有实效。

3.4期望式激励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幼儿,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表现稍弱的幼儿,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者,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不足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以跳绳来举例吧,几次课后幼儿对于连跳基本都掌握了,并能自己或组队进行练习,但石野连单跳都还不够熟练,我在集体面前表扬了那些已经跳得很好的幼儿,然后请他们自己自由结队去互助练习,“你们学得很快也很好,已经能够连跳了,今天通过练习希望可以达到连跳30个,可以吗?”我就随机指导,然后我走到石野身边,轻轻地对他说:“你很聪明,应该可以学得很好的,但是你最近不太努力,所以掉在大家后面了,今天肖老师再教你一次,你认真学,好好练习,等你能连跳8个的时候就来告诉我,好吗?”于是,我重新教他练习跳绳的动作,教他连跳的方法,这次他练习得很好,并且很快就学会了连跳,终于在下课之前完成了连跳5个的任务,而其他已经学会的幼儿大多数也都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3.5宽容式激励课堂上,难免会有个别淘气的幼儿触犯了游戏的规则和课堂的的纪律。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课堂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对幼儿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暴制暴”的办法,必然激化矛盾,伤害幼儿自尊,破坏师生关系,严重影响教学。如在一次课中,吴逸飞已经第三次把小朋友推倒在地了,我实在是气坏了,但我深吸一口气,还是忍住了,我想,这时候发火不但会中断或打扰到正在进行的课,而且也无法让吴逸飞马上改掉他的毛病,于是我一直等到课上完,才认真地找他谈了一次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后来的课中我也看到了他的进步。试想想当时还好我忍住了,不然课也上不下去了,他也会受到伤害,更不用说让他我走到石野身边,轻轻地对他说:“你很聪明,应该可以学得很好的,但是你最近不太努力,所以掉在大家后面了,今天肖老师再教你一次,你认真学,好好练习,等你能连跳8个的时候就来告诉我,好吗?”于是,我重新教他练习跳绳的动作,教他连跳的方法,这次他练习得很好,并且很快就学会了连跳,终于在下课之前完成了连跳5个的任务,而其他已经学会的幼儿大多数也都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3.6影响式激励影响式激励主要表观在教师自身的模范作用上。课堂上,教师懒懒散散,学生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教师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就会模仿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表率行为,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对学生产生有力的感情激励作用。所以老师在上课进饱满的激情是应该而且必须做到,因为幼儿需要这种积极的情绪感染力。当然成功的体育课教学还需要有合理的负荷安排、科学的活动设计等各方面的因素,只有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孩子们才能更愉快地参与到体育课中来,喜欢上体育课,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真正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拍球体育活动

利用拍球锻炼幼儿的体质一直是我园的体育教学特色,拍球能促使手、眼动作的协调,以及动作的敏捷性和节奏感,拍球反弹时的不同方位和时间能增进幼儿辨别方位的能力,形成时间的概念,幼儿用左右两手轮流拍球,可以促使左右大脑的平衡发展,拍球还能锻炼幼儿的耐力,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几年来的实际教学,我们园的球成了幼儿园的一大特色,多次参加比赛获奖,这次,也是因为球,我们被评为淄博市体育示范基地,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们是如何开展的呢?

一、如何教幼儿拍球

我们园是从小班开始练习拍球,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他们对球充满了好奇,也对球非常感兴趣,但是,让他们真正拍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了,球总是不听使唤,到处乱跑,而且,拍一会儿,就没有力气了,因此,我们在让幼儿拍球前,总是用商量的口吻问孩子球应该怎样玩,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再建议与孩子一块玩拍球的游戏。

1、针对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我们首先用示范的方法,让孩子懂得如何拍球。正确的姿势是:两脚左右分开,双腿站直,手指自然分开,屈肘拍球于胸前。要用力拍打球的中间,让球弹起到一定高度后,再拍打一下(用力力求均匀),将以上动作连贯进行,拍的次数越多越好。

2、由于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单纯的动作模仿与重复练习,孩子容易疲劳。因此,拍球的形式要多样化。

A、用“请你接着拍”的游戏。老师拍几下,让孩子再拍几下,轮流拍球。根据孩子拍球的熟练程度,逐渐递增拍球数量。由于老师的加入,大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B、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孩子在竞争中,巩固提高拍球技能。如用“看谁拍得多”的竞赛,培养孩子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C、边念儿歌边拍球的形式,提高孩子拍球的兴趣,保持其注意力,避免孩子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附儿歌:拍拍拍,拍皮球,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圆圆皮球跳呀跳。”

d、分组轮流拍,拍球很浪费体力,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耐力有限,因此,让孩子轮流拍,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样,不至于让孩子对球产生反感,觉着练球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相反,还可以提高幼儿对球的兴趣

