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大气科学》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大气科学》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大气科学》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
国内刊号CN:11-1768/O4,国际刊号ISSN:1006-9895
创刊时间:1976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专题评述、会议报道、书刊评介,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环境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环境实践者对各类环境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环境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等,在环境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环境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黄荣辉 | 94 | 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热带气旋;大气环流;准... |
周天军 | 73 | 年际变率;气候系统模式;降水;气候变化;FGOA... |
吴国雄 | 61 | 青藏高原;副热带高压;夏季;大气环流;位涡 |
李崇银 | 61 | 大气环流;ENSO;数值模拟;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 |
曾庆存 | 54 | 数值模拟;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模式;季风;气候 |
吕达仁 | 53 | 平流层;气溶胶;对流层;浑善达克沙地;反演 |
丁一汇 | 51 | 气候变化;降水;季风;夏季;气候模式 |
何金海 | 46 | 夏季;大气环流;降水;青藏高原;季风 |
郭学良 | 41 | 数值模拟;降水;数值模拟研究;冰雹;微物理 |
李建平 | 39 | 季风;可预报性;环状;北半球;非线性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 1585 | 降水;环流;气候;热带;值模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26 | 降水;夏季;热带;值模拟;数值模...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363 | 降水;热带;暴雨;值模拟;数值模...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74 | 降水;气候;暴雨;热带;夏季 |
中国气象局 | 234 | 降水;暴雨;夏季;值模拟;数值模...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 | 200 | 气候;降水;夏季;环流;季风 |
南京大学 | 197 | 气候;值模拟;数值模拟;热带;降... |
中国科学院 | 196 | 气候;降水;青藏;青藏高原;季风 |
北京大学 | 154 | 气候;气溶胶;降水;湍流;环流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131 | 青藏;青藏高原;降水;环流;气候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96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0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261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
148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14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65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59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
44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43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43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278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2302) |
24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
6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400) |
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900) |
3 | 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无) |
3 |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无) |
2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607B) |
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401) |
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