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对外传播》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对外传播》杂志创刊于1994年,是一本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5636/G2,国际标准刊号为1671-8038。
《对外传播》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重点话题、实践探索、理论平台、理论平台_圆桌论坛、新媒体、国际视野,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新闻政策分析、新闻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新闻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杂志在新闻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对外传播》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正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论据可靠、语言规范通达,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Ⅱ、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Ⅲ、摘要应在200字以内,摘要中不能使用评论性的词语,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也可写明具有情报价值的其他重要信息。
Ⅳ、遵照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中文参考文献须有对应的英文列于其上。
Ⅴ、本刊不接受已正式出版,以及一稿数投的论文。邀请论文不在此限。对于侵犯他人版权或者其他权益的文稿,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张毓强 | 61 | 中国国际传播;国家形象;共同体;主体性;沟通 |
史安斌 | 43 | 社交媒体;新闻传播;新闻;跨文化传播;新闻业 |
王文 | 43 | 智库;一带一路;中国智库;全球治理;绿色金融 |
刘笑盈 | 40 | 新闻发布;话语权;话语体系;国际一流媒体;流... |
钟新 | 35 | 公共外交;媒体;国家形象;中国梦;外交 |
周庆安 | 34 | 新闻发布;公共外交;政治传播;叙事;话语 |
姬德强 | 28 | 平台化;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术前沿;跨文化传播... |
李宇 | 28 | 电视业;新兴媒体;电视;传统电视;中文国际频... |
吴旭 | 27 | 西方媒体;中国梦;话语权;传统媒体;软实力 |
谭震 | 24 | 阿拉伯国家;公共外交;理论研讨会综述;政协委...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传媒大学 | 406 | 媒体;新闻;文化;舆论;国家形象 |
中国人民大学 | 237 | 媒体;外交;智库;故事;文化 |
清华大学 | 223 | 媒体;新闻;文化;国家形象;舆论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89 | 文化;媒体;文化传播;文化走出去... |
北京大学 | 105 | 媒体;文化;舆论;新闻;电视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98 | 媒体;文化;外交;舆论;新闻 |
国务院 | 98 | 征文;征文通知;新闻;外宣;文化 |
中央电视台 | 94 | 电视;频道;媒体;新闻;节目 |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 | 94 | 媒体;舆论;新闻;外刊;政治 |
《对外传播》编辑部 | 78 | 故事;对外传播工作;中国故事;征...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430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56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4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13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
12 |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 |
12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 |
11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9 |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
8 | 国家留学基金 |
8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24) |
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XW002) |
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
5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UD860008) |
4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XW006)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50) |
3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8ZD012) |
2 | 国家留学基金(2005A49010)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
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IZD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