3、循序渐进地教孩子拍球。

一般来说,3~4岁的孩子学习双手拍球、单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手心、手背拍球、蹲拍球、跪拍球、上下举球、抡球,四个方向拍球、双手转球等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4~5岁的孩子学习加入踏点步拍球、后撤步拍球、,交换位置,边走边拍球等有一定技巧的动作,5~6岁的孩子经过小班、中班的学习,已经能熟练的掌握拍球技巧,这样,就要加有难度的动作了。如:跨下运球、拍一个球转个圈接着拍、拍双球、传球、夹球跳、拍球钻洞等。

二、拍球活动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孩子掌握每一个动作,总是从不会到会,由生疏到熟练,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条件反射。因此,拍球活动一定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园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首先,保证拍球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把拍球纳入了早锻炼范围之内,每天,做完早操后,都要练习拍球、我们还利用下午户外活动的时间练习,周日,放假期间我们还让幼儿把球带回家练习,正因为有这些充足的练习时间,所以,我园的每个孩子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他们的球技都很棒,多次受到领导与家长的好评,说他们小小年纪,球拍的这么好,真不简单

三、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情绪高涨,他们参加拍球活动的主动性就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拍球质量。为此,我们带孩子外出参加比赛、家长开放日为家长表演,去植物园游园展示球技,重阳节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表演、这些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拍球兴趣,只要对孩子们说要展示球,他们就会练的格外认真、卖力,球技也会提高很快

四、拍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拍球的场地一定要选择在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水泥地面,因为这样,球的弹跳力才会高

2、练习一段时间后,要让孩子听音乐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节奏感,也能使动作整齐划一,欣赏性加强。

3、每次拍球前,教师首先要检查球,看看有没有跑气现象,如果有,提前为幼儿的球充好气,保证幼儿能顺利拍球

4、拍球消耗体力较大,教师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对体质较弱,和生病的幼儿要减少运动量

5、拍球时,要检查幼儿的衣着,防止孩子天气变冷时,穿的衣服较厚,拍完球,出汗,让孩子感冒

6、拍球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总之,拍球能锻炼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但是,老师在让孩子练习拍球时,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只要能做到这些,孩子经过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一定会从拍球中受益非浅。

幼儿园体育论文:浅谈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指导

摘要: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充满了浓郁的泥土味,而且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幼儿易懂、易学、易传,深受他们的喜爱。作为幼儿园教师,我积极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现民间体育游戏的形式、内容都深受幼儿喜爱。但同时也发现,幼儿学习民间体育游戏在自觉遵守规则、角色分配、主动性及合作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不但能提高幼儿学习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还能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和交往能力等。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

一、根据幼儿发展情况选择、简化民间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自信心。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娱乐性、随机性等特点,它的内容一般都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同时还配有节奏明快、郎郎上口的儿歌、绕口令等,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但也有一些民间游戏对协调性、灵活性的要求过高,幼儿如果经过努力仍然难以完成,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游戏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包括体质、动作、能力等,从众多的民间体育游戏中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玩的游戏,或降低要求、简化游戏玩法,让幼儿们能够很快学会游戏,融入游戏,在游戏活动过程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如跳长绳,一开始时,幼儿不敢跳活绳,害怕绳子打着自己,我就先教幼儿练习跑空绳,即:绳子甩到空中时快速跑过去,同时让幼儿熟悉跑的路线和排队规则,当幼儿熟悉跑空绳后,再教幼儿跑进后停留一下,绳落地轻轻跳过,然后连续跳。很多幼儿很快就学会了跳长绳。每当孩子们在克服困难,学会某种动作或学会一种新玩法时,他们都会欢呼雀跃,自信满满,并积极投入到新的游戏活动中。

二.增添有趣情节,提高幼儿游戏兴趣,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发现:像“划船”“推小车”这样的游戏,孩子们经常玩,时间久了就会失去兴趣。因此,在复习游戏时,为了使游戏注入新的活力,让幼儿保持良好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幼儿创新意识,我就引导幼儿想想“船”“小车”在哪里行驶?会遇到些什么障碍?于是幼儿创设了“山洞”“小桥”“公路”“警察”等情节,情节增加了,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游戏兴趣也更浓了。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创新,创编新玩法,不但能提高幼儿对民间游戏的持久兴趣,还能发展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规则意识。如“猫捉老鼠”的游戏,幼儿先是围成大圆圈做粮仓,“小老鼠”边念儿歌边钻进钻出,“猫”躲在粮仓里,儿歌念完后去捉老鼠。可做粮仓的幼儿一会儿就没兴趣了,开始乱动。我引导幼儿创遍新游戏,幼儿创编出“粮仓”可以动,多几只“猫”,老鼠可以进家等,在幼儿创编的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制定规则,新游戏创编好后,因为规则是幼儿制定的,所以,幼儿就更能遵守规则。

