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创刊于1977年,是一本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半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3-6个月,国内统一刊号为32-1180/TP,国际标准刊号为1000-1026。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电力视角下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专辑、学术研究、研制与开发,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科技政策分析、科技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其影响因子:3.65,表明该杂志在科技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3-6个月)
Ⅰ、稿件文字、标点、年代、数字等书写方式均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Ⅱ、作者简介:在首页注脚处注明及时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
Ⅲ、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
Ⅳ、所有稿件应为作者独创,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如有侵权,由稿件署名人负责。
Ⅴ、学术性文章引用文献须核对原著,务求准确。注释(参考文献)用文后标注法。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薛禹胜 | 257 | 电力系统;电力市场;暂态稳定性;EEAC;稳定裕... |
文福拴 | 227 | 电力市场;电力系统;电动汽车;故障诊断;配电... |
张伯明 | 184 |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能量管理系统;... |
孙宏斌 | 136 | 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
王成山 | 125 | 配电网;电力系统;配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微电... |
孙元章 | 121 | 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系统;低频振荡;风电功率;... |
吴文传 | 118 | 电力系统;配电网;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电力系... |
夏清 | 105 | 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电价;电力工业 |
尹项根 | 101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差动保护;输电线路;微机... |
康重庆 | 99 | 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碳;序列运算理论;负荷预...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清华大学 | 1450 | 电力;电力系统;电网;电压;电机 |
国家电网公司 | 1290 | 电力;电网;电力系统;调度;发电 |
华北电力大学 | 1031 | 电力;电网;电力系统;配电;配电... |
浙江大学 | 1011 | 电力;电力系统;电网;发电;电力... |
教育部 | 708 | 电网;配电;配电网;电力;能源 |
华中科技大学 | 561 | 电力;电力系统;电网;电机;电流 |
东南大学 | 542 | 电力;电力系统;电网;配电;电压 |
西安交通大学 | 521 | 电力;电力系统;输电;电网;电力... |
华南理工大学 | 488 | 电力;电网;电力系统;直流;配电 |
上海交通大学 | 467 | 电力;电网;电力系统;配电;输电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457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399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
92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73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435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327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232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71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140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105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9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217905) |
6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95413) |
6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217904) |
4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5A105) |
4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37150) |
41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5A118) |
39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20301) |
3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37010) |
3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704) |
3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228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