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杂志审稿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审稿人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策略:
一、明确审稿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审稿的标准,审稿人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稿经验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
通过SCI、SSCI、A&HCI、ISTP等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杂志领域相关的科学家和学者的信息。
三、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作者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的研究兴趣和领域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参考文献作者可以作为审稿人的重要来源。
四、寻找杂志编委或学术会议主席
杂志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具有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丰富的审稿经验。
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
如果杂志要求作者推荐审稿人,作者应认真填写推荐理由,说明审稿人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与论文内容的契合度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杂志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国内刊号CN:21-1117/N,国际刊号ISSN:1000-8608
创刊时间:1950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审稿周期:1-3个月
主要栏目: 院士学术论文、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化工、动力、材料、机械工程、船舶、土木工程、信息工程与管理,这些栏目不仅为不同工业阶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满足了工业实践者对各类工业问题的探讨需求。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SA 科学文摘(英)、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这些数据表明了该杂志在工业领域的学术价值和传播影响力。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科双效期刊、国家双百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等,在工业学术理论界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对推动工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者姓名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赵国藩 | 73 | 混凝土;可靠度;可靠性;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 |
林皋 | 69 | 混凝土;拱坝;重力坝;比例边界有限元法;地震 |
栾茂田 | 63 | 土力学;土工格栅;孔隙水压力;极限承载力;有... |
宋玉普 | 62 | 混凝土;冻融循环;力学性能;碾压混凝土;大骨... |
纪卓尚 | 57 | 船舶;水火弯板;船体;船舶设计;遗传算法 |
林焰 | 55 | 船舶;船舶设计;船体;NURBS;爬壁 |
陈守煜 | 53 | 可变模糊集;水资源;模糊模式识别;模糊集;神... |
周集体 | 51 | 废水处理;生物降解;偶氮染料;降解;硝基苯 |
杨凤林 | 44 | 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废水处理;光催化;好氧... |
黄承逵 | 41 | 钢纤维;钢纤维混凝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自...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大连理工大学 | 4479 | 混凝土;有限元;值模拟;数值模拟... |
大连海事大学 | 71 | 网络;船舶;货船;散货;散货船 |
中国科学院 | 60 | 分子;电池;图像;燃料电池;构效 |
大连工学院 | 57 | 函数;非线性;复合材;有限元;混... |
清华大学 | 50 | 网络;激光;激光器;偏振;调谐 |
大连大学 | 49 | 动力系统;值模拟;应力;数值模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44 | 地震;汶川地震;震害;折变;抗震 |
辽宁师范大学 | 34 | 基因;数据挖掘;调制传递函数;灵... |
大连民族学院 | 31 | 目标跟踪;目标跟踪算法;支持向量... |
天津大学 | 29 | 网络;图像;光电混合;自然科学基... |
涉及文献 | 资助项目 |
234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9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201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183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49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
148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8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53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
51 |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
50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涉及文献 | 资助课题 |
16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32805) |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39020) |
12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518)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031020) |
10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 |
10 | 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SCXC2005-01)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38010)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3172)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2022) |
9 |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8]2) |