三.及时评价游戏情况、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培养幼儿主动学习。

在教幼儿民间体育游戏时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跟他的动作发展是分不开的,动作发展好的幼儿学什么都快,对什么游戏都兴趣浓厚,而动作发展差的幼儿兴趣不易持久,很多幼儿一下学不会就不想学了。如:在我们班开展“跳房子”游戏时,幼儿一开始都被漂亮房子所吸引,很想投入游戏,但对把沙包丢入指定格子完成有一定困难,部分幼儿一会儿后就没有兴趣了,这时,我就表扬坚持游戏的幼儿,对完成了游戏的就奖一个小

粘贴。然后再请完成好的幼儿当组长,指导同组的幼儿跳房子,完成的幼儿就由组长奖励一个小粘贴,其余幼儿为他加油。幼儿看到别人都能完成,而且也希望得到小粘贴和当小组长。于是都能积极参与练习。在同伴加油声下,孩子大胆参与了,经过努力完成后得到及时的鼓励,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都得到了满足。又如:晨间练习踢毽子、跳绳等,在晨间活动后都对幼儿游戏情况进行评价,对认真练习、有进步的幼儿提出表扬,并对其他幼儿提出希望。这样一来,幼儿的进步及时得到了肯定,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了。

四.开展竞赛,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民间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而这些游戏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如:老鹰抓小鸡、占四角、冰糕冻冰糕化、丢手绢等游戏都需要幼儿掌握规则。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游戏。而在民间体育游戏中,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会对幼儿产生诱惑,从而破坏某些规则。如在玩“斗牛”游戏时,游戏规则是只能用头顶把对方顶出线外。而幼儿在玩时,常常会因急于求胜而犯规(用手或身体去顶)。如何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成为我们和孩子开展游戏时思考的方向。此时,我就采取竞赛的方式,请幼儿分组比赛,其余幼儿当评价者,大家来评价这种游戏行为,从而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使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

五、给予幼儿对话、协商的机会,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大多配有琅琅上口的儿歌,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W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筋斗"等,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其次,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不同意见,产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进行充分协商,统一意见,协调彼此的行动,达到合作的目的。例如:孩子在玩民间游戏"猫抓老鼠"时,扮演猫和老鼠的幼儿为"老鼠怎样算被抓住'"而争执起来。这个说他"的衣服被老猫碰到了就算抓住",那个说自己"已经逃出老鼠笼就不算被抓住"。这时,我让孩子们回到身边,让他们互相讨论商量,制定一个"被抓住"的标准,我引导他们统一了意见,最后,他们又愉快地玩起了游戏。在游戏“翻花绳”中,能力强的会翻很多种,他们急于表现自己,而不会的幼儿因羡慕而想学习,他们就会相互学习、交流。幼儿平等的关系,使他们有多方面的交流,并且相互影响着,幼儿的交往能力在相互学习中发展了交往能力。教师要指导孩子们相互学习,学习换位思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民间体育游戏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程中总结形成的。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重要内容,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作为幼儿教师,传承民间体育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和创新,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中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体育论文: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 幼儿园;民间传统游戏;体育活动;特点;运用

一、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特点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形式简单,取材方便,并且形式灵活多样。在游戏活动中仅仅是一块空地以及简单的活动材料便可以让幼儿进行活动。其次就是具有较为浓厚的人文气息,具有民族文化教育性,在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活动中,都会存在一个故事以及一段历史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将会对这段故事或历史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且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促进幼儿感受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最后就是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以及趣味性,在体育游戏中要想培养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那么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的作用。

二、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1. 多途径丰富民间传统游戏内容。首先幼儿园可以从家长入手开展一些交流会,如让家长与教师进行探讨,或让家长收集一些关于民间体育游戏的材料,其中有:跳山羊、跳皮筋、打弹珠、打陀螺等,还有老鹰捉小鸡、对沙包等项目,教师将收集到的材料与幼儿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专门布置一个民间体育游戏区域,充分利用晨间体育锻炼时间以及一些体育教学活动时间来开展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以此来让幼儿掌握游戏内容。另外也可以让幼儿将民间体育游戏带回家,让他们与家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以此来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来进行民间体育游戏的创新。幼儿园有平衡板、高跷、长短面条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器材,幼儿园在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展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器材,以此来不断促进幼儿兴趣的提升。如在进行大班跳绳的练习中,幼儿在掌握了花样跳绳方式后,可以将跳跳球与跳绳有效结合,边玩跳绳边进行跳跃,以此来不断锻炼幼儿的平衡力、协调能力以及弹跳力。也可以让幼儿自制体育游戏器材,这样幼儿在自制的过程中将会激发创新热情,促进手脑并用,不断锻炼,从而提升学习能力。还可以对民间游戏进行改良与创新,小班幼儿可以利用投放布以及海绵制作出大沙包,其具有较为轻巧便利的条件,这样幼儿可以进行抛接,发展协调能力。中班幼儿可以投放拖着尾巴的沙包,一头抓着长线,这样玩耍时更加顺利。大班幼儿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沙包,从而自行创新玩法。

