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大气科学》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大气科学》杂志创刊于1976年,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双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3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11-1768/O4,国际标准刊号为1006-9895。
《大气科学》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专题评述、会议报道、书刊评介,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环境政策分析、环境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环境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2.11,表明该杂志在环境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大气科学》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3个月)
Ⅰ、来稿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作者姓名(所属机构)”,并以附件形式发送论文,同时注明作者姓名、所属机构、职称、学位、研究方向、联系方式。
Ⅱ、论文标题要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Ⅲ、文章中如出现附录(Appendix)或附件等形式的内容,统一放在参考文献之后,它们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
Ⅳ、来稿文责自负,但本刊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
Ⅴ、来稿请注明所投栏目,文章的著录格式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黄荣辉 | 94 | 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热带气旋;大气环流;准... |
周天军 | 73 | 年际变率;气候系统模式;降水;气候变化;FGOA... |
吴国雄 | 61 | 青藏高原;副热带高压;夏季;大气环流;位涡 |
李崇银 | 61 | 大气环流;ENSO;数值模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
曾庆存 | 54 | 数值模拟;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模式;季风;气候 |
吕达仁 | 53 | 平流层;气溶胶;对流层;浑善达克沙地;反演 |
丁一汇 | 51 | 气候变化;降水;季风;夏季;气候模式 |
何金海 | 46 | 夏季;大气环流;降水;青藏高原;季风 |
郭学良 | 41 | 数值模拟;降水;数值模拟研究;冰雹;微物理 |
李建平 | 39 | 季风;可预报性;环状;北半球;非线性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 1585 | 降水;环流;气候;热带;值模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26 | 降水;夏季;热带;值模拟;数值模...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363 | 降水;热带;暴雨;值模拟;数值模...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74 | 降水;气候;暴雨;热带;夏季 |
中国气象局 | 234 | 降水;暴雨;夏季;值模拟;数值模...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 | 200 | 气候;降水;夏季;环流;季风 |
南京大学 | 197 | 气候;值模拟;数值模拟;热带;降... |
中国科学院 | 196 | 气候;降水;青藏;青藏高原;季风 |
北京大学 | 154 | 气候;气溶胶;降水;湍流;环流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31 | 青藏;青藏高原;降水;环流;气候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6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0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61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
148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4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65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59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
44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4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43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7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24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
6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400)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900) |
3 |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无) |
3 |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无) |
2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07B) |
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401) |
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