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通信》的版面费计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计算:具体版面计算方式可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义范围则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费用。
2.按字数计算:有些期刊会根据论文的字数来计算版面费,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费用。
3.额外费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图表、图片),可能会额外收取费用。
4.期刊级别和收录数据库:期刊的级别和被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情况也会影响版面费。例如,知网收录的期刊版面费通常较高。
5.期刊政策与优惠:部分期刊可能对特定群体(如学生、学者等)提供版面费优惠。
6.开放获取:开放获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费用,费用较高,涵盖同行评审、编辑、出版和在线传播等成本。
《电力系统通信》杂志的版面费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主要依据文章所占据的版面数量进行收费。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核对文章字数,并根据期刊的收费标准合理预算版面费。
《电力系统通信》杂志创刊于1977年,是一本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为月刊,审稿周期为预计1个月内,国内统一刊号为11-4840/TK,国际标准刊号为1005-7641。
《电力系统通信》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 特别推荐、网络建设、资讯服务、研发应用、运维管理、智能通信,该杂志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结合,鼓励创新性研究,尤其欢迎具有理论深度或实证价值的论文。其刊载文章多涉及电力政策分析、电力技术应用等热点议题,为电力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学术参考。
根据最新数据表明该杂志在电力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认可度。
《电力系统通信》杂志须知(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
Ⅰ、摘要应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用报道语式,不出现评价性词语,不用序号,不分段。
Ⅱ、来稿请注明作者及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Ⅲ、如因作者主观故意一稿多投造成重刊事故,除追究作者相关责任外,原则上本刊以后不再接受该作者投稿。
Ⅳ、标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Ⅴ、参考文献著录: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侯思祖 | 37 | 电力通信网;电力系统;电力线;配电网;正交频... |
高会生 | 29 | 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估;时延;监控系统;网络 |
汪晓岩 | 21 | 配电自动化;载波通信;载波组网通信;电力线载... |
高强 | 20 | 绝缘子污秽;绝缘子;电力线;信念网络;电力通... |
陈希 | 19 |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电力通信网;光纤复合... |
黄俊华 | 18 | 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电力架空光缆;ADSS光... |
焦群 | 16 | 电力通信网;电力系统;电网;光通信系统;SDH |
孙凤杰 | 15 | 输电线路;图像识别;视频监控;光伏组件;电力... |
谢志远 | 15 | 电力线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配电网;电力线;... |
谢书鸿 | 14 | OPGW;光缆;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单元;光纤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华北电力大学 | 337 | 电力;通信;电力通信;网络;电力... |
国家电网公司 | 267 | 通信;电力;电网;电力通信;载波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106 | 通信;电力;电网;信息通信;智能... |
国电通信中心 | 96 | 通信;电力;电力通信;电力系统;... |
南京邮电大学 | 62 | 网络;通信;无线;信道;移动通信 |
南京邮电学院 | 61 | 通信;无线;移动通信;通信系统;... |
东南大学 | 42 | 电力;通信;电力线;载波;信道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38 | 通信;电力;电网;电力系统;通信... |
武汉大学 | 34 | 电力;通信;电力系统;载波;电力... |
安徽电力通信有限责任... | 30 | 电力;通信;电力通信;安徽电力;...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
5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5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3 | 国家电力公司科技项目 |
3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
3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
2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 |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 |
2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72035)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2043) |
3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2011LY226090424) |
2 | 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SYG201013) |
2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110C)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1030) |
2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729) |
1 |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FJ3114) |
1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ZA112) |
1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4H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