2. 利用多种手段开展民间体育游戏。首先教师要想促进幼儿主动进行民间体育游戏的学习,那么必须要激发幼儿的兴趣,不断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让幼儿感受到体育游戏的快乐。其次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来选取合适的民间体育游戏内容。小班幼儿身体发展不够完全,动作协调能力差;中班幼儿动作灵活性不够;大班幼儿成长相对较为成熟。因此教师开展游戏中要考虑幼儿的发育程度,并且针对个体差异性来选取合适的方式。再次教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来不断激发幼儿的思维意识,从而来不断提升幼儿的活动兴趣。还要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不断激发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不断练习,从而促进幼儿对其有效掌握。最后就是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练习来促进幼儿机体协调发展。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其思维较为活跃,并且心情也十分愉快,这样利用游戏将会有效提升幼儿的多种能力。

3. 不断思考总结,提升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在幼儿体育活动教学中必须要多思考以及多总结,以便于提升游戏的价值所在。首先要稳抓地方特色以此来提升其趣味性。在不同的体育游戏类型中幼儿能感受到民间游戏中所表现的文化。其次要有效开展游颍不断发展其社会性。民间游戏与一般的体育活动相比,将会促进幼儿社会性的提升。如,在进行《切西瓜》《炒黄豆》等游戏的开展中,需要幼儿自由进行结伴来完成任务,这样幼儿之间必须要不断交流以及协商,这样将会有效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并且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编辑:王金梅

幼儿园体育论文:基于课堂观察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幼儿游戏活动的权利和时间,提升幼儿教师体育活动观察、分析和指导的能力,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组织管理、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等三个维度入手,探究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活动;教学改革;幼儿园

户外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园健康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何有效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为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切实推进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笔者立足于儿童“学习故事”主题教研活动,通过课堂观察的形式,以户外体育活动为研究载体,对吉林省29所基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观察结果显示,当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状况并不理想,在组织管理、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三个层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在活动时间无法保障,高控课堂持续存在,忽视幼儿发展需要,以及评价过程偏重结果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本文以半年期的的教研活动为基础,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和对策。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所管理滞后,户外体育活动条件无法保障

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时间、场地及材料等外部条件作为保障,然而在实际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条件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制约了活动的开展,影响了活动效果。

1.园所开展活动时间严重不足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开展的要求有着明确的说明,在“教育建议”中直接指出“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事实上,对于这样的明确要求,部分幼儿园此前并没有完全落实,甚至出现“置若罔闻”的情况。平均户外活动时间只有1小时左右,且体育活动多局限于早操、律动等单调形式。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幼儿的活动权利和发展需要。

2.活动场地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对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的标准,国家教育部2016年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和说明,相关规定为幼儿园户外场地配备与设置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但是现实中幼儿园由于历史、环境、经费、管理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无法在短时内达到上述目标和要求。比如生均面积过小,户外体育活动区域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依然存在。

3.活动材料投放缺乏规划设计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需要相应的材料作为支撑,材料投放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幼儿园的材料投放环节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概况起来讲,包括三个方面: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材料投放过于单一、材料投放主题不明。

(二)教师观念陈旧,活动目标与内容设计笼统枯燥

部分基地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思维僵化或者观念陈旧的情况。集中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习惯于整齐划一,从“同一标准,同一角度”观察和指导幼儿,忽视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关于活动内容的设计与整合缺少明晰的认识和理解。

1.活动目标忽视幼儿个性化需求

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习惯于从班级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活动组织与安排,活动形式与教学目标都较为固定单一。这种情况在客观上导致部分幼儿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个体差异常被忽略。面对相同的体育活动,部分幼儿无法完成,选择放弃,另一部分部分幼儿则觉得过于简单,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2.活动内容缺乏科W合理的设计

部分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体育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活动之间“泾渭分明”,存在明显的界限,活动内容只限于体育领域,基本上没有各个领域间的横向联系和交叉,使得体育活动变成“非常纯粹的体育锻炼”;另一种情况则是追求“全面覆盖”,将体育活动与其他领域生硬的拼凑在一起,主次不分,内容含混。

