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研究》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第四纪研究》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第四纪研究》杂志创刊于1958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2708/P,国际标准刊号为1001-7410。
《第四纪研究》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论文、研究简报、书评和后记,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地质政策分析、地质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地质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29,表明该杂志在地质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第四纪研究》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关键词3-8个,尽量采用标准主题词,若主题词表中无该关键词的可使用自由词。
Ⅱ、如是基金项目,请在来稿地脚处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
Ⅲ、稿件应包括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邮地址。
Ⅳ、参考文献集中列于文末并标上序号,正文中也相应用方括号注明,在文献题名后标注该文献的类型。
Ⅴ、为保证本刊的原创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刘东生 | 92 | 黄土;古气候;第四纪;磁化率;气候变化 |
郭正堂 | 53 | 黄土;古气候;古土壤;风尘堆积;古环境 |
鹿化煜 | 48 | 黄土;古气候;黄土堆积;气候变化;古土壤 |
丁仲礼 | 44 | 黄土;古气候;第四纪;中国黄土;气候变化 |
刘秀铭 | 42 | 环境磁学;磁化率;黄土;古气候;岩石磁学 |
刘嘉麒 | 38 | 古气候;火山;火山灰;火山喷发;火山活动 |
吕厚远 | 38 | 植硅体;古气候;植物硅酸体;古环境;气候变化 |
陈发虎 | 36 | 全新世;气候变化;青藏高原;干旱区;环境变化 |
顾兆炎 | 32 | 黄土;黄土高原;蜗牛;碳同位素;第四纪 |
吴乃琴 | 30 | 黄土高原;黄土;蜗牛;古环境;古气候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 | 1457 | 气候;古气候;同位素;全新世;青...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74 | 气候;全新世;季风;同位素;青藏... |
南京大学 | 246 | 气候;全新世;同位素;古气候;冰... |
兰州大学 | 227 | 气候;全新世;青藏高原;青藏;气... |
北京大学 | 185 | 气候;遗址;第四纪;测年;石器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172 | 同位素;第四纪;气候;黄土;青藏... |
中国地震局 | 157 | 地震;第四纪;地貌;测年;阶地 |
同济大学 | 111 | 第四纪;季风;同位素;南海北部;...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03 | 古气候;青藏高原;第四纪;地层;...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103 | 黄土;古气候;第四纪;气候;季风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6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3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83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45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121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
9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7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71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
5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54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5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14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720200)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94170)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004) |
1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800)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1001) |
1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21B02) |
10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806400)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103)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21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