(三)教学行为僵化,户外体育活动过程难以掌控

部分幼儿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行为僵化的问题。在活动的指导和介入的时机、形式,以及活动结果的评价与分析等方面,表现得束手束足,无所适从,导致教学行为生硬僵化,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难以把握活动指导介入时机

教研团队经过观察分析,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在组织引领户外体育活动时选择“完全旁观”的态度,只要保证幼儿安全,其他的介入活动几乎没有。部分教师表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中,强调教师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和需求,需要保护儿童活动的自主性,这就使得自己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介入户外体育活动,担心自身的介入会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因此,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许多教师感到束手束脚,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引领。

2.无法确定活动指导介入形式

部分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总是无法确定以何种形式介入幼儿的活动之中,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一部分教师担心由于自己的介入,影响了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另一部分教师则认为教师应当成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直接采取“语言”或“行为”形式的介入。

3.缺少科学的评价理念与方法

部分教师对于儿童“学习故事”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不能完全理解,将之与“儿童档案记录法”相等同,采用与其完全相同的观察记录方式,甚至部分教师直接放弃儿童“学习故事”的做法,只从活动整体进行简单观察记录,且倾向于“发现问题”,而不是“寻找精彩”。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解决户外体育活动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帮助教师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从“教师立场”转向“儿童立场”,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走近幼儿、认识幼儿,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适宜有效的支持。基于这样的前提,笔者以“儿童学习故事”(以下简称“学习故事”)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和工具,尝试通过这种较为新颖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方式,探究解决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优化管理方式,保障活动时间等外部条件

科学有效在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首先需要得到时间、场地、材料等外部条件的保障。长期以来,由于管理理念及客观条件等多维因素的影响,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乏善可陈。通过开展“学习故事”主题活动,幼儿园的管理方式和理念逐步发生转变,上述问题也得以解决或改善。

1.变革管理以保障活动规定时间

为保障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幼儿活动需求,教研团队与基地幼儿园进行反复研磨,转变组织管理方式,采用“化整为零,因地制宜”的方式,对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进行统筹管理。

(1)设置专项主题强制保证活动时间

部分幼儿园由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在保教活动中往往回避或者很少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担心由于开展户外活动导致意外事故的出现。另外,部分家长也认为户外体育活动属于“不务正业”,会耽搁幼儿的“正常学习”。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的限制,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长期无法得到保障。为真正观察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吉林省学前教育条例》的精神,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发展,改善幼儿园管理工作,教研团队与基地幼儿园共同商讨,通过召开家长委员会,介绍科学教育理念,制定安全保护措施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家长、幼儿园、教师、幼儿之间的关系得以理顺,形成一致目标,户外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具体做法包括:

首先,理顺家长观念。将儿童“学习故事”的教育理念介绍给他们,通过多次现场研讨,观摩教学等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参与者认可户外体育活动的价值――“赋予幼儿更多的游戏权利,他们会给你更多的惊喜。相信幼儿、鼓励幼儿、支持幼儿、赋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探究机会和空间,比教授幼儿算数、识字、背诵等活动更加有意义。”

其次,转变教师的观念。通过“儿童学习故事”的内涵与理念的介绍,教师们逐步接受了这样的理念“解放幼儿、解放自己、相信自己、相信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观察者、引领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通过上述努力,教师的行为逐步转变,尝试赋予幼儿更多的自主选择与探索的机会,在体育活动中积极体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兴趣,塑造他们的个性。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已经在保教活动中设立“户外体育活动主题板块”,这一板块的时间固定为1小时,以保障幼儿户外自主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权利和需求。此外,对于活动的形式也提出具体要求,于幼儿园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户外体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多样灵活形式展开,避免每天、甚至每周不断重复同类型活动。

(2)利用一日常规挖掘零散活动时间

东北地区大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都受到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尤其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成为开展户外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每当冬季来临,大部分幼儿园全部转为室内活动,基本上取消全部户外任何形式的活动,如何保障户外活动时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幼儿园、家长和相关人员。

教研团队与幼儿园进行反复商讨,并进行积极尝试,得出共识――合理规划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可以克服工作中的阻碍和弊端,减少外界干扰和影响,提高工作效率,更为充分地满足幼儿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概况起来讲就是调整一日生活常规,利用零散时间,完成户外活动,并且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以3月份某基地幼儿园为例,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幼儿园开始尝试两种形式的改革,以保障户外活动时间。首先是充分利用幼儿入园、离园、午饭前、午睡后的四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平均户外活动时间大概为十分钟。入园和离园采取自主活动,家长参与的形式进行,而其余两时间段则采取教师组织引导,幼儿自主协商的方式进行。户外体育活动通常以球类、环绕跑步、大型器械应用等形式,尽量在小范围内达到幼儿活动的需求量,保证安全并兼顾幼儿的兴趣。条件允许则可以开展堆雪人、滑冰的特色活动;其次,则是逐步延长每周活动时间,以周为单位,每天的时间比上一周顺次延长5分钟左右,提升幼儿对户外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提高耐力、力量、柔韧性等综合身体素质。对于秋季则可以采用相反的方式进行,保障一定时间前提下,逐步缩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避免极端天气对于幼儿健康的影响。

经过3个月的儿童“学习故事”主题教研活动之后,在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保障上,基地幼儿园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等14所基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都达到了1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大部分达到2小时,或者接近2小时。

2.统一调度以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1)错峰管理,实现循环利用

在无法快速解决上述问题的情况下,部分幼儿园选择绝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活动,只在偶尔的机会下,组织户外体育活动。以某幼儿园为例,户外场地十分狭小,无法满足大量幼儿同时进行体育活动,为了拓展户外活动空间,甚至楼顶也开发成运动场地,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经过教研团队与教师之间的研讨与协商,决定采取错峰管理,循环利用的方式,提升活动场地的利用效率。比如,在场地最为紧张的几个园所,通过统一调度,每天户外场地活动时间进行错峰分配,根据小、中、大班的实际需求,每天提供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的户外活动时间,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户外活动的机会。

(2)因地制宜,完成区域划分

户外活动场地的有效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到体育活动的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教研团队进行了多次尝试和改革,通过全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统筹分配的方式,利用错峰形式,按照年级,以班级为单位,从早晨8点至下午5点随时开放,便于不同班级充分利用户外场地,保障适宜时间内,户外场地始终有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实行户外场地的循环式利用。最终实现了绝大部分幼儿园每天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达到或者接近一小时,从而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和《指南》的要求。

通过教研活动发现,大部分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没有进行体育活动区域划分,比如在户外场地中划分出“走、跑、跳、钻爬、投掷”等区域,体育活动开展过程受到局限和影响。其他省份则已经进行了积极尝试,比如将户外场地划分成“大肌肉运动、自选游戏材料锻炼、民族特色体育游戏和自然化教育特色活动”等不同区域。教研团队与基地幼儿园进行商讨后,根据每个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活动区域进行较为详细的划分,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将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合理建议。

3.结合主题以探索材料投放策略

(1)明确主题,实行预设投放

部分幼儿园将各种材料毫无秩序的堆放到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由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行选择和使用。这种做法表面上似乎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实际上是选择“放任自流”,缺乏明确的活动主题和目标,导致活动“无效或低效”。户外体育活动虽然强调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但同时也有明确的体能、技巧培养目标,实现“寓教于乐”才是真正目的。活动过程中,材料无法与教师预设目标或者主题相呼应,意味着材料投放失败。

教研团队组织幼儿教师进行集体研讨,通过制定完整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提供目的性、操作性较强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比如幼儿园专门设计年度户外体育活动目标,并将之分解为季度、月、周甚至日的具体活动目标,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不同运动技能和体能。而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则以此目标为依据,进行有目的的预设,例如在“跳”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事先制定完善的活动目标,从具有典型特征的材料中,选择3种左右如双脚跳――线绳、单脚跳――轮胎、连续跳――格子等提供给幼儿,其余的材料可以在后续活动中投放,或者在活动结束前选择合适时间投放,增加选择机会,防止“一劳永逸”的将各种材料不加区分,一次性地投放到活动中,保证体育活动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材料投放真正科学有效。

(2)划分主次,实行配套投放

与前面问题相反的是,部分幼儿园在材料投放过程中由于经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体育活动中投放的材料种类过于单一,数量太少。这种情况下,幼儿缺少自由发挥创造的机会,活动过于枯燥单调,影响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重复使用有限的材料,导致活动难以为继。许多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如何开展活动,或者直接放弃体育活动,投入到其他类型的活动之中。

针对上述情况,可以尝试将投放材料分类,可以根据活动需要,将材料分为基本必备材料和补充辅助材料。根据事先预设的活动目标,教师可以提供活动必须的基本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提供辅助材料,这类材料可以起到修饰补充作用,但是基本不会影响体育活动开展。比如,在攀爬主题中,除了必须的爬行网、梯子等类似材料外,可以辅助绳索、花朵、奖杯等材料,作为支持或者激励材料。划分主次材料,实行配套投放,既可以增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又不影响活动的进行。

(3)针对个体,实行多层投放

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是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幼儿园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所投放的材料,显得较为随意,没有兼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材料投放缺乏梯度和层次,对于幼儿个体来讲,难易程度无法区分,影响实际效果,部分幼儿无法完成该项活动,部分幼儿则觉得缺乏挑战。对于全体幼儿来讲,则每次活动中的材料几乎不变,重复使用,缺乏变化和调整,影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继续提高。

幼儿园应当针对幼儿个体,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活动计划,比如走平衡木活动,提供长度、宽度、坡度光滑度等存在差异和梯度的材料,保证幼儿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每次活动中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A组和B组,甚至设置A、B、C三组,每组之间材料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层次和梯度差异,幼儿可以以此为基础,实现“因人而异”的材料选择和活动组织。

(二)转变教师观念,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

教研团队开展儿童“学习故事”主题教研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强调儿童是在与周围的人、环境和事件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的,认为学习是复杂的,也是情境性的。因此,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考虑到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幼儿教师开始尝试改变活动组织形式,通过户外体育活动这一载体,应用“学习故事”的观察指导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满足幼儿兴趣需要,促进幼儿多种能力发展。

1.弹性活动设计以满足儿童兴趣需要

以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通常以韵律操、慢跑等固定形式进行,活动缺乏弹性和变化,难以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和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不高,活动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通过弹性的活动设计,可以赋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性和表现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活动,效果也比较理想。基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采取“确定主题,不限形式,梯度设计,隐性指导”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奔跑”主题中,基地幼儿园只是预设“培养幼儿奔跑的兴趣,掌握奔跑的技能,提高耐力和意志品|”的宏观目标,至于具体开展形式则以材料投放这种隐性形式引导,不设定具体的形式和规则,给予幼儿自主发现、利用、创造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化发展目标。经过3个月的尝试,几乎所有基地幼儿园的幼儿都非常喜欢户外体育活动,主动参与其中,积极尝试材料的使用方式,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各项活动,乐在其中。

2.双重活动目标以推动综合素质发展

基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设置双重活动目标,一方面以“体育技能”为主题,一重以“综合素质”为主题。在体育技能主题目标中,强调的是每次体育活动中都有基本的动作训练与技能培训,将运动技能和体能素质作为必设的目标和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具体主题和形式,将目标渗透其中,包括基本动作、反应速度、身体耐力、上肢力量、精细动作、奔跑速度、身体协调性与柔韧性等各项训练。这些目标和内容被分解到不同的户外体育活动之中,在每次活动开始前的准备活动中、活动过程中、活动后延伸等环节中,灵活设置,确保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得到切实锻炼。

另外,经过教研活动,教师还将其他培养目标和内容与户外体育活动相融合,通过开展户外体育活动,间接促进幼儿的学习品质、同伴合作、自我保护、材料使用习惯、遵守游戏规则等内容传递给幼儿,使得幼儿在参与户外体育活动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上述内容,逐步内形成内在的综合素质。比如,此前每次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教师都自己搬运活动材料到场地中,活动结束后教师全部收回教室,现在则由幼儿参与材料搬运和回收工作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生活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三)变革教学行为,优化教师掌握观察记录的方法

从教学活动层面而言,目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困惑集中于活动组织与评价两个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部分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在如何介入活动、何时介入活动以及如何评价活动等问题上,存在困惑和顾虑,甚至感到无从下手。教研团队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凝练并把握活动的基本准则,以此为依据,灵活引领活动的开展。经过教研团队与基地幼儿园的反复研磨,凝练的准则包括两条,一是关注幼儿发展,一是侧重幼儿需求。

1.观察幼儿需求,判断介入时机

从某种角度分析,判断活动介入时机考验着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需要其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判断活动介入时机看似复杂,难以确定,实际上以幼儿需求为基本原则,则相对会容易很多。判断幼儿需求可以从活动中幼儿是否遇到问题且无法自行解决、安全问题、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时间节点几个角度考虑,符合其中一点的时候,教师则需要及时介入。比如幼儿在角色分工、材料使用、活动规则等方面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则需要介入其中,予以引导和支持。

2.根据活动进程,选择介入形式

教师确定户外体育活动介入时机后,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以何种形式介入,如果单纯采取语言命令的方式,则非常容易导致“高控课堂”的出现,影响幼儿活动中的自主性,束缚幼儿创造力。部分教师存在着过多介入户外体育活动,会影响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担心。其实如果教师自然介入,教师也是故事的一部分为什么不可以写呢?教师介入本身就是学习故事的一种形式或者状态,教师当然可以自然介入。如果教师还没有确定好自然介入的方式,则可以通过几种隐性的形式进行。首先,可以利用材料投放来进行引领和支持,比如在“平衡”的主题活动中,幼儿感到活动枯燥无趣,短时间后就放弃活动,自行组织其他类型的游戏活动,教师则可以通过投放辅助材料,增加平衡活动的难度或者对其进行拓展延伸,以吸引幼儿,保证活动继续进行;其次,可以利用同伴平行示范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师可以将某位幼儿或者某个小组作为榜样典型,推荐给其他幼儿,模仿活动形式,促进活动有效进行;再次,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引领和支持,比如通过手势进行鼓励和表扬,通过表情眼神进行指导,这种无声的引领有时会取得“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最后,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语言指导,比如安全注意事项的提示,活动材料的回收整理等等。

3.聚焦幼儿发展,确定活动评价内容

目前部分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过程缺少有效评价。教研团队经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到,活动开展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较少组织专项评价活动,活动评价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进行科学评价是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保障条件之一,教师应当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有意识的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教研团队与幼儿教师经过反复商讨之后,一致认同新西兰国家幼教课程框架《Te Whiriki》中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希望老师用积极和接纳的视角去观察和解读儿童,发现他们能做的、优势和兴趣,而不是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和观察指导原则,教研团队认为评价的过程需要把握几点:首先,强调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避免过度关注结果,户外体育活动强调的是幼儿自主性和兴趣的满足,教师可以预设活动目标,但是不必强求必须全部实现;其次,教师可以将评价的对象从总体倾向到个体,τ锥个体进行关注和评价,分组分批次进行,不必追求一次活动对所有幼儿都进行面面俱到的评价,这种做法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教师可以制定观察计划,以周为单位对班级全体幼儿完成一次有效评价。再者,教师进行评价时,可以侧重积极正向的内容,重点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进步和努力,并且对于学习品质、社会性、责任感等方面进行关注,转变以技能或者结果为唯一标准的方式,以幼儿发展为依据,进行积极正向评价,对于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需要教研团队、幼儿园、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积极探索。经过本次“儿童学习故事”主题教研活动,基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寻求深入全面的突破与提升。

幼儿园体育论文: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存在问题与策略

教师应为幼儿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体育游戏和活动,使幼儿体验与同伴快乐游戏的同时全面锻炼身体,获得身体素质和动作上的发展。

一、体育游戏在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作用

在学前教育中,体育游戏和儿童的身体健康联系紧密,体育游戏是儿童身体健康有效指标。学前儿童身体的各种代谢、快速成长需要他们进行各种游戏运动,幼儿从游戏运动中获得快乐,他们从走、跑、跳、爬等游戏运动中得到锻炼。目前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造成当今幼儿胆怯、依赖性强,体质较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身体运动能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外界适应能力下降。体育游戏活动既可以锻炼幼儿的筋骨肌肉,运动能力,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存在问题

1. 教师不能把理论、实践及体育运动专业科学地结合起来

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幼儿全面的了解,缺少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对于体育教育的学科知识掌握更少,不能把理论、实践及体育运动专业科学地结合起来,更不能以游戏的形式组织体育活动。以致在设计与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出现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现象,没有达到增强幼儿体育锻炼,增强幼儿身体体质的初衷。

2. 教师盲目强调体育游戏活动的场面

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往往强调体育游戏活动的场面,出现体育器械数量、种类越多越好,样式越新颖越出彩的错误认识,使得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充分发挥体育器械应有的价值。另外因为强调了体育游戏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忽视教师本身在游戏活动中的作用。

三、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采取的策略

1. 教师要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包括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生理卫生学以及相关的幼儿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幼儿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互动等都体现不同的层次,不同标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体体质也不尽相同,3-6岁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如:4-5岁幼儿可以自如地快跑,伙伴之间的追逐和打闹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3岁的幼儿是平行游戏特点增加突出的阶段。幼儿在体育游戏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教师的智慧,需要教师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等知识去解决。

2. 注重体育游戏活动器械的开发利用

体育游戏活动器械是激发幼夯极性的最基本前提,只有幼儿对活动器械感兴趣,并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使用活动材料,才能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与运动。平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器械的准备工作,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器械。如纸箱、轮胎、旧光盘等都可以做成活动器械。幼儿通过参与制作器械,既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又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3. 创设体育游戏活动情景

儿童自主活动能力弱,特别依赖成人创设的情景,体育活动的情景设计要真实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还要与幼儿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所学的知识相联系。丰富真实的环境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活动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展活动,并能在情境游戏过程中获得情绪、情感的体验,因此创设一个适宜的体育游戏环境是儿童发展的关键。如在幼儿园创设《西游记》里的各种情境,盘丝洞、花果山、水帘洞等,情境的创设使游戏生动有趣,让孩子们置身于神话中的意境,使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发展,又使幼儿的情感获得积极地体验。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情景还要不断更新,不断创新,不断满足幼儿的需求,不断提高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